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离婚故事
Un couple parfait,一对完美的夫妻,不完全なふたり,A Perfect Couple
导演:诹访敦彦
主演: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布鲁诺·托德契尼,娜塔莉·布伏,路易多·德·朗克桑,乔安娜·普莱斯,雅克·杜瓦隆,Léa Wiazemsky,马克·西蒂,德芙妮·楚里奥特,G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5
简介:曾经是朋友眼中的爱情楷模,而如今结婚业已15年的尼古拉(布鲁诺·托德契尼 Bruno Todeschini 饰)和玛丽(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 Valeria Bruni Tedeschi 饰)却突然宣告离婚,这令周围的人惊诧不已。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分手十分友好,似乎这好聚好散的样子也很让人羡慕。可是个中的痛苦..详细 >
男人永远不懂女人。
[4.0/5.0] https://www.facebook.com/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a.856542097796490.1073741862.186895204761186/1468251603292200
羅丹 愛情的塑像,鏡頭內感情暗湧,像35杯朗姆酒,有你有我,永遠無法分彼此。覺得很悲哀,很像自己的某些狀態 w.s 新光
“婚姻应如驾照,年审,五年审,十年审。” 爱的是人还是自己的习惯?有人视等待为自由,有人称等待为孤独。
全片104分钟8个场景20个左右长镜头,情节和台词导演应该深有体会,但是臣妾的代入不进去。
5。两个房间,起初是一道门两间室的分隔,最后是隔壁两间房的分隔,这个空间设定,还是很容易衬托出分手的夫妻言语外的心境。开心,然后拌嘴;咒骂,然后懊悔;独处,然后盼归;送别,然后留步含泪。其实这是离婚夫妻的终结之际,激烈已过,驻留时日屈指可数。人不就这样么,铁心时南墙不悔,越过一山头,离别终有情。影片情绪都对,但拍摄风格实在太沉太闷,昏昏欲睡。
镜头简单准确的带你感受婚姻生活
这部片在我的心上割开了一个口 但有人帮我散出来了一些淤血 感激他
过于温柔的粘滞状态,镜头的里面和外面都不愿意动一下。
是2006年电影手册十佳,siff前补来看看,全片基本都是固定视角的拍摄,整部电影也都是即兴而为。电影从离婚角度展开,导演是充满新浪潮味道的诹访敦彦,和现在盛行的韦斯安德森/鲍姆巴赫式吵架家庭关系很不一样,更多的是像流水般淌去的对话:不挑刺,不挑事。当然,也展现出剪辑的可贵,在缺乏大屏幕观影的情况下,是真的很容易昏昏欲睡
一位深受法国电影和文化影响的导演...
要谈的评论音轨视频里几乎全讲透了,什么空间和叙事表意的分割,声音图像各自分离方法论。补充一点我觉得这类新影像过分走极端没处理好的地方,就是往往空镜有限的情绪承载框架下被塞入了太多内容,使得构建情感张力的时候老是存在尾大不掉的缺陷,收敛拍摄的前提是对角色的关注和事件的引发都在一套合理的逻辑下运行完善,而不是这种体验感知和情节故事过度分离的搞法之后才想着总结
【C-】导演想将人物完全置于环境,不受干扰,同时不断将人物放入边角,想挤压出情绪,以平静之姿完成情感的内在爆发。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完全通过台词推进。。直白的外显,影像上几乎没有一丝思考。(除了利用景别切换的反差)当然偶尔还是能感受到,但大多数时候情感的传递是相当失败的。固定镜头真应该学学邦哥。
镜头让位于演员表演,临场发挥的长镜头为角色累积着对味的情绪。一盏灯的开启、一扇门的开合,让场面调度回归到对心理的外在表现。全景定镜头切手持大特写的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可能,让人物的心理也成为了一个空间,去对其进行拍摄,让观众感受到角色极端、自我的封闭状态。唯有缺陷的是对人物动因的解释过于简单,缺少了对面临离婚的二者关系复杂性的探究。
画内外的暧昧对峙 徘徊在突兀界限之下的精准特写 剥离无效信息的每场戏就这样让你被动揣测 情绪蒸腾 第二次看诹访敦彦 都喜欢得不行
是kyman吗🥺🥺
【4】这才是婚姻故事,每一个情境都是重击,“门框调度”勾勒出情感关系:婚姻注定之痛与衰落,但爱不会完结。一切仿佛浑然天成。
还行吧 这种题材都差不多 同个房间分房睡 婚礼前女的因为鞋子焦虑 以指甲油没有干让男的帮忙穿衣服 婚礼上男的故意和同样穿红衣女子调情 两人吵架时候谈到浅薄突然笑起来 男的谈到后悔又吵起来"我很后悔我我们怎么走到现在 我怎么看不出你有后悔“男人就喜欢让自己有道德感来甩掉责任 两人最后也搞不成 但最后残留的一点点爱让女的迟迟没有上车
结尾不错
近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