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第三季很失望,但其实相对第一季的惊艳,第二季的普通,第三季还是很打动我的,起码比第二季好看很多,看哭了我好多次!
怎么那么好笑又好哭啊!
宝宝灌迷药给爱子时,光全体出动,打得宝宝花枝乱颤,哎呀,是谁啦!
啊,头发还给我!
笑死了!
尽管被人绑在电线杆上羞辱,被萝丝妈妈解救后,依然那么傲娇,第一季要进口染发剂,这一季要和萝丝妈妈和解后要和进口酒,姐就是这么傲娇!
阿季这一季真的好太多了!
第一季那么讨厌,这一季好可爱,敬茶去抓潘,她那叫一个傲娇,人家良家妇女啦,差点笑喷我。
还有她想逃离却终究不舍,要继续背负的原生家庭,也让人动容。
光里除了雅雅和小豪,感觉最透明的百合,竟然那么狠绝,即使亨利那么渣,还男女通吃,但既然选择了爱,就不打算放手,也算一种人生吧,谁说人就要活得伟光正,自己开心就好,毕竟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病,什么叫正常?
至于片中的渣男,简直像是集卡一样层出不绝。
玩弄苏妈妈和萝丝妈妈的江翰;男女通吃到处是女朋友的亨利;丢一堆烂账给萝丝妈妈把她送进去自己消失的吴少强;还有明明喜欢苏妈妈却各种玩弄阿季的中村;各种作去骚扰苏妈妈各种婊和爱子暧昧的何予恩;还有玷污苏妈妈的继父……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仿佛是在集卡一样,集齐七张渣男牌就能召唤出神龙,把渣男集体干掉一样。
当然了,虽然其实他们也不过是可怜人,从小被抛弃的江翰,想要爱却怕失去所以先放手;还有葛检,也不过是觉得他在亨利心中是最特别的一个,亨利最爱的是他……真的太好哭了,每个人都好不容易,尤其是花子……从小就是一直得奖的优等生,本来可以有灿烂的未来,结果却一步一步陷落,砂仁未遂、被欺负、被驱赶、被糟蹋、终于再次砂仁,仿佛是被嫌弃的花子的一生,拼尽全力却还是当不上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哎……好像只有萝丝妈妈才足够强大,哪怕被分手,哪怕被姐妹背叛,哪怕失去儿子,哪怕家庭一样破碎,但她依然可以独自美丽。
而普通又脆弱的我们,如同阿季一样有糟糕的出身;如百合一样为爱执迷;如花子一样命运多舛……努力拼凑,却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未来,人生中到处都是破碎。
看完三季,苏妈妈飒,萝丝妈妈美,但是花子最让我心碎,刘品言现在演技也太牛了!
曾经的阿奴那么阳光那么可爱那么开朗,如今的花子,这么怯懦卑微,这么土俗,包括身材的发福,都恰到好处,这样的花子,太真实太让人心疼了!
谁说想当家庭主妇就不够女权了,谁说女人不能要爱情不能找男人了!
男人一样离不开女人啊,凭什么女人找男人就是软弱需要依靠,男人找女人就是硬气就是要保护她?
女权就是女人爱咋地咋地,做啥都有底气有自信,女性不是无气概!
光集体出动暴打宝宝的时候,虽然替宝宝觉得痛,但还是觉得好燃啊!
很多人失望,无非是抱着看悬疑剧的心态来看的,其实看完第二季就该知道,这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悬疑剧了,更是在说女性力量,在说破碎人生的疗愈剧。
不管如何,至少我是看哭了好多次,尤其是花子,萝丝妈妈第二次接她回去,两个人拥抱,她们一起穿过绿茵的通道,迎来的却不是璀璨人生,一个小小的家庭主妇的梦想,怎么就那么难实现啊……泪崩!
