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猫鼠不能做朋友?
谁说损友不能一起拯救世界?
在一个多种动物组成的现代化世界里,动物特工局精英张大威(猫)在因缘际会下结识废柴技术宅阿丘(鼠),当傲娇成性、嘴硬心软的张大威遇见幽默呆萌、重情重义的阿丘,会发生什么欢乐逗趣的故事?
这对被卷入一场惊天阴谋的猫鼠搭档,在破案的途中联合其他伙伴各显神通,斗智斗勇。
随着一个名叫“寒冰魔鬼”的幕后黑手的出现,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陪曦曦看了电影《动物特工局》,简单总结-下。
这是一部国产动画片,刚进影院,我就觉得是模仿《疯狂动物城》,主角是猫和老鼠,动物城是狐狸与兔子,都是对头,不过这部影片也是呼应了鼠年春节,阴谋最终制造者是警察局局长也很相似,心里评价不太好,但是看完了,还是觉得动画片挺不错的。
我和曦曦一-起总结了看完这部影片我们收获到的,不算是影评,只是简单罗列,没提到的欢迎补充。
1、任何动物和人都需要朋友,需要团队,发挥各自所长,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影片中的体现就是,猫张大威擅长追捕,老鼠阿丘是厉害的黑客、小依、阿卷、米娜都有各自的本领,他们共同合作战胜“敌人”。
2、友谊很重要,好朋友会不计任何利益的帮助你。
就像影片中阿丘不顾一切危险挡在大威面前一样,只因为我们是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影片中米娜也说过- -句,朋友的事就是我的事,有朋友真好。
3、犯了错误要能主动改正,熊医生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害死了很多猛犸象,但是它没有自暴自弃,一直坚持研究,最终获得了成功。
我告诉曦曦,就像她弹琴--样,不一定每次都能弹好,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有更好的结果。
如果犯了错误,一定不要害怕,不要隐瞒,要努力去改正。
4、不要因为别人的评判而否定自己..要懂得欣赏和肯定自己的优点和优势。
米娜的触角就是又美丽,又很有用,在导演嫌弃触角太长时,她准备做手术剪短它,最终手术没有做成,影片最终证明她的触角的巨大作用。
5、保护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很多动物濒临灭绝,特工局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环境,但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最终影片向我们传递了保护环境才是动物和人类更应该做的事情。
6、电影中处处可以学到小知识,比如蜜蜂的触角可以传递信息,召唤同伴;白犀牛、狐猴、雪豹等动物已经非常稀少,是珍贵的保护动物。
豆豆鸡、猛犸象这些已经灭绝的动物,消失的原因.是环境的改变。
7、要充满想象力,-条调皮捣蛋的蛇,喝了咖啡就会变成一条巨龙。
猫和老鼠做朋友。
创造环境模拟空间,为濒危动物提供新的家园,奇妙而美好。
8、爱与原谅:整部影片中,即使反派大象局长也是因爱而恨,而且最终莎莎、大象局长都原谅了熊医生,所有的动物都互相接纳和原谅。
所以我也告诉曦曦,大象局长不是坏人,他和熊医生一样因为爱犯了错误,最终他们互相原谅,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心中有爱,懂得原谅。
推荐指数:⭐️⭐️动画特效还是不错的,但是剧情凌乱,抓不到重点,结局了也并不知道整部电影究竟想表达什么,重点似乎都被模糊处理了刚看开头还挺有吸引力的,越到结局越让人摸不到头脑,前面埋下的伏笔后面都没有梳理,比如张大威最开始的鲁莽冲动也没有进行反转,电影想表达的“个人英雄主义”“搭档”“友谊”“团队合作”也展现的不明显,开始的剧情矛盾冲突很有起伏,但明显后劲不足,熊医生的部分也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究竟是想表达些什么呢?
希望人类保护环境?
保护猛犸象?
