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节整体不错。
就是太过拖沓了。
2、鸟把铁丝弄电线杆上把整个区域都弄停电,这个设定太夸张了吧?
3、小女孩儿演得不错,就是年龄偏小,不太像快上高中的人啊!
4、那个箱包店老板用舌头舔开了密码箱,再用头撞开,然后又把凳子弄散了,绳子开了拿起手机打电话?
我这是醉!
干嘛不一开始把凳子撞碎,然后用手开密码箱?
5、事实证明,牛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刀啊!
棍子啊搬砖之类的都是浮云。
6、不要小瞧混混!
没点儿真本事怎么放高利贷?
我觉得是很棒的韩国电影,叙述的氛围很特别,杀人犯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背景声音和效果的处理就像是平常的家庭剧,而在他杀人和情节急剧变化的时候,所有的处理都激烈诡异,片中调子的松弛有度,把握的很好。
尤其不像是近几年国内的惊悚片,情节烂的一塌糊涂,故事推理牵强的侮辱智商,却时不时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强加很多惊惧的声音效果,却和情节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显得及其可笑、而这部电影在这些方面都做的很好,很多地方都恰到好处,不造作。
不足的地方是电影的结尾处理略显仓促,由于张弛变化过多而使电影高潮部分过于松散,对杀人者的叙述也显得很潦草,这样就造成了电影仅仅是一个惊惧片,电影的整体的人文意义并没有得到升华。
只是在最后管理员大叔杀了杀人犯之后,对原罪的背负又太过于晦涩,轻轻一扫,并没有使电影得到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
有一点《烈日灼心》、有一点《第六感》。
后妈与女儿之间的感情从小心翼翼,到相互靠近却又错过,从悔恨,到承认彼此的情绪爆发,到对另一个小女孩的救赎。
警卫也是在心底里焦灼,被心魔所束缚,所不安和悔恨,期望15年就能逃出这个阴影。
却在最终的抉择中选择出手,有对良心的悔恨,有对不想女儿那样的悲剧再发生的坚决。
总之是一部很好很好的作品
依旧是韩国犯罪片暴力血腥的风格,节奏把握的很好,氛围营造也到位。
演员选的好,罪犯颓丧、消极的恶像很符合角色设定,但遭遇挺惨的,手无缚鸡之力却被神马东西连连暴打,带给观众一种爽感,也有效的将观众带入剧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观影者的心理压抑与介入诉求。
缺点是对于犯罪者的浅显化塑造,没有因果逻辑和犯罪心理的剖析式呈现,就显得莫名其妙。
影片前半部分还算平稳,没有大的冲突与紧张成分,到了后面,每个主要人物都因有关各自的事情而聚合起来,他们所关心的人和事物都因共同性而被串联,环环相扣,形成一种颇具戏剧性的场面,尤其是最后由喜鹊(喜鹊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出现,作伏笔之用)导致的断电,更是将电影推向了叙事高潮,令观众心弦紧绷。
汝善母亲和小区安保内心境况的外化(母亲对已逝女儿的惦念和安保杀人的创伤记忆)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经常在安保室里看书、私语的人原来是不存在的。
豆瓣预告片的封面就是小区安保的特写,第一次看到就感觉这个人物不简单,即便不是凶手,在他身上也一定隐藏着什么。
在观影的过程中也一直没有怀疑或者说注意一直坐在安保室沙发上的那个年轻男子,一直以为安保大叔是个正面人物,但随着剧情的进展才发现这个人物的过往和复杂性。
影片也隐含了宿命主题,小区安保竭力逃避罪责,但最终还是以不同的形式走向了牢狱(死在他手下的男子以化身的形式引发了他的二次犯罪),但也可说是完成了自我救赎。
漫画版的披萨店老板说的很对。
