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装四大才子实在太好笑了,刚刚我走在路上想到一个scene我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四个才子去到京城赴考,才发现了一些考不上又打工流连在京城还期望继续赴考的学子的生活惨况,真的好惨的(古代的底层北漂了,其中有一个倒夜香的),咳到肺痨一口血喷出来到饭桌上染血了整桌菜,然后大家还就着血吃菜(一整桌菜就是各式各样的马铃薯,没有肉,碗里也没有米饭,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马铃薯菜也是难为道具组了),笑惨了。
这剧的台词真的,太精妙。
后半部剧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场所,是供皇帝游玩、欣赏收藏各地奇珍异宝的行宫,叫做“豹房”,广东话念起来跟“炮房”一模一样,充满了恶趣味,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保持严肃地念台词的哈哈哈哈。
所以后半部虽然很不轻松,一路冲关打怪,不到最后一集大结局都让人悬着一颗心,不能拥有开播之初的欢声笑语喜剧氛围,但是有这个诙谐的名字一直提醒你这是一部黄金档合家欢的古装喜剧。
这次翻煲,才看到很多小时候看剧就刻进我深深的脑海里的台词,比如给没文化的船夫起名“米田共”,比如“夫妻肺片”这道菜的起源,又比如好吃的街头小吃“白糖糕”。
这些东西真的入心入肺,我小时候看完之后去茶楼饮茶都要特别宠幸通常只是最便宜那档茶点的“白糖糕”,因为这个朴实简单无奇的糕点,见证了一个曾经因为失恋失去味觉的人,在热恋中恢复味觉尝到甜味,童年的我就是这样通过“白糖糕”通感到了爱情的模样吧。
去豆瓣看影评,大人看此剧的视角真的很奇怪,很多人赞叹四大才子当中的虚构历史人物或者说最边缘的第四大才子周文宾才是男神或者才是正常男人,才发现名垂千古的才子全因够drama,因为他们面对爱情足够痴嗔癫,所以他们才成为佳话流传。
所以普通人看剧只向往周文宾,只有平平淡淡的爱才是真。
说唐伯虎风流,但他又自称遇到秋香才知道什么是情,所以说唐伯虎在那之前都真他妈渣,想想是不是每个由细玩到大的渣男到结婚从良时都能用唐伯虎说的这句话来自居呢。
说祝枝山最终真的爱上石榴,我是打死都不信,由得个死肥仔孤独终老与钱作伴未几好咯,亿万富翁还想收获真爱,是想气死我们普通人吗,开一百多家以她名字命名的联锁饭店是因为爱她怀念她吗,我只看到了他的识饮识食识做以及生意头脑,攀附了女方作为美食kol的名声。
文征明迂腐,哪个女的嫁到这样公务员就真的倒了八辈子霉,我看是,还好她家出事前她带着丰厚生活费去到夫家,要不然求求富家千金千万不要嫁给穷酸书生凤凰男,婆家还要超级难搞,对宝贝儿子自视甚高。
总之编剧真的挺牛逼的,古装轻喜剧,真的让人好轻松。
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说tvb黄金档一定是一些很轻松不动脑的剧,真的,现代人打工上班太累了,这样的剧真的好解压,有这样的台词和情节,一天的累都忘光了。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可以供消遣的娱乐太多了,一天一集播10分钟就要进5分钟广告还不能快进的电视剧,还有多少人看啊请问。
这部剧其实达不到五星标准,甚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典港剧。
至于我打五星,算是对于曾经喜欢的港剧时代画个终结。
香港已经上演三个月的闹剧百态,无论初衷是什么,是好是坏,都已经变了质。
在我被这出“人间港剧”弄得情怀不再时,打开了这部剧,唤回了仅剩的港剧港影情怀。
