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着女一(小川)来的,结果爱上了男一(后藤)今天A sir给大家分享一部2018开年的神(shen)奇(jin)剧作——《女子的生活》。
令人欣喜的是这部剧只有四集,每集在50分钟上下,简直就是为短假期量身定制!
太长的剧追起来真的好辛苦有某有/(ㄒoㄒ)/听剧名《女子的生活》有没有觉得灰常小清新?
抢先看个片头就知道到底有多日式小清新了(B站的资源,可能还要跳转一下,请自行决定是否有兴趣观看)《女子的生活》女生和你拼精致都得败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看到这样画风的女主想必就算你是女生看后也会觉得亚历山大吧?
这部剧简直就是在鞭打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活出精致人生!
看这部剧会有很好的代入感。
邻国女主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状态,其实和当下的我们很像。
吃饭前拍拍图,经营一个自己的网络空间,远离家人在大都市独自打拼,个性独立、自我认同感强,爱好所有美好的事情……但如果你再够细心,有没有发现这个女主有点特别?
这部日剧要探讨的社会话题非常的大胆且先锋。
当一个生理性别是男孩,心理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女孩,并且已经在着装和心态上用女性的视角生活。
(是不是信息量已经有点大,可还没结束)“她”在心理上喜欢的又是女生,这样的人生该如何继续呢?
这个主人公的复杂性一般的影视剧简直就是望尘莫及。
更何况随便想想就想到一堆女主会遇到的重大人生问题:怎样正视自己?
如何面对现有的和曾经的生活圈子?
怎样和亲人和解?
要如何收获爱情?
但不用把这部剧想得过于深沉,“喜剧|爱情”这样的剧集定位也决定了你会用很轻松的心情观看。
A sir看到第一集下面这段剧情时就当场笑喷,这简直就是日本职场女性的“甄嬛传”嘛~稍铺垫下小背景:女主和她的同事去参加一个相亲联谊会,要求颇高的女同事一到现场就决定放弃“狩猎”。
但突然出现了其他女性后,在场女嘉宾们的斗争就开始了。
《女子的生活》在男人面前女人们的斗争_影视剪辑_影视_bilibili_哔哩哔哩这部日剧在表达上非常细腻,每集开头都是一段励志小清新的独白。
剧集当中很多台词也是戳中人心。
但也不是说这部剧就是完美无瑕,个别剧情还是会让人喷饭。
比如第一集后半段的反转,女主突然的一段情感戏真是有点猛,猛得都恨不得插入一首《突然的自我》。
这只是冰山一小角
那之后的剧情就进入正规了,甚至还有好多让人感慨,甚至泪目的段落。
综合来看,这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新剧。
结合这部日剧,A sir 也想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什么是“跨性别者”?
因为工作原因,在4年前A sir就采访过一个国内的跨性别者。
如今通过手术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女性。
写这篇文章时,A sir特意去翻了她的朋友圈,从近况来看,很为她开森。
和这部日剧的主人公一样,她生下来时生理性别为男,但心理从小就觉得自己该是一个女孩。
和剧中主人相比没再纠结一步的是,她本身喜欢的就是男生。
请注意,“性别认同”和“性取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再次不做更多普及,因为信息量灰常之大,很有可能涉及过多敏感地带。
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和她见面,她问A sir:你是把我当成什么性别来对待呢?
