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柳暗花明

Away from Her,远离她,你的样子

主演:高登·平森特,斯泰西·拉贝格,朱莉·克里斯蒂,奥林匹娅·杜卡基斯,迪恩娜·德兹马里,阿尔贝塔·瓦特森,格蕾丝·林恩·孔,温迪·古逊,梅勒妮·麦可斯基,克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柳暗花明》剧照

柳暗花明 剧照 NO.1柳暗花明 剧照 NO.2柳暗花明 剧照 NO.3柳暗花明 剧照 NO.4柳暗花明 剧照 NO.5柳暗花明 剧照 NO.6柳暗花明 剧照 NO.13柳暗花明 剧照 NO.14柳暗花明 剧照 NO.15柳暗花明 剧照 NO.16柳暗花明 剧照 NO.17柳暗花明 剧照 NO.18柳暗花明 剧照 NO.19柳暗花明 剧照 NO.20

《柳暗花明》剧情介绍

柳暗花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退休教师格兰特(戈登•平森特 饰)与妻子菲奥娜(朱莉•克里斯蒂 饰)相依相守44年,两人一直过着平静而舒适的生活。可是优雅高贵的菲奥娜患上了老人痴呆症,她的记忆力开始衰退,更日渐严重。菲奥娜决定入住疗养院,深爱妻子的格兰特只好妥协。从未分开过的两人需要在菲奥娜住院后的一个月内不能见面。 当格兰特再次出现在菲奥娜面前,发现她仿佛忘记格兰特,并且与疗养院其中一名病人奥布里相爱了。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改变,令格兰特不知所措。就在这时候,奥布里离开了疗养院,菲奥娜对此感到十分不安。 格兰特找到了奥布里的妻子,说服她把丈夫送回疗养院,可是奥布里的妻子玛丽安不愿因高昂住院费用以致失去了现今的房子,房子是她的一切。 但最后玛丽安还是被格兰特的真情打动,不忍妻子心疼的格兰特把奥布里重新带回疗养院,菲奥娜的反应却使格兰特惊讶极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萍踪侠影我的甜心正太以家人之名异能学姐悸动的心大猫水星平原余命30正美丽下一个就是你3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美食无间布道家庭第一季白河夜船神奇动物管理员第二季钻石照耀钟鼓楼会长的贴身校花胜者即是正义从地狱来的法官宝宝进城3月的狮子前篇爱情洗牌日落日出丽人归来九月五日无与伦比的巴黎偷情别墅心痛射雕英雄传救赎第一季

《柳暗花明》长篇影评

 1 ) Sometimes you have to let go of what you can’t live without

《Away from her》的中文直译过来怎样也不象一部电影的名字:“远离她”?

亦或是“离她而去”?

尽管它寓意明确且直击主旨,却如不成文的断句般头重脚轻。

至于电影为何被译成《柳暗花明》,是否真正贴切,也不想再去探究,因种种语言之魅及不可相互传达,尽在这此许不经意处。

柳暗花明,听起来迂回婉转,仿佛临着人生的新境界,许多美好事物分花拂柳般向你袭来。。。

其实不然。

当真是人生的新境界,但绝非美好,愁云惨雾氤氲,前路茫茫,雪片纷至杳来,恍无归处。

电影的开始,是皑皑的白雪覆着大地,冰原的背后是笼着薄雾的云杉,小屋,长长的雪橇在雪中留下深深的辙痕,象是生命的印迹。

两个人沿着辙痕徐徐远去的身影。。。

一切都是寂静无声,一切都在走向尾声。

“生死契阔,与子偕老”,这诗一般的画卷在静静的冬日沉淀出冰雪般的美丽色泽。

这是一个非常态的,人到老年的爱情故事。

从记忆中升腾出的一大片空旷迷离。。。

遮天蔽日,渐渐成为美好爱情、忠贞誓约的可怕藩篱。

Away, away from her….迷雾般的,在生命的尽头,生命让人唏嘘的脆弱,所有美好原来都可以这样不堪一击。。。

“在许多患有疾病的大脑里,血块在神经细胞的细胞网上聚集,纠结在一起,阻止了细胞的对外传输。

特定位置的神经纠结,决定了大脑的哪种功能会遭受损害。

”这就如同伫立在密林深处的小木屋里面的灯光,一盏盏的熄灭掉。。。

它消融在周围的一片黑暗中,与世界失去了联系。

记忆的荒原就这样一点点扩大,一点点吞噬生命,情感与爱。

如果想法没了,一切都没了。

“我想,我好像开始消失了”菲奥娜这样对她的丈夫说。

这对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着共同走过50年的恩爱夫妻,自20年前,丈夫格兰特从大学退休以后,两人就生活这美丽的森林小屋。

恬静的晚年生活现在被妻子菲奥娜日益严重的健忘症完全打乱了,当厨房抽屉上开始贴满写着各种名称的小标签时;当她接过丈夫递过的平底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经过片刻的踌躇将它塞进冰箱时;当她一个人外出滑雪忘记了要回家时。。。

这越来越严峻的事实让他们不得不正视--菲奥娜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辗转反侧之后,他们终于做了一个沉重的决定,将菲奥娜送进湖区老人院接受治疗。

尽管作为呵护备至的丈夫,格兰特迟迟不忍做出这最后的决定。

“我们不能去寻找我们所喜欢的,我们所期望的就是尽量把事情处理的体面一些,不是吗?

