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完了,一切似乎都在最后一把火里被烧作了烟云,和大烟山的云雾混在了一起。
一切起乎山林,一切淹没于山林。
回头一想,不禁要发问,故事真的结束了吗?
仿佛不全然。
很难揣测作者本意写这部剧想表达什么,多面的人性?
复杂的爱情?
难言的生活?
野性的自然?
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绝对无疑的是,这是一个悲剧。
于是尝试探索这个悲剧的源头。
首先想到的是Serena。
女主好像是本片里面最疯狂的角色,她指使了Galloway追杀女仆和其私生子,恶化了和自己老公的关系,迫使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但她是罪恶的源头吗?
她为自己的爱情奋斗,为自己的男人拼搏,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工作。
在工作中为工友的生命牺牲了自己的身体,永远失去了作为母亲的能力。
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公离开人世,于是让自己也香消玉殒。
Serena好像不是悲剧的源头,反倒是悲剧的受害者。
其次想到的是男主的基友。
基友看不起女人,经常不失时机地打压女主,最后因贿赂失败,反咬男主,让男主无所适从,最后不得已被男主在猎熊途中击毙。
女主说基友从来不是男主的朋友。
男主欲语还羞地不敢承认。
也许在他们互相举枪瞄准,并且比赛谁是快枪的时候,男主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没有这个朋友了。
但基友死得太早,也不是所有悲剧产生的源头。
那么难道是里面不怎么出场的女配,女仆小朋友吗?
女仆小朋友怀了私生子,生了私生子,在女主面前出现多次,虽未明言,也比较谨慎,但感觉也不那么低调,起码还经常跑出来照片,去教堂,和男主要工作,要钱,最后逃跑到北方去过新生活,孩子也保住了,也有了新男友。
那么这个小三的结果是否太好了一些呢?
如果就此觉得都是小三的错,好像结论太武断了。
回头一想,也许会意识到,其实小三是在女主之前就出现的。
所以女主第一次到木场的时候,才会对男主说,发生在我们认识以前的事,都不存在。
看来女仆也是不容易,也是悲剧的受害者阿。
那么结果貌似很明显了,我们来分析下男主,这位看上去很帅气,很宅厚,很勇猛,很多金的木场男神,他都在故事里做了什么。
男主寂寞难耐了,所以一开场就找了手下人拉皮条,找女仆解决生理需求,导致女仆未婚先孕,最后诞下自己的私生子。
然后闪婚了女主,自以为训服了野性十足的妙人,顺理成章地,女主也怀孕了。
接着男主指示自己的基友去行贿,基友被抓小辫子,与男主反目,男主一不做二不休干掉了基友。
下一步女主产前血崩导致终身不孕,男主发现自己不能像自己承诺的那样只爱女主,还是惦念不忘自己的私生子,于是偷偷摸摸接应小三。
临近结尾,男主作了最失败的抉择,为了私生子,把自己的生杀性命前程未来都不要了,两本帐本丢给警察局,就去营救女仆一家。
最后的最后,男主还是没抵挡住自己“杀死一只猎豹”的冲动,在猎杀中,没有杀死猎豹,反而被一只山狼咬断了喉咙。
男主和山狼事彼此锁死了对方,好像是说挑战野性,也会被野性挑战,过程中承担了被野性杀死的风险。
这仿佛比喻了男主和女主的关系。
也许会有人说这也就是两人各打五十大板的结论,我深以为不然。
因为这么一说,女主就成了一个负面的比喻。
但如前面分析的,她并不是悲剧的源头。
另一个角度来看,野性一直就存在,为什么不能和野性共存,却要去挑战呢?