还有百合躲在亨利的床底下,现场感受着自己最爱的人和男人缠绵,之前虽然抓到他和别的很多女人,如今连性别都不是界限了……心碎得都成渣了。
每个人都很可怜,背后都是一段破碎的人生,苏妈妈、萝丝妈妈、阿季、爱子、江翰……哎,算了,一切的爱恨都已落幕,如果可以,真的好想一切回到最初,华灯初上,光里的每一个人都满面春风,一脸幸福。
提前说明,这个剧是在我集中隔离期间一口气看完的,感觉非常好看,演员演技很在线,故事也蛮不错,条通的氛围也很吸引人,但是第三季这个结局,我还是要吐槽一下。
罗雨侬 :我经过了三季故事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
为了践行这句话,我要我身边所有的男人统统消失。
前男友江瀚,被撞死了算你倒霉,我虽然有点伤心,但是并不完全伤心。
我的儿子子维,有一个有权有势的亲爹,那我就乖乖交出抚养权吧,反正也打不赢官司。
追我的潘文成,虽然已经是副局长了,而且住在我家楼下,但是他只有上楼给我当人民保姆的份。
虽然没有男人,但是我的生命中还有我的好闺蜜。
我的好闺蜜苏,每年我们都会相聚在这里庆祝她的生日,虽然很不幸,她第一季就死了。
我的另一个好闺蜜花子,因为杀了苏,再加上有前科,估计这辈子也只能牢里见了。
虽然我敢爱敢恨,山无棱天地合的那种,但是直到这个剧完结了,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的是什么。
苏:大家好,我是苏庆仪,人称条通安陵容。
虽然我有一个从小帮我在学校里出头的好闺蜜罗雨侬,后来还帮我养了孩子,因为我原生家庭的阴影,所以我还是很嫉妒她。
姐姐,反正咱们是一被子的仇人了,那就让我们互相折磨并且贯彻到底吧。
我要杀人诛心,不仅要抢你男友,还要帮你的下属谋反,更要抢走你最重要的人——我的亲生儿子子维。
本来想在子维生日的时候放个大招,结果我万万没想到,你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把子维的抚养权交出去了?
omg,死早了,早知道我努努力活到第三季了。
花子:大家好,我叫李淑华,是本部剧的三番,是本部剧的三番,是本部剧的三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是三番啊同志们!
并且前两季也没有我很重要的故事线,难道就因为这,你们就不觉得我很可疑吗???
不觉得我就是隐藏的凶手吗???
至于我一个梦想是当家庭主妇的人为什么会杀人,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导演安排肌肉记忆吧。
阿季:大家好,我是人老珠黄的阿季,梦想是当上妈妈桑,并且最后成功了。
我的另一个梦想是追随木村先生的脚步去日本,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用迷情香怀上了他的孩子。
虽然我也不知道他认不认这个孩子,也面对生理心理和金钱的三重毒打,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下了决心,要把这个孩子给生下来。
爱子:大家好,虽然我喝酒泡吧抽烟钓男人搞女人,但是我知道我还是一个好女孩,不信你问我妈和我的小对象。
百合:大家好,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同妻,即便他贩毒卖淫搞女人,但是我基本上还是实现了我的梦想,谢谢大家。
潘文成:噢耶,我是副局长了,先当上再说,管它什么贩毒集团,反正没有下一季了。
李建达:我到底在干什么?
我为什么突然就当警察了,为什么突然又去贩毒了,为什么突然又去帮花子毁尸灭迹了,为什么突然又被抓了。
江瀚:我是渣男,并且是专注文艺细分领域的文艺逼。
虽然我已经去了光不下八百次了,光的化妆间都可以随意出入了,但是我还是听不出来录音机里凶手的声音就是光的小姐,所以我被撞死了,是我活该。
桧木:你还是把我删了吧。
子维:我的干妈是我的亲妈?
我的亲妈是我的干妈?
我的姥爷是我的爸爸?
算了,谁养我我都无所谓,等我20岁再说吧。
何予恩:我是一个干啥啥不行,要啥啥没有的大学生,虽然莫名其妙的爱上了酒店的妈妈桑,莫名其妙的被卷进了杀人案,又莫名其妙的变成了破案的关键人物。
算了,我还是在我的报社实习吧。
雅雅和小豪:工具人,谢邀。
亨利和葛志浩:我们才是真爱,谢谢。
第一季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季觉得还不错,看完第三季就直接黑人问号脸?
就这?
