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得闲炒饭

得閒炒飯,上上下下,All about Love

主演:周慧敏,吴君如,陈伟霆,万绮雯,张兆辉,谷祖琳,冯宝宝,林二汶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0

《得闲炒饭》剧照

得闲炒饭 剧照 NO.1得闲炒饭 剧照 NO.2得闲炒饭 剧照 NO.3得闲炒饭 剧照 NO.4得闲炒饭 剧照 NO.5得闲炒饭 剧照 NO.6得闲炒饭 剧照 NO.13得闲炒饭 剧照 NO.14得闲炒饭 剧照 NO.15得闲炒饭 剧照 NO.16得闲炒饭 剧照 NO.17得闲炒饭 剧照 NO.18得闲炒饭 剧照 NO.19得闲炒饭 剧照 NO.20

《得闲炒饭》剧情介绍

得闲炒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律师Macy(吴君如 饰)在为被控虐妻的广告公司老板Robert(张兆辉 饰)辩护时两人发生一夜情致使Macy怀孕。心理矛盾的她去参加单亲妈妈心理辅导班,却不想意外遇到中学时的恋人Anita(周慧敏 饰)。之前Anita和十九岁的Mike(陈伟霆 饰)也因初次约会发生一夜情不幸中招怀孕。当年浪漫回忆涌现眼前,发现两人仍然钟爱对方,决定再走在一起。Anita想与Macy一起生活共同抚养孩子,可Macy对待感情却不敢承担,她的好友惠惠(谷祖琳 饰)和Eleanor(万绮雯 饰)也都为她担心。同时,Anita在公司饱受不公平待遇,惠惠和Eleanor召集了一群同性恋人士进行示威。Macy也第一次真实面对自己不安定的感情态度。Robert和Mike作为孩子的父亲也想对此负责。最终Macy是否会勇敢去承担自己的职责?这四个人打破常规男女关系的人会有如何的命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绀田照的合法食谱白屋之恋去见瀑布气垫传奇ZERO一获千金游戏番外:EpisodeZERO豹子头林冲之野猪林回来后填满曾武华事件勒热夫战役嘿咻卡梦宅诡影清秀佳人侠义神捕之对弈致命丛林全家福顾盼生香亚瑟3:终极对决神探加吉特2神盾局特工第四季一路微光绿箭侠第八季无声的爱蜜橘又红了赛马娘四格第二季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铁齿铜牙纪晓岚4在香槟的一年太极魂之虎落平川团委书记有病才会喜欢你

《得闲炒饭》长篇影评

 1 ) 女人与小孩

四年前的电影呵,我很吃惊许鞍华要把单身妈妈,恩,明明不是单身,只是又不是父母双全,应该怎么说,女子独立生子?

我很吃惊许鞍华要把女人只为了自己,单单一个人承担生育一个孩子这件事放到女同身上印象中,香港应该比我们开明开放数十年可是,好像在差不多的时间,杨澜《天下女人》开播第一期就说这个话题一个女人独自生孩子呵呵,换句话说,要孩子不要它爹其实本身,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话题不必跟同性恋感情纠缠在一起,再继续增加戏剧矛盾说实话,要不是许鞍华这样的高手这个故事矛盾就太多,一不小心就炒成一盘浆糊不过女性导演就是女性导演对女性的脆弱女性的生育渴望女性的安全感刻画的淋漓尽致这些,这些是男人永远无法理解的甚至美思对于责任的恐惧责任跟自由几乎是对立面真的有人不自由毋宁死呵呵,估计男人们想不到女人也会这样当然,我其实不明白男人们是否真的会惧怕责任到放弃感情(大家批评异性都没道理,因为都不是真的理解)连《心理学》教材都与时俱进的教育我们:当女性对社会的参与越来越深入,经济、精神可以真正独立之后,家庭、或者跟一个差强人意的男人组建家庭就变得可有可无一百年前,女人必须因为她离开男人无法生存,社会上几乎没有给女人提供工作机会而今天我们几乎同工同酬,我们在养活自己之外甚至可以照顾到更高难度的需求:例如,生个孩子吧只为自己为了无法抵抗的生物本能呵呵,不必经过哪个男人同意不必看若干人等的脸色只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心理和经济能力这不是天方夜谭,许多人已经做了呵呵,请参见杨澜《天下女人》的采访对象还有更多人在筹划当然,生个孩子是大事,自然要认真筹划真喜欢美思,独立、自由,如风一般的,爱恨由心(男女自由这点就罢了,好吧,我还是保守)而周慧敏的角色(呵,高下立见,我都不记得这角色的名字)就是一个典型的女人,渴望爱渴望生命缺乏安全感担心脆弱,但是美丽到楚楚可怜嘿嘿,我等平庸之辈没有周那等天赋,还是努力修炼成美思吧恩,期待一部真正讨论独自生子的电影,想来不远。

 2 ) 炒饭得咸,幸福微酸

跨年看完,出奇惊喜,是个画面漂亮,看得让人心情舒畅的电影。

“得闲炒饭”,这片名许鞍华说是王晶给起的,弄得好像在讲述一群以下身作社交网络之人的故事。

漫不经心中透露出一丝劲爆卖点,是胖子的拿手好戏。

其实看了小半就会知道,电影本身压根没什么情色意图,这圈子离《The L Word》的泛滥拉情很远,也非邱礼涛报告文学式的《蕾丝边者十日谈》。

主角们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世界,基调总体是温暖、轻松着,有点接近于《孩子们都很好》,但却又童话得多的多。

