朝阳的电影院关了,为了看《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大半夜我跑到亦庄的电影院去看。
坐到电影院,看到中场,我深深觉得,每个经历过异地恋的人都能够从电影中看见自己的影子,得到共鸣。
并且,大半夜跨城来看电影,这不就和若干年前的异地恋一样吗?
异地恋和半夜有关:会为了半夜一个没有接通的电话寝食不安,会为了赶一班便宜的绿皮火车半夜蹲火车站,站一整夜,会和他哭和他笑着打电话从半夜到天亮,也会为短暂的相聚开心得半夜都不肯睡。
异地恋和白天有关:会觉得相聚的时光好短暂,也觉得分离的每一天都过得那么慢,总希望时间再长一点,更有时期盼时间再短一点。
《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甚至给了我一点错觉,希望片子里甜蜜相聚的时刻再长一点,痛苦时分再短一些,希望男二女二再多给他们多一些考验。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它做到了,它写出了,异地恋是多么的痛苦和难熬,又是多么的甜蜜温暖。
它有心动:赵一一(任敏 饰)开场的OS就是:三年了,在我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和许嘉树(辛云来 饰)勉强超过了10句话。
但就在这样的三年单相思背后,是许嘉树也喜欢了赵一一三年。
还好,是许嘉树先表白了。
它也有温暖:赵一一在雨中独自望天,许嘉树在美国街头挨打,都可以总结为:你不在我身边的日子。
赵一一有人撑伞,但她很坚定,许嘉树放弃出国,他也很坚定。
其实这背后都是很危机的时刻。
如果赵一一为那个撑伞的人有一丝心动了呢?
许嘉树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放弃死守了呢?
这是无数异地恋最常面对的危机,也常常没人能做到解决它,跨过它,抵住诱惑,坚守爱情。
但赵一一和许嘉树做到了,即使也会有赵一一给男友的惊喜变惊吓(不剧透了,但很经典很气人!
),但许嘉树心里想的始终是:我要在北京给你一个家。
想说一场印象深刻的戏,赵一一生病住院,没想到许嘉树竟然从美国赶回来了。
许嘉树照顾她,两人一起买菜,做饭,洗衣,一一却听到许嘉树需要请假的电话。
一天夜里,两人散步,却各怀心事。
那是一个长镜头,赵一一挽着许嘉树,两人从什么都没有说,到四目相对。
两个演员的眼神都很到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一个想留,却很难留,一个想让他走,却放不下舍不得。
这段夜路似乎没有尽头,心事却还是让两人停下了。
终于要直面这个问题,赵一一让许嘉树回美国,“和你在一起的每一秒都是倒计时”,“这几天我们就像老夫老妻一样”“我怕自己会习惯这种感觉”,赵一一的每一句话,都敲在许嘉树心里,也击打着观众的心。
是啊,每一对异地恋的情侣,都流过无数眼泪,也做过无数抉择,更挑战过无数尝试。
有些成功,更有些失败。
失败真的只是距离上的吗?
如果有心,距离会是问题吗?
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异地恋本就是一道误解的题。
赵一一和许嘉树,在这个夜晚的路口,到了这道题最难解的步骤,是放弃不解,直接下一道,还是继续攻克?
两人的眼神有游移闪烁,也似乎有坚定不移,他们该不该走下去?
