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宫斗剧泛滥的时代,很多电视剧与其说是宫斗剧不如说是偶像言情剧,想象在一个人人都尔虞我诈的皇宫内院,一群帅哥美女没心没肺的谈恋爱,所有的所谓矛盾都来源于主角们各种狗血的排列组合。
港剧确实没有像很多内地狗血剧那么多的漂亮场景,华丽服装,由于各种原因,港剧还是脱颖而出了,因为不管导演还是编剧还是监制还是演员都有着很优秀的人才。
戚其义一贯不喜欢用小花,估计很多小朋友们一看到这群并不十分养眼的演员就没看下去的欲望了。
电视剧开头确实有点混乱,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人物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整个视野也会逐渐打开,皇宫内的人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为了不同的原因,这个是很多大陆狗血剧不能比的,戚其义很多电视剧都很精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真实,可能我看的并不多,但是天与地,火舞黄沙,金枝欲孽1都是很精彩的港剧,人的一生有很多生不由己都被戚其义很好的诠释。
此剧演员阵容也还是很强大的,估计很多小朋友冲着1的名气来看的然后并不是他们现在喜欢的类型而果断弃了所以给了很多差评,其实就第二部来说,比起很多狗尾续貂的作品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了,港剧在某些方面承袭了英剧的内涵,但是又碍于某些相关部门,所以只能以更内涵的方式呈现一些很内涵的剧,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像天与地那种情况。
纵观整体,此剧质量还是挺高的,值得一看。
这部电视剧很无聊 真的很无聊就像真实的生活一样也许这才是最真实的后宫清朝规矩森严 哪有那么多的争斗这部剧看的每一个人都很绝望从头到尾都没有事发生 哪有那么多事发生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人风光过哪有那么多人风光费尽心机还是没有达成所愿哪有几个人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实的生活 就是守寡的太妃 失宠的如妃一脸老妈子脸的乳娘从头到尾都在告诉你。
别做梦了所谓故事 只不过是一个个谣言 用来安慰得不到的人算什么命 皇家的八字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别异想天开了真正杀死人的 就是无聊的生活恍惚间 窗已爬满绿绣人已白头
此剧应又名《一个熊孩子妹妹搅起的腥风血雨》或者《断臂山下,百合花开》再又是《编剧只是脑洞大开最后自圆其说不能呵呵后》才对吧!
乃知道我作为一个太喜欢金枝欲孽1看最终集时候哭惨以至于后来都觉得别的宫斗剧战五渣甚至没从头到尾看过甄嬛传的人,是抱着多大的期待来看第二部的吗,这样辜负一个死忠真的好残忍啊编剧大人!
虽然开始看了一两集就觉得不明所以但还是抱着“说不定前面都是铺垫制作组最后会放大招”的想法坚持到了第十五集左右,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可是作为一个常年习惯性抖M属性的人,是的,我还是没有弃剧。
主要是想看看后面是否有神展开以及编剧挖了那么多坑会不会填满。
以下皆为吐槽请不要和我说“认真你就输了”之类的话不然我会很森气。
所以,高硫肥是怎么做到万人迷的啊!!!!!
这张脸,这个嘴,这个唱戏的造型,这个眼影和兰花指,万千宫女皆为其倾倒啊。
教练我审美不合格想回去重修TUT此剧看似走BG线是高硫肥+香菱嬷嬷(以下简称momo)但BG剧情实在太弱弱得我懒得说,最后几集正要迎来顶峰的剧情又突然急转直下可见编剧那几集实属开始乱来。
如妃是怎么喜欢高硫肥的?
脑补+自我角色代入?
所以陈豪的前世那个侍卫呢她到底什么态度,拜托那脑补程度已经是精神不正常了吧?
说到底一切一切的争端主要是高硫肥和宛秀的错,不服来辩!
高硫肥自视甚高不顾戏班其他人感受兀自得罪权贵害得章爷与云褶子矛盾激化且后期不得不入南府为所有悲剧埋下伏笔。
如妃完全是为了宛秀这个妹妹算计momo,导致后期momo黑化两人各自算计,虽然两人什么都没算计出来。
编剧事先说此剧不能作为宫斗剧看而是讲述了红墙内的女人情感之类,可是情感也没有讲成功而且从头到尾都在吃老本好吗?