里面的人物虽然各有缺点,但都谈得上可爱。

跟《月满轩尼诗》根本不是部相亲片一样,《得闲炒饭》非但不怎么讲炒饭,其实也没放太多比重去讲爱情。

吴君如扮演的macy和阿来许多地方很像,人是明白人,有些地方颇讨人喜欢,但对生活的态度却是坚定地逃避着责任。

不管伤害着谁人,伤害了多少人,一旦似乎要拿以后的日子负责,就开始退缩。

说到底,可能是没有力量握着笔去写“一辈子”这三个字。

阿来的成长契机是来自于外部的母亲病倒与被揍一顿,而macy是内部,意外怀孕了。

这件应该会彻底改变生活的事,或许让她开始反思是该结束晃晃悠悠支离破碎,规划下怎么去过活。

片头Party上那些女同志投来的鄙视眼神并非毫无道理,人跟人相处本来就应该是放着些一往无前的筹码在桌上。

但在macy这里,双性似乎是留出退让空间。

不是不爱你,而是不爱你的性别了,比人格和灵魂还彻底的拒绝。

片中快速闪回过万绮雯的割脉画面,切出的是这些人在一起本身就是如此不易。

但毕竟不是投资,日子是要一天天这样数过来的,并不因为之前的不易,而让后面易了多少。

最终团圆的结尾,剧本让macy的妥协或者说成熟出现得太直白点了,只是周围人看穿了她,然后逼迫她。

她皮袍下的那个"大",终于袒露了。

但其实谁也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跑。

当然,有个小孩子,也许能绑得牢了点。

这个,跟男女无关。

片中配角的行为逻辑因为不给空间过多交待,细想终究有点设定过火。

缠人的小男生,纠结的小男人,御满的女王以及其更御满的配偶,他们更像为了在macy身边营造出足够的情势而存在的,张兆辉乐滋滋地拎着东西来照顾大肚婆时,影片根本没有暗示观众这是否对他那个为买名牌货舍得一身剐的老婆公平。

所以演员自己能带出多少给角色的信息,变得非常重要了。

那么在这点上,吴君如有些吃亏,她认真说话的样子,总像在耍冷,她活泼起来,也像在往大笑姑婆模板上靠。

尽管她很放松,但是20年来在观众记忆里留下的脑补资料,是轻易洗不掉的。

好在片中有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段子,比如张兆辉送项链一节,中远景中吴君如表情变化是亮点。

周慧敏略有点僵,但也只是略。

在故事中,她就是淡淡地靠着墙,岁月刮过脸,爱人来来去去,无助而已。

自然不是许鞍华作品中多好的一部,但许鞍华能把一些地方拍出别人没有的好,也不用期待,就像是别人嘴里的温暖故事。

来了,就听。

PS:半山电梯,是片中很美的一景

 3 ) 我的心,和Anita一样

你的每一个不开心,每一个笑意,我都能体会到。

图文回顾版http://www.douban.com/note/122166152/久别重逢,走在回家的路上。。。

“你走了之后,我以后再也不敢喜欢女孩。

”“那时候我们小,人生苦短,我当然要出去见见世面”“这些年来,我都没见过什么世面。

跟过几个男人,一个个都把自己伤得很重。

……”“大肚嘛,就当是一个惊喜。

”你在叹气,你需要安慰,你需要有个家,有个终生伴侣。

但她给你的,是一个轻描淡写的“惊喜”。

坐在阶梯上,你看着她,期盼,憧憬。。。

“我觉得上天,好像很想我们一起生孩子,一起养大孩子。

也许真是天意。

”“惊喜,真是一个惊喜。

……”你在憧憬一个美好的梦,你心中仍然喜欢她,希望能和她相伴一生的一起生活。

但她还是用“惊喜”来回应。

你的表情瞬间怅然而失望。

她继续用她风趣的语调岔开着话题。

于是你陪笑着,转为若有所思。

你反驳不了什么,你的心思没法转得那么快。。。

在她家门口道别。。。

"I Love you."“你别信口开河,如果我再被你甩一次,肯定站不起来。

”一句我爱你,就让你笑得陶醉,灿烂。

回想起昔日她带给你的伤痕,微笑停不住,内心的呜咽和泪水已经在翻腾,声音都开始沙哑起来。。。

你想她进门,因为狗叫,就可以离开,你在失望,也忍不住希望,希望能继续下去,你义无反顾的陪她往她家走。

一路上,她要牵起你的手,你不敢,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挣脱着,但却渴望着。。

当她搂起你,你忍不住再爱上她。

再一次电梯到了山顶。。。

“想不到我们12年后都有了,还碰到一块,还不是天意?

”“什么天意,是惊喜”她开始接电话,她不想承担这个“天意”。

“天意”牵扯到有可能一辈子,而“惊喜”,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第二天睡醒,缠绵,爱意,你又开始憧憬着爱的未来。。。

“我们可以一起生,一起养大孩子。

”她半闭着眼睛摇晃着脑袋,又一个电话,她松了一口气去接,还是又是某一个人给她煲汤喝汤。

“好,我下班就过来。

”面对这样一个花花女子,你回过头期待她的回答,听到又一个女人的名字,你回过身来,左顾右盼,不自在的双手抱在胸前,难以掩饰内心的不安全感,丝丝的伤怀。

小男生上门后,浴室里。。。

“我真的不介意你收他做阿二,阿三”“你想我收阿二阿三?

是不是你自己想收阿二阿三阿四呀?

你可不可以对我们的关系认真点?

