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难评价的剧。
有人说它比《鱿鱼游戏》更加黑暗刺激,充分揭露了人性有多么残忍;
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代表了韩国社会的几个典型角色:财阀、政客、底层劳工等等。
可6.8分的豆瓣评价,又说明这部剧肯定是有些瑕疵,没得到观众普遍认可。
但我在看完后想说,刻画人性和社会黑暗只是这部剧的一个侧面。
它明明是通过游戏形式,讲了一部人类的剥削史,一部底层民众反抗的革命史。
同时也赤裸裸地揭示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的思维,如何把我们每个人变成小丑。
这就是网飞最近推出的新剧《第8个秀》。
该剧由两部韩国漫画改编而来,分别是《金钱游戏》和《争夺游戏》。
《第8个秀》是没有NPC的生存游戏,全程只有八个在社会上走投无路的人参与。
他们进入一个封闭的空间,这里有八个楼层,选手们选择相应的房卡并入住对应楼层,只要在这里待着就能拿到钱。
故事的主角是住在三层的小伙子,他因被骗而踏入高利贷陷阱,无论怎么拼命打工都还不起。
就在他来到桥上准备“一跃解千愁”时,正好被邀请进入这个节目,并选择了三号楼层入住。
房间里只有一部电话,一块显示屏,和一个用于上下运输的传送槽。
屏幕上不断跃动的数字告诉他,自己每分钟能赚到三万韩元大概一百六十块人民币,一天差不多能赚到二十多万。
不过屋子里什么物资都没有,想要买被子睡觉,都得通过电话用屏幕上积攒的钱购买。
只不过这里购买物资的价格,是外界的十倍。
这意味着想要攒钱就得省吃俭用,最好仅靠节目组每天通过传送槽提供的水和食物生存。
本以为大家都得省吃俭用,没有什么区别。
但当参赛者们会面后,才发现规则之外还有阶级划分,楼层高低决定嘉宾收入多少。
一楼的选手因为腿瘸选择住底层,却没想到这里不但房间狭小,而且每分钟只能赚一万韩元。
二楼是个女侠,武功了得,每分钟能赚两万韩元。
三号选手的居住面积和每分钟赚到的钱,是一二层加起来的总和。
以此类推,四层选手每分钟五万元,五层是八万,六层是十三万,七层是二十一万。
而最高层八号,每分钟可赚三十四万。
八楼选手不但钱多房子大,而且掌控着所有人的资源的分配。
节目组每天给选手们提供的食物和水,会经过房间内的传送带送达,而传送带的第一站便是八楼的房间。
八层房主要是想使坏,只需拿走所有的饭和水,其余房间就只能饿着。
在这样的游戏设计下,八层楼的玩家瞬间划分为八个阶层。
而更糟糕的消息是,八楼这位有点癫,是个典型的韩剧疯批美人。
人家不在乎攒钱,也不在乎游戏公不公平,更不在乎其他人过得怎么样。
不过如果仅仅是收入不平等的话,还不足以造成什么恶劣后果,可怕的是这个游戏还设定了逼玩家“生产时间”的规则。
该游戏的时长不固定,只要玩家们有节目效果,让监控背后的观众感兴趣,那么节目组就会奖励时长。
而对玩家来说,时长自然多多益善,毕竟待得越久他们赚得越多。
那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让幕后观众感兴趣呢?
正好七楼的玩家是编剧出身,他和三楼提议进行才艺表演,赚取了不少时间。
可这些节目多表演两次就没有新鲜感了,想要继续赚取时间,选手们的表演只能走向人类永恒感兴趣的那几个主题:暴力、涩情、猎奇。
那谁该成为施暴者,谁又该成为可怜虫逗观众开心呢?
