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童年总得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惊悚启蒙,像是一阵钻进短袖衫里的初秋的风,作弄得人忍不住抖一激灵,丝丝凉意便散了全身,余韵是使人欲罢不能的惊奇感,像孩子初次尝试跳跳糖。
《creep show》海报为了向小伙伴证明自己英勇无畏,借着午后明媚阳光的热乎气儿,害怕又好奇地看猎奇恐怖小说和漫画,是熊孩子长大以后也很少诉说的秘密。
对于众多八零后来说,这段毛骨悚然的童年体验可能来自于系列恐怖电影《Creep Show》,中文名《鬼作秀》。
《鬼作秀》的前两部是由两位恐怖大师乔治·A·罗梅罗和史蒂芬·金合力奉上的经典恐怖B级片,分别于1982、1987年上映,两部电影不仅给八零后小朋友带去了清凉夜晚,也成了他们长大后打卡留念的昔日影像。
国人最初对美国恐怖片干巴巴、黏糊糊、断臂残肢、鲜血四溅的印象在这些充满年代感的影像里最能尝出原汁原味,而9月26日shudder平台首播的同名恐怖单元剧《鬼作秀》就是对这段经典的致敬和续写。
影片截图《鬼作秀》从第一部电影起就极具风格,真人演绎和80年代恐怖漫画画风的交互切换、转场,使人一度以为这是一部漫画改编作品,而二十分钟一个故事的节奏,给人带来的短促刺激,像是咕嘟喝了一大口冰镇可乐——利落、爽快,没有大多亚洲恐怖片的压抑,这一系列以怪异猎奇的想象力著称,当你被某一情节突然惊到,仿佛能听到主创们哈哈大笑——嘿,胆小鬼,被吓到了吧!
这是一种童年时朋友恶作剧得逞的洋洋得意。
影片截图改编的单元剧第一集为我们带来了两个短小精悍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颓废酗酒的父亲变成黏糊糊、湿溻溻的怪物并毁灭世界的故事。
观看后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平庸,虽然工整规矩的双线并行叙事相较于几十年前的原作而言确实精细不少,但是一直都可被预测到的剧情是不可无视的硬伤,“果然他的父亲变成了黏黏的怪物啊”“果然这两个好心人是被送上门的美味啊”,当观众的一个个直觉都被剧情印证,一种平庸感便由然而生。
怪物父亲颓废的父亲剧集前半段喜欢啤酒、怕光、喜高温和他后来变成一坨绿色的全身分泌粘液的怪物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似乎没有;恶心的怪物像是被硬拖过来怀念80年代粗糙道具的小丑,用鼻涕一样的不明物质和随意吃人的本领,企图让观众体会到几十年前的汗毛直竖,实在有些牵强、生硬,也缺乏史蒂芬·金的黑色幽默。
其实,或血腥或恶心的镜头都不过是惊奇感受的载体,是恶作剧时的套路和玩笑,玩笑开第一遍是出其不意的惊吓,第二遍是再次嘻笑愚弄,但是再三再四将其作为主要的噱头就只能当是无聊了。
唯一意料之外的是这个故事还有个小寓意: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贪婪,而是对贪婪的纵容。
不过放在今天的审美来看,多多少少也还是有些老生常谈。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女孩放在房间里的玩具屋闹鬼的故事,和第一个故事相比,它可称得上惊艳。
要知道有关凶宅的故事,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似乎一个鬼不找个气派幽森的宅子就缺少一点排面,闹鬼的桥段即使是个并不常看恐怖片的人也能说出一二,想要在二十分钟内拍出新颖的闹鬼故事绝非易事,而这第二个故事就用了巧思,让玩具人一家遭遇闹鬼事件,使观众以女孩的视角目睹一切的发生。
玩具屋这个小设计是老套闹鬼情节的新玩法,新视角下,观众不仅窥探到了玩具人一家的恐怖遭遇,也窥探到了满脑子奇幻想法的熊孩子,对父母藏掖着的竟然是恐怖如斯的秘密,一个故事双份紧张,观众不仅为玩具人一家紧张,也为女孩捏了一把汗。
摒住呼吸、静默蜷缩在沙发角落看完后,只有一种感受——满足!
