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第三季最终结局的理解终于,经历了种种风波后的里士满,击败了西汉姆联,成功晋级欧冠。
功成名就之后,泰德坚定地选择了回家陪伴儿子,而他的boss瑞贝卡产生过卖掉俱乐部去环球旅行的想法。
如果瑞贝卡真的卖了俱乐部的话,我会觉得这部剧的意义大打折扣,而泰德辞职回家,我却能够理解他的选择。
首先我为什么不希望瑞贝卡卖掉俱乐部呢。
因为她作为一个女性,在这部剧中的意义实在太独特了——在一个充满了男性气质的传统体育领域,瑞贝卡不是作为花瓶一样的陪衬而存在,而是一个可以和其他英超俱乐部老板平起平坐的人物形象。
尽管她成为俱乐部的老板的动机有些荒诞——因为和前夫的离婚官司赢了,法院把俱乐部判给了她,并且她在最开始甚至希望毁掉俱乐部,所以才阴差阳错地聘用了泰德。
但是在和球队一起经历了种种之后,她和他们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她开始重视俱乐部的管理和运营,更关心球员和俱乐部的每一个员工,更关心足球的发展,更关心球迷。
这些在第三季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比如,她和球员乘坐同一辆大巴、把49%的股权卖给了球迷、对球员更加的关心等等。
俱乐部对于瑞贝卡来说,不再是资本家的商品,而成为了她的孩子。
再来说说,我为什么理解泰德辞职回家。
泰德实在是太好了,哪怕自己有再多的负面情绪,还是把幽默阳光的一面展露在外,但这也是我不喜欢他的地方。
总是外向开朗、以德报怨的泰德其实有很严重的惊恐发作症状,他也很敏感,很脆弱,很孤独,很需要家人的鼓励安慰和陪伴。
他妈妈来看他的时候,他很敏锐地察觉到妈妈此行一定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可是妈妈却说没事,这让他非常恼火,他不仅仅对妈妈总是将心事憋在心里恼火,也是对自己总是自我消化的负面情绪恼火。
人不可能永远阳光积极,负面情绪如果不对外释放,那么就会向内攻击。
泰德对俱乐部自我消化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比如内特的背叛,球迷的辱骂等等,我很好奇为什么内特在记者会上那么过分的举动,泰德都不生气,甚至一句抱怨都没有,但我觉得没有人是真正的圣人,他不可能一点不难过不生气,只不是把负面情绪隐藏和自我消化了。
所以,哪怕里士满成绩再好,也比不上家人的陪伴在他心中的地位。
瑞贝卡是我比较欣赏的女性角色,当然瑞贝卡的角色虽然很有代表意义,但是也有局限性。
这激发了我想结合自身的经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这部剧女性角色的动机。
2.足球领域的女性首先我聊聊自己。
我自己就是体育行业出身,学的是体育营销,研究生念的也是体育人文社会学。
但是我总是感觉,当我站在体育赛场上时,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我在足球场上找不到我在参加商赛时对全局的那种掌控感,或者在舞房跳舞时,对乐律节奏的掌控感。
我感觉自己像走错了地方,得时刻小心翼翼,我又总是过于关注他人的目光。
总的来说,我有一种强烈的“这不是我的主场”的感觉。
研一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两难的选择,一边是足球女队球员招新,另一边是男足经理招新,我很纠结,但最终选择了做经理。
我最终的选择是因为,我觉得踢球对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东西,我从小就没有接触过足球,没踢过甚至都没碰过,而足球经理在我当时的理解看来,会更偏向体育营销,这是我本科学了四年的专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人总是会更倾向接受更熟悉的事物。
然而,当我成为足球经理后,我却感觉更加茫然。
其实球队也不需要我做很多工作,一些简单的像队伍点名、买水这样的活,队长也就顺手做完了,那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与我的导师的足球理念也不相同。
他主张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足球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哪怕你不会踢球,不懂足球,也可以通过分工,让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
具体是什么样呢?
