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神秘河》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失望,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可是之后,这个故事会一次次地浮上心头,让人想着她。
这种感觉有点像这个故事本身。
一起谋杀案,单单独独的一个案子,不是连环杀手,不是虐杀,没有宗教关联,没有神秘因素,就是一个普通少女被人杀死。
虽然不幸,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层层挖掘下去,这个故事中的人物竟然彼此关联,恩恩怨怨完全无法解脱,而暴力在每个人心头都投下阴影。
这起谋杀案的确只是巧合,但那些暴力的纠结似乎又让这场悲剧完全无法避免。
大卫说,自从他从那个小树林中逃出来,他就不再是大卫了,他也不知道他自己是谁。
他的表面上温文尔雅,可他的心中藏有一个怨恨的魔鬼。
所以当他看到那个车上的恋童癖,平时那么温柔的大卫会用自己的双手把对方活活打死。
然而不只是大卫,几乎每一个人,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都在心中藏下了这样的魔鬼。
因为只是藏着,所以只能更深地伤害彼此。
告密、复仇、仇视、隔离、叛逆、隐瞒、愤怒、发泄、惩罚。
最后给每个人都留下累累的伤痕。
就像贯穿这个城市的河水,平静的表面下从未停止流动,这种悲剧似乎也无法停止。
在一个案件之下,挖掘那深层的悲剧,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力量所在。
《神秘河》中不仅导演Eastwood表现突出,其他演员也非常出色。
尤其是获奥斯卡奖的两个男演员,最佳男主角Sean Penn和最佳男配角Tim Robbins。
Sean Penn一直是最优秀的演员。
而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在他的所有电影中,也算是上上之作。
他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把他的愤怒、痛苦直接印在观众心上。
而Tim Robbins和Sean Penn的表演却完全不同,没有爆发,就是压抑,一直压抑。
可是这种压抑更彰显他心中隐藏的黑暗阴影。
IMDB得分8.0(64820人投票),我打8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Technorati Tags: 电影,影评,剧情,最佳男主角,Mystic River
20年前,安迪逃出了监狱;10年后,dave被扔进了神秘河。
本片很悬疑,但对于一批已经产生免疫力的观众来说,哪怕没有猜到最后的结局,也不会认定dave是凶嫌;也正因为如此,会不会让人感觉最后Dave死的很冤?
dave死的冤吗?
看看他是怎么死的:童年的阴影——导致他在人际关系上的自闭,无论怎么说,两个小伙伴对于那件事都没责任。
这种自闭使得他的生活在很多人眼里变得坎坷——中年才有婚姻(从他儿子年龄推断出),娶的老婆遇事不能扛,最后害了他。
案发当晚杀人——直接导致了他面对凯蒂事件时的可疑举动,形成了警察、老婆对他的怀疑,这些怀疑汇聚到jimmy那里,导致了jimmy认定他是杀害自己女儿凶手的判断。
临死前发神经——导致他承认自己是杀kitty的凶手,别人悲愤地问他“why”,他还说了一段很变态但有理有据的理由,使得具有暴力倾向的受害者的父亲选择私刑来复仇。
在这一连串事件演发的过程,他的两个童年好友(jimmy和Sean)一方面对当年的汽车事件心怀愧疚(或者说是遗憾),另一方面独立地审视整个事件;尽管jimmy失去了自己的女儿,sean在面对自身家庭问题的同时,还要顶住同僚不同意见的压力,他们两个一直在有意无意地保护dave。
如果说,jimmy最后误杀了dave是个错误的话,那么在整个事件中,他为了自己被害的女儿讨回公道,所做的几件事实际上使得他更加接近真相:第一时间布置人手寻找线索——警察没有通知他,但他在看到女儿的车之后马上布置兄弟寻找女儿(那时候还没发现尸体)并向警察施加压力;确认女儿遇害之后,让手下人对女儿接触过的人进行逐一排查。
确认最有问题的两个方向——手下人及时找到了几条最有力的线索:哈里斯儿子的动态、警察调查dave。
这些都是事实,而且和案件直接相关。
获得最直接的线报——如果手下汇报情况还只是基于忠诚的话,dave的老婆直接把dave案发时的情况向jimmy汇报那就是基于信任了,请注意:dave和jimmy都问过瑟莱丝(dave老婆)“是不是怀疑dave杀害了凯蒂”,瑟莱丝只给了自己的表姐夫jimmy肯定的答案。
最后,“凶手”的招供——在获得承认罪行可以免死的保证下,dave承认了自己的“罪状”和“动机”,这使得jammy下定了杀心。
dave和jimmy两个人,有着迥然不同的童年和人生经历,在凯蒂的案件上,作为受害者父亲的jimmy抽丝剥茧地寻找凶手一点都不输与警方;而dave却硬生生地把自己从路人的身份转化成了连妻子都认定的“凶嫌”。
俨然是人生的赢家和输家最鲜明的对照。
问题是,jimmy真的是人生的赢家吗?
