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剧团##短评#好期待🥰🥰不过暂时未有时间开始睇,不过好期待#排骨仔#敖嘉年噶演出👋👋👋可能到时睇到欲罢不能,觉得8集太少#荒诞剧团#期待水水姐更多吾同演出,短剧应该节奏紧凑,据说係TVB味道,值得期待,睇完简介觉得题材几新颖,电影人都可以系大老千😍😍😍剧集简介:香港电影界的自嘲,7位不同工种的香港电影人:监制、导演、编剧、演员、美指、武指和副导演,因一部戏与电影大佬交恶被封杀,各自陷入生活与事业的低谷,故事怎么发展呢?
精彩剧情等你来开启
昨天受邀参加了《荒诞剧团》的提前点映,一向很少发言的我居然也有不少感慨,虽然是一部剧集,但深入我心更多的却是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似乎每个人都在坎坷泥泞中行走,找寻那遥不可及的梦境。
剧集本身是利用虚拟的表演来映射现实,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也在做着同样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写过的另外一篇关于《假面》的影评,人生也本是一场没有NG的演绎,我们在随时随地转换着不同的角色,不论故事多么荒诞离奇,那也只是现实的一种缩影,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本源。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一家小剧组的制片,据我所知她跟随剧组至少有三年时间,这三年里,他们拍过不少文艺短片,而且也获得过很多国际影展的奖项,但若转化为现实利益,那么结果可能就会大相径庭。
简单来说,她们所做的事,完全出于对艺术本身的一种执念,当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越来越向财富靠拢时,她们也不得不选择妥协,开始了商业片的试探,而且比较成功的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拍出了一部体系完整,情节连贯,内容夯实又深入人心的作品,我也同样参加了提前的点映,并且给了我与《荒诞剧团》类似的心理冲击,冲击我的,虽然有关于影片本身,但更多的是片中所蕴含无处不在的对于梦想的不甘与倔强,这正如《荒诞剧团》中的人们,虽然相比影视而言现实故事要平凡的多,但埋藏于梦想深处的种子却如此的相似。
回到《荒诞剧团》本身,很喜欢国昌对志扬说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讲,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着苦难与挫折,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遭遇,只是在危难之际选择面对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群不得志的电影人在因为一次意外之局后重燃对“梦想”的希望,无疑是让我动容的,既然都是表演,何不将舞台扩大一点,生活的点滴都是剧本里的元素,每个人都是剧中的主角,《荒诞剧团》利用独辟蹊径的表现手法,将这一理念扩大化,利用演绎回归真实,构造出一幅生动又荒诞的画卷。
每个小角色都赋予了真正的使命,看似戏里,又在戏外,对于观众而言,看似戏外,又仿佛在戏中。
实现梦想的方式有很多,只要用心努力过,那又何尝不可。
《荒诞剧团》就像深夜里独行归家的孩子,让人们在黑暗之处寻找希望,生活本不是那么如意,因为我们不能拥有一切,又不是那样不堪,因为我们并未一无所有。
太久没有为理想而奋斗过了,总觉得人到了三十岁以后就会早早的“死去”,那种感觉如慢性毒药,随着这个世界一并沉沦,想大声的呼喊,想用力的奔跑,那些年少时的往事,总会如幻灯片一样在眼前闪现,点燃着温暖着我们所有摇摇欲坠的梦,但不论如何,我们仍是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不要因为短暂的停歇而失去生活原本的动力,就像《荒诞剧团》一样,当挫折如同大山一样挡在了前面,我们就拓出另外一条路来努力前行。