(具体的不多剧透,只是在这里夸一下两个人这一场演得非常好) 再说说这部剧的服化道和场景,是我非常喜欢的。
许嘉树总是穿着非常干净的T恤,就像邻家大男孩一样。
印象最深的除了校服,其实是一场“分手戏”。
赵一一知道许嘉树为了自己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她决定离开。
许嘉树和赵一一隔空打电话哭泣,许嘉树身穿一件蓝色T恤,站在雨中的树下流眼泪。
那件衣服非常干净平整,即使是特写的考验下,也能透出这个男孩的清爽无暇。
所以那一刻通过这些服化道,让我对许嘉树有信心,他是从骨子里就很纯的男孩,他会为了赵一一不离不弃。
还有两个人临时租住的小屋,一切维持着老房子的装饰,软装从简,“只要有个窝”就好的感觉。
那间小屋的布置和氛围,让每一对异地恋情侣看了都会有共鸣:我们清贫但很相爱。
从电影院出来,就像曾经从火车站出来时一样,夜里的风很冷,你在等车。
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也再不会异地恋,多近都不会,因为世间只有一个许嘉树,而每个赵一一不一定足够幸运找到他。
这部电影是我分手前的最后一部电影,异地恋的我与前任都是分开的状态,为了打发我的周末时间我与我的小伙伴,临时兴起去看了这部电影,再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将故事情节与我们一样的,我录了下来,我想把我的生活也分享给他,就像电影情节一样,虽然也会有坎坷,有分歧,甚至是吵架……我满怀着希望去看这部电影,我知道电影的最后是圆满的,可是我们的关系就到此结束了,我们都希望就像电影结局是一样的,圆满与幸福,现实中,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当晚他说我们一直都是异地恋,家不在一起,以后工作也不在一起,说了很多,我知道他他不想坚持了,现实就是这样,最后分手就像电影结局一样,如约而至,就这样曾经轰轰烈烈的爱情化作了泡沫,付出的真心会如同泡沫一般化作泡影……希望大家都像电影结局一般拥有美好与幸福,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爱情。
如果还有一次机会,我不会选择重来,因为我真的讨厌异地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只能说也许只有有异地恋经验的人才能有所感触吧像我的话就没什么感想反倒更多关注点是在拍摄的手法、构图啥的很喜欢里面描述异地时的那种画面各自在各自的时空里面但又像有交集的感觉以及画面中男女主奔赴的画面也有一些画面看不太懂👇女主生病时男主飞回来腻腻歪歪两三天结果得知需要多请几天时他们散步的那个片段我甚至已经内心OS这是be的前奏了吧再往前就是女主开始自己生活男主患得患失跑来见她时说的那句我希望你的所有快乐都是关于我的(当时我旁边的小姐姐骂了句渣男🤣)虽然但是,我很想cue那个吉他手live的时候还是不错滴😆虽然有些震耳欲聋里面也有些抉择是蛮难的是否要复读以便不异地是否要放弃进修机会以便不异国是否要被动不主动以便不被冠以烦人…感觉也是蛮难的『熬过异地,就是一生』我只能想到大学同学他们大多数是高中恋情大学异地,毕业后结婚这种就算熬过了异地『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也是真的喜欢你』估计是异地恋人们的心声吧当然,片中的插曲也蛮好听的也算贴合题材还见到了太一的名字~《我是真的喜欢你》《时间的风》差点漏了我感觉我真的蛮喜欢任敏的很可爱很甜也好玩可能代入了有同事的身影🤣就是声音多少有些娃娃音之前感觉对女明星或者演员之类不会有特别好感的真难得~
看完之后没想到分居然这么低?!
感觉男主的台词似乎不是那么好,有几个地方听着有些别扭,而且男主长得有点不太符合我的审美哈哈。
但是任敏我真的,好喜欢她的长相,一开始的时候听觉得她的声音有些尴尬,但到后边就还行。
异地恋是真的很痛苦,能像他们这样走到最后的是真的不多。
我觉得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后面许嘉树从国外回来北京找赵一一,到他要离开的时候,两个人去跑步那里,真的很好唉。
还有赵一一第一次去北京,男主亲了她的那一下,她的反应真的好可爱!
好可爱!!!
然后我也很喜欢副cp,他们去投篮球那里,不知道咋的就跟着他们哭了,这是全剧我唯一哭的地方。
一千个人口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挺好的,而且它的剪辑前边真的好逗,很有新意,我看有人说很像MV。
其实吧,还有一个比较感触的点就是,女主爸爸说的那句话,什么和男主越来越近了,却和父母越来越远了,好像每次放假赵一一都会和许嘉树待在一起,一开始生活中也都是许嘉树,父母出境很少,希望我们每个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父母!
