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西游记》(我指的是TVB 96年那一版),最讨厌的角色,是孙悟空。
他明明这么顽劣,却是一身的本领;他明明这么傲慢,却被披上正义的外衣。
他每次大难临头,总有观世音菩萨出来打救,却是所有心目中的东方超级英雄。
他的性格里展现了所有人都渴望却要极力掩盖的任性,他的金箍棒承载了所有人都渴望但得不到的本领。
就凭他是石头蹦出来的?
反而猪八戒让人倍感亲切。
他资质平庸,容易被七情六欲所困,遇到困难会退缩,遇到诱惑会低头,他没有优秀的孙悟空那么优秀,也没有愚钝的沙僧那么愚钝,磕磕绊绊却平平安安度过一生。
我们大多数的平庸普通人,不正是如此吗?
无论什么年纪再看《西游记》,它都是不可取代的经典。
演绎猪八戒的黎耀祥就是一个普通的TVB艺人,磕磕绊绊走过漫长岁月,会一些本领,拿下三个视帝。
这是成就,但不是值得傲慢的荣誉。
在他之下,有很多沙僧苦苦挣扎,在他之上,是天王巨星的璀璨星空。
黎耀祥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他不轻易说要北上捞金,他知道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哪里。
(此处,绝对不是贬低他的意思)
而演绎孙悟空的张卫健,入戏程度与黎耀祥一样深刻。
他坚信自己出类拔萃,即使《西游记》已经杀青,他也无法跳出剧本来看待自己的人生。
他就像大多数打了鸡血的偶像剧女主角一样,每天都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你是齐天大圣)。
于是,当有人说他没有“毛”就一文不值的时候,他会气到炸裂。
《西游记》里,孙悟空被二郎神骂他为“妖猴”时,气到把二郎神的庙都拆了。
他在自己心目中,是齐天大圣,你全家才是妖猴。
关注娱乐圈的朋友,应该都或多或少看过一些新闻,对于爆红的艺人,经纪公司都喜欢给他们说教:不要以为你们现在很红啊,观众很容易就忘记你们是谁了(比如霍汶希和Twins)。
此举的目的是在于告诫他们,不要被人气冲昏了头脑。
当然,经纪公司也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希望艺人有危机意识,那么就更容易被控制。
张卫健是TVB的合约艺人。
TVB是个什么厂牌?
当然希望对艺人有绝对的主导权,不然旗下几百号亲生仔怎么管理?
不然那些红了就一脚把自己踢飞到内地挖金的难题怎么突破?
但张卫健对这件事不是这么理解的,他觉得这是TVB高层对自己人格的侮辱,犹如说自己是“妖猴”。
他感到委屈至极,此后接受采访,都把这件事拿出来数落一番。
他还跑去剪了一个光头,证明自己没有毛也能红。
仔细一想,好幼稚哦!
结果是,他离开了TVB。
而我们的童年回忆里,多了一个陈浩民演绎的孙悟空。
陈浩民就是我们上述说的“猪八戒”式的平淡,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而张卫健,又自己演了有一次《齐天大圣孙悟空》,目的就是要拆“二郎神”的庙。
但是,这部剧实在乱七八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不需要提出质疑。
反而,他演绎的《少年张三丰》《小宝与康熙》还有点水花。
这样看来,张卫健应该明白,他的成就与有毛没毛,根本没有太大的关系。
内地好长一段时间里,白天剧场和黄金剧集播的都是张卫健的电视剧,他为台湾制作公司拍摄的一系列剧集,都有不错的成绩。
张卫健觉得,自己终于吐气扬眉了。
那些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织毛衣的老奶奶,就是他在水帘洞里的猴子猴孙!
可惜,从2005年的《小鱼儿与花无缺》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亮眼的作品了。
有一个小插曲,当年拍摄这部剧时,他和谢霆锋因为剧中一个男演员经常吃女同事的豆腐,于是对其拳打脚踢,教训到人家住院。
替天行道,张卫健又孙悟空上身了,谢霆锋都甘心为他做一次猪八戒。
世界在变,织毛衣的老奶奶都开始看《一起去看流星雨》这种土味偶像剧了,张卫健开始迷失。
但是,齐天大圣又怎么会失了方寸?
