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摄影和电影音乐。
看了演职员名单,发现果然是由李屏宾掌镜,梅林茂创作音乐,这样的高水准阵容给影片增色颇多。
极具票房号召力的郭富城虽说在影片中的表演有些“用力过猛”,但也不失水准,台湾新生代演员张钧甯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然而细看影片本身,似乎漏洞百出,略显荒谬。
不知是不是导演也发现了这点,所以邀来强大的卡司阵容引起更多的关注及更高的票房呢?
影片中最重要就是一个“谜”,一个原因,也就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仔仔和凌sir在阳台上的一场戏就是来揭晓“谜底”的。
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戏,但却引人发笑,好似在看港产喜剧片,我想这一定不是导演所期待的结果。
仔仔有不老症是这个“谜”的重点,但显得过于突兀,的确是意料之外,但却并非情理之中。
在之前的剧情发展中,没有对仔仔的个人形象做过多的描述,没有埋下足够多的伏笔,因此谜底的揭晓有些荒谬。
在ORPHAN中,也有一个患有不老症的小女孩,影片中,对于小女孩的形象塑造就比较成功。
比如说小女孩的行为举止特别古怪,让人匪夷所思,思维语言也颇为成熟,明显与小女孩的身份不符等,有了足够的铺垫,在揭谜底的时候,就显得顺畅和自然。
其次,ORPHAN中的这个“谜”是如何揭晓的?
影片中,观众可以从母亲与小女孩的对话中得知小女孩绝非普通人,之后,母亲通过寻找小女孩的真实身份最终发现了小女孩患有不老症的事实。
而在《杀人犯》中,所有的“谜底”都是仔仔自己说出来的,通过他的回忆告知观众的,没有其他具体的人或物作证,这样的“谜底”可信度实在太低,另一方面,ORPHAN中的“谜”是用故事来揭晓的,《杀人犯》中的“谜”是靠语言说出来的,我个人青睐用故事说电影,用语言讲述原因实在让人失望。
饰演仔仔的小演员演技实在抱歉,也是引人发笑的原因之一。
剧本上也存在着漏洞。
凌sir由一个普通警员升到督察,可见他是一名很有能力的香港警察。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警察为什么在发现自己丢了枪的情况下,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枪,不去回想丢枪的过程,而是相信一个由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在仔仔和凌sir阳台上对峙时,作为一个警察,竟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即使仔仔的确有些古怪,相信了一个小孩的话,至少表面是这样的,这样的警察会否太过敏感和情绪化。
凌sir失手杀了鬼sir之后,竟然没有犯罪证据,警方也没查出个所以然,然而之前泰哥坠楼时,身上却能找到凌sir的衣服纤维。
凌sir一直强调自己失忆,但他似乎却记起了一切,甚至断言拾垃圾的流浪汉就是杀手。
我认为导演着力表现的是凌sir在如此混乱和对自己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的那种情绪、思想以及人格上的变化。
由一名正直的警察转为一个几近癫狂的疯子的过程的确很有看点,然后剧本的些许漏洞,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稍嫌不够,导致了荒谬与可笑。
不过,影片的结局倒也给影片扳回几分,不算是理想状态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个心理阴影,或许需要第二部来填补这个心灵上的坑洞吧。
很久没有看过那么棒的电影绝望的气息一直蔓延。
我在猜测结局,觉得应该很没意思。
前20分钟以为这将会是一部烂片,郭富城演的太过了。
随着情节的推移,我发觉自己被编剧牵着鼻子走了,毫无头绪可言。
而真相的出现,竟然安排得那么自然。
无需兜弯,开门见山。
原来和复仇有关,原来和杯具的人生有关。
虽然看到了《老男人》的影子,但依然不失片子独有的味道。
郭富城很入戏,他的状态很好。
回到剧情,在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死去后,他的表情痛苦得让人不想看。
当他无可奈何的杀了兄弟后。
所有的剧情都指向了万劫不复。
而最大的悲剧是,有一个温柔善良美丽柔弱的女人一直在他身边,陪着他万劫不复,在他失去全世界的信任后,那女人依然说我在你身边,我带给你好运。
编剧是个王八蛋,但我喜欢。
他让观众最后的一丝心灵慰藉变得荒谬,你想得到一点安慰是吗?那我把它摔得粉碎,再狠狠的狠狠地加上几脚。
于是,在郭富城被骗出家门后,他发现老婆置身危险,回到家后,只有老婆的头发漏在烤箱外,他的哭泣再次让绝情蔓延,当他哭的不能自已,撕心裂肺的鼓起勇气,终于有了力气打开烤箱门时,导演安排的一丝蒸汽,和郭富城迅速关上烤箱门那一霎那的痛哭,让电影走向了高潮。
他喊“老婆”!
