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那五年》是2013年的作品了。
一年过去了,现实中早已不知上演了多少场有始无终的爱情。
作为经久不衰的话题,爱情总是为人津津乐道。
多少痴男怨女为了爱情这两个虚无缥缈的字眼自找虐心。
两段感情交往下来,也仅仅是两段,就耗尽了我之前关于爱情的所有美好想象。
看完这部电影,对于这种种植在云端、不带任何烟火味的爱情,更是打死了都不会去相信。
从正常的逻辑来看,一部爱情片估计是所有类型片当中最好上手的了。
不需要战争片里炮火连天的大场面,不需要悬疑片里编剧的苦心孤诣设置各种环环相扣的情节,更不需要科幻片里纷繁复杂的高科技展示。
爱情片么,有人,就够了。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却很难做到。
因为世间的爱情大抵如此:不曾有过交集的男女在某天相遇,然后彼此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努力在确定关系前展现自己的完美面,后来第一次约会看电影,第一次去餐厅,开始融入各自的生活圈,第一次滚床单……后来时间带走了一切,连带激情和新鲜感一起成为昨日黄花。
争吵,曾经认为是可爱率性的小动作一下成为再也无法容忍的大问题,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压垮昔日悉心建盖的爱情堡垒……于是这些被反反复复演绎的情节在光影世界里要想唱出新意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爱情片,说到底,寻求的是人内心的情感共鸣。
在电影中,分手也可以变得很唯美,多年分开的两个人也可以重新走到一起,纵使时间流淌也可以相信“岁月不老,时光不倒”……现实呢,爱情的面孔永远比较真实,甚至接近于丑陋。
所以诞生了无数歌颂爱情美好的影片满足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无论父母如何反对,生米煮成熟饭也就变得可以接受,所以房祖名和薛凯琪会在一起(影片《早熟》);博子会对着天空大喊“你好吗,我很好”之类让观众掉泪的煽情话语;于是,也有了这部纯情到爱情极致的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
影片总共111分钟,接近2个小时。
在两个小时内,仅是谢宇和何蔓两个人的故事贯穿始终,两个小时的片长对于一部爱情片来说实在是太长了,情节松散不可避免。
于是,导演黄真真为了填充这两个小时,安排了各种无关紧要的人物出场,企图通过人物来补充这段空白无力的情感陈述。
然而证明最终是失败的。
爱耍宝的丹尼担任塑造贤惠的何蔓的重任,存在感极弱的女朋友试图为两人感情制造一些障碍,闺蜜陆小环出现为剧情添加一些不痛不痒的过往,心理治疗兼一夜情对象的卢医生更是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至于女强人何蔓的那些职场小伙伴们,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这些人物对于推动男女主人公感情的发展走向起不到任何有力的作用,对于还原曾经的何蔓女强人形象也只是起到极弱的辅助可能。
希德•菲尔德在有关电影人物的创作时曾指出,所有的戏剧性人物要在争取戏剧性需求过程中的冲突中、与其他人物以及他们自身内在情绪这三个方面发生相互作用。
而以上这些人物只是走马观花地匆匆一现,继而转身不见。
配角的辅助性功能丝毫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
那么作为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谢宇和何蔓呢。
浑身上下洋溢着随时会出柜气息的张孝全努力扮演好一个痴情好男人形象,奈何这只是一个关于女人追寻真爱的神话,所以谢宇就这样在剧中进进出出,却始终只能沦为陪衬物,直到最后对爱人实行安乐死才算是小宇宙爆发。
对于男主人公的游离状态实在无法叫人理解。
作为失忆女主人公的引导者,现实世界中的心灵寄托,应当具备更加立体的形象,更为丰富的情感诉求,然而在导演的安排下,也仅仅是掉入自我闭锁的怪圈。
个人认为张孝全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在《男朋友•女朋友》中的表现。
最后,要说一说影片中的核心人物何蔓了。
从影片18分钟起,也就是从女主角从车祸中醒来那一刻开始,北京柴火妞白百合在碎了一地的台湾腔中迷失自我,如同她所扮演的失忆角色。
从文艺作女到职场女魔头,从爱情信徒到无节操小三,其多元的身份转换终于也让何蔓沦为一个简单浅显的符号标码。
人物内心的深层次挖掘在这部电影中压根就不存在。
所以这也是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国爱情片最终没有令人刻骨铭心的佳作原因之一。
再来说说整个故事的剧情。
影片主要采用倒叙与顺叙结合的手法,由两人度蜜月出车祸到女主人公醒来,发现时光已过去五年。
在开始的8分钟里,影片故事讲述逻辑清楚,设置悬念,引起观影者兴趣。