A sir的第一直觉反应,也是脱口而出的答案是:女孩。
这也是为什么A sir在写这篇文章时,总把剧中的主人公称为“女主”的原因。
如果你对A sir描述的这位主人公有兴趣,还可以看看下面这期节目。
市面上能看到这样的视频内容,还是蛮难得。
错位的性别我们都相信大多数人的善良,那些不理解可能只是超出一般人的认识认知。
但请不要使用那些粗俗的字眼去形容和描述他(她)们。
这些可爱的人,只是有些特别而已。
如果你也是特别人类,也请不要过于焦虑,因为你永远不是一个人的存在,这个世界,总会拥有永恒的少数派,你不孤单。
这就是 A sir 这次的推荐了,不知道为什么结尾还是想放下图。
你爱他吗,哈哈哈哈哈
蠢萌的后藤
如果你对这部剧感冒,说不定对这个综艺也会很有兴趣呢钢铁直男的审美拯救计划跳转的链接就在豆瓣,放心点击吧
本来短评就能应付掉但是有几张截图想保存(又来
我太喜欢这里,如弹幕所言,“后藤坐在狗的位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说着人话。
太喜欢了太喜欢了,憨憨帅哥,谁不喜欢。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有些不适应。
主要是恍然大悟认识两年的同学一直在骚扰,而我在恍惚备赛的阶段开始看《到了30岁还是处男的话,似乎会变成魔法师》第一集,感冒都看好了。
现在因为队长性骚扰队员,比赛也不打了,一下子以心情不适为由开始放纵看剧。
在反思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一度将其归咎为我的优柔寡断、唯唯诺诺等传统观念认为的女性特质——另一方面我同期做了朋友发的测试,测出自己女性omega,非常真实:我确实自己做不来决定,必须要别人帮我做决定,就连这次的事情都是周围的人跟我说“他不对劲”“他奇怪”我才下定决心与其断交,甚至开始辱骂为什么他长得白白胖胖像条大蠕虫还以为所有女生对他有好感啊。
我真的,可娘了。
我是那种不屑依赖男性的妇女——虽然坐高铁的时候会冲在最前面抢车厢间行李架,但是如果没抢到我也能搏一搏使出吃奶的劲儿把行李拱上座位上空的行李架。
可是当父亲的同事大叔抢着帮我搬重物,并说“女孩子怎么能干重活呢?
这种事留给我们男人做就行”的时候,我会感到非常受用。
甚至过分的时候我会注意利用这一点——也不能说是“色诱”男老师,毕竟我也色诱不起来,但我会故意卖弄呆呆憨憨傻傻的人设博老师的好感。
但除了进入大学后在老师面前利用女性特质这一点外,我正常情况下都会规避过娘的行为。
我从记事起就憎恶穿粉色,穿裙子,我近乎疯狂地购买蓝色的衣物。
但事实上我的肤色在蓝色衣服中显黑,粉色更能显白。
但是我拒绝粉色,传统意义上女性的颜色(事实上,我现在看到小学校服要求女生穿粉T恤,男生穿蓝T恤,我还是会过于敏感地感到怪异,尽管别人似乎都觉得这除了丑没啥问题)。
除了穿衣准则,行为方面我也刻意很男性化,总之就是在规避太女人的行为。
甚至当我意识到我自己在小说中重新度过高中岁月,填补当年缺憾时,我也是把我本人拆成了女生和她的知心gay蜜,甚至写出了那个女生的“我”撮合了她的暗恋对象与男生的“我”这种剧情——我越发确定我厌女,我潜意识里竟然如此希望成为男性,这样下半身就不会囤积如此多的脂肪,也许我可以和喜欢的人有更进一步的接触。
很多奇思妙想,不一而足,在我找心理老师聊天的时候,他在我说这些话之前打断了我,乱夸我勇敢,保护学妹啥的。
所以我还是不解。
但我现在想,与其费劲巴拉地纠正我太娘了的问题,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好了。
我确实母O,确实有母性,确实更耐心,确实讲东西更加不厌其烦更加罗里八嗦。
我都接受,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女孩子的生活”呢?
