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帕丁顿。
因为一些原因,从偏远的小城来到人人羡慕的国际都市,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脑子寻求生存的机会。
如同帕丁顿熊一样,我们带着幼稚和“愚蠢”,在城市里横冲直撞,屡屡碰壁,没有退路,默默承受所有的讥讽和打击。
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爬起来的过程中,我们练就了一身抗击打能力,也渐渐关上了自己心门,变得越来越“聪明”。
我们不再轻易被人欺负,也可以能轻易识破别人的花招,甚至拥有了欺负别人的能力,而且,我们真的这么做了。
我们成了布朗先生周围那些世故又狭隘的邻居,成了监狱里无人敢惹的“铁拳”,成了深陷欲望却毫不自知的布坎南。
唯独没有成为帕丁顿。
帕丁顿笨拙、守旧,甚至有点固执,看似与“国际化的城市”格格不入。
但它有原则,用温柔、真诚和善良去对待身边每件事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热爱生活。
哪怕过程中,会受到伤害。
反观我们自己,一路走来,丢掉了多少善良和纯真?
跟最近大热的《寻梦环游记》里“被人遗忘就是终极死亡”的主题类似,帕丁顿熊也怕被人遗忘,尤其是待它如亲人一般的布朗先生一家。
不想被抛弃的帕丁顿熊,不惜打破了自己的原则,与其他狱友一起冒险越狱。
不知道多少人从这一点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为了留在重要的人身边,我们做了很多傻事,甚至失去理智铤而走险。
动画电影有个其他影片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能够利用夸张的动作和形式制造笑料。
帕丁顿熊的耿直憨厚为观众们带来很多笑点,笑完之后又让人深思。
帕丁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社会现象,乍看让人发笑,仔细一琢磨,发现自己也是那些荒谬者之一。
在越来越浮躁的时代,“信任”成了所有人避而远之的问题。
信任一个人,意味着你同时要承担可能发生的背叛所带来的伤害,如同帕丁顿越狱后被狱友抛弃。
然而无论受到什么样的伤害,帕丁顿总是相信人性本善,在真正的背叛发生之前,它选择无条件去相信别人。
电影借用布朗先生之口夸赞帕丁顿,同时也点出了影片主题:它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善良,所以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交到那么多好朋友。
内心善良的人,才能唤醒他人内心沉睡的善良。
《身份的焦虑》里提到一点:财富并不仅仅指大量的金钱。
在历史上,金钱甚至都算不上财富的首要组成部分。
财富内涵极为丰富,从蝴蝶到书本再到微笑,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财富。
英国一个经济上很富有的人也认为:财富应该属于独特的类型,他希望在拥有“友好、好奇、敏感、谦逊、虔诚和智慧”等方面变得很富有,他为这些素质冠了一个简单的名字——“生活”。
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占有多少资源和物质财富,而是这个人是否一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以这个标准看,帕丁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熊(也包括人)之一。
《帕丁顿熊》是成人的童话,送给丢失了童心的我们。
小熊之于我,好像变成了一种情结。
看完这部,内心就好像冬夜里喝了一杯加了棉花糖的热巧克力一样熨帖。
某日,Paddington车站的小熊电影里熟悉或者不熟悉的街景,各色人物的口音,一只爱吃橘子酱三明治的小熊和它温暖的家庭,这就是最寻常也是最难得的生活。
生活总是不会这么一帆风顺的,想把事情办好但是总是搞砸的小熊,努力想办法赚钱的小熊把自己弄进了监狱。
可是小熊就是有神奇的办法,在粉色袜子和橘子酱的作用下,监狱变成了应该是全世界最棒的监狱吧。
最后的最后,如所有童话的结局一般,坏人得到了惩罚, 虽然小熊没有拿到pop up book,可是Aunt Lucy居然来到了英国。
这一幕真是哭到不能自已。
三年前看的第一部,那时候刚来英国,是同事带我看的,看到小熊艰难努力适应生活,蠢萌的样子,真的很容易映射到自己身上,在电影院里数次泪崩。
第一部的最后说“London is different, but that means everyone can fit in",一直记得这句话,好像信念一样. 第四个冬天以后的这一部,电影里的伦敦已经不在陌生,日子也井然有序过着,虽然还是有很多的慌张和惶恐,可是就一点一点安定下来了,也有温暖和小确幸,比如小熊,它就有那种力量,治愈生活里的兵荒马乱。
童话真的不是只给小孩子看的,童话让我们有力量有期待地去过冬天。
期待还有帕丁顿熊3,如果那一个人还陪我看熊就更好了。
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 and hope you will be well looked after by someone someday.