分明就是情节拖沓的Rose妈妈林心如白莲花圣母传……Rose妈妈简直没有任何道德瑕疵:小时候,圣母白莲花就挺身拯救校园霸凌、送去呵护和爱……长大点,圣母帮闺蜜养儿子、替老公坐牢……坐牢的时候,圣母刚进监狱就能路见不平单挑狱中流氓头子、白莲花打架还能不吃亏、转而还能收获了流氓团伙的敬重……狱友出狱那天,圣母从天而降、及时赶走狱友前男友…… 尔后圣母不惜得罪创业合伙人、坚持帮狱友重新回归社会找工作……员工背叛投向竞争对手,圣母也能及时在她被下药的时候从天而降及时解救、并且痛打日本鬼子……生意上的恶意竞争对手落魄的时候,圣母也能从天而降给他一个爱的拥抱……下属老来得子,圣母眼也不眨一下帮她还清巨额赌债……为了保护自己14岁的养子,圣母还要假意扮演对其只是虚情假意,好让养子开开心心奔向生父……得知是狱友杀了自己的好闺蜜、狱友小男友杀了自己的此生挚爱之后,圣母念及其回归社会多不容易啊,主动销毁了杀人证据……了解到闺蜜生前为了和其争子就栽赃她贩毒试图毁其一生后,圣母还能拿着鲜花去她墓碑前幻想着和塑料闺蜜背靠背互诉衷肠……对了,还有各种玛丽苏剧情,什么连当红女明星都爱得死去活来的大才子因为怕爱得太深而不得不离开圣母…… 不写了,槽点实在太多……(⁎⁍̴̛ᴗ⁍̴̛⁎)——————本来就是一篇吐槽小文,编剧的很多情节不符合逻辑,太多的凑巧,使得对于第三季的期待高高摔下。
比如姑娘们赤手空拳肉搏地痞流氓截人、比如总在最关键的时候从天而降救人,比如太多不合常理的以德报怨。
也很明显并非是在抨击善举和互助这些温暖的行为的本身。
评论区偏偏有杠精用肮脏的字来人身攻击地挑事,挑完还拉黑我不让回复,不行,我才不受窝囊气咧,挂起来,略略略( ̄∇ ̄) 能想出这么多恶毒的事情真有你(。ì _ í。)
【简介】 所谓条通文化的“条通”在日文里面指的就是巷子的意思,它的范围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北路以东到新生高架桥,市民大道以北一直到南京东路这一范围。
在日治时期,这里是日本的达官贵人的高级住宅,以“整齐的棋盘式“规划,被叫做是”大正町“,到美军驻台时期(1950-1979),这些原本住在这里的日本人的高级宿舍被改建成了美军的酒吧与俱乐部。
之后等到美军撤台,进入到台湾经济起飞的时期、1980年代,日商来台,美军俱乐部改建成日式酒店,全盛时期高达600多家。
【台式酒店|日式酒店】 如果以地理位置划分,相较而言简单。
台式酒店,在林森公园以北,大平数一点,大概一百多平,会有很多小包厢,台式酒店又会分制服,便服,礼服(不是每一间都做黑),私台比较多。
日式酒店,在林森公园以南,主要是卖的是”暧昧”,公台比较多。
私台制就是包厢选小姐,挑的小姐越多坐的时间越久,则结账的金额越高,小姐的时间只是客人的。
公台制,小姐在每一桌都会去打招呼,是属于开放式空间。
【日式酒店文化】(以下所有内容均来自【台湾启示录】中日式酒吧妈妈桑席耶娜口述)”我们比较像酒店当中的‘公务员’——上班时间比较短,客人比较单纯,小姐的薪水比较少。
一家店会红,那就会有不同个性的小姐在里面,会有自己的小众市场,加起来就是‘大众’。
““日文学好是基本要求,插花,高尔夫球也是必修课程。
“”早期会派到台湾来驻在或出差的客人大概都是40岁以上,30岁或40岁的姐姐懂得察言观色,懂得与客人互动,懂得聊客人的心事,客人会觉得懂自己。
“”日本客人有个习惯,在上酒店之前,会先跟熟悉的妈妈吃晚餐,而小姐们在店里面也没有闲着。
妈妈桑跟客人去吃饭回来,她会把当天日本的报纸,因为客人会坐飞机来,然后在飞机上拿报纸过来,就会把那个报纸打开,把财经,社会和运动的所有头条用中文快速念一次,然后和所有小姐讲,讲完再去上台。
”“妈妈桑会出钱让小姐白天去上日文课,最多一个星期上三天,从N4开始考,考过一个加薪再给奖金,报名费妈妈桑付,没有考过小姐自己付。
考过每一级别会有不同的奖金制度。
”“日式酒店很重视花的部分,日本的插花流派有分小原流跟草月流,插花一定要用新鲜的花不能用假花。
““日本客人重视的是细节,要注重细节的部分:条棒的部分只能搅拌两圈半,再笔直拉上来;杯子有花纹,花纹要朝向客人;小姐的杯子要比客人的杯子小;小姐干杯要比客人的杯子低;擦杯子也有SOP流程,上面两分是客人喝的,不能碰到;小姐坐沙发坐三分之一。
