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1在播相思树的时候没太想看,后来发现有孙淳,马上找来花了两天看完。
看之前就知道丛原对晓牧的感情没有任何结果,于是下意识里并不希望过多见到丛原,不愿看到他眼里流露出的怜爱,透过有些游离的眼神似乎可以看到最终的失落。
在我眼里,丛原在晓牧面前总是自卑的,于是他显得敏感、易受伤,却宁愿故作镇定成全晓牧。
最终还是难以幸免看到他挂掉电话后的哭泣,随他落泪。
孙淳50的人了,眼神中的淡定说明了一种沧桑,无论是浦蒲或是萧晓牧都无法体会,这是他的资本。
萧晓朴,他的梦想就像他吞吐出的烟雾,遥远不可及,甚至连他自己都在迷茫,也许只有在康慧的面前,这种迷茫才会被拉近到焦点处,清楚却抓挠不到。
他有点儿像一只陀螺,被抽打着原地打转,渐渐要停下来的时候又被抽的旋转起来,速度到达极点时才发现,自己还在原地。
这只陀螺留下的最后一个表情很微妙,是看到康凯回到康记,也就是回到他姐姐晓牧身边的时候流露出来的,似是一丝放下一半包袱的微笑,只是不易察觉到。
陀螺终有停倒的一刻,那个时候不知有没有一只手捧起它。
看下来发现,只有康慧才是最真实的。
有点儿执着,有点儿傻。
她刀子嘴豆腐心,她所要的幸福很简单,也很现实。
她希望身边的人都面带笑容,并不深究这种笑容因何而来。
多现实的人都会被现实打击,但康慧最终还是会幸福是因为她没被现实锤死,心里永远明晰的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
前阵子看过吴秀波演的剧,他演个坏人。
阴森范儿的。
看他做起好男人猛然有点儿不适应,好在他也有时不时的小爆发,比如对康慧的严厉。
让我想起我表哥对他亲妹妹的态度,在外人面前是从不让骂的,只有自己嘴里的责骂,听起来愤愤,却是极有感情的。
不想说康凯之为人,也许这样的人确实比三条腿儿的蛤蟆还难找了。
无论他最终是否回到晓牧身边,他十好几年中的坎坷影响着很多人,足以博得够他受用几辈子的爱。
总觉得片子里每个人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尚洁的解脱。
她确实是勇敢的。
至少那纵身一跃并不迟疑。
不得不说的是陈樹比以前漂亮了,尤其是眼睛。
唯一不想谈的是萧晓牧。
我不确定她的幸福。
本来打了五星,但看到结尾,减了一星。
结尾,重团圆、中彩票、叙旧情。
仿佛只有丛原一个人是孤独的。
很悲。
也许新年钟声敲响,他还会拿出那张音乐卡片,听听晓牧的声音。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因为孙淳才看,看完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萧晓牧嫁给丛原。
原来都是爱丛原的人。
以为今天不会有写点东西的意思,是听到了一首歌“你像我见过的那个少年,背着青春走在九月的街头”。
昨天突然意识到是九月的最后一天,看了一节课的杂志,决定下了课在校园里转转,想为今年的九月制造些回忆。
已经基本断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一个人的生活清晰真实,仿佛能感觉到时间从手指流过。
每天的生活也很简单,有时甚至简单到一天只做一件事。
走到旧图的时候,被草坪里的那颗枫树吸引了,现在是他最美的时候,在草坪里留恋了近一个小时之久,画了两张画。
我现在特别享受画画时的安静与忘我,每画一张都跟梦游一样,我可以什么都不想,完全融化在山水之间。
我歧途去寻找一种从精神到物质都能满足我的生活方式,可以将爱情或者说是男人忽略成一个符号。
细细想来,其实我一直都这样,没有对任何事彻底失望过包括爱情。
