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就看过的电影因为昨晚的喝多突然被想起……在《熔炉》之后因为郑有美而看到了这一部,从此入坑了这种喝着酒聊着天吃着炸鸡就演完了的仿佛深夜在大排档一样的电影,贾木许的那部《帕特森》给我的也是类似感觉,开公交写诗吃老婆做的饭听老婆讲一些新奇的想法和事遛狗喝口小酒睡觉,可以说简直就是梦想中的平静日子了……《帕特森》总体还是平平淡淡的,然而《我们善熙》却在一幕一幕的结尾给观影者一棒接着一棒的打击,看到有一个短评说的实在太对了,“男性普遍倾向于认为漂亮的女性更善良”,所以我看完后虽然主观感觉的确是这样,但还是自欺欺人地不愿意去相信那么看上去漂亮的善熙其实带有着绿茶属性……就像分手到现在近140天,我依然不愿意去相信身边朋友们说的那样,和前女友的分手并不单单只是自己的问题,双方之间都有着并不良好的沟通问题,但是自己从见到她第一面开始就死死的认定了她的形象一定是完美的,即使在交往的后期自己已经感觉到她那边的情况不太妙大概并不仅仅是考学压力所带来的心情不好这样的原因,每天单方面发过去的清晨及晚间问候,不再会收到回复的日常信息,不愿意再有更多的见面,每周一次见面后的分别拥抱变得越发行色匆匆……可自己却一直在告诫着自己她肯定是因为处在考研这个特殊时期所以情绪才会不太稳定,并通过翻看回想之前的甜蜜日子和写一些以为会得到什么回应的自认为的情话来验证这段感情依旧保持着美好,从而寻求自己心中的慰籍,过着自己不愿承认的自欺欺人的日子,直到现在每一次再看见她,也不愿相信她对我已经没有了什么感觉以及“世界上最廉价的就是男人无所作为的温柔”……可事实就是这样,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自己所做的那些其实一直心里也都有个声音在嘲讽着自己,“说白了,你这就是在掩饰自己的无能,等到某一天人家意识到了,你在人家面前彻底败露了,那一切将再也无法挽回了……”如此回想,之前单身时的无能是对自己而言的,并不存在欺人,等到开始追求,自欺与欺人就再没有停止过……一切的一切说到底,无不该归咎于作为男方自己自身没有丝毫可以让人家女生感到安心的底气,尤其是自己也明白对方远比自己优秀的多,或许人家早已意识到后又不好去直白地点破,而自己早已意识到其实自己并配不上人家,心里却还一直不肯放下人家一直自欺……想要做到放下很难,但也该让自己明白了,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个资格当时去追求人家、现在还放不下人家……起码现在,自己还不够格……革命从未成功,同志急需努力……认清自己,认清现实……
善熙結識了三個男人,和其中一個談過一段戀愛,分手幾年也不讓別人知道分手理由;心中對另一個很有好感,主動要到別人宿舍,遭到拒絕。
另一個是善熙的老師,似乎很喜歡善熙,有一次抓住她的手僅僅不放。
善熙最沒有感覺的應該是這位老師。
可是為了得到一封好的去國外求學的推薦信,善熙找到了老師。
老師第一次30分鐘就寫完了,善熙不滿意。
找到老師竟然暗示願意以身相許,老師被善熙迷得神魂顛倒,求起婚來,善熙一口答應了,雖然最後又支吾開了。
可見她的目的就是推薦信。
看起來善熙似乎是一個騙子,善熙自己也譴責自己這些行為,要不然最後不會在得知他們三個在一起,自己即將和他們同時碰面時毫不猶豫就閃了。
但洪尚秀在這裏說的不是騙子,他說的是孤獨,人的深不見底的孤獨,隔膜,無知。
三個男人對善熙的認識基本一直,但是當另一個這樣說起善熙時,沒有人知道說的是素媛。
善熙一邊說自己現在不會和男人約會,儘管她真的選擇放棄一個男人,但卻向另一個男人示愛,最後投向另一個男人的懷抱。
我們看不到人有任何確定性,都在變化,恍惚。
同時,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對別人卻看得倍兒清。
善熙指出自己曾經的男友的毛病時振振有詞,猶如她自己對自己的把握毫不問題。
可當她鐘意的男人也以幾乎同樣的措辭指責她的時候她一點也沒有意識到就在幾小時以前自己也說過同樣的話。
這就是洪尚秀眼裡的現代人:咫尺,卻天涯。
無論是人也人,還是人與自己。
誰能說這不就是我們的現狀?