男主制造了两个女人,两个家庭的悲剧,连带了更多其他人的死亡。
但最后,他死在了自己手里。
这是一个黑色幽默的结局,让人想起来因果轮回。
与女主在片头说的“以前发生的不存在”相反,你说做的,一定会有报应。
what you've done will haunt you. 一条时间线上没有假设,但也许男主从一开始做的决定,就不是最理智的决定。
在错误的选择中,他走完了自己的宿命。
悲剧的开始,导致了悲剧的结尾。
全片看下來,每個人都很賣力的告訴彼此,珍妮佛勞倫斯飾演的女主角Serena是個女中豪傑,代替丈夫掌管了伐木廠。
珍妮佛勞倫斯也真的頗會演,她一坐上馬背,任何旁人都掩飾不了其英氣。
更不提她從性感床戲到墮落惡念,眼神在勾人與殺人之間完美變化,比她在饑餓遊戲飾演的女英雌層次豐富更多,說服力更強。
但我看不到Serena真的做了什麼。
養老鷹除毒蛇算是豪舉嗎?
應該可以算吧,這顯示Serena對野性的熟悉。
但除了養養鳥,Serena更多時間是在做愛與養胎中度過,出現在伐木廠的時間少得可憐。
爆發出丈夫另有他子,自己墜馬重傷的意外後,Serena更是歇斯底里得令人不耐,她指使與自己曖昧的獵人擊殺無辜同事,忌妒女僕,嘲諷丈夫.....這是女中豪傑?
更像宮廷劇裡大喊賤人休走的失寵娘娘吧。
一個人之所以令人感到震撼,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除非是在恰當的時候說。
Serena動嘴皮的時間太多,做的太少,偏偏劇情就是要她無所不能,於是乎她說的話皆成了預言,故事被迫一一實現她的承諾,否則無從凸顯她的出眾。
她說會計師是個gay,電影從此就處處顯露會計師吃醋庫柏結婚的彆扭;她說會計師肯定會背叛她們,電影就安排會計師跳乏到警方偵賄組;我們對會計師的了解通通來自Serena的快嘴,最後就讓庫柏在荒郊一槍幹掉了會計。
故事根本無意經營合理性。
會計跟了庫柏多年,經手大小財政,何以突然就倒乏?
即便他可以勝任汙點證人,一位搞死老闆至此的會計未來又能何去何從?
他甚至還把收賄帳冊藏在保險箱,成了之後的劇情道具,難道他覺得自己公然捅了老闆後還可以順利繼續管帳嗎?
難道都是因為他是個gay,承受不住眼中的第三者Serena,所以搞出這麼多花招嗎?
這也太武斷可笑了吧。
隨便把兩部電影一起比較,是很不負責的作法,但我實在不能不從《瞞天殺機》聯想到十月份上映的《控制》(Gone Girl)。
同樣是女性反擊的戲碼,同樣是女性為了保有肉棒的芭比娃娃豁出去大鬧的戲肉,《控制》中的愛咪顯然擁有更令人信服的聰睿。
愛咪利用自己名人的身份,把全美媒體的目光通通聚焦在自己的婚姻小事之中,強迫大家同情自己;當同情的計劃脫軌之際,她又再用妙計,一舉回歸美滿婚姻,藉由全國關注的道德輿論,令恨透自己的丈夫無計可施,陷入困境。
愛咪的這樁黑色喜劇,皆由他行為的大膽而呈現出來,但Serena呢?
除了珍妮佛勞倫斯的氣勢保留了女將的外殼外,我看不出她值得被人佩服的優點。
本片有奧斯卡級的女導演,但我看她也沒能拍出個甚麼女英雌。
女主角自以為是英氣逼人,實際更像肖婆鬧街。
其實,這部片可以不拍的。
反正,女人可柔亦可剛的特質,這些年也算是越拍越多了,連復仇者聯盟都要擺個黑寡婦出來的今天,其實也不缺這一部片,不是嗎?
還是,我的眼睛太男性太父權太沙文太粗暴云云,沒看到女性的強韌?
麻煩哪位影迷或女性可以替我解答一下,Serena到底何德何能被稱為女漢子,而非自以為是的瑪莉蘇阿?
女人啊女人。
男人为何想要那么多呢?