一个人再坏,也会有他善良的一面——出自于社交圈庞大的帕丁顿熊当现在的小朋友被熊大熊二逗得哈哈大笑时,当大朋友被泰迪熊所污染时,不知不觉从两年前我慢慢地被一只叫帕丁顿的绅士熊所着迷,它那真诚迷人的微笑,优雅绅士的气质,杀伤力十足且又蠢萌的熊瞪,让它的熊格魅力无限扩大,让世间变得如此可爱又温馨,你有什么理由不着迷?
本·卫肖,帕丁顿熊背后的缔造者,英国国宝级男演员,对他的认识,是当年那部让人疯狂的禁片“香水”,之后的电视剧都是9分以上神作,美貌与实力并存之人,还特么是个80后,你有什么道理不着迷?
时隔两年,本带着帕丁顿回来了,还是那个穿着蓝衣,戴着红帽,提着小行李箱的果酱(哦,不对,现在改为登云梯了),它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在剧中又狠狠的给我们上了一课:它有颗感恩的心,对熊叔熊婶的养育之恩,对布朗一家收养之恩;它时刻保持着谦卑的真诚问候,对邻居也好,对陌生人也罢,包括对剧中的反派,狱中的扛把子,都心直口快,直言不讳,连做“垃圾桶”时不忘回一句“不用客气”,也在让观众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你不得不佩服如此单纯耿直又礼貌的熊。
它能让自我封闭的上校找到楼下那久违的恋爱;它能时刻提醒不记得拿大门钥匙的邻居乙;它能让做着枯燥无味不吃早饭的快递女热情高涨;它能让收垃圾的黑人小哥仗义相助;它能在无意间用一只红袜子把灰暗冰冷的监狱打造成粉红温馨氛围;它能用一块果酱打开厨艺成渣脾性爆裂的厨师长那脆弱的心扉;它能用美食激发出罪犯们内心中幸存的温暖。
这种强大的亲和力,已经让它的熊格魅力散发到每家每户每人每物了……整个剧情不复杂且简单,但简单的剧情中导演玩的伏笔细节与后期的衔接呼应却是大师级的,前期的苹果糖在后面成了帕丁顿制敌神器、布朗爸前作的百步穿杨和此作追求青春的瑜伽、布朗妈漫画中的梦想一跳、姐姐的印刷事业、弟弟从小着迷的蒸汽火车、倒霉的法官、立体漫画中的伦敦等等……对整体形成了完美的呼应,看完后让人欲罢不能,感动和笑点聚在,谁说简单的剧情不能拍出让人叫绝的佳作?
这个冬天就需要如此温暖又可爱的帕丁顿熊来个熊瞪……推荐指数:★★★★★
超越前作的续集典范首发于《看电影》杂志公号 Copyright @女神的秋裤转载请注明出处凭借温暖的泪水铸成的高口碑,[寻梦环游记]在国内7亿的票房难逢对手,直到12月8日,一只来自秘鲁的小熊打破[寻梦]的口碑神话。
烂番茄零差评!