曾经坐过牢、妻子在孤独中死去、女儿被害、背负至少两条人命,如果故事继续,警察会放松对他的调查吗?
dave和哈里斯的儿子如果有朝一日找到父亲失踪的真相,jimmy的老婆和剩下的两个女儿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我想应该不只是凯蒂式的意外了。
当他老婆在某个地下室苦苦哀求哈里斯的哑巴儿子放下手中的锤子的时候(未满14岁犯案不会判刑,哑巴终会从拘留所出来),等待她的不是那句“你是这座城市的王”,而是“你是这座城市的鬼”。
正如jimmy所说:“你(凯蒂)是因我而死”。
是的,虽然这次他错了,但说是迟早的事也并不武断。
他捣乱涂鸦导致朋友被抓、他报复同伙导致对准女婿心存芥蒂、他独断专行导致警察对其另眼相看、他私刑复仇则会埋下另一个苦果。
他和dave一样惨。
所以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dave自闭导致众叛亲离被冤杀、dave老婆软弱导致“坑夫”的下场,jimmy和他老婆强大地一致最后笑傲江湖。
他都那么惨了,强大又有什么用呢?
以丛林法则的名义施行强大的暴力,固然可以震慑软弱的群众,难道自己的心中就没有一丝恐惧吗?
我想jimmy是有的,不然也不会在女儿死后,苦苦思寻到底是哪个仇人所害、派手下四处搜集线索,最后感慨一句“你是因我而死”。
dave的冤死直接的原因是杀了那个恋童癖引发连锁反应,jimmy的复仇冲动则源于他以前作恶太多,把女儿的死归结于这个方向,dave老婆的悲剧源于自己多嘴、软弱不相信自己的老公。
一句话:no zuo no die 。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同情dave的遭遇和他妻子的选择,dave杀恋童癖、想回家拥抱老婆都使得他开始走出几十年前的阴影,只是导演和黑社会没给他这个机会;dave老婆觉得自己男人是杀人嫌犯而选择举报他是正确的,只是方法不对,应该向警察举报或者和自己的男人摊一次牌,当然,这也是导演安排的。
而那些认同jimmy老婆论调的朋友,一口一个“千万别娶错妻”,宣扬“这就是个吃人的社会,就该强大地把别人狠狠地踩在脚底”、宣扬“jimmy老婆做得对、dave老婆活该”、宣扬“心狠手辣才会长命百岁”、宣扬“这部影片的丛林法则让我们学到很多”,你们还有最基本的人性吗?
就算你们没有人性,白天像驴马一样劳作、晚上像苍蝇一样繁殖,遵循畜生世界的“丛林法则”,难道就可以认为:“丈夫错杀了无辜的人,妻子爱他就可以认为他不用承担半点后果。
”“丈夫有杀人的重大嫌疑,妻子爱他就可以不论是非一味包庇。
”“为了复仇,可以在法律可以解决的范畴下仍旧动用私刑。
”“因为强大,对所有规则都无所畏惧,因为强大就是唯一的规则。
”难道只有你的孩子才是孩子,别人的孩子就可以用每月500美金来打发吗?
为什么改革开放都那么多年了,这里的人们还和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一样愚昧自私呢?
最可悲的便是这是一个人的权利被肆意践踏的地方,而那些被践踏的“贱民”还想着去践踏他们心中“更贱的人”。
我说这些,并不是认同dave杀人有理、他老婆向jimmy告发合适,相反,这两件事情都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也反映出了他们作为老实人、“心理残疾者”的缺陷和弱点,但他们的遭遇如果有别人的同情和帮助,最后的结局也不应该是这样;同样jimmy和他老婆固然处处强大,但这种不择手段真的就能换来一生的平安与幸福吗?
如果一定要从这个剧情中提炼什么“心灵鸡汤”出来,概不过:1、无论何时何地,你都需要在身体和心灵上的强大,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无数的误解、纷争,还有无数的脑残。
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护好自己和你的家人。
2、无论何时何地,人总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观,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哪怕它与你的血缘至亲没有任何关系,但它终会通过无辜的人影响到你的亲人。
(dave老婆包庇dave会不会使得他们的儿子成为下一个jimmy?