我对港剧的启蒙是关咏荷和欧阳震华这对经典的荧屏情侣,从《醉打金枝》到《陀枪师姐》到《陀枪师姐2》,在电视上看见《金装四大才子》时一时不能接受欧阳震华和关咏荷不演一对,后来才知道张家辉和关咏荷是情侣档,看着看着也就喜欢了石榴和祝枝山、欧阳东和秋月这两对。
我对翁虹的喜欢也源自这部剧。
这部剧算是唯一一部我接受欧阳震华不和关咏荷演一对的剧了。
52集着实很长,前一半和后面仿佛割裂成两部剧,如果没有后来秋月杀秋香,仿佛前15集和后面37集没有任何联系,我着实不喜欢秋香。
关咏荷在这部剧里贡献了精湛的演技,一人饰两角,冷情的的秋月,善良的秋香,假扮秋香的秋月。
欧阳震华难得让人很讨厌的角色——祝枝山。
这剧前一半心疼秋月,后一半心疼石榴。
作为当年多男主多女主的大制作台庆剧,大团圆结局来的太快,一切都是圆满结局但圆满中带着很多不圆满,前有经典的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为蓝本,这部tvb轻喜剧无论是改编还是表演都是成功的。
祝晓莲有周文宾对她痴心不改,朱娉婷有文征明对她不离不弃,秋香有唐伯虎三笑佳人,秋月有欧阳东痴心守护。
只有石榴是追着祝枝山,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图上这段,多么希望石榴就此走了。
今次再看,发现石榴从看到“石榴亭”的那一刻,她就已经不想走了。
钱和石榴,哪个在祝枝山心目中重要,她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心中有数了。
石榴值得最好的祝枝山。
我依然爱着巅峰时代的他们,依然有着曾经的情怀,只是有些东西散了。
一个时代,就这样悄无声息在一场又一场闹剧中完结了。
唐伯虎(张家辉)、文征明(林家栋 饰)和祝枝山(欧阳震华 饰)是苏州出名的三大才子,这天在南北才艺夺锦大赛中,他们代表江南六艺会馆出赛,结果大胜江北七星会馆。
建宁王的义子子建见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想招致帐下为己所用。
贪财的枝山顺口答应,但伯虎和征明深知子建为人,拒绝了他的邀请。
枝山答应后又后悔了,想开溜避开子建,不料反被子建捉个正着,幸好伯虎和征明及时赶到,不仅救回枝山,更赢了子建很多银子。
从此子建与他们势不两立。
王文宾(魏骏杰 饰)自小便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更是学富五俥,为了扬名立万,文宾向子建自荐。
子建正在寻找能人异士打败三大才子出一口怨气,于是文宾成座上客。
一番恶斗又开始了!
小时候跟着哥哥一起看了不少,当时就觉得很好看,但是没有机会看完。
最近看到网上有好的资源,就在过年期间看完了。
感觉港剧还是领先很多的,作为一部二十多年前的电视剧,情节设置真的很丰富,节奏也很快不拖拉,但是也有港剧的通病,就是到了后半段逻辑细节啊,越来越拉垮,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
前半段各种比赛闯关幽默刺激,真的好看,但是加入昏君之后越来越离谱。
另外一个看到后面其实会有一点生气虽然他们都是四大才子,但除了周文宾,其实另外三个在感情上都是有一些渣的。
祝枝山,不喜欢石榴,在那个年代女孩子,结了婚可比现在受到的影响大多了,可即使这样他还是选择娶石榴,只不过后面是他自己喜欢上石榴了,算是把这个地方圆过去了。
但一开始在不喜欢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应该招惹人家。
文征明前面应该是最正直最满口仁艺道德的人,结果居然和郡主都在外面发生关系了,这一点我已经非常不敢苟同。
结果睡完了,回头居然说他不能娶郡主?!
说什么非要考取了功名才能娶,因为自己承诺了王爷。
我真的下巴掉地上,他自己干过什么自己心里没数吗?
如果一直考不取功名,郡主就一直这样等着吗?