猎奇恐怖片总是会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尾,寓意魔鬼依然在人间游荡,儿时的我信以为真,后怕到连上个厕所也疑神疑鬼,半夜躲在被窝里,自我安慰床的边沿有一个透明的防护罩,只要手脚都不伸出去,妖魔鬼怪就够不着自己。
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成年人,如今回望,不禁觉得搞笑,而也正是因为没有了孩子的天真,那份心惊肉跳的乐趣、那份即使害怕也还忍不住要偷看的惊险刺激,也随之消逝了。
如何让长大的人在某一瞬间体验到儿时那种脊背发凉、阵阵寒意,是怀旧恐怖片能回馈给成年观众最大的礼物。
恐怖类型片有着很深的套路,其分类、结构等早就被编剧们扒了个干净,各种恐怖片必备要素已经印在人们大脑中成为刻板印象,而恐怖片的几种表现手法也被恐怖片先驱们几乎玩了个遍,如何又复古怀旧又解锁新玩法,使得观众对老题材依然有新奇感,是一件令所有怀旧主创们都绞尽脑汁的事情。
虽然观众想要的是过去那种令人战栗的感觉,但是时过境迁,观众的口味已经被调教的刁钻挑剔,直觉能猜到的剧情只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像是在啃食一块甜到掉牙的麦芽糖,单一、直接、刺激也许在几十年前可以风靡大街小巷,但在这个连鲜肉月饼也要加蟹粉、蟹黄、虾仁的年代,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是根本不够的,精巧的构思、反直觉反套路的设计才会让观众重拾那份惊奇。
换句话说,怀旧怀念的并不是糖的甜味,而是初见时的新鲜,是孩子第一次将跳跳糖放在舌尖上,感受甜蜜在口腔里爆炸的那种,既害怕又惊奇的感受。
《鬼作秀》第一集的两个故事为我们示范了正反两种怀旧姿势,据悉,该剧每集的时长和基调都会不同,那么就期待接下来的五集会带来怎样的惊奇吧。
先放一下每个故事的标题吧S101Gray matter 灰色物质The house of the head 头颅鬼屋S102Bad wolf down饿狼出没 The finger 手指S103All Hallow's Eve 万圣节前夕The man in the suitcase 手提箱里的男人S104The Companion 伴侣Lydia layne's better half 莉迪亚·雷恩的另一半S105Night of the Paw 猴爪之夜Times is tough in musky holler 莫斯齐霍勒的时艰S106Skincrawlers塑身爬虫(Cathy East Dubowski)
最后一行为本剧中出现的各种怪物
稻草人
邪恶精灵(其实算不上邪恶)
死人头彩蛋里出现的Gorilla 大猩猩[类似金刚]和史莱姆- 幽浮魔点
百看不厌的猴爪
活死人之夜
乱入的开膛手杰克
蜘蛛 食人小花
仿真狗粑粑 真是精致的淘气其他如外星人 吸血鬼 狼人 弗兰肯斯坦比较常见的怪物 在此不做赘述欢迎补充
10月26日,一个甚是无聊休息日。
我躲开了班级的蓝球赛,回到了宿舍。
在电脑上无意中看到了《鬼作秀》这部个让我好奇的美剧,于是就随手下载了一集来看,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惊艳。
鬼作秀开场的漫画风格很讨人喜欢S1E1讲述了两个故事《灰质》、《头颅鬼屋》,这里主要介绍了下第二个小事故,当然一开始的故事也很不错,最后出现的怪物满满的克苏鲁风格,但相比第二个故事,还是稍逊一筹,
《灰质》里面有《电锯惊魂》的竖锯爷爷客串呦-防剧透线---《头颅鬼屋》
小女主在《行尸走肉》里饰演瑞克的女儿故事一开始的镜头出现在一个玩偶屋里,可爱的小女主指着玩偶开心的给父母介绍着,舒心的配乐营造出满满的幸福感。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外国人貌似对玩偶这一类玩具,有着充足的想象力,给儿童带来快乐的同时,往往也是被恶灵附体的不详之兆。
个人感觉这个玩具头颅还挺喜感的!
果不其然,当小女主再次回到自己房间里,观察心爱的玩偶屋时,忽然发现玩偶屋里多了一个奇怪的头颅,而且面部狰狞。
更有意思的是,玩具屋里的其他玩偶仿佛也能感受到这个不速之客。
他们不时的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面部略有几分惊恐,此时这种惊悚的感觉就从玩偶的面部扩散出来,转而映射到观众脑子里。
让人浮想联翩,难不成玩具屋的人偶复活了?
更加恐怖的是,那个头颅竟然在玩具屋里消失不见......
这颜料质量不错啊......想必看到这里观众的情绪就会被剧情完全的带动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小女主需要去做出一些改变来拯救她的玩偶朋友了。
往下的剧情有些出乎意料,机智的小女主去玩偶店买下了“警长”
勇猛的警长也拯救不了这一家子希望借此驱赶走玩具屋里的恶灵,可是结果并不怎么理想。
情况似乎更加恶化。
万般无奈之下小女主只能再次去玩偶店里寻求帮助,希望货架玩偶中有一位强大的牧师或者拉比来救助她的玩偶朋友们。
但是这样真的能制服那个恶灵吗?
后续的剧情就不过多介绍了,可以当做一个悬疑留给大家。
如果有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去下载观看。
下面从我个人角度具体说下为什么《头颅鬼屋》这个小故事让同类型恐怖片甘拜下风呢!
常见恐怖套路让人感到无聊,但它足够的让人感到新奇第一,故事的发展全部是由小女主的视角展开,整个过程父母并没有直接介入,避免了狗血剧情的发生,非常高明的做法!
第二,玩具屋中的故事并没有与现实进行交互,导演似乎有意误导观众,事实上却并没有那样做,十分的反套路(可能因为篇幅的原因,结尾小女主悬崖勒马,把玩具屋转卖了出去)第三,用玩偶对抗玩偶,这点颇为新奇,因为欧美恐怖片里的常见元素就是血浆四射,或者猎奇风很强的怪物造型。
从这点来看本片简直是恐怖片里的一股清流,(如果我把小时候的奥特曼玩偶放进去又会如何呢?
)第四,制作成本相当的低,全片只需要把玩具人偶的位置变换下,加点颜料即可,没有任何血腥诡异的大场面,却能紧抓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小丑回魂2,制作档次上去了,可过长的内容和常见的套路导致观众的耐心越来越低)
安娜贝尔看完《头颅鬼屋》后让我想到了《遗传厄运》和《安娜贝尔》的某些场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遗传厄运
国qing上班第二天,人是来了工作位,灵魂却还躺在床上啊。
不想起床...不想工作....不想看电脑.......奈何钱还是要赚,班还是要上。
论提神醒脑,还有什么比【恐怖片】见效更快?!
这部豆瓣7.9分的恐怖剧集推荐给你,速码!