因为那小孩是了解内情的)3、这个价值观保持对别人根本权利最基本的尊重和维护。
这样才能保证事态不会恶化成蝴蝶效应。
导演让片子戏剧化了,但并不妨碍我们分清对错黑白,因为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要是靠“丛林法则”来完全演绎一部电影,要么漏洞百出、要么精神错乱。
放之社会亦然。
神秘河,对同时喜欢Sean Penn和Eastwood的偶来说,没有比神秘河更适合的电影了。
三个幼时的亲密玩伴,因为一桩亵童案而关系疏离,对于受害者Tim Robbins来说,童年的梦魇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而25年后因为Emmy Rossum的死,他们的命运又无奈重新纠结在了一起,只是各自的角色发生了改变,Sean Penn是死者的悲情悍父,Kevin Bacon是妻离子散的干练警官,而Tim Robbins则成为身背命案的普通嫌疑犯。
但是命案并不是本片的重点,只是借此引出各自心中深藏隐匿的过去。
不管愿不愿意,其实没有人可以从曾经的一切中真正脱身而去,当命运逼迫各自再次凝视始终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在陈年的淤积往事里每个人都感到艰难的窒息。
这不是注定因果的报应,而是破碎脆弱的人性,躲不开命运的捉弄,也躲不开自我的放逐。
全片阴郁凝重,悲怆绝望,即便是落幕时的阳光依然毫无温暖的救赎可言,Eastwood似乎并不打算慰藉这段凄凉的悲剧。
这又是一次杰出的集体演出,一场场对手戏就如同功力深厚的太极推手,很过瘾。
与神秘河相比,偶更喜欢Sean Penn在21克里的表演,预告片里出现过的大吼大叫有点high过头;而Tim Robbins令人心碎的压抑神伤则完全不需要依赖肢体动作,形神兼备;偶还很喜欢Kevin Bacon的表演,对于生活的隐忍不安不动声色的从他紧抿的嘴角里流露出来;尽管Eastwood的电影从来不关女人什么事,但Marcia Gay Harden几番无助的恸哭还是令人印象深刻。
热爱爵士乐的Eastwood还亲自一手打造了本片的OST,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一部犯罪电影里涉及三个命案,或许算不了什么,可电影并不仅仅围绕这一点。
电影里三个幼时的好朋友因偶然事件变得疏离,25年后三人有了各自家庭,又因其中一人的女儿的死聚到了一起。
这件命案与那次偶然事件毫无关联,可当所有的证据都显示其密切关联时,朋友间的残杀发生了。
这就是《神秘河》讲的一个看似离奇却充满巧合的故事。
1、西恩•潘《神秘河》获7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奖。
这里讲讲男主角西恩•潘。
他在影片中以丰富的表情、有力的手势、欲泪又止的表演把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他想冲破阻挠看公园里的女儿时,叫喊、挣脱、狮子一样的吼叫直至嗓子喑哑,观众无不震惊。
当他确认女儿身份时,平静地说:“是她。
”顿了顿又说“是凯蒂。
”这时他头微微向左上方一仰,无神地直视前方说“是我女儿。
”字数渐增体现着他流血的心里极力忍住悲哀,那个咬牙的细微动作刻画到位。
在和希奥见面后,说话的咬牙切齿、凶狠的眼神、抽动的肌肉完全表现在脸上。
当与戴夫简单寒暄后,慢慢转入对女儿的思念,渐渐盈满泪水的眼眶,挥舞的手臂,一字一顿的话语,回忆从监狱出来与女儿相拥的孤独,让我落泪。
当他最后一次看到女儿时想亲吻女儿忽又停止的无奈,誓杀凶手的坚定和对女儿的温柔交织在脸上。
当得知误杀了戴夫后身体的虚弱颤抖、神色的无力与悔恨,都表演得如此到位和完美。
当然,饰演戴夫获最佳男配的蒂姆•罗宾斯同样有精彩演技,在此从略。
2、对拍摄的一点分析影片拍摄在转场、机位、光线等方面都还不错。
这里我仅对影片开头的两个场景:25年后的戴夫和杰米出场作简单分析。
影片开头年幼时三人的情节是用介于彩色和黑白的色彩拍的,淡出淡入后,色彩变得鲜艳,我们知道此刻回到了“现实”中(影片并没有字幕交待25年后)。
机位从高位降到低位,戴夫带着儿子路过影片开头的街道,戴夫在在街边停住。
全景,摇摄,他身后是反射刺眼光线的楼房,与之对比的是戴夫面色凝重,一动不动,我们可以想见这个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是他背后的强光也无法穿透的。
戴夫从光亮的背景走到水泥板前,水泥板特写:上面刻着当年杰米、西恩的名字和他未写完的名字。
机位抬升只见戴夫头稍稍一偏,梦魇闪回,但他随即用意识控制梦魇继续下去。
带着儿子离开。
这个短短的开场交代了丰富的内容,戴夫结婚生子,却难逃阴影,每一天都受着折磨,像戴夫所说的:“它一旦进入,就永远待在那里。
”杰米的出场也是和女儿最后一面的场景,导演拍摄很用心。
我们看到光打在暗室里父亲和女儿的脸上,非常柔和,展现出慈祥的父亲、关爱父亲的女儿。
女儿最后一眼看父亲的画面,整个人处于黄金分割线处,显得庄重静美,加上温柔的光线,整个镜头就像一幅油画。
他们的告别词是“Later”,没用常用的Bye、See you,充满着反讽色彩,此是他们最后一别(forever)。
这个场景明显使观众处于电影叙事结构中的先知者身份,预感到杰米的女儿可能遭遇不幸。
3、三个家庭《神秘河》是一部惊悚悬疑片,案件自然是重头戏,导演对三个家庭的刻画也颇见功力。
杰米现任妻子不仅爱着杰米,更是杰米成功的助推手。
她坚定杰米的生活信心那个场景描绘了一个女强者的姿态。
戴夫的妻子是个多疑的人,是她对丈夫的不信任一步步把戴夫置于死地,可我们又怎能轻易责怪这样一个整日担惊受怕以致神经质的妻子呢?