在得不到的时候,心念着自己的儿子,费尽万难抱住了他,却发现他早就不属于自己了。
这片子,最成功的就是最单纯与世无争的。
想想一个经历了这么多痛苦的女人,失去孩子以后,连一个女村民从她面前路过,都自卑的无所适从,只是因为那个人有他的骨肉。
可能暂时无法理解孩子在社会中所代表的重要性,但是也能看出这种孩子能拯救婚姻的观念不是空穴来风。
独立的女性一直让我很欣赏,所以也比较喜欢大表姐。
这片子让人有些走出非洲的感觉。
但是就如大家诟病的,太碎片化和诗意,在角色的塑造上太过欠缺。
serena 在里面也很普通,不如走出非洲里的女人那种坚毅。
全凭大表姐的自身气场和几句干瘪台词,想衬托一个这样的形象,太牵强。
有几个镜头构图很美,晃镜不是很搭调,觉得还是挺一般的。
演技一般,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烂。
参照以前好片给四,一般给三的评分标准,这个只能给2了。
赛琳娜的孩子死后,人和剧情急转直下!
詹妮弗·劳伦斯 的演技也是提升不少。
劳伦斯最早的表演经历始于教堂,这位狮子女从小就显现出大胆与富有主见的强硬性格。
14岁那年,她决定投身表演事业,并说服父母带她去机会众多的纽约一试,尽管此前没有任何正规的表演训练和正式的表演经历,她仍然在试演时惊艳了考官,以一个不错的价格进入了经纪公司。
但她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的表现也起伏不定。
《赛琳娜》。
5分。
又译《瞒天杀机》,没看明白杀机在哪?
苏珊娜·比尔导演,詹妮弗·劳伦斯、布莱德利·库珀主演作品。
我向来对大表姐的表演充满了期待,她可是个大尺度的好演员。
尤其是一个发生在深山里的故事,既有伐木,又有狩猎,值得期待。
库珀饰演的乔治把木材公司开进了森林深处,生意蒸蒸日上。
大表姐饰演的赛琳娜的出现令乔治一见钟情,大胆求爱。
两人迅速不知羞耻地滚了床单,然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他们卖力的恩爱,很快就有了身孕,而这时乔治与木场女工的私生子也开始曝光。
赛琳娜知道这一情况,但她认为她的爱可以让乔治彻底和前任断掉关系。
木场的另一位工头对赛琳娜的豪迈十分敬佩,这么美的老板娘,竟然还骑马打猎驯鹰,确实有点不一样。
令人疑惑的是,这位工头莫名其妙地对赛琳娜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而不幸的是,工头意外受伤,赛琳娜在救他的过程中动了胎气,流产了。
这个转折点之后,全片开始进入了矫揉造作的状态。
不得不佩服大表姐,这么没有情感基础的故事,她也能演得那么投入,那么矫情。
Serena这部戏的故事梗概实在抓人眼球,以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东部林场做大背景,一个桀骜不驯身世神秘的女人挑大梁,一部女性征服男性世界的旷世史诗篇章,再加上女主痛失爱子追杀丈夫情人孩子的血泪纠葛……Jennifer Laurence霸气侧漏的预告片给了我不能不看此片的决心,却换来了一片失望。
故事,是有的,演员的用功也是看得见的,只是结果却拼拼凑凑,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多了许多不明所以的镜头少了许多讲故事深入人物的诚意。
电影虽然以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也竭力将她塑造成一个能够扭转丈夫事业野心勃勃强势坚决的“女强人”,但是电影却没有将一个有决断有执行力的女人赋予真实的生命力。
导演想要表现Serena了解林场的运营,却用Serena在林场举起一把斧子表现自己会砍树实在是很拙略的赢得人心的场景;之后Serena陪同丈夫几次开会在极其激烈的争论中不曾说过一句话发表过一句意见,回到家也不曾给过丈夫相关的生意场上的帮助,更多的着墨反而像是清宫戏里的“红颜祸水”,挑拨丈夫和合伙人的关系,用“为了我们”不断影响丈夫的判断力。
即便Jennifer Lawrence非常用心的想将这个角色塑造得大气霸气敢爱敢恨,但是最终影片对女主的下笔却偏离了初衷,反而让这个角色变得吃力不讨好,让一个本是复杂迷人的人物变得困惑单薄。
