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紫蝴蝶

紫蝴蝶,Purple Butterfly

主演:章子怡,刘烨,仲村亨,冯远征,李冰冰,王凯,谢承颖,姚安濂,Felicia Pullam,Seiichiro Hashimoto,高昊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法国语言:汉语普通话,日语,越南语年份:2003

《紫蝴蝶》剧照

紫蝴蝶 剧照 NO.1紫蝴蝶 剧照 NO.2紫蝴蝶 剧照 NO.3紫蝴蝶 剧照 NO.4紫蝴蝶 剧照 NO.5紫蝴蝶 剧照 NO.6紫蝴蝶 剧照 NO.13紫蝴蝶 剧照 NO.14紫蝴蝶 剧照 NO.15紫蝴蝶 剧照 NO.16紫蝴蝶 剧照 NO.17紫蝴蝶 剧照 NO.18紫蝴蝶 剧照 NO.19紫蝴蝶 剧照 NO.20

《紫蝴蝶》剧情介绍

紫蝴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28年,伪满洲国的日本翻译伊丹英彦(仲村亨)离开中国情人丁慧(章子怡)返回日本,数年后他再回中国来到上海时,变身高级特务。而此时丁慧已成为地下抗日组织的成员,并与该组织首领谢明(冯远征)相爱。抗日组织去火车站接从外地聘请的暗杀日本情报人员山本的杀手时,误认其为小职员司徒(刘烨),混乱中,丁慧杀死司徒女友依玲(李冰冰),司徒则被伊丹英彦抓获。 对一系列遭遇无比迷惑的司徒被释放后,发誓要为依玲报仇。丁慧与伊丹英彦重逢,成为两股势力互相设局要利用的重要棋子,她本人正为误杀无辜饱受内心折磨。某个日本会所举办的舞会上,伊丹英彦告诉丁慧山本与谢明均已死,丁慧震惊想刺杀伊丹英彦之际,司徒持枪闯进舞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猛鬼爱情故事灾难大电影乌珠穆沁恋歌米克与诡计TOPLEAGUE色,戒去你的世界再爱我一次马东的假期越野狂飙沙海烛龙动画锻炼EX毒枭矮子第三季美男高校地球防卫部LOVE卖猪女友成堆第二季之后3凡妮莎海辛第一季玩命警车需要浪漫少年菀得古老国度的传说岬童夷千里不留行伊甸音乐大师黑金风暴铁血将军科曼先生王牌保镖2追龙番外篇之十亿探长

《紫蝴蝶》长篇影评

 1 ) 最后八分钟

断断续续看这部片子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阴冷灰暗潮湿,整个叙事我以为我就是看不懂的,因而拖沓了这么久。

直到最后的最后,八分钟,被我不小心切割出来,刚刚看完。

我等不到你的爱情,我的一片痴心,像冬日里没有阳光一样寒冷,戏虐却饱暖的女声里,浮出来1937整个民族命运的悲剧:子弹,轰炸,倒塌,废墟,硝烟,血,生,死,日本部队,中国士兵。

