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流水落花

流水落花,Lost Love

主演:郑秀文,陆骏光,谈善言,黄梓乐,李昀蔚,吴祉嶠,赵啟岚,徐嘉谦,曾睿彤,刘朝健,黄梓轩,谷祖琳,黄慧君,梁雍婷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2

《流水落花》剧照

流水落花 剧照 NO.1流水落花 剧照 NO.2流水落花 剧照 NO.3流水落花 剧照 NO.4流水落花 剧照 NO.5流水落花 剧照 NO.6流水落花 剧照 NO.13流水落花 剧照 NO.14流水落花 剧照 NO.15流水落花 剧照 NO.16流水落花 剧照 NO.17流水落花 剧照 NO.18流水落花 剧照 NO.19流水落花 剧照 NO.20

《流水落花》剧情介绍

流水落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群离别原生家庭的小孩子,经莫姑娘(谈善言 饰)安排下,遇上天美姨姨(郑秀文 饰)和彬叔叔(陆骏光 饰)这个短暂的幸福中途站,天美姨姨亦因此经历十三年来从聚合到分离;遇上每一个孩子,他们却又再要分散,感受到喜悦也要经历分离的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哆啦A梦:新·大雄的宇宙开拓史新都市人丛林精神功夫乐翻天奇怪的搭档狗不理传奇盗墓笔记第一季上门女婿的战争爱无尽头玻璃之家终极特警第二季婚姻保卫战一拳超人OVA5我的下位来宾鼎鼎大名第二季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临界2:安魂曲女人当官零日风暴怪形前传被遗忘的爱当我飞奔向你为爱劫持魔法坏女巫零点有你的小镇OAD1你本应离开三体第一季七人魔法使老男孩三六巷

《流水落花》长篇影评

 1 ) 无题:补标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李煜的词。

我记得它是因为之前看圆桌派时香港作家马家辉谈到他的父亲很喜欢一家夜总会叫“天上人间”。

这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春去也的悠悠感伤。

天美姨姨因为要换工作,没有收入所以打算开始当寄宿家庭(homestay)收钱帮忙照顾小孩。

一个个小孩来了又走,像流入水中落花一般,在天美姨姨这里收获了春天一般的温暖。

为第一个小孩森仔出气,带他吃冰棍,最后却因为森仔患有精神病母亲的追来不得不转移另一家寄宿家庭。

第二个小孩菁菁是离异家庭,爸爸妈妈都不要她,跟着婆婆生活。

婆婆住院,无人照顾来到天美家。

第三个小孩小花是兔唇小孩,受其他小孩的排挤而不自信,在天美姨姨和彬叔叔一起参与的亲子接力活动中重新抬起头面迎生活。

第三个是阿明,一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小孩:正遇上彬叔叔(何彬、陆骏光饰)出轨被天美姨姨抓包,两人吵架的时期。

在两人吵架中才知道两人不生小孩的原因是他们曾经3岁的儿子滔仔心脏突发去世,不愿再看见自己的小孩死去所以选择不生小孩。

第四、五个是一对姐弟因父亲入狱来到天美何彬家里。

李家希(姐姐)冒充家长请假,大雨困在山里出来只能等着天美何彬找来。

后面这一家四口出去野营,在星光照耀下天美何彬对滔仔的去世和何彬的出轨释怀。

最后一个小孩是个南亚仔仲恒,说“天美姨,我可不可以明年满18岁之后还和你们一起住啊?

