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了很久,基于《十分爱》和《独家试爱》。
两个感觉:1、越想做好一件事情,越在乎一件事情,最后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
这一点是想对叶念琛说的。
前两部过高的票房,过好的口碑,可能多多少少会对叶导产生一点压力吧。
其实是人之常情。
偶尔写点东西的我也会有如此心理状态。
可能有一天无意发了点感触,通过文字表现了出来,结果出乎意料的受到追捧和好评。
那么对于自己要写的下一篇东西,不得不多了一些刻意,一些自我的高要求,一些对“读者”的顾忌(甚至可以说是迎合)。
然后,自己越是想写好,越是刻意的去表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卖弄自己的文字技巧,到最后,出来的东西,味同嚼蜡,无人问津。
看完《我的最爱》,有非常强烈的这种感受。
无数次的伏笔,无数次千回百转的剧情设置,无数次兜兜转转的人物关系,仿佛都能看到叶导,为了把下个悬念兜回来,坐在马桶上头都挠破,手纸扯烂一地。
结尾更是刻意之中的刻意了。
如果真的想不出来“反转”效果的结尾,还不如让时间停滞在方力申满身血渍,奄奄一息的看着阿宝和四眼甜品仔牵手离去的背影那一刻。
2、与前两部不同,《我的最爱》讲的已经不是爱情了。
“四眼甜品仔”和琪琪勾搭上,竟然只因为在taxi,喝醉的琪琪将他当成自己的男友主动投怀送抱,而后“四眼甜品仔”就上了琪琪的床。
男人固然都好色,但好色不代表有兽性没人性;爱情诚然也都脆弱,但不至于脆弱的只能存活于真空里(照电影里的剧情,各位姐妹们的bf以及lg就真的要弄个五彩隔离罩,把他和身边的所有雌性活物都隔离开,不然,但凡有雌性活物采取主动,领土必然沦陷,根本没有抵御的时间和机会,分分钟失守)。
这种情况下,一夜情尚算情理之中,但为了一夜情就此与有多年感情的女友say goodbye,那就只有一种解释:所谓爱情,从来不曾在“四眼甜品仔”和阿宝之间存在过。
不过看那四眼田鸡一副软弱懦弱体弱弱智的样子,就很想上去踹他两脚。
还有阿敏和阿风的所谓“后备情人”。
不就是双方都在各自的爱情里有不满么,不就是一时寂寞难耐欲火冲头,红杏出墙野猫偷腥了么?
非得美其名曰冠冕堂皇的称之为“后备情人”,还故作贞洁烈女拟出一系列条约,曰“正牌就是正牌,后备永远是后备,后备永远不可以取代正牌的地位”,以此证明自己很有原则?
对正牌男友忠贞不二?
对爱情有所交待?
爱情是自私的,具有独占性和唯一性。
如果阿敏真是爱自己的男友,则心里无法容纳另一个男人,则她不爱阿风;与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亲昵,发生肉体关系,似乎叫“性伴侣”更贴切一些吧。
如果她爱阿风,但仍然执意和自己的男友结婚,那其实,她想要的只是一种关系,一种所谓被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而这种关系里,到底有没有爱情,可能她已经不在乎了吧。
一个亮点:唐宁最喜欢的一段台词——我不是想查你电话,但是这个和买衣服唱K一样,是我的嗜好,我希望你身边的女人。。。
全部都是“肥婆”“猪排”和“师奶”。
我来月经时,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乱发脾气,一个月你只是忍受我几天,我发脾气的时候,叫你不要来找我,永远都是假的,你一定要回来找我呀,我发脾气跟你说的话,千万不要当真呀,我说不好就是好,我说不要就是要,我说不想就是想呀,你明白吗?