雷点1每当夜深人静需要拖剧情的时候紫禁城就会全城广播FM98.7月老之音,勾起宫女妃子一番相思。
所以看到最后也不知开始那几集的笛声谁吹的,而且第一部的皇帝是什么意思。
私以为完全是编剧中途变卦,不然岂会一点都不搭噶。
雷点2皇上第二部换口味,不爱妃子爱褶子。
这个真的是我会看剧时喊“卧槽!
”的点好吗,请看一下云褶子的脸好吗皇上,口味这么重真的好吗,这只是普通古装戏又不是偶像剧不要tie搞基之类的话题可以吗,热河有那么好吗还是懒得请演员了?
你儿子和雍贵太妃死了都不回来吗?
(我理解剧情和皇上根本没有关系,但总觉得需要一个更好的解释)雷点3角色转变太突兀,不知为何momo最后几集黑化得可怕,前期刻画太过纯良后期突然要下毒杀情郎这种转变太大了吧。
尔荷被云褶子QJ后竟懂得了情爱还死心塌地的,云褶子害死自己孩子逼疯自己老婆强上宫女最后也洗得干干净净结局超圆满。
马胖子前面坏得这么明显凭着对宫女的爱竟也洗白(而且我实在不懂他执念为毛这么深,对食说到底只是个形式而已),还有宛秀。
虽然演员演技很厉害,但前后转变之大堪称精分。
明明一直心里有怨念所以变着法儿激怒姐姐很小孩子气,后来被如妃嘴炮说服两人冰释前嫌又为了一个长得像人猿的戏子无限黑化中途移情别恋一个十个镜头八个都在挨打的多边形脸辛者库人,但是奇迹般地在最后一集看透世事变身为纯良妹妹。
所以最后一集干脆叫《随着天理教的入侵所有人的灵魂都得到了净化》好了。
全剧最苦逼非杨太医莫属,作为全剧最帅的男人,被如妃和momo玩弄于股掌之中。
威胁的理由就是会散布他爹当年黑历史。
真是毫无谋略。
编剧不能多想点理由吗。
(请别和我说You can you up这样的话)还有最后一集!!!
不吐不快!
突然天理教入侵momo被箭射中(是的,就和第一部的安茜结局一样不如说各种意义上根本就是角色复制,一样从卿本纯良经过突如其来的丧亲打击黑化,一样恋上陈豪演的角色,一样要出宫时候被箭射中),然后真的一切都是一场大梦啊!!!!
镜头转换,如妃冬装霸气出场,服装场景瞬间回到了金枝欲孽第一部的水平,之前剧集十分满分打五分的话接下来的戏就有八分,实在太怀念,也间接提醒了我差距有多么残酷。
之后开始回忆第一部(不排除凑时间可能)各种情感纠葛,如妃发表感言,这时候整部剧结束就好了嘛。
虽说是平行空间发生的事但第二部基本上剧情推进借了第一部的光(茶馆流言),第二部的如妃正派得不像话想用计又畏畏缩缩又手段温柔,这样看起来的话第二部的如妃(白)+宛秀(黑)更像是第一部的如妃性格。
即使不想将两部剧进行比较(根本没什么好比的),但是不得不说第二部水平从剧情服装演员选择上差了很多。
虽有些小失望但也不至于绝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OP和ED炒鸡棒!!!
音乐也都很好听!!!