”“我想回家有热汤喝、热饭吃”,就这么一段对话可以看出来天美何彬的好、看出来寄宿小孩的伤。

最后结尾天美也心脏突发去世,镜头里以前小孩一个个倒序从门后出来走秀,镜头扫过每一个小孩的脸就是过往天美的每一节人生。

天美去世后,何彬也养了一条狗,像曾经领养小花失败后他提议的那样。

我觉得导演做的特别好的事有2个。

1)出现的场景不算多,集中在家里的客厅阳台和家外的桥和小卖部(天美一直煮菊花茶供给小卖部老板)。

景的有效重复让整个影片看起来很踏实。

间插一些变化(森仔-学校,菁菁-医院,小花-学校,阿明-医院,李家希李家朗-山和草地),这些变化是段与段间不同的,但相同的大部分还是在家里、在桥上、在小卖部门口。

2)静景的情感倾注。

小田埂旁边的小溪沟流水哗哗,透过仰拍的嫩嫩青青的树枝叶子定下徐缓温暖的叙事基调。

有效点题。

ps:近2年上映的香港电影《流水落花》《灯火阑珊》《沦落人》,这些电影在命名时就已经蕴藏了后半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种题借用古诗词,来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来暗示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

 2 ) 栉风沐雨 人间值得

在《流水落花》中,展现出的是完全不施粉黛、收敛了天后的光环与气场的郑秀文,演技毫不做作,情感流露自然,当真是一个稳字了得。

从2000年的《孤男寡女》获得影后提名开始(之后则有《瘦身男女》《我左眼见到鬼》《同居蜜友》《钟无艳》《长恨歌》《盲探》《高海拔之恋》《圣何塞谋杀案》《花椒之味》等),sammi一直不矜不伐不负韶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此次终获影后桂冠,这才是真·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鸿渐之仪。

影片中镜头的转换,段落的推进,情绪的交织,情感的延展,整个故事的讲述方式其实是非常日式的风格(譬如《比海更深》《千寻小姐》《如父如子》《小偷家族》等);细腻、温柔、小清新,情绪迸发既突然又隐忍;凸显人、家庭与社会,独特、治愈与责任之关联。

所有人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细小而琐碎,但却在不经意间支撑你迈过栉风沐雨。

sammi主唱的主题曲《我这样活了一天》温婉且积极。

私以为陈奕迅的那首《落花流水》亦是非常应景:流水很清楚惜花这个责任,真的身份不过送运,这趟旅行若算开心,亦是无负这一生。

水点蒸发变做白云,花瓣飘落下游生根,淡淡交会过各不留下印,但是经历过最温柔共震。

 3 ) 眉飞色舞22年,51岁的郑秀文终将梦想照进现实!

在2000年的时候,郑秀文推出了一曲名为《眉飞色舞》的歌,虽然这是一首改编自韩国的歌曲,但却不曾想到,这首歌非常火爆,当时这首歌响彻大街小巷。

其实在此之前,郑秀文已经在歌坛打拼了10年,不过《眉飞色舞》这首歌让她的知名度更大了。

跟港台大部分的艺人相同,在歌坛成绩斐然的她,自然也会把事业版图扩展到影视领域。

她首次出演电影就与张学友、吴孟达和秦沛合作,在这部于1993年上映的影片《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中,郑秀文出演女主,凭借不错的表现,她获得了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的提名。

很有意思的是,她与张学友一样,不仅歌唱得好,并且演技也是一流水准,这从她此后多次入围金像奖影后的奖项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她首次入围金像奖影后是在2001年,那一年她与刘德华合作了影片《孤男寡女》,到2023年她再次入围金像奖影后,弹指间已经是过去了22年。

据统计,此次是她第10次被提名,这次她入围的影片名字叫作《流水落花》。

单从片名就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艺气息,影片由贾胜枫执导,郑秀文和陆骏光主演。

影片的故事取材具有很正能量的公益性,片中郑秀文和陆骏光出演的夫妻,在儿子因病去世之后,开始不断的收养孩子,两人对待每一个孩子非常的细心,可以说视如己出,直到女主去世。

整部影片的格调非常的平静,处处都洋溢着祥和温暖的氛围,最终所要表达的也是大爱的光辉。

相比较来说,这类偏向于安静的文艺片,是很考验演员演技的,片中的女主是一个母爱满满,心存正义,胸怀坦荡的女性,她可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也可以据理力争为孩子争取权益,更可以为了孩子宽恕丈夫的作风错误。