多年以后,他想通了——回香港。
于是,他用孙悟空式的傲慢回归了。
他向700万香港同胞道歉,为自己当年的不辞而别而道歉。
因为1996年拍毕《西游记》以后,张卫健被打入冷宫,继而离巢到台湾发展。
但他觉得,他没有和观众正式说一声“再见”,让观众对他牵肠挂肚22年,是他的错。
于是,他决定回来,再拍一部说广东话的作品,来向大家赔礼道歉。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脑海里想起了郑嘉颖说的那句:我妈都不看港产剧了。
嗯嗯,我妈也是。
新闻当然会写,TVB重金邀请张卫健回巢。
明白人都知道,哪有什么重金啊,就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顺便骗骗商演的钱罢了。
在香港,靠片酬赚钱的明星,都是坐公交车上班的好不啦。
张卫健回巢的这部作品,叫《大帅哥》。
不是靓仔的意思,是大帅+哥,这么读。
事实上,TVB没有给这部剧很高的配置,监制徐康正,拍过《男亲女爱》和《栋笃神探》等,但近年水平很飘忽。
其他演员,你叫得出名字的大概是曹永廉、蔡思贝、洪永城。
这是什么意思?
整部剧没有人能够抢张卫健的风头,他是这部剧绝对的灵魂所在。
这部剧在佛山取景,拍摄时正值盛夏。
洪永城和曹永廉,一到休息时间,就找个阴凉的角落,自己拿着一个手持小风扇思考人生,就像地盘的工人放饭。
相比较之下,张卫健的地位就突显出来了。
他有私人助理,走到哪里都为他打伞,给他递水递风扇。
这大概是因为,剃了光头以后,他离紫外线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一到采访时间,张卫健用鼻孔对着记者,摆出了艺术家的姿态,优雅地说:这部剧我要慢慢拍,剧本和对白要好好构思。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这部剧都在我的掌控之间。
一部剧掌握在一个演员手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坊间传闻范爷会带编剧进组改剧本,张卫健带上自己就够了。
本来这是TVB 50 周年的台庆剧,硬是被“慢”到了51周年才播。
你给你妈做大寿,但礼物明年才送,你妈会高兴吗?
而张卫健所说的好好构思对白,又是指什么呢?
本来剧本写给张卫健的对白是:我要杀了你!
张卫健把这句对白改成:我会将你劏开肚,摆啲鸡肠鹅肠虾肠落去,卷起佢,吊干风干加盐,再慢火炆。
这是我见过,最花心思的注水。
念台词不是在打嘴炮,当年孙悟空的成功,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几句口头禅。
大概是太久没有说粤语台词,他本人又十分喜欢说话,他硬生生把整部剧变成自己的嘴炮联欢大舞台。
动不动就开始跑火车,一有机会就和自己斗语速。
他迫不及待告诉大家:我的嘴巴老当益壮,我还是港剧的第一嘴炮。
别人喜欢向经典致敬,他喜欢向自己致敬。
《西游记》《小宝与康熙》等剧的台词,出现的频率很高。
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里有“帅到掉渣”这样的“潮语”,他现在微整形成了“帅倒喷汁”。
每次说出这四个字,他都露出了齐天大圣式的洋洋得意。
事实上,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觉得“帅到掉渣”很有趣,现在只觉得尴尬到喷汁。
而现在的年少又早熟的00后,不会点开这部剧。
世界在前进,但张卫健没有。
电视剧已经播出了,很多人都看了。
大家都对张卫健的回归感到振奋,网友为他的嘴炮贡献了一些掌声。
确实,要再找一个懂得这样玩转语言的演员很少了,再找一个愿意这样为剧本和对白花心思的演员就更少了。
张卫健在肆意创作,哪怕剧情并不是这么需要的。
他甚至还说,这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港剧了。
抱着看告别作的心情,大家更是失去了理性的判断。
一个真正饱满的剧本,绝对不是只火主角一个人。
杨秀慧和谭凯琪骚成了一个样子,徐荣和李嘉没有什么辨识度,洪永城演成路人甲,他们不重要,他们只是陪衬而已。
但大家依旧在说:哇,好久没有看过这样的港剧了!