”于是大男人又登场。。。

当他发表宣言,你紧张的看着她,看着他。

“我生不生孩子只是和这个女人有关系,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开心的扬起了头。

“安妮塔,我现在正式向你求婚,我们一起生孩子、一起养孩子、一起生活”你微笑着,心里惊喜着,又在忐忑着她是否真心。

关起门,你含情脉脉的看着她,希望看到她眼中的坚定。

而她,只是不自然的转过身去,避开你。

阿诺一对在努力促成你们一起,4个女人2个男人第一次聚在一起讨论着孩子,你叹气。。。

“这里是有两个孕妇,但会不会有两个孩子,就很难说了。

”“那是怎么样?

”“我们在告安妮塔任职的银行。。。

”她岔开了话题。

最关心你们在不在一起的惠惠,又再一次引回了话题。

“她还没决定生不生”“哈,这么人齐,去跳舞”她又一次岔开了话题。。。

是的,她就好啦,身边有那么多支持她理解她的忠实朋友,甚至其中还有旧情人,都愿意和她共同面对困难,包括一起抚养孩子。

但你知道,如果你和她一起生活,她的朋友会支持你们,也会成为你的朋友。

但是,如果她选择不和你一起,她的朋友还是她的朋友,她照样精彩。

而你,就只剩下自己,和孩子,如果最终决定生下来的话,最多就还有一个大孩子一样未定性的、未来无法把握的男性朋友兼孩子她爸罢了。

幸好,暂时,她的朋友一直支持你们在一起,大家一起养大两个孩子,而且一直站在你的这边。

“是啊,你一直都很喜欢帮人,却永远不懂帮助自己喜爱的人。

口口声声说不想安妮塔被欺负,安妮塔需要什么?

她需要你为她出头吗?

她只想要你一句承诺啊!

……”然而,你内心清楚的知道她为什么犹豫不决,正如被逼急的她所说的真心话:“生孩子归生孩子,伴侣归伴侣,干嘛两件事要混为一谈,真是!

”这年头,一句承诺,比起生个孩子来说,难多了!

“你们都为我作证,我现在对安妮塔承诺,以后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快乐,一起吃苦。

”最后,她经过这么一摔,终于做出了与你一生的承诺。

而你,小女人的心思,幸福着,甜蜜着,不害怕没钱,不担心没尊严,只忧心这份幸福,怎么小心翼翼的保持着,怎么让它一生一世,甜蜜如初。

“要我拿那么多钱在家不干活, 岂不容易变成黄脸婆?

岂不容易给你找借口抛弃糟糠之妻?

”说完,你认真的看着她,期待着她的答复。

“……人穷当然志短了,我哪玩得起抛妻弃子的事情?

”“穷就一起受穷吧!

我全听你的,你想怎样就怎样。

”是的,你甚至宁愿一起受穷受苦,也不愿和她分开。

听到她的一句稍微肯定的回应,你立即笑逐颜开,安心的继续做你的幸福乖乖小女人。

“好久没去阿根廷了,脚痒啊!

” “你会带安妮塔去阿根廷吧?

”“你想一个人去阿根廷呀?

我没关系,不过这里有四个人未必会放过你。

”她的一个小小出去“玩”的动机,你紧张的看着她,而四个朋友立即上阵监督她的玩心。

你其实很介意,不过,有她的现在同时又是你的朋友撑腰,你心中的幸福生活,慢慢开始实现。。。

可惜电影是电影,生活终归是生活。

结局大都一如既往的幸福美满,而现实生活,这只是一个开始。。。

所以看完后,我们吵架了,天翻地覆。

※※※※※※※※※※※※※※※※※※※※※※※※※※※※※※※※※※※※※“看那女孩子跳得好有型啊!

”“看那男的也带得好啊。

”感情如舞,你进她退,你退她进;一个带得不好,另一个跳得再好,也不算一段好的舞蹈。

最后,希望生活如美好的电影般——有情人终成眷属。

天天甜蜜幸福!

 4 ) 得閒炒飯:雙情路上遇見愛 攣攣直直又如何

記得去年參與香港同志遊行時,得知作為彩虹大使的許鞍華導演在拍攝同志電影,還知道玉女獎門人周慧敏更為此電影而「復出」,周小姐曾經是筆者小時的偶像,故此從電影的拍攝到上映都很期待。

再加上華語電影很少涉及「同性戀」的題材,更何況是少人明白與懂得的「雙性戀」。

一般人一聽到「雙性戀」(Bisexual)這個名詞就會嗤之以鼻,無論是異性戀者或者是同志社群都似乎邊緣化雙性戀者。

最主要的是雙性戀者在選擇同性或是異性的時候都會使伴侶產生內在的憂慮,也有的問題就是如何滿足到他們的需要。

曾經就有調查報告指出約七成的人都是雙性戀者,也只有約一至兩成的人是天生絕對的同性或異性戀者。

因此世間沒有絕對,而雙性戀也隨時在自己或身邊的人身上出現。

<<得閒炒飯>>算是一部在商業片世界以外可謂反映社會百態的電影,從雙性戀,同性戀,異性戀,姐弟戀各方面都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同志社群經常提到「異性戀霸權」,在目前的社會現狀同志得不到平權,在最基本關於同志伴侶的法律仍未有討論與立法,就連同志伴侶出街都受到不少途人的歧視眼光,背後私語。