亲爱的”菲奥娜却这样劝说她的丈夫,“我只是要暂时离开一阵子。

” 在这之前,我不曾看过一部从头到尾反映两个老年人生活场景的影片,要么是因为隔着时间的距离,难以读懂那世界;要么是因为那世界浸染了末日情节,与蓬勃的生命力、青春与美丽失之交臂而渐行渐远,因而不忍卒睹?

上了年纪的生活总令人徒生伤感,尤其是当我看到格兰特那张饱经岁月摧残的脸。

屏幕上他迟缓的步履,满面的风霜,松弛的脸颊。。。

在妻子离开以后一个人的圣诞节,寂静的森林。。。

当两个老年人像两只毛发蓬乱的大棕熊悲伤的抱在一起躺在老人院的床上时,那最后告别的一刻叫人说不出的心情纷乱。

我想是因为自生到死,生命就一刻不停的驶向它命定的终点。

所以,生老病死,总是人人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正是这一点让人最有生命虚无之感。

也许30天的分离对于44年的漫长婚姻来说真的算不了什么?

也许。

入院30天后的第一次家属探视(疗养院奇怪的规定),格兰特震惊万分的发现菲奥娜已将他忘得一干二净,而且,更令人难堪的是,她似乎爱上了了同住在老人院的另一位患者奥布里。

电影中许多个长镜头,都穿过老人院那段自然采光的回廊,穿过那段回廊,是菲奥娜默默远去的背影。

她远去,推着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陌生男人;她远去,穿上一件她平常从不会穿的黄色的俗气外衣。

是的,她认不出别人也认不出自己了。

Away from her, 站在远处的是陪伴她一生的丈夫,他望着她远去的背影。。。

我该怎样形容那悲伤的眼神呢?

该怎样形容?

“那时,我们一起等船。

她忽然说,我们结婚会很有趣吗?

” “那你说什么?

” “我把她一下子抱起来了!

” “我一刻也不能离开她,”美丽的菲奥娜的影像由一片记忆的湖水中升起,“她是我生命中的火花。。。

” 44年过去了,他亲爱的妻子菲奥娜还保持着那份美丽,她苗条,优雅,甜美,略带锋芒,即使在身患严重的老年痴呆症的今天。。。

格兰特这样向医院的小护士谈起他们的过去。

“你知道吗?

当我听见自己讲这个故事时,觉得一切都很残忍。

直到最近,我才发现所有那些,与我们俩的最终结局相比,其实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 格兰特带着少见的花束,带着她心爱的书一次又一次的探视菲奥娜,他想把她从沉睡的记忆中唤醒,就象年老的王子想要换醒年老的公主一样。

(我们从来不关心童话里年老的王子和年老的公主在做什么,故事的结局总是停留在他们于盛年时期就隐退回他们神秘不可侵犯的原始状态中去。

因为我们生来这样惧怕谈及衰老。。。

)菲奥娜却把丈夫当做了老人院的一个秘书或者图书管理员,事情一筹莫展。

菲奥娜爱上的病人奥布里被他的太太接回家以后,菲奥娜精神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她不说话,不走动,不再露出笑容,她被作为重症病人转入了疗养院的二楼区域。

一切矛盾和凝涩都聚集在这个时间的结点上。

当格兰特万般无奈之下,驱车来到奥布里家向他太太求助,请求她将奥布里重新送回疗养院之时;当奥布里的太太向他索取一点丁感情与片刻的欢娱之时,我心中感到与格兰特同样的挣扎。。。

她先是拒绝了他,如果她将丈夫奥布里重新送回去,她将负担不起她现在的房子,而这房子是她唯一的最后的东西。

她后来终于同意了,她说,“如果我可以轻松一点,你可以假装一点,你就能做到你要做的。。。

”(她同样是个可怜的寂寞的老人,我并不会因此而厌恶她。

)他终于做到他想做的,她最终也卖掉了她心爱的房子。。。

他将奥布里重新接回了疗养院。

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即便是精神状态完好无损的格兰特,都不得不承认,原来爱与忠诚总是有局限的,因为他与菲奥娜最终从爱人变成了陌生人,因为为了尽他作为深情爱人的责任的同时,他不得不做了一个违背自己誓约的人。。。

原来没了记忆,一段看来牢不可破的时间久远的婚姻关系就可消失殆尽。

上天垂怜,在格兰特送奥布里回到疗养院的那一天,菲奥娜从沉睡的记忆中清醒过来。

也许这清醒也只是片刻的。

“我记得,你曾读过这本书给我听。

你想让我开心一点。

你这样努力。。。

你是个可爱的人,而我是个幸福的女人。

” 她走到他身边,轻抚着他苍老的脸,“抛下我吧,看看我能想起点什么?

抛弃我。。。

抛弃!

” “再也不会”他轻轻的说。。。

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柳暗花明,这名字也许是冲着这最后的时刻来的。

爱情,经历风霜,岁月流逝,也往往不能修成正果,因为生命本身是多么脆弱。

而与时间记忆拼命赛跑,相抗衡的仍然是无私的情感,格兰特忍受内心痛苦将奥布里重新送回到菲奥娜的身边,他为做到这一切,走向与信守婚约截然相反的道路。

在这略有瑕疵的冬日里沉淀闪光的爱情面前,什么是我们应当选择记忆的,什么又是我们应该遗忘的呢?