這就是洪山秀每一次都能打動我的理由了---每一次都是用一些最平常的畫面,但每一次都擊中我們心理最脆弱的那一部分。
简单且清晰的轮舞结构,每当音乐响起时,预示着轮舞进入下一段。
两两登场的节奏。
善熙站在圈中央,发起邀请,她拉起男人的手走入阴影。
男人呆在阴影里,她再去跳下一支曲。
善熙分别对A、B、C男转一圈,ABC男之间再转小圈儿。
善熙试图在男人中寻找自我,貌似她要醉,可醉的不是她。
她把关系点燃了,烧着看着,仅此而已。
况且她的魅力来自于她从根本上不CARE任何人, 男人ABC,浅尝辄止。
善熙的赋格是重复和试探,她称得上真正的导演,控制节奏,收放自如,这就是音乐。
最有意思的是阿里郎饭店的女人,点个炸鸡,放上音乐,通晓事态。
对于消失的善熙,一男人说她内向,另一说她聪明,再说有艺术感。
善熙的意义在于消失。
越久越醇。
三男人齐步走在公园里,仿似传统故事的三兄弟。
洪尚秀延续了”惠媛“,这次不仅有倦怠的秋日,倦怠的醉酒。
这次的音乐和舞更平衡和恰当。
惠媛曾经做了个梦,而善熙醒着也似梦,消失了的”我们的善熙“,却更好比三个男人的梦中人。
温柔有梦痕。
洪尚秀的摄影机永远是稳重的,生活在他的影像里普通的真实着。
固定机位下的长镜头已然是他钟爱的手法,“我们善熙”里这种方式更是用到一发不可收拾。
去电影化是很多评价洪电影风格的一个词,而我更愿意简单的把娄烨的“我的摄影机不说谎”用来形容他。
在洪式所有影片里固定机位是多见的,而在我们善熙里则用的更为反复。
几个镜头悠闲的讲完又一起类似的男女故事。
洪尚秀擅长玩弄男女关系,他是个踏实的人,他很钟情的在自己的电影里只讲这些事,一成不变的是男人周旋女人的故事,道出的却是千万种可能。
他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站立在摄影机的背后操纵着这一切。
很多时候看他的电影总会觉得导演每次只是把摄影机往某一处一固定,然后演员背好台词演去吧,导演不在也完全有可能。
当然我只是在亵渎一下导演。
与以往不同的是,明显的段落式结构在我们善熙里弱化很多,但还是能够看出这样的特征来,我们善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玉熙的电影,同样是师生恋情,几男一女的搭配方式,写出的却是两个不同的女人,玉熙对待男性是内敛的,而善熙其实是大胆的。
玉熙对待爱情也有贪心,而善熙更多的是麻痹的,其实说到底不过都是可怜的女人。
爱情对于生活和前途来说太多时候也都成了铺路石。
喝酒聊天是我在介绍洪尚秀电影时的说法,韩国烧酒在他的每一部影片里你都能看到,坐谈会是他的钟爱,几个人喝喝酒聊聊天便成就了洪尚秀电影。
从多人组合到我们善熙里的两人组合,洪导是越来越底气十足。
以往他的电影中总有个不是嗜酒就是嗜烟的明显人物,现在我理解为被隐藏到了主角的身上,苦闷的人生境遇在烟酒的世界里总是能得以慰及的,虽然喋喋不休交谈甚欢,可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谁也给不了你回答,洪导大抵很清楚这点,正如他总在电影里调侃导演这一职业一样,有再多的潜规则,再多的不如意,也只是说说笑笑,借作品的手来报复一下,最后怎样谁又能够知晓,倒不如一醉解千愁,是麻痹还是豁然,也只有你自己能够找到答案。
原先喜欢洪尚秀纯粹是因为一个导演能把那么无聊的事情拍得那么有趣,后来不知怎么会越发的喜欢,我告诉自己,也许是因为那平常不过的生活。
开始看洪尚秀的电影时,会莫名的讨厌里面的人物,尤其明显的是男性。
他电影里的大多数男性身上都带有点小猥琐,爱耍小聪明,有点小自私。
甚至于以前发出过如果喜欢男生的,那就都来看洪尚秀的感叹。
现在慢慢的发现其实他们才是真实的。
也许是真的讨厌过,可始终不敢否认那也许有我的影子。
而在看我们善熙时,突然发现里面的男性没以往的那么讨厌的,不知是洪导弱化了这一点,将之分担点给了善熙,还是我越发的可以接受这样的男性的原因。
实然喜欢洪尚秀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不变,他能够一直只拍男女关系的事情,竟然每一次都能让人有所期待。
我喜欢钟情于做一件事的人们,也相信终有一天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个可爱的洪尚秀。