经过几十年的磨砺,郑秀文对于这个角色的演绎,显然可以加入更多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在控制角色的功力上,也完全可以像流水那般可缓可急,像落花那般优雅飞舞。

作为文艺片来说,在商业上的表现一般都不会太惊艳,尤其是当下港片的微弱形势,也注定了这部影片票房的惨淡,本片累计票房不足千万。

相信当郑秀文凭借这部影片入围的时候,她的内心也是比较忐忑的,毕竟她的对手还有毛舜筠和张艾嘉这样的强者。

但当她拿到奖杯的时候,时年51岁的她,内心的情绪想必也会跟前些年的古天乐一样,真的是五味杂陈。

说起来她的运气不算太好,提名那么多次才拿奖,但比较而言,她的运气也算不错,好歹梦想照进现实之中。

【END】

 4 ) 亲情是一场注定分离的因缘际会——《流水落花》

导演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来切入:寄养家庭,即受福利机构委托照顾儿童来获取报酬的临时家庭,可以说是以一种“反亲情”的角度去刻画亲情。

亲情是关乎血缘的、超越时间的、无关利益的,而寄养家庭却站在这些的对立面。

但这一特殊家庭形态却如寓言般道出了亲子关系的本质——孩子无法选择父母,父母也不过只能陪伴孩子走一段路。

亲子之间的爱不应是捆绑和索取,而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滋养与给予。

这些如同无根浮萍一般不被命运眷顾的孩子们,和一对带着伤痛的父母,就这样临时组成了一个平淡温馨的庇护所,却又总在未准备好时就骤然分别。

这种情感共鸣的戛然而止,给人一种从美梦中惊醒的怅然若失感。

影片用散文一般细腻平和的笔触与克制的情感表达,通过聚焦于凝固的家庭空间,书写了一种即流动又碎片化的的诗化时间观。

或许人的一生真的是断裂的,我们的记忆被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代表着,分割成了一段段零落的碎片,再去经历朝花夕拾。

人生海海,世事无常,总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人与人的因缘际会总抵挡不过时间的流逝,但真挚的感情却如静水流深一般隽永,只增无减。

天美对于早夭的孩子的思念,如南方漫长的雨季一般连绵不息。

总在不经意时,这种彻骨的悲伤就会如同潺潺大雨一般再次侵袭。

失去的痛苦使得天美很难再次对孩子交付真心,只能用坚硬的外壳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独自在悲伤中不断反刍。

我很喜欢导演对于影片主旨的表达:父母和孩子是相互成就的。

天美正是在照顾一个又一个孩子们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当一个母亲,也逐渐完成了自我救赎。

寄养的孩子们年纪一点点递增,对应着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是天美在通过另一种方式去陪伴自己的孩子的成长,使爱以一种更加升华的形态不断延续。

(郑秀文的表演也可以说是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令人动容)

 5 ) 矬子里拔出了个照葫芦画的瓢

照葫芦画瓢 形似神散无论是戛然而止的黑幕还是水渠的运用都不难看出导演想要模仿的风格,但是日本的家庭类型片绝不止是点到为止而已,尤其是是枝裕和,将每个角色的情感与人在特殊情况下的动机心态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本片用尽全力写天美一人都显得力不从心的零碎前1/3足够详尽,人物与金句水到渠成,特别是“货嚟噶?

人嚟噶!

”足够震感人心。

但是之后为了详略对比而省略了生活碎片,尤其是明仔之后一个孩子对应一个事件一个态度,仿佛天美因为之前的事逐渐麻木逐渐不上心,对待最听话的明仔用的却是最敷衍的态度。

有可能么?