我生气在街上跑了,你一定要把我追回来,我不想在玻璃窗或倒后镜里。。
看你有没有跟在后面。
我整天说要减肥,其实我想听到你跟我说:“你一点都不胖,我喜欢就行了。
我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我太爱你,我不可以没有你啊。
看这一段的时候被唐宁感动的哭了。
的确,这就是很多女生的心声。
很多女生笨笨的,或太要强,明明很爱对方,却因为自己不会处理,或不懂得表达,而把对方给气走了。
这样的两个人,不是不相爱,只是不懂得相处,多可惜。
总的感觉,主题不够鲜明,多线发展到最后有点失控,配角反而抢了主角的风头。
很多情节多余或牵强。
就像插花,本来花和花盆都足够靓丽,但为了让这盆花显得更娇艳,更完美,“绿叶衬红花”,又多加了一些配草之类。
结果不知不觉配草越加越多,到最后分不清到底是“草衬花”还是“花衬草”,连原来的一点韵味也全都被破坏掉。
平白浪费了那新鲜靓丽的花和花盆。
从英文名开始喜欢这部电影。
L for loves,L for lies.本以为这种纯爱系的电影会是狗血的大团圆结局。
没想到结尾还小小的讽刺了一把。
作恶不是那么容易救赎。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其实那个阿俊有什么好的?
至于那个高利贷,我囧……阿蚊:恋爱中的每个女人是不是都有过像阿蚊那般任性的时候。
其实无心伤害对方,只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往往两个人多亲密,要通过伤害来证明。
可凡事都要有一个限度,即使再好的脾气,也 经不起折腾。
58:谁又不是在伤害中学会成长呢。
时间长了,我们终究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掩饰自己的需要,在对方面前做个完美情人。
可是心中,却也是不甘的。
所以,会有“好朋友”的存在。
总有无数个借口原谅自己偶尔的放纵。
最终,也学会收心,明白有些人,是只能相爱不适合相守的。
“喜欢,和能不能在一起,已经是两件很不同的事了。
”就是因为不是正选,所以才能得过且过,少了那份距离感,一切缺点都会暴露无余。
所以,“我欢喜侬”,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阿宝:“全世界的人都不相信你,都说你骗我,只有我一个人相信你。
”当我们终于踏入真实的社会,浮浮沉沉那么多年,谁还可以那么执着,那么简单的相信一个人呢?
“很傻很天真”是要付出代价的,又有几人能够承受那样的痛彻心扉。
即使是电影中的女主,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后,仍然被老公所欺骗,那么我们这种现实中的小人物,又怎能期待奇迹偏偏遇见自己呢?
我相信,想要什么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琪琪:看到琪琪,想到一个名词,《诈欺猎人》里所说的红鹭。
美貌,聪明,自信……因为缺少了一点善良,所以成了女二号。
其实严格说起来,她不过是企图心太过强烈,稍稍冷血了而已。
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不是那么男人本身意志力太不坚定。
又怎会让她有机可乘?
而且,她爱男人的钱,正如男人爱她的外表和身体一样,又有谁有资格谴责谁?
她不过是“对一切能赚钱的事都感兴趣”,仅此而已。
比起现实中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种种卑劣手段,其实她都算良善。
电影中没有交代她的结局,但我相信,聪明如她,只要能过了自己虚荣心和挫败感这关,一定可以东山再起的。
只是这样的生活,又会否太悲凉?
从来没有真正爱着谁,甚至没有真正的被爱。
在每个角色身上都看到自己的影子,究竟自己是哪种人,将要成为哪种人。
我一直都在寻找着答案。
太久没有看港片。
对这部低成本出奇留下印象。
电影告诉我们:出来爱,早晚会遇劈腿,早晚会想劈腿。
殊途同归都是劈。
这个21世纪爱情特色之一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如果你想幸免于难移居火星可算是个好选择。
(广告:火星,最有势力的行星!