国产电影似乎一直都很难出精品,尤其是带有“青春”、“爱情”这些标签的影片,让人一时之间在头脑里搜索不到什么口碑较佳的作品。
这类故事一般都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内涵,无非就是轻描淡写地对故事主人公之间的感情进行简单地呈现,情节单一通俗,毫无新意可言,有些地方的逻辑也不够严谨。
青春电影又总是将过多的笔墨放在对“爱情”的刻画上,就算故意在两个人之间添加一些外界因素的阻拦,刻意营造那种“虐心”的情节,也无法调动观众的情绪,电影落幕后往往什么也记不住。
不知道导演有没有感动自己,反正我看完这部《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不仅无感,甚至反感。
电影以“异地恋”为主题,讲述了少女赵一一暗恋许嘉树三年,在毕业前夕对其表白的故事。
只是在那一瞬间,我有些敬佩和羡慕女主表白时的勇气,觉得不够现实,毕竟现实里这样的暗恋多数都无疾而终。
大家知道站在十字路口即将分道扬镳的对方,都很难经得起距离的考验,更何况两个交流甚少,又没有感情基础的人。
还有些当事人觉得,与其为了“不让自己后悔”而向对方表明心意,不如把这份小秘密藏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只留给自己一个人慢慢回味。
再怎么说,这样也比表白失败更能保护小小的自尊心。
不过在正常的设定里,毕业一般都面临着分手,就算表白,表白者也是抱着“终于说出口了,反正以后也不会再见”的心态。
赵一一表白时的确有这样的心理,高中三年,许嘉树都没有和她说上几句话,即将面临分别,又怎么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而他们之间的双向暗恋,在表白后也因此开启了异地恋长途跋涉的旅程。
是考验,也是体验。
是开心,也是闹心。
各自去不同的城市念大学,遥远的距离分隔,没有过多“真实”的感情基础和情感体验,只是靠着手机互发“早安、晚安”,略显乏味,毫无起伏。
男主许嘉树学医,一心和大学校友做实验做研究;而赵一一却时时刻刻想着她的许嘉树,忽视了此时此刻明媚灿烂的大学生活,连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
弹幕里有人说,许嘉树是上大学,顺便谈了个恋爱。
而赵一一是谈恋爱,顺便上了个大学。
就连她室友和好友也因为看不下去而吐槽她,说除了爱情,还有更重要、更美好、更珍贵的事情存在。
只是可惜,在这部电影里,“异地恋”对于女主而言,就是一叶障目,是她的全部。
电影过于强调异地恋所面临的艰辛,也过于夸大恋爱在大学生世界里的分量。
虽然青春里的“爱情”让大多数人觉得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但也并非全部。
因为前途放弃爱情的戏码固然让人觉得遗憾,可如果因为爱情而耽误前途,才更教人痛心和悔恨。
前者会在几年后因为遇到新的人而被淡忘,后者却因为很难再弥补让人耿耿于怀。
许嘉树即将去美国学习三年的情节,让我想起了《致青春》里的陈孝正。
电影为了突出“异地恋”,让许嘉树瞒着赵一一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显得不真实且矫情。
“爱情”在这一选择中看似伟大,实际上却反映出了男主的“不负责任”,目光短浅。
这两个人都有些恋爱脑,为了所谓的“在一起”,没有分得清爱情和未来之间的轻重缓急,只是任性妄为自我感动。
而《致青春》里,陈孝正瞒着郑薇同意了去美国做交换生,看似无情,实则明智。
和《异地恋》电影相比,《致青春》却让我觉得敬佩和欣赏。
因为它更真实,没有着重地强调“爱情”的分量,没有让人因为爱情迷失对未来的重要抉择。
在这段情节里的处理,《异地恋》电影看似感人,实则起到了相反的效果,远远不如《致青春》的观影体验来得更刻骨,更真实残忍。
和电影宣发的“熬过异地,就是一生”这样落于俗套的宣言相比,我倒更倾向于“熬过异地,才开始恋爱”这一观点。
总是觉得一开始就异地恋的两个人,喜欢的并不是真实的对方,而是彼此想象中的人。
因为没有足够的机会和对方真实地接触、说话、拥抱、相处、争吵、陪伴,了解的自然也不够。
更多地只是通过不同的通讯媒介和那头的人联系,缺乏真实性的情感交流体验,大都是靠着幻觉和想象支撑。
所以为什么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视频段子,两个异地恋情侣在电话里聊得热火朝天你侬我侬,见面时却略显尴尬不知所措。
除了剧情之外,演员也有硬伤。
