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四个逗比“坏蛋团”在济州岛偶遇神秘韩国女子,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轻快浪漫的惊险故事。
电影节奏流畅,情节精彩,很有笑点,一些铺垫都挺好,画面配色构图都相当漂亮,一面吓的要死一面笑的想哭。
但整个电影不能倒回来想,因为一个普通员工三两天变身完美杀手太扯了,好在女主美的不要不要的,警察欧巴桑蠢萌出新境界,不得不吐槽韩国警察你们警力这么少时都出道当练习生了吗?
最不能忍的是:灯光师你给我出来领罚,乔振宇那么美你把他脸打成蜡黄色,你赔你赔!
🤣 最后想说,孙艺珍好美,大仁哥很自然,乔振宇完全笑点担当,配角也都很出色。
结束还有孙皓导演和姜帝圭的见面访谈!
尽管细节还是有无法解释的点,但仍瑕不掩瑜。
🤓
明明陈柏霖和孙艺珍年龄差不多为什么陈柏霖看起来依然那么小鲜肉!
衬托得孙艺珍一脸沧桑啊还有乔振宇!
我的明日公子啊!!!
你肿么肿啦!
又黄又老满脸褶子我都不认识你了出什么事啦!
还以为教父会是终极boss没想到不是好失望呀剧情很简单没什么反转不过还挺轻松看着玩吧
1.整部电影的内核就是题目,“坏蛋必须死!
”非常单纯直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2.孙艺珍身材真好啊!
可是到最后也没解释为什么一个普通艺术投资公司的员工,身手那么好,害我以为最后要反转。
(此处导演解释说原作里面有孙艺珍曾是军医的设定,后来被他拿掉了,现在有些后悔。
)3.陈柏霖是台湾版《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大仁哥,孙艺珍是韩版的程又青,俊男美女搭档,偶像剧里的演技派,却奇怪地没有什么CP感。
可能是强子人设的缘故。
同样是老师,他还是更适合《后会无期》里颓废忧郁的地理老师,而不是一个会跟小女孩斤斤计较的釜山中文老师;同样富有正义感,他显然更适合搭救王珞丹这样的失足文艺女青年,而不是孙艺珍这样身手利落的打女。
就这种有点痞子获得美人归的设定,把陈柏霖换成一个长得不帅的实力派男演员,比如黄渤、徐峥,性格比外貌鲜明不少,或许会好很多。
当然,更大几率是,陈柏霖没有hold住这个角色。
4.导演孙皓说是冯小刚导演的爱徒,查了一下是他的执行导演,做过13部电影,功力是不弱,故事虽然有bug但算是完整,该笑的地方大家的笑了,该紧张的地方也非常紧张,除了结尾拖沓整体节奏把握得很好,不少镜头可圈可点,线展开得也不错,转折、巧合和梗也比较自然,演员演技都不算弱,济州岛风光美如画,但找不到任何共鸣。
少了三分灵魂,本来有机会成为一部佳作的。
监制姜帝圭导演拍过《太极旗飘扬》,但从成片可以看出,监制对此片影响不大。
5.如果以余味定输赢,这部电影就像是五星级饭店的盒饭,流水线上下来的定制品,精美归精美,没有灵魂。
这个问题现场有提问导演,“每个导演拍摄一部作品,都应该会有企图心,那么导演到底想通过这部电影讲什么?
”导演表示:“没有想表达什么,就想做一部纯商业的片子,让观众看得下去的。
”不太认同。
虽说没有过多的企图心在时下的电影市场是个好事,好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更是难得的一个导演认知,但商业电影并非代表没有主题,好的商业片其实都有好的洞察,引发观众的共鸣,或者传递一种观点。
我认为非常非常重要。
6.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有那么一点点像《疯狂的赛车》、《疯狂的石头》。
但从个人观感和现场观众提问反馈来看,依然少了一些东西,幽默有了点,黑色被济州岛的蔚蓝淹没了。
申贤俊饰演的杀手形象最立体,三儿和小胖子大头还不错,但孙艺珍和陈柏霖缺乏动机,起码展现得不太好。
7.最后想说一句跟这部电影不太相关但又有点关系的话,因为看完《坏蛋必须死》接着看了《撞车》。
看这种片好像没办法评论演技、剧作、导演功底,脑子里就两个字:“格局”。
ps.大头惦记的,到结局也没吃上的,济州岛的烤黑猪肉,真的很好吃啊!
