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守望尘世第三季

The Leftovers Season 3

主演:贾斯汀·塞洛克斯,凯莉·库恩,艾米·布伦尼曼,斯科特·格伦,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玛格丽特·库里,克里斯·泽尔卡,简·默勒尼,凯文·卡罗尔,约翰·艾德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守望尘世第三季》剧照

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2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3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4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5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6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3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4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5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6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7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8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9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20

《守望尘世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一场无告别的离开有多苦

《守望尘世》(The Leftovers)是我近年来看得最认真的一部电视剧了。

一共三季,28个小时,剧情紧凑到上一分钟错过,下一分钟就可能完全迷失的地步。

随便划一下手机,看下微信朋友圈,回神过来发现已经完全跟不上情节,于是不断回播确认上一秒主角讲了什么话。

同时,《守望尘世》又是一部节奏很慢、内容很“神”的剧,即便是反复回播,我也不能够完全参透编剧到底在表达什么。

全剧充满了对宗教、信仰、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讨论,时而深刻,时而滑稽荒诞,甚至莫名其妙到连大妈被杀时也要满含热泪地背诵一下叶芝的诗。

但是,正因为神秘,所以才迷人。

有影评人称它,“只负责提供一种氛围和意境,任由人们沉浸,随后抽离,像一场幻梦。

” 【一】 根据基督教的千年教义,当基督再临人间时,最忠实的信徒将“被提升天”。

《守望尘世》就是在这样的设定下开始。

10月14日这一天,全世界2%的人口突然离奇消失了,留在尘世的人们成了失去亲人、孩子、爱人的“被遗弃者”。

三年后,人们还没有从这件事情上缓过神来,政府将之命名为“突离”(Sudden Departure),与宗教性的“升天”(Rapture)撇开干系。

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些人去了哪里?

留下来的人该怎么活?

这是剧中每个人想要搞清楚的三大疑问,然而在找到答案之前,每个人对“突离”事件的应对方式都不尽相同。

有人组建了类似邪教的沉默赎罪会(Guilty Remnant),身着白衣,停止说话,要求世人警纪自己犯下的罪孽。

有人不断地寻找那些突离者的罪证,企图证明这不过是一场随机事件,并非基督教义中阐释的那样——只有“好人”才被提升天,从而进一步证明自己无罪。

乱世中,甚至还有人假扮上帝,用心理暗示明显的拥抱,为那些失去至亲、不知所措、情感无处安置的人们提供安慰,大发灾难财。

更多的人则是被巨大的末世感所笼罩,任意放纵自己,不再去想明天,“谁知道未来会怎样,既然我们已经被抛弃?

”1.4亿人从这个世界瞬时蒸发,让整个社会的信仰体系崩塌,混乱、沮丧、痛苦、困惑成为该剧第一季的情绪主题。

这些情绪也集中反映在主人公凯文警长的身上,他精神分裂,患上夜游症,时常记忆丢失错乱,痛苦万分。

【二】 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信仰体系崩塌的社会后,《守望尘世》第二季开始着重描绘人们如何重建信仰。

在第一季中,有位叫韦恩(Wayne)的黑人男子,自称已通神明,可以帮助别人带走痛苦,前来求见的人只要交上一笔数目不菲的费用后,就可以拥抱一下他,痛苦也就随之消失。

凯文的儿子汤姆,亲眼见到那些人奇迹般地被“治愈”后,非常地崇拜韦恩,甘心当他的马仔,最终却发现韦恩只不过是一个骗财骗色的凡人。

但是,在第二季中,汤姆学着韦恩的样子,也扮演起一个可以带走痛苦的神人,他说他想成为一种“信念”,来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们,因为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有效。

不过,假扮上帝并不是一件美差,汤姆很快就发现,别人可以通过拥抱他来转移痛苦,但是他自己的痛苦却没有排解的渠道。

当然,这只剧中的一个小插曲。

更宏大的重建则在于编剧把整个叙事空间从第一季的小镇搬到了第二季的一个叫“奇迹”的公园里。

这个地方被一些人认定是被“赦免”的圣地,成为了无数人朝圣的终点,也成为了男女主人公重新开始的居所。

在个人层面上,男主凯文也通过不死之身,数次穿越异世界,扮演“国际杀手”,解决内心的矛盾,完成身心统一。

【三】 《守望尘世》对宗教、对人性和神性的探讨都是引人深刻思索的。

有人说,剧中人们在对抗虚无的过程中,粗略分成了以神父马特(Matt)为代表的笃信上帝的宗教派,以心理医生劳里(Laurie)为代表的科学派,还有以邪教组织头领贝蒂为代表的虚无派。

此外,整个剧集都充满了神秘主义的元素,“突离”发生后,很多人的经历虽然奇怪,却具有着改变命运式的意义。

比如,凯文的爸爸放逐自己在澳洲荒漠,渴望完成上帝的使命;凯文的前妻劳里决定用潜水的方式告别人世;神父马特则在一个性爱游艇上遇见“上帝”;马特的妻子在丈夫替人赎罪多日后的一次地震中苏醒……同时剧中还有诸多暗示点:如第一集中汤姆就在读加缪的《局外人》,这本书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在第三季中,老凯文说自己梦想就是在悉尼歌剧院听上一场威尔第的歌剧《拿布果》,这个古典歌剧描述犹太人被巴比伦君王拿布果(尼布甲尼撒二世)击败并逐出家园的事。

在理解无力的情况下,我常常会主动降维解构。

把目光重新聚焦到男女主人公凯文和诺拉的身上。

纵观三季的结局会找到一些线索:第一季的最后,诺拉在门口发现了弃婴,决定不离开凯文;第二季的结尾,凯文重生后回到家发现,短暂离开的诺拉回来了,全家人都在迎接他;第三季则是以凯文和诺拉在澳大利亚的重逢结束。

很明显,编剧至少在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爱和家庭。

【四】 当然这部剧不只是爱情这般简单。

诺拉所讲的她穿越平行世界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凯文以“国际刺客”身份进入的时空是真实世界还是心理世界?