(PS:我要开始打👊了,从上周开始恶补了厌女、第二性、女性的奥秘(虽然还没补完),但仅仅是结合身边现象就已经有万千感想。
昨日和朋友出门讨论此问题,她不是很赞同现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讲女权问题的用户,认为当今中国女权的问题在于“一群不懂女👊的人开始乱传播,导致最后女权这个词被污名化”。
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反问正统的“女权”应当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最后的结论是:首先,女权无疑是社会学的范畴;其次,波伏娃、贝蒂•弗里丹在分析女性问题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入手,那么似乎又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尤其弗里丹有心理学专业学位);最后,两性差异最大的差异是生理差异,虽然容易被遗忘,但是这个定性不可忽视——“女权”是生物学问题。
社会➕心理➕生物学➕…真的很复杂吧,本法学生对此一筹莫展仅能力图通过循循善诱(重复唠叨)的话语,和力求有层次、有逻辑的思路分析这个大家伙。
所以这也是为何,女权内容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产出主要是提出现象,分析成因。
比如昨天一友人分享给我抖音上一个姐姐批评男性讲黄段子,在提出这个问题后她反驳了有的男性以“此举意在引起女性注意”为由开脱,最后鼓励女性在再度遭遇类似事件后勇敢说不。
我认为这个视频有价值,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仅仅是针对现象的分析太过具体,无法抽象出普遍性时,女性的头脑就会武装得不够完备——生活中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
如果让我来骂,我会直接上升到男性不要太有自信的层面。
杨笠老师这梗真的很实用,生活中太多两性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男性的自以为是:比如我同学自以为所有女生都喜欢他,所以我的对策是bodyshame他;再比如有的男性把女性发在朋友圈的自拍转发到认识的男性的群聊中并评头论足,根源是女性的美貌不需要男性的背书,男性已经“自信”到把恶心举动误当做会让女性受用的赞美了,这多恐怖。
策略:没人需要你的赞美,那不让人开心,那让人恶心。
至于这个自大是哪儿来的,是阳具崇拜吗?
我不知道,有空抓个心理学的同学问问,这真的是俺知识盲区了。
总而言之,对具体现象的解读是必要的,欢脱的传播形式也是必要的,无论如何,只要有争取女性正当权益、贬损男性无理自信的东西在传播,无论这些信息是否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分析,都无妨,都有价值,都应当传播。
可是我国似乎确实需要类似于《中国的女性嫌恶》这样的系统作品…无论如何,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影评确实是俺打拳的开始了。
很抱歉被骗进来还读到这里的同志们。
插一嘴,我个人不排斥拳皇、拳师的称呼。
👊在我看来更多是男权势力对女权的污名化,我国现在还没有人能田园得过恩格斯吧,我同学语:只要中国女人还要结婚生子,生育对她们而言还不是一种选择、一种权利,那就不够田园。
目前的写作内容首先是(没有办法系统梳理的,肯定会有遗漏,问到啥有啥的)中国的女性嫌恶;其次结合我个人的兴趣,会从腐文化的角度浅析中国男权洗脑之成功;接着,要通过追星达成我贬低男性、物化男性、bodyshame男性的目的,其中会谈到异性恋女性追星对男性造成危机感的问题(也是试图分析虎扑直男对男爱豆的敌意),会夹带私货安利谈谈跨国追星的合理性必要性;最后,还要帮朋友整理一个男德教材。
所以本篇可以视作“宣战书”。
深夜心血来潮码这么多字主要是因为真的挂念了很多天了,还放言要在微博、豆瓣、头条等多平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打拳,深入各级阶层,结果拖了一个礼拜了除了线下骂人啥事儿也没干成,甚至连我同学一封志得意满的道歉信我都拖了一个周末没措好辞骂回去…我真是,太拖拉太无药可救了…国际经济法也真的好难,全然不懂的状态,当我趾高气扬鼓舞女性朋友务必学好专业知识,进入行业前沿,夺取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掌握主流话语权,取代男权在这些领域的主导地位,唯此方能切实推动女权运动发展后,我又只能愁眉苦脸面对我的专业课。
唉。
可是现在不打拳,以后学出来了,被男权打得满地找牙。
所以,引用我舍友的话:现在不打拳,更待何时!