我们平时的踢球局并不是由专业的球员组成,有踢球经验丰富的同学,也有已经工作很多年不怎么踢球的老师,还有像我这种完全从小没踢过球的女生。
弱一点的女孩子就让站在球门前,由厉害的队员负责争抢球权,把抢来的球传给球门前的女生射门。
每当进球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和欢呼,可是我就是开心不起来。
我隐隐约约觉得这样的分工是一种表面上的和谐,看似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收获了开心,但是我仍然有一种强烈的“这不是我的主场”的失落感。
思来想去,失落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从社会角度分析,每个人的分工不同,擅长的事物也不同,社会角色也不同等等。
但究其根本,只能是男女的生理差距。
而意识到生理差距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挺没意思了。
因为生理差距,那么男生的体力耐力竞技能力就是更好,踢球观赏性也更好,利润商业化也更好,女生再怎么也比不过,所以我就觉得很没意思。
队伍里也有踢球水平很好的女队队员,但是和男生一起踢球时,男生为了不撞上女生,一般情况下都会尽量地让着女生,不与其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甚至有一次,一个男生和我迎面跑来,看到我之后直接放弃抢球把球让给我了,我真的觉得好没意思。
我想要激烈的冲突,我想要对抗,我也想拥有通过自己实力射门进球的快感。
所以,探讨女性角色在竞技赛场上的身份就很有研究意义。
作为运动员,女生会被认为生理差距的原因,女子赛事就是没有男子赛事观赏性高,在管理层面上,也更难进入到核心层,好像渐渐的,女生要么就变成了“社长夫人”,要么就变成了球队的“吉祥物”,要么就逐渐退出,变成“边缘人”。
3.足球教练的女性角色分析想到《足球教练》里,从第一季走到第三季的主要女性角色不超过5人。
球队吉祥物——基莉
基莉基莉原本是一个女明星,经常和球队的明星球员谈恋爱。
因为性格可爱外向活泼而备受俱乐部球员们的喜爱。
后来逐渐变成了球队的公关,处理媒体等外交事宜。
有点像“吉祥物”的存在。
基莉在第一季的时候和队伍里最帅但脾气也最差素质最低的明星球员杰米谈恋爱,后来又和队长谈恋爱,这确实满足了她一部分的虚荣心,毕竟谁不喜欢和更厉害的人相处呢,但是当她的“好朋友”说要做一个和名人谈恋爱的社交app时,她一口否决,说这不是她创业的初心,在我看来有一点点的虚伪。
就像人们总是在自己经历过了很多东西之后和后人说这东西不好,你别做了一样。
复仇的疯狂女人——瑞贝卡
瑞贝卡因为对前夫的报复而找了一个对足球一窍不通的橄榄球教练来执教。
最后阴差阳错的让球队晋级欧冠,也彻底放下了对前夫的恨,和球队成为了一家人,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女老板。
看似很励志,但是首先瑞贝卡的很多行为举动都有物质基础支撑。
和前夫的离婚官司让法院把大多数的财产都判给了瑞贝卡,她变得很有钱,有钱之后她才可以有资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她对于足球俱乐部的成功意义非常脱离现实。
鲁伯特的美艳冷面助理
鲁伯特的助理抱歉我真的忘记了她的名字,我只记得她是鲁伯特的助理和情人,很高挑很瘦很好看,总是冷冰冰的一抹红唇。
一开始我对这个角色无感是因为已经接受了女性被压迫甚至这种压迫内化的无可奈何,但后来看到她和其他被鲁伯特欺骗的女生一起去告他,才对她有了更多的印象和兴趣。
这三个是在足球俱乐部工作的女性角色。
基本上没有跳出“吉祥物”、“社长夫人”、“边缘人”这三个设定,也就是折射出女性在足球领域依旧是边缘化的。
但是!
这部剧有很多戳到我的镜头,比如基莉向瑞贝卡提交了里士满女子球队的计划书,瑞贝卡没有卖掉球队而是把49%的股份卖给了球迷,鲁伯特的漂亮助理把他告上了法庭...我看到这里真的狂喜,虽然虽然有那么那么多的困难,但是这一切都是好起来的迹象啊,去翻看了一下导演介绍,果然《足球教练》1-3季都是两个超级优秀的女导演制作的,呜呜呜,感动哭了,谁懂啊家人们呜呜呜
导演介绍
剧照
剧照
剧不多说,棒翻,竞技体育的理想状态,这还真不是单纯热血体育鸡汤剧,可以算是现代竞技体育综合训练科普视频。
剧情(训练比赛有关)发展完全符合现代运动训练理论,推荐给所有竞技体育教练和运动员。
啥都好就是译名太拉垮,那应该怎么翻?