一开始,大家通过游戏输赢确定究竟谁是施暴者,谁来接受惩罚。
可当八号输了要接受暴力惩罚时,她直接掀桌子。
她掌握着食物和水的分配,又能靠丰厚的资金购买任何武器,于是她拉拢5-7层这些日子宽裕的人,成为统治阶级。
七号做军师,左右摇摆的五号当个狗腿子,而最为魁梧的六号则充当暴力机关。
团队成立后,他们强迫1-4层的贫困人员,每天必须通过暴力游戏去赚时间。
上位者负责制定游戏规则和KPI,只有赚完时间指标,贫困人员才能拿到维持生存的食物和水。
下层人当然不乐意,但多挨两顿打多挨两天饿之后,他们啥也不敢计较了,只能任上层摆布。
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工一样,用自己的身心健康换可怜的生存物资。
这场游戏因为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本质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了。
不过《第8个秀》并不完全是以放大个人的恶来展现社会的恶。
因为哪怕是小社会中的最高掌权人8号,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反派。
在外人眼中,她是疯子,拿人命找乐子,完全不在乎公平正义。
而在参加节目之前,她只是因一个追求艺术理想而不得志,导致神经出了问题的可怜人。
统治阶层最暴躁的六号,每天挥舞着八号给他的棒球棍,肆意殴打1-4层的人。
他原本是一个棒球明星,因为赌博被队伍开除,只能转行干二手车销售谋生。
可是六号过于实诚,总是告诉客户二手车的真实车况,导致他总是因销售额不足而被老板斥责。
节目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恶人。
而当节目组为他们分出阶级后,一部分人就必然变成恶人,开始剥削下层阶级。
就像现实中的韩国财阀未必都是坏人,但当他们坐上那个位置后,便都不干人事了。
不过有压迫自然会有反抗。
剥削阶级中的良心知识分子7号,与受压迫最深的1-3号联合发动政变。
他们推翻了8号为首的统治,并将上位者全部捆绑控制。
然而这些革命者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掌控全局,他们一来没能牢牢控制住武器。
二来没有彻底镇压上位者,放松了对六号和八号的警惕。
三来革命者人心不齐,原本他们一起受苦受难身心俱疲,决定不再整活增加游戏时长,只等节目时间耗尽就拿着钱离开这里。
但赚钱最少的一号想多赚点,于是背着所有人向欺负过他的人施暴,暗中赚到游戏时间。
这三点共同导致,被关押的八号和六号等人找到了时机反击。
所以说《第8个秀》与其说是揭露人性黑暗的剧,不如说是模拟了一遍人类历史。
镇压与反抗总是交替进行的,在八号复辟后,底层阶级也进行了新一轮的反抗。
这时藏得最深的一号表示他知道一个秘密,节目中的房间也可以花钱购买。
他一直想延续游戏,就是为了攒够十亿韩元好买房,把自己换到八楼去享受。
然而等他们真的花了十亿韩元,获得买房资格后,却只得到了一份报价单。
一到八层的房间需要另行支付费用购买,楼层越高价格越贵,贵到低层的几个人绝对无法购买。
这里便通过游戏道出了韩国社会的真相:人与人的区别在投胎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下层人没有任何机会可以跻身上流。
你以为能靠攒钱买房发家致富,可真的上车后才发现自己是最大的韭菜。
《第8个秀》对韩国社会的辛辣讽刺,对阶级压迫的露骨刻画,颇有《寄生虫》的意蕴。
而节目的最后,这部剧还终极讽刺了一下如今的互联网现状。
我们回想一下节目中的设定,八位选手整活给监控背后的观众看,观众只要感兴趣并且持续关注,选手们就能获得游戏时长并得到钱。
这不就是如今自媒体的普遍收益模式。
而选手们为了获得时长而内斗乃至互相伤害,甚至进行“睡眠剥夺实验”这样违反人道主义的猎奇行为,不正对应了现实中众多博主为了博眼球而进行危险的猎奇行为。