尤其是她还怀孕了…这比祝枝山娶了不喜欢更严重,因为女孩子的清白是真真实实的没有了。
唐伯虎也很讽刺,这部剧前半段一直在渲染唐伯虎什么都懂,就是不懂感情。
结果不懂感情的他先有一个童养媳,然后又准备娶两房老婆且这两房老婆他还都不喜欢。
然后又去招惹了秋香,招惹秋香的时候一副对自己娶了没过门的妻子念念不忘的深情样子,结果转头就又爱上了秋香,既然对秋月没有感情,那么一开始又为什么一定要因为长相一样去找秋香呢?
反过来如果对秋月有感情,这样见异思迁,懂不懂感情不敢说,但是渣是肯定的。
结局,我也觉得周文宾这一对最幸福,虽然不是最主要的角色,但是果然大家都最喜欢。
祝枝山如果不是因为后面太渣太怂,前面那种很世俗很爱财的模样,其实是很接地气很有喜感的。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三人青梅竹马,一同受学于六艺书院,闻名于江南一带。
然而树大招风,得罪宁王义子朱子健,健为了对付三人,招揽来自波斯奇才周文宾),周文宾一为私仇、二为扬名,就不择手段击倒三人。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三人揭穿了宾的劣行,致使健弃之如敝屣,幸得唐伯虎等人不记前嫌,施以援手,最后四人成为八拜之交。
宁王赏识四人才情,引为幕僚,并安排四人研究一块刻有古怪文字的瓦片,原来瓦片乃涉及一个宝藏,而藏宝处极有可能为华太师府,唐伯虎为了宝藏、秋香,遂到太师府充当书童,易名华安。
唐伯虎终于发觉宁王欲夺宝藏以作谋反之资,他不欲同谋,遂佯狂玩世,在长乐坊寄情诗画,期间竟遇上微服江南的正德皇唐伯虎更助正德皇成就一段龙凤缘,但在此时,宁王趁皇身在宫外,谋反的故事就此拉开
它将明代江南四大才子的传说与现代香港的都市文化进行了一场大胆的"基因重组",创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狂欢。
这部由李力持执导,张家辉、林家栋、欧阳震华、魏骏杰主演的电影,表面上是一部无厘头搞笑片,深层里却是一部解构权威、颠覆传统、拼贴多元文化的后现代文本,四大才子不再是吟诗作画的高雅文人,而是成了整日嬉闹、争风吃醋的市井人物,他们的"才子"身份与其说是文化资本的体现,不如说是一层可供调侃的标签。
这种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降格处理
原创首发于“澎湃新闻”编不出剧情的时候,剧情就想到一出是一出地瞎跳乱跳是TVB的惯用伎俩,毕竟我们都知道编剧被上头压榨,拿着微薄的薪资熬夜赶稿不容易。
《金装四大才子》则是少数不讲逻辑、自我重复,却依旧可以获得原谅的剧目。
《金装四大才子》属于“攒出来的大戏”,看阵容、看篇幅、看场景,它都属于大阵仗。
《金枝欲孽》四位女主角也只拍了三十集,《金装四大才子》四位男主角硬是拍了五十二集。
当然追完了之后也发现,这五十几集的剧情是注了水的。
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线,改编自星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那些才子比试、丫鬟大赛、长乐坊花灯会的情节,动不动就一两集的戏份,让人以为这剧集里插播了几期古装版的综艺节目。
前半部,大家都以为大boss会是宁王或是朱子健,谁知这二位先后偃旗息鼓,又冒出了一个曾经和文征明抢郡主的靼达王子,来和唐伯虎抢秋香,明显是狗尾续貂凑字数用的。
但对于喜欢这部剧的观众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正是这种随意轻松的娱乐精神,让情节不太经得起推敲的《金装四大才子》,成为视频网站时代的减压神器,让我们随便点开哪一集都能充当下饭视频。
在B站上,会有up主把周文宾和祝晓莲的片段全都剪辑在一起,只因他们的感情线太像甜宠剧、周文宾的人设太像男神;也有网友更倾心于敢爱敢恨的秋月,而不待见温柔贤惠的秋香,并且因为秋月被唐伯虎抛弃意难平,大骂唐伯虎渣男。
但话说回来,之所以这部长剧能在短视频当道的年代受到追捧,与剧中超前、开放的观念息息相关——剧中不乏“女追男”的片段,且极大挑战当时的世俗观念。
祝晓莲在和周文宾交往之前,曾经是唐伯虎的妻子,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属于“二婚”。
当然你或许会说,《陀枪师姐》里的娥姐也曾经是失婚妇人,但四大才子毕竟生活在封建王朝,且你看晓莲这娇俏可人的模样,会觉得她曾经是个“弃妇”吗?