能看到这种取向关注,已经算是进步了吧,不管是哪个国家拍的。
不过这个剧可能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力和视觉效果,还是描写的比较僵化和肤浅。
一个内心性别认同和自身身体不同的人,并不一定要通过变装来体现,更核心的是视角、价值观、感情特征、自我认可度、等等。
这种内在很难通过表演来表达,所以才借助女装这个比较特别的吸睛方式吧。
举个栗子,比起衣服,反内心性别的身体性征带给人的挫败感要强烈的多。
但这种尺度的描写很难直接表现出来,也很难取得普通大众的理解。
通过过度的传统审美标准的女性扮演、比如喜欢各种闪亮、粉色时尚的饮食起居,对节食、热量的过度描写,给口红、发型、指甲的特写镜头都并不能更深刻的让人理解和体会跨性别者的状态。
相应的角色唤醒程度也大打折扣。
配角人物形象都比较扁平,这也算是日剧通病吧,同时既不太搞笑,又不太深刻,也不太颓废的演绎风格,让人觉得有点腻腻歪歪,没什么燃点。
全剧的亮点是男主的扮相、跨和对性别者的尊重嗯,所以给2颗星吧。
普通观众和真正的跨性别者看这部剧的感觉估计完全不同吧。
一种不经检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女子的生活,好的生活,圈内相识而未谋面的朋友推荐了这部剧,如果放飞情感地说,我确实被这部只有4集的短剧治愈了。
但外边呼啸了一个冬天的大风会冷却一切,艺术人生仍是艺术,我想我更应该写些什么来处理这份澎湃。
真实这部剧最吸引我和共情最多的或许就在于它的真实,如学生时代关系的疏离,对自己性认同和性取向的模糊以及家庭问题的棘手,整部剧好似把跨性别者的蝶变之路可能遇到的问题压缩到了短短4集中。
剧中美纪的生活状态正如她回答父亲的“幸福”,虽然以“正常人”的视角审视,美纪的远景或有几分孤寂的悲凉,但一份正常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也或是很多跨性别者苦苦追寻的,因而“幸福”二字落地有声。
自证我们好像可以自然地理解男性作男人,女性作女人,但任何逾越这两极的认知和行为,我们都无法“自然”地接受。
其实这种不自然感,不止是作为旁观者的“正常人”,即使是跨性别者自身也是一样,从个人经验来说,我并不认同所谓“男儿身女儿心”等说法,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同一性的建构只是过于简单的阐释,随后衍生的传统、制度等等只是将粗糙发展成了粗暴。
虽然剧中迷你先生从想易装到走出房门,只是片刻的事情,但事实上,对于真实的跨性别者,从一件内衣到出街购物是个复杂的自证过程。
虽然不乏以易装作为获取性快感的行为的人,但对于跨性别者来说,如果无法达到自身认可的社会性别,是无法接受的,正如美纪说的,“起初像个怪物”。
他证可以离开家中的穿衣镜可说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他证的过程更可见二元性别论的严苛,任何露出马脚的跨性别者都“自然”地将受到公众目光的吊打。
能避免宗教裁判所一般的公众目光,也就意味着最基本的他证合格,而从出街购物到工作,仍是一段很难企及的路,因而,剧中人的故事真是无愧“女装大佬”。
非常走过自证和他证的艰辛路,无论是否接受srs手术,都意味着创造了非常的存在,而剧中也用这种非常的视角在鞭挞所谓正常的生活,固然跨性别者可能面对很多“正常人”不会面对的难题,人生好似沉重了几分,但不得不进行的自省也避免了很多正常生活的庸碌,因而,我想每个人生都应该是差不多重的。
Ps:我想认真的来看待这个与我同在,与很多人同在的事实了。
但在写这篇观后记时即发现,我们好像缺乏很多准确的词汇来使用,无论是transsexual(ts)、transgender(tg)、crossdresser(cd)又或者变装、易装、跨性别者,都无法在中文中严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是个悲哀的现实。
01 迎来合租(赖)旧同学 联谊 和短发小姐姐美好相处
02 迷你先生完成女装梦想且越战越勇03 回老家处理工作事务 与父亲哥哥达成一定程度和解
04 犬系室友搬走 富家女与其展开趣味接触日常 犬男回归 头发剪短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张爱玲小时候淘气偷穿妈妈的丝袜,套上去的一瞬间——天啦!