”“日式酒店的厕所很重要,因为日本人觉得说看一间厕所的干净度和整洁度,摆设如何,可以看出一家店的品味,以及这家店妈妈桑想要带出来的服务的程度到哪。
”“ 条通是全台湾唯一一个最多元化店家聚集的地方,男公关店,女公关店,男同店,女同店,第三性公关店。
”
最后妈妈桑席耶娜也给出自己的忠告:广大的观众们,酒店这个工作,真的不要轻易尝试,然后我们也没有在鼓励任何人要来酒店上班。
因为我们只是在讲我们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工作,然后是什么样的性质,然后我是在做什么服务,大致上是这样而已。
那其实每一行、每一个工作,都有它的压力跟它的风险性,跟它的危险,但千万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现如今的条通条通文化不应该跟色情文化直接划上等号,席耶娜这几年透过导览的活动,希望能够把条通打造成一个国际知名的观光点,地道的日本食物在这边都能吃到。
条通也是全台湾唯一一个最多元化店家聚集的地方。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你也爱好文学与电影,请关注公众号:凯拉的镜头世界】
電視劇以誰是死者、誰是兇手、真相來龍去脈的綽頭,吸引大眾討論整整半年,每一季的結局都能引起巨大迴響,縱然這些綽頭成功引起大眾注意,但電視劇並不急於放大或揭開謎團,它借助引人入勝的謎團有條不紊地展示八十年代女性被男性操控、利用或背叛的眾生相,向我們娓娓道來一段女性互相幫助、獨立自強的故事。
飽經風霜的女性、利益薰心的警察,每個人為求達到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所謂的出淤泥而不染只不過是虛偽的包裝,埋藏在內心一隅的陰暗面更為可怕。
電視劇打碎時間線從不同人物角度、不同時間線出發,第一季成功譜寫「光」七位女士間的爾虞我詐,隨著死者公開後,第二季試圖更深入挖掘不同角色的背景故事,但筆者認為剪輯較為散亂,同時整體的劇情發展無力推進兇殺案的劇情線,因此很多觀眾看來第二季劇情拖沓,然而第三季透過精湛的剪輯,大量前後呼應的情節與細節,更細膩地譜寫每一個人藕斷絲連的過去,猶如拼圖把每一塊的碎片拼湊重組,觀眾得以將人物和事件的多重面貌看得通透。
至於觀眾最關心的兇手下落,筆者認為《華燈初上》就如一套劇本殺電視劇,誰是真兇僅是其中一個部分,大部分角色都被編劇著墨濃厚的殺人動機,說實話每個人都可以化身「雨夜屠夫」行兇,但筆者認為電視劇從來沒有剝繭抽絲、出人意表的證據公開或大膽的推理,兇案只是綽頭,大部分劇情側重譜寫女性的群體面貌,與《魷魚遊戲》相似的地方在於,兩套電視劇分別以命案、遊戲作為賣點,提取當代社會回應電視劇主題的態度,如《華燈初上》紀錄八十年代男性對女性的既有態度,如職場不信任、淪為男性肆意利用的愛情玩物等,而真兇的作案動機才是決定能否昇華電視劇的關鍵,某程度上作案動機緊扣並回應到電視劇的主題,在此不多劇透。
✨我會好好過我自己的人生,不論它在你眼裡有多麼的不正常。
✨命運像在為每一個人開玩笑,昔日在我的志願作文上洋洋灑灑撰寫家庭主婦、寄望飛上枝頭變鳳凰、渴求得到真愛「被看見」,但命運安排她們走進監獄、被強暴、被忽視、被玩弄、被搶走自己心愛的人、愛上愛而不得的人,愛子愛何予恩、何予恩愛蘇、蘇愛江瀚、羅雨儂愛江瀚、江瀚無法釐清自己心意;阿季愛中村先生、中村先生愛蘇;百合與亨利、花子與阿達糾纏的複雜關係;他們都在錯誤的時間遇上錯的人,每個人都深陷這場愛情遊戲,無法得到完滿答案。
七人表面關係並不和藹,但在不同時候,她們會為彼此爭一口氣,在潦倒的盡頭,她們會打開酒伴隨歌聲與舞蹈暢飲,酒一被灌進喉嚨,世間所有的難題彷彿一掃而空。
七人的關係複雜,但她們的世界,最少彼此值得信任。
在失魂落魄的時候,還有「光」的大門會永遠為她們打開。
或許我們都需要華燈初上的「光」照耀前路。
《华灯初上》第三季的播出时间改了又改,我感觉导演和编剧是为了最大诚意地憋大招。
为了表现诚意,我时不时地会重温一下之前的剧情,以防自己忘记之前讲了啥。
然后在某个我不知道的时刻,《华灯初上》第三季终于低调地播出了。
这个评分……但我还是追完吧,万一自己以后后悔呢?