之前看《演员请就位》时,任敏的演技似乎尚可,或许与当时的陈凯歌导演有关,毕竟好的导演也能发现和提炼演员身上的优势。
而在这部《异地恋》里,任敏饰演的高中生,在某些时刻让我觉得有些出戏。
表情不够自然,分明才22岁的她,气质也被一旁大她5岁的周雨彤给压了下去。
任敏出演的电影,还有一部《十年一品温如言》,小说的口碑似乎还不错,可是改编成电影却极差。
《十年一品温如言》甚至比《异地恋》的评分更低,更不堪入目。
大概任敏不太适合这样的风格和角色类型,如果不早早破局去出演其他类型的作品,或许很难再在演员这条路上干出点儿成绩来。
这几年上映的青春片,让观众一再失望。
我们不得不怀疑,制作青春片的导演们是否有真正地经历和体验过青春,要不他们为何频频复制这类没有意义的爱情电影。
正因为缺乏足够的调查,不知道什么样的青春片才更吸引观众,才导致绝大多数的国产青春片都把镜头聚焦在“爱情”里。
似乎青春就应该是“天大地大,爱情最大”的样子才是。
有些电影的名字虽然吸引有青春情结的受众,但是他们却没有利用好这一点。
而融合民乐的《闪光少女》,以游泳为主题的《五个扑水的少年》这类电影,名字虽然没有太大的新意,看似也很普通,可内容才真的符合“青春”的主题,对爱情也是轻描淡写,甚至没有过多地呈现。
而它们获得的成绩和评价,却远远超出那些过于突出“爱情”的青春片。
希望再创作这类电影前,先搞清楚我们真正热爱和一再缅怀青春的原因再说吧。
不然国产青春片真的没救了。
昨天看电影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在回响曾经反复喜欢听的一首歌,里面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挨过无能为力的年纪,我一定要拥有你。
”遗憾的是,现实里,很多人都是挨过无能为力的年纪,却不知不觉弄丢了你。
异地恋真的很难,这份艰难恐怕只有经历过异地恋的人才能明白。
这部电影很真实的描绘出了异地恋男女之间的爱与忧,那种辗转反侧的感觉也令我感同身受。
那种细腻的感觉,像又谈了一遍难熬的异地恋一样。
就像赵一一在电影里说的那样:“就因为异地,打字没有语气,电话没有表情,开心了没法跟你分享,难过了也不敢跟你说。
”乔乔对许嘉树说:“你错过了太多不同时期的赵一一了。
”感谢电影里没有撒狗血的剧情,暗恋赵一一的吉他社社长也没有乘人之危搞事情,没有出轨男,没有手撕小三,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桥段,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异地恋的生活点滴,很琐碎又很真实。
正是这些琐碎的生活,构成了那么多年分隔两地的恋情。
大学时候异地恋,可以在熄灯后的走道上悄声地煲电话粥到很晚,和赵一一一样,一个人拿着手机哭,拿着手机笑,那些错过的不同时期的彼此,只能讲给对方听。
距离剥夺了两个人之间的安全感,拿着手机焦灼地等待,信息回复慢了就要开始胡乱地猜想,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究竟是在跟手机另一边的人谈恋爱,还是在跟手机谈恋爱。
和许嘉树一样,也曾收集过许多张火车票,岁月流逝了,但那些过期的火车票,却成为了青春里炙热地爱过的证据。
电影里赵一一虽然一直是比较依赖对方的一方,可是她的行为却是更显成熟的一方。
和许嘉树闹矛盾,室友说谁先主动谁就输了,但赵一一却说小孩子才玩冷战,于是直接买了票去找他。
知道许嘉树为了自己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她不声不响独自离开,好让他去追逐他的梦想,她说:“好的爱情是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而她不想成为那个阻止他变好的人。
但,她无比感谢许嘉树选择了她,两个人为彼此着想,成全彼此的这份心意,除了“爱”别无其他言语可以概括。
在没有对方陪伴的日子里,学会独立是异地恋的必修课。
于是我们看到后来的赵一一,她的世界里不再只有许嘉树,那个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孩,慢慢地开始独当一面,自己换灯泡、独自加班到深夜、犯病了自己住院……当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
这大概就是支撑起异地恋的全部动力,这动力并不高深,仅仅是因为真的喜欢你而已。
许嘉树站在冰湖里喊道:“赵一一,你不要轻易放弃好吗?