《鬼作秀》
《鬼作秀》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典的恐怖片系列,首部电影于1982年上映。
也许你对该系列并不熟悉,但说起它的导演、编剧,却一定如数家珍。
编剧史蒂芬·金,一个你喜欢恐怖片就绝对绕不开的名字。
《闪灵》《肖申克的救赎》《迷雾》《小丑回魂》《宠物公墓》等,都是他的经典代表作。
导演乔治·A·罗梅罗,现代恐怖电影之父,丧尸片鼻祖。
代表作有《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丧尸出笼》《人鬼双胞胎》等。
现在我们看丧尸电影,通常会发现他们没有任何意识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 ;他们会为了人肉而袭击人类、人类被丧尸攻击后会发生变异进而去攻击曾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 ;他们不会疼,不管如何去伤害他们的肉体都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成群结队行进、追杀时,会给观众造成很大的心理压迫....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丧尸文化,其实均由他制定。
该系列评分也向来不错。
(1982、1987版均为史蒂芬·金&乔治·A·罗梅罗合作的作品)
墓地探出一只手的丧尸、从嘴里爬出的蟑螂、藏在箱子里的怪物、人头蛋糕……这些经典场景也成为很多80、90后的童年阴影。
2019年的这一版,则是由AMC翻拍的剧集。
它依旧沿用了电影【单元剧】的形式,首季共12集,每段故事仅有20分钟。
体量虽不大,但胜在画风复古且很cult,漫画+真人的叙述方式、靠悬疑推进故事的手法均让人欲罢不能!
烂番茄新鲜度达91%。
目前更新的两集中,4个故事各有特点。
第一个讲述的是母亲去世后,父亲整日酗酒,最后变成一个不能见光,黏糊糊、湿溻溻的怪物并毁灭世界的故事。
从漫画到真人,故事的转场非常棒。
当剧集展示的还是漫画中一个老年人往门上敲钉子时,叮叮当当的声响已从画面传出,
抽烟的背影伴随着画面一黑,漫画中的老头“活”了过来,故事开始慢慢讲述。
一所沿海小镇正遭受飓风的侵袭。
生活在这里居民大多数也已经撤离,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伴随着糟糕天气的,还有大量猫狗消失、双胞胎失踪案,这些十分凑巧的事件更为这座小城覆上一层阴影。
只是,在一家杂货铺坐着的店家、警长、医生一行人并没有察觉到危险慢慢降临。
闲聊之际,一个男孩走了进来。
他要为自己的爸爸买酒。
支支吾吾的话语中,他的父亲似乎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 警长和医生决定前去探望救助。
另一面,店铺老板兼男孩前数学老师,开始鼓励他敞开心扉,诉说自己身上的困境。
男孩的讲述和警长医生前去探望的身影混合着,惊人的真相慢慢展开......
之后画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恶心。
建议吃饭观看时直接跳过这段。
除了像戒酒广告外,它还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贪婪,而是对贪婪的纵容。
第二个是关于小女孩玩具屋闹鬼的故事。
很多人公认它是目前4个小故事中的「最佳」。
屋子闹鬼的故事看过很多,但你见过小朋友的玩具小屋闹鬼吗?
屋子不阴森、故事主角不会尖叫恐惧、也没有悬疑紧张的音乐烘托,如何把观众带进去?
但它却做到了。
这也是这集故事让人惊艳的地方。
小女孩伊薇的屋子模型里,住着一家三口和一只小狗。
每天放学回家,她最心心念念的就是她的小屋。
某天她照例去看自己的玩具小屋时,却发现这里多了一个不属于小屋的玩具。
沾着血的头颅。
更诡异的是,之前她摆放在屋子里的玩偶全都变换了位置,就好像趁她不在活过来移动了一样。
虽然心里觉得奇怪,但伊薇并没有太在意。
之后她每次回家看,都发现了玩偶在移动的现象。
有时是狗在乱叫,有时是睡在床上的爸爸妈妈突然坐了起来,有时是正在看电视的伊森蜷缩在沙发上,拿毯子盖着脸,不安地打量着四周.......
他们似乎很怕这个头颅,而这个头颅也一直在追赶着他们,从一间屋子到另一间屋子...为了保护玩偶一家。
伊薇分别购买了警察、充满灵力的部落酋长去帮忙,没想到他们均死于非命。
更诡异的是,那个人头竟附身在了去世的小男孩身上......
气愤之下,她把头颅从玩具屋里拿出来扔在地上。
可下一秒,她又觉得不能让那东西留在自己房子里。
等她再去找时,却发现床底的玩具堆里,正摆着和那一个模样却更大的头颅......
尽管故事短小,但跟随小女孩的视角我们似乎也亲历了这一玩具屋闹鬼事件。
而它不断延伸的镜头,更将一丝诡异感引申到了小女孩的家中。
因为你会发现,玩具小屋和小女孩的家构造相差无几。
玩具小屋里闹鬼后,吃饭时他们做了祈祷。
现实中,伊薇家吃饭时也做了祈祷的动作。
有时酋长探出窗户往外观察时,你会觉得她看到了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
再联想到真的出现在伊薇床底,那颗真实、变大的头颅,让人不禁担心他们会步玩具小屋一家的后尘。
尽管结尾戛然而止,却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个头颅到底是什么?
它从哪儿来,目的是什么?
伊薇扔了玩具,真的摆脱这个恶魔了吗?