在女主人公昏迷的这五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与男主人公的感情到底陷入了怎样的困境,是否有第三者介入两人之间,这些都成为观众的第一次期待。
然而通过接下来的剧情,我们知道,导演并未将这种悬念延续,而是着重表现失忆女主人公寻找过去身份的过程。
那么,那遗失的五年,其实成为一片空白。
那五年的存在与否,已经不具备任何时空与心理上的意义。
男主人公也只是来医院看望过女主人公几次,然后早已开始了新的恋情,也并非对爱情坚贞不渝,因而后来的种种表现也实在显得虚伪做作。
其次,对于谢宇与何蔓重新走到一起的过程,导演没有安排任何戏剧性冲突,这是致命伤。
这又使观众第二次期待落空。
一般情况下,一部120分钟左右的影片,在影片开端25到27分钟设置一个情节点,为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叙事走向,当影片接近尾声的第85至90分钟时,这时需要安排第二个情节点,为整部影片的可能结局做好铺垫。
但在这部影片中,情节点的缺失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可能创作者也觉得前92分钟波澜不惊的剧情令观众倦乏,于是从第92分钟开始,给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设置种种障碍。
到这里,接下来的故事就完全失控。
该设置怎样的障碍呢?
女主角某天突然恢复记忆,想起两人曾相处中的种种摩擦,决定最终还是放手,寻找真实的自我?
不不不,这不是一个讲述女性意识觉醒的故事;男女主人公重修旧好回到家乡,见到男主人公家中年迈的外婆,于是在外婆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发现两人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这么狗血的剧情难道是在考验观众的耐力吗?
安排一个双性恋男人出现,周旋于这对恋人之间,最后三人其乐融融,彼此相亲相爱?
你以为这是在西方国家,还打算拍中国版的《天使的性》啊?
可能爱情已经穷途末路,爱情片也只能尾随其命运。
剧情上想有所突破,应该是不可能了。
于是四位编剧通力选择了最保守也最妥帖的安排:那就是女主人公患病。
还不能是一种。
从失忆,到脑退化症,到肺功能衰竭,再到截肢。
不,这些都还不够!
为了成全爱人的幸福,我们要勇于做出更大的牺牲!
于是,白百合咬着输气管自杀,张孝全扭曲着脸冒着法律与道德的双重风险对白百合实行安乐死……到这里,观众的所有期待都已化为乌有。
我们在范玮琪的歌声里,感慨有些片子,真的是让人无法忘记…… 不知从何时起,单线叙述的优秀爱情故事开始变得寥寥。
取而代之的是组合式片段拼贴成一部爱情片。
这种组合爱情故事在内部结构上对剧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个人觉得像《爱》、《恋人絮语》、《北京爱情故事》这几部片子在结构安排上都较为成功,但人物形象塑造、故事讲述方面都不约而同落入这种结构的缺陷之中。
其实,不管是单线双线也好,开放或锁闭式结尾也罢,观众看爱情片到底是看的一个情字,没有真实火热的情感,没有真诚动人的人物,再巧妙的叙述结构、再精致的画面构图,一切都只会是未曾升空便被吹散的炊烟,连围观者都懒得停下脚步。
1.也许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静一点。
哪怕一个人生活。
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场又一场离别。
然后淡下来,于是终于可以坦然的说,我终于不那么执着了。
2. 总有人在问,爱一个人可以坚持多久,焕彩斑斓的浪漫总希望得到时间的加冕。
但事实往往残酷的令人心寒,再华丽的爱也经不起岁月的磨砺。
3.所有的故事,都有个结局。
但幸运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结局会变成一个新的开始。
4.那些阳光充足,时间也多的过分的日子,已经快要消逝了吧。
时间太凶猛,若想回翻几年,那几年才够?我觉得……就五年吧。
不是初见,而是初恋。
5.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哼着熟悉的曲子,看看书,想想过去,日子就很轻易走了。
6.原来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7.有些人,在心底从来没忘记;有些事有些梦,还找不到谜底;有些话,越欲言又止就越是动听。
让我们靠近,想悄悄告诉你,多爱你。
很多事情永远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一睁开眼,你就不是我的了。
失忆类的电影只要用点心,其实能拍出很出彩的电影。
就拿最近的《誓约》失忆3年来说,只要感情到了,再拍一些表现反差的戏份是能做出让人们觉得值回票价的电影的。
而《被偷走的那五年》连在电脑前看两个小时都觉得不值得浪费时间,更别提一年后写这段话之前我是看了豆瓣的影评才算是隐约想起一点情节,就是那坑爹的无限绝症催命死的结局,现在一想这个结局我还想骂街呢!