(没有BGM会再渣一个等级)围脖找到的下载请各位共赏:OP:http://vdisk.weibo.com/s/CNmsA/1369396466ED:http://vdisk.weibo.com/s/CNnRe/1369396457看完金枝欲孽第二部于是我毫无犹豫地去温习第一部了。
以上。
从04年第一部开播,到12年续集开拍,再历经一年正式推出,九年间看过几次第一部,亦反复播放过第二部的两版预告片 ,甚至在去年6月去到横店探班,用再多的言语赘述对这部剧的期待,也丝毫不觉得自己矫情。
戚其义+周旭明俨然成了缔造神剧的王牌组合,作为粉丝对他们充满了信心。
从第一集开始可能就有点偏执,剧情拖沓紊乱如麻的问题的确存在,但就是怎么整都觉得好看,想劝所有说看不懂不好看的人多点耐心再往下看。
十集以后剧的味道就真的出来了,湘菱和高流斐初生情愫剧情终于走上了正轨,尤其是到湘菱筹谋报复的时候,蔡少芬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引人入境,终于把前面屡遭诟病的慢节奏拉到了应有的沸点。
结局篇太精彩,一直在到底第一部是流言还是第二部是梦境之间来回切换,持续性高潮。
之所以我没把注意力放到“节奏慢”和“剧情深”上,大概是因为我太爱里面的台词了,大赞,全剧所有台词都值得琢磨,台词想清楚之后,剧情自然就变浅显,然后所谓的节奏也完全了然于胸了。
蔡少芬和邓萃雯的演技不负视后盛名,精准到位。
情绪最多转变最大的湘菱,全tvb除了蔡少芬完全想不到还有谁可以将掌控全局的威、顿失所依的痛和信物传情的羞都演得那么好,最突出的是哭戏,丧子的那一场看的我心都要碎了,有感情,有层次,不是一个“痛”字就能简单概括的。
(被网友推为最会哭的钟嘉欣要向Ada深造喽。
)邓萃雯不止一次地强调这是一个新的如妃,可都没用,第一辑这个角色太出彩,观众明显对这个温和了的如妃不收货,吐槽说如妃是来打酱油的。
尽管故事核心还是在她身上,但是如妃就该不停地发狠啊。
跟雍贵太妃对峙的时候想着如妃应该发狠了,没发;孩子死了不信命了该发狠了吧,还是没发,直到最后还是跟妹妹婉绣闲庭信步述说过往。
角色是不如第一步夺人眼球,但换番形象,也才跟这个全新的故事完全契合。
伍咏薇演技稍在前两位之下,一些场口演得有点生硬过火,不像蔡少芬和邓萃雯情绪来之前有种山雨欲来的缓冲。
其实该有的已经有了,只是不够丰富。
这个角色对其他人是个敢下狠手的奸妃,对着如妃要有怀恨之心又要有作为妹妹的那种任性妄为,伍咏薇大概就是要抓这个“任性”的部分,所以让人感觉她还不够狠,或者狠得不够纯粹。
仅有的两场哭戏很自然,很惊喜伍姑娘演出的这种效果。
陈豪呢,反正这个戏没感觉有需要他突破的地方,正常发挥就好了。
娘娘腔的说话听习惯了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黄德斌演傻子的时候还挺萌的呢。
配乐和电影化镜头的运用还是依然大赞,而且我简直想说,是全中国电视剧之冠,不服来辩!
总之现在的剧啊是不可能做到像以前那样得到全面盛赞了,何况还是这么一部当年大火之后再被近年宫斗热潮抬上“鼻祖”神坛的金枝欲孽的续集?
编剧周旭明说,这是一封给金枝迷的情书。
穿插第一部的情节,来讲了一个新的故事,这种方式对我来说正合乎心意,想心满意足地写上回书:我心似君心,不负相思意。
玉莹的原型:华妃,侯佳氏,嘉庆元年正月册封为莹嫔。
嘉庆六年(1801)四月晋封为华妃。
九年(1804)六月二十八日去世。
尔淳的原型:·淳嫔(?