他说:“你为什么信我!
”这时,我的烟灰撒了一桌。
而接下来的是,我已经被带进去了。
混蛋的编剧让我走进了绝望,我很想抱着那个可爱的“小孩”,然后微笑着,微笑着,一点点把电钻伸进他的眼睛,鼻孔,嘴巴,手,脚,掏出肝脏,吃了他的心脏。
不,假如是我,我不会这么做。
我会养着他,养着他,在以后漫无尽头的日子里,在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里,在他身上钻一个孔,在努力的帮他止血。
是的,那“孩子”是我活下去的源动力。
原谅我延续或改编这个结局,但是,这是我现在最想看到的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片子。
片头,低镜头缓慢推进,尸体忽然从天而降,血液迸溅出来,一上来直入主题。
接着高镜头缓慢拉升,贫穷的街区,四面冰冷的混凝土,从高处,审视生命的不堪一击。
黄绿色的主调下,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瞬间,我们就会有共鸣,这个世界发生了太多奇怪的事,谁又能说它们都是合情合理的呢?
下一个镜头,苍茫的天空,群鸟云集,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大事将至,序幕拉开。
就凭这一个开篇,加上故事的完整性和郭富城精湛的演出,这是一个至少三星的片。
在继续写电影之前,先讲一个插曲。
我首先看的是大陆版本,90分钟。
这个版本和原版也就是港版有很大的区别,大到根本不能叫剪辑,而已经被改成了另一部电影。
全片的亮点开头被删了一部分不说,故事的完整性被彻底打乱。
港版的剧情虽然也有瑕疵(下文讨论),但毕竟是说得通的,是完整的,大陆版的剧情是根本说不通,是扯淡。
港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因患病从而长不大的貌似孩子实为成年人的“仔仔”杀人并嫁祸给主角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嫁祸成功,主角小时候的邻居和怀孕的妻子死光,自己进了监狱,凶手逍遥法外。
大陆版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连环杀手作案多起之后,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警察都无法破案,不断出现的证据都准确地指向了主角。
但关键是,主角不是凶手。
关键是,凶手到底是谁呢?
关键是,广电总局也不知道。
关键是,怎么往下演呢?
于是主角忽然醒过来,原来做了一场梦。
于是电影结束了。
另外大陆版的删了一些比较吓人的镜头,比如第三个死者像贞子一样爬出来又被撞的情节。
说实话,这些镜头的确有点惊悚(你要硬说毫无感觉呀,那。。
),不过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比很多惊悚片鬼片轻太多了,如果惊悚片鬼片可以上映,几个略有吓人气氛实则为了烘托整部电影感觉的镜头何须被删?
或者是删了这几个镜头就可以允许少儿观看了么?
我不推荐儿童观看此片,我们应该尽量少地把色情与暴力暴露在孩子的面前,在小的时候,就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童话的色彩,就让他们相信世界是和平美好的,让他们相信王子与公主最终会快乐地生活。
再继续说电影。
本片的一个问题是剧情上功力不够。
好的推理惊悚类电影大体有两个模式,一个是不断给出线索不断推进剧情,弦越拉越紧,最后谜底揭晓原来如此,一切合情合理。
但这个揭晓一定要在最后,揭完了电影也结束了,而且要短,让你爽那么一下,又觉得意犹未尽。
另一种模式是弦越拉越紧,不断给出线索,最后弦紧欲断时戛然而止,也没交代凶手是谁,代表作《杀人回忆》。
本片就是前面弦拉的不够紧,铺垫不够,早早揭晓了谜底,只能让凶手自圆其说以达到合情合理,不仅略显啰嗦,也有些扫兴。
但相较于同年上映的《孤儿怨》以及其他欧美同类型的电影而言,本片的特色在于它拍出了一股文艺味,港片独有的文艺味。
这文艺味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景色的唯美,故事的地点设置在海边,一望无际的海平线,孤独的山路。
其二是节奏的掌握不紧不慢,不算太紧张也不乏味,与一些出色的韩国片相似。
其三是故事的架构,除了推理惊悚之外,他还包含了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眼见未必为实,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故事本身所赋予的,而在这一切或疯狂或荒谬或残忍或寒心的背后,是无比苍凉的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
同事与上级的不信任,朋友的不信任,直到影片结尾亲人的不信任,让我们感叹信任在所谓的现实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
片尾,主角留下了一滴泪,这滴泪不是因为后悔而流,而是因为甚至他的亲妹妹也不相信他,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凭此给到四颗星。
不看到最后确实猜不到结局啊。
虽然很多人觉得郭富城用力过猛,但我觉得他的演技还是挺过硬的。
另外,我很喜欢张钧甯的气质,可惜找了半天只看到了删减版,她的死太敷衍了。
这部电影和孤儿怨算各有千秋吧,没必要特意比较。
郭富城叫了声“扑街”冲出去就没有了,难道没有结局的?