追港剧的观众一定对去年的短剧《香港爱情故事》印象深刻,看似谈爱情,实则更多的是在讲香港人买房背后的心酸故事。
与其他港剧不同的是,它不仅集数少、节奏快,更是有着电影般的影像质感,创新的同时不忘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呈现出香港特有的凄冷浪漫之感。
这正是TVB这些年所做的探索与尝试,像《香港爱情故事》这样勇于打破常规、在创新中引发共情的短篇剧集,正在更多地被制作出来。
即将上线的《荒诞剧团》便是这样一部港产精品短剧。
《荒诞剧团》聚焦一群不得志的电影人。
接到富翁投资的监制Herman意气风发,召集一众剧组成员筹备新戏,不料意外发生,富翁离奇去世,他们不仅失去了投资,甚至连眼前的晚餐都支付不起。
情急之下,这一群电影人发挥职业所长,过气导演陈志扬当场执导了一出骗局,所有人就此吃了霸王餐,还收获了众多高级食品。
通过演戏逃过一劫的七人非常神气地走上大街,如此炫酷的一幕与先前他们的窘态形成鲜明对比,故事的荒诞之处即刻显现。
之后,为了实现梦想——拍摄《黄金梦》,他们决定组成“荒诞剧团”,用演戏来筹经费拍戏。
如此荒诞的故事,背后却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在叙述主线剧情以外,编剧给每一位剧中角色都留足了讲述个人故事的时间。
表面消沉的美术指导Shell,每天喝酒度日,在酒精中失去了自我。
然而,故事背后还有隐情,原来在很多年前,由于一次误会,Shell的工作能力被质疑,从此被行业封杀。
Shell自此事业一落千丈,家庭也分崩离析,而她还有女儿要抚养。
被酒精迷醉的她失去了照顾女儿的能力,却又不舍得女儿离开。
此时,荒诞剧团的其他成员站了出来,为她和女儿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她自己也就此振作起来。
多年无戏可拍的过气导演陈志扬,一直以来将自己的代表作《黑白彩虹》当作至上珍宝,但他却为了帮助困境中的Shell以及大家,他毅然出卖自己的代表作版权,用剩下的钱支撑大家的梦想。
这不只是一个剧团,更是一个大家庭,人世间的美好和温暖正在于此。
与此同时,这样的处理也能体现本剧的自反,巧妙地讽刺了香港影视行业的现状。
久未放弃梦想的这群电影人,充满想象力,聚在一起有着无限可能。
《黄金梦》能否实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再次拾起梦想,见到自己的价值。
黄金梦或未成真,为梦而战才最珍贵。
希望所有看完这部剧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荒诞世间的温暖,认清自己的价值,鼓足勇气追逐梦想。
同时也献给每一位仍在奋斗的电影人,愿他们好运。
主角是电影圈的7个loser,涵盖了监制、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武术指导、副导演7个影视圈岗位。
这群穷得叮当乱响的失败者,阴差阳错凑到一起,没死心,还想拍电影。
在一次饭局之后,他们为了筹集资金走上了诈骗道路。
这可能是近期最被忽视的高口碑华语剧—《荒诞剧团》。
那顿饭请的是有黑社会背景的老板,数十年没拉到过投资的监制郑国昌,终于在黑道上找到了钱,落魄编剧李莎莎的剧本《黄金梦》,终于有希望被拍成电影。
酒楼选了全香港最豪华的那家,饭菜是价值数十万的鲍鱼宴,可菜刚上好,那边黑道老板就被火箭残片给砸死了。
别说电影投资了,连面前的天价菜单都没人买。
危急关头,编剧李莎莎心生一计,让监制郑国昌和演员楼嘉玲假扮美食点评家,大家齐心协力演出戏,假装酒楼失职导致郑国昌食物过敏差点死掉。
最后这群穷鬼成功吃了一顿昂贵的霸王餐,尝到甜头的他们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骗子!