还是随着玩具的搬家,它会祸害新的家庭,我们都不得而知.....但它带来的恐惧、等待的焦灼,这种感觉一直如影随形。
换个角度想想,家里都发生了这么恐怖的事情,小女孩的父母却还被蒙在鼓里。
也是吓人.....第三个故事关于“狼人”。
半人半狼的她为了洗清身上的罪孽,乞求前来避难的二战士兵杀了他。
作为交换,她把他们变成狼人,去杀纳粹。
故事很老套,但胜在画面够带感,虽然看着很假吧.....另外,狼人在怒吼时加上了漫画中的拟声词,用以模拟它的复仇怒火,十分有趣。
第四个则是关于一个loser养小怪物的故事。
倒叙的讲述方式、主人公打破第四面墙直接和观众对话、嘲讽金句频出,都是它的亮点。
当然最最让人惊喜的,当属他捡到的一个手指,慢慢变成一个怪物的事件。
具体会变成什么怪物,小栗子这里就不剧透了。
只能说,恐惧中还夹杂了许多温馨、搞笑的元素。
再提示一点。
现实中家里养宠物的话,它们会送给铲屎官各种各种的礼物,有时是老鼠、有时是袜子毛线..... 而作为被这个男人养大的怪物,他长大后也送给自己的主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哦~而在故事的最后,将有一个反转的反转,非常刺激!!
两集故事真的不够看啊。
希望《鬼作秀》后面几集都能保持这个水准~恐怖题材的爱好者,这个真的值得看❤️
今年欧美那边的恐怖、奇幻题材电视剧还挺多的。
刚放完新版阴阳魔界,两句话恐怖故事,这边美恐新一季又来了,还有这部新版鬼作秀。
目前看到第四集,我倒觉得,这剧比阴阳魔界、两句话故事都要好。
我觉得,前两者的问题,倒是各不一致。
新版阴阳魔界,太注重意识形态和讲观点,故事就说的参差不齐。
两句话恐怖故事,则是过于展现风格,偶有精彩剧集,但整体经常觉得无趣跳戏。
倒是这部鬼作秀重启版,目前来看,题材倒是不拘泥于某类型,从儿童cult,到现代寓言故事,风格还挺多样的,重要的是,我终于发现,它不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不强调美学风格,简直不太像现代欧美人爱拍的剧,而是在很一本正经的讲故事(好坏另说)。
目前来看,挺神奇的是,每一集的第二个故事都更好。
看第一集的时候,第一个故事几乎令我要睡过去,但第二个故事拍得灵巧,有趣。
大体就是说小女孩发现了一个儿童屋玩具,里面发生了一起恶灵入侵事件,把这么一个挺俗套的鬼怪入侵故事,放到了玩具屋里用人偶来展示,而小女孩则是一个观测者,这里有种挺奇妙的结合,小女孩的视角,她和家里人的关系,儿童屋里面发生的故事,彼此有些交集,但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玩具屋里发生的事,并没有入侵到现实生活,我特别怕看到结尾,是小女孩一家人搬到了一个现实的玩具屋里,在现实生活里怪物真的来了,我觉得这样的编排就是一个挺无聊的剧本。
目前看来,唯一玩具屋和现实的交集,就是小女孩发现玩具恶魔杀了人,把它的头丢了出来,结果头一下子变大了,变成现实了,后来小女孩又给它塞了回去。
我觉得这样的编排非常精巧,也足够了,两个世界真的不需要过多交织,不然是对小女孩视角的叙事的一种伤害了。
接下来,可以说说第四集,第四集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儿童黑化的故事,暂且不提,但第二个故事同样挺好看的。
就是说女强人玩弄了女下属,还杀死了她,结果搬运尸体的时候,在电梯里出现故障,一人一尸体卡在了里面。
这几乎是一个绝境啊,既不能求助,又害怕尸体诈尸。
当然后面果然诈尸了,我看的时候,就很害怕,因为以前看过一个新闻,是一个人进电梯,半截身子还在外面,结果电梯动了,然后她头直接被运行的电梯切掉了。。。
然后,竟然真是这个设计,激发了我一部分心理阴影,因此觉得还挺好看的。。。
目前还挺期待下一集的,先这样打游戏去了拜拜。
最近几年影视圈掀起“复古”潮流…无论电影、还是美剧都开始从80年代寻找灵感 ——HBO的 [堕落街传奇] 聚焦80年代美国纽约情色产业,以年代秀的风格塑造出人物众生相。
NETFLIX的 [怪奇物语] 则致敬了无数80年代B级片,让复古的题材成为了当下的主流…
就连 [心灵猎人] 这样的罪案剧…也重现了上个世纪犯罪心理研究从无到有的过程!
复古就这么吃香!
就在最近,又一部“复古的新剧”登场了 —— 鬼 作 秀 Creep Show
[鬼作秀] ,名字就带着上世纪80年代的味道…经典B级片的[鬼作秀]系列最早诞生于1982年。
那时候编剧斯蒂芬·金还是编剧届的新秀,不过影片导演乔治·A·罗梅罗则有着丧尸之父的称号…两人合力,拍出了这部恐怖片经典。
剧情以恐怖漫画为背景,由六则短篇故事组成。
情节不同,但风格统一!
满满的都是诡异、血腥、猎奇…
如今再看[鬼作秀],更像是影视圈的一种探索…不仅是视觉上的血腥猎奇、大开眼界。
也是题材的过界尝试!
因此电影[鬼作秀]正对恐怖邪典爱好者的胃口…并且在1987年和2006年还相继推出续作,成为B级片爱好者难以割舍的经典系列之一!
相比于电影,[鬼作秀]的篇幅更适合改编成美剧。
2019新版[鬼作秀]便以剧集形式播出…每集两个故事,每个故事20分钟左右。
短小精悍,毫不拖沓!
目前豆瓣7.8分,IMDb7.2分,烂番茄鲜度96%
首播集第一个故事“灰质”就重现了当年的经典…卡司则请来[电锯惊魂]中的大BOSS竖锯(托宾·贝尔)和 [绝命毒师]中的炸鸡叔(吉安卡罗·埃斯波西托)
故事背景是一个日渐衰落的小镇。
一开始这里常有宠物失踪…后来孩子也开始失踪,接着还有成年人失踪!
