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堵车,错过了《最美的时候遇见你》首映式的前三十分钟,因此笔者在此只谈谈后半段的电影。
虽然这部电影记录的是青春时代的爱情故事,但与院线其它那些乱七八糟的青春片不一样,《最美的时候遇见你》中没有堕胎、没有死人也没有各种狗血的剧情,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段青春时光。
可见编导确实只想叙述一段真情实感的小情绪,记录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因此点到即止就已经足够,也不需要过多的杂质。
这与那些唯恐元素不够多不够吸引人的大部分院线电影相比,这部电影有自己的追求及原则,这点坚持值得称赞。
电影后半段故事十分简单,就是讲述一对热恋中恋人的异地恋情。
异地恋向来煎熬,时间的距离以及各种诱惑,能拖垮任何感情。
更何况电影中的男女主角都是高中毕业刚读大学的年轻人,双方都缺乏熟理智的心智,男方不够重视,女方过于在乎,而彼此都不懂得彼此体谅与宽容,这意味着两人的情感必然在矛盾重重走向终结。
电影是女性视角出发,因为镜头叙述视角也是女方角度,并详细白描了女方的小情绪。
当然很多观众认为女主太作,但初尝恋爱的人早已深陷其中,又岂能保证理智的思考?
因此男女主角的种种举动虽然看来幼稚,但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正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阶段。
导演将这些小冲突和小情绪展现出来,正好记录了成长过程中的轨迹。
如果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在不理解不成熟的误会中分手,那是对青春不错的诠释,也表现出初恋的甜美与苦涩。
但很可惜电影并没有选择这一种结果,而是选择让男主劈腿,这就让电影的重点从青春的不成熟走向了渣男变心。
而这种选择各种电影类型都常见,唯独缺少青春独有的味道,这让电影着重于一段感情,而不是一段青春感情。
由于电影一直在力求记录一段青春时光,但却在临门一脚射偏,这一点笔者以之为憾。
再次,有观众将重点放在开房与床戏方面,并在观影中数次笑场,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
毕竟青春承载了太多人的美好,过多地刻画床戏,反而有破坏美感的嫌疑,也不符合正常青春片的套路。
但细细想来其实不对,真实的青春时光其实就是荷尔蒙旺盛的时期,那么有情欲才是真实的青春。
因此导演算是打破了青春片的套路,以现实主义的风格记录真实生活,导演有自己的追求,只是观众的观影习惯需要培养,因此笑场无可避免。
结尾方面,有收尾仓促的感觉。
按照《秒速五厘米》的做法,会选择一首ost配上蒙太奇剪辑,集中表现女主现生活的劳累、孤独,这样才能衬托出青春初恋的美好及怀恋,这样才能为男女女主的再次见面制造更多的唏嘘感。
但电影没有做,只是稍微刻画了一下女主在见面前的些许不安,这对于收尾来说,力度不够,手法也显得不够丰富。
观众看完纷纷表示出“哈?
这就结束”的惊叹感,结构不够工整。
以上文字都建立在“忽略前三十分钟”的观感上,但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希望导演更进一步。
真实的青春是不分年龄和时代的。
跟00年的妹妹一起看的,她和我一直都在说太真实了太真实了。
虽然我们俩的初高中大学差了有十年,但其实都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这个大概就是真实的力量。
芳芳最后一次回想起来,那次从宾馆出走时如果郭阳追出来了,他们会不会就在一起了。
但其实不会,第一次的恋爱,大概都是爱自己更多一点。
很真的一个女孩子视角,不是意淫中的女朋友,不是符号的女性,而是有自己成长的女性,已经很难得了。
影片中的郭阳这个男朋友变成了一个符号,他几乎没有太多的刻画,但你会觉得,他就是这样的,男朋友就是这样的。
你不懂他的突然冷漠,不懂他的移情别恋迅速,他这个人物没有逻辑和灵魂,他是女性在恋爱成长中的一个试炼。
这种写法很对。
女性真正的做主体,而不是一个客体。
被低估的影片。
可能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请了两个能跨越时间的演员,从初中生到成年人,谭松韵跟罗云熙的形象都没有太多违和。
能理解导演想表达爱情不仅仅是冲动和美好,仍是要面对爱情随之而来的情绪管理和相处模式。
但是剧情很难产生共鸣,前面的爱情很简单,年少的青葱,相爱很容易。
但是他们还没享受到爱情的模样,就开始了争吵,爱情还真的是累人。
电影特别尬,演员特别尬(尽管我是从香蜜为了罗云熙跑来的,也挺喜欢谭松韵的),拍摄手法,场景,配角都好尬。
可是真的全程跟着心动,心疼,压抑,又释然。。。
因为太真实了,就像看到了自己,不完全一样,但是女主的整个为爱再无其他的状态,就是当初的自己,作死的自己。