 2 ) 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改编成的一部电影佳作

我离时政的距离比文学近很多。

你问我最近闹出性丑闻的中国高官,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列出10个。

你问我最近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全都不知道,除了去年的莫言。

去年莫言的得奖进一步加深了我的疏离感,他到底靠什么?

诺贝尔奖究竟看中了什么?

我猜测,比较起对《丰乳肥臀》的兴趣来,评委和读者对丰乳肥臀的兴趣要强烈得多。

今天宣布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一次让我觉得自己终于跟文学沾上了边,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名字并不陌生。

略感得意之后,我立即意识到自己文化上的欠缺。

如果她的作品没有改编成电影,我恐怕很难有机会接触到。

即使她的作品改编成了一部我喜欢的电影,但如果是个长篇,我也很难坚持读完。

机遇加巧合,根据她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短篇小说《远离她》(Away from Her)改编的同名电影是最近这些年一部难得的低成本佳作,作品上映的时间是2007年。

人一天天老下去,观念会跟着变化。

20年以前,我几乎不能想象,女人到了30岁,该衰变成什么样子?

将女人排进化学周期表以后,她们应该算世界上半衰期最短的元素。

20年后,我开始认为,女人的魅力其实与年龄无关,60、70岁也可以很美。

如果是茱丽·克里斯蒂,那就更不一样。

她主演《日瓦戈医生》的时候才20来岁,却已经能够阐释拉娜这么一个复杂女性在历史巨变中的大半生。

克里斯蒂今年已经66岁,仍然惊人的优雅。

她在加拿大电影《远离她》中扮演菲奥纳,一个患上阿尔茨海默症、逐渐陷入失忆的老年女子。

所有样式的媒体都关注如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老年人的故事很难讨巧。

谁会有兴趣拍摄老年痴呆的题材呢?

加拿大女导演Sarah Polley当年才28岁,她以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为蓝本,自编自导了这部电影。

阿尔茨海默患者的症状在于短期记忆丧失,但长期记忆还相对稳定。

具体到菲奥纳这里,记忆中关于丈夫格兰特最近这些年相亲相爱、悉心照料的那一部分相对弱化,几十年前的一次不忠倒栩栩如生。

菲奥纳病情加重以后,两人共同做出决定,安排她住进了一处设施完备的养老院。

这是远离她的开始。

按照规章制度,菲奥纳住进养老院的头一个月,格兰特不得探访。

夫妻俩一起生活了40年,其间极少分离一个月以上,但眼下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实的考验。

两人的告别仪式很简单:做爱。

导演Sarah Polley这么年轻,偏偏选择了相对缓慢而且没什么变化的节奏讲述。

片子开头的叙事并不特别, 我对这部电影的信心直到这场告别戏以后才建立起来,Sarah Polley以相当成熟的方式控制着电影的进程。

我知道,通过这部片子,观众有机会进入到老人的世界,发现很多原来印象中没有的事情。

比如,和年轻人一样,其实老人们也有活跃的情感生活。

即使失去记忆,世界开始暗淡下去,人们的情感需求仍然很强烈。

对格兰特来说,妻子追求情感却未必是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

一个多月以后,当格兰特有机会去养老院探视的时候,菲奥纳已经和另外一个病友难舍难分,他的素描也贴上妻子的床头。

一桩美好了几十年、仅稍有瑕疵的婚姻,此时已经彻底解体。

即使肌体仍然健全,感情并未破裂,纯粹的精神衰老已经足够摧毁一切。

格兰特的反应相当感人,起初他无法接受妻子对别人的依恋,更多地理解了阿尔茨海默患者的生活以后,他开始促成菲奥纳和偏瘫病友的亲近。

电影从格兰特的角度展开,观众跟着他一起游走于正常人的世界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世界之间。

茱丽·克里斯蒂的表演—她的微笑,她的举手投足---经常会诱发观众的迷失感。

我会问,这样的一个女人,她真的失去记忆了吗?

和格兰特一样,我不能百分之百确信,到底是阿尔茨海默导致了菲奥纳的移情,还是菲奥纳在借此惩罚格兰特年轻时候的一次不忠?

电影中还安排了一些起调节作用的人物和情节,以免故事过于沉重,这些设计很聪明。

在养老院的大厅里,一个老头可以跟着电视,完整地解说体育比赛。

很难相信,他也患上阿尔茨海默症。

观众会笑,但笑过以后,镜头也许会显得模糊起来。

画面的焦点没有虚掉,只是观众的眼睛恐怕会略微潮湿。

即使在美国的独立电影界,也极少有人尝试这种题材。

《远离她》中安排了几句台词表达菲奥纳对美国电影的看法。

她拒绝美国电影,说跟垃圾差不多。

我理解她的观点,大部分作品确实如此。

但另外一方面,小制作的艺术电影---不管出自欧洲还是加拿大---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美国电影市场支撑。