西恩的妻子离家出走半年,在西恩承认错误之后全家团聚。
在这三个家庭身上,我们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无论事件的对与错,生活总得继续。
导演借西恩之口暗示了结尾,暗示了家庭是人最终的归宿:“我厌烦了事情有些条理,我厌烦了担心那些死去的姑娘,在她之后,还会再有另一个的。
送杀人犯进监狱就是送那些人一生中拼命想去的地方。
死的仍不能复活。
”4、天空与神秘河天空是电影里多次出现的镜头,导演熟练地运用它来转场,比如逃命的戴夫在树林中看到的天旋地转的天空,杰米的女儿开车离开后拍到天空,杰米撕心裂肺呼喊后的天空,杰米对戴夫开枪后由白色变成天空。
天空是广大和空灵的,空灵了所以飘忽不定,反映出人内心的颤抖,气氛的不安,脑里的空白,都对情节的发展和节奏的调整起到了作用。
神秘河是片名,却不是故事发展的环境。
它在影片中最重要的作用便是首尾呼应。
影片开关的镜头是一个远景,河边的民居充满四分之三的画面,只在最上方微微露出神秘河和河上的大桥。
影片结束,神秘河终于呈现出它的深邃和宽广,按照杰米的说法,戴夫已在河里长眠,于是我们看到神秘河河水缓缓流淌着,继续见证着小镇的悲欢、辛酸与无奈。
9.0/10 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性格。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上了性格这辆车,被命运裹挟着,永不下车。
全片暗色调镜头,每个人被命运裹挟着无法回头,静静的神秘河之下暗流涌动。
戴维的灵魂永远的死在了那辆车上,肉体也永远的死在了吉米的车上,他受命运的捉弄,脆弱敏感又极度内向压抑的性格导致他无法将真相说出口,大胆的尝试也得到了唯一信任的人老婆的恐惧与不信任,最终推向了他的死亡。
吉米霸道强势乖戾的性格导致他犯罪入狱,愤怒裹挟着他冲动的杀错了人,但性格又让他失去了一切负罪感。
西恩的正义感让他最后破了案,但他却被婚姻的危机裹挟着。
小雷因为个人生理缺陷,加上母亲的不负责,从小就只依赖哥哥,但看到哥哥要和凯蒂私奔,就一怒之下杀掉了这个要把哥哥从自己身边带走的女人。
一切发生之后,都深深地葬入了神秘河底,只剩下命运之车缓缓行驶,或许,儿时三人的命运发生错位,故事也会有不一样的走向?
结尾的狂欢节是全片最高光之处,戴维的妻子到处寻找丈夫,最后从众人的眼神中得到了答案,正好赶上了儿子参加巡游,儿子那麻木的表情,或许,戴维的悲剧会再次上演了。
命运公平吗?
不公平。
性格塑造公平吗,不公平,只有不断缓缓向前的车公平,我们,都永远无法下车。
蒂姆罗宾斯演的值得更多的褒奖,反观西恩潘就差了不少,用力过猛。
老东木之前的电影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力感,但这部电影太黑暗了,每个人都在反抗着命运,却都有深深地无力感,其实,开头就已经给出一切的答案了。
看到 “戴夫是一个不管遭遇过多么恐怖的事情 也不会重新寻找生存方法的人 戴夫那个没有写完的名字似乎预示着一个残缺的人生和一个没有未来的人生 吉米杀掉认为是凶手的人即使是儿时的朋友虽然也痛苦过但一如当年杀“正义雷” 很快就能在神秘河里埋葬掉自己的罪恶并用河水清洗干净“的双重标准的评论还真是好气又好笑不由来解析一下这些脑残的神逻辑:dave被鸡奸er鸡奸的时候的奋力出逃原来不是寻找生存方法,在他们看来,被鸡奸了就被打上loser的标签了dave看到有男孩正被侵害上去搭救原来不是生存,这种英勇行为在他们看到原来也只是软弱的沉浸在过去字没写完就被脑残们注解为残缺人生,我要笑cry了,我还说正是因为没写完所以dave把自己跟老流氓本质上区分开了好么换了你们这帮loser被鸡奸,哭哭啼啼像个娘们儿一样早成个废物一样就差上吊自杀了吧?
你们能继续升学,在高中像dave成为明星球员?
你们能观看儿子打球并且给他打气,做个好父亲送他上下学?
你们能在看到鸡奸事件再出现的时候克服阴影能够上去施以援手?