因为,世界在前进,但港剧没有。
大家的要求降得很低。
从1996年的《西游记》,到2018年的《大帅哥》,TVB剧没有进步过。
于是一个离巢了22年回归的人,才能够这么得心应手做大圣,那些追着港剧看的人才会被几句炒旧饭的对白哄得乐呵呵。
港剧的式微,才是张卫健傲慢的资本。
看到了这样的《大帅哥》,我反而觉得有点难过。
张卫健不是孙悟空,不是齐天大圣,他不是来取西经普度众生的,他的出现只是拯救了他自己而已。
这么多年下来,平平淡淡里反而更喜欢黎耀祥的小惊喜,至少除了猪八戒以外,还有一句“吔屎啦,梁非凡”。
不刻意,不是注水,却是情深“浓”时的自然流露。
1.尴尬的对白2.演员演得真是看得人很容易出戏,没演技3.女主简直是颗毒药,表演生硬,令人尴尬4.细节处理很粗糙5.完全卖张卫健情怀的剧集,张卫健戏路完全没进步,都是数来宝,各种硬插入的口头禅,顺口溜。
看得我很尴尬6.整体来说,不知为何评分这么高,刷出来的吗?
7.过度消费观众是一种侮辱,从第一集尴尬到30集,中间完全不敢看,不用看。
满满都是大写的尴尬
作为90后,真是看着张卫健的电视剧长大的,他陪伴了我大部分童年看剧时光,方世玉,张三丰,孙悟空,孟小花,唐小顺,小鱼儿,韦小宝,一个个经典的角色,不同的人物个性,深深的感染了我。
他演的都是喜剧,但每部电视剧都让大家流泪,演技在线,比现在的流量小生不知道好多少。
不过最近几年张卫健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不再参演热门主流电视剧,真让人怀念以前那段看剧的时间。
时隔好多年了,如今的我刚刚结婚,孩子也快有了。
张卫健又回来了,看到最新的27集,真是当初看剧的感觉全回来了,感动,有生之年系列,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张卫健担纲主演的精彩电视剧。
虽然有一部分硬伤吧,场景简陋,镇子就这么点人,群演有点少,一部分剧情有些夸张且狗血。
但这些不重要,张卫健的演技在线,把讲义气,表面古灵精怪但内心深思熟虑人生阅历颇丰的大帅哥演的入木三分。
这就够了。
会一直追下去。
已经53了,希望张卫健更多拍些好剧。
张卫健大帅哥从去年一直等一直等,终于12月3号开播。
片头曲很动听,第一集好精彩。
有段这样台词,原本就简单的一句“我要杀了你”,他改成“我会剖开你的肚子,塞些鹅肠鸭肠进去,卷起来,吊起来,风干加盐,再慢火焖......”。
后面还有一段四兄弟一起像唱歌一样很精彩。
总的来说一个字,帅 两个字,好帅 三个字,非常帅 四个字,帅到掉渣 错!
系帅到喷汁。
最后:边果话 时势造英雄,我话 英雄造时势。
【大帅哥】连大帅哥这种名字都能想的出来真是没SEI了 !
自己叫dicky主角就叫狄奇。
哎,又被骗了,以为是4+1个好兄弟,编剧偏偏要把徐荣写死,还要黑化一个洪永城,结尾也挂了。
张卫健眼睛真亮啊,感觉很多年都没有变化,圆圆的光头,他还参与了剧本创作,从一些小小的细节就能看出演员下了多少功夫,一个简简单单的站姿也透着自己的风格,年过半百依然身手敏捷,连珠炮似的台词讲起来行云流水。
其他的演员最喜欢会撒娇的杨秀惠和打戏很棒的李嘉。
挺好看的,谁大谁恶谁正确#我的第109个剧评
大帅哥的一镜到底和秒落泪等神技大家已经在前面的剧情中领教过了,而在最新播出的剧情中,由于受到天骄的威胁,大帅哥不得不表面表现出妥协,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向兄弟们传达实际情况呢?
大帅哥不得不在嘴上说着自愿娶天骄的话给楼上的人听,但同时手上做着与自己所说的话完全相反的手语,简直是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啊有木有,真的神级操作,大帅哥请收下我的膝盖!
没看之前真的很怕是烂片,是张卫健回TVB炒冷饭之作,看完发现还真是炒冷饭之作,可我怎么就那么爱那?