这部加拿大电影当年的全球票房为670万美元,美国市场一家占据了近70%的份额。

 3 ) 明亮让人无处可逃

柳暗花明(away from her),很阳光的名字,片子也确实阳光灿烂,不是故事本身明亮,而是片子的色调很亮,室内室外车内车外都明亮的一塌糊涂,这是部加拿大电影,你想在常年白雪皑皑的雪原能不亮嘛。

太亮了,也就没有了明暗对比,没有了层次,可能为了避免给人以大白光太业余的说辞,摄影用了长焦大光圈小景深,前景背景都虚掉了,虚得和摄影教科书说的一样一样的,焦点一点都不软。

遗忘、孤独、嫉妒、失落,片子的主题其实很压抑,也许导演用心良苦地把画面处理的很明亮,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至于让观众丧失了继续活着把片子看完的信心,于是不该亮的地方都整的很亮,只要是人脸都白花花的,明的没有任何遮掩,亮的让人无处可逃,这也契合了片子的主题,人生就是这样啊,病来如山倒,谁又能躲得过去呢?

想躲也没处躲啊!

导演还在片中让医院的院长打了个圆场,“这里采光很好”,你看人家都是自然光,本来就这么亮,呵呵不是故意地哈实在是事实如此。

偶的亮度衰减很厉害的老旧显示器倒是很适合看这部片子。

现在很多电影都很阴暗,这些片子在偶的显示器上就变成了鬼片,只能看到一个个鬼影。

有人在豆瓣问这个片子为什么译成“柳暗花明”?

偶想了半天也没整明白,可能翻译的人也觉得片子很亮吧嘿嘿。

片子的音乐很不错,有点像《断背山》的音乐,沉静中隐藏着跃动。

片子用了两条线来讲故事,一个是老头拿着纸条去寻找让妻子移情的另一个老头,一个是回忆妻子本身的发病治疗过程,两条线都是时间顺序最后殊途同归,妻子把老头忘了,老头出轨睡了抢走他老婆的老头的老婆。

其实偶觉得没必要这样做,两条线混在一起怪怪的,要倒叙还不如从头就倒叙,倒到最后慢慢地讲,呵呵,剪辑的手法也比较生硬,转场的时候很不自然很不自然也不巧妙也不巧妙。

女主角被提名了熬死喀的最佳女主角,据说还是大热门,偶觉得她演的还不如那个老头。

 4 ) 最悲哀的诗

讲述相濡以沫44年的夫妇其中一方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故事。

不禁想起张爱玲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实在是最悲哀的一首诗。

此时甚有体会。

这八个字,原本以为是最浪漫的事。

可生死的事,都是人生大事,又岂是我们能做的了主的呢?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中间的状况和意外太多,那些不确定和未知,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如此不同。

观影时不断想到同样题材的《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只是该片自然写实可信的多,并非简单情意绵绵,浓情蜜意的谈情说爱,它并不轻松。

想着,如果是我的话,会怎么做呢?

会在忘记之前,努力的回忆,努力的记录,然后独自离开。

这对大家都好。

 5 ) 当你忘记我的时候,我该怎么去爱你

别以为我失恋了,现在没有恋,又何来的失呢.因为away from her的名字,我选择了这电影,之前我对这电影完全不了解,可当我看过之后,我就深深地被感动了.有时候你很明确地知道你要去寻找一样东西,你找着找着,突然,你自己会问自己,你到底在找什么.你忘记了你要寻找的东西,虽然你知道你确实要寻找它,可你这时候是无论如何不知道它是什么.慢慢地,你什么也不管了,也管不了了,慢慢慢慢,你就觉得你好像逐渐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了.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不知什么时候有种感觉,这是<脑海中的橡皮擦>的另一个版本.四十年的相处之后,她让他送她去医院,在她的房间里,她对他说:"我想和你做爱,然后让你离开.因为我要待在这,而你的停留让我更加无法承受,我说不定会痛哭起来,无法停止...""go now,go now."他还拥着她,他的鼻息还在她的耳边回响,她强忍着泪水说了出来.他吻她的肩膀,匆匆离开.她用双手掩面.或许泪水顺着指缝流下.一个月的分离,这期间他忍受着怎样的痛苦.可当他来到这的时候,她好像完全忘记了他,没有了她的顾及,他手中带着的那束美丽的花朵也在暗自哭泣.他带着它们穿过了走廊,独自离开......她的身边是另一个男人...一次次地探视,换来的只是一次次的独自等待,到底该怎样去让她回想起那四十年的爱?吃醋,但不在乎,又怎么会去吃醋呢!他是太爱她了,所以才吃醋.开始想办法让那个闯入他们生活的男人离开,可是当他离开后,她慢慢失去了方向,糟糕,慢慢糟糕.可这简直是对他的最大的折磨.他为了他的爱,努力地去让她更好,最后的一幕真...抱歉,我找不到词语形容那感受.在他带着那个男人来到她的门外,她又想起了他...不得不再次说这片子的配乐,除了其中他们跳舞,他第一次去医院二层,还有片尾曲,其他的音乐全部是器乐演奏,短短的器乐片段,却结合着剧情直抵人心.