为把《黄金梦》拍成电影,失意七人决意组成“荒诞剧团”,以职定角、布局骗案、筹措资金。
这条诈骗之路,充斥着影视圈的荒诞、肮脏,也有他们永不熄灭的热爱。
真爱电影的人,才敢这么干《误杀》里面有句经典台词,陈冲饰演的警察怀疑嫌疑人用电影套路杀人,大喝一声: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荒诞剧团》里各个都是阅片达人,诈骗路上的一切困境都能用电影剧情来解决。
他们行骗的首个对象是方舟大师,一个骗人钱财的神棍,传道slogan“愿玄力与你同在”,改编自《星球大战》的著名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
剧团对方舟大师的行骗,则致敬了《盗梦空间》的植梦。
这群人找准了方舟大师想要孩子的痛点,用一种轻度致幻的药水,对其进行催眠:不放弃神棍这个职业,永远都得不到孩子。
方舟大师对这点深信不疑,从此改邪归正,主角们也敲了好大一笔竹杠。
剧团还接了一个给“影二代”拍片的活儿。
这个二代名叫苏子允,从日本留学归来,张口艺术审美,闭嘴社会意义,热衷的却是“打真军”的色情电影。
主角们为其量身定做了一部《民初的呻吟》,女演员李莎莎假扮成日本女优波多野莎莎。
为阻止苏子允对李莎莎“打真军”,连喊56个“卡”的导演陈志扬突然想起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对她说》。
《对她说》里,阿莫多瓦把性爱活动拟人化,有效地把NC-17级降成了R级。
于是导演让苏子允扮成精子的外形,在片场大跳“精子海草舞”。
二代一听,阿莫多瓦是大艺术家啊,那来吧!
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常爱这么玩,在全世界流行文化中借梗,然后本土化。
《荒诞剧团》中还有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梗,成员开会的聚集点叫“老地方茶餐厅”。
对于香港电影来说,这个老地方可以是卧底们最爱碰头的“天台”,可以是阿sir们吃宵夜的“中国冰室”,可以是出镜过无数次的“油麻地警署”。
老地方是一种回忆。
这个餐厅的老板娘,也就是编剧李莎莎的妈妈,40年来只看一部片。
为什么,她说:“新片不好看啊!
”
这是七组人拍《黄金梦》的另一重隐喻,7个电影人的穷困潦倒,映射香港电影的没落。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以弹丸之地贡献出年电影产量破400的数据,港片在东南亚是最硬的招牌,远销好莱坞也影响了包括昆汀在内的一批电影人。
但进入新世纪,香港电影工业持续萎缩,2003年产量低至50余部。
不要说其地位在世界影坛的下跌,仅在华语世界,港片的影响力也在不可挽回地下降。
尤其这几年,导演陈木胜去世,演员吴孟达、廖启智去世,不但那个时代远去,那个时代的人也在一个个远去。
《黄金梦》里有黄金,但只是一个梦。
《荒诞剧团》诈骗喜剧之下,也包含着悲伤的追忆。
肮脏影视圈,请对号入座刨除大环境,新港片不好看,要么是创作者不行,要么是行的创作者没上,要么就是这行根本不适合创作。
《荒诞剧团》在这进入了大型含沙射影环节。
导演陈志扬早年成名,却因为追求拍摄效果的真实性而得罪了业界大佬,导致以他为核心的剧组成员被封杀。
监制郑国昌、编剧李莎莎和美术指导邵贝怡,都是最直接的受害人。
这些人十年里都没工可开,只能混迹在不同剧组打散工,受尽白眼。
编剧李莎莎,她的《六月飞霜》被反派导演叶立德买走后乱改一通,拿下最佳原创剧本;而她倾注更大心血的剧本《黄金梦》,却死活找不到投资人。
虽然被告知剧本是“一剧之本”,实则编剧处在行业最底层,不仅拿不到署名权,还要被吝啬的投资人压榨。