太舒服了。
以至于对其一直念念不忘。
我想一定有其他男孩子有过这样的经历。
直到今天,其中一部分继续保持着这个习惯,所以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女装大佬吧。
本剧中的主角——志尊淳饰演的美纪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女装大佬!准确来说是一位跨性别者,他想变成女孩子。
憧憬着像女孩子一样去生活。
女子的生活,讲述的就是一名男子,过着精致的女子的生活的电视剧。
但是如果仅仅是靠着新鲜的题材来博取眼球那么这个剧就没有必要继续看下去了。
好的电视剧讲的即是故事,更是社会。
如果你从前对“女装者"这个群体这个群体没有足够多的认识,如果你对这个群体还心存偏见,或者你仅仅是对她们心存好奇,那么请看看这部剧。
人总是会下意识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当别人与我们不同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排挤与嘲笑,剧中的美纪是一名特殊的女性,一个装在男生躯壳内的女子。
这样的不一样也给她带来过许多的麻烦与歧视的目光。
幸运的是,她成功找到了愿意接受她的公司,还认识了一群接纳她的同事。
只是这样的接纳,在这个社会上毕竟是少数,另色的目光,在拉扯这她,排挤着她,压榨着她在这个社会生存的空间。
为了做心中的自己,她不得不背井离乡,逃离反对自己的家庭。
因为家庭会认为这样的人为他们的家族蒙羞。
当然,此剧也并非是一部描写”女装者“生活艰辛的苦情剧啦!
此剧中的美纪的生活,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剧中也有让人心中暖暖的情节,也有满足你好奇心的猎奇剧情。
例如,美纪虽然是一名女装大佬,但是她u却是喜欢女生的!!!
例如下图中长相甜美
内心黑暗的女生。
后来就。。。。
还有工作不顺,特地跑来嘲笑美纪的男子
最后被。。。
带成了这个画风。
哈哈,本剧还有许多精彩的点待你去发现,虽然题材特殊,但是用平常的眼光去看,欣赏就行。
还是会看的很爽的。
最后附上一张剧中出现的 杂志截图。
关注Ihome社区,影视推荐,要资源的可以后台找我哦
剧情诚如剧名,是美纪琐碎的日常,不带任何批判或维护的性质。
4集的日常,刨开她“性别同一性障碍”这一标签,能看到她坚韧却柔软的内心啊。
她的坚韧在于,即便家人无法理解,她也义无反顾的选择自己想要的那条路,哪怕路上诸多荆棘和偏见。
她习惯了被恶语相向,被人身攻击,被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所以对待他人,一开始总是防御的姿态。
她眼睛本来就毒,嘴巴更毒,这种性格上的“直”是大多数观众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长期以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吧。
但美纪也很纤细柔软。
一而再再而三的收留无家可归的后藤,明知老同学来者不善,最后还是帮助他走出内心的困境。
后藤第一次给她买小面包的时候,她发出灵魂拷问:“你知道,这个的卡路里有多高吗?
”随后一脸满足的吃掉了。
那种感觉就像,因为是来自身边朋友的好意,所以这些要命的卡路里可以假装不存在。
感情可以是一块“特赦令牌”,把物理层面的东西上升到心理层面,然后轻而易举的抹杀掉。
说明她很愿意接受身边人给出的任何一点善意啊。
因为得到的善意太少,所以遇到一点点,都会珍惜。
和富家女的相处也可以体现这一点。
明明每次逛街回来提那么那么那么多东西,一脸的疲惫,但她从没有拒绝或者抱怨。
富家女小姐姐真诚的喜欢和亲近美纪,所以美纪虽然不习惯,也没有拒绝。
最戳人心的也是她的“不习惯”。
不习惯温情,也不习惯被维护。
手足无措的跑出家门那一段,真的好心酸。
不过美纪真的是很幸运了,遇到投缘的人,把她视为“一个我很喜欢的朋友”来看待。
大城市的包容也许只是冷漠的另一个名字,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那么多的声音和姿态。
女子的生活真的是让人看完了能得到力量的剧。
女主小川有180的大高个,气场超强,很有勇气也意外的善良。
作为一个跨性别者,她害怕衰老,害怕承诺和稳定的关系,虽然不可避免的会感到孤独,却一直很坚定地认真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让人感动的是,小川身边的人也都很温暖。
开明的上司,友善的同事,深夜下班后会多给一个可乐饼的老板,默默挂念着她并最终达成和解的爸爸与哥哥…当然,最重要的是!