还有最后一个镜头留给,一个抱着死去爱人的哭泣女子。

瞬间在这一种张力中,大概明白导演想说的是怎样的情绪了。

这是不能用语言说的故事。

你只能看到蝴蝶的翅在振动。

 2 ) 喜欢喜欢

第一遍看了一半其实没看太懂剧情,台词听不清楚,又听不懂日语,看到一半就放弃了。

今天终于有时间又从头看了一遍,太喜欢了,觉得一切都刚刚好。

紫蝴蝶感觉和yhy的叙事是有类似的,都是讲大环境下的个体。

但是实话说yhy在我这里更像是纯爱片。

里面跟环境扯上关系的地方,我看下来觉得大可不必,其实删掉那个部分也无伤大雅。

所以比起来我更喜欢紫蝴蝶,紫蝴蝶的完成度更高,叙事也更流畅。

大环境下个体的主动与被动的选择,命运与命运的玩笑,蓄谋已久与机缘巧合的冲突。

包括整个影片主题上,都是极大时代的背景下对极小个体的展现。

整个故事的推进,伏笔、节奏、因果都太好了。

司徒这个角色的设定真的很精彩,意料之外的卷入,从懦弱到fc之心燃起的那个推进的长镜头真的很好。

以及在fc的过程中,叙事一直诱导他在冲着rb,但是最后把枪对准了丁慧这个设定也很妙。

同时,剧中每个人物对于自己xy的毫不犹豫的坚信,竟然也让我有些羡慕,不论是对lc的坚信还是对fc的坚信。

谢明、丁慧和司徒的果断竟然给我带来了一种没有矫情和纠结的爽感。

娄烨总有把普通的日常语言赋予仪式感的能力。

明天见、好运气。

是浪漫的告白,也是悲壮的伏笔。

影调很喜欢,摄影也很喜欢。

看的时候我这里刚好也小雨了,哗啦啦的雨总是让我想起悬崖之上,也会想起暴雨将至。

游离的对焦真的太灵了。

顺便gmz鬼迷日眼的对焦真的蹭的太恶心了,真的仿佛学生作业,笑了。

得不到你的爱情好好听,李冰冰好美好美,伊丹英彦挺帅。

 3 ) 碎碎念

1931在上海电影院看完电影,没带雨伞一起拉着冲出电影院的小情侣真甜啊,尤其是在这山雨欲来的背景下。

结果司徒对象被打死,自己被刑讯,侥幸逃于一死,这也太惨了,可是剧中也说了,这样的倒霉蛋太多了,只能说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吧。

为了活命成了奸细。

队长使用美人计,用自己的爱人钓前夫哥,日本翻译,试图杀死山本。

结果被司徒识破。

于是成了“他可以利用我,你也可以利用我,看谁快,看谁运气好”。

于是温存成了假象,遮盖住了枪口。

就在今晚,动手!

所以鹿死谁手呢。

路上司徒试图击杀翻译,未遂。

队长带队试图伏击山本,被反伏击。

所以为啥翻译要看完最让人唏嘘的是司徒,其他人无论是敌是友,至少有个指望支撑着活下去。

他却只能靠若有若无的复仇决心和无休无止的绝望。

可能大时代逆转下没有小人物苟活的余地。

 4 ) 《紫蝴蝶》的一些细节

看完后一直时不时想起,阳光灿烂的时候,就想一头扎进这部电影里的蓝灰色调,下大雨风声呼呼作响的时候,也会突然想起里面两方打斗时的瓢泼大雨和伊丹辛夏走在暧昧迷离的雨后街道。

这也是我短时间内重看娄烨的电影次数最多的一部,但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差点看不下去,看完晕晕乎乎的想理顺情节,才发现从情节来说,是个简单的故事,只是到下一次看时,就已经彻底迷上了,翻来覆去的着迷几个场景。

搜了不少当时拍摄的新闻和幕后细节,加上些自己的感受,发到这里归总一下来“走”出这部电影吧。

1. 伊丹和辛夏重逢后约会,没有场景的展现,拍的是约会后的告别,辛夏什么都没说告别后,伊丹久久的看着她走开(这里背景中的伊丹是虚化的,真妙),但辛夏走着走着像狠了下心来冲回去找他,发现他时镜头是猛的一转从回头找寻的辛夏转向背靠在街边墙上打算抽烟的伊丹,伊丹惊讶地把口中的烟拿下,看着辛夏,又皱了皱眉。

这场戏我看的时候真像在寒冷中被披了件厚外套,太细腻了。

后来搜到新闻看到章子怡提到了这场戏,这种喜欢场景的巧合让一个影迷太心醉啦。

资料链接:http://ent.163.com/edit/021113/021113_141132.html

资料链接:同上2.重看电影时注意到两人第一次告别的时候,虚化的背景就交代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伊丹离开

辛夏目送伊丹离开后3.伊丹的白色西装外套在东北的时候就是起球的,后来回到上海最初还是穿的那件,甚至在背后都破了个小小的洞,头发也还是没怎么打理的样子,但交接完工作正式成为负责人之后就再也不见那件衣服了,从此都是笔挺的西装和一丝不苟的头发。