”赵一一流着泪笑着,眼前的这个人是自己拿整个青春去爱的人,又怎么舍得轻易放弃。
可是,熬过异地恋真的就是一辈子了吗?
未必!
结束还算纯粹的学生时期步入正式的成人社会,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但,正是因为没有放弃,才会有后面的开始。
能走到这一步的人已经是爱情里的勇士,因为他们不但接受了距离,还打败了距离。
闺蜜乔乔也是因为看到赵一一的勇敢才让患得患失的她终于向喜欢的人踏出了第一步。
青春里的爱情之所以美好,大概是因为那时的我们还不会衡量得失、权衡利弊,还没有那么多的计较,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全世界也阻挡不了我喜欢你。
乔乔说:“坚持爱一个人又怎么是错呢?
”明明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怎么走着走着就忘了呢?
忘了这么纯粹又热烈地爱着的青春多么憨傻又多么可爱。
“五岁的时候,你可以为一只蝴蝶,而跑到一公里外的水稻田。
十岁的时候你可以为一个冰淇淋,问遍大街小巷的商店,十七岁的时候,你可以为喜欢的人飞去陌生的城市。
但二十七岁时候的你,为了生活随便找了份工作,打算和一个陌生人过。
你说,树下有块石头还跑去看海干嘛?
”可我,明明想念的是海啊!
许嘉树、赵一一,你们真的很棒,你们没有怯懦,没有服输,坚守了初心,你们要加油哦,希望你们挨过了无能为力的年纪,真的可以拥有彼此。
至于那些没有熬过就在半路走失的我们,青春虽充满遗憾,但还好能在电影里得到成全!
今天已经2022年5月9日了,这部影片豆瓣分竟然还没开。
按照猫眼数据,票房已然突破1.14亿,总观影人次突破316万。
豆瓣页面显示7274人看过,单是豆瓣放出来的看过短评都3633个,还不够开分吗?
这么反常的情况,是水军刷分太严重清理不及?还是光线公关了豆瓣延迟开分?久不开分,必有妖孽。
开头的时候女主闺蜜说异地恋就像无糖饮料,我想没有人喜欢异地恋,但不得不异地恋,为了那个人我是愿意勇敢的,不在乎结局是好的还是坏的。
在男二男三给女主住院送花唯独男主没来的时候,我就以为男主接受出国名额,弹幕也好多人这样认为,直接没和女主商量,但居然不是,女主跑去找男主发现男主和同小组的女生一起在当时吃饭那家吃过饭,还一副女主人姿态,女主生气离开述说自己付出多少是男主不知道的,这段情节我感觉太真实了,我以为在这里他们会分手,男主的样子也没有很在乎这段感情,但他们和好了,男主放弃出国。
女主发现男主为她放弃出国而离开的时候,弹幕说如果男主放弃,那么女主就是下一个尤永慈。
女主和宛瑜不愿意展博为了自己放弃自己前途一样,这是情侣会面对的抉择。
到结局的时候,我想异地恋是很痛苦的,但很多人异地恋坚持不下去了是有个人不够爱,想起一段对话 “我们明明那么相爱为什么会分手” “是因为我不够爱你” 。
都说异地恋考验的是两个人,一个人认输就结束了。
高中的时候看的小说是爱能迎万难,虽然现实生活中爱并不能,但异地恋还不算最难,它只有思念的痛苦,而不是身不由己的无奈。
我真的讨厌异地恋整体的感觉:强硬煽情,全程都脚趾扣地在没有看之前,我是挺期待的,因为我感觉男女主的演技都很不错,但是实在是太一般了,真的很一般,甚至我都不知道它想要表达什么,全程都让我感觉很尴尬,在强硬煽情。
女主赵一一就是纯纯的恋爱脑,生活里只有许嘉树!