坦白说,我真的不喜欢这个电影。
因为它就是一个“只要前任出现,管你现任再好还是怎样,趁早赶紧滚蛋,打包走出银幕,连影片末尾都不要出现”的故事设定。
然后讲了一个“女主角怎么都是对的,不作不死,作了也不会死,最后死了还要赚眼泪”的开放式结局的故事。
完全没有代入感,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还是别的原因。
因为是个爱情电影,少不了什么情话在里面。
可惜,没怎么打动人心。
所以,就送一句绝望的情话给那些在爱里纠缠的人吧。
“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了,可是我却还爱着你。
”
这是一部笑中带泪的电影。
开篇简单愉快,新婚的夫妻俩自拍互拍、相互打闹,然后开始甜蜜的蜜月之旅,电影就在这样简单的氛围之中开始了。
一场车祸使得何蔓(女主)失去了五年的记忆,她的记忆停留在了那场蜜月旅行的时候,然而实际上,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
五年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此时的她已经和谢宇(男主)离婚了,而她对于这五年之间的一切完全没有记忆。
于是,那句我不明白为什么一觉醒来,你就不是我的了成为全片最大的泪点。
何蔓选取住进谢宇的家,期望能够找回记忆,谢宇出于同情也欣然理解。
在这过程之中,何蔓慢慢地了解到了这五年间所发生的一切,前三年他们一如既往的恩爱,形影不离,而在两年之前何蔓升职之后,他们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她变成了工作狂,脾气也变得暴躁,而谢宇为引起何蔓的注意开始找借口频繁应酬,却让何蔓以为谢宇有了外遇,在一个醉酒的晚上,何蔓与心理医生发生了关系,两人互相折磨,互相伤害,逐渐形同陌路,他们的婚姻也走向了破裂。
明白真相的何蔓倍感愧疚,谢宇选取和何蔓重新开始。
一个人要直面自己的过去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那些不太光彩的过去。
影片展现了两人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其间,对于何蔓的追问,谢宇说过一句我害怕你明白了以后你就不喜欢我了,由此能够看出其实谢宇仍然爱着何蔓,他害怕再像以前一样他们两人再次走向陌路,他再次失去何蔓。
而当谢宇得知何蔓已经明白自己以前出轨时,说了一句你还爱着他吗?