看完之后,我做了以下几件事:退出《华灯初上》讨论小组;在深夜为自己当初付出的深情默哀;想发明时光机回去劝自己不要打开第三季;真心心疼剧里除了女主主外的所有角色,因为他们全部都是工具人;写下这篇影评,发泄满心的嫌弃。
如果你也打算看《华灯初上》第三季,请你停止这错误的想法。
我们再来捋一捋前两季的重点:第一季以“谁是死者”为噱头讲了一群酒店女子的人生,最后告诉观众死者是苏庆仪;第二季以“谁是凶手”为突破点,渲染了整整一季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第三季……这些都不重要,女主角罗雨侬才是重点!
好多人在预测苏庆仪之所以会死,是为了让自己的好姐妹罗雨侬在毒品案中独善其身。
但其实她只是一个可怜的工具人,她的嫉妒、扭曲和狠心,都是为了衬托出罗雨侬的大气和善良。
潘文成这个痞帅的警察被自己的同僚诬陷藏毒,他狼狈躲藏,甚至还挨了一枪,这些痛苦的经历都不是为了查明真相,而是为了给罗雨侬展现温柔的机会——毕竟罗雨侬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不仅为潘文成安排好住处,还帮他包扎伤口。
他如何黑化的不重要,他如何查案也不重要,女主最重要!
吴慷仁无论在第二季多么光彩照人(骚气逼人),他的作用就像动画片中的反派角色一样幼稚——那些拙劣又低级的手段不过是为了凸显主角的光明与伟大。
强烈要求导演给吴慷仁加工资,里面他都穿三点式了,牺牲着实有点太大。
连主要的角色都不幸沦为工具人,配角的命运可想而知。
花子感恩于罗雨侬对她的照顾,处处为她着想,最后失手杀掉苏庆仪的导火索也是对罗雨侬的爱。
阿季之所以会欠债和怀孕,都是因为需要全方位地展现罗雨侬的仗义。
爱子就更不用说了,原本背叛了“光”,最后又认定“光”是自己人生拼图中重要的一块,也是因为罗雨侬对她的帮助和保护。
至于不能体现罗雨侬魅力的角色,比如霍建华扮演的黑帮大哥,直接就在剧中消失匿迹了。
他在第二季中放出的狠话,还不如人排出的气体来得持久。
我估计,剧中唯一一段有存在价值的剧情,就是百合、葛检和亨利之间的三角恋爱(葛检和亨利才是一对!
)。
葛检和亨利贡献的chuang戏,简直惊吓到了我。
总之,《华灯初上》的第三季让我失望至极。
我想要知道的不过是案情的真相,结果导演喂给我的还是“两女争一男”的俗套。
无数的闪回镜头和回忆片段看得我实在是疲倦。
林心如很多年前演过一部《倾世皇妃》,里面她就是人见人爱的马馥雅。
今天她出演《华灯初上》,最后还是成为了现代版的马馥雅。
她是不是对这种角色有什么病态的执念,真得有点无趣了。
要说对这部剧有什么高看一眼的,第一就是把它分成三季播放的营销方式好歹拯救了一下它的评分,第二就是我们阿信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实在好听。
再次为工具人们默哀。
打了4星,因为其实前面几集都还不错,比起第二季的拖沓有点改善,儿子被送走的那段,杨佑宁和林心如的那场暧昧的饭局的空气感都处理得不错,也能共情。
有几集差点看哭。
凶手是hana,阿达帮忙掩盖证据不说出彩创新,但也中规中矩可以理解。
只不过真相大白第七集之后的最后一集,感觉无比消化不良。
人物思维逻辑让人理解不能。
林心如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圣母病,还没有走出渣男的甜言蜜语。
没有理解苏恨自己和黑化的真正原因,角色没有进步,是最遗憾的。
更可怕的是角色崩塌,杨佑宁半黑化的逻辑也没有解释,可以自己脑补这是为第四季做铺垫,或者谁是他还有什么小算盘。
可是通篇没有半点伏线透露,人设崩得猝不及防。
所以前面23集他和林心如那些灵魂碰撞的火花,都是我们在自作多情?
希望有第四季可以平复下我内心的不满。
最可怕的结局,就是一部本以为创出台剧新纪元的剧,其实仍旧脱离不了90年代琼瑶00年代偶像剧的脑回路,他爱她但是她爱他…编剧想告诉我们的,仅此而已,真是可怕。
这个结局真的胸糞すぎる。
有人因为你的帮助恨你,有人因为你的帮助义无反顾站你,就像有的人看完觉得Rose 是圣母是莲花,而有的人认为Rose代表了人性善良的光辉,像“光”一样。
你看,评论里也在继续讲述,谁是花子谁是苏庆仪。
这就是人生吧。
另外,真的很喜欢拍摄的光影和配乐。
(小插曲,看到第6集突然福至心灵发现百合是以前看过的《命运化妆师》的女主,突然一下子,坐在那里的百合就和那个角色的样子重合了,有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竟然看了三季才发现,眼睛和记忆就是这样子,有时候它们不沟通的,可能在吵架吧)
我的初恋在19岁,是一段多年网恋的奔现。
那时候的男朋友曾在争吵的时候跟我说:你就不能温柔一点吗?