区别只在于现实中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多多少少还是有底线的,而节目里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就只能越玩越暴力。
在韩剧《鱿鱼游戏》中,一群选手在生死游戏中搏杀,只为了给高高在上的有权有势之人提供乐子。
而《第8个秀》则是想要警示,看乐子的绝不止有权势的人。
在“流量为王”的思维下,你我就是在摄像头背后的芸芸看客。
在韩国这样贫富不均的社会中,你我就是在游戏里赌命提供爆点的玩家。
整体来说,《第8个秀》不是一部特别爽的剧,其中的许多剧情转折,需要观众思考。
如果单纯以一部网剧来评价,《第8个秀》的表现力又比较弱。
不过对于喜欢黑色题材和政治题材的观众,《第8个秀》十分值得观看。
尤其是第2集到第6之间的剧情,值得好好揣摩。
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烷烃
8个人,只要在自己对应的房间躺着,每分钟就会得到相应的钱,你想想躺在那一分钟就能赚150块,这是三楼男主的,一楼是52元,八楼是1800元,是每分钟奥,但是在房间里买日常用品就是平常的100倍,3块钱的饮料在房间里是300块,出了房间可以利用大家共有的时间来购买。
八楼的主人是个疯批美人,看着单蠢好说话,暴露了自己超高的收入以及每日12份免费的食物和水,听到此楼下没有饭吃的人就开始要求要按份分饭,七楼是智商在线的眼睛小哥,六楼是暴躁男,五楼是 墙头草舔狗女 ,四楼是 圣母心泛滥的女人 ,三楼是男主小哥,二楼 健身白毛女 ,一楼是腿脚不好的大叔。
刚开始还能保持其乐融融,但随着时间减少,大家开始挣时间,先是爬楼梯,但时间越给越少,腿脚不便的大叔无法爬楼梯就主动收集楼上的垃圾和排泄物;后来才艺表演博取眼球赚时间,没想到大家各出奇招,除了男主和墙头草女,于是男主又承担起后续排泄物和垃圾的存放;大家又想到国王游戏来让镜头外的人们多给时间,桃色国王游戏渐渐被玩成了暴力血腥游戏,有人作弊,这个导火索成功划分了明确的阶级等级,5-8楼一伙虐待压制1-4楼来赚时间。
7楼眼睛小哥示意1-4楼反抗且成功了,1-4楼都想快点结束时间出去,而1楼大叔说想赚到10亿韩元在出去,开始以为是要赚够女儿的手术费,2-4楼众人还说出去给大叔凑够 ,结果他背地里将5-8号搞成暗伤增加时长,并且精神错乱的圣母女放了568号,底层人又陷入了炼狱。
一楼大叔说出了最深的秘密,十亿韩元就能换房间,于是说通了墙头草女后又搞了一回叛乱,兴奋的准备换房间的人们打通电话后才知道每间房子的价格不一样,买8楼得到百亿千亿的,奔溃的1楼大叔走上高空绳索表演赚时间,绝望的他掉下绳索掉入火海中,男主等人救出奄奄一息的1楼大叔,终于想到出去的办法,破坏整个场馆的监控。
终于大家都出去了,除了1楼大叔,7楼眼镜男给1楼大叔家寄去了10亿韩元,男主为1楼大叔举行了葬礼,仅有几人来参加葬礼并恍若隔世。
这等级分明的阶级游戏被导演编剧玩的明白呀,值得一看吧。
真是一场人性的盛大嘲讽秀,与《鱿鱼游戏》《金字塔游戏》一样,近几年关于人性的嘲讽,网飞和韩国合作了众多短剧。
戏剧性拉满,嘲讽拉满,精品良多。
作者很巧妙得选择3号作为第一人称视角,暗瑜大多数的普通群体视角。
这个社会大多数是自以为高人一等,实际却又低于大部分人的自我。
每一步都是值得深思与探索的镜头语言。
比如出于道德被电击的3号昏迷后,来探访的仅有1.2.3号房,越是缺少金钱的人,越容易被道德感束缚。
另外,千玗嬉的演技真的每次都挑战不同角色,很令人惊喜。
剧里有太多bug了,编剧不就是想说“你瞧,上位者一开始就是上位者的角色了,而底层注定要苦苦挣扎”这类迎合大众的这么一个故事,加上血腥、暴力的情节作为一部爽片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实则故事真的很垃圾,那些人物完全是提线木偶般的被操纵,而现实中的人比这灵活多了,不会这么按照既定情节发展。