还是台湾的译名通俗得直指故事主线,《那一年,我们都爱过的女孩》...但事实上,影片中主要是善熙这个“稳定发疯”的女孩在操控着叙事发展的走向,但可悲的是,她似乎依然还需要确定她可能爱过的所有男人身上确定她的价值。
不确定善熙是否真的完全掌握了爱的全部主动权,但无疑她选择的爱的各种可能性至少是片名所暗示的那种情感体验的一种反叛。
网友短评说,男的猥琐,女的绿茶。
茶就茶吧,是否需要为啥进行辩护,本身其实也是个性别政治问题。
洪电影中男性的猥琐其实大致都集中表现中,貌似他在醉意中也说出了生活中某种深邃的道理,但却几乎马上可笑地把作为性与引诱作为生命冲动的本能...那晚又听身边喜爱洪常秀电影的朋友说,洪的影片妙在文学性和那种微妙的哲理。
我记得当时的回复他说,洪电影的精髓在于他貌似一种非专业性的场面调度实现了一种极度独特性和个人化的电影审美。
它的镜头语言似乎停在表面,但含义似乎又藏在深处。
我之前半开玩笑地说,就比如说,他对着远方的树叶来个粗暴的推镜头,都感觉是推出点哲理来?
但仔细想想,到底他妈的推出了个啥?
那是一种类似的希腊先哲”Eureka“的智慧冲动?
”我发现了?
“格外喜欢洪的一个片名就是《生活的发现》。
但就洪电影中的风景来说,或者只是一片树叶这种无足轻重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
以及是否固定的大远景让你无法一下子完全领悟一棵树的存在,但一个类似推镜头这个行为本身让你至少开始感受这片叶子究竟是个怎样的意思。
不过在《我们善熙》片尾,教授不让学生和兄弟知道自己在和女学生善熙在景点约会,男学生还打趣教授是来看枫叶的吗?
他嘿嘿地傻笑着?
这或许仅仅这是作为剧情发展的需要,但我似乎有点悟了,其实洪电影中的这帮人并不真的关心风景?
这里扯得有点远,不过风景之于洪的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得一大篇长文来论述。
影片《我们善熙》蕴含的性别关系实在复杂,如果明白爱欲的存在本身就是权力关系的斗争,那么一切以爱名义存在的感性流露是否天然地抹平了剥削/不平等,片尾所呈现的大型社死现场似乎是一次有趣的对倒,整个故事其实围绕着善熙计划出国留学前的一系列遭遇,也就不难想象这部影片会有大量笔墨描绘一个女性角色,但正如片名《我们善熙》所暗示的,这次无疑又是一种第一人称复数的男性视角。
这部“元电影”简直可以说是学电影的人的噩梦,并且恰巧以善熙这个女性角色展开,似乎暗示了这个行业目前大部分的资源主要还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就申请院校需要请一个叫兽写介绍信这事儿不知包含了多少血泪...和前男友学长谈个恋爱“终于”被他拍进处女作了,但人生毫无起色的学长只是感觉到在电影学院白学了,但依然要继续读研,结果你嘲讽他是不是至少还可以谋个教职??
并且最终要可怜地把做电影这件事归结成运气...很多人都观察到洪的电影在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尴尬,而我始终觉得所有他的电影都不可避免地是一部喜剧,比如想象一下你在电影院里和一位像讨好的女孩一本正经地观看这么一部艺术片,为了保持住你的高级你连笑都不好意思笑,当你还想严肃地和女孩分析一下影片在传递怎样的信息时,会不会觉得影片其实是在讽刺你呢。
确实,由于洪电影镜头技法上的业余性,尤其是他几乎妄图重新定义一番现实主义的粗暴摄影技巧,本身就是对品位的一种挑战,并且你肯定要考虑到,艺术并不是通向生活的方式,就像支配爱的其实是性。
首先得作为真正的影迷,但又必须作为真正的观众,似乎才有勇气去抵达洪电影中那个辛辣的本质。
她是闪耀的,却也在刺痛你,假如你有什么是不想承认的话。
上一部看的洪尚秀的电影是《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看完《我们善熙》后发觉,“我们善熙”同样不属于任何人。
不同之处在于,海媛是在真实与梦境中切换,依靠幻觉产生故事,是一种虚幻的不属于。
而到了善熙身上,就是真实的不属于。
海媛与善熙并不重复。
真实体现在哪里?