在苛刻的Metacritic它竟然比[寻梦]还高出10个点
[Time out]和[好莱坞报道者]都给出极高评价:“这是一部暖人心房的家庭冒险,它通过一只小熊传递出人类真实的情感。
”——[Time Out]“虽然它并不能拯救世界,但它的存在让世界美好了那么一点。
”——[好莱坞报道者]
这只熊就是来自英国的(老家秘鲁)[帕丁顿熊2]2017.12.8
秋裤一天内二刷,不像[寻梦环游记]那么催泪,[帕丁顿熊2]却能让人笑得像个孩子,它是一部送给成人和孩子的现代童话,能让生活和工作中一切不快都烟消云散。
帕丁顿熊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轻松愉快的笑声,更带来一股源自心底的温暖,就像冬日里一杯冒着热气的奶茶,还是果酱味的。
预告
预告▼帕丁顿熊2超越前作的续集典范原班人马带来续集典范阵容愈加强大作为一部续集,[帕丁顿熊2]的口碑出乎意料的远超第一部,堪称续集典范。
在英国一经上映便力压同期的超英组团的[正义联盟]成为周末票房冠军。
第二部依旧是原班人马,帕丁顿熊的配音仍是[007:大破天幕危机]中的“Q博士”本·喵(本·卫肖)。
左为本·卫肖布朗一家全部回归,孩子也都长大。
帕丁顿熊1
帕丁顿熊2让人惊喜的是,还有英国“过气的”性感贵族绅士休·格兰特的加盟。
下为剧照过气的?
休叔呵呵尬笑……
预告第一部中剧组就请来了[哈利波特]中魔法部的乌姆里奇(艾美达·斯丹顿)来为露西婶婶配音。
左为艾美达·斯丹顿而帕丁顿熊的叔叔帕斯图佐则是由魔法学校霍格沃兹的邓布利多(迈克尔·冈本)校长配音。
左为迈克尔·冈本这次他们又找来了[哈利波特]中的疯眼汉(布莱丹·格里森):
预告再把伏地魔叫来就可以拍[帕丁顿·布朗和魔法果酱了]……故事依旧简单[帕丁顿熊]的故事依旧非常简单:第一部中小帕丁顿熊因为在地震中失去家园,和露西婶婶分别,只身一熊从秘鲁老家来到伦敦,被布朗一家收养。
帕丁顿熊1
帕丁顿熊1他首先要适应人类的生活。
帕丁顿熊1然后,还要逃脱探险家之女的魔爪。
帕丁顿熊1到了第二部,已经找到家的帕丁顿要送给百岁的露西婶婶一件生日礼物——一本有着伦敦景点的立体书。
预告他努力工作,要赚钱买下这本名贵的图书。
当然,他又闹出不少笑话。
预告
预告而这本立体书又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将它和布朗一家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中。
预告最后帕丁顿竟沦为为阶下囚,开启一段《帕丁顿的救赎》……
预告风靡英国60年的枕边童话伦敦的城市名片[帕丁顿熊1]像是一部伦敦旅游宣传片,或者可以改名叫[跟着帕丁顿熊游伦敦]。
帕丁顿熊1帕丁顿熊作为在英国有着近60年的历史的形象大使,这一点都不为过。
图片来自pinterest.jp帕丁顿熊在英国家喻户晓,是英国三名熊之一,甚至和大本钟、伦敦桥、伦敦眼一样被称为伦敦的城市名片。
泰迪熊、小熊维尼、帕丁顿熊从英国的帕丁顿车站到海德公园,从诺丁山到骑士桥,到处都是帕丁顿熊的影子。
车站过往的人群中,矗立着它的雕像,还有它的主题玩具店。
帕丁顿车站,图片来自thisismoney.co.uk
帕丁顿车站内的玩具店帕丁顿熊可以说是英国的地标向导。
诺丁山门站附近的帕丁顿熊雕像,图片来自footprintsandmemories.com
英国格林公园门口,图片来自discoverbritainmag.com原型——橱窗里的最后一只“剩熊”这只英国名熊诞生于1958年10月13日,由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Michael Bond,1926.1.13-2017.6.27)创造,至今已有59年的历史。
迈克尔·邦德和他心爱的帕丁顿熊,英国汉普顿宫,2005,图片来自dailymail.co.uk在第一部中,迈克尔·邦德本色出演,举杯庆祝帕丁顿熊来到伦敦。
但他却没能看到第二部的正片遗憾去世,2017年6月27日他在家因病去世,享年91岁。
60年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和会风靡英国的帕丁顿熊邂逅。