4.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声音。

街道人群中闹哄哄的背景声,鞋子踏在阁楼地板上清脆又沉重的步调,两人在黑暗中沉默然后远处传来的类似戏曲的婉转,在大雨中的《得不到的爱情》,伊丹带点口音的中文喊那声“辛夏”,还有那首日语歌,像是遥远处的远方人在心疼地和你说现在将会发生的故事(这首歌在伊丹东北离别收拾行李时就出现了),但最爱的,还是沉默,最奇怪的就在这里了,为什么他们沉默,我还是感觉到他们在说话?

5.娄烨镜头下的演员都非常有魅力。

饰演伊丹的仲村亨,我第一次看时竟没有意识到开头出现的他和后来是同一个人,开头是小心翼翼,单纯拘谨的谨慎,后来已然变成是复杂深邃的警惕。

看完《紫蝴蝶》后我又去翻看了他的其他作品,就算是差不多同时期拍的《黑革》,饰演的人物也有类似的难以作出选择的处境,深情和心狠并行,都没觉得他有在《紫蝴蝶》那般迷人。

饰演辛夏的章子怡更不用说, 开头脸上一直是无表情,但总能感受到她沉默下的纠结和压抑,适时的释放是在面对离别时的哭泣(也是压抑的)。

在东北的时候

上海重逢后差不多同一视角的眼神变化还有一些新闻截图,电影拍摄真是个美妙的创作过程,还有娄烨拍电影的态度真是始终如一。

资料来源:https://yule.sohu.com/43/82/article211348243.shtml

资料来源:http://www.cctv.com/movie/china_film/2003-07-28/2582.shtml

资料来源:http://www.cctv.com/news/entertainment/20020821/47.html我想看电影是要和自身状态连结在一起的事情,就像人们常说的同一本书不同的年龄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此特殊的一年,把娄烨的几部电影补齐,又接连重看了几部,对我来说,观影体验有时是享受、沉迷,陶醉,但更多的是陪伴和自省。

他电影里的氛围总是能够环绕在我身边,甚至于在看完之后, 还会让我时不时想起,不过一直以来,电影对我来说还是一个直观感受,所以我也总是看完写写短评就罢了,但电影比起文学小说来有意思的一处,就是个综合艺术, 是team work, 融合了许多人共同的努力,娄烨电影的魅力,是再加上了导演个人强烈的风格,他的才华,也让更多有才华的其他领域的人和他合作,这也是开始对他的电影细节和幕后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类似题材的由巩俐主演《兰心大剧院》已经拍完了,很期待会是什么样子的,当年《紫蝴蝶》是在03年上映,《兰心》会在今年上映吗?