我就随便写写一些脑洞破了规则:1.比如8楼不就是可以通过水和食物拿捏所有人吗,那我直接躺在传送带上,这样就不会运送水和食物了,8楼就无法剥削了,等她也饿得渴得不行了,就会同意和大家平等相处。
甚至我可以再过分一点,直接买把斧头把传送带砸了,这样游戏玩不下去了,直接结束走人。
如果这样做可以告诉所有人,任何人都可以按下自己的“game over”按钮,而不是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2.还有8楼不是牛逼吗,那我可以直接把她房卡抢过来,让她进不了她自己房间,这样我就可以每天用她的房卡取餐和水出来和大家用。
3.每个人都给自己买枪,这样谁非要拿捏谁直接拔枪伺候。
想赚时间可以,公平游戏,公平做事。
以上只是举几个脑洞破坏规则。
其实这个游戏要真放在现实里,应该是反过来的,因为大家的利益不一样。
挣得少的会说我挣得少我凭什么卖力多去赚时间,而且时间越长,贫富差距越大,那挣得少的更不会有动力了。
挣得多反而因为单位时间赚得多而受到剥削,因为你挣得多时间增加对你最有利啊,所以应该反过来挣得少的会剥削挣得多的。
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我认为这个游戏并不能说明社会现实的问题,完全是编剧那些主观的偏见操纵这些提线木偶般的角色,用血腥暴力的情节来刺激受众,比抖音那些擦边、炫富、卖惨、扮丑的要恶心得多,在我看来,这个剧的导演和编剧才是剥削者,看这个剧为其叫好者才是被剥削者,他们掉入导演和编剧为他们铺设的“爽片”陷阱,用这种“饕餮盛宴”来哗众取宠,最后不过是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再次围猎罢了。
没有明确规则,却有规则之约的游戏!
公共资源和个人财富分开!
大家都想占公共资源的便宜!
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私欲!
公共资源有限,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加时间,手段是规则,规则不明确需要通过分析实践达到!
最后发现只能迎合任性最黑暗的部分才是幕后统治者最喜欢看到的,即底层互撕…最开始是爬楼劳动,分组公平劳动,到劳动者得食物了,再到到残疾人退出,出现了第一次好的人性表现,帮他人完成劳动!
残疾人提出通过美化环境代替劳动!
然后是投票选收垃圾的人,第一次展示规则对于顶层是没用的!
顶层通过控制食物打破规则!
开始玩国王游戏!
所有人都以为公平的游戏却早已被人暗中操作!
但发现了规则被控制而先发制人,出现的结果却是,受罚之高层直接推翻规则!
接着按楼层出现了两个阶级,制定规则的高楼层,和通过参与游戏受罚来获得时长的延续!
阶级隐喻:楼层从上到下,能够得到的每分钟回报递减,而且最高一层控制食物和水的分配!
人物8楼:统治阶级7楼统治阶级的智囊(这类人最可恨,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会比统治阶级更恶毒!
前期还和3楼暗中联手要制止导向恶的发展,后面就反刺3楼,到最后彻底被打手收服,成为统治最强力的工具人)6楼统治阶级的打手5楼统治阶级的规则执行者玩游戏开始的坐位已经明确表达出来!
1-4楼都是底层蝼蚁,靠出卖劳动换取统治阶级高兴了才赏赐不高兴会随时改变规则的基本需求!
2楼是被统治中的专业人才,却因为阶级和正义,无法获得和能力匹配到正义!
被统治阶级联合反抗,统治阶级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恐吓,收买合作的人,同时武力威胁!
果然被统治阶级立刻出现内部分裂!
后见真的隐喻太高了,高楼层的人衣食无忧,自娱自乐,还觉得无聊!
低楼层过着非人的折磨生活,谋划革命!
最开始对低楼层游戏参与感很高,拿他们取乐,但后面直接忽视了他们,虽然他们还在继续游戏但俨然这只是赚钱时间的游戏景观罢了,高楼层已经只关注自己的事了!
只留下一个统治者的监督者。
革命差点失败,还是胆小怕事的男主惹的祸!