)爱让一切都变得有可能。
本性使然人是不会希望那些不好的“可能”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你会看到那些奋不顾身的背影和头颅,一次次在爱情这场无烟战争中呕心沥血的死去活来。
故事告诉我们爱的“时机”是多么重要的一种假释机会,一种可以顺理成章推卸责任的托词。
同样的一个生物,可以信誓旦旦说:最爱你,但是也会很洒脱说:都过去了。
真是件另人羞愤的事呢。
同样的一张嘴,到底出来进去多少次相同的情话呢。
相信看到这里,你会突然不好意思起来,没事,我们是人类,都食物链顶端了。
好在人都是爱讲缘分的。
刚认识的时候说的最多的是,你也喜欢这样,我们好有缘分。
要分开了,相互翻江倒海想的最多的就是:叹,还是没缘。
更二点的会玩拆字游戏:啊,有缘无份呐(请用诗歌体朗读)剧中老千那个人物可套用现在流行的一种说辞:都是靠着回忆生活的人。
当然,我不清楚在这个地球上是否真的有人靠着回忆生活一辈子,但至少我明白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都活在记忆中。
如果有,遇到时,麻烦帮他做做心理治疗,问下他可无怨无悔。
看看老千的下场就明白活在记忆中是件多么惆怅恼人的事情,流干血的最后一眼是看着自己的青梅竹马谈情说爱着的。
一切都是有道理的,既然你那么爱活在记忆中,所以就只能挂了,因为人只有闭上眼才能回忆。
阿宝是要修成正果了,结婚前同前女友见面才发现男友再度重现劈腿江湖。
可见,“好了伤疤忘了疼”可是爱情江湖人人专攻的绝学。
只是修多好,也不见得会出世。
因为还会爱。
人山人海的爱。
恰逢前天海内网站有人调查《通常,你怎样成功泡到另一半?
》答案:网络 占了头彩。
一个互联网暗箱操作了多少爱恨情仇呢,不得其解。
其实,纵使千帆驶尽。
我们只愿承认眼前的这个人是最爱。
你可知,最爱也是有期限的。
深深的祝福你。
好运。
此致ps 莫劈火柴阿萌
我已经清楚的知道 这电影绝对是个雷. 一般人听"我的最爱" 一定是以为大团圆结局. 但是你看多了叶念琛的电影你就知道他绝对不会让你心满意足. 这部电影要说的话就是方力申真的够惨的. 印象中的那句她想要的我给不了 有人会觉得这人不够主动 你也许拖着你狂吐血的身体再走个一百米 就能把她追回来了. 但是他想起了这句话, 于是他就躺马路上, 当然是死是活我就不主观判断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人的类型. 刚好叶念琛每部电影都有一个这样的角色出现. 所以我就更爱. 人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适可而止. 简单的说 就是冷静. 我觉得这是一个人最值得骄傲的做人资本. 一个冷静的人 很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 哪种程度是我必须努力做到的. 那种程度是我无论再怎麽做也达不到的. 既然如此 不如我冷静下来 彼此就都解脱了. 我们是平凡的人 不是没了这个人你就活不下去 你就不幸福的男主角 女主角. 阿宝拥有很好的品格 相信别人 善良. 但她是一个电影中的平凡人, 不是一个电影中的电影人. 所以她屈服现实的温暖 放弃那个令自己怦然心动的人. 方力申这个在电影中也不知道到底叫什么的人 知道自己给不了 就自己放弃. 多真实. 记得另一部电影中曾经说过 一个人一天心脏也就跳这么多下 心动就是多一两下 跳多了 心脏会不能负荷的. 没有人永远愿意永远站在风口浪尖, 当一家人在寒冷夜晚等你吃火锅的时候 你还会再执着于寻找不确定的东西吗? 我不会. 我相信一句话 知足常乐.
和人聊天,问道,你会一夜情吗?
不会的。
外面的女人很脏很没保障又不安全我……只是因为脏?
难道没有道德……——道德?