若你真要人痛苦,便把最美的毁给你看。
Serena与丈夫的相爱和结合到最终的破裂粉碎无疑是故事的主线,但是他们之间的爱却不动人。
从头至尾Serena与George之间的精彩是床笫之欢,Serena于George在经营上的帮助无说服力,对未来的规划止步于George望梅止渴一般的巴西。
即便导演想用好几个激情片段作为感情的线索,那么赛马场之后那一段来的猝不及防,而Serena失去孩子醉酒在社交场所后的一段就简直莫名其妙。
如此的一段感情,到最后竟不能让人扼腕叹息,实在不能不说是败笔。
情节的无连续性也是硬伤。
从Serena宣布怀上George的骨肉到婴儿床到来之间,观众简直都可以忘了Serena怀孕这件事,对Serena失去孩子的失望更是没有铺垫。
Serena与先知之间若隐若现的友谊显得没有头绪,说Serena救了先知也有些言过其实,而之后先知为了Serena杀人卖命就更加有些说不过去。
总之,Serena想要融合非常多的元素,比如西部,女性主义,魔幻现实,可惜放着两个顶好的演员却无处使力,实在可惜。
背叛生产:灵魂机器的悲剧——看《赛琳娜》文/空语因明 有位美国作家曾在其小说中说,“每个灵魂都是制造背叛的工厂。
无论何种缘由:为了生存,激动,高升,理想主义”。
这话虽说的有些夸大其辞,但也有实情与其相符。
之所以能这样说,大概是由于有些个体灵魂已经自私到失去信念,或者说失去了作为灵魂的价值。
灵魂失去价值的过程是悲剧的,《赛琳娜》就是一场如此的悲情演出。
《赛琳娜》又名瞒天杀机或爱情小夜曲,似乎后俩片名都有些偏题。
对这个影片的很多评价都不高,不过对于剧情片而言,它并非那么难看。
观看这样的电影,需要用以观看的视角或立场眼镜,否则就可能失焦,看不清轮廓或意图。
为了能有意向地看待这个电影,视角或立场眼镜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或对女性主义的批判)来组成。
之下就用这副立场眼镜,从《赛琳娜》分出七段情节,进行评述。
一、灵魂机器的生产【情节一:捕猎美洲豹】男主角(木场工厂主):如果你能给我捉到一只真正的美洲豹,我就给你二十美金。
猎人:就算附近有美洲豹,也会是恶魔的化身,和可能化成冤魂纠缠你。
这个情节,可以理解为超验主义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活动的疑虑或否定。
男主角乔治觉得一个美洲豹的价值能够用金钱来衡量,对于这个作为资本家的木场工厂主而言,似乎美洲豹和那些林木一样并没有多大的精神价值。
资本家获得财富的过程是生产,而生产的前提意味着处在生产之前的原材料是无灵魂的;即便是工人也被还原为劳动力,恰似工具,而不是具有自身目标的灵魂。
这个情节与该影片故事的第一条线索关联,即建设国家公园,一个生态保护区。
资本家的利益与留置生态保护区之间初看起来是矛盾的。
最后男主角在捕猎美洲豹的时候与后者同归于尽了。
最后的情节呼应开头的情节,可以算作一种证明,一种对资本家世界观的否证。
这种世界观首先背叛了自然的生产,接着自然促使资本主义的生产也遭遇背叛。
【情节二:遇见赛琳娜】 由于政府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危机的困境,作为资本家的男主角面对着贷款压力。
他的姐姐“建议”他可以通过一段特定的婚姻去更容易地获得贷款,这个意思可能是娶一位银行家的女儿。
但男主角对此不以为然。
这时候,他遇见了塞林楠,并对具有野性的她一见钟情。
不久,他们就结婚了。
从男主角和他姐姐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仅凭某种直觉就选定了自己的伴侣,这表现出某种理想主义的性格,并且乐于坚持。
这种性格成为男主角最终悲剧的主观根源。
这也是该影片性格悲剧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在于女主角-赛琳娜。
赛琳娜展现出一副女强人的姿态,她不仅想成为丈夫的真爱伴侣,还试图成为可靠的事业伴侣。
她的抱负使她忽视了,她所处的是一个"他的世界",她所促发的善意会很容易被弱化在由男性自尊引发的恶意中,况且,她的核心价值在于她作为女性的生产,而不在于作为工厂主的生产。
她的身份诉求背叛着她的生产。