一琢磨似乎编剧藏了小彩蛋。
TED LASSO 剧名不仅仅是主教练名字。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Damon Burton在《给教练员的运动心理学》一书讲到一种教练执教的冲突管理策略模型,包括五类冲突应对风格,其中一类就叫TED,指代泰迪熊似的应对,这类风格的教练认为:“应该采用和谐的手段避免冲突。
在他们看来,冲突会导致关系的损害,因为TED们希望被他人接受和喜欢,所以他们通常都会牺牲个人的利益来避免与他人关系受损。
TED有助于队伍的团结,但却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的。
”这!
TOTALLY就是泰迪拉索本熊!
三季故事讲完看起来是里士满的队伍成长故事,但到结局TED离开英国回家,其实还是呼应了TED教练的冲突应对风格的成长改变,甚至还有钻石狗议会最后议题——人能不能改变,似乎都在扣题。
如果是,这么小众的专业梗,有趣极了。
以上均为盲猜,没有任何依据。
他,年少轻狂的足球天才,傲慢,倔强,自我主义,不可控制他,曾经球场的绿茵传奇,固执,高傲,大男子主义,外凶内柔。
起初,他和他,是冰与火的针锋相对,是不服气的少年与不服老的爷们。
后来,他与他,是冰与火的磨砻淬练,是我带你日日训练的星星点点,是你教我骑着单车看日落的花落人间。
最后,他共他,是冰与火的缠绵悱恻,是emo时可以肆无忌惮的抱着你大声的哭哭,是赢球后可以光明正大的跳进你怀里的大笑。
Roy,你是我年少崇拜的偶像,贴在床头的画像。
Jamie, 你是我羡慕的少年英气,曾经骄傲的自己。
So ,你们就在一起吧该吵的吵了,该闹的闹了,该哭的也哭了,家长也见了,抱都抱了,感谢keeley,也算间接睡了,又是在英国。
天时地利人和,perfect!
这部作品最让我觉得有趣的点其实在于它的创作动机。
2013年 NBC拍摄了一部恶搞短片,讲述一位美国橄榄球教练前往英国执教热刺期间发生的一连串啼笑皆非的荒诞故事。
后来APPLE TV+购买了版权,拍摄出同名剧集。
其实对比当年的短片和后来的剧集 不难发现,Ted的人设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而对这个人物核心的挖掘也正是贯穿整部剧集始终的支点,即体育该使人受正当的幸福。
竞技体育领域可以说是当代社会中“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数不多的温床。
资本聚集、赢家通吃、优胜劣汰……人道主义关怀似乎缺少立足之地。
但Ted 和 AFC 里士满不同,他说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所成长。
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只是高度真空的空想主义。
毕竟如果输赢不重要,从社会系统理论来看,竞技体育就直接失去了它区别于其他领域的“CODE”。
但至少看剧的过程里,我仍然很难不被这种倡议吸引,因为体育至少不应该成为倾轧、剥削、腐败的载体。
Ted代表的恰是有教无类,是反现代性,是无限多人的自我实现和幸福。
终于在S3E10,瑞贝卡,这位想通过毁掉前夫热爱的足球俱乐部来报复前夫的女老板把憋了大半集……不,是三季的怨念给吐了出来。
这一集里,几乎所有人都找回了自己,同时,主角泰德·拉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有人觉得他缺乏存在感,但一个好的教练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在教他的球员如何踢球,或者说一个顶级足球经理管理球队的方式正是帮助团队的每个人都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因而才能最大化自己的潜在能力。
为什么总有人要夺走属于我的一切?
无论它们是足球、人生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真正需要的东西从来都不缺找回的时候。
Ep6: Don‘t worry about a thing ‘Cause every little thing is gonna be all right. 爱上这群人了,每一个。
想去阿姆斯特丹了!
Ep8: 第一次知道Hey Jude背后的故事,Colin出柜也用了个意想不到的方式铺陈,太爱这部戏的群戏,和各自间的人生故事了Ep9:又是赚足我眼泪的一集,关于家人的,关于第二次机会和原谅,真是童话一般Believe in AFC Richmond Love creates miracle here好久没遇到看完感情要溢出来的一部剧上一部三季完结的大爱剧还是《新闻编辑室》这部更轻松搞笑感人,是纯正温情大完美结局的鸡汤剧,每个人都闪着人性光辉,连追三季好治愈,一集一个小故事+不同的片尾插曲,很适合以后再随手打开一集重温,秋日最爱。
第三季,笑中有泪,好几次红了眼眶:大家一起在大巴上放声歌唱的时候,Sam扑在父亲怀里大哭的时候,队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珍藏的BELIVE的碎片的时候。
但最让我感动的,是第十集International Break,在豪华俱乐部里,在反对Akufo成立Akufo League时,在Nate悠扬温柔的小提琴声中,Rebecca的那番话。
Akufo想要将最好的队伍收入囊中,只提供最高水准的比赛,但同时收取更高的费用。
那么必然有一批无法支付昂贵入场费的观众们无法再观看他们心爱的队伍的比赛。
当其他俱乐部的老板们都点头之后,Rebecca讲出了自己的心声:“Is this a fucking joke! 这tm是个玩笑吗!