最早他演电影的时候可还是有头发的啊,后来因为和TVB的种种恩怨导致剃光头加出走。
不过也正是他的出走才让我们看到他那么多经典的电视形象,韦小宝,张三丰等都是相当深入人心啊。
不过后来他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没有了什么代表作,这次重回TVB的试水之作,让我看到了原来的他,那个满口废话但是又满口金句的大帅哥。
一惯的浪子风格,有能力,有兄弟,有女人,还能得到人们的爱戴,哈哈。
希望DK能多多继续拍戏,让我们看到那个儿时的他,哈哈,另外也渴望子华神能多多拍TVB,哈哈。
说到不老男神,有一个人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他就是张卫健。
这个对于90后和80后来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他曾经红遍全国,在娱乐圈里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最近,他的一部新剧播出了,TVB50周年台庆剧---《大帅哥》
这部剧对于张卫健的意义很不一样,这是他阔别TVB许久之后的诚意之作。
原本去年就杀青了,可是一直不见播出,小影本来都以为要夭折了。
幸亏没有,《大帅哥》如期播出。
听着这片名,是不是有一丝丝的羞耻和不好意思。
NO,接下来你会更不好意思,这位大帅哥有多帅呢?
帅到掉渣....
呵呵,错,是帅到喷汁!
看到这羞耻的台词,你们应该可以预料到这是一部很张卫健风格的喜剧。
在该片中,他扮演的角色叫做狄奇,讲述的是本来是一个很平凡的一个小人物,在恶势力压迫下奋起反抗的励志故事。
这部剧也是非常的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尤其是在这部剧刚开播的时候。
张卫健在剧中随口的一句台词就让人瞬间泪目,剧中的他说:“各位,你们是不是等了我很久?
不好意思,我来了”
当听到这句话,小影真的要泪奔了,经常看港剧的人对张卫健一定不会陌生,对他的大起大落也不会没有印象。
1996年TVB版的《西游记》,让张卫健火到了大江南北。
他塑造了一个与六小龄童版完全不同的齐天大圣,夸张的灵动中透着一丝贱兮兮。
在古装剧里也能动不动就唱歌,肢体搞笑也很自然,和港式无厘头结合得相得益彰。
那一年,《西游记》在TVB创下高达44点的收视纪录,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
他趁热打铁,不间断的拍戏+广告拍摄,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拼命一年,给TVB挣了4.5个亿,到年底,公司只给了他9万元……
讲真,那个时候的他,真的很火,但火的真的也很憋屈。
只因那是1996年,如果放在当今这个流量明星的时代,张卫健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
当年96版《西游记》在TVB收视丰收,准备筹拍第二季时,张卫健和TVB却因片酬问题而谈崩。
还被某高层嘲讽说“脸上没毛就不值钱”,他最终离开了TVB,去台湾发展。
后来,也不知是不是由于那位高层的讽刺,他索性就剃了光头……
之后四五年间拍的电视剧,让他成功的霸占了内地90后童年的电视机。
从《少年英雄方世玉》到《小鱼儿与花无缺》,从《小宝与康熙》到《少年张三丰》,他的“张氏幽默”看似无厘头,心中却有大智慧。
做人就是要有骨气,别人说你脸上没毛就不值钱,可张卫健偏偏证明了自己脸上哪怕一根毛都没有,还是可以爬回去!
1999年,香港亚视播出了张卫健主演的《少年英雄方世玉》,收视率达24%,还打破了亚视的收视纪录。
这就是张卫健,在被TVB雪藏22年后,脱掉一身毛,光溜溜的张卫健又杀回来了!
从这部剧中,你可以看到张卫健这些年来跌宕起伏的演艺人生。
放眼望去,本片中除了张卫健有点脸熟之外,其他人你可能一个都不认识。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没有什么吸引力的阵容,该剧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播放量破800万,目前该剧累计播放量已破亿。
这就是张卫健的魔力,宝刀未老,谁说老腊肉干不过小鲜肉。
不过说实话,本剧还是有不少无法抹去的诟病,比如垃圾的不能再垃圾的特效。
这衣服的血迹是认真的吗?
这飞奔的老鼠是认真的吗?
而且格局太小,一向大手笔的TVB近年来给人的印象总是很小气,场景布局一看就经费不足。
但这,其实都是外在因素,对于港剧的忠实观众来讲,张卫健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感恩。
尤其是听到一口纯正的粤语口音,想必很多粉丝的眼泪都掉出来了吧。
在现在的社会里,一切都是快速消费,所有的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了,大多数人都丢失掉了最初的本真东西。
而丢失掉的,往往很难再找回来。
所以,当看见以前的人或物时,难免心里会有些触动,当看到张卫健这张不老男神的脸,小影本能的就很开心。
这依旧是一个人物或角色的魅力,张卫健,就是那个当年的大帅哥!