许嘉树!
许嘉树!一直在自我感动,给许嘉树买这个买那个,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想要给他买,也不管他需不需要,没告诉男主就跑去北京,手机不见还肯联系他,和警察叔叔说要他一个惊喜!!!我真的是黑人问号脸,这是在干什么,搞笑吗?
无时无刻都在监视他,一直给他打电话,不回电话就一直打,还找他舍友……对待朋友,更是完全忽略掉,还觉得自己的朋友自私,谴责闺蜜不懂爱情!没事吧,真的没事吧,女主的人设也太不讨喜了!说完女主,男主也很奇怪,前面我真的没觉得他有多喜欢女主,到了后来女主醒悟了一点点,知道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只有“许嘉树”的时候,才有点危机感,跑去和女主说:“我希望你所有的开心都是因为我”正常点好吗,都是成年人了,还像小学生一样,我真的不懂,很不懂。
还有就是男二女二的感情线也不出彩,总之就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就是为了虐而虐,把所为的青春的元素都集合在一起,又杂又乱,感觉浪费看这电影真的是浪费时间浪费钱,这真的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就直接玩起了手机。
希望不要再有这种无脑的青春片了[苦涩][苦涩][苦涩]
疫情闹得我没法离渝,前些天老方用七次核酸换来了我俩的重庆相聚。
五一档没啥好片儿,我俩就挑了个应景的去看,《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
虽然我们不是青春片的适用人群,但异地恋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不过也因为不是青春校园恋爱的当事人,所以看这部电影多少还是有点格格不入。
看了十分钟我和老方就开始抖腿、跷二郎腿、东张西望直呼想走但又可惜八十块钱的票钱,看了一个小时我就让她把她已经盘了好一会儿的珠子借我盘盘。
抛开演员的因素,单说剧情,非常浅薄,虽然说呈现了一些比较真实的内容,比如手机不离手,比如会视奸对方的微博列表(我承认我俩在一起之处我翻遍了她的关注和点赞),比如千里迢迢向对方奔走,见个小面如过大年。
这些是大多数异地恋人群的真实状态,但仅仅呈现这些东西博君一笑,很对不起异地恋这个值得深挖的话题。
异地恋并不罕见,相反,在疫情时代,它成了一个更有普遍性的恋爱形态,而我个人认为,校园爱情里的异地恋算是最轻的,因为校园爱情本质上是被家庭和校园共同呵护着的一种爱情,没有那么多现实的物质的雨打风吹,这种爱情享受着特殊年龄阶段的特殊优待,不是说它不好,只是说它面临的实际困难相对较少,经营这种关系的逻辑也相对简单。
因此,这部影片一开始挑中了这个群体作为主角,也注定难以呈现更多深层的、尖锐的内涵。
学生嘛,校园生活有多姿多彩的一面,但称不上复杂,尤其是双方都是学生时,日子都过得大同小异,时间久了能分享给彼此的新东西慢慢就少之又少了。
当然了,需要工作和养家糊口的人同样逃不开这种定律,就算是朝夕相处也是如此,爱情的自然规律就是如此。
从这部影片来说的话,一北一南的一对情侣这个见面频率真不算低了,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克服的,单就我和我所能接触到的同龄人而言,频繁地跨越2166公里的距离其实挺不现实的,这种不现实的成分一旦出现,这青春片儿就难逃过于梦幻的窠臼,更别提影片尾段男主角直接跨越太平洋出现在女主角的病床前了,离谱不离谱啊。
其实对这部电影加以评价不是我最想说的,一部青春爱情题材的商业片本就没有太多高明可言,我更多还是对异地恋和如何经营异地的感情比较有感触。
我对异地恋的态度是“不喜欢”,而不是“讨厌”。
谁不想每天睁眼闭眼心爱的人都在身边呢?