【情节三:赛琳娜被介绍给他的工人们】 这时候,木场里的大部分人对这个试图管理木场的女人具有怀疑或排斥情绪,尤其明显的是木场的管理者。
这个作为异者的女人威胁着原先管理者的生产地位。
在这个资本生产的领域,赛琳娜是个不该出现的人。
【情节四:为建设国家公园的辩论】 之前的情节已经提到,由于资本生产活动在森林里的扩张,美洲豹已经踪迹难寻了,生态环境正在遭到破坏。
参与辩论建设国家公园的一方是政府,另一方是木场工厂主。
政府几乎只是从抽象道义上去论证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因为这时候过度开垦还没有让人无法生存;进行资本生产的工厂主则以工人们的生计或工作机会为根据,去论证维持森林砍伐的必要性,虽然实际上工厂主在剥削着工人们,并且漠视工人们的工作伤亡。
这个辩论没有得出具有优势的结果。
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到,工人们所进行的生产实际上一直在背叛着自己,但他们似乎又不得不这样;工厂主将工作标榜为工人们的自由,但实际上,“努力工作”并非自由,而是压抑驱动。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批判观点将工人们的生产看作异化生产:由工人的生产活动而来的产物或价值被资本家剥夺,与工人们对立,不是用来实现工人的自由,而是用来驱使工人们继续生产。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背叛,而资本主义生产的外部背叛则在于生态环境的被破坏。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用来实现自然的价值,而是让自然成为荒漠,而是残害自然的价值。
当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没有大范围威胁人们生存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界的背叛被忽视了。
【情节五:赛琳娜的丈夫遭到了合伙人的背叛】 赛琳娜对此的反应较为冷酷,除了指责就是命令,并没有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见解。
之后,乔治在一次打猎中杀死了试图背叛自己的合伙人,并谎称这只是意外误伤。
这时,赛琳娜和乔治之间关系的裂痕开始萌发。
在这段情节中,赛琳娜不仅没有能够慰藉乔治,反而表现出让乔治心灰意冷的架势。
她没能成为丈夫的合格的事业伴侣,她所具有的自我欲望太强烈,与其说她在促进丈夫的事业,不如说她在试图占有丈夫的事业,占有丈夫的所能。
在如此情况中,赛琳娜宛如一个资本家,而她的丈夫乔治成了她自己的工人,乔治被用来服务于赛琳娜的非性生产。
这种情况在之后的情节中愈演愈烈,从而使他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疏离。
【情节六:乔治的私生子,赛琳娜流产】 赛琳娜流产后逐渐失去理智,派人追杀乔治的私生子,赛琳娜和乔治之间关系的裂痕也逐渐无法复合。
流产的赛琳娜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背叛了她作为女性的生产,同时,她又想让自己的丈夫也去放弃性的生产,去满足于非生产的自我取悦。
这时候,赛琳娜还想用狭隘空洞的“爱”去挽回乔治的心意,但她的实际行为所表现出的自私无情,已经令她的丈夫绝望了。
【情节七:结局,赛琳娜和乔治之死】 乔治在救回自己的私生子之后,去打猎,并和美洲豹同归于尽。
赛琳娜则在乔治死后,放火自焚在自己的居所中。
乔治热衷于打猎美洲豹,就像赛琳娜热衷于驯服乔治,两种兴趣都旨在各自生产秩序的确定。
在这两种秩序中,前者都漠视后者的自身价值:乔治漠视他的猎物美洲豹,赛琳娜则漠视她的丈夫乔治。
因此可以说,他们的死也都是各自生产秩序的背叛。
二、背叛生产 在《赛琳娜》中,虽然两位主角的灵魂都谈不上高尚,但各自的灵魂并不是因其自由意志去制造背叛,他们是在失去信念后被迫使着进行背叛。
在这种意义上,他们的悲剧是命运悲剧。
但命运的悲情不会独自发生,赛琳娜这个角色的性格大概才是该影片悲情的核心。