—1819年)董佳氏,委署库长时泰女。
嘉庆初年赐号淳贵人,嘉庆六年(1801)四月册封为淳嫔。
嘉庆二十四年去世安茜的原型:·安嫔,苏完瓜尔佳氏,,公安英之女。
身为宫女,因长得小巧玲珑,又善解人意,被嘉庆临幸,封为安常在,道光元年,道光帝晋尊为皇考安嫔,尊称为安太嫔。
道光十七年(1837)六月二十七日去世。
如妃的原型:·恭顺皇贵妃(1786年—1860年)钮祜禄氏,嘉庆初年被选入宫,赐号如贵人。
嘉庆十年册封为如嫔。
十五年九月晋封为如妃。
二十五年十二月,道光晋尊为皇考如贵妃。
道光二十六年,晋尊为如皇贵妃,居寿安宫。
三十年(一八五零)正月,咸丰晋尊为皇祖如皇贵太妃。
咸丰三年行册尊礼。
十年闰三月初三日去世,终年七十四。
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出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2),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时为如妃。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宣宗道光帝即位,封惠郡王,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
道光十九年,进亲王。
同治三年十二月,薨,同治帝亲临奠,赐银五千治丧,谥曰端,称惠端亲王。
享年五十一岁。
(我发现嘉庆的儿子,最长命的就是如妃生的五阿哥了。。。
)就连金枝1里面演尔淳姐妹,乌雅在历史上都是原型的:恩嫔,乌雅氏,父万明,官至左副都御史。
嘉庆八年赐号恩常在,嘉庆十七年晋封为恩贵人。
道光元年(1820)十二月,道光帝晋尊为皇考恩嫔,尊称恩太嫔。
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月初十日去世。
我发现在满清,钮钴禄氏真的是一个很牛逼的大贵族啊!
有好几任清朝的皇后和皇贵妃人选都有钮钴禄氏的人!
好吧,研究这个纯粹就是无聊,我不知道金枝1的豆瓣有木有发现这个,不过本人确实现在才发现金枝里的人物居然都是真有其人,让我觉得既惊喜又好玩。
很可能771是详读过满清历史才写出这部剧的。
你再走的那么远,我就不爱你了(献给所有80后TVB和亚视迷,非此情结者慎入!
)依稀记得当年看金枝欲孽时在读大学,还没有连载的概念,只是具体全部出来后,马上一股脑儿看光了。
对于我这个狂热TVB粉丝来说,金一的结局实在让人难过,看完后忍不住自己给改编了个结局,还意淫着编剧的N种假设。
实在过瘾!
当初想看金一,完全是冲着阿佘去的,十足的佘诗曼粉丝,自从看了TVB电视版《胭脂扣》后就非常喜欢她,所以此剧也是对她的支持,当然还有林保怡(从《大时代》中开始喜欢)、黎姿(当年那本和郭富城演的电视,想不起来名字了)、张可颐(古天乐版《神雕侠侣》)、至于大爱的如妃,那渊源更长了,当年的姚晓蝶(《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至今耳边还能响起那悠悠的萨克斯。
她和江华实在是般配,试想如果金二的陈豪一角换成江华会是怎样!
好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对于如今的TVB,我只能缅怀,不能认真。
只能看看旧人,怀念一下。
当金二打算拍续集起,心中就产生了无数个问号,毕竟阿佘、黎姿都已经不在,那会由谁来担当呢。
看到第十集,有点忍不住就写下此文发发牢骚、吐吐槽!