你们有谁真的需要更多钱?
为什么想把人们如此在乎的东西从他们手中夺走?
这不是儿戏。
足球不只是一项运动。
它是人生中那种让人惊叹的东西。
能让你在1秒之内跌入谷底,也能让你在下1秒兴奋的好像圣诞节的早上。
它能把普通人变成英雄或者恶棍。
人们热爱这项运动。
我父亲热爱这项运动,你们每个人也都曾经热爱这项运动。
”她讲述的Rupert的故事令人动容。
让Rupert想起了过去充满着激情的自己,也让我不由得开始理解这个角色。
“我过去认识一个小男孩,工人阶层出生,来自里士满。
他特别喜欢足球,以至于会偷溜进球场看比赛,因为他的家人买不起门票。
有天下午,他终于被抓到了,保安扇了他一巴掌,把他打倒在地。
但那个小男孩站起来,面带微笑,踢了保安的蛋蛋一脚,然后逃跑了。
再也没回头。
直到25年后,他走进那里,买下了整个俱乐部。
在他成为老板的第一天,他去到了那个保安,给他加了薪,没有做任何解释。
”“我们是这些球队的老板,不等于他们属于我们。
我不想成为能摧毁这美好运动的一份子。
因为我不想看到那些小孩和大人,因为我们而无法再接触他们心中的这份美好和热忱。
”这场戏于我个人而言,就像是来自宇宙的启示。
今年年初,我得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升职机会,可新职位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烦恼。
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展示新的规则:若想在这里取得成功,必须遵守新的游戏规则。
不得展示真实的想法;真诚的人是可笑的;必须将“让自己的老板有面子”作为第一行为准则。
我会改变,但这改变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犹豫不定,不知该坚持自己,还是融入其中。
可这场戏告诉我,无论何时,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我一直觉得,人的灵魂就像一个巨大的果冻状的阿米巴变形虫,凡是我们深深共鸣过的,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我们的灵魂都会将其包裹起来,融为自己的一部分。
从今天开始,我的灵魂里永远都有彼时彼刻的真诚的Rebecca。
我还是选择做一个真诚的人。
想笑就笑吧!
与我的灵魂共鸣过的二次元和三次元的朋友们,会陪着我一起走下去的。
有看过美剧《燃情克利夫兰》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其中一集探讨了英美关于处理亲密关系的差异,美国人的方式无论如何最后的走向就是我们需要谈谈,而英国人如主角乔伊所说,never不说这些,只是喝酒,喝酒和喝酒,确实,一集结束大家还是按照各自的文化习惯处理,并没有强行包饺子显然足球教练是一部聚焦心理按摩(暂且这样称呼)的剧,剧情也是围绕群像人物开展的不断的探索自己心理和成长的故事,所以泰德带领里士满球队取得成功的故事,算不算一种美式文化入侵且成功的案例哈哈哈哈哈
Ted Lasso S3 也播了一半了,还是非常推荐的。
非球迷可以了解点体育的,了解些有的没的,当然球迷可能会觉得没现实 " 成王败寇"那么残酷。
不过终究是一部轻松的让人十分舒服的剧集,球迷也好非球迷也好,每个人大概都会从中得到点什么,当然没有得到什么,单纯消磨时间享受就很好了。
非常喜欢第三部,总体来说胜于第二部,逊于第一部。
不过还是要说,这一部更加明显,直接就是Porn of Humanity,人性光辉色情片,而且是Hardcore级别。
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用鸡汤片来描述已经不能精准概括了。
它是用人类本性的光辉面集中浓缩做成的浓汤宝,然后将满满一大袋子人性浓汤宝直接放在锅里煮,最后形成的一道菜肴。
到处都是光辉,即使每个角色都有痛苦,但是这痛苦只是为了显示他更近一层的伟岸和光辉。
Ted受困于婚姻和亲子关系,依然把幽默宽容美好带给每一个人。
Beard受困于PUA式恋爱,依然享受其中。
Rebecca受困于失败婚姻和复仇之心,依然自信坚强独立美丽。
Keeley受困于事业和恋情,依然坚强开朗宽容。
Roy受困于硬汉本质,依然激励他人爱一切。
Jamie花心自傲不负责任,现在不但成了团队核心,而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还勇于承认错误。
Nathan忘恩负义草根逆袭,现在不但坐稳了wonderkid,还坐拥Jade美人,且爱美人不爱江山,势头完全要接Ted的班。
最让我惊掉下巴的,不是LGBTQ,事实上,LGBTQ在本片中都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按主要角色数量来去看,它根本都算不上“性少数群体”了!