主创者达蒙·林德洛夫(Damon Lindelof)在采访中说,这两个问题是他在剧中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灾难后将会有什么样的情感经历,才是他关注的重点,因为人们在生活中时常会感受到一种情绪,即“某种东西正在离开你”。

林德洛夫希望把这部剧打造成一个聚合各种概念和情感的小宇宙,里面包括人们在痛苦挣扎后重塑信仰,得到安全有爱的生活,也有人依然害怕,不安,感受不到被爱。

“这不是一个关于世界末日或者世界怎么毁灭的故事,而是一个在已经被毁灭的世界里我们该怎么生活的故事。

” 剧中人物受尽磨难后,达到一种优雅的状态,最后他们明白为什么会继续,将走向哪里,最终会得到什么。

这也就是继续守望尘世的意义吧。

P.S.配乐真的太好听了【我的微信公众号:不是主流(anti-mainstream)】

 2 ) 评论

在第一季讲完原著小说的故事之后,后两季和《Lost》的后几季一样陷入剧情太神棍到不能收的地步,比Lost进步的是这次编剧没有强行填坑强行解释,而是选择继续发展这种亦真亦假的剧情,让观众自己去选择相信和不相信。

其实在原著作者(也是本剧编剧之一)创作小说的时候也显然并没有准备解释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小说就是展现在“那件事”发生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和自身的矛盾。

在第一季中重点也是角色们压抑的矛盾和对自身对信仰的思考,所以当季终各条支线汇集起来的时候人物迸发的情感是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的。

 3 ) 装X过头的评分

一群人不明所以却打着高分,装X过头的第三季,观感这部最差却一季比一季评分高?

WTF?

如果说前两季在玄乎其乎中却让我还有迫切要看下去的欲望而且在季末还有戏剧性的精彩一笔,第三季完全把我的忍耐逼迫到了极限,让人困惑的人物和令人作呕的宗教内容使我烦躁地快进结束了这部剧最后四集。

个人觉得只看第一季就可以,至少到了季末每个主要人物都回到让我还能感受到真善美的状态,后两季真的给我一种一群神经病的感觉,看着让人难受。

最后我终于想通了这部剧为什么评分一季季飙升,这样一个玄乎其乎的剧集,能忍受到季终应该已经是真正的粉丝了。

无怪乎评论人数越来越少评分却越来越高,因为大多数看完第一季就弃剧的人已经把低分留给第一季了。

 4 ) Notes on Faith and Being Honest

Scriptlines noted down while I was watching the series."The sudden departure?""That was me.""The sudden departure was you?""Uh-huh.""Why?""Because I could.""You're gonna have to do better than that.""No, I don't.""You do.""Why?""Because there has to be a reason.""Why?""Everything in my life, I've done for a reason.""Why?""To help people. To...to guide them. To ease their suffering even though I suffered myself. I sacrificed my happiness. I let my family abandon me.""Why?""For you!""Everything you've done, you've done because you thought I was watching. Because you thought I was judging. But I wasn't. I'm not. You've never done anything for me. You did it for yourself."Sn 3 Ep 5 It's a Matt, Matt, Matt, Matt World"Death is easy. People just want finality, an end to their grief. But with departures, there is no end. They didn't want closure.""Doubting is easy because doubting costs you nothing. But Judas, he was surrounded by people going on and on abour how special Jesus was. But he betrayed him anyway. Because he was sure be believed in something, and he acted on it.""Is Nora gone?" "We're all gone."Sn 3 Ep 6 Certified"It wasn't for another hour when he was a mile from the docks that his thoughts turned back to her. He imagined her alone. By now, she would have searched the house and found it empty. She had suspected it all along and now she knew he was a coward.""A coward dressed in the uniform of a brave man, brave enough to cross two oceans and a continent to find her, to fight countless enemies, and yet in the end, he was terrified.""He was terrified of her, to lie beside her, to be comforted by her as he wept, to show her he was small, for her to know that and touch his cheek, and whisper words softly into his ear. All of that was a nightmare. All he knew to do was run.""He took a deep breath of the air, tasting the salt on his tongue, and closed his eyes, leaning into the spray as The Merciful picked up speed, and sailed for the horizon.""He was alone, and all was well.""We fucked up with Nora."Sn 3 Ep 7 The Most Powerful Man in the World (and His Identical Twin Brother)"I'm scared.""I'll be fine.""Of course you will. You always are. I'm scared of what'll happen when I go back to Mary. And I'm scared of the chemicals they're going to put in my body to try to make me better, and...I'm scared it won't work.""I'm scared of dying, Nora. I'm scared my son will grow up without me, forget my face, forget the sound of my voice.""But most of all, I'm scared that I'll survive. Because if I do...how can I ever stand in front of a room full of people and convince them that I have the answers when I have no idea what the fuck I'm talking about."Sn 3 Ep 8 The Book of NoraWe all bear chains of the past. May we find peace and love in the end.

 5 ) 大型思想实验:什么值得信?

前些天把《守望尘世》的三季都给看了。

这部剧说起来可能有点小众,第三季只有3000多人标记看过,编剧是lost的编剧,剧情从发生到走向都有那么点匪夷所思。

然而,觉得它好不好,只在一念之间。

至少,这部剧非常耐人寻味,就是那种看完之后脑子里会剩下很多东西的感觉,可以说leftover非常多。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剧是对信仰的一种追问——人们会信仰什么?