这几天在看一个电视《相思树》,让我想了很多。
艺术家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欧洲电影吗,只管爱,爱才是人性的根本,爱就要爱的纯粹。
面对生活你永远都是双重的,既渴望安全又害怕被禁锢,既向往自由更担心会迷路。
你讨厌现在的生活,你渴望的是不受家长里短、才米油盐所拘束的生活。
艺术家的话击中了她内心的矛盾,她说其实你挺懂我的,只不过在安全和自由之间我已经选择了安全。
当她挣脱艺术家的那一刻,艺术家以一个华丽的平线坠落黄浦江,她从此陷入这场疯狂的游戏。
她在结婚前一晚离开了她的宝贝,她的宝贝,是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明白的,也是留在遗书里的晚歌。
当她再次出现的时候,依偎在冬天后海的石栏上,怀里是半瓶未喝完的酒。
艺术家说跟我回去吧,“滚”,那好我们以后各走各的。
后来艺术家再对她说“你只是我视觉里的一个符号,我给不了你特定的爱,而你没法像我一样生活,因为你不是艺术家。
”我想她还是没明白,明白离开她的宝贝后她要追寻的生活。
对于她,很多人会用虚荣、自私来指责。
我呢,会说活得不明白。
阴柔和阳刚分别是女人和男人的代名词,也是女人和男人的根本区别。
女人和男人在一起,就应该让男人更阳刚,这是女人的使命。
假如你给不了,就应该选择离开他。
我的导师是一个好女人,她在我打算休学的时候指点过我“我们女人有时没必要做那么多事,有些事应该让男人来做。
”这也是我渴望的生活,只是这样的幸福对我而言得到的要比别人艰难。
我一点把握都没有,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自我。
假如一天爱情抛弃了我,我依然能活得优雅从容。
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违心,就算生活不揭露我,我也会把自己折磨死的。
所以注定了我只会要爱的纯粹,而这已经脱离了生活。
我喜欢纯粹的人,能看到他们心中那份赤子之心,他们想靠自己的力量做一件事,他们想要在混沌的世界里开辟出自己的一块纯粹的土地,尽管他们自己后来已经失望得不再承认这个初衷。
想起了三年前给自己的名字“田阳”写过一段诠释:生长在田野里的向日葵,永远是那么任情纵性,把头高高扬起,在风中轻舞;永远是那么桀骜,带着质嫩的野性,且不失生为夏花的灵动。
三年后,在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很欣慰。
年少轻狂里透出的是对模糊未来一个纯粹生命的坚信。
我更欣慰的是,三年后我还是原来的我,还是在独守着内心的那份纯粹逆流而行着。
只是现在的我更孤独,更不爱说话了。
其实我骨子里是一个乐观的人,因为我的童年天真烂漫,肆无忌惮。
只是现在的这份快乐需要被人点燃,当火熄灭了,我又会回到自己垒建的城堡里,孤独的活着。
李B在反复吟唱着:“我想给你三万收买这婚姻,和那个陌生的女人虚度这时光 。
一个电话打出了我的眼泪,往事涌上心头青春就散场 。
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只不过是一场游戏 ,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只不过是一场游戏 。
”————于2010年9月30日
没有人能明白那种腐烂的生活其实只是在撕烈的挣扎。
一点一滴的幻灭。
遇不到宽厚的人,回不去纯净的心境。
对生活的绝望堆积万丈之高。
没有丝毫可以扭转乾坤的力气。
阳光的。
信任的。
快乐的。
执着的。
努力的。
完全丧失。
从第五集开始我就在问自己,尚洁还有救赎吗?