,能够明白这个男人当时内心的痛苦。
但是他还是选取了宽容,既然何蔓已经失忆,那就重新开始。
正当很多人以为故事将以大团圆结局结束时,剧情却出现了反转。
何蔓被诊断出患有脑萎缩症,刚刚做过的事情就会忘记,并且病情不断加重。
即使这样,何蔓依然记得他们的结婚周年纪念,并在那天去买了之前谢宇想要的手机(五年以前),谢宇重新对何蔓求婚,感动之余,何蔓也做了一个决定:她瞒着谢宇做了风险极大的手术,为的是给予他幸福。
在留给谢宇的录音中,一句你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我也要给予你幸福令人动容,感情让人不惧死亡。
结果手术失败,何蔓高位截瘫,并且肺功能衰竭,只能靠一台机器呼吸。
她不想再拖累谢宇,期望谢宇关掉呼吸机结束她的生命,遭谢宇拒绝后选取自杀,但是并未成功。
谢宇在和好友丹尼聊天时释怀,决定同意何蔓的请求。
但是影片结尾并未给出谢宇是否关掉呼吸机的镜头,以谢宇抱着病床上的何蔓并不断说不要怕而结束。
或许这是给观众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吧。
在谢宇和丹尼聊天时,丹尼叙述自己父亲的故事时所说的一句话我不需要出席你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只要在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我明白你心里都有我,那我就无憾了。
(丹尼父亲患癌症,丹尼要父亲出席自己毕业典礼时丹尼父亲说的)打动了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来就不是完美的。
影片以简单的喜剧开篇,却以韩剧式的杯具结束,令人回味无穷。
我觉得影片留给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珍惜眼前,珍惜当下,不要给自己的未来留下更多的遗憾。
也许何蔓在那场车祸中就就应离去,影片让她以新的方式过了一遍那缺失的五年时光,这也使得双方都更加珍惜对方,他们都害怕失去对方。
但是以杯具结尾又将我们拉回现实,现实中没有如果,时光也不可能倒流,该离去的终究会离去。
人生中很多事情是不完美的,总会有残缺和遗憾,亲情、感情和友情都是如此,父母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以前的伴侣和好友也有可能反目。
所以,请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
虽然没有以很多人所期望的大团圆结束,但影片给了我们另一种风景,一种残缺的美丽。
诚然,失忆题材的影片多如牛毛,耳熟能详的如韩国的《我脑中的橡皮擦》,欧美的《恋恋笔记本》《初恋50次》,大陆的《不再让你孤单》《我的失忆男友》等等,部部都是骗的人无数眼泪的催泪弹。
当然,要想在同类型电影里取得成功并超越前者必得有自身的标新立异或者不同凡响之处。
当失忆题材遇上车祸和绝症剧情简直和韩剧无异。
值得欣喜的是,本片没有走上和韩剧一样矫揉造作的狗血剧情,而是以悲喜剧的方式带你重温另一版的《分手说爱你》。
电影一开场以主观记录的伪拍摄手法进行拍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黄真真前作《分手说爱你》。
很显然,《被偷走的那五年》有笑点,有泪点,也有雷点,但是很难到达创新突破,导演刻意营造的简单气氛也在颇具争议的结尾中毁于一旦。
在我看来,《被偷走的那五年》是一部奇怪的电影,喜剧开场,杯具收尾,中间还穿插了类似范玮琪新歌的mv和歌舞,观影情绪可谓是五味陈杂。
人们向来喜欢用三段式解读一部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也是一部典型的三段式电影。
第一段是简单搞怪的新婚生活,简单愉快,贴近生活,白百合和张孝全本真的表演带来一次次惊喜,引得在座的笑声连连。
第二段为我的记忆不见了,失忆女开始踏上找回记忆之旅。
片中主人公何蔓曾不止一次的声嘶力竭的说我们为什么会离婚,为什么一觉醒来后一切都变了摸样。
第二段就在替何蔓寻找答案,解答这些为什么。
看过影片的观众都明白,直到影片最后都没有交代出记忆是否找回,反而剧情急飓转变进入了第三段,上演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死之恋。
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并没有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公主没有如预期的战胜病魔,王子也没有吻醒公主,而是采用了医学上的禁忌,换得一个不完美中的完美结局。