我当时震惊了——我从小争强好胜,却也不乏男生喜欢追求,但是从来没有被要求过“温柔”。
说回《华灯初上》,一口气看完三季,这部剧颇有点打着悬疑的幌子讲一群边缘女性的生存状况。
但是最让我陷入思考的,是苏庆仪口中几次直白地描述陪酒工作的本质:她们贩卖的是“暧昧的感觉”、“恋爱的感觉”,是在“谈情说爱”中让男人“放松”,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港湾。
这时候“温柔”是一件商品。
难怪事业有成的中山先生会跟苏求婚。
古今中外愿意视青楼女子为知己的也并不在少数。
“情绪价值”这个词是这几年兴起的。
营销号已经说烂了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究竟有多牛,多无法被人取代。
如果你的好朋友、爱人就是一个职业的情绪价值提供者,基本上你对他的需求感会大到爆棚,因为每个人都无法拒绝被理解、被支持,被温柔以待。
豆瓣评论里普遍对罗雨侬和苏庆仪两个妈妈桑因为一个渣男大打出手感到十分愤怒不解,说你们俩自己每天不就干着专业说“骚话”的工作,怎么还被一个写剧本只会说“骚话”的男人迷得团团转?
我却觉得这样带着讽刺意味的设置非常符合人性。
纵观全剧,这些边缘化女性有一个共同点:匮乏性——内心能量的匮乏、爱的匮乏,即使是爱子这样自带能量优势的大学生,她对陪酒的妥协、对陪睡的妥协,看起来毫不费劲,似乎并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只要能赚钱就好了。
可夜灯下仍有她日复一日的迷茫,苦苦寻找自己的“拼图”,她是局中唯一认识到自己有“缺失”并主动去修补的女性。
而苏也好,花子也好,她们的残缺已经过于破碎了。
心理学来说,已经破碎到潜意识,且无自我知觉,只是防御方式表现得各有不同罢了。
苏看起来非常体面,日语流利、财务精通、知识丰富、性格自律,甚至高尔夫也打得颇为专业,这样的女人还能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是不是完美到炸裂?
而任何看上去的“完美”都是一场诡计。
苏的完美来源于她内心的自卑与不配,她是私生女并被继父强\暴后怀孕产子,一系列的事件没有摧毁她,却给了她更坚硬的防御外壳,去打造这样完美的人设。
她不可能“爱”任何人,光里的任何女人,她都没有感情,甚至她对罗雨侬也充满扭曲的仇恨,因为“爱”“感恩”这些东西,她从小就没有体会过,离她太远,那是她人生的缺失。
有缺失意味着有“缝隙”,意味着能量缺口必定是敞开的——很多时只是时候未到。
而那个能够给自己提供能量的人一旦出现,那种沦陷就是致命的。
江瀚我觉得选角很好,凤小岳这张混血西化的脸,配上艺术家那种或玩味、或童趣的眼神,杀伤力是有的。
更勿论他的职业是剧作家,时时取材于生活的观察感,给了他细致敏感又置身事外的专注和疏离,被这样的男人“看上”甚至被他写进剧本里,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轻则是虚荣感的满足,重则是自我价值的认定。
这是别的男人很难给予的。
这是另一种情绪价值。
所以对苏妈妈、rose妈妈来说,这个男人就是照进她们人生缝隙里的“光”,他不同程度地给了她们“盖了章”,尤其是苏——这可是甩了罗雨侬的男人,居然喜欢自己。
有什么理由不上头?