就像问神灵关于自己的命运。
我心底早已知道她这一生都不会有幸福可言。
所有的事物到最后都会遵循它的规律。
所以,我知道剧集会安排她死。
勇敢地去死。
才是她的救赎。
而我不是戏里的红颜。
我在苟且地活着。
我没法勇敢。
带着生活中的种种累赘。
所有人都欣赏萧晓牧,那种品德里永远没有我。
她身上像金子一样的闪光照亮了整个上海。
从她骑着自行车飞奔过大街小弄起,我被她的朴质和快乐,执着和对爱的无限期待打动。
如果可以让我选择。
我一定要做那样明媚快乐的女子。
付出,和信任。
剧中处处在播放上海的场景,弄堂,木地板,粉刷黄色暗绿色的墙,尖锐的上海女人口音,一切都变得熟悉和热爱。
我对自己在这里生活过而倍感亲切。
那种色调,音乐,都是对的。
我只看到11集。
丛原还没有出现。
当我看到晓牧在流离的夜上海,念完那康凯念的首致橡树时,感动得流下泪。
这是个多么值得爱的女子。
她的心像盛满了清水的玻璃,没有一点瑕疵。
雀跃而美好。
曾经。
这是十八岁时我最喜欢的诗。
到现在,重新翻阅,每一字句,都很震撼。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要做自己那颗坚定的木棉,和着过去残缺的人生坚韧地站在一起。
分担寒潮风雷,共享雾霭流岚。
2008.6.10
和许多的电视剧一样,男人女人间的爱情/男人男人间的友情/兄妹父母间的亲情,也许故事中这样的感情在现实的生活中很难重复,但至少某一个方面是可以折射出很感动人的。
用心看下去,有那么一点点的收获就够了康凯:他在坚持着善良,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击还对人敞开心扉。
康凯和丛原是编者一个暗示的成分,我是觉得这个角色身上拥有的素质是每一个过来人都拥有的天性,只是生活越来越残酷,很多东西磨灭了。
他对爱情,对婚姻,对金钱,对工作,他拥有的价值观只有在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才有,我自己作为成年人觉得曾经拥有这些东西,但现在丢掉了,展现这个人物的坚持能够看到很多我以前的样子。
丛原:跟爱的女孩有情而无缘,或者有缘而无情。
成全的过程中若无其事,但放下电话会失声痛哭。
他身上的特点是现在社会趋之若鹜的,钻石王老五,为什么情感世界是个荒漠?
因为他大学的时候爱过一个女孩,最后没有在一起,从此心灰意冷,遇到后来萧晓牧,触发了很多他 内心的情愫,陌生,关注到了解,进而到爱慕,追求,他一直帮这个女孩完成梦想,是由关爱产生的爱。
另外 很喜欢田朴珺:)片尾曲很好听:《慢慢来》《@不要紧 有些话只是出于习惯 望着你 目光慢慢变得坦然 距离 有一点点 寂寞在视线中弥漫 忽然 有泪水 滑过了时间 路 走到了转弯处 看见了那棵属于我们的树 默默浇灌 春夏秋冬 始终相信 总有一天 它会结出幸福 慢慢来 退一万步 大不了再回到最初 慢慢来 有些事不用说得清楚 慢慢来 花落花开 幸运是我们还期待 慢慢来 爱是恒久的关怀 慢慢来@》
连续几天挑灯夜战追着看《相思树》,晚上的时间嗖的就过去了。
我好久都没有熬夜了,有多久呢,应该差不多有大半年了叭。
昨晚上终于看完了,眼泪就要掉下来。
如若不是提前看了豆瓣上的简介对结局略知一二,最后看到从原哭泣的样子,我一定会哭的。
其实我们都以为,晓牧最终会和从原在一起,但是这是剧,所以不然。
其实我也一直牵强的以为,康凯最爱的还是尚洁,他和晓牧刻骨铭心的感情,更像是兄妹。
不过呢,从原和康凯,都是多好的人啊,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还有吗。
也许这只是一个故事,只在剧本里才有,但是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会给你那样多的感动、感慨和思考。
小龙说,这个名字起得好,致橡树,相思树,两者之间若有若无的关系,实在是相得益彰。
《致橡树》因为这片子而更美更有意境,这片子也因为有了前后三次的《致橡树》吟诵而更加动人。
好的片子有无形的力量,一种牵动内心的力量。
就像从原最后的眼泪,康凯和晓牧的笑,即使有瞬间的遗憾,也依然深刻。
故事的整个过程和人物形象的鲜活带给我们的力量,如同读一本好书,也如同属于自己的一段行走,或经历。
内容很感人,但也仅仅是感人了,过于脱离实际了,给人感觉应该定位成琼瑶剧而不是什么都市情感剧。
我是女的,但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个男的能全心全意去抚养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康凯这个人有些烂好人了,搁现在就是一个标准的中央空调,太圣母了…老久让他去美国公司上班他推脱说怕自己干不好给老久打脸,这点实在让我不能理解,太窝囊了。
而且我自始至终没有感觉到他对小木的爱,只有亲情而已。
我觉得最后一集挺多余的,明明从原就是良配,非要树立小木专一的人设硬生生把剧情拉回去。
而且小木放在今天就是真正的锦鲤吧,好事都让她遇见了?