想看VIP电影?
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影荐,回复片名有惊喜喔
这部剧完全就是靠张卫健撑起来的,演技棒得没得说,其他人可能还是有点尬。
剧情一开始我觉得有点无聊,但是看到后面发现还是很有意思的,总体来说就是看大帅哥怎么解决一个个大麻烦。
剧中穿插了许多张卫健以前的经典台词,主要是西游记,还有凉风有信那一段。
而且这部剧有太多金句了:1、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2、拥有以下4样东西的男人万中无一:挂在脸上的自信……;3、阳寿尽,落阴谷,生老病死乃定局(4个人一起说这段话的场景太震撼了)。
还有一个场景比较震撼,就是4个人去排雷那里。
不过这部剧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剧中的主要配角竟然几乎都是被马炭杀的,这才是大BOSS啊。
跟以往的套路不同的是,当A要杀B的时候,如果B做好了被杀的准备、闭眼或者说“你肯定要杀我了”这些时,一般A是杀不了或者又不会再杀B的,没想到这里竟然相反,参照天娇和李细龟。
总得来说,这部剧看得还是很过瘾的,很想一下子就看完它的感觉。
文|jin“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未曾料到,时隔十多年,又在荧屏上听到张卫健用特有的语调,念起这句经典台词。
瞬间脑中满满的回忆。
不过,与我们记忆中常常出现在台剧或内地剧不同,这一次,张卫健是以纯正港剧《大帅哥》,进入观众视野中的。
张卫健在90后大陆观众心中的位置不言而喻。
第一剧集(diyijuji)发现,《大帅哥》在优酷上线后,释出五集便播放量破亿。
与《大帅哥》同档期播出的港剧还有《守护神之保险调查》。
不过,与《大帅哥》纯由TVB出品不同,《守护神之保险调查》是爱奇艺和邵氏兄弟影业合拍的新港剧。
实际上,这种新形式下的港剧,才是近年来港剧在内地的普遍存在形式。
此次,“老”港剧与新港剧在内地视频网站同台对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零时差”播出形式的利弊得失▲▲▲自国内互联网平台崛起后,不仅改变了内地的剧集播出和制作市场,也给了日见颓色的港剧更大的生存空间。
近几年,三大视频网站纷纷与香港制作公司,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合作,挖掘港剧复兴的可能性,且诞生了一批内地与香港合拍的新港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港剧的成绩都有些不如人意。
而内地与香港影视市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探索吸纳香港影视制作人才的方式,而且在电影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比如《红海行动》《无双》《追龙》等。
剧集方面,说到卓有成效的作品,还是去年爱奇艺播出的《盲侠大律师》(又名《踩过界》)。
不过,严格来说,这部剧只是在内地视频网站上播放,制作方面还是由TVB主导。
今年,优酷应该算是三家视频网站中,在港剧板块投入精力最大的一个。
不仅如此,优酷还为纯港剧在内地的传播做出了一个很大的贡献——常规化内地与TVB零时差的播出形式。
据第一剧集(diyijuji)统计,今年以来,优酷已同步TVB播出了《跳跃生命线》《是咁的,法官阁下》《兄弟》《大帅哥》四部剧。
据今年3月份2018香港国际影视展上的消息,双方签署的零时差播出剧目还有《天命》和《危城FirstLady》(又名《福尔摩师奶》)。
其中,《天命》已于6月份在TVB播出。
而优酷失约的原因,与今年国内古装剧普遍定档难的大况息息相关。
《天命》采取一集一日的形式,通过和珅离世前的28日心路历程,讲述了和珅与嘉庆间的斗争。
这部剧在网络上收获了不少好评,只不过何时能同步内地播出,至今还无消息。
《危城FirstLady》则是一部悬疑破案剧,讲述一名女探长的故事,是TVB比较擅长的类型,而导演方骏钊此前比较有名的是他的监制身份,2016年广受好评的《一屋老友记》便是其代表作。
编剧翁善莹还是让人比较放心的,其作品有《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法政先锋》《舞动全城》《秀才爱上兵》等,可以说集合了TVB的优势类型于一身,比如家族恩仇、悬疑破案等等。
综上,第一剧集(diyijuji)发现,内地视频网站与TVB同步播出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满足内地港剧迷的需求,是比较适合港剧与内地观众融合的一种方式;但另一方面也有短板,比如政策因素的影响。
因此,这样的播出模式注定只适用于小范围,而这对于港剧的传播势必会有一定的限制。