现实中,每一段感情都像是一个没有回路的冒险,我们不明白会在哪些时刻哪些地点就走向了终结,也不明白分手后是否还会有破镜重圆的一天。
看完电影后我们都会深思,假如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不会对那个女孩说一句,爱你一万年。
还是改变自身,从头再来。
我对于失忆这种事情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大概是那种记忆中满是美好,但你却已是路人的无奈感情比较能够触动我心吧。
本片亦然。
虽然白百合失忆后近乎恬不知耻的抢人家男友的行为的确令人发指;虽然张孝全对女友不理不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心猿意马,藕断丝连的感情骗子;虽然安心亚面对一个摆明了挖墙脚还理直气壮把你当小三的人都无力招架,最后还悄无声息消失。
但本片依然会牵动我某一根神经。
那种“睁开眼发现你不是我的了,我还不知道是为什么”的无力感,估计是我上辈子的原罪。
何蔓升职后应该最多是和谢宇平级,怎么会产生那种国产电视剧中集团老总和下岗职工之间的等级差距感。
何蔓是在离婚后马上车祸,并昏迷数月,从姐姐口中可以知晓谢宇常开看她,然后居然就有女友,这女友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谢宇还爱何蔓无疑,何蔓重伤昏迷,即便是离婚,这恋爱速度也实在过快。
而莉莉在得知男友前妻失忆,没安好心的死赖在男友家,居然一次温泉之旅就搞定了,完全的捡芝麻丢西瓜。
很多人诟病张孝全的哭戏,我倒觉得挺好,他的两场哭戏都挺让我触动,一个是白百合回来告诉他去见了心理医生;一个是纪念日买了诺基亚5300回来送他。
男人的难过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的。
最后的不得好死感觉有些过分煽情,黄真真似乎总是喜欢揭露现实的残酷,但爱情这种事情,无奈远比残忍来的更让人耿耿于怀。
他俩最后相忘于江湖,各自幸或不幸的生活,都比这样相濡以沫的纠结来的让我唏嘘。
最后说一点,第二次求婚挺好,不管是不是照搬国外视频,都挺让人眼前一亮,但安心亚的“这是我的新男友”百分之百的多余。
关于失忆的爱情我倒是推荐Rachel McAdams和Channing Tatum主演的《誓约》The Vow。
人家结局一个人没死,还一起结婚生子,相伴到老。
可比起本片来,倒更让人感慨万千。
你们没有发现2007年的时候 白百何拿的就是IPHONE4吗(不知道是4 还是4S.... 你们可能会说真是Bug吧 好吧但是当白百何失忆之后回自己办公室 你们看见她和乔布斯的合照了吧 还是时代杂志的封面了吧 你们以为她把一支1W5的表变成15W就能上封面吗 所以说我的结论就是白百何是穿越回去的!!!!
在她本身经历过的2012 发生了某些事情 使得她想回去改变一个事情才能避免这个危机 那方法就是把IPHONE拿给乔布斯 我刚才百度了 2007年6月29日18:00 iPhone(即iphone1代) 在美国上市!!!
而且从开头来看 他们去蜜月应该是在这个时间之前 所以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于是历史就被改变了 而由于在那个2012中 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所以白百何就留在了这个2007里 和张孝全安心的生活在一起 转折出现在2010 因为范玮琪说了 前三年他们甜蜜的像连体婴 但是随着白百何升职 他们开始有裂痕 之后就在2年后离婚白百何是穿越回来的 所以有当时没有的经验 所以升职理所当然 从之后她以小三的身份光明正大的战胜安心亚来看 她情商绝对不低 所以工作上发生矛盾进而影响生活 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她知道乔布斯得了重病 她很害怕无法阻止2012发生的灾难 所以回家她也频繁的利用电脑和某些人联系 寻找解决的方法 忽略了张孝全 导致了家庭失和的悲剧之后车祸当她醒了之后 发现现在已经2012了 而且没有发生那个灾难 所以她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 假装失忆夺回了张孝全 想回到平静的生活中 但是当她穿越的时候 就已经和这个2007的组织取得了联系 组织中的某些人觉得她会阻碍自己 因为毕竟她掌握了那个2012时候的技术 所以他要除掉她 天助他也 也可能是他在她昏迷的一个月对她做了什么 导致她脑子里有瘤 是她丧失她的实力 但是张孝全也说了 她在清醒的时候还是很机灵的 所以她还是具有威胁于是 他通过张孝全爱她的这个契机 要做掉白百何方法就是利用白百何想和张孝全在一起的心理 让她做手术而这个幕后黑手是谁呢????