吃的时候用紫苏叶包住烤好的猪肉,放了蒜片和青椒之后,记得再夹一筷子米饭裹进去,一个盆友教我的吃法,味道非常好!
吃的一次坏安利。
看到有人推荐,放了几张图上去:血浴缸,冰箱里的尸体。。。
万万不该错信,再放这些图都没用,喜剧就是喜剧。
公平来讲,这是一部合格的喜剧,有包袱,各种阴差阳错的中韩笑料混杂,情节完整。
但萌不到我啊!
还说什么不到最后一秒根本猜不到结局。。。
但是有没有人发现前面猜来猜去,几拨人马几次三番错过已经让人不耐烦了,悬疑请不要拖沓。
孙美人前后变化也太大了吧,一身皮衣的,扭头说踹人就踹,后面突然软下来,回归韩国温柔菇凉的样子,这是每月一次情绪不稳的节奏?
冲着孙艺珍陈柏霖和乔振宇就特别想看,Cnblue又献唱Cinderella给这部影片增加了卖点,虽然歌曲发布在先影片在后,拉过来做片尾有点牵强,但年轻导演的想法可以值得肯定。
看似是一场中国旅客的韩国之旅,但是说它是公路片?
并不是!
说它是悬疑电影?
似乎也没有费脑,反而是巧合多过了推理,但是你要说它是喜剧,就更谈不上了,bug也有一些,但整体还算可以自圆其说,完成度很好。
不可否认,这部中韩合拍的电影在电影的制作上,还是较一般的国产电影有着显著的提高。
好歹本片也是用到了中韩较为出色的演员,而且制作成本高达1.13亿。
看到那些各种吐槽的人也是醉了,真正看了一遍下来的人是不会把它归类于烂片一类的,当然我承认也不是那种非常好的片子,总之就是中规中矩,我在电影院看的时候观众也都笑得非常开心,总体过得去就是了。
《坏蛋必须死》是一部犯罪喜剧,电影本身也对得起这个类型的定义,片中死了人,有坏人,有好人;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的笑点也越来越集中,这是我们参与电影的人所希望看到的。
写下这篇影评,是希望观众能够看完之后有所思考,不是哲学类的思考,我自己的段位也到不了那么高,而是想让大家想一想,开车在树林小路上,前方遇到车祸,你下不下车?
同样一个当今社会的问题:路上老人摔倒了,你扶不扶?
电影里,陈柏霖饰演的强子,下车了,救了车上的姑娘,然后把自己和三个兄弟卷入追杀中,亡命济州岛。
而强子的好友,三儿,则是安排兄弟拍照,留下证据,省的女的醒来“讹咱们”。
这就是不同,生存在国内与生活在国内的不同。
电影开头便已交代,强子由台湾转学到北京,后到英国留学,再到韩国教书,他所处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其实都要优于中国。
我们国家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国家,能信任么?
大街上走着,遇上老头老太太摔倒了,扶人家起来,反倒被指责撞了人家;路上有人突然倒地不起,能够拨打120或直接救人的人寥寥无几,生怕摊上事儿。
我们可能曾经是热心的,是乐意帮助人的,从小学到中学,不是一直教导我们要乐于助人么?