让我惊掉下巴的,是科林被队长发现是gay,然后各种被队长冷落(顺便说,这时候应该不会有任何一个观众会认为队长恐同,这个片子营造的氛围语境,这个倾向都不可能有),当时我就觉得不妙。
果然,队长敲开科林的门,说:“我生你的气,是因为你居然会认为我会歧视你而不尽早把你是gay的事情告诉我。
”科林说:“我不是因为认为你会其实我而不告诉你,而是我自己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已经伪装了20多年,我99%肯定你不会歧视我,但我自己1%的不确定,我的问题就在于我自己对你居然有1%的不确定。
”苍天啊大地啊!
没想到他们真的那么认真地在讲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ed Lasso就是欧美的琼瑶剧,为了表现他们的美好,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为啥我还爱看呢?
你想想,Porn不就是各种抽插么,为啥至今不衰呢?
补标 老早就看完了 几乎没有第一季的味儿了
扎瓦的原型就是伊布啊。球场内霸气大奉先,更衣室靠谱老大哥。职业生涯辗转多个顶级联赛,各个俱乐部都有精彩进球。S3E3扎瓦中场吊射进球致敬了贝克汉姆在曼联的进球。
这编剧到底看不看球,受不了了。
怎么拍成了烂俗爱情剧,足球呢?
这怎么能是最后一季呢?那我只能抱着Jason还会带来更好的作品的希望了。
里士满必须比西汉姆好💢
前面看的很恼火,教练没能帮团队好好踢球,反而是沉浸于个人感情和私事。到了第六集豁然开朗,人生就是会有踌躇和彷徨,停下来才能看到另一面,就像阿姆斯特丹不只有sex show还有船上小木屋和风车郁金香,every little thing gonna be all right
第三季不如国产剧。
见好就收,可以了。
太美好了,温暖的鸡汤童话,已经不是在讲足球这件事了,而是美好人格的教练怎么治愈大家也治愈自己,相当于看了一整季《摩登家庭》。故事完美剧终了,我感觉还没看够。
rebecca,keely.sassy新的一季再次美出天际!真的进化的感觉
再见,里士满。再见,Ted Lasso。再见,兄弟们!
最好的一季。关注的问题更加多元化和社会性,一件件解决的过程有在一遍遍温暖人心。最戳中的画面是练习鼓励自己的Rebecca在镜中映射出了小时候的自己,最温馨的是球员用《音乐之声》中的《So Long Farewell》来向自己的美国教练道别。20230601
第三季水平直线下降
对足球和智商的双重侮辱,我真的理解不了一点这剧的高分原因是什么???
治愈领域的爽剧
第五集Jade和Nate情节,这绝对是男编剧才有的幻想。一个女的从一开始就瞧不上的男性,在他地位上升自信上涨的时候一样瞧不上,那么在他真正相信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并且利用这点在她面前耀武扬威,试图带一个更美貌、更富有、更出名的女性在她面前展示,并且当场被这个更美貌、更富有、更出名的女性甩掉以后,她绝不会变得瞧得起他,更不会怜悯他、喜欢他,只会觉得他越发可笑,跳梁小丑。
纯纯成了为zzzq和意识形态服务
越来越向“披着足球外皮的家庭伦理剧”方向发展了
对足球运动的幼稚描绘,每集定时出现的用美国文化梗填充的寡味鸡汤,浮夸的表演刻画出脸谱化的人物,最后一集则最为糟糕,本来有机会为全剧画一个规整的句号,但主创仍然决定往整张稿纸上砸下一颗五颜六色的水果蛋糕。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西汉姆联队,如果这部剧拍成了经典,我很难理解为什么铁锤帮要无缘无故地扮演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