而朱娉婷和文征明之间,则存在很难逾越的阶级鸿沟,二人不顾社会偏见和家长反对,硬是突破重重考验,终成眷属。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朱娉婷在追求终身幸福的道路上,一直立场坚定,面对对她穷追不舍的朱子健,她态度强硬并与之划清界限,丝毫没把人家当备胎的意思,用一种逼自己上绝路的方式倒追文征明,不由让人觉得这娇生惯养的郡主,还挺有原则的。
秋月曾经沦落风尘,唐伯虎出自书香门第,但唐伯虎为了帮秋月赎身与她长相厮守,甘愿放弃功名和清誉,几乎和家人闹翻,至于后来杀出个秋香,套用TVB里常用的一句话——“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不想的”。
主创在创作这部剧的时候,未必有什么高远的理想,“观念超前”也纯属误打误撞,但在这人人诚惶诚恐的当下,这部剧还确实带来了几分治愈的作用,起码追这样的剧,不需要带上什么道德枷锁。
如今“双男主”大行其道,TVB二十几年前就搞出一部“四男主”的剧,这点也挺前卫的。
但这四个男主角,真正人设不太崩塌也就只有周文宾,唐伯虎喜新厌旧却自诩深情,祝枝山财迷心窍且刚愎自用,文征明迂腐刻板、情商欠奉。
起初并没有“四大才子”,只有“苏州三宝”。
唐伯虎(张家辉 饰)、文征明(林家栋 饰)、祝枝山(欧阳震华 饰)以书画才艺闻名遐迩,直到周文宾(魏骏杰 饰)专程从波斯前来挑战。
挑战过程略,请自行脑补一集《超级无敌奖门人》,结局就是周文宾挑战失败后,他的幕后老板朱子健(郭政鸿 饰)发现他没什么利用价值,打断他的手臂将他赶出来,而后周文宾被苏州三宝收留,苏州三宝变成四大才子。
周文宾之所以漂洋过海前来挑战,是带着复仇目的而来。
周文宾和唐伯虎的祖宗是世仇,虽然最后发现只是一场误会,但因为从小流离失所且背负深仇大恨的经历,为周文宾八面玲珑、忍辱负重、生存能力强、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设置奠定基调。
他教晓莲没柴烧饭的时候用宝石取火、用“一柱擎天”把晓莲在赌场输掉的钱赢回来,都充分说明他的生存智慧,足以应付复杂的世界,和晓莲的冲动和天真形成互补。
相比之下,从小被家庭和师长捧在手心上的苏州三宝,就显得有些巨婴。
唐伯虎经历过数段婚恋,从和昭蓉(陈秀珠 饰)有名无实的姐弟婚,和晓莲(文颂娴 饰)形同虚设的夫妻名份,牺牲清誉和家庭关系和秋月(关咏荷 饰)经历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后始乱终弃移情秋香(关咏荷 饰),唐伯虎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责任为何物,却依旧娶得贤妻入门。
好在秋月的结局也不错,在把负心汉忘得一干二净后,和苦恋她多年的东厂师兄欧阳东(骆达华 饰)终成眷属了。
在对待感情上,祝枝山比唐伯虎更加不堪。
被前任素菊欺骗了一次又一次之后,经厨娘石榴(翁虹 饰)好意提醒依旧执迷不悟,并对石榴恶言相加,让石榴心灰意冷等到人老珠黄。
祝枝山和石榴的感情线格外简单粗暴,石榴有钱但想要一个男人,而祝枝山爱钱,他们就理所当然地被凑成一对,而祝枝山在这段关系里许多不体面的言行,都被忽略不计了。