那么多贵人抢着来帮她?
一堆男人疯狂围着她转?
现实中她肯定不可能达到电视剧里的高度,这有点太玛丽苏了。
大家都吐槽小普,但他的做法其实没有大错,他错就错在坑的是自己的恩人,其实如果换一个对象,不是康凯,不是从原,他折腾的是别人,没触犯法律其实也没有问题,毕竟原始积累大多数是黑色的,他这笔也不算太黑,现实和电视剧是有差距的,想赚钱就要放下点面子什么理想这些高级的东西。
还有从原,放着三十七亿不赚主动让利,这是资本家的做法吗?
这是对公司负责吗?
不可能的。
而且像从原这么好的老板,现实中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不存在的。
还有这种钻石王老五身边没有女朋友这有人信吗?
只能说这电视剧是挺真善美的,但和生活实际不符合。
我最早知道《致橡树》这首诗就源于《相思树》这部剧。
小的时候跟着我爸在央视断断续续的看,虽然遗憾一直没有看到结局,但剧中的几个情节记忆却尤为深刻。
这些天熬了几个大夜,终于在今天凌晨把这部剧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刷完,看到了结局,也纠正了一些我记忆中的偏差片段。
时隔这么久,每次看到主人公在剧里念出《致橡树》这首诗时,我依然会感动的热泪盈眶。
当年正是因为这部剧,小小的我疯狂的热爱上这首诗。
那会儿其实不懂这首诗的含义,只懵懂的觉得,应该是指爱情。
如今再读,又有另一番感悟。
我其实曾是坚定的凯牧党,康凯这个人实在太有魅力了,但是剧越往后看越觉得,或许晓牧和丛原在一起才会真正快乐。
丛原对晓牧的爱丝毫不加掩饰,他爱的大方、炙热,不怯于展示给别人,也会大大方方的说给晓牧听“我爱你”。
但是康凯呢,他爱的收敛含蓄(甚至连他对于晓牧到底是不是爱情都要存疑),剧中有两次他被逼问是不是爱晓牧,一次是在监狱里,晓牧问他,另一次是康慧为了逼他正视自己的心意问的,两次他都清楚的说:“我不爱你(她)。
”除此之外,晓牧如果选择丛原会更幸福的另一个原因是,丛原一家,他和他妈妈都是把晓牧放在同等地位上去看待。
反观康凯一家,哪怕晓牧读了大学,成了记者,写了畅销书,在他们心里,晓牧永远都是那个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外来妹小保姆。
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
但毫无疑问,康凯是一个非常善良正直的人。
我想如果我是晓牧,年少时如果遇到这么一个温暖帅气的大哥哥帮助我,只怕也会分不清恩情爱情的一股脑陷进去。
不是有那句话吗:年轻时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人,这样往后遇到的所有人都会黯然失色。
虽然这部剧在高清画质下都有着感人的画质,但瑕不掩瑜,老剧真的是用心在做,年代关系,服化道虽然现在看来既落后又雷人,但是剧情和演员们的演技在线,还是非常好看的。
扣掉的一分要给崩的稀巴烂的结局,康凯在美国中亿万大奖、丛原晓牧民政局约好结婚愣是见不了一面、村支书流水席婚礼上逼着晓牧晓朴认亲生父亲…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Anyway,希望如今国产剧的导演编剧演员们长长心,能再拍出一些像老剧一样高品质好看的剧了。
(最最最起码看着不会让人出戏。
)
我们认识是2018年11月20日,我上一次是2022年1月重新翻出这部剧,再到我们分开的2022年3月,再到2024年的今天,我又重新看完这部剧,将近六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可是我们还是分开了。
弹幕上说,人身本就有遗憾,但是我却觉得人生需要坚持,我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今年我会回长沙,不管最后结局怎样,我都不想让自己后悔和遗憾,人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感知到我的爱,不知道我这迟来的反省和回追能否重新让我们走到一起,但是我做了决定,要去重新找回你,哪怕我最后只是丛原。