 6 ) 记忆叛逃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大概比较单纯,文艺,给了加拿大短篇小说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号称短篇小说女王。

看到有她的小说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改编的电影Away From Her就看了。

凑个热闹。

电影是2006年拍的。

一开始还挺吸引人的,但没想到是讲老年问题的。

虽然拍得很好,配乐也挺好听的,但是我对老年问题没有兴趣,那个很有名的电影《爱》也不想看。

有时候碰巧看到这样的电影,都觉得让人绝望,真是提不起兴趣,有点抗拒。

反正我也不想活到老年那么老,不用去思考那些问题。

人老了真的好可怜好麻烦。

电影开头很不错,那个男人在给别人讲述他们的故事,他说她问我们结婚会很有趣吗?

别人问他那你说什么,他说我把她抱起来了。

我一刻也不能离开她。

她是我生命中的火花。

然后是她年轻美丽的容颜,占据了整个画面,微笑着,很动人。

可是这个电影名字是Away From Her,不知道汉语名字为什么是《柳暗花明》,看完之后也不觉得这样的名字有什么道理。

有一些情节挺好的,他们会在一起读书,一个读给另一个听,有时候那本书太熟悉了,另一个人也会接上一句。

还有一起去游玩,看那些花朵。

菲奥娜很喜欢花,有一次看到一些大朵的黄花,她说:我看着别处的时候,忘记了黄色的含义,但我可以回头再看一次,有时候花里面有些有趣的东西。

想象一下把手放进卷曲的花瓣中,然后感觉它的热,我不能确定,我不能确定我感觉到的是热,还是我的想象。

热吸引着昆虫,大自然从不邋遢,总是浓妆艳抹。

大概就是这些读书,看花的情节让我坚持看下去的吧。

没想到她得了老年痴呆,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渐渐地大概什么都会遗忘,也会忘记了这个相濡以沫44年的男人吧。

她看了有关老年痴呆症的书籍,发现随着记忆的丧失,会越来越给家人带来困扰,于是决定去疗养院。

格兰特不同意,但她很坚持。

出于对她的爱和尊重,他只好妥协了。

他反复地对菲奥娜说,我想你不会喜欢那里的。

可是她说,我想我们不能去寻找我们喜欢的。

我想我们永远找不到,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能期望的就是尽量把这件事处理得体面一点。

后来只好送她去疗养院,路过看过黄色花朵的地方,她竟然记得前一年他们一起来过。

到了疗养院,去了她的房间,他再次说这里不适合她希望她能够改变主意。

在这里为了让病人适应环境,不受家人影响,规定一个月之后才可以探视。

格兰特很苦闷,菲奥娜说三十天对于四十四年来说很短。

她说:有些我们从来不谈的事情,我还是希望说清楚。

你会爱我吗?

你不管周围的种种限制依然和我做爱。

我想和你做爱,然后让你离开,我要呆在这里,而你的停留让我感觉更加无法承受。

我说不定会痛哭起来,无法停止。

然后他们做了爱,她让他离开了。

好像以前看过的老年题材的电影没有做爱这件事情。

他们一直都很相爱,还像年轻人那样有激情,不过电影并没有表现欲望,只是让人感觉很有爱意,这样更好。

生活中充满了变数,一个月之后,他带着名贵的花去看望菲奥娜,但是他却不再认识他,更要命的是她已经陷入和另一个老人奥布里的热恋中。

每当他试图让她回忆起往事时她就变得很害怕,她说和奥布里,他没有使她感到困惑,一点也没有。

看着他们两个在一起亲密的情形,格兰特心痛极了,但也没办法。

他还是每天都去看望她,看到她时悲喜交集的心情很煎熬。

有一天他带了一本《冰岛来信》给她,他说以前他们说过要一起读这本书的。

——冰岛在哪里?

——冰岛是北大西洋中部是一个岛国。

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不断被纠缠着火山,地震,总是震颤着。

——来自年轻的国家真好啊!

——他说,你就是从那里来的,你们民族就是从那里面来的。

他们是十八世界移民到这儿来的。

那就是你的故乡。

Fiona,我教过,过去教过,那里的神话,北欧神话学。

——我一定去过那里。

我去过那儿吗?

——没有。

——噢,我明白了。

我是不是很好奇。

——非常好奇。

你总是说世界上有个地方,你不只是了解,还思念着。

甚至魂牵梦绕,但却从未见到过。

——我说过吗?

——是的,你说过那个。

当他们这样对话的时候,我很希望她能够灵关一闪,突然想起来以前的事情,想起来眼前的这个人是她深爱的的人。

但是奇迹没有发生,她突然就想起来现在爱上的奥布里,于是丢下格兰特去找他了。

后来他来看她的时候,看到她穿着一件俗气的条纹毛衣,一改以前优雅高贵的样子,变得就像其他的病人那样臃肿,普通。

但是她穿着那件毛衣,和奥布里在一起却显得很幸福开心的样子。

穿着别人的毛衣,推着奥布里轮椅远去的变得臃肿的背影,真让人难过。

有一次他去疗养院的时候,遇到一个探望病人的很不耐烦的女孩。

他和她聊天,他说那个很美丽优雅的女人是他妻子,女孩问那你为什么不和她坐在一起。

他说她爱上了她身边那个人,忘记了他是谁。

女孩问那他来干什么,他说:只是学着多给她点空间,她爱上了和她坐在一起的那个男人,那就是我能做的全部。

就像为了看看她而来,确保她过得还好,我想我看上去肯定很可悲。

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用他想要的方式,让他过得开心,幸福就好了吧。

很久以前,我觉得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毁掉,不让别人得到。

后来渐渐懂得了成全,那样虽然失落,但也不会痛苦煎熬。

其实,退一步想,你也没有那么想要那个人,只不过是因为得不到才会愤怒,心有不甘而已吧。

真正得到的时候或许一切变得索然无味,不想要了。

如果日子就这样持续下去,不知道会怎样,或许还可以维持吧。

但是变数太多,那个老头被家人接回去了。

看不到他,菲奥娜变得很痛苦,消沉,每况愈下,瞬间老了很多,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了。