这年头谁还讲道德呀。
有人说,叶念琛试图阐述的是现代人的爱情观。
狡黠,冷酷,打破童话和所谓忠诚唯一。
在这三部(〈独家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中,我看到的是婚后的背叛、甜蜜追求其实只是众多备胎之一的残酷真相、打着红颜知已旗号的暧昧、屡教不改的劈腿、后备情人的理直气壮……我们原以为的爱情,其实只是自己的一相情愿。
真的只是——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障眼法,看到的未必是真的,真的未必能幸运看到。
爱情是什么。
自从我们懂得了爱之后就不停的追求寻找,然后以为真的就有天荒地老从一而忠的童话。
可是在一次次的残酷真相面前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所谓爱,只是生活中的一种调剂品,人,永远会追逐那些新鲜有趣的。
我们都是爱自己多一些。
我们原以为彼此间是有爱的,可是最后发现,原来只是一场战争。
谁都不愿意首先被背叛,谁都没有安全感。
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是互相提防、找备胎、打着友情的旗号享受齐人之福。
为着考试我在读劳动经济学,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为什么女人在劳动力的比例越来越大了呢。
原来是现代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生活没有保障的妇女们一个个走上了社会。
不知道这到底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也许最后我们会问——你会和我结婚吗?
会啊。
你个方面条件都很适合我而我们这么多年也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也很支持我不娶你娶谁……只是因为这样?
那么你爱……——爱?
这年头谁还讲爱情呀。
——原来道德与爱情一样,都是奢侈品。
《我的最愛》預告片里這么寫。
“現代愛情五大不可相信:不可相信你的好朋友不可相信你的男朋友不可相信你的女朋友不可相信任何承諾最后……連自己也不可相信”因為這樣,我期待了它很久。
另一個原因是葉念琛。
葉念琛。
如今這三個對我而言約等同于另三個字——反轉劇。
《獨家試愛》的時候,我為他的結局所驚艷。
《十分愛》的時候,我說,“這才是葉念琛啊”。
《我的最愛》,不過第三部,然而……為什么開始厭倦了。
看前面兩部電影的時候,我最是愛葉念琛戲外的一段至理名言,他話:“愛是必須存在相信,最終極的相信,是儘管所愛非人也仍然要信下去,那是一個人對自己最後的支持和執著。
好像很殘忍?
但誰告訴愛情一定是溫柔、愉快,樂而忘返。
這才是真實。
”葉念琛一直花心機在戀愛與結婚上。
一開始我還是想說導演的好話。
我一直覺得他把愛情的懸疑做的很好,不似很多低智商的都市小品,看完拿出碟關掉DVD,或者在電腦按下叉叉,看的當下或許是有過些許感覺,從不足夠緬懷。
三部電影很多個故事來闡明他的悲觀的愛情觀。
起承轉合都極有趣。
好好教訓每一個看他電影的人,不要美化感情,不要對感情的瑕疵視而不見,去思考去接受每段感情的現實。
多得這樣費盡心思的編劇導演。
事實證明,現代人既對夢幻十足貪婪,又多過分甜膩的東西免疫。
也在想,那些看到最后像自己那樣深深覺得從頭到腳涼意,其實那些悲哀以及那些認知我們或者根本都有,只是無力面對。
原本我等這般人,就不相信童話,相信的是背叛,背叛之后還有背叛,所愛非人,以及所愛非人都還要愛下去。
把這些事情說出來,為自己也會流下汗來。
我看葉念琛作品從來是把愛情當懸疑。
愛情,本來就是出懸疑劇。
心有余悸的相逢,棋逢對手的交往,節外生枝的后來,驚心動魄的分合。
以及看似平靜后那久久不能復原的最后一撃。
你的愛人即是你永遠的對手。
為了尋找感情真相,我們每一個人都赴湯蹈火,而到底情歸之處是否合適,誰知道。
原來這懸疑劇是沒有結尾的,懸疑之后還有懸疑。
因為——無論戀愛還是結婚,電影可以終止,這條路上是沒有結尾的。
戀愛與結婚,本來就要冒點風險,以為有所結果的,也許遇到阿寶和阿華這樣的,開始甜蜜的新婚燕兒,受不住考驗就分了手。
再不然,揀半天揀到自己的最愛,卻不知好的那個不懂珍惜,留在身邊的盡是說著大話。
又或者結婚了,感情轉淡,神經質地忙碌于尋找情敵,卻發現秘密的答案就在自己的身邊。
《我的最愛》里其實也有最喜歡的一個英文單詞,TIMING。
戀愛講求時機。
時機不對,兩個人就走不到一起,對上了,就算不適合,也能湊作堆。
阿風在和阿蚊分手時用了這個阿敏給他的理由。
真正因為時機而錯失,我卻以為是阿寶和阿強。
阿強死了么?