还是很感谢导演,在故作煽情的青春片里成了一股清流,就这样不加修饰地表现了85后土拉吧唧又美好到不行的青春爱恋。
都说回忆会被美化,但是看到有影评说,大体初恋的纯粹度是被真实还原的。
初恋这件事,美好又心伤(不包括嫁给初恋的人),但是再来一次,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为那个阳光少年而心动。
也许这次,能够走的再长久一点。。。。
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凡的初恋故事。
青涩真挚的内心的小戏份,道出了多数人的少年情感。
我只知道拼命喜欢你,但不知道怎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
因为头一次的恋爱冲动,也不知如何把握尺度,控制自己。
到头来迷失自我,伤了彼此。
男人和女人恰恰相反。
也许没有得到的时候会为你疯狂,对你保持幻想,得到后会回复本性。
就像猎人一般。
但不表明他不爱你了,只是知道了你也爱他,而且那么粘着他,激情过去,心里不那么患得患失了。
同时开始害怕失去宝贵的自由,开始怀疑自由和爱情是否能并存。
而女人则在和男人相处中,越演越烈,刚开始的羞涩因为两个人关系的慢慢成熟而淡化。
本来收一封信就可以回味半天。
而尝了爱情的初期后,开始要的越来越多。
因为恋爱的感觉,家庭也许是无法给的。
一种迷失自我的探索。
女人天生敏感,细腻,爱幻想。
所以对方一个很小的举动,在爱的疯狂神经敏感时,都是惊天动地的。
因为,此时我天天无时无刻不在想你,我为了你失去了自由,而你却显得如此自由。
两个人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只是一个巧合,我们被彼此吸引了。
但并不表明要把各自的生活都搭进去。
爱情到后来还是需要一点弹性和积极的调整。
特别是过了热恋期,两个人开始理智了。
还剩什么?
应该不止是轰轰烈烈你侬我侬的回忆。
而是当下在一起不束缚却开心的感觉,懂我非你莫属的感觉。
向对方不断求,来填补自己从小未填满的安全感。
总有一方先累了。
每个人都在探索,即使样子狼狈,也是值得鼓励!
至少我们曾经有如此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不像长大后,越来越要面子,越来越怕受伤,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瞻前顾后,过分理性,少了真性情。
不完美的结局,完美的回忆。
最近由于被润玉迷到不行,于是考古翻出了这部电影,讲真对于国产青春片笔者的内心完全是拒绝的,距离上一次看国产青春都已经是四年前了,毕竟“国产青春片”这五个字在笔者的心中就等于秀下限...什么致青春啊,同桌的你啊,匆匆那年啊,这根本不是一般人经历的青春好嘛,你的青春里天天身边围绕的不是校花就是校草么?
你的青春里喜欢过的都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么?
你的青春里没事就打架、退学、堕胎么?
承认吧,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其实都是不那么美好的,就像这部电影里的剧情一样,不够精致美丽满足玛丽苏的幻想,但是却质朴而真实。
抱着看一般走流程的套路国产青春片的心态,我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观影之路。
当谭松韵造型土气还说着一口方言时,我以为会是初恋这件小事,女主遇见白马王子然后变美的套路,然而我错了(这个海报真的很误导人啊...),这部电影最大的套路应该就是让你以为它会是一部青春偶像小清新电影吧...随着电影缓慢的展开,我看到的是一部真实的青春纪录片。
青涩的我们每天担着学业的重负,没有时间打扮自己,穿着同样的校服、戴着厚重的眼镜、梳着普通的马尾,我们的身边也只有和自己相似的同学朋友,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还有个人愿意喜欢这样丑丑的自己,但那个人也并不是白马王子,他可能只是自己普普通通的同学。
那会的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说走就走去见那个只是想见一面的人,然后只能等待着高考结束。
好不容易熬完了高考,我们笨拙的想要把自己变得好看一点,幻想着各种在故地重逢心上人的情景,但他不一定会在湖边或是桥上与你再次邂逅,也可能是在你毫无吃相时发现他也在街边撸串,这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玛丽苏们快醒醒吧。
整部电影最清新的桥段应该就是罗云熙抱着吉他唱喜欢你了吧,这是爱情刚开始时最美好的阶段。
然而这种美好也并没有延续多久,确定关系没几天男主就带女主去开房了...关于这方面就不做评价了,这段情节里男主形象实在是不忍直视,我都是用手挡着男主的脸的...还我小鱼仙倌啊!!!