帕丁顿熊11956年圣诞前夜,他想为妻子买一件圣诞礼物,在帕丁顿车站附近的一家商店橱窗,他发现了一只孤零零的小熊。
回家后,他灵感涌现,结合二战时期因怕战争波及,而在火车站被挂牌送走的儿童,他创造了从秘鲁森林漂洋过海而来寻找家的帕丁顿熊。
二战时挂上牌子就被撤到乡下甚至其他国家的孩子们,直到战后他们才回家,图片来自Pinterest
帕丁顿熊1橱窗中这只无人想买的“剩熊”成为帕丁顿熊的原型。
随后,帕丁顿熊系列的第一本书[一只叫帕丁顿的熊]出版。
初版[一只叫帕丁顿的熊]陈列在英国博物馆,图片来自aboutlondonlaura.com
初版[一只叫帕丁顿的熊]陈列在英国博物馆,图片来自aboutlondonlaura.com起初这只小熊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善良又有礼貌的帕丁顿熊慢慢成为备受英国人喜爱的文学形象,更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至今帕丁顿熊系列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图书发行量超过3000万册。
完美的改编——邦德献给世界的童话图书热销后,帕丁顿熊很快登上屏幕,在[帕丁顿熊2014]之前就已经有关于它的剧集。
比如1976年的56集定格动画[帕丁顿熊],它恐怕像[阿凡提的故事]一样是一代英国人的童年记忆。
[Paddington 1: 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后来在1989和1997年帕丁顿熊有了自己的动画剧集。
[帕丁顿熊历险记]直到2014年,在拍摄[帕丁顿熊]时,最开始迈克尔·邦德对于拍摄真人版电影非常焦虑,但看了半分钟的测试样片后他改变了主意。
当邦德的女儿看到影片后感动的热泪盈眶,她说“他们准确无误的做到了”。
帕丁顿熊1幕后花絮
帕丁顿熊1这种准确不仅仅在于技术和形象上的复原,更是在于帕丁顿熊童话人格的重现。
它礼貌善良,对路过的行人脱帽致意,即使匆忙的行人根本没有注意到它。
帕丁顿熊1作为一只闯入人类社会的熊,它愚蠢呆萌,有时甚至单纯到无法理解人类的尴尬。
帕丁顿熊1它乐观勇敢,即使无人认领也不见他脸上一丝抱怨与沮丧。
帕丁顿熊1它的这种愚蠢和呆萌,更像是一颗尚未被人类的复杂与狡猾污染的心灵。
而它的这种乐观和勇敢,则在无数被生活蹂躏的人们身上再难寻觅。
就像帕丁顿熊所说,如今现实的伦敦,已经没有一只熊的容身之所。
帕丁顿熊1[帕丁顿熊1]将童话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冷漠交织在一起,影片中,帕丁顿遭遇到人类世界的失意。
帕丁顿熊1在这失意中,又有一缕童话世界中才有的美好的温存。
帕丁顿熊1如果说第一部只是让我们再次想起童年曾坚信的美好,第二部帕丁顿熊则像孜孜不倦的老师一样,再次教我们该如何去寻找这种美好。
这也是[帕丁顿熊2]超越前作的原因。
第二部中,虽然在人类世界中生活了那么久,帕丁顿依旧蠢萌。
帕丁顿熊2预告即使被关进监狱,它依旧化险为夷,有人说这是艺术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但其实,作者是在接帕丁顿传达人类对善良和美好的诉求。
帕丁顿也道出了它的世界之所以美好的原因:Aunt Lucy says, look for the good in people you will find it.露西婶婶说过,在每个人身上寻找善良,你总会找到(一个人再坏,你也能找到他身上好的一面)。
帕丁顿熊1这简单的道理,改编自迪士尼1960年的经典电影[波莉安娜]中的台词:If you look for the bad in people expecting to find it, you surely will. 如果你在人身上寻找邪恶,并期望找到,那你一定会找到它。
简单的一个单词的改变,更让人看清善良与丑恶间的转换是多么容易。
为什么,有些人的世界充满沮丧与焦虑,黑暗到看不见阳光,他身边的微笑都行显得狡诈和虚伪。
而有些人的世界简单而美好?