 5 ) 啊头好疼好疼啊……

我要把自己笑死了我竟然打成了《兰州大剧院》。。。。

那时候一定是头太疼了😂已经改回谢谢提醒🌚🌚—————————————分割一下看到《兰心大剧院》的海报突然想回顾一下《紫蝴蝶》。。。

和看《色戒》那种全程沉痛绝望的感觉不同,《紫蝴蝶》是慌乱的,不知所措的,那种朝不夕保的恐慌中想要紧紧抓住什么却抓了个空的焦灼感。

真想如同倾城之恋里沦陷的香港,砰地一声,整个世界像是个硕大无朋的箱子关上了,数不清的罗愁绮恨都被关在里边,那么偌大的世界至少容得下些俗世的情爱。

如此想来张爱已经足够心慈手软。

可惜整整2个小时情绪和镜头都始终被悬置着颠簸着。

如同溺水中的挣扎。

竟是没有一人是可恨的可诉诸简单暴力地“怨恨”的。

世事总是如此,于是我们总是只好把责任推给时代、推给世界。

蓝紫色的烟雾弥漫的画面中,悬置的痛苦混乱疯狂的情感。

有几个画面印象特别清晰。

隔着蓝蓝的玻璃,少女辛夏目送着喜欢的男人被人群掩埋,他回了东京。

在看着女朋友在面前被射杀的画面之后被强行带走的司徒在嘶吼着哭泣着,但是片里听不到一点点声音只有极度聒噪的杂音。

咖啡馆里的日本女孩在司徒想要射杀伊丹时被误伤当场死掉,死前她紧紧拽住伊丹的衣摆说,带我回东京。

经常出现的人物的面部大特写与时代纷乱的学生运动,爆炸,尸体等等叠加在一起的画面。

伊丹已经发现了辛夏的特务身份之后,两人并没有说破。

伊丹说你跟我回东京吧,他其实知道辛夏不会答应,但他还是叫人办好了她去日本的机票,也在同时,设下了安排她所有的伙伴包括她的情人死亡的局。

结局辛夏拥抱着伊丹并将匕首刺进他的身体。

背景音乐持续地响着日本的民谣,甜美的女声在动情地歌唱着故乡蓝色的月亮。

最后在抗战的黑白影像中,BGM却是白光雍容地唱着老上海的贴着金粉的罗愁绮恨、痴男怨女。

昔日司徒和尚未死去的女孩就在雨声中在这歌声里携手而舞。

一切都是污浊的,疼痛的,喧嚣而混乱的,没有任何解决办法,人们徒劳的挣扎也无法抵抗被裹挟着往前推进着,朝不保夕,没有人是善良的也没有人是邪恶的,没有人是无辜的也没有人是不可怜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每个人都不过在一时的欢愉里渴求着在久一点,再久一点,因为建构的所有关于为什么要战斗的信仰都随时就会与麻木的肉身一起,砰地一声轰然坍塌。

大家都是自私又可悲的。

在现实的战乱里所有个体的爱恨离合,生死唐突都是苍白无力的,牺牲和救赎都是教科书编写的笑话,只有个体能够体会个体的绝望、无力、焦灼、恐惧与痛苦。

而战争无暇关心,你们心心念念的党国也无暇关系,只有极少数安全的居高位者和在十年后得知原来打了胜仗的孤魂野鬼们才进行过什么所谓光荣伟大的事业,绝大多数的个体不过是蝼蚁一般被碾碎在尘埃里。

清晰地感觉到太阳穴突突地跳着,好疼啊。

看到哪片评论的标题里那句“爱国主义就是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和被杀”。

我在宿舍里里反反复复地念着。

可惜并没有人理会我。

娄烨是个有意思的人。

那么很自恋地想想我大概也算得上个不无聊的人吧hhh已经不记得上次看的感觉了,情节那么简单明明都还清晰地记得,可是看第二遍,还是觉得头疼得不得了,好疼好疼啊。

 6 ) 他俩的爱情无法让人感动

导演想说,丁慧和伊丹真爱,但各自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成为敌人,但是,看完全片,没感觉他们有真爱的感情,也没感觉为自己国家民族他们有多么正气,没这两种感觉,整个故事无论情节和逻辑都显得凌乱。

他俩的爱情无法让人感动、因此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所作出的牺牲也没值得敬佩。

片名也有点莫名其妙,联想到娄烨的其他一些影片,大概这是他的风格。

谢明和丁慧在影片即将结束时那段床戏、让人无法接受。

最后大段纪录片镜头,配上姚莉的那首歌、不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叹息丁慧和伊丹的爱情吗?

如果是、那我想说,很牵强。

章子怡,刘烨,冯远征,在这里表现都不怎么样,还是仲村好一点。

 7 ) 表演灾难。

紫蝴蝶,看完了。

故事挺狗血的。

当然是有影像叙事的能力,但剪辑太快了,观众可能反应不过来啊,就没有兰心那么顺。

而且用一个很简单的美学风格包装一个狗血的故事,就会让我出戏,为什么兰心故事也狗血但我看的时候就不觉得,因为兰心的美学非常华丽。

刘烨这表演我操了…………怎么后面还来了个前半段的混剪呢…都是话剧式表演,那个日本人演的还行,有点易先生的味。

不过这角色比易先生塑造的反面多了。

这片的表演简直太灾难了,酒馆里被打死的日本女,那白眼我的天啊…这个结局还行,我以为会想色戒一样一黑到底,没想到山本还是死了。

全片最喜欢的镜头就是日本男告诉章子怡那些人都死后,他走到吧台拿烟的镜头,那里还没拿出烟前,他头上有青筋,你就感觉这人好像不对劲,难道被下毒了?