披萨店老板:对于那样的家伙来说,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隐情啊。
如果有隐情的人都变成杀人犯,那这个世界一定充满了杀人犯。
对于那样的人而言,所谓的隐情到最后不过都是借口罢了。
没什么值得好奇的。
对于连环杀人犯。。。
根本就没必要去对他们强行贴上什么杀人的理由。
这些真的不是一个人随意夺走别人生命的借口。
每当国内出现什么杀人案,媒体都会探究这个人的家庭,然后各种当初柔弱犯罪者的过去。
过去虽然不好,但是也不会是他滥杀的原因= =媒体简直就是在给他们找借口,减轻刑罚。
也许出狱了,改好,又也许还是老样子,然后害掉更多的生命= =
这是一部毫无疑问的安全教育片,一开始就表明了who is the killer。
节奏略慢反转很多。
认为会长去killer家中会被灭口 没有,认为新门卫去地下室会被灭口 没有,认为外卖员见了不该见的场面会被灭口 没有。
·一个大雨天,某公寓11洞102男安尚润送了同栋的女学生袁汝善回家 汝善表示感谢,但接下来……102男订了一份pizza 但举止有些神秘。
外卖员将pizza送到后离开,男子拿了pizza到了地下室 原来他绑架了一女学生汝善。
外卖员送餐途中 险些刮到眼镜女刘秀妍,然后他问她是11洞201的吗 下次送餐给她多赠送一些,她称自己住10洞302。
102男挂断了卷发会长的来电,秀妍的mum是会长。
汝善央求102男放过自己。
电视播放,袁姓死者被抛尸于野外的尸体被police调查,店主发觉抛尸的行李箱似乎是店里卖出的 而妻子决定隐瞒。
外卖员见案情播报 忆起神秘男订pizza的日期。
汝善的继母称见汝善回来了,而dad认为不可能。
102男欲搬走。
某前科男被police盘问。
前科男威胁一社长还钱,社长提起是前科男的舅舅而被重击。
前科男要求绑架男挪走车。
黄门卫送回绑架男扔掉的腐烂物 结果里面有汝善的校服,黄门卫被灭了口。
继母见102男清理血迹,102男决定暂时不搬走了。
继母于家中又见汝善回家,冥想时想象到汝善被kill的前后…外卖员又来送102的pizza,疑惑这次不是每十日定一单。
102男又到之前买过行李箱的店铺 买两个行李箱。
新门卫即将去询问用水量过多的几户是否漏水。
继母又于家中见汝善。
继母忆起偷偷买了car而没有告诉汝善 想给她惊喜。
会长上门问102男签署内容之事 而102男称不久会搬走,会长入内查看确实堆着很多箱子 她接电话时102男欲下杀手又见她称自己在102而收手。
秀妍帮前科男看停车间隙,前科男给了她一张贷款广告。
秀妍意外拾到一眼镜,继母眼花 认为秀妍是汝善,她二人回了汝善家。
秀妍给新门卫送了面包后 又折返送拾到的眼镜。
新门卫装起修水管工具。
眼镜男称眼镜不是黄氏的吗。
新门卫来问102 得知并无漏水但疑惑水费十分多,查看102后又去了地下室。
新门卫见血迹与长发 见102男逼近,于是装作拿工具修理。
前科男威胁102男开走车。
继母忆起汝善,大哭。
102男请求调换商船。
102男手机掉落到藏尸行李箱里,于是去找了箱包店老板。
继母又见汝善回家。
箱包店老板回家,被102男绑架。
外卖员来送pizza 见血迹于是暗中观察,外卖员匆忙离开 新门卫拿手电筒来巡逻。
外卖员称纸币上有血迹,门卫称不能报警。
眼镜男称新门卫得知了102男kill了黄门卫,而新门卫kill了人 离15年只剩下五个月。
102男向前科男示威 却不敌对方。
102男回去逼问密码 以便取出手机。
秀妍去补课 遗落手机于家中,新门卫告诫她晚间不可独自在外面。
继母见秀妍离家,报警。
眼镜男称102男跟踪秀妍 为何新门卫要离开,眼镜男出招 既不用新门卫离开也能除掉102男。
102男拨电话给会长,称killer正是前科男 已被police带走,自己即将搬走 希望开会提前。
箱包店老板失踪,妻子大哭。
police见装着尸体的行李箱。
舅舅和前科男同时被police盘问。
前科男见铲子 忆起102男拿过它。
箱包店老板挣脱开绳子,发了求救信息给外卖员。
继母去车站见汝善,其实是秀妍。
102男跟踪秀妍,结果继母也在。
大雨令公寓停电。
外卖员报警,箱包店老板大喊求救。
继母见102男,遂告诫秀妍。
新门卫向会长追问秀妍在哪,得知秀妍忘带手机 崩溃。