为什么会信?

又有什么值得信?

这部剧的起始背景是,某日某时,地球上2%的人突然原地消失,没有人能解释究竟为什么。

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各种神棍出现,邪教盛行。

其中一个深入日常生活的邪教就是“沉默赎罪会”,他们抛弃家庭,集体居住(住的毫无舒适可言),一言不发,穿白衣,不停抽烟。

他们发展壮大组织的方式,就是俩人一伙,老在你们家附近盯着你(这就是发展你入会呢)。

他们的信仰,以正常人之见,就是阻止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moveon,揭你伤疤,唱反调,捣乱正常的纪念活动,一言以蔽之,你讨厌什么,他们就来什么。

他们是冷酷的,愤怒的(虽然是压抑的),活死人一样,但攻击性很强,成员似乎女性居多。

所以这里第一个问题就是,邪教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多信徒?

那些会员也并非什么大奸大恶或特别愚蠢,其中还有自己是心理医生的。

这当然与2%人类消失(departure)有关。

现代世界不像过去动不动就有宗教战争,原因恐怕是因为人们的信仰已经趋于一致——这个共同的信仰就是科学。

科学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不再为信仰留下多大地盘。

但是当发生了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时,这个共同的信仰就坍塌了。

各种奇奇怪怪的宗教就开始盛行,人们急于为自己的信仰找个依靠,平息难以忍受的不安,不确定,以及因为失去亲人而带来的痛苦和绝望感。

剧中还有一个神棍,据说有神力,给人一个拥抱就可以让人卸下心中的重担。

不少人是相信的,觉得拥抱之后确实就卸下重担了。

那么这个神力是真的假的?

剧中其实语焉不详,这个人的表现实际是有点天赋异禀的,至少可以说,他是个洞察力很强的人。

剧中还有一个算命的人,他就像那位受诅咒的预言家卡桑德拉,他算的是很准的,可是他很不招人待见。

有一次他被人把房子给烧了,还有一次被人把窗玻璃给砸了。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那些被算准有厄运,或者得到了不合心意的答案的人,为什么这么生气?

你可以不信嘛,对不对?

如果你真的不信,是不会生气的。

可是如果你信了,那么他说的就多半是真的,你为什么要报复一个说真话的人?

所以人是这样的,人愿意相信的不是真相,人只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那个神棍,他以拥抱和慰藉之辞,迎合受众,来让人相信。

而沉默赎罪会,他们让人弃绝痛苦的情感,宣泄心中的愤怒。

事实上,抛弃一切人际关系,弃绝一切娱乐,沉默,抽烟,穿白衣(不打扮),抹去一切个人特色,这正是很多压抑愤怒的人会表现出来的状态。

所以他们能够吸引很多信众,并不算奇怪。

剧中还有一些情节是有意思的。

比如那位加入沉默赎罪会的女心理医生。

她在departure发生那天,正在医院做B超,刚刚怀孕,看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忽然之间,那个不成形的孩子就消失了。

按道理说,这并不算一个很伤心的故事,毕竟她已经有长大的儿女了。

所以她也继续工作,给人做咨询。

有一天,一个来访者对她讲了自己的悲剧:她之前一直怀不上孩子,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有了一个baby,非常完美的孩子。

那天在停车场,在婴儿座椅上,前脚还在哇哇大哭,忽然就消失了。

她在停车场呆了一整天,就想孩子要是回来肯定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因为孩子连爬都不会。

那个女人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女心理医生忽然就语塞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来访者催促她说点什么,问她该怎么办。

她只说,我不知道。

之后这个心理医生本来打算自杀,但中途又放弃,加入了沉默赎罪会。

这个心理医生怎么了?

她一定是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没成型的孩子。

那个女人尚且可以描述她的悲伤,可她呢?

恐怕连悲伤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她真的没有悲伤吗?

这就是这个大事件里另一件吊诡的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悲伤是重要的,但是在一个群体悲剧之中,个人悲剧变得微不足道,在人群中得不到关注,没有重要性。

这也是剧中另一个人物郁结的地方——她的母亲,在departure的前一天,在餐馆里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这件事被他人理解为没什么,因为至少你还知道你妈妈人在哪,怎么死的。

剧中还有一个神父,他是坚定的基督徒。

在剧中的男主两次死而复生后,他把男主看成了基督在世,并开始续写圣经。

很有意思的是,后来他在一个船上,遇到一个自称是上帝的人,那个人据别人说也确实是死而复生过。

他亲眼见到那个“上帝”是个混蛋,还把一个人推到海里。

后来就有一段他捆绑住那个上帝,和他对话,后来又松绑的剧情。

在神父这里的问题就是,能死而复生是不是就是上帝?

如果真的是上帝,他是不是干啥都行,用不着你的理解?

如果你说他不是上帝,那么上帝为什么允许奇迹发生在这种人身上?