而且结局也不得不吐槽,局长的投降完全没有冲突性,草草了事,感觉是像为了收尾而收尾一样…刨去比较散乱的剧情来说,整部电影还是挺有趣的,休闲的时候拿来看一下也不错
单说人物设计上就是个大槽点,太过拟人化,动作和外型上没有了动物的特点,迪士尼的朱迪走路时的兔子跳步和耳朵跟着心情变化,冰淇淋店大象做冰淇淋的方式,火车的多重设计容纳大小动物安全不相互干扰的乘坐。
这些都是制作组亲自到处跑,各种查询,从现实中模仿修改入动画中,老外的动画的成功点在于将现实影进虚幻的作品中,一部成功的作品中有七成现实的模仿和取材,剩下的三成是制作组的硬件发威了。
硬件技术上我自认为国内已能对拼国际主流动画大厂,如果能把这技术用在动画上(现在的国内大腕们只关心短期收益),国产动画一直处于资金就这些点,人力物力也就这么多,再有创意也没钱画画做出来,更不用说主要市场被快餐动画公司占着,这些年来很多原创作品断笔,工作室倒闭,眼下的数个有口碑的工作室靠着单一作品的薄弱收入支撑着没断气,只要一部新作没卖开就立马完蛋。
这部中外合作的动画多半是国内设计国外加工的,就从片中的设计元素就可以看出制作组们门口都没出过几次就搞完了,创意这东西要的是灵感,而灵感来自身边的世界,坐在工作室内想炸脑袋,加班加点都不如到外面走走看看。
之前看了最终幻想15的制作介绍,游戏中的饭菜是现实中设计师亲自到野外煮好,建筑也是去到实地观察后再设计,再有一点是难度的挑战,老外们很喜欢对抗不可能的事物,生命的冒险和实现幻想都是老外们最常做的事。
反观国内!
因工作自身的压力(大多制作动画的都不被看重),经济收入低,还有★讯和★易两大佬压着市场,经常横抢创作者的成果给自己赚钱,要嘛加入同流合污,要嘛滚出这一行。
现在的国内市场就这样,进口动画占了一大半市场,剩下的又被快餐动画占着,像大圣归来这样力作(制作了n年,最后捐款才完工)也只是一时的证明,日后的国产原创要走的路怕是要难度翻倍。
这部电影特别的接地气,跟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相当类似,但是又体现了很多很多的中国元素,比如共享单车前车篮搭小孩,饮料自动机二维码付款,等等爆笑场景,而且生活小细节比迪士尼有过之而无不及,情感的处理上也有很多条铺垫和线索,动作戏的爆炸性场面也相当精彩,总之,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全家欢电影!
不虚此行!
看完电影,唯一让我感觉到有趣的就是这句台词:唯正义与友谊不可背叛!太尬了,快三十岁的我听完这句台词,感觉自己回到了小学!这应该是一部适合十三岁以下看的电影...电影的故事脉络非常好莱坞化,失意特工张大威破坏惊天大阴谋,同时获得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具体说说观后感把!首先,这部电影的人物造型丑!但凡好的动画片都会有至少形象上过得去的主角,喜羊羊灰太狼这样的至少也比较顺眼。
可这部电影里面除了张大威还凑活,男二号阿丘真的是不忍直视,更别说局长的小板寸了。
然后,这电影感觉中西合璧得不伦不类!我看各种门店的招牌都是中文的,结果新闻好多英文,两段bgm也是英文歌曲,很奇怪。
接着,剧情硬伤还蛮多的,比如最后全副武装的特工居然被精神病人打的节节败退,也太真实了!你居然搞了这么一个好莱坞式的剧情,那硬伤至少要圆过去啊!最后的阿丘为张大威的挡枪,张大威的表白,真的有必要这么煽情吗,傻子都知道happy ending的。
这部电影明显有借鉴迪士尼动画的痕迹,可惜东施效颦了。
不过我还是给了三分,正像有些朋友说的,作为亲子电影还是可以看看的,支持下国产动画!