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小川的高中同学后藤。
一个憨憨的真诚善良的钢铁直男所以我到底是想什么才会觉得后藤和小川会发生点什么啦╯□╰得知小川回老家后后藤急忙赶回去后在深夜的火车站相遇那一段真的是又搞笑又感人。
最后一集面对脑残男对小川阴阳怪气的羞辱,一直怂怂的后藤竟然仗义执言并打了一架,啊啊啊不要太man了好吗!
呜呜呜不得不说汀田启太真的是剧抛脸,演技不要太好,再中二的表情出现在他的脸上也不会很违和。
总之呢,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认识自己,获得自我认同感真的是一生的命题。
希望我也可以和小川一样,认真地生活着,勇敢地和这个世界战斗 ੭ ᐕ)੭*⁾⁾最后,后藤真的好好啊我哭了
小川君以前的名字叫做干生,长得清秀瘦弱,与同年级男生的不一样,他想成为一个女生。
大学毕业以后他选择留在东京,改名为美纪/Miki,就职于一家网购服装公司,坚持着廉价、快速、安全的原则,开始漫漫的攒钱变形之路。
直到不怎么熟悉的高中同级生后藤忠臣的出现,令她的生活吹起微澜。
借着后藤的视角,观众见到作为旧相识的人看到美纪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与不敢置信。
后藤甚至把美纪当做是小川的女朋友,他不能相信的是高中离群索居的男同学怎么忽然变成一个衣着时尚、品味入流的高挑美女。
好在后藤心地纯善、神经大条,很快就接受了小川改头换面的设定,并且认识到了美纪究竟是何种人。
LGBT的最后一个字母T,表示的是Transgender,以意思为跨性别者,美纪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分子。
比较的特殊的在于美纪虽然想要身体变成女性,但是她的内心还是喜欢女生的,而不是喜欢男生,也就是跨性别的女同性恋。
在精品时装店里相逢的店员小唯/ゆい,在美纪和同事联谊会上再一次相遇。
美纪把联谊看成是对决游戏,round 1, round 2, 小唯成为她恶作剧似的恋爱的一部分。
一晌贪欢之后,美纪看着假寐的小唯离去,走在空荡荡的街区之上,身前身后空无一人,无法言语的寂寞和拂晓的淡白色曙光一起涌上来。
明知很难获得对方的爱,却还在祈求,明知不能长久,所以就用恶作剧的方式来寻求爱意。
即便后来小唯成了她的女朋友,但是小唯的家乡也还有一个男友在翘首相盼,等待着小唯的回来。
一旦求婚,能说出口的只有祝福而已,至于挽留什么的,都藏在那一抹酸涩的笑容里了。
美纪去见印花设计师,后者送她到车站时,问了一句:“其实你是男生吧?
”得到美纪肯定的回答以后,困在家乡、被母亲嫌弃的女设计师,不禁感叹,大城市真的好啊,连你这样的都可以包容,眼睛满满是艳羡的神色。
美纪脸上端着一副笑容,心里想的却是:啊,包容?
是么,犯了错误的人在希冀别人原谅的时候才该用包容二字吧。
他又何错之有?