大学的恋爱情节也是很写实了,笔者没有经历过这种恋爱,但是身边的朋友有呀,朋友的朋友有呀,笔者也是都看在眼里的,光看着都觉得异地恋真累...每天有事没事就要打电话,平常有空没空就要两地跑,还要防火防盗防插足。
然后随着时间久了,两个人渐行渐远,无法磨合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你越来越疏离,他越来越冷漠,就这样有一天突然谁也不联系谁了,甚至连句分手都没有说。
现实就是这样残忍,即使心痛却也无法告诉他/她,只能任自己随波追流、岁月蹉跎。
最后多年以后再见,我没有过得多么精彩,他也依旧只是为生活奔波的芸芸众生。
这部电影描绘的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初恋故事,可能就上演在你家楼下转角的那个大排档里,虽然很土气很俗气,但比那些“国产青春片”更有说服力。
这个青春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他,虽然普普通通却能感觉到其中的温度。
这个片子作为电影来说剧情太过薄弱(基本没啥剧情可言),制作不够精良(接地气不代表可以制作粗糙),剪辑打光这些就不细说了,制作上能出挑的毛病太多。
虽然电影确实不够好,但是给它打一星绝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部电影不比那天天随便拍的玛丽苏青春片有诚意么?
谭松韵、罗云熙的表现不比那些天天只会凹造型的流量们有诚意么?
不能因为玛丽苏杰克苏言情偶像剧看多了就变得连真实都不能接受了好嘛!
客观来说最多只能打到三颗星,两颗星给两位主演,一颗星给让人不忍直视的现实感。
最后多加一颗星就是纯粹不满于那些说男女主造型太丑然后打一颗星的行为!
真实的令人惊声尖笑,我拍拍躺在身边的老婆说:你粘着我的时候好像杨芳芳!
很幸运,我们一起经历了,走了过来!
从12岁初中军训你一声报告闯入我的心里,到17岁我把深藏5年的暗恋表白,到27岁我们结婚2年。
我和你经历了5年,10年,15年。
我是一个没有长性的人,却把爱你这件事坚持了15年,往后余生一直伴你左右!
就青春片方面,她特有的质朴与真实是少有的;就主演方面,女主是那种不能说太漂亮但演技了得的演员,男主却是毫无性格可言,无存在感的存在(海报欺骗了我男主的颜值);就前一天刚刚看完导演的处女作《行歌坐月》而言,本片差太多。
唯一能让我嗨起来的竟是最后感谢名单里看到李玉、方励、张献民等人,导演已然上道!