第一、陈豪的妆在浓,烟熏妆在深也敌不过当年的孔武了。
同时个人感觉他不太适合演这种狠角色,更偏向他在那个月饼电视剧里大哥的角色,毕竟不是偶像派,古装扮相不咋的。
第二、大爱的杨御医已经不再了,如今TVB是三号男主角翻身的好时机,自从黎耀祥凭借“人生有几个十年”当影帝后,TVB一批二、三号男主角纷纷上位。
郭政鸿、李思捷、 黄长兴、 蔡淇俊 、高钧贤、敖嘉年等。
在金二中的御医是如今50岁的曹永廉,虽然在《大太监》中表现出色,可此剧中感觉太弱了,完全没有当年林保怡“红粉中游刃有余”的境界。
第三、伍咏薇一笑,旧事又上心头。
剧中,如妃等妹妹来看戏,正要走人时, 妹妹伍咏薇来了,微微一笑,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戏王之王》中的小曼,小曼还在,可吕颂贤已经不再。
剧中的这个太妃似乎是个复仇角色,当年的仇恨始终放不下,毕竟无聊的生活需要有些斗志。
当复仇成为习惯,那又岂能这么简单。
第四、伏笔千里,没完没了。
如果说到吊胃口,那么一两集可以接受,可如今到了第十集我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语文中所说“为下文埋下伏笔”,可这个伏笔太远了,如果不是TVB粉丝,我想谁都不愿意等。
第五、如妃变成“老娘舅”和事佬。
宫女、嬷嬷、太监斗。
同时如妃身边的姑姑戏份明显多余如妃了,不知道是不是戚其义为其女友量身定做的。
第六、内心戏太弱,恍然大悟过少。
对戚其义还是十分崇拜的,个人觉得他编剧的戏中有一本《火舞黄沙》是被小看的。
其实这本戏心不错,不知什么原因议论者很少,收视率也不高。
第七、新人太嫩,没有潜力股。
我们看《甄嬛传》时,其实也有很多新人,但感觉就很舒服,比如眉庄、比如甄嬛的丫鬟等。
但此剧中新人也有,却各个不舒服,始终让人提不起兴趣。
当年的张可颐在《神雕侠侣》里也是配角,可就是让人感觉清新。
第八、选人失败,关礼杰的昆曲扮相实在不堪,当年国际刑警中的帅气已经不在,廉颇老矣。
演他老婆的倒是年轻,可为何总是一个表情。
黄德斌最出色的演技也只留在了《珠光宝气》。
太监马新满如果让敖嘉年演个人觉得更好。
第九、此片的浓缩版可以为昆曲微电影。
几乎每集中都能找到昆曲的声音,让我这个对昆曲一无所知的人也开始想学习昆曲了。
第十、金枝欲孽2实在走的太远了,让我开始不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也许年纪增大更喜欢轻松,放松的影视作品,如今的TVB只有那种超长剧集的家庭剧,还有点当初的味道,其余的似乎毕竟变味。
只能望洋兴叹了!
也许最近收到“致青春”的感染,也开始怀念当年的青葱岁月了!
怀念初中时每到双休日,就看着有限电视里播放的那些香港电视,《戏王之王》、《银狐》、《大时代》、《鉴证实录》、《刑事侦缉档案》、《创世纪》(好像是央视放的)那个美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看着如今的90后、00后追看青春偶像剧,为人物的感情纠结时,眼下已经没有任何TVB剧集能让我双休日呆在家中追看的了。
所以往事只能怀念。
本来不准备写影评的,一来是文笔功底差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词不达意,二来也是懒得长编大论打一通。
看是看完整整一部电视剧真是觉得要为这部电视剧写一篇影评。
大家都说金枝欲孽2的好看程度远低于1,这个我也是认同,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2。
这部剧就像是寒冬里的一壶热酒,虽然没办法替你解决凡尘俗事的所有琐事,但在这大雪纷飞的晚上,这一壶酒是可以给落魄失意的人带来一丝丝暖意。
张爱玲说过,人生就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都爬满了虱子。