刚刚刷完,先说结论,充满中国元素的迪士尼风格合家欢,非常适合特别是80后的父母带孩子看。
和《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这种纯粹中国风的动画电影来说,这部电影更像是美式的骨架镶嵌着中国的元素,里面的电子宠物,录像机,红白机等等会让80后的观众们会想起往事,而共享单车,《一起学猫叫》等等现实元素又与现在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个喝了咖啡就会变成龙的阿卷更会让人眼前一亮,比起纯粹的好莱坞大片,这部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更加接地气。
与《疯狂动物城》相比,这部片叙事弱了些,转折也有些生硬,不过好歹逻辑还算通,而且叙述简单了许多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更加容易接受些。
作为一部动物拟人化的动画电影,角色造型十分的美式,倒也能让观众容易接受些,毕竟霸占大屏幕的如《疯狂动物城》《欢乐好声音》这些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别的风格恐怕不太容易接受(比如《一万年以后》的诡异动物任造型)。
本片如果还有下一部,在中国元素上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比如bgm可以选择更多的中文歌曲,叙事上面也要更加的紧凑些。
本片的彩蛋众多,如果是美国大片的话分析彩蛋的帖子满天飞了,而本片没见到,有机会的话我来写个。
“特工猫”张大威作为威名在外的一名特工,在能够出色完成任务的同时 ,也是让整个特工局头疼不已的“闯祸精”。
开局一场抓捕豹子罪犯的戏份里,张大威简直是把整座城市都弄得鸡飞狗跳。
也正因为这件事情造成的恶劣影响,特工张大威被发配到了核电站,去和邋里邋遢、没有一点武力值的骇客鼠阿丘共同看守核电站。
当一只高傲果决的特工猫搭档废柴骇客鼠,“猫鼠搭档”如何携手奇趣动物们上演绝地大反击呢?
在这场动物特工们共同抵御“幕后黑手”的冒险中,随着这个奇趣动物世界的场景不断变换,越来越多的动物形象闪亮登场。
整部片子里出现了40多个物种、90多个动物角色,可以说是电影屏幕上难得的“奇趣动物全息图景”——观众不仅看到了白犀牛、白鳍豚、雪豹之类的珍稀动物,还看到了狐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懒猴、已经灭绝的豆豆鸟和猛犸象等。
据说,每个角色的花纹,皮毛材质,长度、密度等都是按照真实动物参考并设计出来的,做的很精致。
另外,很多动物的细节设计都充满了惊喜——老北京的胡同里龙蛇混杂,八腿蜘蛛作为医院前台,四只眼睛分别看向不同的方向,在她身后的巨大蜘蛛网上挂着各种工作用品;老古董店里的三只猪老板操着一口京片子,像极了潘家园的小商贩;蜥蜴会在交易完成后隐身;河马大姐操着一口东北方言找到了爱情;兔子先生打来电话说老婆快要生了,于是“生了一个”“又生了”“又生一个”从电话里传来惊呼… …每一种动物的特性,都随着剧情的发展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动物特工局》在场景设计上完整展现了美轮美奂的东方建筑和视觉特色,有茶馆、胡同、中国龙等特有场景元素呈现,一砖一瓦细节之处无不展示东方视觉的独有魅力。
宏大的特效场景和流畅的追逐戏码像极了高成本的科幻题材电影,海上平台波澜壮阔的场景也很逼真,设计酷炫的特工局和海上仓库、未来感十足的武器,在古韵古朴和现代酷炫间展开一场“动物保卫战”。
除此之外,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通过无数细节小彩蛋的方式体现了出来,比如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三不猴”,在最后决战时刻一飞冲天“冰与火”对决的巨龙,古董店80年代红白机、诺基亚、卡带等镌刻时代印记的物件… …对我们这种中国观众来说,是很友好了。
这部《动物特工局》入围了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动画长片,并且入选有动画界“奥斯卡”之称的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可以说算是含金量很高的国产动漫电影之一。
主角的选定也非常的“中国化”,运用自古以来群众基础很高的“猫鼠搭档”作为整个故事的核心输出,自带反差效果,笑点和萌点齐聚。
整个故事的剧情发展也非常耐人寻味。