统治就是暴力压制!
一个阶级暴力压制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没有软弱可言,5楼的投降主义带来的就是革命的失败!
而统治阶级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发生分裂!
打手喧宾夺主只能迎来统治者的打击!
8楼买所有人的影片来看,象征意味浓厚,统治者拥有金钱,金钱购买权力,这成了监控被统治者的手段!
最残忍的人体实验睡眠剥夺,证明了统治阶级有着更大的想象力创造酷刑手段来让被统治阶级臣服!
而竟然还发出了“他们像世人一样痛苦,怎能办?
用艺术表达出来、发泄出来!
他们旨在解决自己产生难过的情绪,而不是解决痛苦本身!
楼层是可以换的,意味着阶级关系是可以转换的,但大部分人习惯了被安排的命运并没有意识到原来还有这种选项!
而一旦有人意识到,并普及这种观念,可能引来的是每个人都觊觎那个最好的楼层最高的位置!
给底层一个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在最高的位置!
却没有说这个位置的代价压根不会让底层有机会获得,这只是愚弄底层的手段罢了…金句:一旦被习惯欺负,彻底习惯之后,就会真的习以为常!
这是统治之所以能够维护统治的根本原因!
余生都被高层当作赚钱工具的预感错不了…
第8个秀 (2024)6.92024 / 韩国 / 剧情 / 韩在林 / 柳俊烈 千玗嬉每一层恰好代表了对应的不同阶级,人无法实现完全平等,且想要跨越阶层是多么艰难。
翻了身的底层,没有接触过高等教育没有享受过上等资源,跃层太快反而变得不知所措,无头苍蝇般,走向独裁到灭亡。
而只有足够残忍的有权势的人才能统治“世界”。
在画面设计上,现实世界画幅是电视制式窄画幅,而“节目”里采用的是一般用来展现现实的全画幅,预示着,这个“假”的世界,才是人“真实”的一面。
第七集禁止睡眠实验那一段拍的很精彩。
3楼的幻觉展现出来的都是他的潜意识。
小丑🤡看似最弱小滑稽人畜无害,但别忘了,🤡也能吃掉大王🃏哦。
虽然剧情方面觉得有点bug,比如为什么厕所不能建在外面?
4楼有机会为什么不干掉8楼?
1楼最后为什么搞那么危险的表演?
禁止睡眠那么久之后马上各种战斗然后一直还不睡不困吗…但总体还是不错,印象深刻。
觉得比鱿鱼游戏还精彩。
从1988后第一次看狗焕的其他戏,演这种普通人“小角色”很适合。
其他人演得也得很好。
看评论说是漫改,原著漫画叫《金钱游戏》,有空再看看漫画是怎么样的。
乍一看是丛林法则/人性禁不起试探那套,但其实这部有更大更深的解读空间:1、强烈的社会隐喻和阶级暗示;2、传播和媒介,如利维坦般的平台,流量和金钱对内容的裹挟,以及对人的扭曲;3、政治哲学,社会组织形式和意识形态。
广场戏就是社会学实验,可以看到各个流派下的社会管理和运行方式,以及其后果,比如:是否要关注底层和弱势;劳动和分配、分工/职业的诞生;何为公平与道德正义等。
当然所有模式最终都会失败,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在走向崩塌中不断调整的过程。
题外:不过戏外骚操作也太多了😅男主和声援男主的男导。
这部剧已经看完有段时间了,但一直不敢写剧评,可能还是对现实社会存在一点幻想,不忍心让自己死心吧。
这部剧用一个类似玩笑的游戏把八个完全无关联的人放在一起,让他们揭示了关于生存,金钱,权利,阶级和规则的现实荒诞性。
就像现在流行的那句话,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这八个临时凑到一起的人就像随机组成了个小社会。
这也充分说明了人类真的是社会性动物,放在一起就会有故事。
真相一: 资源再多都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
这是由一部分人性决定的。
获得更多生存资源的人永远觉得是自己应得的,得不到的人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但是一旦归结到是运气问题,大家就会学着接受。