或许有一些,但是结合对涛仔的思念以及最后的走马灯来看,绝非电影体现的一般。

同时,为了制造冲突体现人性安排的出轨情节虽在情理之中但人为意味太强,对涛仔的思念同样也缺少伏笔。

至于结尾完全体现了导演对于走向把握的失控,只能用一个看起来很文艺却俗不可耐的走马灯来为人物画上句号(甚至不如删掉走马灯只留彬和狗的背影)同时,在大致十余年的过程当中,看不到一丝香港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家居或是小卖部亦或是水渠。

在细微的生活中以小见大的表现香港的变化,这曾经是香港电影的拿手部分,这里也荡然无存41届香港金像奖,可以看到有模仿日本的,韩国的,甚至还有模仿从前的香港老片的,但是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

我觉得sammi的演技是大于这部电影的,希望她可以拿出更好的作品来冲击更高的奖项,而不是在41届香港金像奖中拿一个食之无味的水后,矬子里拔将军真的很令人惋惜

 6 ) 值得看

在东南亚一周,皮肤下感觉还残留了那股水蒸气。

在飞机上看《流水落花》,那种惆怅和我这周所经历的温热气息太过吻合,直接入戏太深。

没有香港的灯红酒绿和高楼大厦,只有静静的河边,步履蹒跚的郑秀文。

色调冷清,像极了寡淡的生活。

从闹市区回到这里,想必都要换上另一副人格。

对郑秀文上一次的记忆,还在小红书关于她常年坚持健身的帖子里。

港星都小小的,瘦瘦的,有种可以扛起来直接跑起来的感觉。

她演的天美姨姨倒是坚如磐石,即便仍旧那副小身躯。

我会对因此评论她老了的人皱眉头。

她近乎完美的,演出了一个真实不上价值的好人,那不是满载玻尿酸或者挂着鸭嘴的脸可以做到的。

天美姨姨简直,360度无死角得完美。

电影出乎意料得好看,也可能是我终于耐得住性子,看接近现实题材的文艺片。

对我就好像,那些长帧的精致画面,允许我让剧情更渗透在我心里。

欲言又止的剧情,观众对每一段都心领神会。

不同孩子的寄养时间,推进了故事的进程。

抽烟的情节让我想起志明和春娇。

这次,阳台上抽烟的这一对,又何尝不是心事重重,学会和失去了许多的生活共同往前走。

郑秀文也是经典港女了,诙谐幽默,情深义重,手起刀落,不腻歪。

这次这些秉性,蒙一些现实的灰色,还是像彩蛋一样,散落在一些小细节里。

很喜欢。

就是最后一小段煽情戏,像是终于接受这就是文艺片的观众,还是迎来一小段流泪的高峰期。

知道是梦境,宁愿让天美姨姨,再看看那些孩子的脸。

给她一点closure,煽情又何妨啊。

其他角色也都很出彩,特别是胭脂店老板。

真实生活就里的温情都藏在不用过脑袋想的平实话语里,喜欢这种手法。

值得看。

 7 ) 堆砌苦难,避开核心,郑秀文的“清汤挂面”被浪费了

像《流水落花》这种类型的电影,天然会带着吸引好评的气质。

因为人物底层,节奏低缓,生活悲惨,做的又是善良的事。

吸引出来写评论都是被感动的人,其他感觉平平的观众,也会觉得片中人都如此悲惨了,何必再多说什么呢?

但是这是一部虚构的叙事电影,所以对它的评价,不应该带着道德压力。

我就想说几句不中听的话。

《流水落花》就是城市慈善版的《隐入尘烟》,都是客观冷峻地呈现主角身上的苦难,几乎没有人类的反派或坏蛋,但命运总是要折磨这些善良无害的人们,直到他们历经痛苦,遍体鳞伤,最后甚至还要将生命都给剥夺了。

(《隐入尘烟》中女人坠河,《流水落花》中Sammi被替换为黑狗?