小镇逐渐变成了鬼镇。
风雨天的深夜,一个男孩来到商店。
说是父亲让他买啤酒…他对邻居诉说父亲开始变得可怕,自己不想回家。
于是热心的警长和邻居便去他家一探究竟…
本以为会是父亲虐待孩子的走向。
谁知道伴随着警长的闯入,孩子讲述着家庭的经历。
原来并不是父亲虐待孩子。
而是孩子在给变异的父亲寻找猎物…宠物,小孩,成人!
剧情回到原点解释了小镇的失踪案。
没有多余的描述,剧情短时间内完成反转!
这就是[鬼作秀]的风格…除了这种直接的惊悚和恐怖,[鬼作秀]还夹带着上世纪B级片所特有的“道德说教”式风格。
名为“万圣节前夜”的故事就是一则警示录 ——
又是一年万圣夜,孩子扮鬼要糖吃。
不过镇上的这几个孩子显然不受欢迎,邻居们要么催他们赶紧走,要么大声咒骂他们…
甚至还有直接拿枪怼他们的!
看到这你可能认为…这几个孩子是镇上臭名昭著的混混!
但别忘了,还有反转 ——他们的回忆让观众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孩子全都是死去的亡灵,他们每年在万圣节出没是为了报复当年害死他们的人…
是谁害死了他们呢?
正是邻居的孩子在万圣夜点燃他们的树屋…这些孩子活活被烧死!
法律没有做出公正的裁决…于是他们的亡灵便在每年万圣节出来寻仇。
显然这个看似恐怖的故事是在告诫人们善恶终有报,甚至讽刺了如今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
像不像童年时代里…那些以“吓唬孩子”为手段的教育寓言?
或许你也看出来了…新版[鬼作秀]没有先进的特效,没有拔高的情节。
从风格到剧情,[鬼作秀]都一丝不苟的复刻出八十年那种复古到有些廉价的质感,这样的手法反而形成了微妙戏谑的风格。
甚至每集开头时…披着斗篷的恶魔翻名为“鬼作秀”的恐怖漫画…也是致敬当年电影经典开场!
已经开播的六个故事里,最出彩的要数 —— “头颅鬼屋”故事全片没有几句台词,甚至没有什么血腥镜头…但却看得人不寒而栗!
喜欢微缩模型的小女孩在卧室里造出了一栋房子。
她甚至还安排“史密斯”一家三口住在里面。
看似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却因为不速之客的来临开始变得诡异 ——女孩的房子里多出一个带血的头颅!
这个魔鬼般的血头颅像噩梦般忽隐忽现。
其他的玩偶也做出惊吓的表情…就像是微缩模型里,正上演着一出恐怖大片!
女孩也是胆大。
她先招来玩偶警察来处理,谁知警察丧命…
她又招来土著巫师来驱魔,谁知法力不够…
眼看着血头颅逐渐占领了整座小屋…女孩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以儿童的视角来讲述恐怖故事…童真无助和惊悚恐怖,极度反差让故事张力十足!
在担心小女孩命运的同时。
也会让观众回想起童年时自己经历过的可怕事件…
恐怖的情绪体验,并不是只有害怕…适度的刺激能够激发创意灵感,伴随着惊恐也会让人学会谦卑敬畏,叫出声还能释放心理压力!
因此[鬼作秀]算不上最恐怖的故事。
它只是轻轻拂过你的敏感点…就在你打颤的时候适可而止,留有余地。
只有这样…才能骗你一直看下去啊!
哈哈哈
喜欢复古类恐怖题材的小伙伴,今年秋天应该比较满足。
《美国恐怖故事》第九季走的就是复古路线,还有一部《鬼作秀》也有浓重的复古风情,每一集都有漫画混搭剧情。
《鬼作秀》的风格,恐怖度其实在中等左右,很多故事血浆量足但并不是那么吓人,画风重点是有点“诡异”,有的故事走“细思恐极”路线。
这剧一集两个故事,每段故事20多分钟,可以说是短小精悍。
目前已经播出三集,6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史蒂芬·金的画风,小男生的老爹在妻子去世后酗酒。
一步步酗到有点变异,喝酒就需要下酒菜,胃口还越来越大,直至发展成大嘴吃一切。
这段故事里,小男生年纪轻轻发际线就有点愁人了,雨夜他来找人求助。
于是他就遇到了整个故事的亮点,竖锯老爷子和炸鸡叔同框打牌。
大家说总觉得这个场景老爷子会突然开口说,“骚年,我想和你玩个游戏”。
很多小伙伴表示眼前一亮的是第二个故事,小女孩买了巨大的娃娃屋,还给玩具一家人取了名。