金枝1说造了一个华丽精彩,情欲交织的人生梦,金枝2就点出其实这个梦的底色是寂寥和无奈。
金枝1 就像是晚上与友伴觥筹交错,谈笑风声的时光,金枝2 就是你在离别后走在四下无人的街头时,心头涌起的种种落寞与踌躇。
而看剧的人大多数都是,想沉浸于剧中虚构的剧情来逃避自己苦闷的人生来满足自己平日不可能实现的美梦。
人生本就艰难,谁愿意在电视里再细看自己那不堪细看的人生呢,所以基于这个原因金枝2就是不讨好的。
再则,廉价的服装,颜值没有说服力的演员,普通版的粤语,更重要是不流畅,拖沓的剧情,足以劝退一波又一波的人了。
虽然它是有如此多缺陷,但是你若认真细看仍旧是瑕不掩瑜,令人赞不绝口。
众生相——金枝1描写的对象是宫中的主子们,那些华丽又令人艳羡的存在。
而金枝2描写的是芸芸众生是你,亦是我。
明明戏剧造诣一绝,只因戏子身份饱受轻视的高流蜚技平与高流蜚不相上下,多年怀才不遇饱受冷语白眼的云秋玹含泪向父亲哭诉自己多年不受父亲珍视,在怀孕时备受丈夫猜疑与冷漠而失意落魄的映琴明明年轻貌美,地位尊贵,却只能被困于宫墙终日被宫规限制的太妃宛秀蒙受圣宠的如妃,终日为那个一直跟自己过不去的妹妹宛秀费神,其后更丧失爱子八面玲珑手段高明的湘菱为了乡间的儿女而活得步步为营,如履薄冰还有含冤入辛者苦,终日被小人欺凌毒打的佟吉海还有太多不一一细说了这部剧真的几乎道尽了人生百苦,所以才让人难以细看。
世事如棋,局局新。
——仇敌与知己,可能只是一线之差昨日高流蜚在章和班时,与章班主关系几乎是水火不容,那时候女儿映琴和女婿云秋玹对他几乎是尊敬有加言听计从。
后来云秋玹不堪长期被众人轻辱,只身去了热河御前献技,只求能一朝鱼跃龙门,从此扬眉吐气。
但是章班主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云玹与他早生嫌隙,一朝富贵后便置买豪宅搬出去住不与他来往了,从此他借酒消愁,到头来与他一起喝闷酒是那个从前与他不和的高流蜚。
往昔湘菱与如妃主仆情谊深厚,湘菱也没预料到温婉贤淑的如妃会趁她丧子悲痛交加之际,为了妹妹而摆了一道。
映琴也猜不到往昔对他言听计从的丈夫,一朝富贵后,对她百般猜疑与冷待,留她一人在家不闻不问。
高流蜚也猜不到当日他在桥头上救下的女子,因爱生恨,要害他性命。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平生——循循善诱,万法皆空,因果不虚世人愚昧常因一时失意,变心生恶念,就如娇蛮恶毒的宛秀,惟利是图的章班主,因丧子之痛而迷失本性的如妃,因爱生恨的湘菱。
或因一时的得意,心生贪欲的云秋玹。
佛家说的真不错,贪嗔痴慢疑真是人生五毒,而迷失了本性的人也终究会为他们种下的恶因而吃恶果。
导演和编剧也是想借这部剧苦口婆心地说,别因一时境况的变化而迷失本心甚至伤害他人,而机关算尽也总会出错,你以为你运筹帷幄,谁知一脚踏入自己精心为他人布下的局子,同困局中。
道理很简单,布局是有所求,既然有所求便会被所求限制,凝视深渊也会被深渊凝视。
所以便有以下导演和编剧借剧中如妃之口说出的一番话。
“毕竟能够在凡尘间觅得知心,不理结果是白头到老,还抑或只能同生共死,始终都不是寻常你我可以轻易领受的一种福分,就算血脉亲伦,缘厚缘薄亦各有命定,更何况是男女间的一份情呢?
本宫既无所得在先,又何来有所追悔在后?
天下间本来就是憾事处处,能尽如人事者就只得一二。
不过,亦因为美满难求,人世,才可以时刻有所期盼,正如我期盼淳贵人并未身死于动乱中,或者,她早已换过另一段人生,平淡安度。
而安茜,虽然当日踏上的是一片茫茫前路,但总算不是孤身独行,那就已经足够,每一个人总有每一个人的天命归结,本宫很清楚。
”
2004年的《金枝欲孽1》可谓是国内宫斗剧的始祖:故事铺陈跌宕起伏、步步深入;人物塑造丰富饱满、有血有肉。
看过里面霸气十足的如妃娘娘,去年大热的《甄嬛传》里哪一个人物能如此丰满?