继母与秀妍停在马路当中阻塞了交通,令102男无法在众目睽睽之下行凶。
102男欲虐杀箱包店老板,外卖员按了门铃 赠送pizza然后偷袭,前科男赶到重击了102男。
新门卫追问秀妍下落 见"秀妍"受伤于是重击了102男。
police赶到箱包店老板疑惑为何102男没有直接kill了他,原来102男一直见汝善ghost……
半屏着呼吸,一气呵成看完。
在韩国电影里尝到这样的紧张感,倒是很新鲜的体验。
因为一直以来,觉得他们以细腻的节奏见长,舒缓而从容,克制但饱满。
加上片名如此普通,一开始差点看轻了它。
所以四星半,有半颗是给这样的意外。
以为是生活剧,马上变成鬼片;以为主打惊悚,却充分地铺垫温情。
难得的是,故事明明有非常刻意而为的痕迹,人物设定太多巧合,但多层情绪随着剧情自由转换,衔接得十分流畅,且精悍利落。
看到母女俩相拥而泣的那一幕,我特地看了一眼进度条,1小时08分,当时有点吃惊,因为前边的内容很饱和,情绪也让人满足,感觉至少有90分钟的体量,实际上却没有。
这符合我衡量好的观影体验,两种很肤浅的方法之一:一种,让人觉得很过瘾,跟着导演各种high,两三个小时浑然不觉,像《金刚》;另一种,就像《邻》。
线头多、叙事杂、信息零碎,但情绪逻辑清晰,身形小巧明快,有种轻灵美。
这两种风格会产生同样的效果:能让观众坐得住。
但这样的一盘杂菜,很容易就玩坏了,变成惹人烦躁的故弄玄虚,很幸运《邻》竟然没有。
过程中感觉导演像个顽童,肆意率性而为,结束后再搜信息,看到这片拿到青龙和百想的新人导演提名。
有新鲜血液的那种无所禁忌之感,镜头语言和剪辑方式却成熟稳重,并不稚嫩。
下一部电影,值得期待呢。
惟一让人有些郁闷的,是警方角色的全面缺失,稍微有点生硬。
像排查箱子和周边可疑人等这种看多了CSI都可以知道的招数,剧里毫不推进,让人好生着急。
好在,一开始就明确的“魂归”设置,本身就架空了现实。
而且看多韩国电影,觉得泡菜国的编剧似乎对本国警察和司法系统心怀不满毫无信心,作品里不是颟顸就是无能,即便《杀人回忆》这样的刑侦悬疑剧,也都无头绪告终,总之是各种鄙夷,一肚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烂泥扶不上墙的怨气。
这部戏仍然如此,倒也不会特别突兀。
对公权力的警惕,这似乎是资本主义主旋律作品的一种讨好和政治正确,得益于电影审查制度的宽宏大量,倒愈发显出体察民情的现实关照意义。
韩国近年来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大行其道,大多受到好评,不晓得是舆论口径的突破,还是现状的确无能至此,批判只是民心所向?
这些与韩国社会有关的题材背景问题,有空真希望看到懂这方面的大神专题讨论。
但这是题外话。
说回《邻》,我觉得如电影名称“邻居”(隔壁的人)所示,像海报上那一组比例均分的群像一样,导演主要想展现的,还是小区里各色人等对待汝善之死的不同态度。
因此破案与否的情节推进,在整个故事里就不再那么重要,反而增加了结局的不确定性,令观影的紧张情绪始终保持,渲染了惊悚感。
全片最喜欢的部分,是一人两角的设置。
秀妍这个角色,不仅仅因为样貌神似汝善,在剧中刺激了杀人犯,并推动了汝善妈妈的守护。
在我看来,她更像是一个“镜像”人物。
相似的年纪,相似的生活背景,却有不同的性格和境遇,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局。
看秀妍和汝善妈妈,和纹身大叔,还有和保安大爷的那些过场戏时,心中总有一些安慰,同时也隐隐刺痛。
因为故事似乎在铺垫,这个孩子将会面临危险,但她终会因为身边的人最终脱险。
假如汝善当初遇到的是这样的情形,那孩子的命运,也会完全不同。
感觉导演在这样说。
从这个层面,电影所探讨的价值得到了深化。
人心的选择在一念之间,箱包店老板的迟疑,披萨店小哥的犹豫,保安大爷的纠结,让汝善的命运差一点在秀妍身上重演,但终于,结局还是被改变了。
这让人松一口气,同时,也陷入思索。
在冷漠的城市里,我们每天都强化着“事不关己”、“独善其身”的自我保护功能,但这究竟是不是正确的?