你们不能,因为你们永远自认是运气好没上车的那两个,可惜生命永远是无常的,等你们被”鸡奸“的时候我相信你们都自以为自己是loser了,你们永远不会哪怕去尝试一下,你们翻不了身,因为你们比dave无能软弱无数倍而看看你们推崇的jimmy这坨老狗屎,小时候就是个流氓带头做坏事的,你们的西恩潘确实不残缺嘛,因为人生从一开始就是damaged goods好么,一个抢过劫、蹲过牢、杀过人的烂货,守着个破烂士多,就想harris老妈说的一样”一个小贼还自以为高人一等“真是一针见血,贱人多矫情,流氓多装逼,就是这样不过在哪些自认运气好的粉丝眼里看来,偷东西的jimmy就是理直气壮,被抓包了都tmd赖告密的,杀了他没虐杀算不错了,何况一个月还寄500块,500块哦土豪啊;可惜在我看来,杀人又没勇气当着人家家人承认只会小恩小惠的loser才是真正的孬种,因为他们根本不敢面对自己,洗清罪恶?
那是自欺欺人的孬种的期望而已我承认,dave从被鸡奸后整个人生确实有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领着低保,三十多岁浑浑噩噩,但是我看到了我也相信他作为一个人一直在努力一直在keep trying,不管是对他的儿子、妻子还是路见不平,而且我一直也觉得dave潜意识里正是因为他觉得被鸡奸后只能娶个很一般的女人,后来证明他的选择果然没错,他老婆就是个典型软弱的猪队友——即使这样,我仍能看到她的善良,或者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他老婆和dave共同的愚蠢中的善良,让人觉得尤为悲愤。
是的,悲愤。
我看到一大帮网上涌出来的loser对受过创伤、自我救赎的dave说活该、否定他的努力、轻蔑他的痛苦、无视他的艰难,确对另一个从小到大的痞子流氓、当过黑社会、杀掉污点证人、并且自己动手杀掉曾经朋友的老痞子老流氓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暴行、嘉奖他的鲁莽、原谅他的罪恶我不是圣母,我也鄙视不分场合处处散发圣母之光的碧池们;我也不是卫道士,时刻抱着理学的机关枪抢占道德制高点;我也不是运气差上过车的,也没有这样的朋友,我只是想说:不该这样,it should not be like this.电影说得好”我们所有人其实都上过那辆车了“而这篇吐槽也只是针对那些自认运气好没上车所以摇旗呐喊上车的是loser没上车的是winner的那些loser们(很大部分当然是西恩潘的粉丝)所幸电影并不是为压抑而压抑,老流氓最爱的女儿还是死了,死的还很惨,而且凶手的设置是那么讽刺而滑稽,在我看来,电影有了这条主线才真正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令人敬畏。
因为事实上也同样,我们在面对生命这条大河时,每个人都是刍狗,无法幸免,在岸的笑掉进河里的,自认是生命的宠儿的,只会显得你很可笑,你很loser所以我觉得,片名神秘河,更多象征的是dave这种受过创伤的人尝试但难以突破的迷障,或者jimmy这种老流氓自欺欺人的孬种式的慰藉而已因为生命常在而肃穆,它并不神秘
这张电影海报透露出来的东西很有意思,岸上的人的躯体完全隐没于黑暗之中,反而是他们的倒影才清晰可见,意味真正的真相隐匿于“神秘河”之下,且与表象恰恰颠倒。
第一次看《神秘河》,很多剧情关联和隐喻没能看懂,第二次看,才发觉这是一部被低估很多的佳作。
神秘河是此部影片中最重要的意象,你既可以把神秘河理解为个体需要被隐藏的秘密或潜意识,也可以把神秘河理解为人类社会的阴暗面,影射了人类社会和个体灵魂的复杂性,包罗万象,多少不堪、黑暗与冷酷静静留在了“神秘河”底。
绝佳的剧本,三男主的设定,伏笔众多,抽丝剥茧为观影者一步步呈现真相,在真相的呈现过程中来展现人物性格与个人命运之间的深刻关系。
是的,电影的主题,其实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当然导演老爷子对此作出了远超迪斯尼简单善恶励志价值观的深刻探讨。
戴夫:戴夫一开始在水泥地上未能写完的自己名字,就已经暗示了他后来生命的半途夭折。
戴夫为什么在一开始被娈童癖者选中,而不是吉米或西恩,因为他性格的软弱被娈童癖者所察觉,认为他最容易被控制。
童年的创伤不是戴夫的错,这是无因的错,但是直到成年的多年以后,即便已经娶妻生子,戴夫一直活得麻木不仁,一直难以从童年伤害的阴影中真正走出来,这就有很大的他自己的性格因素。
戴夫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屈服于恐惧,被恐惧所吞噬的恶性循环,他的最后一次难得的从沉默中的爆发让他杀死了一位意外遇见的娈童者,但是这种癫狂本质只是弱者的歇斯底里,连勇气都算不上,与吉米的两次杀人有本质区别。
西恩:西恩在长大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能干的警探,可以说是童年三人组中在社会上最成功的一人,一开始就是作为正义的化身出现。
甚至影片中还给出了西恩拒绝年轻女警的搭讪的情节,说明他也是个有内心“信仰”的人。
但在影片的最后,西恩实际是与吉米联手让戴夫的被谋杀成为了沉落于“神秘河”底的秘密,从这可以深刻表现出他们倆都从未真正同情过戴夫,三人在成长过程中成为了陌路人这一点也暗示了他们倆从未对戴夫给予过关注和抚慰。
西恩正义的化身身份,至此已经深深变得模糊,甚至是错位,这种对正义身份的模糊和错位其实极具现实代表性,毕竟人人从心底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