从一出场就“疑似反派”的熊医生到关键时刻的再三反转,从荒凉阴森的地下夹层,到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乌托邦实验基地,动物们哪怕已经生活在现代高科技的环境中,却也难逃被捕杀、被灭绝、被遗忘的处境。
与其说整部片子看下来是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斗争,倒不如说是借由这部电影之口,为当今还存活的、或是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灵们发声;与其说这是一部温馨搞笑的动漫作品,倒不如说是立意极高的环保启蒙片。
对那些已经长大的孩子,对刚刚学会探索这个世界的孩子们,重新灌输“爱与和平”的理念。
张大威在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唯正义与友谊不可背叛。
正义代表的就是环境保护的理念,而友谊则是为所有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呼吸着的生灵发声。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龙出现的那一刻,电影院整个都沸腾起来了,那些稚嫩的孩子们齐声喊着“龙”,而旁边的大人们,有些则陷入了沉默。
《动物特工局》借一场动物们的冒险交锋传递了冒险和成长的意义,用张大威和阿丘历经冒险后升温的友情打动观众,同时更是不忘强调环保意识,传递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观念。
力求给小朋友带来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
整部电影看下来,特别打动我的是特效的细节,以及借由这个故事输出的价值观。
虽然整体来说,这是一部为小朋友量身定做的电影,但成年人在其中也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悟,挺不错的。
简单点说就是中国套路剧情找了美国动画公司制作就像疯狂动物城的画风讲中国两特工办案过程中发现真情的故事(bushi)坏了二十多年的人因为几句话悔改,那个总是办事不力的特工危急时刻提身而出救搭档,被救的搭档搂着尸体哭半天“你是我最好的搭档没你我不行”诸如此类然后尸体就睁眼一脸惊喜的说真的吗这种老土、俗、low、幼稚、强煽情的happy ending 虽然迟到了十几分钟但还是能得出一个判断:我确实判断不出来这电影什么主题中外结合制作的动画电影看着总是有点怪怪的,电影中场景设置、配乐、剧情等都是中国的,美术方面特意看了字幕只知道是国外的像拿了疯狂动物城的背景人设,把八岁儿童故事本的警长故事套上动物的外套请来一群牛逼的动画制作然后杂烩一通搬上电影院身为观众之一想说谢谢有被敷衍到再者作为动画片狂魔俺还是觉得,视觉效果并不排在动画片的第一位
美国总统拜登就职第一天,就推翻了特朗普政府的一项政令,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
这对全球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我想,他应该也会认同这样一句话:“气候只能保护,不能改变”。
这是来自电影《动物特工局》的一句台词。
故事源于20年前的一个失误,熊特工以为一个武器能够改变局部气候,救活一个物种——猛犸象。
但是,错误发生,直接导致了猛犸象几乎灭绝。
而存活下来的小猛犸象成为特工局长,隐藏起来想让其他物种也尝试被灭绝的痛苦。
熊特工为弥补错误,变成了熊医生,而且拯救了一大批即将灭绝的动物。
其余就不再剧透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经灭绝了太多物种,而且这个过程不仅没有停止,反而不断加速,毋庸置疑,最重要直接的因素,就是因为人类的活动。
所以人类有责任去保护环境,维持气候的正常运转。
不要迷信科技,技术不能解决整体的生态崩盘,技术的进步速度也赶不上人的破坏速度。
更何况就算一个科技武器足够强大,也有失控的风险。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做的说多不多,总不能出个禁令不准再燃烧汽油;说少也不少,减少塑料袋使用、多植树、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理念……还是那句话,“气候只能保护,不能改变”,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每个人都是未来地球是否能够继续为人类所居住的一份子。
热烈欢迎美国重新站在了正确的路线上,期待地球保护越来越好,不用急着考虑移民火星。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