天天让学习雷锋,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可能降低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点,《坏蛋必须死》四兄弟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最佳代言。
强子基本在国外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遇到小朋友偷东西就抓、遇到人有危难就去救,这是人很正常的表现。
三儿在国内做保险,老油条一根,遇到的纠纷一定数不胜数,防备心异于常人,同时也疑心重重,影片里后期开始怀疑各种人之间有各种关系可以看出“信任”基本不存在于这个角色的人生字典里,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这个人还知道那人家面包时,要付钱(然后马上又偷了辆摩托车)。
大头听命于三儿,保险型人格,反正也没那么聪明,见风使舵自然而然不会有太多危险。
啪啪则是懵懂少年,摊上事儿了,不过脑子的时候还是为多,比如为了三儿和大头干出了出格的事,同时也深受当下社会成功学的感染,到哪里都不忘带一本《如何成为马云一样的男人》。
中国当下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
当然是强子一类的人多一些,这种人可能没什么大作为,不是什么创业型精英,不是什么网络红人,只是普通的老师或上班族,但他们敢于去在别人有难时伸出援手,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不坏。
我们看到《坏蛋必须死》中的牧师、警察,其实都是这样的人,警察一直在恪尽职守,只可惜点儿不正,闹误会抓错人;牧师则是宽容博爱,讲义气,重感情,前期的观影中,不少观众都对牧师抱有好感。
这种好感源自于我们对真正信任、情义的认可和渴望,相信也是创作者的初衷,让这个社会多一些强子、牧师、警察这样兢兢业业的人,善良、朴实、勇敢,对社会多一份信任。
这就是《坏蛋必须死》带给我的思考。
文/梦见乌鸦在观影之前对这部电影感觉有些特殊,因为很喜欢这个片名,《坏蛋必须死》,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也有种错觉该片是根据某部同名小说改编,但本片乃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原创作品。
而且电影的内容,确实也如片名,非常典型的“黑色幽默”电影。
中韩合作的新兴商业模式这是一部中韩合作的电影,合作而不是合拍,中国的原创故事、在韩国取景,台前幕后汇聚了中韩两国当红阵容,冯小刚和姜帝圭联合,乃是一种时下比较新兴的合作模式。
比起有些作品找韩国导演、或翻拍韩国电影,这样的拍摄模式值得推荐。
也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商业片,说道商业电影,不免要多吐槽两句。
如今的华语影坛有个怪现象,好的剧本不多(其实放眼世界影坛也是如此)。
大多数华语电影乃至票房大片靠的是包装,明星卡司、制作水准等等,其中当然也有不少精品,比如《夏洛特烦恼》靠的是精妙的笑料、《烈日灼心》《解救吾先生》靠的是写实风格和角色刻画,《山河故人》《闯入者》则是现实题材的文艺腔调或情感刻画比较吸引人,至于市面上炙手可热的青春片、爱情片就更不用说了,清一色的模式化。
总体而言,在如今的华语市场,以讲故事见长的电影其实不多,这是华语影坛所欠缺的地方。
今年以剧本见长的商业电影非常稀有,之前俺推荐过的《心迷宫》是一例,这部《坏蛋必须死》同样也是如此。
为什么这样说,如下分析。
(特别提示,本文全程无剧透)多线索+群星效应该片的故事相对那些烧脑作品来说比较简单,就是几名游客被意外卷入黑钱事件。
然而在这个简单的故事起因下,有着一套相对成熟的叙事模式,就是多线索+群星效应的模式。
《坏蛋必须死》属于典型的黑色喜剧,融合了公路、喜剧、悬疑、犯罪等多种元素的混种电影。
当年的《疯狂的赛车》走得就是这样的路子,后者的模板。