之后她发现这个娃娃屋里突然出现了“附赠”的人头,她给一家人想尽办法,比如买来警察人偶和印第安人人偶,结果都没什么效果,它们还一个个被“人头”打败。
如果把人头从娃娃屋里拿出来扔进现实,它就会……等比例变大。
小姑娘看起来弱小无助,很容易认“鬼”宰割,不过最终小姑娘的选择嘛,她小小年纪就懂得了祸水东引。
其实恐怖片最恐怖的往往不是鬼,而是被鬼一路惊吓之后变化的人心。
这个故事的彩蛋是,在小女孩经常光顾的玩偶店,大家发现了“安娜贝尔原型娃娃”坐镇角落。
既然是复古风,自然少不了狼人。
第三个故事是狼人主题,怎么说呢,狼人主题是个坚挺题材,但总是败给服化道不给力。
不少美剧的狼人总是能让人想到……西游记。
这个故事中规中矩,是个战争年代为了反击生存,由人变狼人的故事。
第四个故事可以和小女孩的娃娃屋相提并论,惊悚度诡异度和重口味度都有提升,主角本来过着有些颓废的废柴生活,有一天他捡了一根“手指”。
之后,“手指”慢慢长成了“爪子”,在弹幕小伙伴说可以刷层蜂蜜烤了的时候,“爪子”进一步长成了“家养异形”,来去自如,替主角报复各种在现实生活中“虐”他的对象。
怪兽还有名字,叫鲍勃,鲍勃风格有点凶残,报复之后都会带“纪念品”回家,还总有残骸需要主角帮忙处理。
鲍勃长得有点像今年爆款动画《爱情、死亡和机器人》里的战斗机器人,喜欢凶残怪兽的小伙伴可能会喜欢。
第五个故事喜闻乐见的万圣节题材。
故事主角是个五人组,和万圣节之间有特殊的羁绊,似乎是“困在了万圣节”。
这个故事短小精悍,有复仇有悬念还有一点萌芽的爱情,底子还是有点快意恩仇的。
第六个故事里主角小哥是个迷茫的大学生,女朋友刚分手,从机场捡了个箱子,发现箱子里有个强行被塞进去骨骼拧巴应该直接被送去急救的人。
于是小哥第一反应也是吓得一脸懵逼。
箱子里这个人说如果自己遭遇痛苦就会——吐金币。
小哥在室友和去而复返的女朋友教唆下,三个人一起虐待“箱中人”,小哥还有底线要适可而止。
另外俩人见财起意……最终结果嘛,还算大快人心。
Boss效果有点像闹着玩,有小伙伴说感觉特别阿拉丁神箱,很像雷鬼版灯神,好在诡异度总是可以加分。
《鬼作秀》之前有过三部电影,分别拍摄于1982年、1987年和2006年,还推出过衍生漫画。
电影有大咖参与,史蒂芬·金写过剧本,乔治·罗梅罗当过导演也写过剧本,同样是小故事组合,号称“集恐怖之大成”。
时隔多年再出电视剧版,也算是复古画风复兴吧。
故事都不是很难理解,感觉风格比美恐这一季还要复古,而且毕竟一集俩故事,比起美恐坚持在度假村砍人要风格多变一些。
喜欢复古又想多看些故事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下。
全剧虽然都是短短的小故事,但有个统一的标志性的形象,黑袍死神。
每集有黑袍死神漫画形象出镜,喜欢这口的人会觉得这形象很带感,有时候看还挺萌(萌这种感觉因人而异哈,不要太苛刻)。
喜好这种画风的小伙伴一定会有“大满足”,但这个题材还是小众的,不喜欢的小伙伴还是及早退下吧,风格前后非常统一,第一眼不适合就不要硬看了。
多年之前,某匪曾经就职于一本立志做类型小说的杂志,有一些故事就走惊悚风。
当年某匪还是萌新,对类型小说也谈不上有特殊的爱,但也有努力打杂的革命情谊。
后来嘛,杂志……一期卒。
嗯,这是个伤感的题外话。
欢迎关注57线自媒体土匪撸剧,某匪陪你一起调侃吐槽~
求推荐 有没有类似跟鬼作秀的电影一样的?
有的话麻烦推荐一下。。。。。。。。。。。。。。。。。。。。。。。。。。。。。。。。。。。。。。。。。。。。。。。。。。。。。。。。。。。。。。。。。。。。。。。。。。。。。。。。。。。。。。。。。。。。。。。。。。。。。。。。。。。。。。。。。。。。。。。。。。。。。。。。。。。。。。。。。。。。。。。
1.1灰质。
黏糊糊。
发霉了。
呕呕呕。。。
刚跟人解释cult就是类似jigsaw那种。
结果老头跟炸鸡大佬都来了。
1.2A house of head这个doll house我擦我太害怕了捂着眼睛看的。
怎么说,短小精悍,恰到好处的留白。
毛骨悚然。
2.1狼人很复古。
头套让我想起杰克逊的thriller.2.2那根手指打破the 4th wall. 异形宝宝当宠物。
复仇小天使。
3.1万圣节。
一般般。
戴帽子背小包袱co s的是阿米什人对吧?