这同样也是电影最明显的特征——固定长镜头。
主角除了善熙,无非就是最先出镜的崔教授、后遇见的文洙、再到后来的宰学。
而整部电影就是这三男一女,两两之间的对话。
大部分镜头都是一个人首先在画面里,另一个人再走入其中,两人坐于桌旁,镜头从侧面拍摄。
至于对话的内容都是次要的。
看完以后我甚至在想,如果这部电影是无声默片,同样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
长镜头,长镜头,长镜头,还是长镜头,5分钟,6分钟,11分钟,最长一个镜头逼近12分钟。
洪尚秀向来是个人风格强劲的导演,不过这一作品里标志性的推镜倒是不多见,片长只有88分钟的电影全是用长镜头拼。
最初以为善熙和文洙在“Hot Sun”炸鸡店那个6分钟的镜头已经长到头了,结果后来居然出现了接近12分钟的最长镜头。
仔细对比后能发现最长的镜头是文洙与宰学两人之间的对话,没有女主角善熙。
而善熙分别与崔教授的三次见面、文洙的一次偶遇以及宰学的一次见面,镜头时间都未超过文洙与宰学的那一次。
长镜头这一拍摄手法最能体现的就是真实,时间空间和人物都不容作假,包括角色之间的对话氛围以及情绪的微妙变化。
在一个全部都是长镜头的电影里,越长的镜头则说明故事越真实越贴近,两两之间关系的不同全都依靠时间的长度拉开差距。
比如善熙与崔教授、文洙、宰学三人之间,最长的镜头在宰学身上,其次是年轻的文洙,最短的是崔教授,但与崔教授之间关于推荐信的对话发生过三次,宰学又分别与文洙和崔教授都有过一次交谈。
实际上通过这种镜头时间长短的比较能够反映出善熙内心对这三人的喜爱程度,或者说她更偏爱于谁。
结局是三个人一同去厕所,善熙从旁边女厕出来后没有与他们碰见。
他们一同走入宫殿,善熙独自离开,谁也没见着她。
众所周知她不属于任何人。
但仔细揣摩还是能看出端倪,发现三人之间的不同点,以及谁更讨她喜欢。
只是在这电影里无须选择,“我们善熙”谁也不属于,但她却又同是“我们的善熙”。
长镜头只是一种拍摄手法,与电影好不好看并无关联。
洪尚秀的故事总是非常平淡又乏味的,剧情太小,不大会用故事来冲击,情绪没什么起伏,神态需要摸索,镜头固定,场景就那么几个。
故事简单无聊,但需要比较,经得起推敲。
他的用意也没那么显而易见,多靠对内心的洞悉以及对镜头和时间的挖掘,想表达的全都通过镜头的长短来实现。
对他电影的评价两极分化,看得明白的人懂得琢磨,看不明白的认为完全就是烂片的,多数是懒得思考,只看呈现在眼前的,而不试着去发掘镜头以外真实的可能。
有的时候给一位导演所有的电影"XXX无条件五星",其实对于有的导演来说,这只是脑残粉的一种支持 ,但对于我深爱的QQ的(在我心中就是这样的形象)洪导演来说情况不是这样的。
因为他所有的电影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从第一次看他的电影就是五星级的喜欢,所以以后就都是五星级。
真的,什么故事不同,演员不同,深度不同,裸露度不同,水平差异我全部看不出来。
在我的眼里,每次打开一部洪尚秀导演制作的电影,就是轻松简单的标题出现,一个路上的偶遇,开始喝酒,“迷人”的文艺女主角,废柴一样的文艺男主角们,喝酒,喝酒,男人们讨论女人,喝酒。
尴尬,喝酒。
聊天。
结束。
我总是捂着嘴偷乐,看种种人模人样的男性361度无死角展示自己的猥琐。
总是默默咬牙,没有女主解们那左右逢源,看似可怜,实则可恨的本领。
至于洪导在片子里一直絮絮叨叨的什么关于我如何如何喜欢你啊,如何如何在寻找我自己,你如何如何有才化,我一直以来多么多么感谢你。
我嫩何如何不能没有你。
在我的眼里都像是讽刺。
没有一句是正经屁话。
如果每看过一部洪尚秀的电影都写一小段文字的话是不是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现在回头想想,他当时拍猪堕井的那天,是有多意气风发啊!