我爱你。
我觉得,所有爱过的,没爱过的,为失去而痛苦的,因得到而患得患失的,还在爱中苦苦挣扎放不下的,或者已经放手仍难以释怀的,都应该看看这部《相思树》。
这是部感情戏,或者更准确一点说,讲述的是人在感情中的坚守与成长,进退与取舍,由小爱进而大悟。
深以为,康凯是一个有大智慧的男人。
很多人在看剧时都会忽视这一点,而把落脚点放在康凯的“好”上,甚至错误地以为这就是懦弱。
比如,他原谅了尚洁的背叛并重新接纳,包括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并视如已出;又如,他为了成全晓牧与丛原,狠心拒绝晓牧,一个人远走他乡,在异国孤独地承受一切,等等。
其实就连秀波在采访中也提到,他在拍《相思树》时的愤怒,好几次想拨枪,又发现不是年代戏,他没法拨枪,只能作罢(笑)。
康凯的大智慧首先体现在他的“勇”。
尚洁在婚礼当天弃康凯而就东方凌霄,照金山的脾气,东方凌霄那**早就不知道身中几弹,剁碎丢黄浦江喂鱼了。
康凯呢,几度离合后,他搂着尚洁说“我只想对你好”,失而复得后的泪水,是怎样地令人动容。
尚洁自杀后,面对没有血缘的儿子,将其视如已出,这份胸怀,岂是懦弱?
什么是勇?
记得秀波在访谈中曾经谈到,他从大儿子憨憨身上学到的品质是勇敢。
憨,上面一个敢字,下面一个心字,合起来正是“勇敢的心”。
所谓勇敢,并不是你看上一个漂亮女孩,鼓起勇气问她要电话号码,或者遇着一伙歹徒,你一人冲上去搏斗结果人**两刀这就叫勇敢,勇敢的前提是存一颗憨厚之心,小事能糊涂,大事看清楚,遇事审思慎断,像康凯说的,“让别人占便宜”,没有大智慧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有趣的是,有时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为别人战斗,却往往执着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放手,勇,不仅是大阖大开地进,也是适地适时地退。
其次,康凯的大智慧体现在他的“放”,在处理尚洁的背叛问题上,他没有记恨,尽管有不原谅,有纠结,却还是选择放手,并且在得知豆豆非已所出后,放下心结,全心全力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即使在再逢东方凌霄时,他也以一颗宽宏落定的心将“放”做到了极致。
面对丛原,他坦言有嫉妒,但只要晓牧快乐,他便深感欣慰。
这便是康凯的慷慨,让人击节赞叹。
让人赞叹的还有康凯的“退”,在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拒绝了美国公司的高薪转而开了一家小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小餐馆里,他笑着对晓牧说,“人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是啊,人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尚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明白,丛原和康慧直到失去后才明白,而被物欲扭曲灵魂的晓朴,至始至终,他都没有明白。
“收”是康凯的另一种智慧,出狱后他几度狠心拒绝晓牧,收起满腔感情,很多人都说他傻,面对这样垂手可得的幸福,他到底在纠结什么?
可是,生活是现实的,如果当时他们结合,对晓牧而言,无疑是自毁,至少,没有之后奋斗成功的晓牧。
最后一集,很多人也非议过康凯中大奖有点不太现实,可是我以为这恰巧是神来之笔。
中奖的关键不在于命运对好人的眷顾让他可以衣锦还乡,而事实上康凯在美国的事业成就足以让他荣归,但为什么又要安排他中奖呢?
很简单,当康凯把奖金全数捐出,媒体包围了老久时,撩下名利的康凯却独立于镁光灯外,从容抽身而出。
在他站在事业和运气的巅峰足以荣归的时候,却选择收敛光芒,继续平淡,让人一扫之前的抑郁,大呼,“精彩!