在主流異性戀電影的洪流下,六十多歲的許導拍出了香港中女面對愛情,性向,友情的輕喜劇。

一夜情在都市繁華背後是記錄了城市人的縮影,工作上的寂寞,都市的落泊,愛情的等候。

中女在情傷之下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體現了時代女性的「女權解放」。

觀看近幾年的同志圈現象也看到了不少的轉變,從以往的學生同志到同志的中堅份子再到中年同志,近年的確多了一群「中途轉基」的中女。

在男權世界下她們得不到異性的愛與呵護,再加上這群女生擁有更高的要求,男生再不是這些女性的選擇,而且女性比男性更懂女性身體與靈魂。

漸漸地中女轉基,成為女同志。

而電影中剛好設置主角的年紀就是「中女」與「雙性女」,好讓觀眾看得有共嗚外還道出了女同志與中女的心聲。

例如應否接受姐弟戀,再到人到中年如何進入到婚姻的殿堂,對於感情的抉擇中女自有一套。

周慧敏飾演的銀行職員Anita上網識人與人一夜情,結識到十九歲的大學生Mike,年紀相差一大段。

少男與中女由最初的寂寞交易到成為好朋友,在當中看到的是在男權的制度下男性有權與一個比自己年輕的妙齡少女一起,也不甘於與姐姐走在一起。

而Mike就顛覆了這種的思想,對自己所愛的勇於追求。

另一邊廂Anita十二年前的愛侶Macy(吳君如飾)與客戶Robert搞在一起,已婚中男與時代事業中女的婚外情。

事業中女一時寂寞難耐,豈之生理時鐘給她開了一個大笑話。

Macy與Anita愛火重燃,兩個雙性女在面對男生與女生之間作出抉擇。

女生與女生之間的眼神,身體的接觸,肉體,精神與靈魂的結合在兩位爐火純青的演員身上都體現到,是女生內在的心靈接觸,那麼的溫柔,在每一寸的肌膚上行走。

是單純女生才會懂得的相處與感應。

在雙情路上遇見愛,除了是選擇外還需要的是認真的愛,大愛,珍惜,包容在相處上會出現的問題。

無疑的是在電影世界裡形造的是大團圓結局,但現實中同性戀/雙性戀/不婚媽媽仍然面對著無數的人語。

其中在深刻的就有一幕銀行禁錮不婚員工的情節,當中所在的是社會仍然被父權意識所控制,保守思想沒有改變,在職場上受到歧視與意見。

對於多元的男女關係,自由戀愛的意志似乎仍未得到「解放」。

「解放」有時未必是代表「開放」,也即使是「開放」也總有底線。

電影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同志電影」,而是一部關係到「愛」的電影。

愛一個自己今生無悔的人,愛一個學到自重又重人的人。

我們所愛的是愛一個人而不只單純的為了性愛歡愉的快感而愛一個性別。

在電影裡頭帶給我們思考的是兩位雙情路的不婚媽媽如何在多元的關係裡找到自己,再如何藉以面對社會。

樂天知命,驕傲做自己已經很足夠。

不得不提的是筆者認為在電影裡,導演與劇組人員的誠意與用心,除了親自的到同志的場所外還請到不少的同運人士加入電影裡,更真實的令人明白「同性戀」不是妖魔鬼怪,都是一個普通人。

再加上電影加入了身份政治的元素,從婦女解放運動到女權運動,女性不再是男人的附屬品。

至於香港的婦女運動與同志運動仍然在革命當中。

最後,希望宗教右派與保守的人士可以進場以平常心觀看電影,並不要藉此曲解電影鼓吹同性戀。

多一份了解,多一份關愛,盡量少一份的白眼,為愛而愛。

 5 ) 发现了ANITA提过的那双芭蕾舞鞋

《得闲炒饭》虽然有所不足,但确实是一盘制作用心的小炒。

比方说,在“十八相送”那一段里,ANITA对MACY提到说:“你以前送我的芭蕾舞鞋,我都没舍得穿,一直用画框把它框在家里。

”当时MACY很高兴,就想和ANITA一起回去看那双鞋,可由于电梯坏了,只得作罢。

其实,这双鞋在电影里真的有出现!

只不过是在另一段戏里。

哪一段呢?

就是ANITA和迈克一夜情的那段!

大家记不记得,ANITA家的床外有一个做得很漂亮的白色移动门,当ANITA打算和迈克共度良霄,伸手准备拖门时,影片的镜头一下移到门左边的墙上,只见上面有个画框,里面框着一双粉红色的芭蕾舞鞋!

这里我真的要赞一下剧组的美工团队,虽然电影里没有MACY和ANITA一起看这双鞋的情节,但他们还是把这个陈设给做了出来!

其实仔细看这部戏,我们还可以看到其它一些很有意思的室内陈设,这些陈设使影片有一股文艺范儿,有别于一般的商业片。

我记得在MACY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几幅小画,有一幅上是一个女人在展示自己的肱二头肌,旁边写着“WE CAN DO IT”,还有一幅,好象是两个女人在亲密的图案,这些画似乎暗示了办公室主人的性格与私生活;再比方说,MACY和ROBERT一夜情时,墙上的那个男子看裸体女人的画,这也是一种性暗示。