剧中还有不少情节耐人寻味,不能一一记住和分析。

荒诞的剧情仿佛是一个又一个的思想实验。

到剧终,我们领略到,编剧想告诉我们的是,这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信靠的东西,是家庭,是爱,是与在世的人的牵绊与联结。

爱才是奇迹。

 6 ) 心魔

三季看完,不愧是HBO的水准,我是一向这家的剧都比较能看的下去,尤其是慢慢吞吞的这种。

好演员,好故事,好音乐,一贯的非常稳。

黑道家族,故事从黑帮大佬动不动昏倒,要去看心理医生讲起,生意难做,家里一堆事。

OZ,监狱里面的翡翠城,虽然里面的人名字大部分都叫不上来了,但是故事情节很多都记得住。

比如女牧师曾经对监狱长说,You are the best man for the worst job. 六尺之下,当时第一次看了三四集弃了,因为对于男女主角一见钟情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掩饰不住的绝望,让我以为这又是一部欲望都市加绝望主妇。

后来重新看下去,发现我最喜欢的是Ruth, 她年轻的时候不懂什么是爱,她不了解丈夫,丈夫也不让她了解。

她上了年纪后脾气乖张,三个孩子都躲着她。

她尝试重新去爱,最后发现不过都是差强人意,还不如和朋友一起照顾宠物来的开心。

她说过一句话,Motherhood is the lonest thing in the world. 这就是为啥我会自己来找虐,来看守望尘世,是因为有人在小组里留言说,HBO出了好多经典的剧集,列举了四个,前面三个正是我看过的黑道家族,监狱风云,以及六尺之下。

为什么会产生心魔,结合武侠中的武功修炼来说,这有点像走火入魔了。

专心修炼,结果心生旁骛或者外界干扰,走火入魔,经脉倒流,痛不欲生。

现实中的普通人也是一样,一个人外表看起来非常正常,有好工作好老公可爱孩子的心理医生,也会生病。

Laurie知道丈夫在逃避责任,在对她撒谎,连孩子都知道爸爸可能要离开了。

Laurie更加知道,她问丈夫,你为什么不对我说实话,Kevin说因为你不想让我对你说实话。

胎儿消失后,Laurie出现了心魔,她一声不响,放弃自杀,抛弃工作,抛弃家庭,抛弃一切,沉默是金,加入邪教。

Laurie是靠自己和女儿的力量觉醒的,当亲眼看到女儿Jill差点因为自己丧命,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也是她冲破所有限制的时候。

Kevin出现心魔, 一部分是遗传,一部分是压力。

德高望重的父亲成了精神病人,老婆加入邪教,女儿叛逆,儿子不知所踪,工作还一大堆,他内心积累了太多的压力,所以才会精神分裂出黑暗Kevin,晚上梦游,和Dean一起,杀狗绑架,醒来以后,什么都不记得。

他否定自己,潜意识里面想毁掉自己。

出现Patti的幻觉后,精神折磨变本加厉,等他听Vigil说死亡才可以去战斗,才可能摆脱的时候,他的另外一个黑暗人格想的不是战斗取得胜利,而是死亡,所以才义无反顾大半夜的脚上捆混泥土投湖,如果不是地震,他可能真的就没命了。

他拥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同时也有令人苦恼的缺点。

最后一次穿越的时候,黑白Kevin终于对质了,各种威逼利诱,Kevin都不同意毁灭这个世界,他喜欢来这里,这也是他为何会瞒着Nora偷偷的窒息自己,他依然想逃离正常的让人窒息的生活。

但是这一次Patti给两个Kevin进行了一节心理咨询,她让Kevin读了自己写的爱情小说,Kevin终于意识到他深深的爱着Nora同时也深深的伤害了Nora, 他要毁了这个他一直向往的逃避处,他要和Nora好好生活。

但是世事难料啊,Nora这一次却走了,消失了。

Nora真是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了。

作为失去亲人最多的人,而且最后一刻并不是什么温馨的家庭时光,她内心的悔恨无处言说。

何况她还发现一直恩爱的丈夫早就出轨了。

她无比的希望能回到阳光灿烂一起野餐的那个时刻,即使是一家人重感冒躺在一起不能出门的时刻也行。

她觉得自己应该承受痛苦,痛苦如果要消失,那我就接着再给自己制造痛苦。

她遇到神棍Weyne以后的短暂时间里,真的容光焕发,就像是痛苦暂时给她放了假。

但是很快痛苦的现实又重新席卷她,她已经做好准备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结果告别的时候发现了Tom放在门口的混血孩子,谁都会觉得这是老天对自己的开恩吧。

他们一家搬到了奇迹公园,一切看来都要好起来了。

结果当时抛弃孩子的母亲现在主张孩子的抚养权,Nora又一次失去了孩子,又一次失去了目标。

她还失去了Kevin, 他们已经不能再坦诚相待,Nora瞒着Kevin想参加实验去找自己的孩子,Kevin知道她要走,就主动跟着去了澳大利亚。

阴差阳错,二人还是分开了,从此一别多年。

Nora的心魔是自己解开的,不管她是否成功穿越,她终于想通了,那是他们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

她躲着Kevin,是因为当年Kevin盛怒之下说出的话是最伤人的但是也最是最本质的真相,她觉得Kevin这么好的一个人,应该值得更好的。

她最爱的还是他。

Kevin在如何找到她的问题上说了三次慌,她说This is not right, this is not real. 然后头也不回的走掉。

在路上她解救了那只旷野中承担罪孽被栅栏缠住的山羊,并且把象征罪孽的珠子戴到了自己身上。

面对真实的生活,勇敢承担。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知道生活的残酷以后,还能勇敢活下去。

Nora, the bravest girl in the world. 最后鸽子都回家了,该团聚的都团聚了,真好。

?���5

 7 ) What to do next

感觉这就像是盗梦空间的超长电视剧版,但是当然,比盗梦也好看和深刻了n倍。

没想到这么晦涩和平凡的剧情,我竟然把三季都刷完了,有一种看着难受但是一直想看结局是什么的冲动。

总体上感觉第一季讲的最深刻吧,后面第二季有些乱,第三季简直是各种插叙、倒叙,穿越来穿越去,完全靠观众自己去联系剧情,有点装逼装太过的感觉。

最后说见到失踪者的世界时候,人们我们觉得失去了他们,但是其实他们同样也失去了我们,有一种被雷劈的感觉,what to do next,永远都是没有答案的,无论是神棍、沉默白衣bitch会还是传统教会,给不出一个静态答案,毕竟生活是一个动态的未知的过程,谁tm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生活除了remember,还要继续,死死抓住过去,生活无法继续,但是谁的现在不是过去造就的?