”简而言之,康凯的大智慧就在于,他知道在纷乱的人性中如何进退取舍,如何安身立命,知道什么样的选择会最大程度地惠及别人,可偏偏漏掉的唯独他自己,唯独晓牧始终不渝的心。
相信如果我是晓牧,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丛原不是不好,相反地,他是太好,好到像超人一样可以包揽所有的麻烦,但好的不真实,好的太强势,让人落不了地,而康凯,会像涓滴细流一样靠近你,温暖你,尽管带点小纠结,还有点小落魄,但他真实,真实到会点着你的鼻子叫“傻丫头”,会踩着摩托车一路脏兮兮地带你去菜市场讨价还价,说我给你做好吃的然后哼着小曲下厨忙碌,甚至能够让你重燃希望,立志成为他“近旁的一棵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这首诗作为本剧的灵魂贯穿全剧,三次出现,三次掀起全剧的高潮。
其中康凯朗诵的那两次都让人潸然泪下,反正我是哭得不行了。
爱情是什么?
爱情不是攀援树干的凌霄花,也不是歌颂绿荫的鸟儿,更不是灰姑娘般嫁入豪门的平步青云,在这部剧里,爱情是一种平等,一种“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平等。
这才是伟大爱情的真正意义。
最后晓牧说,康凯这一页,她翻过去了,可翻得过吗?
翻不过,这是刻骨铭心,这是相互扶持着走过风雨,岁月洗礼过的,真正的爱,与先来后到无关,丛原悟了。
从这点来看,丛原是受惠者,做为一个在“霸气外露”的男人,习惯了给予,习惯了给予之后的回馈,可他真正要经历的,却是舍得,舍得一份刻骨铭心的,却不属于他的爱。
说到底,丛原只是一个闯入者,这样的闯入者,可以成为一份美丽的存在,甚至回忆,却注定无法在别人的故事里圆满。
他不是不好,而是康凯太好!
丛原的最后一个镜头,他放下电话,紧紧捂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失声痛哭,这样一个人,一个看似坚硬实则柔软的男人,确实很能触动愁肠。
刚看完《相思树》,感触很多,胡乱写了一点。
发现凡是自己越喜欢的,好像越无法准确自如地表达。
真的感谢秀波,让我能够遇见你,喜欢你,喜欢你的戏。
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有多帅多酷这好那好,而是因为你的戏,你的人,真的教会我很多。
就像一部长长的电影……每一个画面、每一处镜头、每一束光线、每一段音乐、每一份情感,都在静静的流淌、细细的讲述,如同温暖的拥抱,却又嵌入肌体;如同轻柔的抚摩,却又透彻心扉;我在一个个细腻唯美的画面中流转,陷入在这些美好画面的美好人心之中。
我相信这一切的真实,即使它是来自一个虚拟的世界,我相信这些虚拟一定都是生活中真实的体验与经历,因为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懂得。
康凯康凯是个温情的男子,他看似平淡的爱却是那么的绵久恒长。
他一直深爱着一个女人,他们一起八年的时间,即使在她无情的背叛之后,他依然深爱。
对他而言,有些感情是永远都无法割舍的,这是他对待感情的纯粹,而更多的,则是他对待这个世界的宽阔与包容、隐忍与纯善。
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许,非常的简单,也许,正因为简单才容易获得快乐。
他内心的坚守,从不为外界所改变,总是听从自己的心,于是便也获得了无限的自由。
结婚那天,他带她去了一个小餐馆,并向老板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亲自下厨做一个菜,呵呵,这是多么特别的愿望,多么简单却又温情的举动哦,虽然坐在他对面的新婚妻子仍然对于因为房子而仓促决定的婚姻充满失落与不甘,而他依旧满盈着喜悦与幸福,弥漫全身全心。
离婚那天,在电话里面他说“我同意离婚”,而放下电话离开后,他又转身走回来,再次拿起电话,没有言语,他又把电话放下了。
在这拿起与放下之间,是他对这份八年感情的难舍,拿起是因为他心里其实放不下,而放下是因为他已挽回不了,这个小小的动作,细腻感人,耐人寻味。
康凯是整个片子的灵魂与核心,他在对自己说“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去问自己我们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身处在这个繁华的人世真正能让我们为之追寻,获得内心快乐、平安的源泉。
而他则是在不断的对他人的付出中获得,至始至终,从未改变。
尚洁尚洁就是康凯最初深爱的那个女子,他们一起走过大学的恋爱时光,再一起走过毕业后四年的相守。
她,善良、聪敏、感性、理想主义,始终对生活有太多的期待,她期待狂热的恋爱、她期待浓烈的激情,还有更为丰富、神秘、让人充满好奇的世界,正因为这种期待,让她模糊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她拒绝与不相信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平淡,内心从未真正的平静与安定,所以,她可以感受到康凯对她的好却不会满足,所以,她可以与康凯一同走过那么长的时间,却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毅然的离开,去追求她原本以为她真正渴望得到的。
“为什么你不懂我呢”,“让我走吧”她对他说,“你就让我走吧”她不断的对他说。
离开了,才发现激情的虚妄,才知道最初他坚守的不易,而可怜的自尊与只想逃避的现实让她只能选择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流连与放纵,迷失了自己。
是那个当初她弃去的男子康凯再又寻回了她,给她温暖的爱、温暖的家,她开始懂得这个始终在她身边的男子是多么的宝贵,可是她的孩子出生了,不是他的,她在挣扎了很久以后,问他“如果这个小孩不是你的,你也会一样疼爱他吗?