然后这时候他把烟拿出来,烟上带着血,而火柴盒也因为沾了血而划不着,没有对白,这就是影像叙事。

拉枪栓为啥要拿后期音效配?

而且这音效好烂啊。

剧本虽然有点狗血,但也还行,主要是表演灾难。

而且娄烨此时美学还没成型,不过本片的胶片质感还是很漂亮的。

放娄烨序列里应该算比较低的。

这片配乐还行,不过娄烨的电影配乐一向高水准。

最后这段闪回,他也没有一开始就直接说是闪回,也没有就不说了,而是最后给了李冰冰一个镜头,通过这个角色作为时间点的标志,明确了这是闪回,走了一个宿命感的范。

4.5分。

有亮点,但它的缺点我都不太能接受,理解为什么评分低了。

与色戒差距有点大。

 8 ) 看娄烨诛心

我讨厌艺术反映社会现实的论调。

我喜欢诛心,所以我喜欢娄烨。

娄烨的电影里经常出现政治事件,比如《紫蝴蝶》里的抗战,还有《颐和园》里的2^6。

一些单细胞生物骂娄烨哗众取宠,讨好西方观众。

他们不明白的是,娄烨只不过是在通过动荡的政局来塑造人物内心的迷乱,就像生物系的学生用营养液培育单细胞生物一样。

我看了娄烨的三部电影。

《苏州河》是关于梦幻,《颐和园》关于欲望,《紫蝴蝶》关于痛苦。

其中,《紫蝴蝶》的叙事最为冷峻。

娄烨用近乎残酷的冷静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他平静地看着伊玲倒在血泊中,她的记忆像鬼影一样纠缠着司徒;谢明像一块木头一样倒下死去,周围没有一声尖叫;司徒冲进舞会,在苟延残喘的生命的最后一刻结果了辛夏和依丹,然后像条狗一样被打死。

在电影的最后,淞沪会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镜头配合着30年代小资爱情的靡靡之音,让贯穿全片的冷静变成一种自残的快感。

在经历了整部电影的压抑之后,这种辛辣的玩世不恭比任何悲愤的抒情更能发泄得淋漓尽致。

伊玲是一个极尽单纯的小姑娘,用不着诛,她的心思大白于天下。

这么一颗透明的心配上一张纯净的脸,让她和她的蝴蝶变成了幸福的象征——这是娄烨的惯用手法,就像他的下一部电影中,颐和园是爱情的象征一样。

当她死去之后,她变成了所有人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辛夏是个更有趣的角色。

在大部分篇幅中,她是一个冷酷的女杀手。

即便在冤杀了伊玲之后,她的自责与赎罪也完全在她的控制之下。

她隐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只有在她死后的倒叙中,她内心最脆弱的一面才展示出来——这是我喜欢的诛心。

她用性爱来逃避恐惧,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她内心深处也是那么茫然和脆弱。

当她和谢明终于强打精神,去执行“任务”时,观众已经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火车站,他们不会等到刺客,他们会冤杀一个美丽的女子,他们会因此铤而走险,此行会拉开他们最终悲剧的大幕。