帕丁顿熊1是有些人,见到世间的黑暗之后放弃了曾经相信的美好的东西,他的世界,从此和童话划清界限。
有些人,即使被黑暗吞噬,依然选择坚信美好。
而这个信念,就像一团火焰,永远在他心中燃烧。
就像帕丁顿,他失去了工作,被关进了监狱,甚至被它认为的“朋友”欺骗,但它并没有因此放弃什么。
而是继续傻乎乎的回到人类世界,继续照亮布朗一家,给温莎城的邻居带来快乐和光芒,甚至点燃了囚犯心中的火焰。
帕丁顿熊2预告也许成年的我们再无法像孩子一样相信童话,或者像帕丁顿一样脑袋中只装的下露西婶婶“名言”,但我们可以选择,在心中燃起一团火焰。
即使见过人间最悲凉的黑暗,也要用生命去燃烧。
因为在这黑暗中,如果连你的火焰都灭了,你还能指望谁来照亮你自己呢?
帕丁顿熊1文/女神的秋裤2017.12.9/青岛 喜欢请点击有用或喜欢,谢谢!
更多精彩推荐:IMDb9.1,最强人类杀出漫改剧新高度!
女金刚狼上线,请像爱狼叔一样爱她八年了,终于等来漫威最壕超级英雄这个导演高中毕业就留下影史神作是它,是它,就是它!
2017恐怖最佳!
女神的秋裤[看电影]杂志公众号专栏作者,百度百科TA说特邀影评人,但我并不是什么影评人,我只是一个用生命看电影的人。
个人微信moviekit
原来你是这样的电影。
最近看了两部动画片,看到了大家都喜欢的地方,也意外的,独辟了蹊径,看到了不一样的烟火。
寻梦胜在故事情节起伏,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画面精致,也讲得一手动人的道理。
帕丁顿看完没觉得什么,但拿来和寻梦一比较,突然觉得内涵完全不同。
两者深一层次的内容,挖出来咀嚼一番,真的兴奋的欲罢不能。
米骨一家人对待音乐的厌恶程度让我怀疑,曾曾曾曾曾祖父究竟做了什么啊!
非要让他们禁锢几代家人的思想,甚至连陌生人弹个琴都不让从家门口过。
后来米骨去偷曾曾曾曾曾祖父的吉他,我真的是坐不住了。
你还是个孩子啊,借不到的话,还不至于去偷。
并且自己还没意识到偷窃的错误,觉得自己是曾曾曾曾曾曾孙嘛,拿自己祖辈的东西最多也是“借”而已。
对自己跨越界线的行为举止太过随意,导致由着性子肆意妄为;对自己错误行为的掩饰和原谅太过随意,导致听不进劝,一意孤行。
几乎片子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歌神德拉库斯,为了出名甚至可以杀人,并解释为成功必要的代价。
奶奶,扼杀米骨的音乐梦想,因为这是守护家族传统。
埃克托为了过桥竭尽所“能”,米骨为了得到埃克托的帮助骗他自己只有德拉斯酷一个亲戚,然后两人未经允许很“自然”的拿走了灰飞烟灭老爷爷的吉他。
等等,等等,看得我非常心痛。
一切起于随意,不顾及他人,不谦逊,对内没有自我要求,却极易原谅。
还有贯穿全片的概念,不要被人遗忘。
我就不明白,一个人是为他人作出了什么贡献,才能期许自己被别人记住一辈子?
为啥只希望“我”被记住,却从来不要求“我”去奉献。
令我崩溃的是另外一边,对自己随意的同时,对他人却要求极高。
那个即将仙逝的老爷爷,当被问到借一把吉他,他居然说,你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获得。
我本来以为他可以慷慨答应,没想到他在最后宝贵的几分钟里却向他人提了个前提条件。
还有米骨第一次问路人借吉他,也是无人关心,直接导致米骨产生了去偷的想法。
对别人施一点援手真是难啊!