”他坚定的说“会的”,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这个事实,而这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是她无法面对的,在精神的世界里她是如此崇尚高洁的女子,她的完美主义让她永远都无法接受这一生的污点与耻辱,还有对这个男子的愧疚,她只有选择离开,彻底的离开这个人世,获得解脱与救赎。
留下了她原来也是如此深爱的她的宝贝——最大的宝贝。
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标准,唯有每个人给自己内心树立的界限。
为了吴秀波看的,不过没有多大惊喜。
整个生活气息拍的非常的棒,尚洁去世的镜头处理的太高级了。我能理解尚洁,也能理解康慨,现实生活中,我也会看做出和康凯一样的选择,都是心甘情愿的,不存在什么被欺负,他妹妹观念太世俗了,但是也很真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我喜欢这样理想化的生活选择,因为生活中没法做到这么伟大,才更羡慕这样的伟大
结局有点狗血,不过无法阻止对波叔的爱。浦蒲真的是配不上康凯啊,也配不上丛原。最后几集的波叔化身金领的打扮实在太帅了!
有好有槽。始终逃脱不了国产感情剧的俗套处理方式,不合理的设定服务于剧情推进。好的地方在于整部剧情感的表达,还有波叔的表演,孙淳也挺好。吴秀波那段酒醉后的《致橡树》挺有感觉。
我看过一集就不想看了,一个上海女孩居然会把一个外地男生误认为是上海人那么久,兄弟,编天方夜谭呢?
看此剧最大的心得居然是开始重新理解《致橡树》。
1 真心不喜欢萧晓牧 2 本想来看吴大叔,一不小心看到田朴珺。
陈数美死了,这就是个爱玛·包法利啊。吴秀波和廖凡对戏特别有味道。孙淳就是再俗的角色也有魅力。大陆爱情片应该走这路线,日韩港台言情剧一准儿全灭。小女主太弱啦。个别情节有点俗套,整体蛮好的。孙淳的半首《致橡树》很加分。
开始是为了秀叔看的,结果发现了淳叔,意外惊喜呀!!!
致橡树
宋宁!
看的生气!男主人好到窝囊!
尚洁,康凯,小牧,丛原,小朴,康慧等等等等,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在大千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和他处。。。。
近年来内地剧难得的好音乐
感动的不止是康凯的致橡树,从原的月下老人,还有尚洁的两封信,给我的宝贝和只是我的心出了问题,柔情而坚强
不要意淫。。。
能get到编剧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后半段确实略狗血。。。。康凯真的是完美人格
以前觉得国产剧又土又假,因为追吴秀波看了相思树,很给力啊,有坚持和隐忍,有善良和宽容,真善美是个好东西啊~~~
在家没事天天陪阿姨看ccav的这个剧 蛮喜欢演康凯的那个演员的 好像就是吴秀波 这名字不好 别扭 其他一般 知道结局了后半截就没看了 不过还是蛮喜欢康凯的
狗血言情剧,但有了大叔们的魅力,居然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