“怀旧牌”常用常有效但不能真正改变港剧的处境▲▲▲除了政策、适用范围上的限制,实际上,内地与TVB同步播出取得的市场效果也值得一谈。
以优酷已播出的这几部剧为例,第一剧集(diyijuji)统计出了以下结果(数据来源骨朵影视,截至12月11日晚8点):《跳跃生命线》上线64天,总播放量1.7亿,豆瓣3396人评价,得分8.0分;《是咁的,法官阁下》上线43天,总播放量1.4亿,豆瓣2246人评价,得分7.4;《兄弟》上线29天,总播放量1.4亿,豆瓣791人评价,得分7.1;《大帅哥》上线8天,总播放量1.2亿,豆瓣2293人评价,得分7.2。
从中可看出,《大帅哥》无疑是成绩最为耀眼的一个,而究其原因,整部剧对张卫健经典梗的提及和化用是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大帅哥》对张卫健真实人生经历的映射也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比如沉寂十年,时隔22年才重回TVB做男主角。
相比于香港观众,内地观众与台湾观众对张卫健的记忆更加深刻,尤其对于内地90后观众,几乎是整个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少年英雄方世玉》《机灵小不懂》《齐天大圣孙悟空》《小宝与康熙》《小鱼儿与花无缺》《少年张三丰》……每一部都是当年的风靡之作。
因此,此次《大帅哥》上线,虽然名字稍显赶客,但纯正的港味,及张卫健让人一看便倍感亲切的形象,都让这部剧获得了不少关注度。
这其实也是很多港剧和新港剧常打的怀旧牌,不过,在获得一定热度的基础上,我们也必须看到剧集制作上的缺点,比如有些地方的逻辑问题、人物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布景上的一些草率之感等等。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个影视大环境中,港剧还是个小众爱好。
从以上第一剧集(diyijuji)统计出的数据中可看出,港剧迷其实是固定的一群人,是通过全网找资源,还是通过视频网站观看,对他们来说,仅是哪一种方式更方便的区别,比如并未在内地视频网站上播出的《天命》,在豆瓣也有2968人评价,得分7.9。
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说明了港剧对视频网站拉新的贡献,是比较有限的。
更别提《大帅哥》这样有较强针对性的剧,可能会获得一部分人的喜欢,但在大环境下,并不能改变港剧在内地的处境。
港剧要想在内地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本土制作公司强大的创作力,真正提升剧集质量,而不是太过沉迷“怀旧”。
现下各年龄段的用户对港剧是如何看的呢?
▲▲▲既然要讨论港剧在内地的发展之道,那么就不可避免要搞清楚现在的主流用户是如何看待港剧的。
对此,第一剧集(diyijuji)做了一次小范围内的调研。
一位80后受访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表达港剧中的价值观对他的影响。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做人最重要的是光明磊落’,这些话对我和父母的相处之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今我已经参加工作很多年了,在平时与上司、下属、同事的相处中,这些话还是会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于80后而言,他们的少年时期正是港剧的黄金时代,尤其是香港武侠剧。
其中一些蕴含着人生哲理的台词,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但同样,那是记忆的美好。
而对于90后而言,《刑事侦缉档案》系列、《法证先锋》系列、《读心神探》等等悬疑刑侦类剧,都是对港剧的美好记忆。
不过,越来越占据主流受众群体的95后、00后,貌似对港剧的兴趣并不大。
“港剧的色调、配音、演员长相,都不太吸引我”,一位95后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她看着台偶长大,对港剧较为沉重的题材不太感兴趣,“印象中只看过《寻秦记》吧”。
而她旁边一位同为95后的男生则表示,“纯正的港剧没怎么看过,但香港演员在内地演的戏倒是看了不少,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云海翻腾孙悟空》《机灵小不懂》《少年张三丰》等等”。
从中,第一剧集(diyijuji)发现,95后与90年代初的观众,口味还是有一定的重合,但已经能看出他们对比较沉重的题材兴致并不大,比如悬疑刑侦、家族情仇等。
而00后对港剧的认知,更是近乎为零,“《法证先锋》?