3.2箱子里的人阿拉丁神灯在箱子里。
哈哈4.1伴侣稻草人。
nothing good ever last. 4.2不太懂这种报警就能解决的问题,为啥要越陷越深。
跟why women kill2里藏老太太尸体一样让人费解啵。
电梯里+尸体还有一丢丢吓人哈。
果然像生化危机夹断头了。
5.1三个愿望许愿猴爪5.2鬼吃人头像打保龄球6.1减肥吸脂大水蛭6.2水怪天呐太粗制滥造了故事还这么一般真不行。
真是20年拍的吗
第一集故事一:男孩的父亲丧偶后酗酒,在厨房里被下水道的怪虫感染,逐渐变成人形章鱼怪,被他触碰的人也变成这种怪物,最终要把全世界的人都变成这种怪物。
去那里搜查的两位警察,一个变成了怪物,另一个回到餐馆后也被怪物抓走。
故事二:父母给小女孩买了一个玩具屋,里面有一家三口的玩偶,但突然出现一个怪物头,三口人很惊慌,然后怪物头又消失,小女孩又买来警察和印第安酋长玩偶来捉怪物,都被怪物杀死,那一家三口也被杀,小女孩拿出怪物头扔掉,然后发现它在床底下变成大怪物头,小女孩把大怪物头放到玩具屋里,然后把这个玩具屋卖了。
但是那个怪物头仍在那个玩具屋里作怪。
这个世界变成章鱼怪的世界也很有意思,大家都是恐怖怪物,吃光了其他动物,就该互相吞噬了,最终全都毁灭。
最后胜利的那个怪物得到的奖赏就是被饿死。
小女孩要是从一开始就不把那个怪物头拿出来仍进马桶冲掉,就没有后面的那几个玩偶被杀惨剧了。
后来小女孩也没先择销毁怪物头,而是把怪物头和玩具屋一起卖出去,不知情的人买了那个隐藏怪物头的玩具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那里面的问题,或许会酿成更大的祸患,因为那个怪物头肯定不仅仅满足于在玩具屋里杀人偶,它杀光里面的人偶,就会出来杀人。
演小女孩的演员是《行尸走肉》里演瑞克的女儿朱迪丝的演员。
第二集故事一:二战的诺曼底之战中几名美国士兵撤退到一个警局里,在囚室里发现一名女狼人,女狼人想要用一名士兵的十字架自杀。
外面的纳粹士兵追到,美军上尉让女狼人临死前咬每人一口。
变成狼人的美国士兵杀死冲进来的纳粹士兵。
故事二:一名男子偶然拾到一根怪物手指,这根手指逐渐长成一个怪物。
男子恨谁,怪物就去杀了谁。
最后男子被当成杀人的精神病人关起来,他仍然盼望着怪物来救自己。
故事一里那些狼人士兵肯定不能再回军队了,否则会被当成怪物锁在笼子里研究。
他们想杀人可以去杀纳粹,但是二战结束后,他们再杀德国人,就不是杀敌人了,难道他们也要像那个女狼人那样吞十字架自杀吗?
或者躲到深山老林里,偶尔出来杀人,成为恐怖传说。
故事二里那个怪物似真似幻,我总觉得是那名男子的幻想,其实他真的有精神病,那些人都是他自己杀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怪物。
第三集故事一:万圣节前夜,几名恶棍青年放火烧死了几名少年。
从那以后每年万圣节前夜,那几名被烧死的少年的鬼魂就去那几个青年的家里要糖果,并把其中一名青年拉出来烧死,直到烧死最后一个凶手,那几个鬼魂才能安息。
故事二:一名男子在机场拿错了行李箱,回家后发现里面有个臂和腿被折叠起来的人,那个只要受到痛苦,就会从嘴里喷出金币。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室友,女友来找他,也知道了此事,然后他们三人就反复折磨箱子里的人,得到了大批的金币。
最后男子不忍心折磨死那个人,想停止并报警,结果被女友打昏,女友和室友继续折磨那个人,那个人变成魔鬼出来,把女友和室友分别塞入两个行李箱里。
男子在医院里被救治过来,魔鬼送给他鲜花,并并告诉他,需要什么,只要一想,魔鬼就会出现来给他。
故事一是冤魂报仇的故事,只是电影用的插叙方法,让人在一开始以为是几个顽劣少年到处捣乱,并让人不解为什么那些人都那么怕他们。
故事二是揭露在巨大利益面前,有谁还能保持一点善心。
最后魔鬼惩罚凶顽和贪婪到底的人,奖励还有一点善心的人,只是那个奖励恐怕没人敢接受。
但是在现实中存在着众多给别人制造痛苦来获得利益的人,这些人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
第四集故事一:小男孩和哥哥打架,打不过哥哥,逃进一个墓地,那里有一个胸口插着拐杖的稻草人,男孩拔出拐杖逃进一座木屋,稻草人活了过来,追进木屋,男孩惊慌间掉入地下室,看到一具尸体和一封遗书,从遗书里知道地下室那人以前因为丧偶而无比孤独,于是用稻草和兽骨做了个稻草人,没想到稻草人活了,成了怪物,杀了一个小女孩,那个人用拐杖刺死稻草人,然后写下遗书后自杀。
稻草人追到地下室,要抓小男孩,小小男孩逃脱,并用拐杖刺死稻草人。
随后他带着拐杖回到家,用拐杖指挥稻草人去杀他的哥哥。
故事二:女主角失手打死女伴,为了避免被发现,用椅子把女伴的尸体运到电梯里,想要带走抛尸,没想到突然地震导致停电,电梯坠下停住,而女伴的尸体似乎复活,女主角挣扎着推开电梯门,上到上层地面,就在头还在电梯里时,女伴的尸体突然抓住她的头发,让她不能动,然后电梯突然启动,她的头被割下。
故事一里的小男孩很聪明,不仅明白用那个拐杖可以再次杀死稻草人,还想到可以用拐杖来指挥稻草人,他哥哥大概会变成另一个稻草人了。
故事二又是冤魂复仇的故事,但女主角是失手杀人,不是故意要杀女伴,而女伴的鬼魂杀了女主角,报复得过分了。
失手误杀人再加上想抛尸灭迹,在哪里都构不成死刑,即使在鬼魂世界里,这也不是死罪吧。
女主角也不应该这么害怕救援人员来到发现女伴的死亡,她就说女伴的死是地震导致的意外应该没问题,她本来也没有杀死女伴的动机。
第五集故事一:一位老人的妻子有个自古流传的猴爪,猴爪可以满足主人的三个愿望,他妻子的第三个愿望是家里有很多钱,愿望实现了,是那个老太太意外死亡,然后到老头得到了大笔的保险金。