有了这两位的衬托,文征明倒还算是条汉子,宁王设下百道关口考验他的人品和抵御诱惑的能力,他都一关关挺下来了,在和郡主朱娉婷(陈松伶 饰)的感情还没稳定之前,就许下承诺,会照顾郡主一生一世,也确实做到了。
但婚前的优点,在婚后成了减分项,因为他的书呆子性格,让他婚后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去偏远地区当官时,屡次碰到障碍,郡主贵为千金之躯,肯陪着老公吃苦并毫无怨言,可见确实是真爱。
除了四大才子和他们的女人之外,片中的配角也不乏亮点——宁王野心勃勃却心怀苍生,面对文武百官不怒自威,面对女儿却难掩慈父本色;让华太师煞费苦心的小儿子华文武,看似不学无术,实则脑洞大开,搞了许多发明创造,要不是华太师的这个奇葩儿子,唐伯虎的许多才华是发挥不出来的。
还有颇具巾帼英雄风范的唐夫人和华夫人、诙谐幽默且喜欢充当月老的馆主沈周都为剧情增添不少华彩。
刷了刷豆瓣,有一个意外的发现——《金装四大才子》的观看人数,是要高于《陀枪师姐》的后面三部的,可能和它们的剧情太虐有关,毕竟生活苦闷,轻松减压又有何错?
最近完整重温了一遍四大才子,记得小时候喜欢秋香,温柔善良并且丫鬟之首能力自不必说,所以看到秋月出来抢唐伯虎就很烦,却不知道长大后重看竟然爱上了这个角色。
秋月,出场仿佛仙侠剧里的仙女一样—她是衣带飘飘飞下来的,但是眉宇之间的煞气又告诉我们此人绝非善类,果然下一秒就平白无故扇了唐伯虎一巴掌--#她是东厂曹公公的得意杀手,看她后面几次下杀手的样子基本上可以说杀人不眨眼了,的确啊,从小被收养成为杀人机器,生活的意义就是服从命令完成任务,“从我入东厂的那一刻开始,我可以说不是人”,直到遇见唐伯虎。
她开始知道情为何物,发现这世上忽然有了色彩,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人,为了一个求婚开始挣扎,不惜用命换取唐伯虎妻子这个身份,即使这个婚约在她的爱人看来并没有多少爱情,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交换条件成亲当天差点没命的她意识到想和爱人长久在一起必须先保住性命,于是重新捡起杀人的刀用别人的命换取解药,与此同时她的未婚夫(算是)为了寻她入华府慢慢爱上了秋香,新旧风筝那段真是让我在屏幕外气到跺脚,大喊一声渣男╰_╯秋月狠,却不绝,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杀秋香都放弃了,最后也只能绑了她到海边让潮水慢慢涨上来,这个方法自然可以理解为编剧秋香死里逃生的借口,但我更愿意相信是秋月的情,所以在知道妹妹临死在柱子上写不要伤害自己才痛苦如斯,所以临死前还在问“你猜秋香会不会原谅我”结局居然是忘却前尘和欧阳东he了,仅仅用失忆抹平以前经历的种种苦难吗?
杀人的良心责备,东厂的适者生存,爱人的移情别恋,妹妹的矛盾内疚,我只能让自己相信她以后的确如结局一样过得这么好,这个女子实在太苦太苦了最后说一句,对关咏荷的颜从来无感,但是演技太太太好了!
秋月秋香无缝切换完全两种感觉,扮起秋香来还是秋月的感觉!
连声音都不!
一!
样!