粤语版有两个结局。
不管哪个版本都比内地的强,内地的是说都是他做的一场梦。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觉得这部片子很不错!
之前看过美国和加拿大合拍的悬疑片《孤儿院》,虽然《罪》也是讲长不大的小孩心理扭曲的故事,但是不论叙事方法和剧情都完完全全不一样。
而这种停止发育的疾病是真实存在的,没必要把以这种病为为题材拍的片子都拿来比较。
现在只有两部,所以大家拿来比,怎么没人把以精神分裂症为题材的片子全部放在一起比呢?
因为大家知道那实在是太多了。
这部片子剧情扣人心弦、合乎逻辑,演员的表演也十分的到位。
少见这样的悬疑惊悚片,没有拿血腥的场面让人看不下去,也没有弄黑漆漆的场景故弄玄虚,却让人至始至终都感觉到了恐惧。
片子里的场景没有设在逼咎的空间,强迫人集中注意力来感受绝望,而是设在湛蓝的海边、舒适的别墅。
而就算这样,观看的时候还是感受得到恐惧和无助,这才是惊悚片的水平体现,一方面是剧情安排得好,一方面就是郭富城的演技实在很棒!
就算之前看《父子》,也没有觉得他的演技这么好过。
这部片子没有摆场面,摆花瓶,一场一场都是内心戏,感觉导演和演员都很用心。
特别是在化妆方面,郭富城在后来已经崩溃的时候,那憔悴的面容、眼袋黑眼圈……我想说,这样的化妆在国产影片实属不易。
因为现在的国产影片实在唯美得有点过头。
总之,值得观赏。
真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會給這部電影評分這麼低?!
是否他們看的是刪減版本?
我看的是120分鐘的原版。
開始那一個小時導演拍的劇情張力十足,一直在猜測誰是兇手?
一度懷疑是拍照的第六人,甚至懷疑第六人是阿鬼。
香港影評人認為郭富城的演技得到長足的進步,在這部戲真的可說是表演的淋漓盡致,讓人一邊看電影,一邊回憶港版海報,感覺真是忠奸難分。
不老症其實也說的過去,只是如果導演增加兇手將賣小孩的錢用來整容,變回小孩容貌,會更加可信!
結尾不明白的是警司看到照片,終於接近真相時,為什麼不查下去?
想拍第二集嗎?這裡留個尾巴覺得毫無必要的!
其實這部電影還有三個漏洞--或者是我理解錯誤。
一是淩光回憶泰哥在半島大廈問他為什麼心事重重,給人錯覺淩光與泰哥見過面,但是後來謎底揭曉卻說淩光去到半島大廈九樓直接見到泰哥摔下去!
二是淩光看到泰哥摔死,一抬頭發現破爛佬已經站在他面前--要知道泰哥是從天臺摔下去的,淩光是在九樓,破爛佬的速度可以媲美淩波微步了!
三是血手掌再現那段,掌型明顯與淩光吻合,而編劇給出的謎底是破爛佬的--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的血手掌都應該是破爛佬印上去的,淩光為什麼要印呢?
作为一部垃圾中的战斗机,片子给所有想拍烂片的电影人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那就是你可以没有智商,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离谱的想象力.当看到影片中段时,我已经没有耐心再去被可笑的剧本牵着走了,其实电钻杀人犯是自己死去的亲生儿子的亡灵,这是一部灵异片,儿子的亡灵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来寻爸爸复仇,并且制造连环杀人案栽赃于爸爸,影片中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一点。。。
本以为自己的想象力已经扯到爆。。。
可是本片的编导用镜头告诉我,想拍烂片完全不够格。
紧接着,真相告白时间就来到了,如果我是郭富城,我不会等他把话讲完就把他头砸个稀巴烂了,耍人也请有个限度好吗???!