最终可能还是要乐观的走下去吧,无论通过什么方式看到的过去,其实都是自己无法忘却的回忆的投射吧。

 8 ) 其实你、我、他们都在守望尘世

人文科学家早已发现人类的幸福感是无法填满的沟壑,每一个尘世间的人都被“我从哪里来?

要到那里去?

我为什么活着?

”所困惑。

索性,宗教能较圆满的回答这个问题。

然而,随做现代科学越来越发达,使得神迹越来越稀少,人们对宗教也是充满了困惑。

群居的人们一旦被无尽的悲伤包围,又没有了却自己生命的勇气能力,又会陷入另一个悲伤,要不人家托尔斯泰会说“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曹操的短句就思考了人生几何,去日苦多这样的大实话道理。

古往今来,人类都是这么过来的。

还好有“爱”这个神奇催化剂还能支撑守望尘世的人们,绝望的人们还有一丝活下去的理由。

然后“爱”这个东西也是双刃剑啊!

当过父母的就知道孩子越大越难养,最能伤害你的往往就是你的家庭,你身边的亲人,人在无助、混乱的时候往往选择的是逃避。

所以,那句经典的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从此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只能在童话里。

守望尘世1-3季堪称神剧,有名言“家乡是回不去的“”,因为你心中的家乡和现实永远对不少号。

逃避只能是暂时的,这世界你终究无处可逃的。

婚姻、家庭的幸福与否也并非你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同样是耕耘,还要看上帝对你的眷恋。

《守望》里的人物几乎都是各有各的不幸的苦逼式人物,所有悲伤的故事仿佛只有白色赎罪会看透了,他们逼迫你不能忘记悲伤,逼迫你好好赎罪,甚至逼迫自己的会员殉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开启了毁灭世界的核弹,从此不再有悲伤也没了幸福。

最悲情的女主角穿越去了2%失踪者的世界没有找到幸福,穿越回来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步入耄耋之年,老凯文才姗姗来迟,也许他们从此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人类啊人类!

为快乐而活。

这个尘世的快乐且行且珍惜吧。

 9 ) 看到通篇“啊~这是神剧”的评价以及9.0的评分,我不得不吐槽

脑洞挺大,题材新奇,制作水准和演技也还在线。

但个人实在是不觉得这真是一部热评里所谓的神作。

9.0分的评分未免过高、过誉了(勉强给8.0就不错了,超过8.5也就太夸张了)。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看剧一定要有始有终的强迫症作祟,我的性子早就被它全篇卖弄的玄学和唯心主义世界观磨没了。

用一种神神叨叨的方式讲信仰、讲救赎。

自从脱离原著,大篇幅的宗教意味愈演愈浓,到了最后,竟还是一部未能免于俗套的爱情片。

编剧到处挖坑,到了临尾,大坑盖了个看似美观貌似实用的井盖,没去填实,无数个密集的小坑也不解释,让人去猜,但又不给人基本的推理线索,说难听点,很多纯粹为了故作深刻的艺术渲染和让观众添堵,太多地方貌似显得深刻,实则经不起仔细推敲。

很多集intro部分客串角色为了卖弄主题和推进走个场能理解,但部分循环角色的因果呢?

解释呢?

比如猎狗男(他叫啥来着?

忘了);比如Meg的行事交代和死亡,她的部分思维方式和行径我始终无法理解;比如Evis的殉道,尤其是她两个朋友的参教契机;比如Michael的心态变化等等等等等等。

让每个观众都有各自解读这能理解,但也确实没见过全篇从头到尾的开放性的叙事,真当自己是圣经吗?

慢节奏是一种常见的讲故事方式,但这类型的大多数能称作神作的,应该是有较强且基本完整的逻辑叙事,有个令80%-90%的观众普遍赞同的主线推理和共识,甚至令人百看不厌,数度再刷都能有不同感悟的,让人时刻想向身边人安利、甚至喂到嘴巴得到“真香”回馈的,比如The Wire,比如The Sopranos,比如better call Saul等;而不该是用故作高深的方式讲一些可能连编剧自己都没完全理通顺的概念,搞出一副“你缺少经历所以感悟浅薄”、“你不懂,讲给你听你也不会懂,只有我懂”的装X小家子气。

该剧与“神作”唯一的联系不过是因为它讲述的神谕和神神叨叨的叙述方式。

看了这么年欧美剧,各类题材都有涉猎,但这还是我遇到的第一部极度地耐着性子、极度忍着不点快进看完,然后还是没有丝毫喜欢,几乎没啥共情,看完甚至有点烦躁和丝丝郁闷的影视作品。

大概真就不是我的菜吧。

观后即焚,注定不会有任何二刷和安利。

 10 ) 最具革命性美剧的最完美收官——《守望尘世》大结局的幕后揭秘

毫不夸张的说,《守望尘世》大约是最近五年来个人看到过最牛逼的剧集。

除了方方面面都代表着当今美剧工业最高水准的编剧导演艺指配乐,《守》着实再一次刷新了个人对于“TV Show”这一艺术形式的认知。

回想一下,只有《火线》曾经给过我这样的感觉。

当然这也意味着《守》注定会是一部被小撮死忠粉奉在神坛上的cult剧,它既不会像《黑道家族》《六尺之下》那样影响一整代影视从业者,也不会像《权力的游戏》《绝命毒师》一样成为人尽皆知的热门,想想也只有HBO敢去投这样一部每集都在mind fuck观众、让粉丝们各种一脸黑人问号却又欲罢不能的真神剧了。