)早十年,我也会被这种调调吸引,心怀悲天悯人的凄凉,慨叹命运的无常,在感动中深觉抚慰。

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样的叙事其实显得做作,并且满怀心机。

第一点是堆砌苦难。

这在《隐入尘烟》感受特别明显。

完全没有理由,没有逻辑,反正导演能想到的苦难全给主角们堆上,智力低下、行动力丧失,除了逆来顺受干不来别的事情,等到苦难压在头上,也不反抗,也不逃脱,反而以浪漫抒情来转移。

似乎这是面对苦难的唯一方式,除了消极躲避,就不能奋起反抗?

起码逃开现实境遇,或者寻找更多的庇护也好啊?

《流水落花》的叙事一模一样,场景换到香港的底层,行动力比起西北农民强了不少,但是苦难的逻辑也是一模一样。

亲生孩子因为心脏病夭折,于是移情到寄养儿童,这些儿童自然会制造更多的麻烦;之后更是面对老公出轨、身患重症等苦难。

而郑秀文的应对方式同样非常消极,不积极面对心脏病的遗传,不寻求更合理合法的领养,独自吞下老公出轨的委屈,只是将全部情感满足投射到寄养孩子身上。

这自然让人心生感动,问题是孩子们会希望是这样的关系吗?

第二点是避开矛盾核心。

同《隐入尘烟》一样,《流水落花》也有很多外在的救助方式可以寻求。

农村中的老四完全可以通过乡村基层的低保、社保等救助手段,了解他生活的人中,也一定有理性而慈悲的人,给与足够的指导。

郑秀文身在香港,那就更是如此,社工多次上门探讨,也一直关注寄养孩童与这个特别的家庭。

不需要一直保持如此低落压抑的情绪。

不,为了故事本身的抒情性,导演放弃了全部的外在通道,一切都要为了这份情绪服务,就是要苦难,就是要无奈,就是要面对人物矛盾、法理冲突、命运苦难的时候,什么也不说,依然保持着隐忍,还要向苦难露出笑脸。

这样,苦难和隐忍由此获得了某种光环,而真正的冲突核心,苦难和矛盾的真正源头,被刻意避开,导演以为不提起,观众们就会在泪眼婆娑中,忘记了世界的其他面向。

第三点是刻意做作的隐喻。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多是在比喻红尘男女在爱情中的一冷一热,随缘聚散;在这里比喻寄养孩童和寄养家庭,未免有些错位,而且谁有意,谁无情?

寄养关系可不是工作雇佣和服兵役,难道还“铁打的家庭流水的娃”,被寄养的孩童已是悲惨,导演还要给他们强行安排多一层悲哀的宿命?

跳过这层,剧情中的很多细节也显做作。

正如前面所说,有苦难是真,有障碍不假,但凡在这世界上要做成点事情,哪里没有点烦恼与困难?

但是也犯不着一定要像郑秀文这么低落哀婉,以“清水挂面”的表演风格,去感动那些不谙世事的文艺青年。

最后还营造出“洗尽铅华终成真”的悲情形象,为获得金像奖增添一点情绪注脚。

这样表演和创作,也说不上有什么错误,只是,都是成年人了,何必呢?

呈现苦难当然没问题,《素媛》《熔炉》《黑暗荣耀》《DP逃兵追缉令》等韩国作品,都在呈现苦难,可是这些苦难是有逻辑的,是因为人类的恶意和突然而至的灾难导致的,不是命运揪着一个人无理由地堆砌。

而苦难中的主角也总是在不断寻求各种解决路径,从自我提升、内心认知,到借力使力,发展团队,直击核心,挑战权威,这样的故事,不仅引人入胜,精彩曲折,而且更是对剧中人物,以及对苦难命运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8 ) 阳台。

这是一部视角很不同的家庭电影,不同于《饮食男女》那样的传统设置的家庭电影,也不同于《小偷家族》那种“自组”的家庭电影,这部家庭电影是一个工作和家庭相结合的“家庭作坊”,作坊和工厂一样都是“流水”线。