真正无懈可击的不是天天逢场作戏的浪子渣女,而是那些能量丰盈、能够完全自给自足的人,那些没有“缺口”的人,那些“完美”——完整的人。
这样的人太少。
我们每个人从原生带来的每一个伤口,都是一道缝隙。
惟愿我们都可以是爱子,能清晰明白自己的“拼图”,并不懈寻找。
华灯初上,等待了好几个月,从第一季第二季,到现在的第三季,终于落幕了。
从第一季的猜死者,到第二季的猜凶手,到了第三季,我们终于展开了每一个人,破碎又苍凉的人生。
卑微到连爱都要排队的苏妈妈,因为太过卑微,觉得萝丝妈妈所有的好,都不过是对她的施舍,心理扭曲,把最爱自己的人,当成仇人,肆意报复。
混到人老珠黄还一塌糊涂的阿季,被一身债天天追打,苟且在破败又不堪的原生家庭,努力想抓住中村,想到达理想的远方,却终究还是与家人纠缠。
永远躲在潘文成身后,没有姓名的小弟阿达,终于遇到同样悲惨不被人注意,到处被冷落、被嫌弃的花子,却又不得不沾上杀人案,并一错再错想要弥补。
明知道他有那么多女友甚至男友,还要爱的百合,哪怕他再不堪再不爱,可是爱啊,是一个人的事,只要自己执迷不悟地觉得值得,好像人生就有了寄托。
明明被男友骗去卖都觉得可以忍受的花子,啥人未遂被关,出来后想要重启人生,却再次被人蹂躏,在萝丝妈妈和阿达的支持下终于又站起来了,却失手啥了人……百合遇见亨利,阿达遇见花子,都只不过是在辽阔的世界里,遇见另外一个卑微的自己,惺惺相惜地拥抱取暖,试图抓住最后一束通往幸福的光,这光如同鸭偏,麻醉自己,让自己有种短暂的幸福的幻觉,虽然虚妄,却那么让人着迷。
这一生啊,那么漫长,却又那么荒凉,我们每天行走在明媚的阳光下,却好像跌进冰冷的地窖,那冰冷的风,从每一个毛孔里往身体里钻,真的好冷好绝望。
可是爱,是唯一的光,哪怕那么熹微那么孱弱,却是支持我们继续走下去唯一的念想。
花子抓住了rose妈妈和阿达;阿季用尽全力却没能抓住的中村;百合哪怕抓错了人也要继续自欺欺人地抓下去;还有想要抓住何予恩的爱子;想要抓会子维的苏妈妈……甚至还有同样想要抓住亨利的葛检;想要抓住爱却害怕抓不住所以事先放手的江翰;每个人都如此偏执,偏执地可怜,偏执地让人心疼。
是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病,什么叫正常?
每个人都得了渴求爱的绝症,有的人幸运,找到了对的那个人当做药引,彻底治愈,如同花子和阿达。
有的人没那么幸运,却也坦荡活出阳光的自己,来去坦然,如同萝丝妈妈。
可是大部分人都很不幸,如同百合,爱子,阿季,如同葛检、江翰,怎么都找不到解药,于是错把毒药当解药,饮鸩止渴。
我们每个人都一次次小心翼翼,用尽全身力气,想要把破碎的人生,努力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美丽风景,却一次次总在即将完成的瞬间,彻底崩塌,仿佛老天怎么都不肯放过自己,要一次次践踏你蹂躏你,让你痛苦让你绝望,让你生不如死寸步难行。
从小到大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想要当家庭主妇,可是真的好难啊,电视里的光鲜永远只属于电视里,现实里却只是残破与颓废。
这一生啊,不过是向往一种家庭主妇一样稳定又幸福的普通人生,可是为什么就那么难啊,为什么拼尽所有努力,最后得到的也只是破碎的人生。
致每一个活在烂泥中的她们,致每一个活在烂泥中的我们自己,我们或许有着糟糕的原生家庭,吸你的血,打击你,摧毁你;或许爱上一个人渣,反复折磨你,践踏你,但你就是放不下;或许你总是不顺,不怕辛苦不怕努力,却每一份工作都做不长……我们最初追求的,也不过是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普通人生,枯燥却幸福,可是怎么努力都无法如愿,在喧闹的都市里流浪,被陌生了的故乡排斥,找不到方向,看不见未来,尽管城市车水马龙,却像是在荒漠漂泊。
抱抱自己,但愿每一个活在烂泥里的你我,和花子、爱子、百合、阿季、苏妈妈……一样,都能如同萝丝妈妈一样,开出花来,活出自己,哪怕找不到爱,也有足够的勇气独自美丽。
五星给光的所有女人,很喜欢,那种细微处的互助。没人是真的想要为难对方,慢慢敞开心扉的相互照顾,很感动。还有那个女警察,也很好。编剧最后说的那段独白很感动,他不相信,但他见过罗雨侬相信的模样,因为害怕所以离开,离开并没有让想念减少,但也只能离开。这大概就是相信的人和不相信的人的区别,不相信的人是没法完全投入的。还是最喜欢罗雨侬,无论想不想断,该断就会断,无论有没有忘,都要体面。
金钟奖最佳女配请给刘品言谢谢
想知道结局,也不得不继续追。首先,这肯定不是推理剧,破案都是靠警官哄着骗着。证据什么的都是小儿科。其次,结尾纷纷投案自首,也让人大跌眼镜。剧里的好人坏人其实也没那么泾渭分明,每对恋人之前的关系也是让人啼笑皆非。江瀚作为一个渣男,强行自圆其说的洗白,非常恶心。最后,一部试图讲女权的戏,非常的不女权
没有必要把苏写成这样吧。这又何必。伤害苏最大的两个男人,渣男江瀚,还有姓朱那个禽兽,她都没报复。罗就是帮她的时候,表现的大姐大一点,大包大揽了一点,就仇恨成这样。。。这又是何必。最后子维还是被生父那个禽兽带走了。苏这一辈子,全是白给了。还那么心机一个人,结果还是蛋糕店卡片提前泄露了。。。无语。她完全可以设计的更好一些。但是就说那个日本人,喜欢她一回事,现在连儿子也要带着,这个日本人内心怎么想啊。好像台剧最后都难免陷入狗血的泥沼。不如第二季好好结尾算了。
咱就是说 简简单单的凶杀扯出这么多emmmmm 而且这还有第四季吧????