就是谢君豪啊 你见过为了病人求婚就去给人家跳舞的医生吗而且他给了白百何自杀的机会 但是她没把握住可是最后他还是赌对了 张孝全为了爱杀了白百何于是 世界清静 天下太平
“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看完《被偷走的那五年》,不知何故,脑海里想起了这句对白。
看过那么多爱情电影,无论是喜剧的、悲剧的、撕心裂肺的、平淡如水的还是冷酷绝望的,讲的都是关于不如从头来过的故事。
明明知道过去再也找不回来,却依然想把这句话讲给你听,千言万语也抵不过这一句从头来过。
《被偷走的那五年》也讲述了一个从头来过的故事。
电影中白百合扮演的女主角哭着说:“很多事情永远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一睁开眼,你就不是我的了。
”人生的残酷就在于,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重来一次。
看完电影我的第一感受是,如果能有一次重看此片的机会,我只会看到影片的第50分钟,然后就毅然决然的走出电影院。
这50分钟带给我的将是一段非常美妙的记忆。
虽然我会错过男女主角旧情复燃和那段非常讨喜的求婚小影片,但却也避免了后续剧情向韩国虐心偶像剧致敬所带给我的不良感受。
我宁愿只看到男女主角在喷泉旁边擦肩而过,这时女主角的记忆刚刚被拼凑完整,男女主角依然相爱却背负着过去对彼此的伤害而进退两难。
对于我来说这故事已经讲的很完美了,既有爱情开始时的甜蜜浪漫,也有因激情退去而丢掉爱情的痛苦和遗憾,更有想要破镜重圆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一个爱情故事讲到这个份上就可以了,结局如何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我只要知道他们是相爱的就好了。
电影演到这里,故事的起承转合都恰到好处。
在影片前一个小时失去的爱情和记忆全都找回来了,后面的一个小时还能说点什么呢?
导演给出的答案是再次把爱情和记忆扼杀一遍。
于是影片后半部分白百合扮演的女主角开始了更加悲惨的经历,那些10几年前韩剧中最常被用来垂泪的桥段都被一股脑的借鉴过来堆砌在了她的身上。
剧情从一个突兀的转折开始一路向着狗血狂奔。
女主角去见心理医生,竟然发现自己和这位长相猥琐的老男人发生过一夜情,一阵恶心席卷而来。
令人意外的是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的开启竟然让男女主角重燃爱火。
两个人因为出轨而离婚,然后又因出轨而复合(此处可能我的理解有偏差),这个逻辑真是需要观众换个脑子,以至于当张孝全在此段影片中痛哭流涕时,电影院里竟然响起笑声一片。
《被偷走的那五年》的后半段开始大规模的抄袭韩国电影的剧情设置。
导演让白百合得上了和《我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女主角一样的痴呆症,就连家里四处贴的黄色小纸条都一摸一样。
然而记忆一天天的消失,并不够悲惨,接下来导演又把女主角弄成了高位截瘫。
当我以为这样已经够惨了,至少应该让女主角活下去吧,可导演就是非得把她弄死不可,于是女主角自杀未遂,男主角为了不让爱人受苦而亲手关掉了呼吸机。
这真是太残忍了。
搞不懂为什么女主角一定要非死不可,明明是个好看的爱情故事,安上了一个这么堵心的结局。
只能说黄真真同学你真是太狠了。
(此处有漏洞,插上呼吸机的病人,怎么可能说的出话呢。
)我实在想不出有哪部电影的女主角比白百合扮演的何蔓更惨了。
一部电影中遭遇两次车祸,一次离婚,一次失忆,一次痴呆症和一次高位截瘫,最后还被最爱的人执行安乐死。
这应该算得上是影史最悲情女主角了吧。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旁边的一位年轻姑娘从头哭到尾。
也难怪,以她的年纪肯定没经历过韩国电影女主角必患绝症的黄金岁月。
也许这电影真的适合那些没经历过韩国电影虐恋洗礼的观众观看。
只是现在韩国人都不玩绝症了,再把这些桥段当宝贝一样的用,有点儿老套过头了吧。
这电影的题材真心不错。
也许是出于商业方面的考量,才不得不加入那些绝症的桥段。
如果导演能把这影片前半段的节奏放缓,把叙事重点放在两个人的情感变化上而不是把疾病和绝症当成影片的重点,这电影必定加分不少。