應該是沒有啊。
死去的是他們在一起的那個時機,那個機會,這也許是他們惟一和最后的可能,以后都不會再有。
但阿強為他的行為付出了代價,不是他的手,而是一段情。
這個時機讓阿寶走回原來那條路,在她面前是轉身認錯的前男友,而沒有機會了解有人因為她的相信而修復了人格。
這個時機讓她最后與好朋友一齊叫出聲,應該也終于明白了有些東西是有慣性的。
這與十分愛中的三角戀是一個道理。
《我的最愛》已經不比從前殘酷。
葉念琛在前兩部的結尾都沒有揭穿真相,阿寶和阿華互相欺騙生活下去,和撒著謊的大力繼續手托著手。
殘酷的是他們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便只有觀眾替主人公唏噓。
而這一部阿寶與好朋友看著同一個男仔出現。
當面了然一切,所剩的是怎么辦,已不是炸彈還未爆炸的危機感。
在這段愛情里,還有人為愛向善。
溫情許多。
可究竟為什么《我的最愛》無法成為最愛。
三部下來,有些東西開始駕輕就熟,而另一極端是開始老套。
為了避免這樣,葉念琛確實做了不少努力,整個故事的架構也希望明顯區別于前。
或許也正是這樣,開始往另一個極端走去。
的確,整個片子還是很葉念琛的,然而這個故事已經在他可以控制的范圍之外。
尤其是到了向來最充滿華彩的結尾,不免讓人有為了反轉而反轉的失望。
兩條平行感情線最后的相交,建立在一個非常支撐不住的點上。
而葉念琛最終想要表達的東西,卻沒有在這交會的片刻閃出從前的光芒來。
老千的故事已經脫離了葉念琛的軌道,那點年少的暗戀似乎喃喃自語不知所云,終究他擅于做的是以制造感情懸疑,而不是在真正搞出一出懸疑劇來。
一部電影的成熟,好似煎牛排這樣,《獨家試愛》少幾分未到,很嫩很新鮮,《十分愛》火候剛好,咬勁十足,而《我的最愛》就似乎有熟過頭的嫌疑。
那感覺就似在高潮中跌落。
倒是像極了葉念琛的每次結尾。
而愛情亦是這么回事吧。
没看过<独家试爱>,从<十分爱>开始,超级喜欢,推荐给身边所以的朋友,并把它当作爱情教科书.在豆瓣看到<我的最爱>的评论,才知道,原来还是个三部曲哦,回家就迫不及待找来看了,对导演的期待太高了吧,觉得给我的震撼并没有<十分爱>强烈看完已经凌晨一点,懒得写了,早上还要早起.所以现在睡饱了跑上来瞎扯几句,而且看了很多其他人的东西,挺共鸣的发现大家对这片子最感触的有两个:一个是TIMING这个概念,一个就是唐宁那段长长的台词一TIMING,从此,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理由,可以在追求表白时登场,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分手理由,免得总是那个"性格不合""你一定会找到更好的..."P话,喜欢你想和你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如此合拍,好的象一个人,那个时候和你一起才是幸福自由不爱了,突然就发现我们怎么这么多不合,性格差距咋这大呢?不和你一起才是幸福自由咱们的TIMING不对呀,一走一停,一快一慢之间差距就拉开了,我们就不合适了,然后,就成为了彼此EX阵营的新丁想到刘墉文章里的一句话:小姐对于在办事前先跟男人收钱的原因给出如下解释"男人,上面硬的时候下面就软;上面软的时候下面就硬"二唐宁那段剖白,一种自我认知吧,终于可以把内心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不用觉得不安全,不用害怕我想很多女生都有这种感慨吧,起码我是爱情,就象一场角力,要很多计谋,智慧,斗争....