炫技般的连环叙事,阴差阳错的人物关系,错上加错的故事走向,多条线索连环交织。
这样的电影其实不少,比如科恩兄弟的《血迷宫》、《11点14分》、挪威电影《猎头游戏》,甚至昆汀的《落水狗》和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也有如此风格。
电影发展100多年以来,其实任何故事几乎都形成了一种模式,《坏蛋必须死》属于其中之一,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起因推进了多条平行叙事线上的人物关系,给观众提供宏观的戏剧化脉络,更能具有各自人物和情节的带入,从而达到典型的影像的二元性,带来极致的观影效果。
像是《疯狂的石头》这样的作品,其有些类似盖·里奇的风格,而《坏蛋必须死》最像的就是科恩兄弟和盖·里奇的结合体,真实、怪诞、黑色幽默,突如其来的暴力,千回百转的故事情节,前后呼应的小细节,不同角色的不同境遇等等,甚至对宗教问题的演绎。
只是本片与科恩兄弟不同的一点在于,《坏蛋必须死》风格和画面比较鲜亮,缺少了前者的冷峻和对权力机构的讽刺,毕竟本片还是一部商业电影。
从这方面来看,《坏蛋必须死》的临摹痕迹很重,在其中能够看到许多电影的影子。
所以本片的故事不算新鲜。
但从另一个角度,在如今“旧瓶装新酒”成风的条件下,这样的故事算得上是旧瓶中装上了很好新酒。
但故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线索绝非简单的套模板就能搞定,这类故事是建立在剧本本身复杂的基础上,想要“套模板”还需自身有两下子,从这方面来看,《坏蛋必须死》又是很新鲜的,尤其是在华语电影的大环境下。
孙皓,这个与三国东吴末代皇帝同名的导演,之前还是对其捏着一把汗的,因为电影线索很多角色很多,新导演能否驾驭这个故事呢?
其实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当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忻钰坤的《心迷宫》等出现之时,导演也是新人。
孙皓是剪辑师出身,正宗科班毕业当年是冯小刚的左膀右臂,从场记到副导演到剪辑师,也参与了很多剧本创作。
本片的剧本就是孙皓自己的创意。
对这类线索很多的故事和节奏的剪辑技巧乃是驾轻就熟,但如何将破碎的故事进行宏观的掌握,这就需要一个导演宏观调控能力。
因此本片找来了冯小刚和姜帝圭两位大咖担任监制,可以预见的是,孙皓娴熟的剪辑技巧对故事整体的节奏和情节叙事进行拿捏,而两位监制则是协助导演对整体故事脉络进行梳理,最终《坏蛋必须死》将电影三条主线八大角色拧成了一股绳,从前到后一气呵成。
三条主线的缠绕本片三条主线概括而言分别是好家伙、坏家伙、傻家伙,其中每条主线各有两个互为针对的角色:好家伙线索中陈柏霖与孙艺珍,两人在前半部分的关系是对立的,后半部分在统一战队联手对抗反派(这里有着冯小刚的风格)。
坏家伙线索则更加复杂,申贤俊饰演的冷面杀手(这里有着明显的姜帝圭风格)与一直隐藏在幕后的绑匪实际上是两方势力,不可否认导演在这里交代的毕竟模糊,让观众一直以为他们是同一个方势力。
这两方势力好家伙与坏家伙线索整体又互相对立。
傻家伙线索内部也有两股势力,一方是乔振宇和丁文博,手里掌握着整部戏的关键道具,另一方面韩国警察和神父这对逗比,前者是被追逐者,后者是追逐者,傻家伙线索推进了整体故事发展,尤其是教堂那段梦境段落令人笑掉大牙。
傻家伙线将正邪双方的交锋融入其中,电影的结局又成了一锤定音的关键。
这就是《坏蛋必须死》的整体脉络。
听上去很复杂,但表现出来很流畅,乃是本片剪辑师出身的导演和两位大咖幕后的功劳,虽然其中有些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但整体瑕不掩瑜,孙皓的表现值得肯定。
电影的故事轻松幽默,其中又夹杂着暴力场面和阴谋论,且由于叙事的缘故,傻家伙线在推动故事发展的时候利用突发事件作为动力,并没有交代前因,因此也构成了整体的悬疑效果,造成强大的故事张力。