以前那个优雅美丽的老太太不见了,变得很邋遢,头发蓬乱,病怏怏的,就像一个普通的老人。

为了让她振作起来,他去找那个老头的妻子,希望让他回到疗养院,让他们在一起。

那个女人拒绝了他的要求,说如果不把他接回来,她就要失去房子,房子对她很重要,她只剩下房子了。

他们谈到了孤独,他说人们确实会孤独,尤其当他们不能见到关心的人的时候。

这个电影很多场景都是在冬天,皑皑白雪几乎堵住了道路和房门,冷冽的阳光没有一点温度,让人倍增凄凉。

看着他在铲雪,然后颓然地扔下工具叹气,真是觉得好孤独。

大概在寒冷的地方,人们更容易悲伤,孤独,绝望吧。

爱情,变得更加重要,必须有人相爱,依偎着取暖。

有时候,格兰特会和一个看护聊天,她说做这份工作,每天见惯了生死离别,对于死亡她的经验是,也许死亡本身并不是错误。

改变自己成为你想成为的另一种人并不太迟。

她说:你知道,什么都不能带走已经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那是个很难忘的经历,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即使不知何故那些消失了,你还是在那里,你还是原来的你。

他也给看护讲他们初恋时的事情,说现在回想那时候,觉得一切都很残忍,不过到最后,发现所有那些事情和现在的结局相比,都是那么肤浅。

奥布里的妻子也说过:将一种人和另外一种人区别的惟一的事,是一些人燃烧着怒火,另外一些人接受现实。

当她讲了自己的遭遇之后,格兰特说真倒霉,她却不那样认为,只是说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生活,多么悲哀的一句话啊,任命,不再有期待,不再有希望,就那样放弃,逆来顺受。

难道生活就是去适应,去接受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吗?

在他们都很痛苦很无奈的时候,他们上床了,但也安慰不了彼此的痛苦寂寞,一切还是很无奈。

人在困顿中,在痛苦的煎熬中,最好不要随便做什么,那样或许会让以一切变得没法掌握,不知所措,陷入尴尬的局面。

如果能够潇洒面对一切,不会感到困扰,再去随意吧。

后来那个女人终于被格兰特的深情打动,同意格兰特带奥布里去疗养院,让他和菲奥娜见面。

格兰特给菲奥娜说要给她一个惊喜,问她还记不记得奥布里的时候,她说似乎记得有那么个人。

这时候,格兰特一直希望的事情发生了,菲奥娜像一个孩子似的投进他的怀抱,让他不要抛弃她。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来他是谁了,但我觉得她没想起来,只是对于奥布里的记忆渐渐淡化,痛苦也消失了。

同时被天天出现在身边的格兰特产生了信任,依赖,有了安全感。

这一切根本就不像电影的中文名“柳暗花明”,一切还不是越来越糟糕。

人生到了暮年,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痛苦,身体的病痛,精神的孤独寂寞,死亡的恐惧。

感到就要被生命遗弃,一切都不会回来,只是一步步走向死亡,走向未知的世界。

就连记忆都会丧失,回忆的慰藉都不能够享受。

人老了真是可怜,可悲,没有希望,只有绝望。

大概这个电影,那个男人的爱,会让很多人感到温暖,觉得老有所依,看到希望。

但这一切,这个电影,更加坚定了我在变得没有意识,还能掌控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就结束它的想法。

但或许,人到了那种时候,就会不想死了,会害怕。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样的觉悟,在不能享受生命的欢愉的时候,决不能贪恋生命,不能没有尊严地活着,而是要及时地结束它。

 7 ) she was still there

接近50载的感情却不抵一个月的短暂相处。

it is life 本身就很荒诞,何况爱情。

Grant看着Fiona和Aubrey打着桥牌,心里不好受的不只他一个,还有屏幕前的我。

对爱的誓言和忠贞,是需要背负岁月的累积的。

如果我们都失去了记忆,同时我们身边又出现了另自己心动的人,我们将如何选择?

电影毕竟不是现实,它可以无限的美好,但Marian说,这就是生活。

A little pretend,足以使一个心冷的,寂寞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烈火。

Kristy (那个护士)说:“谁都想做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可如果没有了感情的载体,那又为了什么而坚持呢?