本剧的两位年轻新编剧傅玉成、陆谷,借演员之口说:在香港做编剧,最重要的既不是天分也不是努力,而是勇气——追讨薪水和谈条件的勇气,否则随时都会饿死。
龙虎武师文师傅,是打遍香港无敌手的老行尊,却在武术指导上没有话语权。
当年苏华雄为赶进度,阻挠文师傅检查吊威亚的钢索是否安全,执意让武替从高墙跳下,直接导致文师傅的武替爱徒摔成残废。
文师傅也自此患上“恐高症”,逐渐淡出武师行当。
在金钱和高效面前,他那以人为本的信念,被视为与当下格格不入的老旧思想,与他一起被遗落在餐厅的洗碗间里,日渐消沉。
还有女演员楼嘉玲。
因为不会对投资人搔首弄姿,只会讲究体验派表演方式。
有天分的她,连入镜的配角都拿不到。
似乎很多行业都是这样,不靠能力吃饭,靠与资本挂钩的人脉活着。
但对于岌岌可危的香港电影来说,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常态”。
钱比人大,创作者和作品都不受尊重。
第一集里,电影公司老板请方舟大师去自己的电影公司看风水。
公司有一部后期已经完工、很快就要公映的新电影《马王》,方舟大师说了一句:“马今年不旺你,不如改成鹿,鹿旺你。
”老板立刻下令,找电脑特效公司,把马改成鹿。
来了一出“指鹿为马”。
第二集里,陈志扬所在的电影公司,为了赚钱,逼他让出《黑白彩虹》的版权,卖给台湾的电视剧公司,把原本的黑白文艺片,重拍成彩色偶像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市面上没完没了地涌现出旧片的重拍和翻拍,为什么烂剧比烂片更火热。
就像周小姐说的:拍电影不如电视剧赚钱,新的创意试错风险又太高,远不如旧版重拍的圈钱方式来得稳妥、快捷。
不知道影视从业者看这部剧,会不会哭出声。
作为一个观众,心有戚戚。
在这个荒诞、残酷的行业里,还有一群人执着地爱电影,跟掌控话语权大佬们相比,这是他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承受屈辱、放低尊严,可贵又悲凉。
盼望他们能拍出《黄金梦》,重新创造一个黄金时代。
文/清晏
很少给大家安利剧集,更少安利港剧,但这部TVB新剧《荒诞剧团》值得特别来说说,带人走进这不再被神化的娱乐圈,感受黑夜里依然发亮的彩虹。
娱乐圈,很容易被视为天空中的海市蜃楼,摸不着的彩虹,而在这行业里的各式从业人员,其实也都是需要吃饭睡觉的普通人,同样也会遇上工作生涯中的困难、坎坷甚至不公。
TVB新剧《荒诞剧团》把目光聚焦到这群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一次天方夜谭式自筹电影资金的过程,让观众在嬉笑中感受此圈的艰辛,即使是让我们仰望的作品,其实也是身边同样的普通人,奉献脚踏实地的工作搭建起来的楼阁。
剧集集诙谐与现实于一身,再加上一点悬疑色彩的点缀,加上剧长8集短小精干,可口度相当值得期待 荒诞剧团口碑。
感谢江湖观影团的邀请,很高兴能参加 荒诞剧团点映会北京站,早赏前两集的精彩。
电影说到底是造梦的艺术,做电影的人是孵化梦境的人,《荒诞剧团》第一集,电影兼职Herman(郑丹瑞饰演)说“电影人是最好的‘老千’”,就是为别人为自己营造愿意看到的梦境,而剧中“Ocean 7”(7位剧组成员)需要筹拍的电影也定名为《黄金梦》。
而梦,即使有多荒诞,也许就是自己在现实中所热爱、追求的事物最美好的反映,可能有逝去的亲人、无望的爱情、触手不可及的前途/金钱,但为了这份热爱,你可以承受多少打击,还可以不轻言放弃,也许从《荒诞剧团》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4.16埋堆堆全网独播,作为本身就爱用埋堆堆刷港剧港片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部新颖短剧,上线后必然第一时间刷完!
期待《荒诞剧团》完整剧集,也期待与江湖观影团再次相见!