赛琳娜试图成为女强人,但她实际上却不怎么具有女强人的素质。
她既依赖又自私,结果就是她在命运的打击后遭遇了双重的生产背叛:不仅没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实现价值,也没有在女性生产中实现价值。
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本质上都涉及灵魂的生产秩序,而它们所面对的也都是灵魂生产的悲情。
《赛琳娜》同时展现了这两种灵魂在背叛生产中的悲情。
另外,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也都导向了生态意识,将人类的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是对自然的背叛。
建设国家公园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背叛的缓解或停止。
这也是《赛琳娜》情节中的推动情节和平衡悲情的线索。
大概,《赛琳娜》所能呈现的观念或主旨是,人们不应该任由对生产的背叛发生,否则只能遭遇生命的幻灭,作为灵魂造物的人应该承担起作为灵魂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应该用自私和欲望来领会。
还有什么能比丈夫的背叛和痛失的爱子更能伤害到一个原本独立坚强的女人,如果George当初不来招惹她,她最后也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她还是之前那个独立坚强的自己。
人们都只看到她迷失心智的癫狂模样,可当情妇找上门来利用私生子博取同情,和自己的丈夫眉来眼去时,谁又考虑过Serena的感受。
还有当Galloway被斧头误伤断肢差点丧命时,是谁不顾自己身怀有孕淡定指挥大家并骑马飞奔最后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
多庆幸她没有看到丈夫与情妇紧紧相拥的那一幕,那时谁又会想到对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进行道德谴责?
为什么男性的过错总要由女性承担后果?
火里重生终归于火,也许这对于Serena来说就是宿命吧。
Serena的小说原著来自于Ron Rash,在福克纳文学奖也有不错的表现。
故事本身有时代背景,有单线矛盾(因为笔触的重点在女性,人性),而故事本身是无解之解。
这是一部非常适合用作剧本的小说,所以选角方面做得很成功。
看到很多差评说冲奥意图明显,急功近利。
但是,急功近利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很多的元素的精妙搭配,才能产生。
所以在这样的单线剧本中,选择了这样的Jennifer Lawrence来出演女主角Serena。
没有复杂的史诗背景和人际关系,没有复杂的爱恨情仇和挣扎斗争。
有的,只是我们谁都可以想象,会这么被命运砸中的真实。
而人性,则在这样的真实悲剧可能性中,会折射出阴暗的悲剧面和暖心的光辉面。
两者皆无对错。
在这种宿命感中,所有的元素的呈现,铺垫(美洲豹,火灾),都告诉了我们,其实我们自己也理解这种痛苦。
每个人在这样的痛苦里都有自己的纠结和选择,都在这样的痛苦里沉沦而迷茫,甚至,都在这样的痛苦里,决绝,毁灭而被撕裂。
Serena就是这种极致的撕裂。
而大表姐是那个能把撕裂感呈现出来的优秀演员。
流产并被告知终生不育的戏很多人都演过,那是能把这种钝击,空白,刺感,失落,不绝的痛苦通过面部表情缓缓展现出来的戏,并不是一颗眼泪或者满面泪水或者大声呜咽就足够的。
而进一步,当经历了痛,却无法抹去痛,告诉自己没事了,却依然有事,反复延绵的心绪剥离,则通过欢声笑语,轻佻卖醉的反向极端来扔出这种细腻的心理,用掩饰和放纵的交替来抵抗无法缓解的痛苦,这场戏,大表姐也表现出色。
这个痛,真的无论如何都无法缓解,一辈子都不会。
痛苦的升级来自于发现丈夫偷偷留着私生子的照片,并给私生子寄钱的事实。