且坏家伙线负责暴力和追逐、好家伙线负责逃亡和悬疑,傻家伙线负责搞笑和逃亡,悬疑、动作、搞笑三种元素在娴熟的剪辑条件下比例得当,结尾一刻照应开场的种种细节,前后呼应,坏家伙的结局和好家伙的归宿,典型的黑色幽默。
原作者微博:骆云轩送走了导演一行人,坐下来开始安静看电影。
故事开始得很平常,陌生的国家,陌生的语言,可以看见很多韩式电影的重要元素,那个演技相当精湛的小姑娘,那个看着斯文内里却藏着一把火的老师。
一些很平常的意外造就的笑点,细细的埋着遥远的伏笔。
一开始,我们也跟着强子一切去过他异国平淡的生活。
他们来时一切也都很平静,三儿的角色确实很突破,是个敬业的买保险的,即使出门旅游都不忘自己的工作,时时惦记着业绩和财富。
一切都很顺利的,大家在憧憬着一场美好的旅途,直到一场意外的相遇改变了一切。
四个人的命运开始分散又聚合。
故事里几乎没有什么背景音乐,写景的镜头也极尽祥和而唯美,跟整个故事的紧张节奏都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我记得那个镜头里,撒掉的牛奶和碎掉的玻璃片,慢镜头表现得很十分细腻。
让人一刹那间都忘记了,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场面。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天地祥和,始终不变,这也许是导演匠心独运对好人有好抱的圆满型结局埋下的另一个伏笔吧。
故事的色调大部分都十分明亮,给我们暗示了一个光明的结局,也让我们看到他作为一部喜剧的鲜明基调。
看完有观众问导演,是如何让这个故事里面层层的笑点衔接过渡得自然顺畅,不见人为制造的拙劣痕迹。
我记得作家池莉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造假,难造的是真实,不信你造一个现实看看。
一个好的故事,尽管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故事,甚至是一个不存在的故事,也可以让我们真切的体味到那些戏剧的合理性。
因为所谓艺术,固然要高于生活,但终究是取材于生活。
这一点,也是我国大部分的电影所欠缺的,粗糙的笑点,不走心的随意阐述,以及一些完全不必要存在只为了凑时间的情节,用烂了的网络段子式台词,让我们跟故事产生了脱节,从而无法跟随电影一起去走那段旅程。
这个故事,是可以让我们走进去,跟他们一起紧张的释怀的。
他的幽默巧妙得避开了大部分昭然若揭的刻意,显得自然而从容,让巧合发生在它该发生的地方。
许多台词当时听着回味无穷,脱离了语境却又想不起,台词和情景的高度贴合也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制作不在乎大小,演员也不在乎是否一线,每一个人,总有适合他的角色,而每一个有灵魂的角色,也必然是挑剔的。
我国影视界选择演员一向草率,只顾人气,不管角色本身,这样做得结果就是过度消费了粉丝,也消费了演员的影响力,结果却是只能演员角色两败俱伤。
固然不会是长久之道。
没有一个演员可以胜任一切的角色,无论他演技多么精湛,无论他曾经有多么大的号召力,也不可能去打动这个庞大国家层次复杂的观众。
以上纯属个人牢骚,今天要说的,是《坏蛋必须死》的演员选角。
不需要我说大家也知道,要演绎一个角色容易,但要成就一个角色,就必须要有合适的演员,这就对导演的要求很高,他需要抵抗整个市场浮华气息的勇气,也需要独到的眼光。
对于这些,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而新锐导演孙皓,恰恰具备着这样的优点。
南都的活动里,一个男孩子站起来问导演,这个片名里面有个“死”字是怎么过审的?
这个问题,问得大家都有点尴尬,我不知,他是不是学过这个电影审核的知识,但他的问题让我感到悲哀,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还没有开始就这样缩手缩脚,以后的路还怎么走。
回答的时候,孙导错愕了一下,乔振宇说是因为广电也喜欢这个电影,才把这个问题平安带过。
我庆幸他的错愕,不会想那么多,我们的广电总局又怎么会限制到那种地步?