秋月那种霸气让我想跪下来叫女王大人啊啊啊(╯‵□′)╯︵┻━┻
这几天重刷了一遍《金装四大才子》,上一次完整地看是在八年前了。
当时觉得这部剧很好看,印象最深的就是唐伯虎和秋香曲折的爱情,最喜欢的一对儿是文征明和郡主,而且觉得郡主最漂亮。
但是八年后再看,感觉却完全不一样。
八年前看的时候我很不喜欢周文宾,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坏人”:最开始的时候是苏州三宝的敌人,处处和他们作对。
后面被冤枉杀了苏州六艺会馆的馆主,三个人去帮他,他一副“随便你们,我不在乎”的冷漠态度,后来当了官,竟然还和昏君皇帝玩的很近,最后还帮助宁王谋朝篡位(反间计)。
但是八年后的现在再看,心情完全不同了。
当时我因为喜欢郡主,所以爱屋及乌也很喜欢文征明。
但是现在看的时候,觉得文征明迂腐固执不可理喻,如果不是有周文宾在官场上替他圆场,只怕他早已被罢官免职了。
小的时候思维很单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所以周文宾的“反复无常”让我难以捉摸,自然也领会不到这样的人其实有多难得。
自小漂洋过海四海为家,背负着上几代人的仇恨。
周文宾为复仇而来,以化戾气为祥和而终。
不得不说编剧的偏心之处,光是复杂神秘的背景,就已经把另外三个人甩在后面。
再来说周文宾为人的个性。
私以为他的双商,在四人之中是最高的。
唐伯虎虽然机智,但可惜风流太多情。
昭容、秋月、秋香,再加上一个曾经糊里糊涂的晓莲,唐伯虎的多情让他的格局注定也只能如此了。
祝枝山虽然聪明,但输在目光短浅利益熏心。
钻进钱眼里就出不来,图小利者无大谋。
文征明虽然博学,但固执迂腐不懂变通,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是走不远的。
能够站稳脚跟已是幸运。
只有周文宾,知世故却不世故,聪明却不卖弄,知道什么时候藏锋芒,什么时候显利刃。
他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标准,虽然通晓人情但是却依然重情重义。
投桃报李却睚眦必报,实在是丰满又立体的人物形象。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编剧偏心,相比之下另外三人都略显单薄和苍白。
大概是编剧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周文宾的感情戏是在这四个人中最为稳妥和平淡的。
他没有三妻四妾,遇上喜欢的人也没有父母媒妁的阻挠。
没有隔三差五冒出来的情敌,也没有藕断丝连的旧爱。
他利利落落干干脆脆,喜欢上了那个偶尔刁蛮任性,实则温柔贤惠的晓莲,日久生情细水长流。
我曾经看有人说,周文宾对晓莲是一见钟情,我并不认同。
这样说的人大多是因为觉得,周文宾看到晓莲落水,跳下去救她,回去后回忆着晓莲的样子画了一幅她的画。
但我认为,当时跳下水救人,实属是周文宾本质善良,这一点后面他救落巢小鸟被馆主看见,也得到了体现。
至于画画,拜托,画的内容是晓莲走光图啊,而且还散布的满大街都是,让晓莲丢脸。
如果是对自己心有所属的女子,怎么会做这种让她难堪的事情呢?
所以,周文宾对晓莲最开始应该是有一些好感,但是因为得知她是对手的妹妹之后,带着戏谑的坏心眼对她做了这种事。
最多是一些好感,“钟情”远远谈不上。
当时的周文宾一心只想着复仇,怎么会有心思考虑儿女情长。
周文宾对晓莲有好感,应该是在决定赴京赶考的时候。
晓莲为他针灸,那个时候情愫暗生。
到了京城之后,三个人到处四处奔波,只有周文宾在六艺会馆一直和晓莲朝夕相处,这一段时间才是周喜欢上晓莲的时候。
所以他才会在饭桌上每个人都大谈特谈自己的事的时候,暗暗关心晓莲,让大家也注意到晓莲也一直为大家付出,不让她受冷落。
(每次看到周文宾主动把话题引到晓莲身上,让晓莲也参与进来大家的对话,就感觉好温暖啊!
)看她生火辛苦,就把宝石给她教她生火的简单方法。
看她劈柴辛苦,就替她把柴劈好。
看她无聊,就陪她聊天吃饭出去玩。
温暖给得不动神色,体贴给得若无其事。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在现在看来不要太戳心啊!