在宏大的历史面前,个人命运就像风暴中的扁舟一样微不足道,但他们的痛苦却又那么震慑人心。

 9 ) 蝴蝶的死亡

黯淡浑浊的画面,晦涩的镜头,长时间的人物面部特写。

沉默的剪影。

反复出现点香烟镜头。

交错的故事线和利落干净的描述。

娄烨的作品承递的一贯风格,光给的很暗,大半画面潜藏在阴影中,不展的眉目,紧闭的双唇,突来的死亡和毫不留情的现实刻画。

要耐心看到三十分钟以后,作品的味道才会慢慢出来。

这样的作品,必须持有耐心。

是抗战的大氛围,影片通篇充斥抗日游行的口号。

单纯的中国女孩在这个时期背景下与日军男青年互生情愫,注定了这是个悲哀绝望的故事。

穿错外套的刘烨被卷入无情血腥的暗杀事件,失去了心爱的女友,在镜头前他长大嘴巴,长大眼睛,无声地扭曲整个面部,那是一种难以用文字描绘的地域般的恐怖。

章子怡扮演的辛夏本名叫丁慧,但辛夏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

昔日满脸煤灰绑着两条蓬乱辫子的女孩,在目睹哥哥死亡之后,成为冷酷的杀手。

暗杀组织的目标是一个叫松本的老头。

当日的日本男青年再次回到上海,他的身份,却是松本的手下。

他的任务,是剿灭这个暗杀组织。

故事并没有什么新意,关于战争的故事都是同样狰狞而残酷。

如果其中还有爱情,其中一定会有爱情的,或者说感情,那一定是相伴着扭曲压抑,以及绝望。

冰冷的回望,干脆的枪声,扳机扣动的时候没有犹豫,死亡来临的时候毫不拖拉。

背叛和伪装,欺骗与暗战,利用与圈套,全部粉墨登场。

包括爱情。

当伊丹识破辛夏身份的时候,他对辛夏说,我要回东京了,你跟我一起走吧。

他说完,房东来敲他的门,在他没有看见的刹那,辛夏背过头,眼里嚼着难以抑制的泪水。

这一刻,爱情从阴谋的伪装,成为伤人的利器。

之后的一个镜头,松本对伊丹说,辛夏小姐赴日的手续已经办好了,伊丹面无表情地垂下头。

所以我理解最后伊丹在舞场里,在辛夏耳边说,我们赢了,你们的任务不可能完成了,谢明死了。

伊丹谋求一个归宿,一个爱情和国家利益夹缝之间,深切的爱与无情的命运之间,最终能谋求到平静的一个归宿。

那就是双双毁灭的结局。

辛夏长大双眼,瞬间她的脸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挣扎,就像当时刘烨的那个长镜头一样,那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恐怖。