有时候,影片里的陈设不一定有暗示作用,但是会使人物的生活显得更有情调。

比方说,ANITA家里的那个镂空式的白色移动门,非常漂亮,偶特别喜欢;还有阿诺家里挂的一组京剧脸谱,也很有意思。

另外,ROBERT这个人本身不是很有情调,但是在MACY告诉他自己怀孕时,我们可以看到,ROBERT公司墙上挂的是一幅后现代风格的彩画,让人想起波拉克。

总之,《得闲炒饭》细细嚼起来,是很有意思的。

虽然对许鞍华的名头熟悉已久,但看完这部戏,我才是真正爱上许导,也觉得VIVIAN的确有眼光,能和这么好的一个团队合作。

 6 ) 得闲炒饭

电影片名的灵感来自台湾男女的流行用人,当两人情授意合要发生关系时便是“炒饭”的时候了。

四个妈,两个爸,两个孩子,这就是《得闲炒饭》的结果。

许鞍华这部《得》故事内容轻松雅致,久未露面的万绮雯可以説是影片的一个惊喜。

影片虽然大胆,但在画面上并无不好的情感。

加上轻松的配乐,透露出浓浓的轻喜剧风格。

 7 ) 得闲炒饭

关于同性的电影,名字大多有点剑走偏锋,例如这部《得闲炒饭》。

粤语里面“炒饭”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词汇,台湾方面则习惯用它来形容“嘿咻”。

说白了就是“有空就来一发”。

周星驰在《食神》里也说了,炒饭一定要用隔夜饭炒才有味。

两个年纪已经老大不小的女人,走过离离合的时光,远离了青涩幼稚的年华,经过了12年岁月的沉淀,也正好符合这个炒饭的条件。

大直男的缘故,对男同片始终有种先天的抵触感。

虽说现实中也认识不少男同,但基本上就是抱着你们爱干嘛干嘛,我当看不到,不用和我分享的态度。

而女孩子之间的亲昵,似乎是浑然天成自成一体。

从小到大,女孩们彼此搂搂抱抱嬉笑打闹,手牵手逛街,也是常态。

即使是接吻,女性之间的唇齿相依,耳鬓厮磨也有一种天然的美感和诱惑。

所以男同片往往草草看完,蕾丝边电影反而可以慢慢咀嚼回味,也说不上怪癖吧。

电影是关于女同的恋爱生活。

由于导演是许鞍华,站在女性的立场去展开,抛开了一般世俗的观念去阐述。

例如很多男性导演关于同性电影,最喜欢探讨的性取向源头,“为什么我会是女同”。

是不是有什么童年阴影,或者恋爱上的挫折。

反正有种这不正常,是后天造成的错觉。

人家吴君如直接大大方方的说出来,我就是喜欢女人,且是也可弯可直的双性恋,随自己心情和身体决定。

当然能说到这么豪言壮志底气十足,因为她已经是一个经济地位完全独立的中产阶级,并不需要依靠男权为生。

这个和我们初中就学过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对于单性恋的一方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衅甚至背叛。

每个人对于爱情认知如同一种信仰:你很难对一个从小拜佛的人去拉他唱哈利路亚,也很难对一个卷着小毛毯却来庙里烧香的信徒好脸色看。

有些时候,什么都信意味着什么都不信;什么都爱,意味着谁都不爱。

全片在轻松的气氛里进行,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

即使是偶尔出现的男性角色,也只是作为女性的一个绿叶加以配合,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更没有出现某个尖锐的矛盾出现。

例如家长朋友的强烈反对,男二的老婆发现出轨之类。

这和叶念琛最擅长和注重的爱情阴谋论不一样,毕竟风格不一样,角度不同。

许鞍华的电影,往往发掘的是生活里的美好,对于恋爱带来的更多是一抹暖色,如同童话。

人常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但女人也是最能抚慰女人的同类。

两个在感情上一路坎坷又看尽人家繁华喧扰的女人们,最终偶遇重逢,灵与肉的再度结合,是缘分,也是命中注定。

 8 ) 关于影片的花絮和完整MV

为了喜欢的VIVIAN周慧敏,这次难得托人去香港买了一回正版,并坚决删去了电脑里下载的盗版。

从内容上说,正版和下载版的区别就是里面收有一些小花絮,还有更完整的《YOU'RE THE ONE》的MV。

花絮里的许导给人很亲切的感觉,她喜欢身体力行,做一些不一定非要由她来做的事,比方说,片场需要有两个婴儿,去扮演ANITA和MACY的宝宝,可是,婴儿又不是那么好合作,一哭起来就煞不住,于是许导就主动把孩子抱到怀里哄他。

还有,根据剧情需要,周慧敏要不断在某些地段来来回回地走动,久了就会累,现场又没椅子坐,于是许导就和另一个女孩子(估计是副导演)一右一左扶着慧敏,让另外两个年轻人去给慧敏压脚掌,揉脚踝,帮她放松。

这一幕让人联想起慧敏这次在台湾做宣传时说的话:“在《得闲炒饭》片场,我觉得自己像是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被一个很细心的人在保护着,感觉很幸福。

”我觉得她的这番话不仅仅是恭维客套,也有发自内心。

记得慧敏在数年前拍《乌金血剑》时,导演和工作人员都没这么友善,当时她要坐到一个水缸里去拍,有的工作人员就偏把里面弄得脏兮兮的,甚至小便在里面,导演也不爱护她,有些情况可以避免演员吃亏的,也不去做,结果慧敏从水缸出来后,回家泡浴缸泡了好久。

戏里面MACY会给心爱的 ANITA揉脚,戏外则是许导照顾慧敏,其实许导已经是63岁的人,更需要晚辈去照顾,但看得出来,她对慧敏确实很友善,很喜爱,她们俩就象一对开心的母女,彼此也很欣赏对方。