吉米:吉米是童年三人组里面最复杂和立体的角色,也是三人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他就是“自我主宰”的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吉米是最难被伤害的人,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对负面状况的化解能力,他的性格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层保护——比如:显然,从一开始娈童癖者最不可能选择的捕猎对象就是吉米这样的“刺头儿”。
吉米杀死了背叛自己的“正义雷”,亲自努力寻找杀死女儿的真凶,亲手解决了自己的童年玩伴戴夫,这一系列的操作,无一不显示了吉米“自我主宰”的心灵和生活风格。
他不会将他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任何人手中。
吉米强大的行动能力,甚至可以比追凶的警察先获得消息,而戴夫则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自己老婆眼中杀死吉米女儿的凶嫌,这种性格上的对比,不可谓不尖锐。
吉米有一套完全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是:自我主宰,且为了自己和家人,他能够做任何事,牺牲掉任何人。
比如,背叛他的“正义雷”,显然本罪不至死。
在影片的尾声,导演故意让吉米露出了后背上巨大的十字架纹身,让这个角色瞬间染上了宗教色彩。
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理解为,导演自己也认可了吉米这个角色,赋予了吉米的价值观一种宗教信仰般的神性(吉米与导演老爷子现实中的自我风格确有几分神似)。
影片的最后,吉米在街头阳光中露出放松而有控制力的笑容,这意味着他又从痛失爱女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了,这种性格上的坚韧与豁达,这种对生命荒诞的承受能力,这是戴夫所最欠缺的,所以,即使同样经历了生活的意外和打击,他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个人命运。
吉米的老婆:这个角色最重要的戏份,全在影片尾声对吉米的那段独白,她不但认可了吉米的所作所为,还把吉米拔高到了是“他们自己的王国的国王”的地位。
这个女人内心价值观的独立、坚韧与吉米如出一辙,她是这个家庭能面对任何打击而不动摇的重要根基之一。
戴夫的老婆:导演在最后故意给了这个女人一个帐然若失的镜头,这与吉米的老婆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
因为她不具备吉米老婆那样的独立价值观和坚韧性格,所以不能维护好自己的家庭,是导演老爷子对“性格决定命运”的再一次提醒。
毕竟,突破所谓的道德需要勇气,并不是普通人能做到,而吉米的妻子与戴夫的妻子就是鲜明的对比。
在影片的最后安排了一场国庆游行戏,这绝非偶然,这场国庆游行戏把童年三人组身上的经历上升了整个社会的层面,意味:他们的经历不过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真相就是关于这个社会的真相:善恶平衡从来不存在,弱肉强食才是人类的真相。
当然,导演在这部影片中对“弱肉强食”真相的探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对人类心灵关注的高度。
真正的强大在于,你甚至能突破所谓的道德底线,建立起只属于你自己的“自私的价值观”,并且有勇气付出代价坚持身体力行,才可能获得。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没有底线”的吉米和西恩双双获得了妻子最深沉的爱,而只有“善人”戴夫则丧失了妻子的信任,永远地沉睡在了冰冷的“神秘河”底,成为了他人心中的又一个秘密。
戴夫作为家住小镇边缘的人和性格上双重的“弱”,从影片的一开始就作为受到伤害的“原罪”,到最后被成长为强者的两位儿时玩伴联手消灭,这是现实的最残酷写照,呈现了人类社会和个人命运本质上就是不公。
最神秘的河其实还是影片中主角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所思所想,被包围在一层又一层的观念与潜意识之中,有的可以暴露于世人,有的可以与亲近之人交流,有的则只能一辈子隐匿,还有的则可能当事人自己都永远无法察觉。
波澜不惊的水面之下,往往暗流涌动。
态度和行为被这些暗流所决定,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往往只是表象而已。
1. 曾经和男朋友大吵过一次,温柔的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摔烂了一罐可乐,我从没见过这种架势,着实被吓得够呛。
事情的起因是几天前他和我表哥有过不愉快,而且我认为我表哥是正确的一方,而男朋友是错误的一方。