突来的痛苦涨满了她的整个灵魂,她将手扣在伊丹肩膀上,然后缓缓后退,离开他的怀抱。

伊丹看着辛夏怔怔的一张脸,然后他艰难转过身,应该是腹部中刀,他的手沾染了鲜血,然后他再次点烟,颤抖的手无法点燃一根细细的火柴。

这个时候刘烨扮演的司徒出现,他发狂地开枪打死了伊丹,以及辛夏。

这一场戏好像重重一锤敲击在人的内心。

这是一部痛苦的电影,但痛苦如此清晰直白呈现的时候,不断重复的痛苦依然能够击中我。

绝望像疾病一样蔓延过屏幕中每一寸画面,相伴而来的是日军侵华的纪实录像,南京大屠杀,轰炸,死伤的民众,炮火的轰鸣,红光,大地的颤抖。

响起的却是当日司徒和女友执手而舞的爱情咏调。

这就是痛苦。

好像每一针都扎在神经末端,无法承受的大恸。

娄烨的镜头如此敏感而清醒,细细捕捉了每个人面部最细小的抽搐,以及内心趋近毁灭的折磨与绝望。

在战争这个狞笑的怪物手中,在命运轰鸣的巨轮之下,个人的爱恨苍白无力,个体的生死唐突而没有意义。

牺牲和救赎变成笑话,只有个体深切的痛交织成深重的呼吸,好像影片里始终弥漫着浑浊肮脏的空气一般。

我想这部电影无法赢得大多数人的喜爱。

在这里看不到纯洁,看不到善良,看不到怜悯,看不到信仰,看不到赞颂,看不到美。

战争中的每个人,有的只是撕心裂肺的真实,长久的恐惧,压抑,挣扎,和痛苦。

里面的几个镜头深深打动了我,刺痛了我。

让麻木的感知再度活跃起来。

影片最后揭示了辛夏和谢明之间的关系,但这已经不再重要,我只记得辛夏反复说的几个字,我害怕,我害怕。

始终会有这样一些电影,它揭露黑暗和恐怖,电影中的每个人都背负罪孽,在现实的恐惧与随时幻灭的美梦之间苦苦挣扎。

好像车站一场戏,一个戏谑的误会,若干条活生生的人命,被毁掉的美好青春,那之后停留在他面部的长镜头特写,那是一种痛苦,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地狱般的折磨。

但那还只是黑暗时代的渺小缩影。

最后缩在汽车里,阴暗中,还要清晰地告诉自己,我准备好了。

我为这样的电影鼓掌。

没有口号,没有说教,没有片尾安慰观众的一丝希望,死去的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历史中黑暗的一页哪怕翻过,疼痛哪怕被时间冲淡,但失去的一切,被毁坏的一切,会永远烙印于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每个人毁坏的内心。

匆忙中被夺走的生命,矛盾中支离破碎的爱情,战火中飘摇无常的个人的命运,记录便震撼。

 10 ) 摇啊摇,摇太狠了

小时候电视台播放一部英国侦探连续剧,记不得名字,记得那个神探好像叫干贝特,有一集,干贝特和她漂亮的女助手被困一个房间,房间的两堵墙渐渐靠近,最后将把二人挤成脱水的干尸。

眼看着墙一点点靠近,两人突然拥抱亲吻,而且准备来人生最后的一场交欢。

这个片段我久久不忘。

这俩家伙看来对这个问题早就思索已久,我说的不是偷情,我说的是死亡,年轻女秘书未必看得上老侦探,但这是人生的最后一刻,是任凭死亡逐渐来临的恐惧把自己吓死,还是来最后一场人生快事,别的不说,至少这能转移注意力,让时间过的快点,死就死吧,可是死亡不要如此缓慢的来。

这是壮行,是壮胆,是攫取生命最后一口甘汁。

当然,跟所有侦探片一样,最后时刻俩人被拯救了,俩人各自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紫蝴蝶》冯远征和章子怡的那场戏是这种的情况的倒置,在暗杀日本人和日本人的反暗杀中,在枪林弹雨中侥幸活过来的两个革命者,两人像自动机关枪一样做爱。

就是说,两个人都吓得魂飞魄散,急于找个东西证明自己活着,一切都是自动开始的,一切都不受控,不需要调动情绪,什么都不需要,一切在战栗中完成,找一个出口把无法负荷的恐惧放出去。

其实跟《色戒》有相似之处,用情爱消解革命。

娄烨的电影就是太摇晃,看得头疼。

《紫蝴蝶》短评

较苏州河好了很多 前半段的气氛营造人物树立都很好 车站的戏充分表达这样一个乱世 不符合观众预期的故事发展的是 中间加了四个人物的回忆镜头 此后从一个大氛围下转到到个人情感表达上

7分钟前
  • 无个人资料
  • 推荐

能看出为迎合市场所做的努力 但节奏我实在喜欢不起来 很多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无对白镜头都因为演技有限而变得苍白 章子怡十年前的演技实在跟现在比不了 刘烨那时候还是个像动物一样眼神透明的蓝纸 仲村叔太帅 跟渡部笃郎一样都是能驾驭狠角色但深情起来要人命的帅逼

9分钟前
  • 煤烧女抽抽
  • 还行

在爱情亲情道德和民族情绪全搅在一起的时候,每个陷入困境的个体的细微情感被放大,像德莱叶一样的面部大特写,像安东尼奥尼一样缓慢安静的镜头,加上演员的表演,太迷人了!