DVD里收录了两个版本的《YOU'RE THE ONE》的MV。

我们在网上看的都是那个不完整的,完整的是把内容集中在MACY和ANITA上,而且很多都是用慢镜头展示,尤其是她们的热吻,这样,整个MV就显得格外缠绵。

尾声部分,两人并肩走在被昏黄路灯灯光照耀的空荡路上,随着两人的远去,ANITA的一段画外音响起:“我觉得,上天似乎是希望我们一起生BABY,一起养BABY,也许,这就是天意。

”当“天意”二字在这样的音乐、这样的画面中响起时,一种感动顿时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我突然意识到,许导之所以要在电影中采用两人并肩行走在昏黄路灯灯光照耀的空荡路上的背影镜头,可能是有一种隐喻的含义,昏黄灯光下的街景也许隐喻着人生的黄昏季节,而到了那个时候,周围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最后少得只剩身旁的老伴,而那个空荡荡的街道,大概就是隐喻着人到老年时的冷清。

在这种环境下,MACY和 ANITA并肩慢走的背影更显出了一种温馨,似乎预示着她们感情的HAPPY ENDING结局:MACY和ANITA永远在一起,她们将一直相伴到人生的黄昏路。

 9 ) 得闲 同人 炒饭

铜锣湾的9点场,许鞍华的新片《得闲炒饭》。

入口处熙熙攘攘,到处是牵着手的拉拉和同志。

拉拉们带着黑色大框眼镜,白衬衣下是单薄的身体,抿着薄薄的唇,桀骜不驯的样子。

同志们穿着鲜艳短裤,高傲地撅起翘屁股,如孔雀开屏。

许鞍华离开天水围,来到苏豪区。

上上下下的手扶电梯,载着陈太和周小姐人生的起起落落。

她们曾是情侣,分手后各自挛挛直直数十年,不巧怀孕又相逢,重续前缘。

故事简单,倒叙的平行手法屡见不鲜。

人物刻画略显单薄,陈太依然是没心没肺的飒爽女子,周小姐是一贯娇滴滴的玉女形象。

一出场,左边的拉拉couple小声说:“怎么老了这么多。

”接着镜头拉全景,右边的同志兄弟咕哝一句:“着衫都不好看。

”的确,周小姐白得略显浮肿的脸上盖个厚刘海,大花连帽风衣里面是土黄色的连衣裙,下衬黑色粗呢长统袜,老气横秋。

四十岁的女人,还要在拉长的大银幕上被人评头论足是有些难堪。

不过她是拼着为自己争一口气,倒也无可厚非。

至于两个男配角,演戏如做戏,表情太夸张,动作太频繁。

时时刻刻提醒观众,我是明星,你在看戏。

当然,这些都是噱头,和周小姐手上的pacific coffee, pure fitness出现无数次的招牌一起,保证片商两头收钱。

香港导演深谙此理后游刃有余,拍商业片也没有俗得露骨,还有些与情节叙述无关的小片断留人回味。

有一个片断写搞大女人肚子的两个肇事者打算“负起男人的责任”,却被决定在一起厮守的拉拉们拒绝。

自尊心受挫的二人在苏豪酒吧对饮,镜头却拍后面桌东南亚裔女子和秃顶中年港男的对话。

东南亚女子操着南洋风情的英语数落某女人“拜金,虚伪,也不照照镜子就要找糖爸爸。

”港男听着这种自己搧自己巴掌的话有些不耐烦,视线落到已经烂醉如泥搂搂抱抱的失意二人组。

从后面看,他们有些像一对亲密同志。

港男看了一阵,站起身,走出去的时候瞟了二人一眼,没有特写的厌恶镜头,我看,倒是有些艳羡的。

直男和挛男不共戴天似乎是普遍现象。

波伏娃说:女人是被男人的眼光和话语塑造出来的。

一个女人要进入她的角色,在受到异性追求时,就必须有些防卫性的矜持。

譬如所有的约会手册都教女人“play hard to get”. 而一个男人在受到同性追求时,他如果拒绝,就落入女性角色的巢臼,如果同意,就是不折不扣的挛男。

所以,对于一个直男来讲,面对挛男的态度是个尴尬的两难问题。

同性恋边缘化是异性恋男权主导的结果。

陈太在电影里反复强调“男性也是男权压迫的对象”。

正如那个片断里的中年港男对自己注定“准糖爸爸”的角色无可奈何,看到外面的同志(边缘),身处里面的自己(中心)也想走出去(出柜?!

)另一个片断是一群挛男挛女支持未婚妈妈静坐示威,选了皇后像广场前面的空地。

挛男甲捧着淡而无味的盒饭,眼睛瞄到对面办同乡会菲律宾妹妹的大盆卤鸡腿,看了很久,看得妹妹不好意思挟了一个大鸡腿给他。

他咬了一口,脸上露出吃到人间美味的表情。

爱人口水直流,也厚脸皮凑上去要鸡腿。

善良的菲律宾妹妹也给了他,于是挛男们一拥而上。

吃罢,礼尚往来的挛男们把橙子分给菲律宾妹妹,其乐融融的样子。

这个片断在影片快结尾时出现,让欢乐祥和的大团圆结局有了些深意。

电影中,孩子顺利出生,直男拉拉欢聚一堂。

现实中,被边缘化的人群相对无言,挤在香港为数甚少的公共空间,发出主流社会不屑一顾的声音,他们互舔伤口——你看见我笑着歌唱,你怎么知道我的内心没有哭泣?