当然我最感动的地方,是两人婚后甜蜜依旧,一个开玩笑说对方“傻瓜”,一个笑着回应对方“傻妞”。
周文宾最开始仕途不顺,被朱子健等同僚排挤打压,可是回家面对晓莲,却笑着说:“同事们都对我很好,我说什么他们听什么,工作都很顺利!
”还把赚的钱都给晓莲,问她生活的开不开心高不高兴(大意)。
相比于一些在外面怂,回家对老婆撒气的男人,周文宾简直是好老公典范啊!
后来晓莲听忠叔说,周文宾因为没有皮裘穿而被人嘲笑,暗自接针线活赚钱,想为丈夫买一件皮裘。
不料被朱子健陷害羞辱,说她偷窃。
周文宾得知之后,对晓莲说的一句话特别感人,他说:“我再也不会让人欺负你了。
”当晚他就提酒上朱府,破釜沉舟,以架在朱子健脖子上的酒壶碎片逼他向晓莲道歉。
那个场面男友力爆棚啊!
宾莲线其实在四个人中算是最弱的一条,因为没有足够强的戏剧冲突,所以相比于其他算是比较模糊和短暂。
但篇幅虽小,却给人印象深刻。
周文宾对外腹黑,回到家对晓莲老实呆萌,完全看不出竟然是一个人。
所谓把自己最单纯的一面给自己最爱的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小的时候看不懂,对于这么复杂又完美的人设不能理解,现在看明白了,真的觉得这简直就是男神人设的鼻祖了。
不过也要感谢演员魏骏杰,把周文宾这个角色演绎的活灵活现。
虽然这个剧在我成年多年之后看,有很多的bug,但是总体再加上情怀滤镜,我还是要给个推荐的!
看到一段短评 然后记起自己当时看这部戏时一直是比较喜欢秋月 也许是觉得本来就应是她 也许是因为不喜欢“移情”的桥段。
看西游时也是 小时候看时就一直喜欢白晶晶 本来爱的就应该是她 为什么要改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连带着也不喜欢朱茵不愿意承认紫霞的仙。
只是长大后更多听到的都是对紫霞的迷恋及追忆
渣渣辉支撑我看完了这部剧,剧情方面,后面十集,我觉得在侮辱我的智商……
无聊
二十年后重温才发现祝枝山两兄妹简直讨厌,不要脸又自以为是!唐伯虎见一个爱一个,骗了秋月又爱上秋香,恶心!周文宾比较可爱
很有爱的一部啊,秋香,秋月……
再看观感好差,唐伯虎以为自己周星驰,文征明台词太占时长辣耳朵,欧阳震华油出屏幕,周文宾反复横跳。真的是垃圾的一些东西,但最恶心的皇帝 销声匿迹,编剧你没事吧?向华强亲戚不止辣眼睛还辣剧情,真的好辣这什么鬼玩意!垃圾!死吧!
结果后来去贪玩蓝月了
这个真是经典啊~~当初一到暑假就看这个~~记得和同宿舍的人卧谈,经常会说到他们啊
整体上很搞笑的,但有几集看的很有点难过,关咏荷在里面好漂亮。
刚刚看的时候弹幕就说周文斌是最好的 刚开始我还不信 越看越觉得 前面的剧情勉勉强强可以 但是到上京考试之后又是狗血剧 都在讲感情方面的事情了 除了周文斌 文征明还算可以的了 只是有点迂腐 感情方面还可以 祝枝山和唐伯虎不要太渣 就这石榴还死心塌地的喜欢他 真的没必要这么多集 因为要水剧情后面的故事写的乱七八糟的
……我只记得我看过了。
不太好看
搞笑
大爱
印象还蛮深的。。。小时候看的。。当时也想着做个才子啊,啊哈哈哈- - ||\
这类港式电视剧都还蛮好看的
没全看完都是陆续看的
初中周末做作业时看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还是可以的~至少印象还有~这就不容易
祝枝山的人设真的一塌糊涂,太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