家庭电影中,我会很喜欢看导演对于家居空间的处理,比如电影《一家之主》就包含着鲍起静饰演的女主角如何处理房子的房间的剧情。

这部电影成为情节缔结的一个空间则是阳台,这个空间很不错,半开放,能拍摄的角度和镜头中的空间感,以及光的处理,呈现的都较多。

像《一念无明》那样是香港常见的小空间,因为实景拍摄,这样的空间对于下机位最为考究。

但本片摄影风格简洁干净,阳台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场所。

阳台的使用方式除了种植晾晒之外,最多的就是抽烟。

这是本片设置好的一个戏剧动作。

第一次阳台场景的主要拍摄是莫姑娘考察完家庭环境后对夫妻俩说“烟最好戒掉”之后的一场戏,夫妻两人像没听过这句话一样照常点烟,在抽烟的这个过程里,两人谈到,这只是一份工作,此时还没有养育小孩的情感,是相对麻木的,“搞不定就退回”,所以伴随着这个像是习惯性的不听莫姑娘的劝诫的抽烟动作。

正全影片里的抽烟场景一直持续到过半之后的篇幅。

第二次是在照顾森仔时期,天美丢失100元,认为是森仔拿后,森仔被询问尿裤子应激,和天美斗硬颈睡在地上。

天美和丈夫在阳台晒床单,抽烟。

天美说森仔“要不不出声,要不尿床,没有拣”,丈夫说“你认为他有的拣吗?

”这里丈夫给天美一个很好的提醒,成年人的选择和小孩的选择,在某一刻中我觉得她得到了一个顿悟,在养育的工作关系里,更多的移情思考。

侧近第三次是收养菁菁时期,丈夫何彬独自在阳台抽烟,这个镜头的前一天夜晚,天美拒绝了何彬的夫妻之事,这个夜晚第一次提到了一点点天美“不生”的话题。

在第二天一早,天美洗漱的时候,解释了昨晚只是累了。

背特第四次是小花入学后的晚上,两人在阳台抽烟,那是一个背面的镜头,从客厅拍摄,小花咳嗽喊妈妈,天美立刻熄灭了过去。

夜背全第五次是天美提出想领养小花后,丈夫何彬拒绝。

这里天美还说以为何彬很疼爱小花,但何彬说“疼爱归疼爱,她真的不是”,天美带着怨愤去阳台准备抽烟,但下个镜头她将烟和打火机丢进了垃圾桶。

正侧特,这个镜头Mi演得不错自此,天美戒烟,下定决心要领养,且与丈夫的关系也有了一个转折,丈夫在这之前的一场戏暗示其出轨,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

回过头来看夫妻关系,两人曾同在阳台抽烟,然后天美拒绝何彬后在卫生间时解释——

镜面镜头在丈夫出轨后,发生在第四次抽烟镜头被打断后,天美抱孩子哄睡,两人那一晚分床睡——

门框隔断两人最后到天美发现何彬出轨后,两人争执到进入婚姻最为冷漠的陌生人时期,通过阳台来隔断空间——天美在晒衣服时发现了何彬的第二个家,这个镜头设置的很有趣,影片直到这,我们才看清楚阳台的另外一面,或者说几乎整个阳台的全貌,但这一刻这个夫妻二人的家发生了瓦解。

发现出轨证据,景深镜头天美一开始很不开心,态度产生了变化。

分割空间天美说,你喜欢怎样就怎样,我不会离婚,想继续养孩子。

分割空间电影来到这里的时候,天美不生的原因已经知道,之前有个儿子早逝,忘不掉。

在这个悲哀的命题里,天美通过养育填补了一些心中的遗憾,但是发生了领养小花失败,丈夫出轨这样的生活问题,人生有累,哪怕吃着肉,也常常觉得饥饿。

电影里也有其他的关于阳台的表达。

与森仔一起吃冰棒——

正全关系和明仔一起看烟花——

俯全伸手接雨,这场戏的前一晚一家人露营,提起了自己早逝的儿子滔仔,她最近觉得他没有离开她,丈夫问觉得滔仔变成了哪颗星,天美没有回答。

美好吗?