在彭丽君的《黄昏未晚》中有一句评价香港电影市场的话:一群造梦者在一个不能为他们提供梦想的市场挣扎求存。
在看片会上看完两集TVB的新剧《荒诞剧场》,首先想到的是这句话。
众所周知香港的电影甚至整个娱乐工业都已不复当年辉煌,但仍有一群人在坚持。
坚持中的故事,有的悲情,有的欢喜,有的无奈,有的荒诞。
《荒诞剧场》讲述一群落魄电影人为了筹措资金而不得不组团偷抢拐骗的故事。
故事的荒诞起因是:投资人被从天而降的火箭碎片砸死,导致电影无法开拍。
于是,他们决定组成一个类似十一罗汉的团队,凭借各自的电影技能,去完成惊天骗局。
监制管理团队,编剧编写行动脚本,导演调度众人把控节奏,演员扮演任何需要的角色,美术做布景和道具,武指负责打野……配置天衣无缝。
正如剧中人物所说:电影本质上是一场骗局,电影人是最高明的老千,而我们就是要在现实中做一场没有NG的大戏。
当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这种戏中戏的故事形式在TVB的剧集里算是比较少见的,多少给了老观众们一种新鲜感。
人设和表演则是大家熟悉的TVB风格:嬉笑怒骂,夸张狂放,百转千回。
主配角都是“熟口熟面”的演员,郑丹瑞、敖嘉年、蒋家旻、张秀文,在以往的剧集里,他们基本上都是作为绿叶出现,即所谓的甘草演员。
这次担纲主演,有点媳妇熬成婆的意味,也算是戏里戏外的一种互文。
形式上,用了时下比较流行的短剧形式,整部剧只有8集,每集的时间都不长,紧凑干净。
对于被Netflix和各式短视频养刁了口味的年轻观众来说,颇为讨好。
一个推测,不一定对:这可能是TVB的打开新市场的一次试水之作。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电影人题材而不是别的,就不得而知了。
大概是创作者的夫子自道吧!
20年前有一部极尽恶搞的电影《电影鸭》,用荒诞不经的手法讲述市道低迷下电影人的无奈和艰辛,值得当下再拿出来看看。
相比之下《荒诞剧团》还是轻松得多,毕竟大家还是需要娱乐、需要梦想,而影视艺术也肯定还有未被穷尽之处。
这个笑中有泪的荒诞故事,说的还是那个曾让很多人痴迷的电影梦,表达的还是那种坚持理想的人生态度。
即便在一个已经不能提供梦想的地方也要顽强做梦。
上周六我去看了一场港剧的超前试映会,当时正在看伯格曼影展,但鉴于朋友的盛情邀请,于是便没有推脱,抽空去看了,老实讲,我其实没有什么期待,因为当时看到《荒诞剧团》这个名字,我上豆瓣搜了一下,发现连正紧的海报都没有。
就这样去看了,结果大大超出我的意料,甚至可以说是惊喜。
港剧于我而言,是时代的眼泪,小时候看过95版《神雕侠侣》、《陀枪师姐》这些,初中的时候看过《宫心计》,这几年的《金霄大厦》、《玛嘉烈与大卫 前度》虽有耳闻,但也错过了。
这次观剧体验,就像与多年未见的好友重新联系上了,既熟悉又陌生。
《荒诞剧团》是一部TVB短剧,只有8集,讲述导演陈志扬(敖嘉年 饰)因拍摄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戏而导致他和剧组的主创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十年都受到业界封杀。
十年后,监制Herman(郑丹瑞 饰)找到老板投钱电影,于是召集志扬、女编剧莎莎(蒋家旻 饰)、武术指导文师傅(林伟 饰)、美术指导Shell(林秀怡 饰)、女明星家龄(张秀文 饰)以及副导阿乐(刘颂鹏 饰)再次聚首一堂。
结果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编剧莎莎想出妙计,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