从甜蜜到冷淡再到想要重新开始,这故事像极了美国独立电影《蓝色情人节》,《被偷走的那五年》的故事基础甚至比前者更好,但却没有拍出前者那么醇厚的味道。
如果多点儿爱情,少点儿疾病,这电影该有多美好。
爱情的绝症比身体上的绝症更有看头。
其实简简单单的讲个爱情故事就好了,生离死别的情绪真是过于复杂了。
人生,有幾個人能有機會像何蔓一樣有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
太多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了不可逆的錯誤決定,即便再後悔,也無路可退。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就像眾多白爛煽情的劇情一樣,給了她回到從前的可能。
也許,在失憶之前,午夜夢回時,何蔓也曾想過回到曾經那個平和的自己,不再那麼尖銳和追名逐利,認真地生活, 好好地和老公一起經營家庭,孕育下一代。
可現實是,她即便是後悔了自己的選擇,也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於是,車禍,對於他們倆來說,是福是禍。
車禍,給了他們一場已經消逝遠去的戀愛,摒棄掉所有的不愉快,只留下生命之中那些最美好溫暖的記憶。
看電影、做菜、洗碗、對談、約會,那些最平是普通的事情成了許久沒有愛情的他們的奢侈品,代價就是,一個永遠離去,一個永遠傷心。
求婚的那場戲無疑戳中了我的淚點,可之前地那段何蔓得知與醫生發生了關係的那場戲,才是真正的痛楚。
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成了永遠的傷疤,抹平不了。
可這種就是電影,美化了的現實。
現實當中,幾個男人會原諒?
會以再一次的求婚重新來過?
所以,這是電影。
車禍,成就了他們的復合,完美了他們的愛情。
最後的一系列轉折,定然會引起爭議,可這是真正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的唯一選項。
就像Danny問的那個問題,如果現在躺在那兒的是你呢?
望著一天天衰弱遠去的心愛的人,無能為力為她做更多的事情,擁抱著,讓她在自己的懷裡安詳離開,是一個多麼重大、煎熬的決定。
時間定格在那一刻,就像他自己說的,我會好好生活,會把妹,但再也不會愛一個人了。
我只愛我老婆一個人。
以後的發展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會是一個一輩子孤獨終老如童話的愛情故事,也許,會有其他的可能。
以上。
話說,看過電影再看預告片,覺得有種“大一新生作品展”的中間作品感。
無釐頭、沒重點,外加情節錯亂。
只是,最後的那句話,三個版本,“懷念我們的愛情”,“有些人,在心底從來沒忘記”,“懷念我們的故事”。
總體來說,就是那些得不到的,有遺憾的,都成了被美化的記憶。
说真的,小概率事件堆出来的浪漫爱情故事,已经快让大多数人对此无感、免疫乃至看到就想吐了。
尤其是失忆……但我对于这被偷走的五年,还是很好奇的。
可到了最后,才发现,原来,导演对于爱情理解的深刻程度早已超越了一般人想要得到的了。
真的,如果,有一份在离奇的环境里,才显得弥足珍贵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一定会说三个字,快拿走!
求不要虐我。
我们都只是想从这里面看到一些,我们没有经历,却可能经历的东西,而不是一些设计好的无良玩笑。
最后的最后,那五年被偷走,一切都重新开始,一下子,什么都变得好了起来,再然后,“赚人眼泪”的悲剧开始上演,整部片子就支离破碎了。
我总觉得,第二次求婚,就可以结束了。
因为,到这,整个线索已经完全跳脱出去了。
后面的悲剧,看似爱在艰难里的抉择,但我们看到的,几乎只是为了惨而惨。
离婚后,男主角该有男主角的生活,女主角该有女主角的生活,再度的交缠,让人觉得全是在犯贱。
而犯贱,也该犯出各自的逻辑来,总不能是这样瞎来腔吧?
主角自然不能配角命,但太过主角命,也就失去了片子源于生活的意义。
想要让人心情沉重,却让观众放声大笑,哦,这片子也真是太自我了。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