对自己随意,对他人吝啬,此为自私。
作为一部动画片,通篇没有感受到她展示善良。
作为一部美国电影,我甚至觉得这是对墨西哥及南美国家文化的嘲讽。
然后再来看帕丁顿。
虽然刚刚进入人类世界的他依然粗心大意如故,搞了不少笑话,但总得来说,帕丁顿熊所展现的状态是暖心的彬彬有礼,相信别人以及乐于助人。
更可贵的是,这是三种经常是面对陌生人展现出来的风度。
很好的呼应了本片作为一部英国喜剧,时常念叨着的manner manner,这样的场景遍布贯穿全片,举不胜举。
特别是当陷入困境,才是真正考验坚持人生操守的时候。
当他无家可归,礼貌的请求帮助,即便是被拒绝,也不曾心存怨恨。
当身陷囹圄,他的状态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依然大大咧咧,真诚而善良。
这种不切换,难能可贵:被冤枉而进大牢,一般人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应该先是发疯般的面对无关的狱友狱警极力证明清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望,再到自怨自艾,落入无限的悔恨中去吧。
而帕丁顿呢,他说证明清白的事就交给布朗一家好啦,自己只要保持耐心就好。
所以我们看到他秉持着一贯的萌蠢和唯一,也是擅长的手艺--制作果酱,在监狱这个看起来有些特别的地方,展现出一个和平常一样快乐的小熊。
拜于自身的不切换,他居然能把监狱和自由世界的差别降到了最低。
帕丁顿向内如此这般的自我要求,已经远甩寻梦几条街了。
不切换理论的进阶解读:经常听到类似,我到xxx的时候再努力,或者我到xxx的时候再回来娶你这样的话。
难道真有一个开关,到了某种特定的时候出现,你就可以拧一下,然后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
所以才有了这句金句,你以为坐头等舱的人素质才好,其实人家是素质好才坐上了头等舱。
未来的你就是现在的你,没有任何区别。
类似的金句其实有很多,贫贱不能移,三岁看到老,明星也是老百姓,work hard play hard等,都是在说差不多的道理。
就work hard play hard多说几句,还人为变成play harder,俨然变成放纵的借口了。
其实人家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认真(hard ),没有工作和娱乐之分。
不切换理论还有高阶的应用,解决拖延症问题,解决梦想与现实的问题,甚至解决缘分天注定的问题。
写到这里,帕丁顿已经甩开寻梦十八条街了。
后面还有两个内涵。
世间可贵的品质很多,却很少见的我在帕丁顿身上同时看见两种互相制约又依赖的品质,快乐和善良。
如果没有善良的制约,一味追求快乐,人可能会跑偏成自私吧。
然而没有自身感受到这份快乐,善良可能会被压抑被利用吧。
就是因为两者互相制约,才有各自做到极致的可能吧。
好像没有红灯的制约就没有绿灯的通畅一样的道理。
但红绿灯不互相依赖。
人可以因为快乐而更善良,因为善良而进一步快乐,两条腿走路,越走越稳,越走越高。
人总是贪心的,最好全部的优秀品质我都要有。
好像一箩筐都框进来了,最后发现什么也没剩下。
国家口号经常就是这样,四个现代化这种的,这几个目标之间其实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只是大而全的企图心罢了。
换一借领导,变着花样再喊一次。
帕丁顿告诉我,无论我是谁,无论在哪里,左手快乐,右手善良,足矣。
对帕丁顿的评价中有一句,he looks for the good in all of us. 这句其实不简单。
他发掘了我们内心向善的一面,我觉得这样的翻译传达的意思比较准确。
作为一个宠物,真实的动物也好,玩偶也好,一种符号也罢,对人类的作用如此最好。
只是我觉得这个good 可以再挖掘挖掘。
比如,可以指一个人所擅长的东西。