本片的音乐又是一大亮点,Jonathan Goldsmith 尤其 片尾曲 “Helpless,”更是突出。

由the sound of K.D. Lang singing Neil Young’s 制作。

Here’s how good love can be — even with a broken heart. 就像《away from her》的宣传语说的那样:It's never too late to become what you might have been

 8 ) 那间老人院有着自然的光线

节奏很慢,但是很有感情。

加以耐心,会觉得是部好电影。

可以想见丈夫当时的魅力,有其它年轻的爱慕者,虽然还是深爱,但是痛并感激着,所以他会怀疑妻子是否在报复,那些种在妻子心中的心结,他不是不清楚的。

走到如今的相濡以沫,也是惊心动魄后的妥协和选择结果。

眼睁睁看着妻子沉入另一段感情却无能为力,她忘记了一切,我想他没有勇气当面问出你是否还记得我是谁这样的话语。

不能放弃,也放弃不起。

换成另一种接受方式,和平的共处,虽然不太好受,但已经走到生命终点了,懂得取舍。

而那间老人院,有着自然的光线,人们在里面走来走去,有时带着希望,有时充满绝望。

 9 ) 《Away from Her》:相对已不识的爱

(芷宁写于2009年9月25日)对于将影片《Away from Her》译为《柳暗花明》的做法,多多少少有点难以苟同,更有人将这部悲伤且寓意深远的影片归为爆笑爱情片,简直秀逗了,完全让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分类只能说明归类的人压根儿就不看影片,全凭错觉瞎归一气。

这部加拿大影片的色调十分清淡素净,部分场景氛围还令人想起了同为加拿大影片的《雪季过客》(又译为《雪饼》)。

该片看似在讲述老年夫妇的晚年生活和突遭的不幸变故,其实是在探讨更为严肃而残酷的社会话题——老年痴呆症患者与家庭、他人之间如何继续保有爱与关怀。

倘若一对夫妇共经风雨彩虹、相互扶持地走过了近50年的生命历程,他们一直过地恬然而本分,然而,生活是不可测的,其中一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逐渐遗忘了曾经的恩爱缠绵、相濡以沫,甚至不再记得有老伴这个人存在,这该是多么悲伤而残忍的事!

即便年轻时在婚礼上,他们同在上帝面前起誓,发誓要永远相爱不离不弃,然而,这种心心相应的誓言和固守承诺的忠诚并非牢不可破,就算经得住时间和外来诱惑的考验,却终归抵不过疾病的侵袭……有时候,相对却已不相识比阴阳相隔更为悲哀。

格兰特与菲奥娜携手度过了44年的婚姻,自20年前,格兰特从大学离职后,他们就搬到了风景怡人的乡间木屋居住,打算在那里颐养天年。

他们的日子如田园交响诗般轻快滑过,还充满了妙趣横生的小点缀,然而,菲奥娜的记忆力却在逐渐消退,在屋外滑雪的她会突然忘记了来时路。

起初格兰特打趣妻子的健忘,可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让他们都意识到,菲奥娜已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菲奥娜坚持去米德湖疗养院。

一个月后,她已忘记了所有和格兰特有关的一切,她已不认得格兰特了,不仅如此,她还对同院病友奥布里关爱有加。

心痛的格兰特坚持每天去看望菲奥娜,希望有一天她能想起自己,他在用极大的耐心和包容不断忍受着心爱的妻子和奥布里的日益亲昵。

格兰特去找奥布里的妻子玛丽安,希望玛丽安将其夫转院。

格兰特和玛丽安这两个因伴侣患病而承受着不同程度煎熬的人起初谈不拢,后来却相互慰寄了起来。

奥布里被接走了,菲奥娜的病情加重,被送到特殊病房,为了给菲奥娜一个惊喜,格兰特亲自将“情敌”奥布里送了回来……影片根据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艾丽丝·蒙罗(Alice Munro)的短篇故事《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改编,是在加拿大颇有名气的女演员萨拉·波莉出任编剧兼导演的首部影片,在2006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双重好评。

影片的季节背景一直是冬季加拿大的冰天雪地,漫无边际的雪原和白色积雪的屋顶给人即默默期待又茫然无助的感觉。

伊始的镜头就饶有意味:四条滑雪板的痕迹在延展,两个并排的老年人正在相携而行,等镜头再次闪回到雪原时,其中的一人已然走岔了路……茱莉·克里斯蒂真耐看,虽然已有把年纪了,但美感犹存,她饰演的菲奥娜无论是住院前的雅致细腻,还是重病后的一头乱发,都别有一番风韵。

片中的一些情感戏也耐看:菲奥娜刚被送到疗养院,和格兰特温存之后,她背过脸要求丈夫速速离去,此时她眼中满是深深的不舍和忧郁;在疗养院里,格兰特静坐一旁,目睹着眼前形形色色的人,他似在思索,又似大脑一片空白,而他眼前相对却已不相识的人间悲剧还在上演,如老母亲已不认得前来探视自己的女儿,她慌忙躲避而去,留下女儿悲怆地呼唤;格兰特在妻子完全忘记了他,当他是医生助理之后,依然用他的爱和耐心陪伴着她,很喜欢他给菲奥娜诵读《冰岛来信》的样子,清晰而温暖的音调诵读出美丽的句子,菲奥娜静静地聆听着,似在回想什么……而本人以前从没那样深地体会到听他人朗读所能带来的心灵慰寄。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3201751_d.html)

 10 ) Away From Him

当你发现你爱的人出轨之后,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菲欧娜发现她身为大学教授老公出轨了,是和他的女学生。

该怎么做呢?

他说只是一时失误,他会带她离开这里,到新的地方开展新生活。

该狠心地与他分开,让他后悔一辈子么?