烂片里永远看不到好演技,我始终坚信这一点。
所以城城哥,身为两届金马影帝,以后用力的重点应该在选好本子上,要放眼全局,而不是只看重自己的角色是不是够癫狂,又哭又闹的戏你已经演到一个份上啦~最后,我想对片中的小朋友演员说一句:你看起来好不舒服……
我把它当做一个复仇的故事来看。
大多数针对《罪与罚》的指责是影片进行到一半多一点的时候,幕后指使自动跳出来承认身份。
大家失望的心情可以理解。
前半段导演精彩的把各路线索搅浑然后跑出一大堆悬疑给荧幕前的我们。
正当我们开始期待导演怎么给我们揭露各路谜底时,一个面带笑容的小孩几句话就打破了我们的妄想,老子早就憋不住了,导演你他妈的还想我潜伏多久!?
有些观影的就按捺不住了,MLGB的,旁边的妞正以无比崇拜的眼神听我如何替主角分析找出真凶呢。
你他妈JB几十年没发育的个变态出来忽悠个啥!!
影片进行到郭富城看到门上贴的照片这里,再不有点突破,剧情的发展势必非常的勉强。
线索嘛,无非是一条又一条。
一部电影两个小时总得有个高潮和结局吧。
大家都有自己看电影的思考角度。
说这部电影烂的,我想他们观影的部分动机是想看看导演如何忽悠众人的狡黠智慧,忽悠到了,他们拍手称好!
香港电影的复苏有希望了!
编剧绝对是鬼才,太行了!
忽悠不到,MLGB,脑残,废物,傻X剧情,无聊,牵强···等。
等待被忽悠的游戏好玩吗?
我始终认为,一部优秀的影片,不能只停留在剧情的摆弄和纯粹视觉刺激上。
导演应该要表达能够触动人们心里深处的情感。
你们真的把它当做个娱乐片来看?
好吧,那个几十年长不大的小子被你们当做为剧情需要硬插进去的小丑,导演在玩弄你的智商。
在我看来那个不老小子的出现是非常必然的,他必须带着诡异的微笑用孩童的声音很负责的告诉你:你给我认真点 老子他妈是来复仇的!
荧幕前啃瓜子的人们跳起来了:老子早就猜到了 你干嘛要自己说出来!!!! 编剧我¥%#……#%……%#……你八辈子!
拜托,人家可是来复仇的。
怎么个复仇法?
无非就是杀人嫁祸,装纯占人家老婆便宜呗。
换做你要是电影中的人,看着人家从小居无定所,受尽欺负,被老爸抛弃,无奈的看着老妈为生产受尽屈辱,自己又丝毫没有能力保护她,最后只能将仇恨转移到男主角身上,当看到男主角因为自己的种种预谋而临近疯狂时,知道什么叫报仇的快感吗?
不 ,不对。
报仇的快感还没够,因为他不知道是自己干的。
假设吧,你要报复某人。
暗中对人家下手脚害别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个时候你不跳出来炫耀一番让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你搞的鬼,而是让他无知的死去了,你的报仇意义何在? 这是个很严肃的人生问题,这是人心理活动不可避免的一个区域!
就是跑出来向你炫耀:是老子干的!
咋的 当年你很猛是吧?
你老婆都和我睡了!
看到这里不禁毛骨悚然,导演给我们说的是个什么世界啊。
《罪与罚》,我被震撼到了,不仅仅是残酷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
我还看到了导演的诚意和苦心。
至于说这部电影越看越像屎的人,或许你认为自己看了更牛逼的电影剧情,或者压根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牛逼之处而卖弄文字来贬低这部电影。
你们真把它当做娱乐片看?
那就是我口味太过时了。
习惯在家门口碟摊甩卖时去掏一些老片,一买10多张愣是花不了几个大洋。
但,也许是东西太便宜了,你就不会太去珍视,昨天整理碟片,才发现封面上老郭的狞笑,得了,就你吧,很久没看港片了,抽空瞅瞅吧。
全程2个小时多一点,时间做为港片稍显冗长,情节设置细微处稍见拖沓,但总的来说是部不错的片子。
以前看过老郭的三岔、c+,感觉这部在张力上尤胜二者,一股让人窒息的绝望笼罩在这两个小时中,个人观点:很像pc上的寂静岭2,那种让人透不过气的感觉,那种和局中人一起想奋力一冲,把这种如薄雾、如胧纱般萦绕在面前的东西撞得纷纷碎碎的感觉是那么的相似。
所以悲剧,其实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注定的还有老郭的杀人犯事实。
面对周围人甚至是最亲最了解自己的人猜疑的目光,如果是你,你会做何表现,而且偏巧你的记忆还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当全世界都放弃了你时,你会怎样?