这样的选择,是不是看似引着我们进入了平静的下一天,其实,却推着我们陷入更大的危险?
作为一部群戏电影,剧中各人物的戏份不相上下,以新导演而言,可以呈现得如此比例均衡,基本功不俗。
但在一众好戏之人中,演出双姝角色的小演员金赛纶,仍然让人惊艳。
这个2000年出生的小妹子,甫一出道就令人充满期待。
她似乎天生就是吃电影这碗饭的,《大叔》不说了,即便在《时尚王》这样的电视剧里演个打酱油的女主少女时期,甚至只是在《想你》当中声音出演,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邻》里,内向羞涩、让人怜惜的汝善,活泼天真、让人温暖的秀妍,不靠特意区别的发套和眼镜,也像是两个人。
以当时13岁,还连自己演的黑暗电影都看不了的年纪,具备这样老到的演绎能力,看来把她称为“韩国电影的未来”,真不算言过其实。
黑社会大叔和杀人犯,也有点“镜像”的意思。
强壮对孱弱,纹身对刀疤,大叔秀妍对杀人犯和汝善。
一个简单粗暴,内里并不太坏;一个看似平静,却拥有反社会的人格。
杀人犯为什么变态,片子里没说。
这种无差别犯罪是最可怕的,因为谁也不知道究竟危险在何处?
何时发生?
但大多数的犯罪电影,尤其是讨论犯罪心理时,往往还是要分析心理形成,以找出避免惨案再度发生的方法。
在这部片中,导演关注受害人的外部环境更多,关注周遭人心的冷热变化,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对人犯本身着墨较少。
但我总觉得,片子隐隐有点想探讨的意思,只是没展开。
黑社会被诬陷了,舅舅去保他的时候,那种感觉最明显。
这一对镜像,应该也是从小就遭遇着不同对待的。
当然,这也可能是从小被教育要分析中心思想,是我想多了。
整部电影,非要说有点遗憾的话,在秀妍和黑社会大叔相遇的那场戏。
孩子去摸纹身、赫兆给她名片的那个段落,十分生动。
但这里给了人一种期待,总觉得这是在铺垫大叔将来会去救孩子。
但最后黑社会的确去了,却与秀妍并无交集。
这导致的期待和呼应落空,多少有点影响了结构的对应感。
唉,原谅我看完《大叔》脑洞大。
尽管如此,《邻居》仍然算是近年来让人眼前一亮的韩国电影。
尤其结尾,自“见鬼”始,以“见鬼”终。
以为一直以来是妈妈的心魔与幻象,在此却确认为一种可实体感受和干涉的能量。
虽然教化感重了一点,但,对有意无意之中,也在修炼冷漠大法的你我来说,不心悸吗?
我想说心理Bt的人还真多!
韩国拍这样的电影是狠在行!
不过此片好在有个结果,不象其他没有找到凶手,不过金允珍杂在这部片里那么憔悴,不是狠喜欢,狠喜欢黑社会大叔,够味!
里面的Bt狠可惜只是被一锤敲死,不够味道,怎么也要折磨致死吧!
话说里面的Bt我觉得现实里还真有类似的人,阴死阳活不说,带个帽子装死神,话不多说,让你难以琢磨!
不过他也是害怕黑社会不是?
被黑社会大叔揍个半死,实在过瘾,喜欢被吓的熊包样!