我们不安全,我们担心太多,所以我们计较,较真,任性....女生,说分手通常都是为了被挽留,男生,说一次或许就是真的啦.而且他还不主动开口,把你先逼急了,你说了他就顺着台阶下,好象还是顺应你了,其实心里不知道怎么心花怒放呢?!看到蚊那一幕,看到风并没有可能和敏一起,我以为蚊能感动风,他们会一起的,结果,风还是坚定的分手了,呵呵,这就是男人通常的选择,这才是正常吧,我们还要感谢人家,人家好歹真诚,没骑驴找马的骗你反正,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出来爱,遇到P腿也是早晚的.本片不是传达了一个信息:爱,要抢的,幸福要自己争取呀,管它是不是从别人那挖来的说说结局吧,果然还是导演的老风格,一次不忠,百次不容啊.好朋友怎么就这么容易变成小三呢?所以,我们先贱贱的爱着,然后伤害着伤害着就习惯了女人选择爱情,相信爱情,就是犯傻+犯贱,我们自找的,我们乐意电影有提到我喜欢的张小娴,顺道就贴上两句她写过的吧:我们每个人都想做树下乘凉的人,但无奈老天有时只是安排我们做种树的那个人;首先是爱情让我们忘了时间,然后是时间让我们忘了爱情PS,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叶念琛和张小娴一起会怎样啊?^_^,纯属玩笑这个世界,不能相信的太多了
http://hi.baidu.com/kalezhao,小K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链接【关于曾恺玹】曾恺玹,原来是你。
以前就喜欢她了。
原来她叫这个名字……曾恺玹。
认识她,是在周杰伦的《我不配》和古巨基的《劲歌金曲2》里面的MV,喜欢那里面的你的感觉。
就如当年喜欢桂纶镁的MV,知道她叫桂纶镁了的感觉一样,惊喜,却发现不喜欢这种感觉,不喜欢剧中的她,不喜欢剧中的狐狸精,却还是为她的结果而烦躁:如果桂纶镁有一天饰演狐狸精,而且结果被人骗财骗色的话,我同样还是为剧中的她,为饰演剧中她的她而心痛吧。
虽然曾恺玹在我心中比不上桂纶镁十分之一,所以我只是烦躁,但是毕竟确实还是烦躁不安。。。
了。
看到最后的时候,方力申无望的看着邓丽欣和男友的背影,那时候我快要落泪,却刚好遇到老妈进房间叫我吃饭,让我囧的不行,强忍着声音不要颤抖,结果一声“我知道了”却是像朝她发火般吼出,真是对不住一片好心的老妈啊。
老妈,俺错了。
【关于本剧】之前2部曲都下载过,却只看过[独家试爱],[十分爱]楞是没有看呢。
今天抱着网线断开不知怎么上不到网,随便找一部存盘里面的存货的(自己以为是)喜剧电影看看的心情看完《我的最爱》,惊喜的发现好久没有看港片的我愣是被这个片子弄得伤春悲秋起来。
恩,导演那种让人们不要相信爱情的主线没有让我触动,倒是痛改前非而却最后出乎意料的死亡的香港老桥段依然使得我鼻子酸,哎呀哎呀,我这个看电影容易哭又死憋着的闷骚干嘛老是看不到喜剧的呢囧。
附上唐宁那段让我自己都感动得以为风会回来却走开的告白作为结尾我不是想查你电话,但是这个和买衣服唱K一样,是我的嗜好,我希望你身边的女人。。。
全部都是“肥婆”“猪排”和“师奶”。
我来月经时,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乱发脾气,一个月你只是忍受我几天,我发脾气的时候,叫你不要来找我,永远都是假的,你一定要回来找我呀,我发脾气跟你说的话,千万不要当真呀,我说不好就是好,我说不要就是要,我说不想就是想呀,你明白吗?