从剧情上看,《荒诞剧团》有点像《十一罗汉》这样的偷盗电影,只不过这一次是落魄剧组再就业,而主线则是荒诞剧团七人组筹拍电影《黄金梦》的故事,由此便引出了剧中大量的喜剧元素。
大量致敬、恶搞与解构的迷影元素,如第二集诈骗神婆借《星球大战》的经典台词对信徒说:“原力与你同在”。
搞笑之余也展现出香港影视圈的生存状态,某种程度来说,《荒诞剧团》有点像《买凶拍人》,以自嘲的姿态为观众带来欢笑,可是欢笑背后却是满是心酸的泪水。
深刻的喜剧往往带着悲凉的底色,曾经的黄金梦都已破灭,现在的电影人要靠演戏骗吃骗喝,曾经相信黑暗中有彩虹,现在却是六月飞霜。
失意的导演,失意的电影与失意的香港,《荒诞剧团》就像一曲奏给香港影视的挽歌。
电影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是最好的老千。
年少时,你梦想当一个拯救世人的英雄,我梦想当一个给人制造幻梦的导演,我们最终都希望走出影院的人们快乐。
而现实是,短暂的高光之后,也许压根没有,是不断碰头的磨人的生活。
得不到的机会,无力AA的饭局,把人磨得没脾气,甚至让人放弃掉对自己最爱作品的执着。
还好,心里的热爱不曾改变。
只是生活让我们暂时先做点别的什么。
梦想照进现实,如果不能拍一部有爆点的黄金梦,那不如演一出无NG的荒诞剧。
好戏开始了。
一无是处的电影人有卑微,也有勇气。
装神弄鬼的大师有原力,也有软肋。
谁入谁的局,谁进谁的瓮,不过看谁更能洞悉人性,谁更技高一筹,谁更破釜沉舟。
说点现实的,为什么乘风破浪的姐姐1比2好看,大抵是,做着商演的姐姐1内心还有火花和热爱,会拼命抓住每一个未知的机会用尽全力唱跳,而姐姐2不乏有1一样的姐姐,却更多是一哄而上,想借机翻红,甚至为了翻红后的人设隐藏了太多真性情,谁是真热爱,谁是想翻红,观众不傻,能一眼看清。
所以啊,这辈子一定要找到你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可以是电影,也可以是别的什么,因为,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你会发现,发自内心的喜爱能陪你走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低谷。
生活是最好的导演,热爱是最佳的演员。
以上,是关于《荒诞剧团》超前点映第一集第二集最直接的想法。
儿时虽然在内地,也看了不少港剧,港普听来亲切,而今虽在广州生活,却也很少看了,前两部觉得好的港剧是《金宵大厦》和《叹息桥》,虽是佳作,却总觉得演员和制作都有点小成本的粗糙,想来是和影视行业往内地迁移的关系。
有机会参与《荒诞剧团》的超前点映,又开心又惶恐,开心于敢点映的一般都是有底气有自信的应该是佳作,但仍惶恐久不见佳作的港剧真的不会烂吗。
看完后觉得稳了,平时一定要找最舒服的姿势二倍速看剧,而今三四十人挤坐在一个不大的电视屏幕前,一个半钟,没有倍速,没有快进,自己竟然一直往前伸着脖子,没有出戏。
虽然也有前两部所说的制作问题,但还是能看出这群电影人的诚意和用心,想来一是因为前面所说的热爱,二是因为写自身的群体,工作人员也都更入戏吧。
现在开始期待,局里的一群电影人如何布局,请君入瓮了。
甚至好奇,那部照进现实的《黄金梦》,是否埋藏着巨大的彩蛋。
只能等到4月16日,埋堆堆《荒诞剧团》开播啦。
骗剧开场,老千就位,热爱来袭,请君入戏。
TVB剧一直在80,90后的心中享有“高光时刻”,对内地剧相对贫乏的年代来说,大家都是追着TVB剧长大的。
TVB推出的时装剧,口碑都十分过硬,豆瓣评分都很亮眼。
这次最新推出的时装荒诞黑色轻喜剧《荒诞剧团》能否再次掀起港剧热潮,拭目以待!