2012韩国惊悚片《邻居》,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豆瓣评分7.5,时光网评分6.9,IMDb评分6.5。
影片很好看,故事编得很丰满,节奏紧凑,全片惊悚在线,集合了韩国电影擅长的犯罪、暴力、血腥、人性于一身。
影片角色设计很丰富,没有绝对主角,是群戏,形形色色的角色汇集一堂,本没有多少交集的角色们因为犯罪事件而牵绊在一起。
马东锡好年轻,远没现在这么胖,角色模式和现在差不多,也就是说马东锡现在的角色模式其实来源于本片。
从这个角度说,马东锡十多年来在表演上提升不大。
我很喜欢金允珍这个韩国女星,多年前看过《国际市场》认识了她,最近看了《宠爱》《和声》《七天》《担保》,被她圈粉。
金允珍美丽,不妖艳,演技好,脸上戏特足,煽情功力很强,青年妈妈专业户,多年来演了很多妈妈角色,如今五十多岁仍当红、不愁没戏拍,这在韩国中年女星中非常少见。
一个不新鲜的故事,几乎没什么大变化的几个场景,几个关系简单的人物。
有点惊悚,可值得深思。
每一个人都在一个空间的不同位置存在着扪心自问,你曾经干过什么?
有没有心魔?
如果有一天他来找你了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从没分开过,却偶尔见见面的邻居。
不是吗?如影随行!
围绕开始的一桩杀人案的多线并进,不过剧情分配的不是很均匀,虚实相接的手法出现的很频繁,大概也导致观众和反派一样到了结尾都快分不清孰真孰假了。不过停电时主要角色的剧情在雨夜开始汇合时的感觉确实不错。马东锡后来的耳光大侠人设估计就是从这开始有了雏形。
一个每晚回家的鬼魂再加上一个长得像的女孩,凶手,你怎么这么倒霉
棒子真心善于拍这种惊悚犯罪片!虽然留了不少尾巴,鬼这个问题处理的也有点牵强和感性,但是总的来讲片子还是不错的。通过一个恐怖悬疑剧,聚焦了人类几乎所有类型的情感冷暖。精彩细腻,人性的描写也很有看点。难得的佳作。
西拔大哥好萌
走的不是偏悬疑的传统韩式案件路数,倒像是由这个凶手辐射周围一圈人,或是说一圈邻居,讲他们的事,还着重讲了后妈和老保安。叙事太乱了,反派又太挫,看得毫无吸引力,喜欢不来。
1.剧情是真的鬼扯,为了渲染恐怖气氛,强行黑夜停电下雨2.各种事情的发生,机缘巧合都不现实3.后妈这条亲情线实在是强行煽情
一开始导演觉得文本层面应该不错,谁知道剪辑出来时这般吊样。线索乱到失控。
眼镜妹的妈看着让人烦躁,心真大都连环杀人案了,为了没意义的工作,不接女儿回家,而且任由女儿来回跑,短发妹后妈如果是个坏人,眼镜妹早死了。凶手纯纯loser的代表,欺软怕硬,就会欺负老弱病残的变态,这种人社会上还真挺多。
#看過并沒什麼想說系列#
可以看看
棒子的电影怎么看都很做作 血浆用得及其不专业 大惊小怪 无病呻吟 每个角色都长着一张喜剧的脸
韩国变态杀人犯的片子拍的确实有点多,看到30分钟的时候就不想开了,2颗星滚粗~~不过之后有所改观,这个片子不单说变态杀人,其实还说了每个人的【心结】
韩片一贯的小情调,表演偏做作。煽情不够、力量不够、角色刻画平庸。不过也无甚可苛责的必要——韩国人的好电影一向不多,综合水平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掰脚趾头都能数出来。还是国家与视野太小了,只能在局部游刃腾挪,又总撞着墙。
韩片的硬伤都暴露了,情节和逻辑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优缺点都很明显的韩国犯罪类型电影,在悬疑叙事的同时又把人性给讽刺了个遍,后妈和女孩那条线有点鸡肋了,整体而言,好坏各占一半。
还挺咸鱼的~hiahia
2.5 沉闷.不畅.
坏人要由恶人降,心病只能心药医。。。
出人意料的妥帖,每一处的惊悚都是丝丝入扣。
[2.0]毫无逻辑的电影。所有人都不报警,有的是是怕麻烦,有的人只是单纯的蠢,韩国警察已经到了这么没有公信力的程度吗?见到邻居在拖满是血迹的地,所以很淡定的上楼了的女主是以为自己是幻觉?保安失踪多天没有任何警察在附近调查?凶手也蠢的一批,破绽百出,只能说碰上这小区的人也大都蠢给了他犯罪的机会。总之是一部失败编剧的电影,及格线都达不到。变态不够变态,好人又蠢的离谱,逻辑还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