《金枝欲孽1》也屡创TVB收视纪录,即使是2011年的深夜剧场播出,收视率依然远超同时段其他节目,这也是为什么《金枝欲孽2》的制作前因。
凭借《金枝欲孽1》的大热,戏中个主角亦迅速上位。
90年代因插足江华的婚姻被TVB雪藏的邓萃雯一举咸鱼翻身,这十年间更是担当起多部台庆剧的女主一角,在“如妃娘娘”之后,其在《巾帼枭雄》系列成功塑造“四奶奶”一角,霸气依旧,风光无限;佘诗曼和黎姿迅速成为TVB新生代中翘楚,打破TVB90年代后期以来由宣萱、陈慧珊、蔡少芬和郭可盈称霸的花旦地位。
而由林保怡、陈豪、黄德斌的组合也成为TVB大剧的男主标配,如紧随《金枝欲孽1》推出的《火舞黄沙》、82集大戏《珠光宝气》、《天与地》等。
这几位主演几乎霸占了TVB荧屏十年,单就其中任何一个都到了挑起一部戏的分量。
可是时隔十年,早已物是人非。
林保怡“北上”,黎姿退出娱乐圈,佘诗曼分身乏术,十年后呈现的《金枝欲孽2》更像是戚其义和周旭明急急忙忙完成的一副草稿。
第一,人物支离破碎,女演员方面,除了邓萃雯和蔡少芬撑场,其他几个个个都像整容失败品一样看来都脸斜鼻子歪,念台词跟背课文一样,毫无演技可言,那个演书兰嬷嬷的大姐到底是哪里来的?
男演员方面,曹永廉的文弱气质难敌林保怡的邪气,而老了十岁的陈豪画着眼线演傲慢的伶人看起来更适合当个太监,令人唏嘘。
二,故事跳tone。
整个故事就是大家为了斗而开始斗,缺乏故事铺陈好,宫斗剧中长期被边缘化的嬷嬷一角直接放到第一集,让蔡少芬瞬间变成了智慧无比的一休,毫无逻辑可言,看得人莫名其貌。
看了十集,内容散乱,我只能感概自己文思羸弱完全无法抓住全局的重点。
难道这就是戚其义和周旭明的功力?
纵观TVB的大多数剧集,无论宣称悬疑剧、警匪剧最后都要落入爱情剧的俗套剧情中。
比如林峰和杨怡2010年的《谈情说案》,明显是主打侦破案情为主线的,而且模仿的是大名鼎鼎的日剧《神探伽利略》,但是《谈情说案》最后还是变成了《谈情谈情》。
这就是TVB的惯常套路。
而这十年间,戚其义和周旭明在TVB独树一帜,可谓在打破师奶剧传统套路这条路上走了很远而且很成功。
远的不说,2010年以“超人”为题材的《飞女正传》、2012年播出的以“食人”为题材的《天与地》、以“连环杀人”为主题的《心战》,无论是在故事的设置,人物的冲突,拍摄技巧方面都,至少令我惊叹。
远超不是TVB常见的师奶剧集水平。
其中的《心战》尤其令人欣喜,男主角在杀死四人后的与四个人对话的人格分裂症状,与郑少秋扮演的戏剧大师所出现的人戏不分相互照应,在真实与虚假中任意跳转,再加上腹黑的邵美琪一角,整个剧情扑朔迷离,比那个只讲了一半故事的《寒战》不知精彩了多少倍。
写到这里,我只能相信《金枝欲孽2》是戚其义和周旭明迫于收视压力而勉强制作完成的作品,虽然不能用“粗制滥造”形容, 但其散乱的剧情、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的确也到了“能骗多少观众就骗多少观众”的地步。
最后,推荐2006年的《火舞黄沙》。
这部戏除了色彩没有那么艳丽,在演员阵容、故事情节、画面质量方面才真正称得上是《金枝欲孽2》。
现在这版最多算作“《金枝欲孽》2”。
看了金枝2的制作特辑,771和如妃都说白了,和第一部很不同第一部是宫斗片,第2部讲是隐忍的情愫和流言蜚语,感觉是不会和第一部那样高潮迭起,是另一种的演绎方式,好像《天与地》和《心战》,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看了5集,其实主题很明显,就是片尾曲的名字——紫禁飘谣。
其实觉得隐喻就是现在充满各种绯闻负面新闻的娱乐圈。
明星们可能只是做了件好无聊的事,经过娱记狗仔队的夸张作大甚至写出个编年史了这些谣言绯闻,不也是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事吗禁宫里的如妃,对应现在的明星,各种下人对应线人爆料人,湘菱可能会从撰稿人变成如妃的危机处理的经理人之类,外面的说书人就是八卦娱乐报纸,听书的人对应喜欢八卦的我们主子们会因为谣言而会地位不保甚至生命危险,对应明星也会因八卦新闻身败名裂……所以,金枝2里,没激烈的宫斗也正常,有的是一些被小事化大大事化巨的流言蜚语,然后怎么去用中庸低调的手法处理掉这些纷扰……大概如此_(:з」∠)_
《一个熊孩子妹妹搅起的腥风血雨》 或者《断臂山下,百合花开》 再又是《编剧只是脑洞大开最后自圆其说不能呵呵后》 才对吧!