再次提起来我仍然坚定地站在我表哥的立场说男朋友的不是,他大发雷霆说“将来是我要和你过一辈子,你怎么总站在别人那边来反对我,咱们应该统一战线”,我就告诉他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明辨是非,坚定地拥护正确的一方。
2.男朋友的外公欺负另一个人,两人开始拌嘴然后恶言相向马上就要打起来,男朋友拎着铁锹冲出去要打人家把人家吓跑了。
我的理解:外公本来欺负人不对,应该小辈的替他道个歉然后把外公带回来。
男朋友的理解:即便是外公欺负别人,还是要站在外公这边,一起欺负别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小结:我特别讲理,讲公正,讲正义。
男朋友说无所谓正义和真理,只要是家人做的就是对的。
关于本剧:瑟莱丝怀疑自己的丈夫也并非没有道理,他打了架,他无时间证人,他的谎言漏洞百出。
但她的结局却很凄惨,一个人在游行的队伍里寻找,呼喊。
吉米杀人了,还是自己的好朋友,安娜贝丝依然安慰他”爸爸为了心爱的人什么都敢做,勇敢地去做,他永远不会犯错,不管爸爸做了什么,他永远不会犯错“,结果两人在看游行时露出胜利的表情。
真是残酷的电影,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开始不断地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三观。
也许世界就是这样的,从来都没有公平,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
也许接触社会后我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乱涂乱画只因我是个孩子,被魔鬼绑架无力反抗只因为我是个孩子,身心囚禁人间炼狱只因我是个孩子。
挥之不去的黑森林只因我曾是个孩子,以暴止殇只因我曾是个孩子,隐秘难言独自煎熬只因我曾是个孩子,被杀戮恐吓震慑只因为我曾是个孩子。
直到临死之际我看到了那个孩子,坐在车后排的他孤独无助的望着我,我才知道,原来我的人生早在那一刻已被带走。
可我并不知道,残存的孤独无助感已传染给了我的孩子,尽管他从未在车后排坐过,尽管他现在正坐在盛大游行花车的最前端。
当我看到结尾的杰米对着警察朋友微笑的时候,我惊叹于杰米的自愈能力。
他失去了带给他生命动力的女儿,为给女儿报仇错杀了童年的朋友,在这一切发生之后,他居然还笑得出来,我觉得导演是这样一个人,他知道生活中的不完美,并且告诉我们要竭尽全力活下去,平静的表面下,有多少不被人所知的秘密,但身为人类,却要背负这一切,接受这一切。
这个父亲是个混混,年轻的时候不干好事,他有值得尊敬的地方,就是他懂得爱。
他爱妻子,他杀死陷害他入狱的伙伴,是因为他没机会在癌症的妻子的最后时刻陪伴她。
他改邪归正,是为了女儿凯蒂。
他第二次杀人,是以为惩罚了杀死女儿的凶手。
只看动机,不问结果,导演将杰米的罪恶埋在了神秘河里,连同更多的秘密。
而那个被他杀死的人戴夫,却再没机会得到宽恕,从他小时候被人带走关进地窖的4天的梦魇般的日子之后,他一直作为行尸走肉活着,当他想打开封闭的心与妻子建立正常的关系,他的大门被杰米关闭了。
也许是命运给每个人安排了不同的路,有的人总是有机会选择,而有的人,甚至没有选择的机会。
所以杰米总是一个心满意足的人,妻子很爱他,而戴夫总是心事重重,甚至得不到妻子的信任。
幸运儿在被警察朋友西恩知道杀了人之后,西恩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以后你也要给戴夫的老婆寄钱了。
倒霉蛋在临死的时候,被不受罚的许诺骗了,假装承认自己是杀凯蒂的凶手,结果还是被干掉了,他甚至为杀人编了一个非常真实的理由,在酒吧里看到的凯蒂的热舞,让他看见了自己从未有过的青春。
生活里总是有这么两种人,一种是幸运儿,就像杰米,做了多少错事,但人们还是喜欢他,随时准备原谅他。
还有一种是倒霉蛋,不管他自身受了多大创伤,如何试图活出意义,总是难以得到人们的喜欢,甭说信任,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能。
前者像个喜剧,后者像个悲剧。
悲剧谢幕的时候,人们甚至不会觉得有什么惋惜,觉得不失为一种好的结果,而纵容这喜剧,给他们一些乐子。
人们觉得,这样理所当然。
结尾的游行,是喜剧的继续,欢庆的队伍,鼓掌的人们,围着幸运儿的有靠得住的兄弟和爱他的妻子,他在阳光下依然笑得那么自信,他还是可以迎接每一天,仿佛悲伤从未来临,是的,他失去了深爱的女儿,可他还有两个。
可是那个倒霉蛋呢,悄无声息的去了,游行队伍里低着头的他的小儿子,还有唤着儿子名字的妻子的忧郁,似乎证明他有来过,但是除此之外,他似乎被无情的抹去了。
人们也许还会想起他——总是紧蹙着的眉头,高大的身影里都是疲惫,想起时也难免觉得不爽,然后这念头一闪而过,继续过他们有滋有味欢快的生活。
但戴夫自有他的分量。
所以这部电影里他带我的震撼,远高于那个胜利者。
他的微不足道的一生,向死而生的一切,都像一个人类的梦魇,没人想去经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是难免遭遇,这是真实存在的,不能逃避的命运。
为什么同样是伤害,有人毫不在意,有人郁郁于此,杰米的轻松与戴夫的沉重,是两种选择。
不过是两种存在。
神秘河里的一切,较此都更为复杂。
如果你细心去想神秘河里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想必你会吓出一身冷汗。
而人类的正义,又有多少公平呢?