12分钟前
  • 杜凯
  • 力荐

人物沉默寡言,色调清冷抑郁,画面晃动厉害。电影的表达受到限制,总体有些闷。

1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都市快報第三屆電影節 觀影於慶春電影大世界。確實滿難看的。膠片放映都拯救不了這部濕答答的電影。故事情節形似《色戒》 但婁燁好像根本不屑於講故事 他從不在愛情的甜蜜上濃墨重彩。就像電影里終年不斷的雨季一樣 他的愛情是潮濕的 濕答答的梅雨天氣。無盡的憂鬱。愛情的本意並不是要受苦。

21分钟前
  • 曼靑
  • 较差

氛围很棒 娄烨一贯的潮湿 隐秘 复杂 幽深 喜欢结尾的设计 但整体感觉很晦涩 不够流畅 分明是个比色戒甚至更纠结的关系 有些镜头拉得太长 原本顺畅的情绪被生生拖断 变得逐渐不耐烦 感觉真没啥必要搞那么长的怼脸镜头 刘烨演疯批非常暴露他演技的短板 演羞涩深情类会好一些 章子怡的脸是真的360度光洁好看

23分钟前
  • 马马
  • 还行

我看娄烨的第二部电影,极欢喜那首《得不到你的爱情》

25分钟前
  • 稔之
  • 推荐

不会讲故事,镜头与剪切较之于苏州河没进步,手持,静止,摇臂各种混乱

28分钟前
  • 残念
  • 较差

有两处印象深:一段是1小时19分钟左右开始的,每个人单独的连续半身镜头+特写镜头,情绪饱满,表达性感;还有一段是仲村亨和章子怡结尾处的跳舞

33分钟前
  • 天涯鸽女
  • 还行

娄烨果然不适合拍太大的主题,国仇家恨浪费了他的情绪表达,虽然情绪依然到位。所以《兰心》会怎样?

3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有点色戒 有点王家卫 章子怡用在娄烨的电影里说不出的怪异感 还不如电影院里李冰冰的一双眼睛。刘烨的司徒是亮点 枪指着胸口的眼神满分。

38分钟前
  • 木犀
  • 较差

我的内心一点也不激动,甚至还有点懵逼

39分钟前
  • 阿瞒冲起来
  • 较差

下个不停的雨汇聚时代洪流卷走渺茫的爱情和渺小的个体,摇晃的手持镜头让人心绪跟着不安跟着动荡,乱世下家国情仇的报复像被拆了翅膀的蝴蝶,掉在泥地里互相绞杀。

44分钟前
  • 旺小福
  • 还行

这样对比下来还是《推拿》最好,抗战谍战的历史穿插娄烨特有的镜头风格倒显得别有一番气息,乱世动荡地焦虑与无常能被观众捕捉到,只是在演员表演和行为动机上太缺乏铺垫和起码地过渡了,这好像一直以来都是娄烨在调教演员、打磨剧本方面比较薄弱的一个点……

46分钟前
  • 隐遁
  • 较差

娄烨的年轻气盛和狂妄都在这里了,即便天才如章这样的演员估计也没搞懂导演想拍什么。

47分钟前
  • 安短
  • 还行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割裂的爱情和失败的任务互为隐喻,而二者共为战争的缩影,湿漉漉的城市和蓝绿交替的色调记录了特殊年代的热血与失落。中途多方断裂的线索有点影响观感,最后叙事闭环的完成很有宿命论的意味。

49分钟前
  • Bolero
  • 还行

电影一般,章子怡演得十分到位尤其是被告知组织行动的失败时那场无声的表演。。可恨的CCTV6不打字幕也就算了竟然没放完就掐了ORZ。。

53分钟前
  • 飘1002
  • 还行

原名《无辜份子》

55分钟前
  • 鱼罕兔
  • 还行

一部拍摄和剪辑非常糟糕的片子。不过总算把简单的抗日故事讲完了。

60分钟前
  • Akwan
  • 较差

娄烨那个时候用镜剪辑都不太行的样子,不知道怎么推进叙事了就让演员靠墙抽根烟,或者一通乱晃了事,好多废镜头不说,淡入淡出滥到我以为在看Premiere油管教程......另外刘烨章子怡真的别抖了。

1小时前
  • SaturnianAir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