越是低阶层的人越是要求公平,而高阶层的人想要的永远不是公平而是特权。
真相二: 道德底线在欲望面前太难守住了。
人就是浑身上下充满原始欲望的个体。
不管是更多的衣服,还是更大的房子,没有人会拒绝拥有。
而且剧中更暗示了越早抛掉所谓的道德就越早能获得想要的一切。
压榨他人的剩余价值一向是富人积累财富的正常手段。
真相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当规则失去最基本的公正公平,那离整个社会的崩坏就不远了。
最后为了结束这一切,三号打坏了所有摄像头,游戏被迫只能终止。
高阶层的人永远不要低估低阶层人的反抗,大家都是人,被逼出来的潜力是无限的。
最后结局中无人对一号的死负责任,可见人的单个体生命在整个社会发展洪流里根本不值一提,这也是让人心寒的地方。
这个社会里人人为己,却人人无法保全自己。
鱿鱼游戏和饥饿站台的结合体。
zi产和wu产,上中下三阶层,8楼是上层掌握生存资源,7楼、6楼、4楼是中层管理者,一个制定规则,一个推动规则,一个谄臣说客。
脑子和体力基本要有一个。
5、3、2、1属于底层被奴役的人群,基本只有体力,没什么脑子,容易被离间,被道德洗脑。
总是天真地希望会有圆满结局。
上层负责资源分配,中层设计游戏规则,底层负责参与游戏和创造结果。
在无人管理的地方,人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底线。
通过资源分配,设置奖惩机制,让底层必须参与到游戏中,竞争有限的资源,导致疯狂内卷,在底层筛选赢家来惩罚输家,制造对立,人性的贪嗔痴慢疑会让群体进入互害模式,让仇恨在内部滋生、消化,矛盾被转移,真相难以发觉,中层和上层就能高枕无忧。
看!
一个游戏完美地展现了社会运行机制的缩影。
而你的定位是几楼呢?
底层是极其容易被分化的,因为生存资源和教育资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自古以来农民起义几乎没有成功的。
因为教育缺乏导致的算力匮乏进而短视。
等靠要,拒绝面对现实,道德高潮,只能沦为底层。
且,如果身份调换,他们只会更狠,因为匮乏带来不可磨灭的灵魂烙印。
这种伤害难以消化,纵观历史,寒门子弟成为官员以后,通常贪得更狠,且贪完还不舍得花,这是一种报复性补偿。
上层一直在宣扬穷好,富坏的主流价值观。
就真的会有很多蠢货相信,并且为了获取道德高地的情绪价值,甘愿被锁死在底层。
群体造就区间引力,把一切试图背叛阶级的人拉回来。
道理跟螃蟹定律一样。
上层互助为利益,底层互害为情绪。
一种价值观流行的时候,多想想,谁创造的?
谁宣扬的?
有什么目的?
谁损失谁获益?
然后顺势而为。
7楼在最后的剧本里说:“大家都不希望高层过得太好。
”然而期待是期待,事实是事实。
谁是镜头中的人谁是镜头中的人?
这个并不难回答,剧情开始就已经很清楚了,一个从一无所有到负债累累的落魄者。
就像一道神光照进它的生活, 在他绝望的时候给他从头再来的希望,参加一个游戏。
游戏看着也不难,有金钱作为奖励,有有限的规则作为约束,但也像其它的种种游戏一样,更多的挑战、乐趣和凶险在于未被说明的规则。
作为参与者,很快发现取悦镜头后的人是最大化奖励的一个方式,所以各显才能,杂耍、歌舞、成人内容,每个人都在摸索奖励更多的方式,最终还是以血腥、刺激的搏斗乃至死亡更让镜头后的人满意。
但是,镜头后的人毫无责任,因为没有任何一条明文规则要求他们如此,甚至没有任何一条明文规则引导他们如此。
镜头前的人是自发地、自愿地做出他们的行为。
影视终究被审查束缚了手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都可以直面现实,但是从直播唱歌、跳舞、说笑到谩骂、吹牛、玩转盘,甚至吃排泄物、造人,每一种方式几乎都被尝试,我们也都并不陌生,并且同样没有任何一条明文规则指导他们那么去做。
那么为什么需要镜头前的人呢?