1、这片子很精彩,我有看的完全入戏。只是编剧和导演做的太过火。2、我以为最后戴维的妻子会用枪什么的干掉吉米。吉米竟然没死!3、‘从不公正中努力发觉积极意义的导演都是畜生!畜生!畜生!’哈。
这是一个比较阴沉的电影,对于戴夫的死,我觉得不应该~ 我知道凶手肯定不是他! 可他却死了,为此的代价……
蒂姆罗宾斯真是太悲惨了,童年时的不幸遭遇,成为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性格扭曲,友谊不再,甚至得不到自己妻子的信任,最后无辜的死在儿时好友手下。。。感觉他演的比西恩潘还要好
某种意义上不像是东木爷子的风格,结尾的交叉平行蒙太奇运用的再明显再快速可能会更出彩,当然老爷子向来少这么用,还是不错的片儿吧,几位猪脚把握的也不错
虽然 sean penn因此拿到了影帝,不过我觉得Tim Robins表演更为出色
公正和情感冲突的时候,得有多么强大的心脏和意志力来处置,幸好伊斯特伍德爷爷在片子最后留下了温暖和希望。西恩·潘这个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
我看完这部片之后曾将自己的签名改为:tim robinson,史上最冤actor.这部片甚至加深了我对sean penn所演所有角色以致他本人的痛恨。
这部悬疑片虽然属于“慢热”型,却后劲十足。伊斯特伍德虽然转型拍摄悬疑惊悚片,却少不了他一贯的感伤主义硬汉色彩,多线叙事虽无某些实验电影般巧妙,却与一般学院派不大相同。它不仅论证了弗洛伊德所言童年经历重要,更指出了在极端的情况之下,爱情、友情,甚至是亲情的不可信性
很好的片子,阵容强大,一帮实力派演得一流,摄影音乐也搭配的好
为故事而编剧,让首尾脱节。这比中国二流编剧还不如啊。唯一欣慰的就是两个FBI没有摆成好莱坞式的蠢样。
两星是为了憋屈的Tim Robbins,如果他来演杀人的角色,我大概会大快人心的打个满分之类。果然人心是偏得没办法的。
这个片子的三观真得是让人恶心,最后一段关于”大爱“的解说词更是让人恶心透顶,还装深沉被观众解读为”命运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剧本刻意描写的三人交织的人生浮沉起于谁上了娈童癖的车,真是美国人性电影的通病。伊斯特伍德的导演技法毫无亮点,西恩潘和蒂姆罗宾斯的演技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悲剧的谢幕 我感到惋惜 我心疼他的儿子 我可怜他的老婆西恩潘这部电影给我产生的阴影太大了 当初我是山姆那个好爸爸形象 完全颠覆了
这是我当初期待已久的电影了 自从最早在报纸上看过简介就一直想哪天能看到他 但是一口气看完还是有些失望的 而且当时极其不能接受结局 现在看看别人的分析反而想通了 真的是各种苦逼啊......
西恩·潘和蒂姆·罗宾斯两人撑起了整部电影,这他妈才叫演技!
这部电影需要看两遍以上,因为几乎每句台词都是有意义的。虽然电影贴上了诸如娈童、谋杀等标签,这些不过是想铺垫来表现三个人从童年到成人后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变化。从童年的死党到长大后亦正亦邪或复杂或对立的关系,甚至到最后杀害对方,没有所谓的友谊,没有什么公不公平,性格决定命运吧。
本来打算看个悬疑侦探剧,没想到根本就不是本片的重点。每个人都在试图逃离自己的内心的阴影、罪恶、自私和恐惧,但这些都是逃脱不了的印记,碾磨在因果的命运轮回里……无法自拔……当然,最后还是替那个戴夫感到很悲哀……总觉得他是个早就被选中的善良的受害者……(不过这片真够拖沓的==)
?完全get不到,而且节奏真的太慢了......看大部分男性角色在里面就像在看一群蠢钝如猪的癫公想吐。唯一共情的点是,从小时候在未干的水泥地上只写了一半的名字、因为住得最远被炼铜癖选中上了那辆没有返程的车开始,到其他人都站在阳光下,只有妻子一个人在阴影中,向着坐在游行车上唯一闷闷不乐的儿子奋力挥着手结束,Dave一家都是这个小镇的外人。性格的确会影响人生中的抉择,但不是百分百决定了命运,如果脱离了社会环境去谈人的命运,那就是悬浮的,是空中楼阁。这片的主题应该是炼铜癖该亖。
看完之后觉得,不论是悬疑还是影片对家庭与人生的阐发,都很明显有刻意而为之的痕迹,导演似乎太急于想把自己的表达施加于观众了
一个礼拜都没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