失落吗?

对人生心满意足了吗?

影片的最后,阳台的空镜,背面,局限的——

空镜有时候,我觉得人生就是流水落花,天美最后死于心脏病,她死之前似乎是一个人散步,走去大树下捡落花,闻了闻,拿着花行至走过无数次的桥上时倒下。

天美代养过好几个孩子,希望和失望像火焰一样此起彼伏,我觉得这个阳台就像是一个延伸出远方的场所,屏蔽了她在家中的失望与寂寞,但是慢慢的,熊熊燃烧的热望渐渐冷却松弛,她一路走来面对失望与希望的交替,走向了最终的熄灭。

 9 ) 落花流水无情,今宵别梦有意

《流水落花》里有几个接近空镜的大远景拍出了李叔同式的晚风拂柳笛声残,浊酒余欢的寂寥之感。

就穿插在郑秀文饰演的天美姨姨多次独自或者和孩子走在乡间小道的片段。

这种寂寥感产生于无常,生活断裂在无因果被动接受中。

比如开始接受寄养的孩子还能说出一些个原因,第一个小男孩的阶段还出镜过无法自控的生母,后来,孩子们接连出现,非常突然,甚至都没有解释原因,就来到天美姨姨和彬叔叔家,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有时两个一起出现。

却又和素未平生的天美和彬叔叔终能相处的就像一家人,看到和孩子互动的片段,甚至无法分辨临时家庭和原生家庭,命运的漂泊和极高的可塑性将风吹日落人走茶凉的寂寥衬托出一种凄美感。

天美也曾试图改变去掌控,她第一个孩子幼时夭折,带着所谓天生缺陷的她没有勇气再尝试,害怕面对再次失败的结果。

退而求其次的天美也曾努力想把一个小女孩从寄养转为收养,手续都提上日程,这时候竟然出现了一个“条件更好的”国外家庭,经办人竟然评估收养条件完全偏向了物质,全然不考虑已经融为一家人和文化更相近,留在小女孩的家乡,有相同文化的天美家。

这次收养失败对天美的打击颇为巨大,从此天美麻木更甚,婚姻关系也是形式,不停接受短期寄养孩子如流水过营盘。

《流水落花》拍出了古典主义里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极致,自从爱儿离去,知交半零落,天美不过是寻找一种寄托而不得,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像黛玉一样,郁郁而终。

PS恭喜郑秀文终获金像女主,听说Sammi最近因身体原因取消了演唱会,想说Sammi已经很棒了,不断尝试精进演技,是自律好榜样,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10 ) 一则小品,输在小,胜在品

全体在线的演技,简洁隽永的镜头语言,精心打磨的情节节奏,细腻克制的声音设计……优点不讲了。

我的一个质疑是转场生硬,导演解释:就像寄养家庭与孩子的关系,刚熟络,就分别,无法预期,戛然而止,这个黑屏的停顿带给你的感觉,就是你跟寄养家庭最接近的一刻。

好吧,可以接受甚至觉得构思还蛮妙的,但是不是观众的感觉都能认可,见仁见智。

另一个同样精彩的导演自述是:把所有的孩子当成一个孩子来写,天美姨最开始对于小孩不太熟悉、缺乏换位思考,到中间懂得去向孩子亲人了解她的喜好和身世,再到极度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再到学会保持距离和放手,这也是父母与孩子关系到发展变化过程。

但我觉得还是不够好的原因就在于,太小了,从一开始就设定到、以至于没有任何扩展空间的小。

首先是电影的空间。

导演说拍摄地在元朗,他刚移民香港时居住的地方。

其实同一个香港,都市和郊野,港九和新界离岛,无论自然和社会景观还是人们生活状态,都有极大的不同。

彬叔和天美姨的状况是经济不富裕但房子还算大,看起来像是新界的村屋,这便不同于另一种模版的香港底层——公屋或劏房——也使得他们具备了寄养的条件。

但这样的大屋必定太偏远、太疏离了,因此也几乎排除掉寄养家庭的父母子女的社会联系。

于是你看到,彬叔是一个需要同无数人打交道的货运司机,但他可见的最远联系是跟婚外情人牵手;天美姨没有稳定工作,最远给士多送菊花茶不超过三回?