谁不想在共处的时光里认识彼此呢?
可惜没办法呀,为了学业,为了生计,为了共同的未来有更远大的前程,异地不就是一时的、最好的权宜之策吗。
认识清楚这一点再去审视异地这种状态,很有必要,带着埋怨的心理去参与异地恋,自己会不快活,感情也会受影响。
我觉得异地恋最好的状态是,时时刻刻把对对方的依恋放在心上,然后在自己的这一方天地里尽全力享受物理意义上的单身生活。
电影里,女主角做到了前者,没做到后者,所以她自己的生活质量打折了,身边的朋友也提醒她你这样做是会消磨他的好感的。
这没什么可批判的,为自己的爱人上头没错,只是不该为了在对方心目中保持优越性而去丰富生活、提升自身,应该是为了自己去做这些事。
当你好好爱自己,你的魅力就会无限大,距离是不会隔绝这种魅力的。
不管是不是异地,恋爱想进行得好,都需要两个人一起、在自己的节奏里变得更好。
客观地来说,异地的状态其实有益于我更好地自律,有益于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步伐来安排生活,两个人凑一堆儿那肯定是只想当连体婴儿,只想花天酒地寻欢至上。
有一天结束异地,两个人终于开始共同生活了,也还需要磨合一阵子才能找到两个人都能舒舒服服做好各自事的状态。
异地恋最怕作,最怕藏着掖着不明说,如果是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坦诚相待一点儿都不难。
我的紧张、不安、难堪,我的小小得意、功成名就,我都想明明白白告诉你,我在你面前不需要在屏幕那一端维持哪门子人设,同理,你的开心我也开心,你的麻烦我也陪你焦虑。
所以看到女主角玩那些降低联系频次以增强神秘感的小把戏时,真是感觉幼稚无聊得要死,既然是恋爱,就得把对方的心理感受当作自己的来呵护。
两个人天各一方已经难免寂寞,怎么能让ta在我这里感到被忽视或轻视。
异地最让人遗憾和心痛的是什么呢?
是美好无法实在地共享,是ta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在身边。
这些疼都是在一个个生活的碎片里发生的,是一瞬间看着天上的云、听见溪水的潺潺,心想,“你在该多好”;是一个人咽下生活的苦,想靠在ta肩膀上痛哭一场却不能够,只能自己做自己强大的后盾。
异地恋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情绪的传达必须有声色的承载才足够有力,异地恋有太多稀碎的伤心和疲惫,藏得深浅不一的忧愁。
以上对异地恋的感想,全部是基于双方都百分之百的灵肉忠诚,忠诚是爱情的第一守则,很多异地恋不是输给了距离,而是输给了动摇。
如果要讲述异地恋的故事,我想戍边的战士和军嫂,列车员和检修员,或者某一方为了挣钱养家不得不背井离乡,另一方留驻在原地照顾好后方,都更加值得挖掘,青春故事值得尊重,但这部电影这样讲述,真让人难受。
光线每年孜孜不倦地制作各种烂俗的偶像爱情片
就很迷。。
他画的不是房子🏠,是饼啊
🆘 好好看! 是我没想到的感人。 在我看了诸多国内垃圾爱情片之后,终于找到一部能看的了这部爱情片反常态,没有堕胎、死亡、逼迫、爱而不得这夸张种剧情,而是讲刚在一起的情侣如何面对克服大学异地、异国的故事。 影片开头的动画好可爱,字幕词条小特效很应景。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他们的对话,后面觉得好甜。让我想到过年看的《花束般的恋爱》,意犹未尽呐
三观正,不拖沓,无狗血,积极向上。
五一档没撤片的青爱情电影,光线传媒流水线的青春电影。这次真的不错,不狗血,满满的狗粮,甜分简直超标,辛云来和任敏二搭,弥补了悲伤逆流成河的遗憾,这次不只是顾森西和易遥,这一次也是林嘉树和赵一一啊
看青春电影来回忆自己的青春。很多场景都很真实了,没有过分的矫情,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初次恋爱的懵懂,矛盾的碰撞都能有些许代入感吧。好在他们及时沟通,相互理解庆幸电影里的他们成功了,最喜欢HE了!