天生我才必有用嘛,人都有自己天才的那部分,只不过不是人人都自知嘛。
帕丁顿制作果酱的本事,不说全国第三,起码也是人见人爱吧。
如果他进了监狱就主动找到铁拳呢,或者他完全可以出狱在温莎花园开个果酱铺子嘛。
如果有一只熊能告诉你自己一招鲜吃遍天的本事在哪里,你心不心动。
这不就可以开拍帕丁顿熊3了嘛,哈哈哈。
看电影的时候,朋友提及帕丁顿为什么一直戴着一顶又旧又破的小红帽,忽然意识到帽子是伦敦探险家留给帕斯图佐叔叔的。
帕斯图佐叔叔教他,在帽子下面藏一个果酱三明治,以备不时之需,后来也是因为三明治一次又一次地救了帕丁顿。
1的鸽子,2的铁拳,都是因为帽子里的三明治而结识,又都在最后关头救了帕丁顿。
我想这就是露西婶婶说的,如果你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你。
这是一部暖心 暖肺 冬日合家片 笑点泪点并存的好电影没有烧脑的剧情, 峰回路转般的反转 故事的开始 是小熊希望给养育自己的姨妈熊买一个礼物 弥补姨妈熊没来过伦敦的遗憾。
它笨拙的打工 努力的挣钱 但是同时不忘帮助那些弱势的 固执的 身边的人 always see the good in people. 即使身处监狱之中 也没有改变自己 依旧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
完全没有judge任何一个罪犯。
每一个关键时刻 都有人向他伸出援手。
这可能就是大智如愚 没有勾心斗角 Paddington 也会担心 家人是否会遗忘自己 是否会厌恶和梳理自己。
也会拼进全力 让姨妈熊为自己骄傲。
家人是最坚定的后盾 和最包容的港湾 无条件支持和信任着你Paddington 笨拙的,有礼貌, 有原则的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希望你我 也能被温柔对待和给别人带去温暖 即使在见识过世界黑暗之后 也能不该初衷 热爱生活 look for the good in people。
今天已经是二刷了,电影里有泪点也有不少笑点。
说实话,虽然站在成人的角度看故事还需推敲,但是啊,作为真人动画片,可以给五星好评了。
看了不少影评,发现说布朗太太的很少,估计没多少人是跟我一样冲着布朗太太的扮演者莎莉·霍金斯去的吧,哈哈从第一部开始,玛丽·布朗就是第一个站出来收留小熊的人,也是一直相信他、支持他的人。
第一部里给初来乍到的小熊起了名字,后来一直维护帕丁顿,最后挺身而出去救小熊。
这一部里四处奔走全力为小熊洗清名誉,帕丁顿越狱后打电话的时候,玛丽也是全家给小熊回电话后第一个跟他聊天的。
后来还利用自己的跳水跟游泳技能救了小熊。
可以说,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罩着”小熊帕丁顿的人。
亨利·布朗说小熊帕丁顿擅长发现别人好的一面,殊不知,他的妻子玛丽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而且,玛丽不仅是电影里暖到炸的角色之一,也是除了过气演员布坎南之外的搞笑担当之一好吗!
看她跳水感觉充满了喜感。
潜入布坎南家被发现的时候一脸无辜让人忍俊不禁。
相信算命人的故事,相信鹦鹉,让我想起第一部她为了创作不惜多次爬下水道,真心感觉玛丽是逗比一个。
水中救帕丁顿的时候我莫名串戏到《水形物语》,结果在如此感人的一段里几次不厚道的笑出了声。
最后游泳穿过英吉利海峡结果因为忘带护照返回,玛丽,你确定你不是来搞笑的嘛!
玛丽游泳穿过英吉利海峡结果因为忘带护照返回忘不了电影里伯德奶奶说:“演员是这世界上最狡猾和虚伪的人群之一。
”还有布坎南说“你我都是艺术家。
”的时候玛丽脸上的表情。
看完《帕丁顿熊2》,我最深的体会是:无论何时何地,记得对别人有礼貌,记得乐观,记得保持善良,还有,有梦想的话,那就赶紧去追啊。
好久没有看全场从头笑到尾,笑着笑着有点感动,感动完因为片尾彩蛋又哈哈大笑的电影了,真想抱抱这只gentle,lovely&sweet的小熊!