全剧共八集,将于4月16日0点在埋堆堆独家首播。
本剧最先吸引我的是身居幕后久违电视剧屏幕七年之久的郑丹瑞,全能艺人多栖各个领域发展的他曾出演很多耳熟能详的角色,此次回归在剧中扮演郁郁不得志的电影监制郑国昌,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喜感,你说不上他哪儿好笑,但就是一看到他就想笑。
剧中为了电影拉投资找赞助,求爷爷告奶奶后又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搞笑场景。
最后不得不与落魄导演陈志扬共组诈骗剧团后的系列荒诞故事。
做为配角为我们熟知的敖嘉年扮演男一落魄导演陈志扬,短暂离巢tvb此番惊喜归来,相信是作品足以打动到他。
剧中饰演的角色陈志扬出道即是巅峰,斩获最佳新导演奖,始终无法超越而不得志,怀揣着象征心中梦想的剧本黄金梦,和志同道合的几位伙伴以诈骗剧团的形式,追逐每个人心中的黄金梦。
《荒诞剧团》虽然是一个群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你看的时候不会因为是群戏而忘记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性格鲜明、非常立体的人设,不是工具人,也不是主角的陪衬。
很多人说港剧的黄金时代已经停留在观众的回忆里,而我始终是“意难平”,坚信那些年曾经陪伴我长大的港剧能再创辉煌,期待港剧能够再次崛起。
这是一部精致的短剧,自从去年的《香港爱情故事》拿奖以后,TVB的短剧似乎备受关注。
这次的新作品,更是一部精致的“电影式”短剧,以一群潦倒的电影人作为主角,描写了他们因生活困苦和事业不顺,而走入歧途,却又在过程中,自我救赎的故事。
这群热爱电影的电影人,本来希望找到投资,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可是天意弄人,投资者在和他们见面前,就遭遇不测,被火箭发射的碎片给砸中他的汽车而死了。
这个设计,虽然荒诞,却正好具有“黑色幽默”的效果。
而他们本来是约好投资者吃饭的,还点了一桌价值十万元的菜,没钱买单之下,他们只好即兴发挥,设计出一个吃“霸王餐”的计划,而且还让他们得逞了。
这次的成功,让他们的召集人郑国昌突发奇想,认为电影人本身就是最好的骗子,既然如此,何不将错就错,组成一个“欺诈剧团”,去进行诈骗,赚取他们需要拍摄电影的资金。
在粤语地区里,那些行诈骗手法的人,称作“老千”。
但要一群电影人去当“老千”,大家还是有些抵触的,但郑国昌跟他们解释,他们不是去骗街坊邻里,而是去骗那些坏人,并且还找了第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一名骗人的“风水大师”。
本剧虽然没有大牌明星,但也是实力派的演员,加上优秀的剧本,让每位演员都有发挥自己的空间,而且还有许多TVB里面熟悉的脸孔来客串。
作为男主角的敖嘉年,在第一集那个烧稿告别自己辉煌时代的镜头里,让我感觉到《义海豪情》演排骨时,最后年老点着香烟,沧桑地回顾过往的镜头。
敖嘉年是可塑性很强的一位好演员,这回饰演一名曾经辉煌的过气导演,很有感觉。
还有蒋家旻,去年拿下最佳女配角后,这次终于担正成为女主角,她同样能够演绎不同类形的角色,只是欠些机会,这次饰演的女编剧,书卷气十足。
第二集开始,这个“欺诈剧团”开始出手。
但是他们要对付的那个假大师,其实也有自己的无奈之处,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而剧团的成员,也不断在事件发展中成长着,从矛盾重重,到彼此谅解,配合默契。
“方舟大师”的故事,其实颇有玩味,首先她是因为被骗子骗光了钱,而决定自己去当骗子,拿回失去的一切。
但最后却是另一帮骗子来替她解脱,其实被欺诈剧团骗倒,对于她来说,并非坏事,反而因此走出了歧途。
所以同一件事,是有两面性的,是好是坏,无法一概而论。
#微影评#一共就8集我还以为很紧凑的,但实际上花了1个月才看完。为什么?因为剧情不够吸引,没追下去的冲动,因为拖沓,因为不知道这剧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最开始有点日剧行骗天下那味,结局拉垮
啊……原来港片已经这么土了吗?