也许很多时候,所谓的逼仄都是自己意淫出来的,自以为会被限制才自断了手脚。
陈柏霖在这部电影里表现稳定,韩语说的很自然,跟韩国演员的搭戏也很好,看不出这是个之前一句韩语都不会的人。
大头也算是个搞笑担当,这个对他来说看起来难度不大的样子,站那里就可以让人轻松起来,我也分不清是演技还是天然。
杨旭文的戏份不多,镜头很少集中在他那里,他本来就年轻,故事里也是稚嫩而无措,他的存在一是用来牵绊强子,突出他的人情味,一个也是为了反比另一支团队-三儿和大头的机智和应变吧。
那个从头到尾连个名字都没有的杀手大叔演出了一个杀手的冷酷,也演出了他作为一个前辈被后生侮辱时内心的苍凉和恐惧,那一场大雨下的彻底,刻画出了他内心的无力和冷的愤怒。
不过最使我满意的还是女主角孙艺珍和三儿的扮演者乔振宇。
初来时她一身黑色皮衣,面上的表情隐忍而狠戾。
她是这一场意外的始作俑者,没有她就没有了这一个故事,从一个仓皇无措的弱女子到冷酷无情的女杀手,她的转变看似彻底而又始终不能背着自己的良心。
哪怕是在绝境了,还是选择了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她的善良是最终为她赢来了一段珍贵的感情,她也是好人,得了好抱。
故事里,她把角色的善良和恐惧,不得已为之的坚强一一述说,哪怕是一声叹息,一滴眼泪,都可以看见这个角色的挣扎和痛苦。
我是在别人那里才知道《我脑中的橡皮擦》的女主角也是她,只是角色的差异太大,致使我无法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
我一向不喜欢那些演谁都能演成自己的人,无论成败,至少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做演员。
至于乔振宇,媒体似乎一直想把他定义为古装剧里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但是他自己一直不服。
他演绎过得角色下到贩夫走卒,上到王侯将相,都曾尝试过,角色无论大小,他都在用心去演绎。
作为一个演员,当有自己不能胜任的自知,更应给有敢于突破的勇气。
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承担起来,他恰恰是这样一个人。
三儿是全部三分之二的搞笑担当,也是全片的智商担当。
在一无所有,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能在异国他乡凭着一条线索救出同伴的,是他多年的保险工作带来的机警,其生存能力实在令人叹服。
乔振宇的长相本身就是那种聪明但是无害的类型,跟这个角色是有一定的贴合的,宣传方也把他的突破作为一个卖点。
可见转型值得认可。
这个角色跟他本人性格不符,但是纵观众多的角色,也没有几个是跟他性格符合的,我也曾一度好奇,他本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退去一切浮华的表现,他平凡得让人可以忽略不计,本分踏实,大部分时间都很寡言,喜欢自己跟自己玩,也没啥亮点,做一个演员,就老老实实去做一个演员。
整个电影给了我不少惊喜,惟愿这样的惊喜和各位的突破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曾经也有很多人,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时候,出过一些好的作品,后来却逐渐为红尘所湮灭,不见了踪迹。
中国的影视圈需要新鲜的血液,这号召已经太久没有得到回音。
作为一个观众,我除了等待别无所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比我们后起步的国家逐一超过我们。
但是你们不一样,你们可以去改变,我希望你们可以不辜负这个机会。
完全是因为陈柏霖和孙艺珍这个组合看了本片。
然后我竟然较为津津有味的把它看完了。
陈柏霖作为一个学霸,韩语真是非常的溜啊!
据说当时有下狠功夫,怪不得后来在“我们相爱里”里面撩妹如此顺畅。
阳光下蓝天白云的济州真的好吸引人啊!