那时是不是有一个善熙一样的女子在他身旁对他爱不完。
后来善熙甩了他,他就再也拍不出男主角能硬起来的电影了。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善熙每次的出现都是以醉酒的形式,她面对着不同的男人,却听到他们大同小异的赞美:你聪明、勇敢、坦诚、有艺术感,是个漂亮的女生。
可是,这显然不是善熙想要的答案。
对此,她回以的是:我不要和男人约会,我只想弄清自己到底是谁。
而转过身来,却以醉酒的姿态和不同的男人上演相似的暧昧。
她的言行显然是不一致的,但是也不能就此否认她说这些时的真诚。
无疑,善熙是个复杂的女生,从开始至结束,她都没有以明确的立场属于过任何人,就像她总喜欢失踪一样,她的存在也始终包裹着一层迷雾。
影片在探讨挖掘自身的问题时,有着种种的力不从心和怅然若失,因为你到最后知道的只是自己的局限,却始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善熙是一个象征,一个努力逃离着,想要认清自己的人的象征,和其他逃离者一样,她的行为不具备任何确定的意义,我们只能在她所认识的人的讲述中拼凑她的面貌。
她只在描述中存在,而无法具体现形,这样的神秘感越是吸引着身边的异性。
所以,很有意思的,最后出现了三个与之暧昧的男性谈论她的场面。
其实,他们了解的始终是善熙的同一面,至于存在于向他们展现之外的善熙,他们都无缘窥探。
至于善熙真正是怎样,或者最终她将为自己找到什么样的定位?
一切就只有等到最后了。
PS:音乐很赞,心情很轻松,虽然在讨论一个很哲学性的困境,但是放开和释然的心境一览无余。
无论还要经历怎样的挣扎,管他呢,日子还是得照过,就这么喝喝酒,半醒半醉地困惑着吧……
钢琴曲《善熙》http://url.cn/5NxoOOd
第一对关系
第二对关系
第三对关系叙事上:看似是板块式叙事结构,三对人物关系却环环相扣。
叙事节奏极其沉闷、慢,风格从侯孝贤、是枝裕和、金基德脱颖而出。
摄影:现实主义,看上去有点像dv机拍的,并且整部片子的百分之八十镜头都是双人镜头,很好的突出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导演设计:1贯穿主题的音乐 2宰学作为辅线(其余三人都找过他) 3 送鸡肉、吃鸡肉 4女主很喜欢喝酒(片子可以改名《深夜酒馆》)5影片中有四次明显的推镜头正如电影中的教授所说,你想的越多,看见的就越多。
如果我们都去挖深一点,想必认识自我或许会更多一点吧。
曾经是用情至深的,看《猪堕井》、看《处女心经》的时候,有感受到身处情感纠葛的女主人公的苦闷和纠结。
看《我们的善熙》,情感的成分已经稀释了,只在乎那一刻的真情,那个当下,如同演员的入戏出戏,转换自如。
不得不说,洪尚秀的女主人公日渐成熟。
吹皱一池春水,她无心的哟。
前男友她未必不知道自己漂亮,对于皮囊之外的,她像是迷糊的。
她内向、优秀、聪明、富于艺术感、勇敢、天真、古怪,这些标签都来自于与她生命有所关联的男性:前男友、前辈、教授。
如果不是非得要一封推荐信才能出国,谁会想听你们在这给我评头论足。
说是还没有忘记她的前男友,不是刚和一个姑娘在路边分手,要知道,这姑娘已经走进一家小吃店点了啤酒,正好撞见前男友这个故旧。
她对他如同对兄长一般,聊他新拍的电影,他却接着话头,说他现在将来拍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关于她。
有那么个瞬间她还像曾经的那个小姑娘,跟她娇嗔:服务员对我的态度很不好。
不晓得他是否误会她的娇嗔,或者他根本就是要扮演情圣,问她当初为什么要走。
如果他能换个话题,说不定还能扳回一局呢。
过去不要你是因为你的假,现在不要你是因为你还是那么假。
教授善熙需要推荐信跟教授见面,他们见面的地方是校园的长椅和最后的昌庆宫。
校园景色宜人,红枫满地。
昌庆宫更是美如画。
和女学生在这些美景中会面的教授可是会突然抓住后者的手的哦。
推荐信起初写得一般也是方便和女学生再次见面吧。
对这位教授其实并不讨厌,讨厌的是推荐信这种东西。
他们还是去了小酒馆攒了几杯,教授覥着脸说,都不和我联系。
没关系,不论过多少年,对于女人,恋人般的絮叨嗔怪永远适用。
你看,喏,借着酒劲,女学生在昏暗的小路抱住了身板僵硬的教授。
前辈和前辈的见面无外乎烧酒,站在咖啡馆门口本来要喝咖啡的,前辈突然问说,吃过饭没有?