无巧不成书。
在车站遇到的父亲,不复昔日之模样。
美纪清晰地记得当初母亲送别时的情景,一幕幕如历历在目。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父亲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细心体贴地问了他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愤愤不平的哥哥把美纪当做了败坏风俗之人,将赶来找美纪的后藤当做了她的同居对象。
哥哥怒道,都是因为美纪任性,才把他困在了家乡。
后藤对美纪说,或许哥哥的梦想就是守护家乡的秩序。
我却不能认同,哥哥只是无奈,他被公序良俗裹挟着往前进,他来不及思考去得知什么是梦想。
身后沧桑雄厚的声音唱出的カニ之歌还在继续,远送而来至东京的巨蟹包含的到底是关心还是讽刺也没有人能说得清了。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里有一句台词,温柔正确的人总是难以生存,因为这世界既不温柔也不正确。
在家乡的干生小心隐藏自己,到东京的美纪收留无家可归的同窗后藤,为言语轻辱过自己的迷你先生装扮,为同事顶缸,专程跑了一趟她不愿再回去的家乡。
嘴硬而心软,傲娇而温柔。
开始之前,需要先搞明白几个概念,一个是性别认知障碍,一个是恋物癖,一个是伪娘,至于什么意思就自行百度了。
就社会接受度来说,伪娘是排第一的,娱乐的目的性占比较大的成分,比较为大众接受,恋物癖一般是私底下暗自进行,大众知道得并不多,也不代表接受,相反也是和性别认知障碍一样,会被认为是变态的一类,但性别认知障碍者,往往会穿着女装出现在外面,一些稍微眼尖的认出是男性,便会认为这个人是变态,跟不会去思考他是否是性别认知障碍者,恋物癖一般不会出现在大众眼里,所以性别认知障碍者也往往被归类到恋物癖一类而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小川美纪(男性名叫小川干生)就是这样一个以女性装束生活在大众之中的性别认知障碍者。
倘若没有看到剧情介绍,而只是看到海报中的小川美纪,我会惊叹这个“女子”竟如此精致,事实上,这个也很符合小川美纪在剧情中的人设——一个努力想活出自己想要的女性样子的男人。
故事很短,只有四集,不足以谈人生,剧情也只是通过几件事情,来描述这样一群人当中的某一个人的生存状态。
主线是,第一集,和高中男同学后藤合住,掰弯绿茶女;第二集,后藤带来的同学迷你先生高山田根本没有抑郁症,只是想嘲笑美纪这个不男不女的怪物,美纪看穿了他的目的,展开了攻击;第三集,因为公司的原因,美纪回到自己老家去解决问题,遇到老爸,然后哥哥也来了,交代了美纪家人的态度;第四集,美纪去参加了公司一个大客户的联谊,认识了真奈美,真奈美很喜欢美纪,但她的未婚夫对美纪也是存在很大的敌意。
第一集应该是讲女性对于这样的女装大佬的包容,包括绿茶女对待美纪的态度转变,而同时,美纪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将来年级大了,再女装就是一件就是很恶心的事情了,现在如此精致的他,怎么可以接受未来的自己满脸胡子拉渣。
女性对于美纪的包容,我觉得,一是装扮后的对象,是自己一方的“成员”,并不会感到太突兀;二是,有一个可以一起当闺蜜的亦男亦女朋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吧。
第二集就应该是讲男性对于这样的女装大佬的态度了。
高山田第一句挖苦的话就是“下面割掉了吗”,这估计也是很多人的心声,我在想泰国人妖的时候,很久之前第一反应也是这样。
当然,不知者不罪,但高山田是冲着美纪而来,不友善,是普罗大众对待性别障碍者的第一态度。
第三集就是讲家人对待这样的女装大佬的态度了。
美纪离开家多年,一直和家里保持着距离,这次回到老家,意外遇到老父亲,老父亲虽然祝福美纪的选择,但通过老父亲的眼神,可以体会到老父亲自心中的痛苦和无奈,这里就不得不表扬演员的专业了,看着老父亲对着美纪说的话,朴实无华,却是本剧中最感人的一段。
而美纪哥哥对待美纪的态度,则是反应了普遍家人对待性别认知障碍者的态度。
第四集应该是讲第三方对待这样的女装大佬的态度了。
美纪虽然是性别认知障碍,但他依然是性别男,爱好女,这简直就是绕了360°后又回到原点,只是穿了女装。
对于这样一个女装大佬,真奈美的未婚夫 健一自然是不乐意她和美纪走得太近的。