如果不是每集片头的TVB字样和剧集中的翡翠台标识,很难想象这是一部TVB出品港剧,比《香港爱情故事》还不TVB,更有甚者,监制还是潘嘉德这种传统老人,敖嘉年熬了这么多年,还终于演了主角……对我来说这戏真的就是一串的难以置信。。。充斥满篇的迷影和褪色的黄金梦,都令人唏嘘,无论是香港还是香港电影都不在“黄金”了,也许都被封杀了“十年”吧?可惜就是最后一个案子的疯婆子实在很奇怪也很弱,多少有点烂尾嫌疑~
日剧痕迹很重,但是又缺乏日剧演员的浮夸演技,显得过于正常过于乏味。本来难得看到TVB剧有这种眼前一亮的画面质感,给个3星鼓励一下,然而一看评价7.9,实在对不住了。不好意思给个1星拉低一下。
烂尾了
荒诞剧团,荒诞的其实不是人,而是这个世界,为了实现人生的梦,多么荒诞的事情都可以发生,所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绝非虚言。当然无论多么荒诞,底子里都是tvb主流推崇的市井温情和希望光辉,但我并不反感,就像大结局两个大男人窝在家中看电影时所说“看完整个人充满希望”,就像最后一刻所有人带着对未来无限的向往和兴奋,以一声action结束整部剧,但我们相信前面始终有路可走
tvb要是都保持这个水准就好了
不好看,弃
本來看到最後一集還在想這到底要怎麼結局,感覺這個故事的體量就不是這種短劇的體量啊,然後看到最後一集還有那麼多的支線心都涼了,明明都不知道該怎麼結局了,怎麼還有心思開新支線的,誰想到,編劇在最後一刻還把所有線串到一起了,但是吧,確實有些爛尾的感覺,就是一個感覺這個故事真的不是短劇的體量,用6集就克服困難最後能拍電影,感覺就進度太快了,然後這種欺詐什麼的,雖然搭上了電影主體,但是還是日本都拍很多了的。總體來說是優點缺點都挺明顯,但是為了香港電影情懷4星還是可以給
结局有点不太行,应该黑暗到底,总体不错,港剧里的黄金配角为主的一部剧
开始在餐厅和老千那里真的好荒诞好喜欢 后面JW的剧情有点大暴走了....很喜欢里面穿插讲述了每个幕后工作的职责和日常 tvb这几年出的短剧个个精品
系好荒诞,拍摄节奏好西方feel,不过有少少低能……
加了电影摄影团队设定的行骗天下。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节奏上面。只有短短八集,一集一个单元可以说是基本的要求了,只有第一集是满足要求的。后面的单元也就只有拍情色那个单元是有点意思的,但是那个单元的结尾太儿戏了,也不太说得通,那两个人很容易就知道自己被骗的。每个单元也多多少少有些反转才好看吧,但其实反转不够,喜剧元素也不够,有点太滥情太想做深沉了,但是才短短八集,根本不足够讲一个具有完整起承转合令人深省的故事,浪费时间在这上面导致单元也不好看了
有个别情节稍微亮眼,但整体而言,说黑色不够黑,说幽默也没太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点,就是及格线上吧。最大的优点就是短小精悍,不拖拉不磨叽,当背景音下饭剧挺好的。
某年某月某日,你仲记唔记得当初点解想做导演?“我想观众行出电影院个一刻可以感受到世界其实喺好嘅。”悲剧最好的表达方式是喜剧,有些现实有些残忍。《黄金梦》,一班过气电影人追梦的故事,让我想起麦浚龙的《僵尸》,也让我想起春夏在金像奖那番获奖感言:“感谢香港电影让我有戏可拍,有梦可做。”不墨守成规时候的tvb永远戳中我。
TVB近年来少有的水准,3.5星,鼓励半颗星,潘嘉德真的很少让我们失望!演员都很给力,排骨的张力越来越好了,收放自如。总体来说,很轻松欢快的短剧~
最后一集绝了!想到了那个咖啡老板娘是反派,没想到啊,这个brad也是铁狼。这是一部充满梦想却很荒诞的剧,但荒诞中带着真实,真实中带着可悲。最后那里看到那个制片人的独白,我哭了。人的一生,还是要有点成就才好。
一直喜欢骗子题材,有点英美剧的味道,演技包袱也都还可以,就是节奏稍慢有些剧情有有点硬
太理想化 太正义 假又假的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