我生气在街上跑了,你一定要把我追回来,我不想在玻璃窗或倒后镜里。。
看你有没有跟在后面。
我整天说要减肥,其实我想听到你跟我说:“你一点都不胖,我喜欢就行了。
我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我太爱你,我不可以没有你啊。
还是忍不住吼回题目那句:【曾恺玹,原来是你。
可是我还是喜欢原来的你】kalezhao,www.iokshu.cn,all rights reserved
叶念琛导演的关于爱的三部曲,看得真让人心情不好啊。
他把爱情里赤裸裸的部分展示出了,究竟是为了什么。
《独家试爱》里的阿宝说,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结尾的时候,男主角删掉了第三者我很挂念你的短信,女主角在再生纸上给第四者写信,写下亲爱的,然后关上门。
这样,删掉的不只是短信,关上的,也不只是门,婚姻也悲剧了。
《十分爱》是爆点最多的一部。
只是不敢相信,错过了那么多些年,曾经爱过的人,仍旧在欺骗。
结尾那个长发女生说的话,真让人心寒。
我是真的喜欢张敬轩,阿宝,你自己说的,眼睛看到的未必真实。
可是你却那么轻易地相信了。
《我的最爱》。
那个无敌老千男主角在受很严重的伤,却只能看着女主角和另外的男生走远。
这个女生,你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有很奇怪的感觉。
“因为她要的,我给不了”。
真的,我真觉得你们可以在一起,至少都没有欺骗。
我属于偶尔会装逼,偶尔会矫情,大多时候是集装逼和矫情为一身的那种人,三部曲系列的海报,大艳大浮,向来为小清新所不容。
有个朋友说有一段时间特别迷叶念琛的片子,还把自己的ID改作了女主的名字。
就是抱着这样求解问路灭疑惑的心态,一天看完了三部片子。
在此,我为到第三段为止,以及之前的装逼又矫情的行为,向叶导赔不是啦。
内地每年也会拍很多“都市爱情”题材的影视剧,我看的不多,但看过的多是这样的印象:出身悬殊为分手埋伏笔,有钱没钱导向出轨的几率,语言煽情书面化,(坐在屏幕前看着,好似朱军老师在一旁紧提示,钢琴该起了啊...),小高潮主要靠亲家登门,要不就是癌症晚期,做爱的镜头从来不晃,还要多机位,推拉摇移样样齐,这一点深得日本AV界真传。
叶念琛的三部曲是真正谈爱情的,再进一步,说是过于理想化的也不为过,没有家庭压力这些方面的逼迫,甚至于在90分钟里找几个有巨大冲突的桥段也很难,叶编剧就是靠着不停的讲话,把故事推向前,香港是中国城市气质最好的,没有泥土,也就没有太多的瓜葛;没有事件,也就不必强充怎样的情怀;楼宇与楼宇比肩,才显出生存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分寸感。
而分寸感,是多数爱情题材导演的软肋,哭哭啼啼不能少,但多了就显得贱;卿卿我我也需要,但由此走向长相厮守就俗气;背叛要不要,猜忌要不要,是一样的,他们对爱情关系形成威胁的时候,并不只是瓦解,也恰恰形成防御。
叶导都做到了。
三部曲最为观众称道的,大概少不了叶氏“最后三分钟”,障眼法蒙蔽了我们的,最后导演冷不丁泼口冷水。
“谈情说爱嘛,就是这个样子的啦。
”忽然觉得,这种“间离效果”有点像戏剧里的布莱希特体系,要观众掉下一滴感动的眼泪时,要保持清醒,告诉说着一滴泪水只是流给前一刻的。
下一刻的戏,还没开场呢。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