抛开这点不说,就健一对美纪的直接挖苦嘲讽,就代表了第三方人,也就是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对待这类人的态度。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这就是这群人当中的其中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很佩服日本的电视剧能拍得如此短小精悍,也佩服能拍得出这样的题材。
在我朝,这还是未能摆上桌面的议题,还是一道黑色的迷墙,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和他们保持距离,远离他们。
面对黑色迷墙,《女子的生活》帮我们撕了一道口子,让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志尊淳演得异常真实,剧中很多细节都体现了女性的特点,比如掩着嘴笑,走路的猫步,下意识地甩甩长长的头发,我一度甚至认为美纪就是真实的女人,但当美纪遇到他人对他的不尊重和挖苦时,我又反应过来,这就是性别认知障碍者的痛苦,但美纪并没有向我们展示他有多弱不禁风,相反他向我们展示了他在生活中的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看完这部电视剧,也许我们依然不能理解他们,但如果能给予起码的尊重,那这部电视剧就成功了。
评论有说“女装大佬喜欢女孩子,这种三观无法认同”,exm?这和三观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跨性别者而已,和“普通”大众没什么区别。
意外的喜欢,没有被小狼狗吸引,被由纪吸引了
和剧中女装大佬一样刻薄的品论的话:有点辣眼睛。剧中多次的女子之间的斗争也很emmm。从剧名也可以看出女装大佬是打算朝着典型日本女人这个目标活着——在他眼里日本女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抓的重点都很俗很浅诶。
不跟后藤结婚说不过去了
一开始完全被设定吸引,感慨小立本在东亚语境下针对性少数群体与相对弱势的女性,敢想敢拍,可是站在女性意识越发觉醒的现在来看,主人公完全展现了随意评判别人,给别人贴标签等身为女性就会有的刻板印象,一集弃。
町田启太的后藤真的太萌了!!好喜欢这样没心机傻fufu的暖男角色!本剧最动心的两个点,一个是后藤对男主说“女孩子不要这样做”,一个是爸爸对哥哥说“不能打女人”,尊重是最好的爱。
非常特别的剧集,剧的最后挑衅挖苦一点也不在乎,不如说可以当作燃料继续努力,但是后藤那番青春热血的话,美纪心有所触不能再听下去。一开始真的也是搞笑的重逢啊,被追债的吓得走投无路的中二后藤怎么会想到去美纪家呢?是命运呀。精致的跨性别者美纪和邋遢的it男后藤的意外相遇。美纪虽然是女装大佬但是喜欢女孩子……好吧这样的设定对普通人来说真的无法理解…然而故事的走向感觉美纪和后藤也有戏啊,跑回老家去做美纪坚强的后盾,见了ta爸爸和哥哥还解了多年来的心结…嗯,因为喜欢,与性别什么的无关,重要的是,你。喜欢你…开放的结局让人很是期待。两个人都想不到自己会变得不一样吧…多美好的故事
男主不停的蛤?蛤?蛤?实在受不了
先把代词搞对吧……
抱着猎奇的心态看,剧本却意外的有意思。不管是什么性别什么取向,生活的态度是相通的。三观正但是不嘴炮,这才是日剧该有的水准。
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四集的轻量故事,时尚甜美也热血动人。女主和室友两个人的友谊真好呀。希望世界早点变成剧中的样子,越来越多人能温柔地善待他们。想了1下又改成三星了,因为不喜欢这种给人贴标签的方式。。而且女性间勾心斗角的竞争多于纯洁友谊。这依然是1种刻板印象。
trans+同性恋,这是什么想想都觉得痛苦的人生设定啊...但是剧嘛,讲得很表面,LGBTQ就是个噱头设定而已。后藤是什么憨批又温柔的中二傻直男啊啊啊(居然有点可爱...不行不行现在看这张脸有黑泽滤镜)
徒有设定,空泛无物
看了一集却不想再看第二集。三观尽毁。
本季第一部全部看完的日剧
最近看剧越来越没耐心,看不进去啊,装扮也很10年前的风格,剪了短发经看出了奶遥的影子,美的
比想象中有趣。但制作粗糙,节奏忽快忽慢。导演和脚本的锅。
“装模作样”的小芝风花一个眼神就让人沉迷!
后藤君简直是天使!
小川大学主修心理学吧,不然怎么这么心机婊。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