太多人说过,一个社会对少数群族的包容度是文明的体现。

确实,香港挛挛的男男女女可以穿得五颜六色手拖手看电影。

可这只是一种姿态,一种鲜明的对抗姿态,甚至成为一种自我标榜的潮流。

挛或直,如果不成为一个评判个人社会身份的标志,他们用不着这么高调地张扬,达到让人侧目的地步。

见过一个在三藩市居住的华裔舞蹈家,高大清新,眉目舒展,跳起舞来你会忘记他的性别,真正的unisex. 当然,他是同志,不过他没有把这个太当回事,穿白衬衣和卡其裤,却自有其风骨。

 10 ) <得閒炒饭>:新女人的性、爱,和自由

昨天在natnatvip上看了<得閒炒饭> ﹣要不是朋友介绍,还不知道这个网站,中港台日韩的娱乐节目都有,香港的电影电视剧都算全,虽然还是找不到我想看的<囡囡>,但是已经很不错。

这年头真是,连下载都嫌烦,网上娱乐太多,要是找不到线上观看便宁可不看,反正不一会就抛诸脑后了。

深夜时分看完了<得閒炒饭>。

片名实在起得怪,把粤语「得閒」和台语「炒饭」混在一起,明明是道道地地的香港电影,导演、演员、取景无一不是香港人熟悉的,却取了个令香港人一头雾水的名字 ﹣虽说香港人也喜欢看台湾节目,但大概十个人有九个半都不知道「炒饭」在台语中的含义。

如果片名起得好一点,对行销而言应该更好。

首先想说的是,很多人标签此片为同性恋电影,正确地说,这是关于双性恋的电影。

吴君如的角色 Macy 很早就表明姿态,大声捍卫自己「时直时挛」的取向,虽然怎麽看她都不太可能会和男人「玩认真」;周慧敏演的 Anita 却不同,虽然少女时代与 Macy 的感情令她刻骨铭心,但她说后来她也被男人伤得很透,证明她并不是仅仅把男人视为玩物的同性恋者。

影片本身,中规中矩。

我想定位应该是爱情小品吧,颇具娱乐性,演员表现出彩,个别桥段很别致,例如吴君如和周慧敏重遇当晚,两人在中环苏豪区上上下下,来来回回走了几次,除了藉此细緻呈现香港优皮一族日常活动的场景,兼隐喻两人总是在徘徊、摇摆、「唔上唔落」的关係外,也表现了同性恋的特点:在香港,送情人回家是男性的义务,女性的特权,可是在同性的关係之中,纵使保有男性化/女性化的角色,两者的关係还是比较对等,你送我回家,还是我送你回家,都没甚麽关係。

Anita提议送Macy回家时,我难免觉得有点怪怪的,我想这是强迫观众(包括男性和女性)审视批判深植于己身的「男性霸权意识」的一种策略。

影片初段Macy参与女同聚会时关于双性恋的发言虽然精彩(吴君如的演绎可记一功),但是放在电影中,说教意味太浓了。

整体的感觉就像许鞍华很想透过电影去 make a statement,劝诫观众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异己」,有些地方太着痕迹,反而损害了影片本身的魅力。

许鞍华的电影,屈指一算原来也看过几部,她的<男人四十>、<天水围的夜与雾>等,无疑拍得含蓄洗练得多,把故事娓娓道来,人物塑造得真实饱满,令观众易于代入,师生恋、中港婚姻等议题都退到后面,以人物、情节为先,但最终还是能刺激观众思考深层问题,却不是给出答案落力让观众接受。

当然,<得閒炒饭>的定位和前述两部全然不同,是很难当文艺片看的,比较深度自然不公平,但是影片确实有点落入教条主义的俗套了。

还有就是Eleanor(万绮雯)追忆曾经为 Macy 自残的画面有点煽情和多馀,其实这段过去靠演员和对白表现已经足够了。

不过,许鞍华对于同性和双性恋的取态却很有意思。

一方面「异性恋霸权主义者」自然是影片调侃的对象。

影片中 Anita 的女同事们对于她的所谓姊弟恋和未婚先孕(其实充其量是姊弟一夜情而已)百般嘲笑,当然更不可能接受她的女同志身分,在厕所说三道四的嘴脸显然是典型港女。

男角们(Mike 和 Robert)都以近乎丑角的姿态出现,一个是乳臭未乾、连性经验都几乎没有的小子,另一个也可以说是大龄孩子,和惠惠(谷祖琳)的沉稳成鲜明对比。

影片的一条副线可以说是两男的「启蒙」过程,因为恋上的两个女子各自选择了同性恋人而开始接触女同性恋,于是两人体认到男女皆是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最终成为新品种家庭的一员,也算是指向当今社会人伦关係的一种崭新可能性。

另一方面女同性恋者却同样被讽刺。

在前面提及的女同聚会中,正如 Macy 所说,一众女同攻击双性恋,本质上和异性恋霸权主义者无甚区别,同样不尊重别人的选择,Macy 说话时许导不忘特写一下两位女同轻蔑的样子,再想想 Macy 刚加入聚会时那位 Tomboy 俨然知识分子般的发言(「我们每次来玩都很有agenda,例如会谈谈父权社会之下的性别阶级...」),更觉得讽刺。

而影片中四位比较正面的角色 ﹣Macy,Anita,Eleanor,惠惠 ﹣也很有趣。

首先,致力批判父权文化的 Eleanor 和她的伴侣惠惠虽然是女同,却有颇为传统的家庭观念,总是催促 Macy 找寻另一半,尽快「成家立室」,还介绍女友给她认识。

片中几次提到两人和 Macy 的关係就像家人,Macy 还说怕她们见到 Anita 会像父母般 「口水嗲嗲啼」﹣两人岂止是家人,简直是家长了。

Anita 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同,渴望和 Macy 组织家庭,根本没考虑过独力抚养孩子的可能。

影片后段 Anita 深深陷入该生孩子还是堕胎的苦恼中,却被 Mike 一语道破:其实生不生孩子,应该是她自己的选择,根本不应该取决于 Macy。

可是后来镜头一转,两个孩子都出生了,Anita 到底对自己的自主权有没有真正的觉悟呢?