有影评说:“《帕丁顿熊2》没办法拯救世界,很遗憾,但是它的存在却会让这个糟糕的世界稍微美好一些,稍微……不那么让人讨厌一些。
”看完电影深以为然。
一个意外/误会有了最美好的解决方式,就像Aunt Lucy所说,坏人总有好的一面,对别人的善意总会得到回应。
监狱是粉色的,布朗先生一家是温暖的,没有猜疑、冷漠、遗忘,没有无意义的“身藏绝技”,只有坚定的信任、团结、善良,和危急时刻的“各展所长”。
可以说Paddington的到来唤醒了他们像孩子一样澄澈果敢,甚至活泼顽皮的一面,所以他们也给了这只小熊最大限度的包容与支持。
继续生活的力量不就来自于这些小美好吗?
多么动人呀。
影片中通过动画和实景展现了伦敦几个著名景点,无论日景还是夜景都非常美丽。
但这还不是影片的内核,温暖的温莎街区,善良热心的邻居们,温暖的伦敦城,这正是帕丁顿熊和其他以大城市为背景的电影的最大不同之一。
片子的笑点非常密集,整个影厅快笑疯了,直到片尾曲全部看完观众才开始退场。
泪点也相当感人。
布朗夫人和帕丁顿四目相对那一刻,没有台词,只有眼神,却让人瞬间飙泪。
最后心疼一下布朗先森,你家熊熊都用上欧乐b了,你怎么还要手动刷牙呀23333
监狱的反差萌挺可爱的
好几次都要告诉自己这片子不能强求逻辑,所以有些地方真的蛮生硬的,有几个段落还可以,7分吧。
活捉韦斯·安德森门下走狗一只,第一部只能叫铺陈叙述,第二部就可称美学风格了:粉色为主的暖色系摄影和精致如强迫症般的美术设计,辅以灵动的穿插跳剪,极大地弥补了低龄向故事的简单程度;休·格兰特青春不再后的放飞自我更是锦上添花。
无聊,换做是人也一样
伦敦夜景好美,结尾基佬歌舞才是最高潮。
见影评:教科书级别的合家欢电影
非常欢快、温馨的电影,真的比第一部还好看!立体书中的伦敦,Wes Anderaon式复古的画面还有马卡龙色的场景,都是那么可爱。善良造就美好❤️如果有机会在车站遇到这只穿着蓝色牛角扣大衣,戴着红帽子的小熊,我一定把它带回家~
近年来合家欢冒险片的巅峰,老派英式家庭喜剧再现江湖,风格上有点像70 %当年的克里斯哥伦布+30%韦斯安德森,精彩片段频出,基本无槽点,有情怀有欢笑,摄影调度也毫不含糊,结尾彩蛋更是无懈可击。
伦敦旅游宣传片
自此奠定了中老年巨星反派秀的系列路线,上次是沙宣化的妮可基德曼,这回是骚腥气的休格兰特,下一场是秃顶大叔味的裘德洛?
三岁小孩如果早熟,都会鄙视这样低龄的剧情。
1.立体书镜头惊艳;2.粉红色的囚服;3.行云流水的越狱;4.火车轨道上的劈叉;5.英国街景好看,故事欢快童话。
如果说第一部是差强人意的伦敦幼齿闹剧加低配wes,那么第二部简直脱胎换骨式升级到中阶wes。剧作流畅饱满、细节小心思玩得溜极,镜头语言更是一曲献给伦敦的如梦似幻的欢乐交响乐。暖洋洋的粉色监狱和耍宝卖萌的休叔都给人很大的惊艳感,大满足了!
原来国外也还在拍这种桃花源傻屌片。本喵的声音也算是有辨识度了
儿童片
抱着希思罗机场买的小熊去看的。当小熊想AuntLucy的时候,当小熊以为被抛弃的时候,当小熊最后和家人团聚的时候,都把小熊紧紧抱住。每个曾住在伦敦的人都会明白,那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每当看见熟悉的街道,听见优雅的英音,都会想念英国人克制的热心肠。至少帕丁顿熊在这里找到它的家。
太真实了吧,看得我都哭了
熊是蜜糖,甜到哀伤。请一直撑到结尾,彩蛋后依然很好看
睡着了几觉,醒来觉得要是自己再年轻25岁,或许能够享受到这场精致好戏。
染色的红袜子,带出粉红色的韦斯安德森,简直是天大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