人谁无过,只是一次出轨而已,需要如此反应过激么?

若真的分开了,反倒是顺了那位自杀的婊子的意了,再不用说自己也深爱他,为了一时错误放弃自己所爱,怕是自己也会后悔一辈子吧。

她爱着他,他也爱着她,为了一次出轨,何必呢。

但有的东西丢了就是丢了,怎么样都弥补回来。

他真的按照他的承诺,带她来到新的地方生活。

生活十分温馨,幸福,但是每当她望着他笑,看着他的睡相,看着他充满爱意的眼神,心里总会不由的刺痛一下,想起了当年他出轨的事情。

该大吵大闹,该得理不饶人么?

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他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她又能说什么呢?

不幸福吗?

当然不是,幸福极了。

没有必要抓住过往不放。

他们谁也没有在谈到当年那件事。

她得了老年痴呆症。

她开始不记得事情了,不记得今年是第几年,不记得回家的路,她甚至还觉得自己都快要不记得自己是谁了。

但是当她看到他,还记得自己对他的爱,也记得当年那件事。

真可笑,那么多事情不记得,却任然记得那件事。

为什么,为什么?

想必是自己对他的爱吧。

正因为自己的对他深爱,才放不了手,才会记得那件事。

之前也认命了,觉得自己一辈子大概也会这样下去了,因为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忘记他。

可是现在自己患上了老年痴呆,这是不是上天给的机会,让她忘掉他,忘掉爱,忘掉幸福,忘掉背叛,忘掉痛苦,重新开始呢?

她下定决心要把他忘记,她也做到了。

她开始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昨天做过什么,但她却记得每天都来探望她的他。

当她说不认识他推到她面前的男子时,他脸上的表情让人心疼,她害怕他会离开自己。

于是她用手抱紧他,抬起头,问他是否爱她,求他不要离开她。

爱情很脆弱,一旦破坏便无法弥补。

若没有老年痴呆,怎能忘记背叛,则能忘记锥心的痛,怎么能忘记他/她?

更别谈什么重头开始,重新来过了。

《柳暗花明》短评

非常平淡,感人度不如爱,演技不如依然爱丽丝,思考不如45周年,于是二星不推荐

5分钟前
  • 马可new仔
  • 较差

大家瞬间都在看了

7分钟前
  • 独乐乐的浆果梦
  • 还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Sarah Polley执导的首部长片,故事或多或少有点拖沓,但虽色调平素,电影本身却蕴含力量。即便爱已老去,却依旧动人,记忆,让曾经动人的爱情持续。用心去爱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美好的。★★★★

10分钟前
  • Q。
  • 推荐

原来《写我情真》也是戏仿..

11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还行

下午去医院,候诊时发现带错了书所以把这片看完了,结果变成了我2010年的最后一片。拍得很细腻,但我仍然能感觉到渗透在剧情中恶意,或者说对生活的咬牙切齿。【我原本以为找到一个人可以度过余生,但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这句话说得真好。

16分钟前
  • danver
  • 还行

整个很干净

19分钟前
  • |
  • 力荐

节奏之慢让人无法忍受

20分钟前
  • 海心
  • 较差

好闷啊,都睡着了

21分钟前
  • 两洋之间
  • 较差

当她已经不记得你她是否仍然爱你。

22分钟前
  • 大爷
  • 推荐

根据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作品改编。对这种家庭啦、夫妻啦、老无所依的题材,没什么抵抗力,两位主角的表演很棒。

25分钟前
  • 船长
  • 推荐

还真对得起这名字~~就是对不起前面那么长的铺垫

27分钟前
  • moya*momo我不是万小默
  • 较差

很有Mike Leigh的感觉

28分钟前
  • Aubrey
  • 还行

和奶奶一起看完这部电影,她还有他,可是奶奶已经是一个人,想起上次她说希望伯伯每个月都来看她,因为伯伯很听她的话,可以整天整天陪她去她想去的地方。除了老式的公交车,其它车坐了奶奶都会晕车,查了下市里几个老式公交能到的地方,嗯,或许周末我也该陪她出去逛逛。

33分钟前
  • 战士韩Choco
  • 推荐

我被这剧情简介骗了,一直在等最后菲奥娜最后的反应,以为剧情上有什么小悬疑,不过是重新爱上格兰特,有点失望。释然之后再回头想想剧情,淡淡的温馨,这种情感片被我当成悬疑来看,果然是毁了

38分钟前
  • 池鱼沐水
  • 还行

不离不弃

39分钟前
  • roro520121
  • 推荐

The origin is The Bear Came over a Mountain.

40分钟前
  • 夏天的鱼
  • 还行

每一次凝望,都记得你已经忘却的点点滴滴。

45分钟前
  • 国士
  • 力荐

温情不煽情

47分钟前
  • 梦游
  • 力荐

差点哭出来了。。。

50分钟前
  • 默墨--momo
  • 力荐

一部极其优雅又极其残酷的老年爱情片,与《恋恋笔记本》的完美设定比起来,该片更真实,也更深刻。看到十分钟的时候才想起来,当年其实我看过该片,只是忘记了片名。第二次看,发现不少细节竟然跟自己记忆中的有差别,也算是一个有趣的发现。观影记忆也会发生修改,按照观影者的意愿去修改。

53分钟前
  • Clyd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