还是一如以往地,必须依附在另一半身上,幸福、快乐,都只能倚靠别人?

影片没有答桉。

原本我觉得 Anita 的角色如此设定,实在太守旧,可是如果经人家一说便大彻大悟,从此独立起来,恐怕才是真正的教条主义吧。

<得閒炒饭>高举的不是同性恋,可能也不是双性恋,而是选择权和自由。

廿一世纪了,就别再把自己和别人框得死死的,世界很大,性别不止得两种,学着尊重别人,放过自己,才是正途。

不过,自由诚然可贵,却不应以自由之名,作践人与人之间的爱,因为包含了关怀、包容和忍让的爱,才是人类社会最高贵的价值。

所以片中最自由的双性恋者 Macy,也被 Eleanor 当头棒喝:她一直逃避对 Anita 给予承诺,负起责任,这却是 Anita 最需要的。

爱一个人,同时被这个人爱着,就意味着你没有权利伤害她,哪怕是自由也不能成其为藉口,因为你选择了让这个人对你敞开心扉,让她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向你暴露,为此你必须对她负责。

当然,真要说的话,所谓承诺其实也只是很脆弱的东西,你说永远的爱,有谁能承诺得起呢?

我一直坚信,如果有一天,爱真的逝去了,尽早分开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最后两人都生下了孩子,一起组织了家庭。

说到底,Anita 的想法是对的,亲生骨肉是永远的亲人,你把他带来世上,就得对他负责,所以只有让 Macy 生下孩子,才能令这隻没有脚的小鸟停留下来。

孩子不但令两人的关係更完满,宏观地看,对于今天这个多元性别和性向的社会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稳定因素。

许鞍华以大众化的方式,表达了相当有趣的观点,相信这也是她的策略,影片的娱乐性恰恰是她的软销技俩。

虽然个人认为许导这次的手法太露,但她表达的东西却很有意思,对生活于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我们来说,可以视为思考性别问题的指南,用以提示我们必须避免的思维陷阱(如同性恋霸权)和 “what not to do”。

女笑匠吴君如和玉女周慧敏的组合,应该吸引了不少「异性恋和同性恋霸权主义者」看吧!

《得闲炒饭》短评

女神们都老了with chase haydon 2011 06 11

6分钟前
  • 饲养幻想
  • 还行

哈哈哈 再看一遍 吴君如居然帅出天际了 哈哈哈 年纪大了果然不一样啊。。。

11分钟前
  • 乱.
  • 还行

我吻过你的脸 你双手曾在我双肩

16分钟前
  • 疯狂的二狗
  • 较差

啧啧啧!越看越想骂~

21分钟前
  • YimooO
  • 很差

与其说这是讲LES的爱情电影,不如说是讲妇女维权的教育电影。中文片名起得和电影故事本身并不搭,反不如英文片名把故事主题映衬得直接。没有吴周的过去作背景铺垫,让两人自重逢后的迅速升温和复合显得莫名其妙。吴君如的角色也并不讨喜,远不及洪兴十三妹叱咤。

23分钟前
  • y▓▓▓ton
  • 还行

半老徐娘了。

27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万绮雯美爆了!

28分钟前
  • 阿蚪可以燎原
  • 推荐

BB~BB~BB~BB 全天下我最羡慕的男人就是倪震

32分钟前
  • 伊苏林迪夜光蟲
  • 力荐

有点无聊来着,虽然题材很敏感

36分钟前
  • 小白
  • 较差

民主、法制、平行、阴阳、传统。以及:墨镜!

38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周慧敏有仙气没灵气。不知所云的片

43分钟前
  • 邏輯子
  • 较差

許鞍華未能掌握的電影。輕鬆甚至散漫了。

44分钟前
  • 星聲夢裡人
  • 较差

无聊

46分钟前
  • 躺着看蓝天
  • 较差

我的神仙姐姐周慧敏终于重出江湖了,依然美得冒泡呐~~吴君如演这片勇气可嘉因为势必会被挖出年轻时和电台女高层同居过的旧账。看片的时候就是抱着温馨小品的标准来看所以观影感受和《志明与春娇》差不多,挺满意的大团圆喜剧。

48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貫徹許鞍華作風..女性與同性戀的社會地位在一個現代社會的問題..., 角色刻意拐扮以男性數目居多的職業及Filipinos與同性戀者混為一起都是其目的: 社會和諧, 多點體諒 :)

50分钟前
  • Gobs
  • 力荐

想拍片子关注女同是好的,但好歹有个主题好么

55分钟前
  • 乌云上的银边
  • 较差

没事儿看这个,我真是闲得炒饭了。。。

57分钟前
  • Cc Tiffany
  • 较差

You are the one, only now I see.

60分钟前
  • 关键是be free
  • 还行

34187 两个孩子四个妈妈

1小时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虽然这是一本不打折扣的LES片,却觉得和les无关,因为女女也好,大女小男,婚外恋,双性恋,男男也好,说的只是爱,以及爱的承担。要说遗憾,只能说,哪能这么完美啊?太不真实了!

1小时前
  • IR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