拍摄大结局时,剧组请到了NY Mag的记者Boris Kachka到片场,记录下了整个剧终集的创作过程——于是便有了Vulture这篇万字雄文。

剧集创始人达蒙.林德洛夫(左)和达蒙和汤姆·佩罗塔(右)其实各种美剧幕后看多了,大概制作流程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

但把记者请到片场来做如此之深入的全程报道,应该还是头一回。

而达蒙. 林德洛夫在这篇实录中所表现出的坦诚和透明更是让人意外的(这大概和达蒙本人的性格也有关系吧,比如之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过第二季那段让不少粉丝以为换错台的惊艳开场,就是专门为了气天天黑自己的Grantland Podcast两主播(也是达蒙的好友)写的)。

篇幅关系没有办法翻译全文,就挑重点扒出来当做随笔给大家看下吧。

原文链接: THE END IS HERE*********全篇剧透*********编剧室1. 最终季开拍前达蒙对整个故事走向只有一个大致的思路:澳大利亚,Departure七周年前夕,末日预言四起,Kevin的两次死而复生招来了些把他当做弥赛亚降临的信徒。

除此之外达蒙对故事应该怎样展开毫无思路。

2. 达蒙表示很多心中神剧的大结局其实不过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并没有成为现象级的事件被单独拿出来为人们讨论,比如《火线》《绝命毒师》。

当然也有像《黑道家族》这样十年过后依然争议不断的大结局,不过对达蒙影响最深远的还是《陆军野战医院》的剧终集:一部原本笑点频出的喜剧,最终迎来的结局却是无比阴暗沉重。

这也启发了达蒙,让其在创作大结局时确保给每名角色一个交代。

《陆军野战医院》大结局3. 《守望尘世》其实像是《迷失》的另一面,真正吸引人的不是某神秘事件,而是人们在某神秘事件发生后如何面对和继续自己的生活。

达蒙和汤姆·佩罗塔(原著作者)在最终季早期便决定把第三季的重心放在Nora的精神之旅上。

Nora在最后10分钟讲述的故事,原定是讲给少年Lily听的,但因为带小孩飞去澳大利亚拍戏流程太过麻烦,所以第三季开始不久就把Lily写回给了亚裔亲生母亲Christine。

这之后”Lily”也成了剧组内部用来形容棘手问题的一个暗语。

Nora, Lily和亲生母亲Christine4. 对美剧制作流程熟悉的应该都知道,编剧室在经过35周的讨论把单集的故事框架勾勒出来后(break a story),会送12个编剧回家写当集的剧本。

但在《守》中则是编剧们一起把每个细节甚至对话都想好之后,才会让当集编剧开工。

每天晚上还会有各种脑洞大开的“家庭作业”——编造一个带动物的婚礼习俗、想一个意义非凡的纹身等等,于是那些普通常规的idea早早便会被投出局,只有诡异奇葩离经叛道的才会让大家都为之振奋。

Nora和Erika在蹦床上伴随着Wu Tang Clan的配乐跳跃大约是第三季中最惊艳的“神来之笔”之一了5. 一般美剧的主创很少会透露哪个idea是出自哪个编剧。

Vince Gilligan就曾经说过无数次在《绝命毒师》编剧室里,任何idea都是长久团队合作出的结果,没有谁记得哪一个设定最初是谁提出来的。

但《守》的编剧室则完全相反:每个人的特点和长项都非常突出,比如达蒙永远是引领故事走向、掌控大局、抛出一个又一个脑洞巨大的想法的挖坑人;汤姆·佩罗塔则是哪个在关键时刻说不、把达蒙不切实际的想法拉回现实的质疑者等等。

(详见大图)。

《守望尘世》编剧团队6. 这种分工最明显的体现就在大结局的最后10分钟。

还记得第一季首播集里那个消失在汽车后座的婴儿么?

当初拍完这一幕后,达蒙就问导演Peter Berg能不能再拍一版让妈妈消失的画面,暗示在另外一个镜像世界中人间蒸发的是98%大多数,结果因为时间原因没能拍成。

第一季开头中消失的婴儿制作第三季时达蒙又想到了这个idea,于是在编剧室里手舞足蹈的给大家安利,怎样展现Nora成功穿越到平行世界后的所见所闻。

结果就是众人都被达蒙的激情和口才所折服,拍手大呼“操老大你太帅了!

咱就这么拍!

”唯独汤姆·佩罗塔坚决表示“老子不干”,因为人死后会去哪儿本来就是困扰人类几千万年的终极谜题,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不仅显得有些可笑,更是违背了整个《守望尘世》的创作精神。

另一名编剧Patrick Somerville想了一个折中的结局:让Nora亲口讲出这段故事,但不要拍出来。

最后一幕戏。

编剧室内称之为“Nora泡茶” (Nora Makes Tea)达蒙听完立马表示“口说无凭!

你光让她讲观众怎么知道是真是假?

”结果话说一半自己才意识到这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啊!