剧情给出的解释是富豪的取乐,但是我们的理性会告诉我们,即使剧中是富豪的取乐,那么现实呢,现实中那个富豪需要如此低级的取乐?
也许,是我的理解过于低级。
镜头前的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没有任何一个富豪看着这个会自得其乐,而通过镜头、通过活跃用户、通过数据、通过财报、通过股价、通过财富的变化,才能让现实中的富豪开怀大笑。
打开镜头是表演者,关上镜头就不是了吗?
并没有,闯红灯的外卖小哥、挤地铁的打工人、996的福报者,没有任何人、任何明确的规则要求他们如此,是他们的自我探索找到了这种种方式,自愿成为奋斗者。
那么镜头后又是谁呢?
剧情很明确,是富豪们。
但是再问一遍,镜头后是谁、是谁在观看、是谁在叫好、是谁在寻找新鲜刺激?
好吧,是我,是屏幕后的我。
是一个叫奈飞的公司、是一个叫抖音的公司、是一个叫快手的公司、是一个叫谷歌的公司、是一个叫……是他们举起了摄像头,并且鼓励我自己举起摄像头,寻求记录、需求新鲜、寻求刺激。
镜头后面是他们,但镜头后终究是我,是我在看。
我的脑子已经混沌,我怎么既在镜头前,又在镜头后,“我”究竟是谁?
我既在游戏中探寻规则、竭力表演,讨好观看者,又在得空休息时成为观看者。
是我为我自己表演、我为我自己劳作,但是我怎么感受不到快乐?
时间意味着财富这个游戏规则简直是再通俗易懂不过了。
“时间就是金钱”嘛,只要读过几本课本或者听过几次教导的人都是对此耳熟能详。
但是,就好像是剧中的人物一般,从来没有任何规则写明“时间就是金钱,但是不同人的时间并不等值,不是可以等同于同样的金钱”,也极少有人如此教导我们,我们也往往是在某个瞬间才能意识到。
8楼人的一天远远贵于1楼人的一天,同样是时间、同样能换成金钱,确实不同数量的金钱,我很难接受,我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不可以交易,但是金钱可以,金钱可以合法交易。
这个在剧中不曾着重体现,但是作为镜头前的“我”是深有体会。
“我”不想花时间做饭,可以用金钱还节省这份时间,而节省的时间,再去换金钱,如此循环。
同样的距离,有人火车几天,有人飞机几个小时;同样的病,有人乡村诊所、有人特护病房,如此种种,8楼和1楼的人,各有各的时间,各有各的花费。
时间意味着财富,那么拥有显示牌上那么多的时间,有什么用?换成金钱吗,那金钱又换成什么呢,别人的时间吗?
时间换金钱、金钱换时间,如此交替,我的脑子再一次陷入混沌。
上位者的稳定性8楼待遇优于1楼,那么是谁、或者是怎么决定了谁在8楼呢?
偶然。
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凭借,只是偶然,就像站在无知之幕后,在游戏开始前,没有人知道要面临什么样的游戏,没人有人知道选哪个数字比较好,甚至不知道那代表了楼层。
也就是8楼的富贵者并非注定富贵,1楼的窘迫者并非注定窘迫,但游戏开始了,8个人都可以心安理得得拥有这规则所给予的一切。
游戏开始,每个人看着都很良善,想必也都是保持着一颗良善之心,但是为什么良善和合作没能持久,不能“善“始”善“终呢?