完全跟我去时是两个地方。
感觉好像可以找个天气好的时节再去一次呢。
去走走“建筑学概论”里的那些咖啡馆,和当年被海风吹到内牛满面的海边,和本片中一点也不血腥的灯塔下。
这部片子我只在电影院看过一次宣传,然后就下档了。
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真的不错。
情节曲折,也能够带领观众一路犹如坐云霄飞车般的刺激。
觉得比《我的少女时代》含金量多多了。
全片围绕一个凶杀案展开,明里暗里相互追逐的两队人恰巧碰到了4个去旅游的男生,故事由此展开。
只是我想不明白,既然电视都已经报道凶杀案,可是韩国警方却一直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临近退休却一心想着再为国效力的社区警察。
虽然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但是的确为这部影片带来增加很多无厘头的戏码。
然后,我看到了,韩国最冷酷的杀手,以及最傻逼的杀手。
直来直去,冷酷无情。
只用子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最后死前看到神父还质问他为嘛主不庇佑他。
哈哈,简直是黑色幽默的存在。
孙艺珍依旧那么美,演什么都是那么专业。
好爱她!
我的天,这女猪脚竟然是假如爱有天意里面的李艺真啊,什么时候也开始拍这么烂的电影了。这编剧,这导演,真是让我词穷啊。。。。不过好在中国烂片多,再烂总能找到更烂为你垫底。
冯小刚的监制看来也不能作为有力保证,当公路片看也不是很合格,很多剧情有逻辑硬伤。 冲女神逗一乐得了,也不计较了。
补标。
陈柏霖么么哒
电影很好看,悬疑喜剧,紧张的同时又有黑色幽默,笑点不会庸俗,场景特别美,配乐很赞,演员表现都很出色。大仁哥印象最深的就是韩语好流利,孙艺珍美美美身材好,乔振宇形象颠覆演技点赞,大头萌死了,韩国的几个演员表现都不错,推荐推荐
不喜欢陈柏霖,不喜欢孙艺珍,其他的演员真是更没什么好评价的了,编剧也真是疯了,当儿童节的娱乐节目看吧,我能说我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关晓彤看得吗!!!编剧能不能在剧中交代下,神父和杀手的关系,也不知道是剪辑的问题,还是编剧的问题~~
让孙艺珍演这种一眼猜透的角色,浪费
山寨得让人不忍心看
故事发展还可以,来看孙艺珍女神。
很开心没让我失望,并且还觉得它很惊艳,黑色幽默贯穿始终,不刻意追求什么,而是简单、完整地讲好一个故事。这大概是我看过的中韩演员合作最妥帖的一次,陈柏霖几乎全程飙韩语,真是做足功课,孙艺珍在女神的基础上更添了一丝帅气,二人组CP虽然还不太习惯,但都是我欣赏的人所以毫无违和感啦。
典型的黑色幽默电影,犯罪题材交织着冷笑话,节奏不错,情节流畅,角色和线索多而不乱,但新导演几条线索聚拢的不是很好,相对有些散,好在剧本不错。孙艺珍果然是女神,片中的黑超扮相有点像凯瑟琳·泽塔琼斯,大仁哥韩语说得不错,申贤俊片中酷且中二,鼓励一下
电影质量算不上好,只是对孙艺珍更加喜欢了
些许韩味
如果蠢蛋必须死,大概这个导演死定了
哎呦挺喜欢推销内哥们的啊 女主角这条线太干瘪啦
坏蛋必须要用恶搞的方式去死才会爽、几个冷幽默的段子很逗、陈柏霖一口流利的韩语也是帅的一塌糊涂、就是觉得没必要把整个故事前后解释的一清二楚、这类型多些留白、多些让人思考的地方、会更精致一些吧。
片子真是相当的莫名其妙 湾湾跟棒子主抗真是扑上加扑的节奏 投资制片可长点心吧
好无聊啊。。
看得出有用心铺垫的线索 但是不知为什么 前30分钟打不起精神。画面色彩和拍摄不错,也喜欢人物主次间角色的区分和衔接。结尾曲《Young For You》好评。要拍出好片 光用心还不够啊
没有初恋和坏旧,带点推理的故事情节,孙艺珍,陈柏霖,乔振宇三位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