给观众们一个交代,但没人知道这个答案是真是假——虽然主创们最终都对Nora故事的真假达成了一致,但达蒙还是表示“所有编剧都一致同意,永远都不要透露真相到底是什么。

Kevin选择了相信Nora和她的故事。

这就是整部剧集的主旨所在。

这就是宗教的核心。

”7. 影响了《守望尘世》大结局的电影/书 《悬崖上的野餐》(1975)《最后大浪》(1977)

Wave, Sonali Deraniyagala (作者在04年海啸中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丈夫和父母,这本书记录的就是这场灾难和她的心理重建之路。

Carrie Coon一直用这本书当做进入Nora心理世界的指南)“No Sun,” from the collection The Universe in Miniature in Miniature, by Patrick SomervilleReply All’s “The Cathedral.” (一期Podcast,讲述一对有宗教信仰的夫妇制作了一个关于自己身患癌症的儿子的电子游戏,在整个社区都为他祷告的那个晚上,孩子走了。

这是一个关于悲伤和信仰危机的故事,和《守望尘世》如出一辙)《万世魔星》(1979)《变蝇人》(1986)《小姐弟荒原历险》(1971)(在老Kevin面前点燃自己的那段场景就是尼古拉斯·罗伊格这部电影中搬来的)

Fail Rescue Sheep NZ (YouTube video,需翻墙)《在云端》(2009)

《在云端》的婚礼戏给了达蒙不少灵感The Game Werewolf (a.k.a. Mafia) (说白了就是“杀人游戏”,达蒙是骨灰级玩家。

一次和朋友玩的时候,一个是狼人身份的玩家以自己孩子的生命为名发下毒誓,表示自己不是狼人。

结束后一桌人都觉得这种行为多少让人背后发凉,于是便有了大结局中修女睁着眼睛发誓自己没和男人做爱的那段戏。

)When Prophecy Fails, Leon Festinger / Henry W·Riecken / Stanley SchachterThe Burned-Over District, Whitney R·Cross导演篇1. 和其它剧集不同,达蒙是一个没有丝毫导演欲求的剧集创作人,于是找一个能担起执导重任的导演至关重要。

曾经执导过《急诊室的故事》《白宫风云》等的资深电视导演咪咪·莱德大约算是《守》导演组中的头把手了,第三季首播集和大结局都是出自她守。

咪咪果敢、镇定、坚决,简直和达蒙形成了完美互补。

第一次执导《守》时有些剧组成员会表示“嗯在这个剧组里一般规矩是这样的…” 咪咪的反应则是“关我屁事?

”然后霸气的用自己的理念风格推到一切。

第一季拍摄过半时,《守》的视觉风格一直都是压抑而阴郁的,正是有了咪咪的加盟才有了后来慢慢展现出的鲜明对比、黑色幽默以及希望。

《守》杀青时达蒙对咪咪的评价是“我们无畏无惧的领导者,拯救了整部剧集。

咪咪.莱德在片场2. 在拍摄大结局婚礼那场戏时,咪咪最大的担忧是如何捕捉到Kevin和Nora间的追求/被追求关系——看过的应该都能想来,这段戏写起来容易,但要演出那种隐忍和细腻实在太难了。

不过和Nora最后十分钟的独白相比还是轻松了不少。

因为采光原因咪咪决定颠倒顺序,先拍Nora的独白、再拍Kevin冲到后院与Nora对峙的戏份。

戏剧表演出身的Carrie为这场戏已经准备了好几周,加上饰演Nora三年下来积累了太多Nora孩子们的记忆,片尾独白瞬间征服了整个剧组;比较悲催的是Justin,演Kevin冲到后院同Nora对峙的那场戏时即将日落,自己情感体力又都快枯竭,对自己当天的表演又十分不满…… 多重压力之下几近崩溃。

所幸的是这种状态反而更好的演出了达蒙想要的效果。

3. Nora的鸟笼也是艺术指导部专门设计的,目的是在美学上复制Nora小木屋的结构和外形、让鸟笼看起来感觉像是房子的一部分

Nora小木屋鸟笼设计图4. Nora在大结局里的那头银发,是化妆师Angela Conte在伦敦一家顶尖假发店花1万美金买下来的——这顶假发的主人终生没有用过任何化学物品(染发烫发之类),纯手工缝制,在风中飘起来无比自然。

5. 不过和把人“发射”到另一个世界中的LADR传送机器相比,假发那点钱就不算什么了。

为了设计出这台传送机,剧组特意找到了物理学家做咨询师,并以老式核聚变机+强子对撞机为蓝本,花10万美金造出了这个只需要出镜3分钟的机器。

在拍摄过程中达蒙还不忘使劲叮嘱自拍的Kevin“别发到Instagram上啊!

剧透了啊!

这不是科幻片啊!

耗资10万美金打造出的传送机片场6. 达蒙最初的设想是在拍完结尾独白后,观众们对于Nora的故事是真是假会有自己的判断。

但因为Carrie演的实在太好了,达蒙在旁边看着看着自己也信了:“假设你写了一段明知是谎言的台词,但演员在背的时候对一字一句是如此深信不疑,这样会让故事变成真的吗?

”之后在HBO举行的一场点映过后,达蒙和Carrie也问过现场观众有多少人相信Nora的故事,结果几乎八成观众都表示相信Nora说的是真的——again, 因为Carrie演的实在太让人信服了。

7. HBO承诺在剧终集上给予达蒙完全的创作自由,不会给出任何指导意见(no notes on the series finale)。

这是十分罕见的。

8. 每季开播前,《守》的配乐师Liza Richardson都会给达蒙一个U盘,里面是300多支供达蒙参考的候选曲目。

达蒙会在开车的时候边听边挑,但没有多少能一路杀到剪辑室中,最后效果出色的更少,能付得起版权费的更是凤毛麟角…… 达蒙在为剧终集15分钟的婚礼戏挑歌时,选中了Robin Trower的”I’m Out to Get You”, Otis Redding和Carla Thomas的”New Year’s Resolution”,当然,还有那首最终出现在了成片中的“I’ve Got Dreams to Remember”. Vulture已经在Spotify上做出了”Leftovers Series Finale: The Song They Almost Used”的Playlist,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最后再分享几版在编剧室里被否决的结局1. 10月14日来了又走。

中间发生了一场大屠杀。

Nora用了传送机。

一声巨响过后她踢开门走到街上,发现外面空无一人。

她走啊走直到一对老年夫妻惊讶的看到了她。

2. Nora进入传送机被蒸发掉了。

转换到她的视角,一片空白。

“现在她信我们了吧!