★★★☆ 在看到第三季之前,我以為會是《孽子》式的日式酒店女眾生皆苦般的時代群像,看了之後,其實接近了,但是毒品案篇幅過重了。在看到結局之前,我以為會是以光關門結業的“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看了之後,其實也可以,但是終究是少了一些遺憾之美。看完第二季後,我把重點嫌疑人鎖定在葛檢、Henry、Yuri,但是私下我又給看過的朋友發我對Hana的懷疑度最高,但是因為毒品案不得不放一放,結果一放就是被編劇的誤導性信息給騙到了,氣氣。PS.好心疼我的子維小可愛,好想有一個同款兒子!PPS.三季一體來看,阿季是我心中塑造最豐滿、最完整的角色。
跟前两季比起来太拖沓,总算看完了。
熟女版《七月与安生》?ಠ_ಠ?不过苏庆仪人设更像安陵容。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孤影茕茕,命若浮萍……第三季看似给了一个结局,却又仿佛云烟过眼,那些狗血的情愫与纠葛被丢在声色犬马的回忆里,而在这片乱糟糟的回忆里,一个个角色却轮廓清晰令人印象鲜明,甚至一度模糊了剧与现实的界线,变成脑海中以假乱真的实感与存在。// PS. 犹记得第一季的惊喜,所以哪怕收尾收得如此平铺直叙,在这个倒春寒结束的前一日看罢,也不算失望了。
全世界都爱制片人,制片人衣服都不重样,美得不得了。然后各种通讯录向CP,直男都是工具人,其实最后8集很多程度上是为了一些角色的故事完整和成全女主大爱无疆。
高开低走,一季比一季烂。谁想看你们谈恋爱,无聊… 大家去第三季看光和糖打群架就好了,就那几分钟好看
妈妈是爱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二张拼图,爱子永远都不会跟妈妈和解,妈妈也永远不会理解爱子的职业,但不妨碍她们爱着彼此。
如果第一季值9分,那第三季充其量就4.5分。所有东西都变形了!
这个结尾太弱了 林心如真是让霍建华打酱油来了 啥也不是 高开低走 没收好有点可惜
如果拍成2小时电影应该很精彩,可是拖拖拉拉拍了18集,各种故弄玄虚拖慢进度,最后又虎头蛇尾,毒贩线埋了两季,最后就这?
大量闪回水时间,人物塑造越来越平,杨谨华下线后的剧情也是直线下降式的难看,比起无趣的结局更可惜的是苏儿子这条线完全废掉,吴慷仁的妈妈桑也没有任何高光只是匆匆走过场完成女主光辉圣母形象的建造
花子和阿季演太好了~杨祐宁也是,跟在内地偶像剧里判若两人。人生百样苦。
沒什麼懸念的終章,也沒有驚喜,不過還好群像還維持住了。第二季、第三季其實可以合併一下。楊謹華好美,蘇慶儀後期的形象就只剩一個怨毒婦人,是有點可惜的,畢竟難以理解為何兩個閱人無數的媽媽桑居然會被江瀚這種滿口土味情話的渣男迷得顛三倒四。楊祐寧在這部劇裡的打開方式終於正確了,潘文成好迷人,跟Rose媽媽的成年人感情恰到好處。
揭秘季,除了爆了一条隐晦的gay线,整体规整中规中矩。
算是高开低走,看第一季时的期望是“早年女性生存群像”,最后还是围绕假圣母女主的众星捧月戏码,既不真实、也无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