用贵州方言对话带入的故事,多了些纪录片式的真实感,戴着眼镜头发散乱扎起的女学生,朴实单纯的样子和每个人的青春都一样,一边吃狼牙土豆,一边分享爱情里的小秘密。
杨芳芳回忆起小学时中意的郭阳,他调皮,又喜欢欺负女生,个子也不高,但偏偏足够吸引她的注意,在她去凯里读书之后,依然不能把他忘记。
始终期待有一天,重新与他相遇。
她希望自己能够变成更好的人,嚷嚷着要做近视手术摘掉眼镜,做面膜,换新发型,等着一场惊天地的邂逅。
就像《我的少女时代》里林真心看着时尚杂志,也期待自己和模特一样美好。
可最后,命运带来的,就是她在夜市吃着小吃,嘴角还沾着碎屑时回眸一瞥,与记忆里的人重逢。
郭阳也不是过去的郭阳了,他已经变得高挑英俊。
成长的路上就是有些人,像门缝一样夹住我们长裙的裙裾,在我们以为已经离开的时候,再狠狠拽回来。
一桌子老同学凑在一起吃大排档,高考之后的方向就是大家各奔东西,他们欲言又止,却有一肚子话想说,最后一群男孩子勾肩搭背的唱着《当》,晃晃悠悠的走去。
你我的年少,大概就是随着那熟悉的电视剧和熟悉的片头曲一起走散的。
郭阳羞涩的表白,杨芳芳怯怯的接受,心里的喜悦表现在紧紧握住的拳头里。
总有说不完的话,足以依偎在一起聊到天亮,然后到河里划船,笑的欢快。
开学之后,面临着异地恋的撕磨。
电话连接着的思念,都在手里一只几乎占据我们所有人青春的诺基亚经典款里。
一个人坐长长的火车去与心上人相见,却也不觉得孤寂。
为一个人,甘愿独自欣赏过程里的万水千山。
忽然想起自己大学时,也曾有寒冬腊月,坐在仍旧烧煤的绿皮硬座火车里冻得浑身冰凉,瑟缩着身体,等着和他一起过一次圣诞节。
那时的付出和忍耐,都觉得甘愿和值得。
那时我们无牵无挂,似乎没有什么比相见更重要的事了。
后来青春故事里的人都长大了,那时的爱也不见了,男孩们的耐心也消耗光了,他们的身边又多了其他的女孩,我们该退场了,走在自己最想走的路上。
只是偶尔回眸,仍会记得那时的人,是他教会我们如何去爱与成长。
这个故事很平静,没有命运的大起大落,没有剧情的悲欢离合,只是平凡的小人物都带着我们过去的影子,把我们所希望遗忘又不舍遗忘的情节再一次温习回顾。
然而那些人和故事,最后和青春一样被时光所掩埋。
影片的拍摄手法与布景并不像海报中那样少女心,偶像剧,而是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甚至里面的话语还带着方言,也许表现的更贴近于真实,但难免为后面的偶像浪漫手法设置了阻碍,无法升华。
不得不承认,影片从刚开始的线路是清晰而细腻的,我知道,女生一直暗恋着一个男生,也明白,为了让自己最好看的时刻与他相遇,做了眼睛矫正手术,也将自己打扮成了最美的样子,并且回到了那个小城,只为在某一天可以偶遇,相遇的故事发生了,也按照主线开始相恋,并且开始各自的大学时代。
为了那颗跳动的心,为了那个令我们心动的人,我们总是全力以赴,希望自己更完美,因为喜欢,让我们变得有些许的卑微。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便是我爱的人同时也爱我,于是两情相悦的爱情总是会以微笑甜蜜拉开序幕,因为在一起的心愿实现的过于美好,美好的地恍如梦境,让人不真实,于是,我们欢喜之时还带着少许的不安,总是在蜜糖与彷徨若失间游走,在拥有的那一刻起,也便害怕起了失去。
每个女孩都会对爱的人抱有很多期待,因为爱,所以才在乎,因为深爱,所以面对第一次手足无措,那像未知的恐惧,让人惴惴不安,但是因为爱情,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女孩却也可以一下子变成最勇敢的人,那份信任与深情,那种矛盾的内心,或许一辈子只有自己知道。
女生是感性的,所以往往在以后比男生陷的深,一刻也不愿分开,所以出现了很多极端行为,以至于有一些人评价,女主后面“作”,可能这是人的性格所使然,但也可以说男生有些许想要更多的自由,女生一晚上没有睡,给男生打电话却被告知关机,我想谁都会生气与委屈吧,女生有些不情愿的给了男生看球的自由,而男生最起码不回来也未能及时打一个电话告知,这样的不平衡,或许就是青春时的懵懂,亦或是有点太过于自我,没有将他人多点重视,所以难免最后便失衡。
再到分手,女生生气离开,而男生未追,再到女生想念去男生学校,却发现已有新欢,其实都在告诉女生一件事,生活中除了爱情,你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只有爱情,那你终究只会成为一个失去理智的疯子,影片中男生还有乐队的梦想,而女生除了爱男生,粘着男生,连最基本的学业也不按时完成了。
最后的最后,是我没有理解影片的地方,觉得收尾有些仓促,工作后的男主与女主再次见面究竟说了什么,最后女主在那分手的回忆里,改写了男主没有追来,又代表着什么呢?
像是一个莫名的结局,说了一个没有结果的故事……这感觉,有些不太舒服。
最后说一句,果然一个人物形象是需要全方位包装的,男主真的没有了《何以笙箫默》中年轻何以琛的形象,不再是高冷学长,哎……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