”科学家们击掌相庆。

两天后Kevin也来了,追随Nora的脚步消失不见。

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

3. 如果Nora死了Kevin可以用那间酒店房间再找到她。

Kevin和Nora一起走上巫师之旅,或者Nora是一个自封的巫师。

4. Nora成功被传送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碰到了一对老年夫妇。

他们告诉她“这样吧,你不能告诉任何人你是从那个2%人口突然消失的世界来的。

不然会破坏和谐。

过去的这几年都不太平。

每个人都失去了身边人(everyone lost everyone),但慢慢又都组建起了新的家庭和朋友。

从你之前的84个人那边我们大概了解到了,你们的那个世界简直他妈的一片混乱。

《守望尘世第三季》短评

直接进入我最爱美剧行列。如果第一季四颗星,第二季五颗星,这最终季只能十颗星,太完美了!完全是电影级别的制作水准,剧本满是惊人的大胆创造力,无论是怪鸡荒诞还是黑色幽默,最终总能找到那股震撼的情感力量,每一集都在超越和颠覆,林德洛夫终于攀上了他没能通过《迷失》攀上的剧作高峰。

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披着科幻外衣 在一个设定下 探讨宗教 哲学 家庭等问题而已

13分钟前
  • abba
  • 还行

啥玩意?

15分钟前
  • wdk9527
  • 还行

真的是烂尾了

19分钟前
  • doneaway
  • 较差

感觉烂尾 除了第一集都很诡异 如果不是编剧彻底放飞自我就是导演 编剧 配乐都换了,配乐也不用心了,take me on感觉不那么合适。最后一集大结局全然是一个爱情故事,虽然给出了解释,但是太温柔了。最后一季,没有震惊落泪,太遗憾了。从根本上,Kevin Nora两人就不合适,别跟我扯什么爱呀爱的…这种解释平行世界就像相对宇宙一样,合情理但这些人去了哪里真的不是这剧在探讨的了,作为一直追来的观众也不关心这一点。如果我熟读圣经也许会有更多感触,仔细想来还是第一季最有味!

24分钟前
  • 我也不在乎
  • 较差

宗教味太重,和上一季隔太久,信息连不起来....

29分钟前
  • 通叔
  • 还行

这是个绝对猜不了的剧本。其实那一天大家就已经疯了,我也要疯了

32分钟前
  • Capture
  • 还行

也就三集的内容量活生生扯到了8集

36分钟前
  • 泥巴
  • 还行

少装比了,这季最烂!

37分钟前
  • Tim
  • 很差

真的是没法喜爱这套剧,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观感是厌烦式下滑,彻底烦炸了这种没头脑的神棍,以我个人的看剧看电影习惯我不能接受这种没缘由甚至毫无道理可言的放飞剧情,关键这样放飞的剧情嵌套的内核情感真的很普见。我和这剧算是没缘分的,完全get不到点,无论是愉悦性还是回味性我都希望赶紧忘了好

38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较差

There is no higher purpose in our life, we are all just human after all.

42分钟前
  • Dead Fingers
  • 还行

看到最后Kevin出现若无其事地邀请Nora去跳舞突然泪流满面。

47分钟前
  • 兔安叽
  • 力荐

实在理解不了的高分剧情,神神叨叨的……如果因为信仰而没有生活好,那就是错误的信仰。好的信仰是正能量,是让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倒是剧中的配乐都很好听。

52分钟前
  • 铃清榆
  • 还行

这几年看过最好看的一个系列,最后一集婚礼那段,最后的一个悬念大反转。Kevin Jr和Nora两个演员真的演的都很好,这是属于他们的戏。可能因为各样原因第三季只有短短8集,例如Jill基本就没出现了,大量的澳大利亚外景很惊喜,也是不错的尝试。

56分钟前
  • Patrick峰峰
  • 力荐

不是烂剧但我完全get不到……

59分钟前
  • metaphysical
  • 还行

爱或宗教都不是这部前无古人的真正后结构主义电视巨作的核心,其真正的主旨是人们如何通过"叙述"来为自己找到解释并从而建立身份。所以本剧才要从个人的单一角度叙述。最终,你活在了我的福音里,我活在了你的神话中。这样的并存正是生活的本样。本剧因此跟神没有任何关系,它是在说如何活着的问题。

1小时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there‘s no sign这季咋回事啊 真的好墨迹 说啥呢(我无法看新剧The Gilded Age的原因就是短时间内不想再看到NoraDurst这张劲儿劲儿的脸

1小时前
  • 普宁困意
  • 还行

无与伦比的美丽。小而美的剧,正该是这样吧。曾经一度以为是冗长的悲伤的无病呻吟,却没想到是充满话题与精彩的融合inside。精湛的演技,深邃的内在,发散的核心,悠扬的背景音乐,所有这些,恰到好处地描述了一个伤感又美丽的故事。虽然还有很多小细节留白,但没想到,真正的结局正如之前所想,我们失去了少数的他们,但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失去了全世界的我们。若是寻常肥皂剧,这时应该会有the other world穿越来的故布迷阵的阴谋展开了。所以我想,如此这般戛然而止,结局才是最美的。

1小时前
  • 江湖小狗
  • 力荐

非欺骗无法相处,非造神无以为生。可看性和话题性都做到了极致的伪神棍片。

1小时前
  • 汗淋学士
  • 力荐

啥玩意。。。

1小时前
  • 赛瑞斯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