先不说丧子之痛对男人一样的钝击感而导致的可理解性;而对于Serena潜意识对背叛心理的反射着一个层面,我觉得是此剧最富有心机的设计——因为她在家里的火灾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逃跑者,她是长女,她听到死在大火中家人呼唤她的名字却没有回头;导致Serena的潜意识里对“自己对家人的背叛”具有深深的负罪感——因为带着这样无形的负罪感长大成人,她不愿意陷入爱里。
而一旦陷入,她就会变得极致抗拒反感别人的背叛,想要费劲所有的一切去维护这种自己用爱情建立起来的无法被背叛的纽带和羁绊。
很多人对Serena的解读是——痴情。
其实她并不是痴情,她只是想要用极致的爱,爱到不惜一切手段去暗杀丈夫的私生子——来弥补自己当年对家人弃之不顾的负罪感。
她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爱情里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她的根本驱动,恰恰就是“赎罪”。
这是这部电影藏得最深的心理因素。
前后的台词,穿插,递进和演员的表现,是能清晰的表现这种心理的。
也只有透彻理解,读透这样心理的女演员,才能呈现出这样的剧本。
所以。
这是一部对主角挑战极高的剧本。
所以我给五星。
在腾讯视频上花了一张观影券的片子。
基调不错,是我喜欢的类型,果然西部片里的景色甚是让我着迷,到现在隔了两天,我还能想起来影片里雾气中的森林。
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点到为止,每一个事件都给你一个画面,然后剩余就只能在之后出现的结果中由你猜测出这中间到底发生来了什么,就像是填空题一样。
不过,这也是我喜欢的。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电影亏在了故事。
这个以女主命名的电影,完全看不到女主的魅力呀,传说中的彪悍在哪里?
完全是一副“红颜祸水”的狗血剧女主是个占有欲过强的偏执狂,剧中完全看不到她的能力,即使她驯服了鹰(完全不觉得有多困难),即使她砍了树(话说那一斧子很难么?
),即使她会包扎(那明明就是她自己种下的因)。。。。
所有想要体现她有能力的场景都完全失败了。
一路的沉闷,我都以为会有一个颠覆的高潮出现,没想到就这么一路沉闷下去了。
于是,一场想要以剽悍的姑娘撑场子的戏演变成一场就爱在老公身边挑事的祸水戏了。
又于是乎,我在想,那六场床单戏也没能显示出女主对男主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
So。
到底这电影想告诉我什么呢?
so bored..
前半段可以,后半段编剧脑袋进水了吗
不知道要讲什么的电影
我还以为多毒辣
性格决定命运。女人在自身不强大,完全依赖男性的基础上,一定要心胸宽广。
山里的景色真的拍得非常美
狗血剧情,大美风景
故事之差。可惜了了。
大表姐脸肥肥的,远处看挺漂亮。镜头拉近了感觉也不精致。
本来应该打造成史诗的,结果成了洒狗血。幸好演员还不错
年代感较弱,太感性,没有将这种感性理性的处理再感性的呈现,总之我觉得这个导演可能跟着劳伦斯的表演哭崩溃了这样也就够了的感觉。
很久没有过30分钟就开始快进而且没再回放过 可惜了倒的那么多树
很淡的电影,平缓中讲一个分崩离析的故事,库普很迷人,但是跟大表姐表演基本缺乏互动,就像两个都在努力表演的好演员之间却没了化学反应,再加上如此淡的剧情,确实让人有点昏昏欲睡
糟蹋原著。。。
全片看下來,每個人都很賣力的告訴彼此,珍妮佛勞倫斯飾演的女主角Serena是個女中豪傑,勞倫斯也真的頗會演,但我看不到Serena真的做了什麼。養老鷹除毒蛇算是豪舉嗎?我只看到指使與自己曖昧的獵人擊殺無辜同事,忌妒女僕...豪傑?是賤人吧。看來,並不是奧斯卡級的女導演就能拍出好的女英雌啊。
傻女人,爱情怎么拼得过血脉,自焚也是够傻了
回来飞机上看的还算不错啦~只能说这女的命太硬小时候克完全家长大了克老公克孩子……有点儿觉得劳伦斯演技不错,但感觉演的角色都一个味儿呢所以还是不喜欢……
倾尽所有才让人变得癫狂
这又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佳片。
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