老头伤心欲绝,对猴爪许愿让妻子复活,但复活的妻子是丧尸,他又许愿让妻子安息,最后许愿让杀手杀了自己,因为他不想自杀。
然后老头救活了一个杀死患绝症的丈夫的女子,让她杀了他,女子不愿意,并把猴爪扔到火里,老头赶紧拿出猴爪,但身上着火,为了避免他被烧死的痛苦,女子开枪杀了老头。
然后女子带着猴爪来到停有丈夫尸体的停尸间,许下第三个愿望,让丈夫复活,结果停尸间的尸体都复活,女子被复活的丈夫咬死。
故事二:丧尸爆发,一位副警长统治了一个小镇,凡是不同意他的意见的人都,他都抓起来让丧尸咬死。
后来人们推翻了他的统治,他和他的手下也都受到了同样的惩罚。
那个猴爪似乎很狡猾,它知道人们都不信它,会用小的愿望做试验,因此很容易就许下前两个愿望,而第三个愿望都是大愿望,但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个老头第一个愿望虽然是死人复活的大愿望,但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只能许第二个愿望,让事情结束。
女主角虽然知道老头的故事,但仍然心存幻想,希望自己的丈夫是真正的复活,而不是丧尸。
那些复活的丧尸肯定是要到处杀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难。
那个猴爪也不知道又会落到谁的手里。
故事二是在乱世里以暴易暴的故事,乱世里的统治者很容易变成暴君,而以暴易暴又是一种无聊和讽刺的历史循环。
故事二里的丧尸爆发,或许是由故事一引起的。
第六集故事一:某人在南美捉到一种变异虫子,可以吸食人体脂肪,让人快速变瘦。
于是他开了个公司,专门用这种虫子给人们减肥。
后来他在日食发生的那天在电视台做电视直播,让观众看那种虫子吸食男主角体内的脂肪。
结果没想到那种虫子早就在被它吸食过的人的身体里产卵,并发育长大,日食那天那种虫子在人体内大爆发,凡是做过那种减肥的人都被体内虫子撑爆身体而死。
男主角幸亏还没做这种减肥手术,他去质问那位在南美抓到虫子的减肥公司老板,老板突然死去,体内爆发出一条巨大的变异虫子,男主角推到柜子砸死那只大虫子。
故事二:女孩的父亲曾在村子附近的湖里发现湖怪,但是没人相信他,人们都认为他疯了,家人也这么认为,后来他又去湖里寻找湖怪,却因此丧生。
某日女孩和弟弟及男友在湖边发现一只湖怪的尸体,才知道父亲没有疯,真的有湖怪。
弟弟跑回家告诉继父,他们的继父是个凶恶又贪婪的人,和他们的妈妈结婚就是为了享受他们父亲的那笔死亡保险金。
继父看到湖怪尸体后,想要对外声称是自己发现的,并要利用这个湖怪尸体来赚钱。
女孩和男友反对,继父要杀了他们,他正要动手,湖里出现一只更大的湖怪,一口吞掉这个恶棍继父,然后又把小湖怪的尸体拖入湖里。
弟弟和妈妈也赶到,湖边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妈妈发现露出湖面的怪兽,也终于知道去世的丈夫是对的。
故事一是个恐怖寓言,告诉人们凡事不要总想着走捷径,否则必定有坏的结果。
故事本身也是告诉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要用正确的方法去锻炼,即使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也不要乱折腾,否则就会惹出大祸。
故事二里湖怪出现的作用就是吃掉那个恶棍继父,让这一家人能够平安地生活。
女孩的妈妈看人不准,老公的死亡保险金白白让另一个男人享用,希望她以后不要再犯这种错误,湖怪也不能总帮她。
死去的那只小湖怪肯定是大湖怪的孩子,脖子上的伤或许是被湖里大鱼咬的,或者被锋利的东西划破了。
套路都还是有点太老了,不过八十年代剧集感还原得不错。最好的还是只有第二集的bob呀!
可能我真看不了这样的片子那种营造的悬疑感真的昏昏欲睡
高开低走 整季最佳第一集第二个故事和第四集第二个故事 …滥竽充数的故事也很多 比如那个脑袋伸出来让丧尸啃的
好棒!太喜欢这种短篇了!
除了“玩具屋”其他可以说毫无创意了
恐怖大咖云集,然而拍出的效果也就比《鬼作秀3》稍好些
不是每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是蛮喜欢这种一集两个故事的模式
挺好看的恶趣味和脑洞
据说是史蒂芬金今年最喜欢的恐怖剧,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吓人的
真的不行,特效太烂了,狼人和最后一集蛇颈龙的模型差点笑死我。。。玩具屋和行李箱各值一颗星,这两个故事很棒~
漫画感太强 血浆不够 跟电影没法比 看着消遣消遣得了
小女孩娃娃屋的故事最好,其他有点枯燥。基本上是善恶终有报的因果律故事,没有电影版的刺激。
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个人不喜欢,其他都不错
我爱分段式恐怖片
闹鬼娃娃屋篇最佳。六集12个故事,说是讲鬼作秀,不如说是讲被欲望吞噬的人。
7分。水平有点参差不齐,有几个故事特别好,尤其是玩具屋和箱中人。DJ Qualls最后那段独白蛮打动人的,就算是一根手指养出来的怪物,但会陪伴他帮助他,比孤独一个人好。
开头两集非常精彩,又恐怖,又文学,气氛很到位。后面四集就略差。
高度致敬剧版的复古画风,电锯和炸鸡叔的同场也值得一提,但目前播出几集情节质量都比较俗套,光靠怀旧可不行啊!
我的睡前故事。
第一季还是挺精彩的,一集有两个故事,每一个都有比较离奇的脑洞和反转。会有漫画做出来的小故事,看起来还挺有趣的,喜欢恐怖片的同学可以闭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