你还会相信你自己吗,你还会理智的分析面前发生的一切,哪怕它再不合逻辑,再匪夷所思吗,天知道!
反正我不知道。
作为一个高级警司,郭无疑是合格的,内心很强大,虽然他也曾犹豫、徘徊过,但他依然坚定的信自己,依然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我相信,不老的怪物的初衷其实是想让郭自己折磨自己的,让他自己完全否定自己,而活在痛苦的挣扎中生不由死,从心理学上说,是对自己这个人格的完全颠覆。
不得不说,这个变态太了解人性了,太了解痛苦了,这么个对手,已不是人,完全的恶魔,没有一丝人的气息。
但,郭让他失望了,郭的行为让他改变了这出戏的轨迹,以至于当郭不知不觉坠入他的彀中时,他不禁得意忘形的将真相和盘托出,其状之猖狂,其态之猥琐,令人不禁作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郭其实已经成功了。
至少他知道了真相,虽然他不能让别人也相信他,虽然他目睹了他身边的两个最重要的人之死。
还是那句话,如果全世界都放弃了你,你也不要放弃自己。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只在于你是不是相信他,每一颗果实中都有一颗坚强的种子,只在于你是不是培育它。
片尾老郭臂上的字就像刀,在时时刻刻的雕琢着他那颗坚强的内心,他够强大,因为他信自己,他执拗的知道自己那颗种子必将结果,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它,他只知道那是他想要的。
而你呢,是否能不管一切的阻力去相信自己,去救赎自己,让你的种子破土发芽,结出你要的果实呢? ——献给自己和所有有梦想的人
真系好难看到一出咁鬼经典的戏!
看戏的前面觉得情节紧凑,悬疑气氛营造得不错,我是一直好比心机去估凶手是边个,我一直就怀疑是凌光的老婆,我梗系唔想系啦觉得佢老婆好好点知道突然杀出个咁的人做凶手,仲要自白。。
顶,我仲厄自己话系城城自己幻觉啊太过唔符合前面的铺垫啦,好似凭空出现咁!
出戏的前后完全唔拉更!!!后面凶手讲的野好似可以根本就唔需要前面的铺垫一样中意点讲都得,玩晒
那张儿时玩伴的照片里有罗进二!
《孤儿院》男孩版~城城演技赞~节奏有问题~后期拖戏严重,续集意图明显~好端端的港片非整几个操着普通话的大陆演员煞风景呀。。。。
气氛诡异剧情扑朔迷离,轻微的血腥暴力,郭天王后半段渐入佳境。包袱抖出来的时候的确有种小伙伴都惊呆了的别扭感,但是那种逼入绝境有关人性的扭曲实在是点赞!值得一看,别看国语版,阉割严重,不是一部电影。
反转的情节一度让我无法接受,只因这小胖墩实在演技欠奉,缺乏说服力,但总的来说片子还是蛮精彩的。
剧情有漏洞~·男版变种《孤儿》郭富城怎么没部电影都是这种表情……不过最后钻人的表情很屌~
虽然是阉割版,虽然结局好像还没完,虽然120分钟被剪到了90分钟,但是我还是猜出来那个小孩子才是幕后黑手!
好好一个有为青年,一出事,居然没人要相信他,太扯了啊。。。
编剧 摄影 剪接 音乐 郭富城的表演 前1个小时 这绝对是一部五星的片子
的确,演得太过了,不过也算是种突破吧
不过是模仿《孤儿怨》
2009-11-22 15:17:43 8/5.0(97) 不太明白为什么更多的人只是从荒谬中看到了可笑,传说郭影帝拍这戏一度抑郁,我能感同身受。认定这是悬疑片而为前一半叫好的人,无谓鸡同鸭讲。
o爆咀!有中途離場的衝動......but somehow brilliant...荒謬召喚荒謬感。
除了开头很赞之外,后面就开始进入下坡路了。郭富城虽然沉迷在戏中,但是太过了。摄影很赞,结果才发现是李屏宾,音乐也与众不同,结果才发现是梅林茂。结果才发现这部片的豪华阵容被导演给击败了。
雷声大,雨点小。
郭富城确实演得好,但就是剧情稍微有点拖沓了,导演对节奏把握得还不是很好……
想试下城城演技,依部就睇得出啦
冲着一分钟内让我惊吓了两次~~
忽悠人的悬疑片。。要这样调戏人伐。。讨厌!!!
和孤儿院有些雷同。
故事還是可以的,但戰線拉的太長了, 2個小時看得累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美版 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