没听说过……”一名正在北京读大一的男生表示,当被问起平时的长视频爱好时,他表示,“基本上就看综艺和游戏直播吧”。
00后女生同样比较喜欢看综艺和一些比较甜宠、轻松的剧集,比如《浪花一朵朵》《狐狸的夏天》等。
其实,这样的调查结果也可以想象:95后、00后用户,大部分都是刚出校门或尚在学校,心智还未成熟,而港剧一般都是较为沉重的题材,讲述的话题也比较现实,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障碍;同时,他们对港剧并没有基本的认知,而被台偶日韩和内地剧培养起来的审美,导致他们并不认同港剧的服化道和价值观。
严重点说,港剧在内地市场,有可能会面临受众断层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情况,参与港剧制作和播出的片方和平台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即自己生产的剧,目标受众究竟是哪一群人。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可能找准发展路线,让港剧有朝一日重新焕发新生。
—The End—主编 | jin编辑 | 夹心校对 | 格鲁特
服道化像二十年前的2333,其实挺有梗的,只是已经不太适应这个时代了
我不管 张卫健必须满分!
情怀掩饰不了尴尬
尴尬的剧。tvb现在变回这个风格吗?那个年代行,这个年代恐怕差点意思。
演员台词不错,情节太烂了。
也不说情怀,也不说剧情,这浮夸的演技表情,还是算了,弃了原谅我实在欣赏不了这剧,怎么说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等了你好久了,除了开头几分钟有些尬以外 其他的都很好看,张卫健的剧 可看性可追性还是很强的
刚开始那几集真的摸不清楚这剧到底要讲啥坚持下来觉得还是可以看反正我不介意张卫健这种人设风格的表演挂在我们脸上的自信 埋在我们心里的善良融在血里的骨气 刻在生命里的坚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后面看到熟悉的孙悟空台词好怀念啊洪永城的面相演什么都让我觉得反感 何况奸角
找回TVB当初的感觉,有点儿戏,但是挺搞笑,轻松的,这才是电视剧嘛。就是来放松的。刚看前两集的话,会给人很浮夸,很乱来的感觉,整部剧也是TVB的老套路,男主和男二那些一开始是关系特别特别铁的好兄弟,然后因为感情等等因素走到两个极端,反目成仇,男主落魄复仇。但是一点也不妨碍观赏性。只是TVB有点没成长的是群演一如既往的少,太少了,一点不震撼,还有5毛不到的特效。有一点要说的是,很多金牌老配角在这个戏里表现不够好,有点浮夸。主角那个风格就行了,不能整部戏的演员全是那个风格啊。
演技浮夸,剧情垃圾
港剧不会再有好剧了,感慨一下
我对张卫健的那一套别人都是傻子,就他一个人聪明的人设已经厌倦透了,这样的剧情已经在他其他的每部电视剧都看到,我真的没有觉得他的演技好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加强劲的臂弯。
原以为这个片很无聊,没想到还行啊。我还挺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风格,这是张卫健自己的风格。当搞笑片,剧情就不深究了。第一次发现洪永城演技不错。另外,如果早点播,谭凯琪应该有资格提名女配吧。
小时候很喜欢看张卫健的剧,现在看看,有点尴尬,这剧本身也就是卖个情怀,所以一开头就是凉风有信等等熟悉的台词。这剧的制作也比较小,打仗也随性,反正大家都是手上几十号人的大帅。反正也笑不出来,煽情的地方又没什么感动。就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就一边看,一边做其他事情,看看淘宝,聊几句微信,也不像小时候内样,看的津津有味,被剧情和表演吸引。现在尝尝,小时候的麦丽素,已经不是内个味道了吧。
这个人根本不懂演戏,哪里来的演技?不懂了
虽然是喜剧,但是群演如果更多点就好了。
在电视上偶然看见的,对配音好难受,张卫健的演技永远一样吧。浮夸的剧情浮夸的演技。过时了
唉
看过这几年的tvb就知道,很多剧不是以好不好看来划分,而是以能坚持看多少集来划分。但这个大帅哥真的是为数很少不需要2倍数很开心可以看得下去的。全靠张卫健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剧啊!那演技那实力那无人能敌的台词功底那喜感!我只想问,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