是平均的分工因为个体的差异出现了意见的不同意,随后每个人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开始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依此行动。
意见和想法的不同意也必定会起冲突,而由能力或者资源占用的人便成了小群体的决策者和被依赖者。
有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占劣势的异见者便会寻求复仇来达到所谓的公平,但是利益占优群体的8楼自然也有更多的资源去号令或拉拢自己的群体,武力便是重要要素。
而镇压了异见者之后,断水断食物,用控制关键生存物资来进行威慑,而后有垄断购物的电话来垄断武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上位者地位。
但是上位者天生存在一个悖论,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就要有护卫者,而护卫者需要利益来拉拢,保持忠诚,而保持上位者地位本身就是因为过分不想共享所拥有的利益。
所以当8楼有了枪,有了独自垄断的压制性暴力,傻大个的存在就可有可无了;并且上位者利益的长时间独享也必定造成了支持者忠诚度的下降乃至小时,最后成为孤家寡人。
漫画版没有看过,但能感觉到电视剧版的收敛和拘束。
最后的精彩也聚焦到了1号的跳跃上面。
是啊,没规定你不能到达8楼,但是到8楼的方式你负担不起,你只能一次一次地跳跃、在高空细绳上跳跃,在最高点,到达8楼的高度,看见阳光,看见未来。
如果说日本是以冒险打怪升级类的动漫吸引我,那么韩国就是以社会角斗场类的剧集吸引我。
《鱿鱼游戏》、《金字塔游戏》还有这部以及许多的漫画,虽然不怎么系统、不怎么深刻,但是总是有所思索,有所表达,而不只是皇家情事、宫闱内乱、仙侠爱恋类的烂俗剧情。
8集连刷,对1🌟表示震惊
高层人一秒所获之利是底层数倍,非常形象,财富就是操控人的权力,刺刀见红的大逃生甚至还有刺激肾上腺的爽感,本片上对下的真心欺辱却真实的令人不适
还挺不错的,这是个社会寓言呐。
结局有点圆不回来
烂剧。过程拍的太烂。
亲爱的韩在林导演,你真的应该给裴真秀作家和千玗嬉和朴正民跪下
好难看,快进都看不下去的无聊,像是在某个女团mv拍摄期间突然闯进去随随便便拍了一个低成本网剧的感觉。两集弃。
比鱿鱼游戏差太多,前面还有点新奇感,后面完全套路看不下去
魔幻现实?娱乐性和讽刺性都很强,很喜欢。
是想挖掘人性还是想表达阶级问题?不能既要又要
1: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暗藏心眼(为女儿拼命的父亲)2/3/5/7:强干型/怂包型/圣母型/聪明型善者4:典型抱大腿的墙头草6/8:暴力男/疯恶女(她总让我想到雪莉)《饥饿站台》 +《鱿鱼游戏》 但内容不够精彩人性的探讨不够深入 内心独白全给了男主其他人仿佛都是突出暴力的工具人而已关键暴力不美学甚至让人感到极度不适 结局是我没想到的1楼的意外牺牲换取了所有人的自由PS. 男主吃播声效那个把我看笑了 抖音刷到过的都懂😂
没啥看头。
优点基本没发现,缺点挑最大的说两个:一个是,伪聪明,瞎批评,自以为是的反映现实,貌似深刻其实GP不通,但这一点可以给一个缓和的理由,毕竟到现在为止这类“游戏”题材已经多到很难出新意了;另一个是,再想影射,也还是得合乎普通观众的思维逻辑,我猜这就是很多热评都嫌它“降智”和“低配”的原因,这个原因很难原谅,因为它不存在才智的问题,它只存在——要么是错用了资格不够的编剧,要么就是压根不在乎剧本的优劣。
设定过于直白 然后全程低能 怎么敢蹭鱿鱼游戏的啊?
有一说一 看丑男就算了 还要看丑男拉屎...
忍不住从第五集跳到最后一集,还是失望了,把8分的设定拍成4分,勉为其难给千姐加一🌟。就这,拍了整整一年?(千姐这部你确实是救场的吧)整部的氛围感,紧张感,新鲜感,对社会生存法则的剖析,还不如去看b站up主对原漫的解析来得精彩,结尾还直接硬拉价值……最近的韩剧真的好拉……
鱿鱼游戏+饥饿站台。人性本质在极端情况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很多地方都有漏洞,但结局还是做到了一种情怀上的升华。
是做了什么错事在周五的晚上打开这部号称鱿鱼游戏第二的剧?那只能酸一下了,来看看稠男影帝吧😑真是令人不适,三集弃
一般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