乃知道我作为一个太喜欢金枝欲孽1看最终集时候哭惨以至于后来都觉得别的宫斗剧战五渣甚至没从头到尾看过甄嬛传的人,是抱着多大的期待来看第二部的吗,这样辜负一个死忠真的好残忍啊编剧大人!
虽然开始看了一两集就觉得不明......... http://www.114wm.com/zuixin/
惨淡~
这局本以为渣的可以,好在冲着邓萃雯看了结局。就别再拿第一第二部比较拉,个人认为其实第一部这么多惊心动魄第二部的起起落落倒是最符合真实,何况本就是梦里梦外(而且第一部明显阵容过于强大啊)可惜的是结局依旧。命运已始无转逆啊- -
傲娇脑补帝淳太妃&黑化不完全如妃凉凉&智商捉急湘菱嬷嬷&人渣云秋菊&挑事痴情公公马新满&从没照过镜子的高流斐 这是一部第一集后黄桑和皇后凉凉就没上过线,妃子太妃嬷嬷相爱相杀的后宫剧
爱从未有过得失,只是在你心中被拥有过,此生后会无期望珍重。
是要怪优酷明明写着共40集结果30集嘎然而止让我彻底无语无法冷静么 但主观客观都让我觉得比第一部还要高潮刚现就急转直下扣一星 OP和ED太赞加一星 编剧不负责任各种挖坑不填扣一星 伍咏薇饰演的淳太妃偶太喜欢加一星 主线过于勉强扣一星 拍摄十分新颖跳出一般宫廷剧的框框加一星 还是给四星吧!
沒有阿佘我就不開心了。。。。一集 棄
好的演员,及其文艺的对白,精致的摄影,完美的配乐,还有巧心思的结构,可惜毁在一个烂的剧本上!如果不看剧情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小清新到极致的宫斗剧!
才看了两集,觉得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和第一部是没法比的
一个是轰轰烈烈遗憾收尾的传奇 一个是还未红红火火已然恍恍惚惚的小曲儿 哪个是庄周 哪个是梦蝶
明明是深櫃裡的夢。
不好看,说是第二部完全为了赚收视率
「人在局中 往往不及局外人那麼頭腦清醒 所以要時刻抱著抽身旁觀的態度。無論是看一盤棋 還是看一個人 都必定會目光通透 籌謀從容。」話雖如此 但是這部劇最清醒通透的好像卻是局中人 旁觀者如我 卻一片茫然。陳豪眞的是我最討厭的TVB男星 我對他的厭惡程度簡直絲毫不輸黃浩然。一言以蔽之:昏天黑地。
同志们打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不能因为1好看就给2打高分啊,这不科学啊,明明就很糟糕啊!剧情一盘散沙,从头到尾几乎没高潮没重点!二位戏子上妆后的脸简直无法直视:陈豪龅牙,关礼杰没脖子一脸褶子。男女主男女配戏份均等。主子丫鬟服装雷同,奴才比主子嚣张。皇帝彻底酱油。简直不知所谓!
不好看
。
30集抵不上最后播的一段 金枝欲孽1里的孔武如妃黎姿张可颐、1对比起来实在太好 2实在太2 真的是什么跟什么啊。年度期待落了个这样的结果、
分好低…我覺得好看…TAT
其实“情”字拍的还是挺美的。
一星给配乐,一星给雯女,一星给蔡少芬。没了。
期待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