和前辈的见面才是最接近恋爱本质的,对他没有现实欲求(对比教授),他们也没有牵缠的往事(对比前男友),真正能跟他谈人生谈梦想,可能也真正的被他关心。
虽说那个梦想听起来也不怎么样,可是更重要的,她表示,不想再见男人。
要是围绕在你身边都是前男友教授这样的男人,真的没什么见的必要了。
前辈是一个感叹词。
偶遇是好的,刻意就不要。
有才华,又会照顾人,看起来软弱退缩,更是温柔敦厚,若可以大谈精神恋爱而不必考虑人间烟火,前辈无疑是最合适的。
剧情到这里才见电光火石,要做吗?
她紧贴着他,紧接着热吻,接着她说我还不是很醉(并不想去你家),然后分手。
果然还是对自我的兴趣胜过对男人。
果然男人是容易叫人厌倦的东西。
果然连烧酒都无法麻醉。
对男人来说,只有水里的和想跳进水里的,女人只有岸上的。
他们每个都说过,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女人,她就要当一下真。
所以不厌其烦地喝酒,然后发生一些酒后癫狂都是酒到渠成。
内向善良勇敢这些都是精神的附会。
我们总要提醒自身对精神的重视,可往往肉身走在我们前头。
说到底,情感这种东西也不过是肉身的附会吧。
虽说这部洪尚秀的电影禁闭得不得了,床都没上一个。
果然还是男人更需要烧酒。
是有多小资啊这是
还是讲男人女人的那档子事儿,还是时不时让人发笑的对白和场景,却找不到看 잘 알지도 못하면서 那种惊艳的感觉,对白也不如하하하精彩。
世间情伤千万种 唯怪我们太漂亮
对话戏结构参考,洪片中的男自嘲都蛮好笑的。
長鏡頭
一般般
敢不敢再生活點.臺詞有演員有.但是爲什麽一直想睡覺呢><.Btw拉鏡頭的方式非常不喜歡.
剧作元素排列练习,golden exit,泡沫女孩吹皱一池春水
善熙,你快把大衣还给我家惠媛。
若不是习惯了洪尚秀的固定风格,真的会因为他影片中单一的场景、单调的镜头和沉闷的表演而厌烦,虽然此作贴满了洪氏标签,但反转的剧情设计还是让人看出其高明之处
得赠海报
我们善熙,三个男人的共享爱慕对象。充满了偶然与必然的故事,三个男性的眼光出奇相似。当三人因善熙巧合相遇在昌庆宫,并一人一句无缝对接地说出对善熙的评价时,忍不住笑出声,这个设计太侯麦了,当然也很洪常秀,好绝。是我目前最喜欢的洪片TOP3了!
还是洪式男女关系的小品,只有那微妙关系暗涌情愫诉诸肢体和语言是我特别喜爱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长得漂亮做什么都迷人 前提你一定得漂亮 所以 趁着年假什么的整整容绝对不亏 ps: 这风格够洪尚秀
#2000
少了推拉镜头,多了唯美配乐。风格淡雅,纤细隽永,文艺清新中不乏对时下男女恋爱心境的捕捉。
请让郑有美与郑恩彩的循环继续下去 ,众猥琐男一致表示片名应改成《善熙是我们的》,片头钢琴曲和引用的老歌堪称洪导最小清新的一次,4星加至5星,有时候突然觉得待业导演当教授,抽空泡个女学生也没什么不好,只叹自己大学的女同学为何都这么轻浮虚伪,洪尚秀的反复唠叨不经意间也在改变观众。
看了一场聊天,只想吃炸鸡。好无聊啊!
眼见着wuli有美成了绿茶。。固定机位+冗长台词使片子很沉闷,可看性不及海媛。
看过侯麦为何还要看洪尚秀?与之相比,哲思不及侯深;叙事不及侯巧;画面不及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