男女主演技都太显青涩,情节也很流水账,但胜在诸多细节都真实到离谱,会很有带入感。朋友推荐看的,说看哭了,本来想看完嘲笑她这么烂的电影都能看哭,万万没想到自己看到最后也哭得稀里哗啦的。所以,这么烂的电影我为什么还能看哭啊?
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真挚的爱情终将修成正果,让感情路上的绊脚石随着时间逝去吧。
看之前预期不高,观感高于预期。异地部分其实应该挺真实的,还是喜欢周雨彤的自然,任敏不知道为啥这部片子台词很生硬,男主演技不是很行。会有触动到,最感动的趴居然是乔乔答应和李唐在一起。希望所有相爱的人能够经历时间与空间的考验,修成正果,爱情本身是很美好的事。
这种片子拍出来简直是中华文化的糟粕。看似有着相应话题度的题材,其实全片内容90%跟大部分爱情片一模一样。台词造作,内容浮夸,剧情推进全靠旁白。尤其两位主角的戏份,感觉就是拍不下去硬编的那种,还不如周雨彤、李孝谦这一对儿有看点(二位也是全片唯一的亮点,尤其是李孝谦,想要有出路,赶紧跑)。大好年华,青春正茂,却整天在这忸怩作态,等着被社会毒打吧。这种脱离现实、远离生活的爱情电影,别说《花束般的恋爱》了,就连去年《我要我们在一起》都不如。PS,光线出品,不用想就是结尾又采访一堆素人。张一白都不跟你们多少年了,还搁着临摹呢,好的不学光学些没用的?这叫黄鼠狼下耗子—— 一窝不如一窝。PPS,任敏出演,必属烂片。
剧情平淡,但是氛围很打动我,主角演得也挺自然。莫名直接跳过角色磕到了两位主角的真人CP感,请你俩三搭好吗?祝福每一对相爱的情侣,希望大家可以兼顾好爱情和自己的生活,也能做一个在爱情里偶尔长不大的孩子。
光线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拍疼痛青春啊,真是太难看了太难看了。第一次看任敏的戏,原来也是一个超级大夹子,一讲话我就脑壳痛。男主一遍一遍聆听她的声音是赶due的时候用来提神醒脑的吧。男女主把周姐李孝谦这对衬托得好清新可爱。
任敏你在干什么…….
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我是真的恶心恋爱脑。光线小生花速配连连看,随意指定俩人完成电影;谁懂为了辛云来在大银幕半永久当男学生,不停地看下去(狗听了都摇头.gif)。小旅馆里两个人在看《悲伤逆流成河》,一种“瞬息任敏宇宙”的感觉;有着分离焦虑(还不差钱)的两个人作天作地,不要来祸祸还忙着战胜封校限行的普通人了。
脚趾抠地,厦门的海边别墅都是我抠出来的。在电影院最后一排一整个抓耳挠腮。女主的配音太奇怪了。剧情尴尬。男主低配版许光汉。这是在干什么,女主傻白甜恋爱脑,一直在哭。
打败爱情的从来不是异地恋,而是没有认真对待那段感情,只要双方真的是在认真爱,怎么还好走散呢。最远的距离是同床异梦,是他抱着她却想着另一个她。愿所有的人都被认真的爱,被认真对待。
为什么华语爱情片能拍的那么让人毫无期待
好在,我观看之后,只是真的不喜欢,而不至于是真的讨厌《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这部片子。
任敏说是真的只适合苦大仇深的戏,演技太做作。周雨彤演不了任何情绪激烈的戏,脚趾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