就连跟孩子最为相关的学校场景也仅有两次,联系最多的就是恨不得天天主动上门的社工。

所以,电影完全集中于家庭内部。

导演自陈,想要探讨在亲子关系中到底是谁照顾谁,谁治愈谁。

很显然,这就是一对通过不断承担寄养、治愈丧子之痛、在寄养儿童身上逐步完成了整个养育过程的夫妻。

他们的问题不仅在于丧子的痛苦,还在于应对这痛苦的不同方式:丈夫希望再生一个、再赌一把(虽然他也积极做到寄养家庭好爸爸的角色),妻子——也许是更清楚遗传病在自己这边——则不愿终止悼念,甚至把再生视为对死去孩子的背叛。

这种分歧最终又导致了男人另外的选择和关系的破裂,然而,又像无数个稀里糊涂的家庭一样,把问题放在时间里,也就无所谓解决不解决了。

可是,只有家庭,只有治愈,没有向外的联系,甚至没有孩子的成长(只能把不同阶段的孩子连起来看作成长),我还是觉得不够。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忍不住想到几个参照物。

一是仅看特殊儿童教育题材、亲子关系,几年前有一部根据现实原型改编的《五个孩子的校长》,当然此片更为类型化,戏剧冲突和起承转合更鲜明,现实指向也很明显,甚至有表彰宣传之意了。

一是《天水围的日与夜》,它们同样内敛平淡,但许鞍华以点带面,在集中于主人公的同时,还构建了更为复杂的大家庭和重组家庭的脉络,更不用说结尾致敬一代香港劳动妇女的用心。

还有一个就是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抛开戏剧性的部分不谈,无家可归者的另类重组,本身也像一个时代寓言,提醒着我们,如何在人的身份关系剧烈变动的今天,重新思考家庭的可能性,再度认识我们的归属感的纽带究竟为何。

而这一切《流水落花》都排除在外了,也许是担心枝蔓丛生难以驾驭、干脆选择一个封闭而自洽的叙事?

可是它除了是内向治愈的,也必然是现实的——至少我很好奇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一个家庭如果申请成为寄养家庭,它就可以像打份工一样如此接二连三的寄养吗?

不需要评估寄养父母连续承担寄养的状态、或给予中断的调整吗?

换言之,真的能承担这份工作的家庭,他们的想法会单纯吗?

能够一以贯之的表现吗?

如果一以贯之又是不是例行公事般麻木呢?

除了内在的精神危机,他们又如何应对无限复杂的外部因素?

总而言之,《流水落花》是一部极其精致的小品,但也让我感到遗憾和不过瘾。

《流水落花》短评

心绞痛

3分钟前
  • PAUL
  • 推荐

在社会议题及话题情节背后,竟是一部典型的情绪电影,不知是不是有戏的Sammi推动所致。通篇其实就是一位失独母亲与世界交流的自处方式,来来往往的寄养儿童、得过且过的家庭生活都成为这个世界给予女主角的视点——但这也致使尾声处转为丈夫视角的突兀。每一滴泪都动人的Sammi,用可能在职业生涯最走心的表演夺得早该拿到的荣誉,实至名归,敢于担起片中丈夫出轨又去原谅的情节,更勇。SIFF@橙天嘉禾世纪汇cinity

6分钟前
  • Lynchman
  • 推荐

本来以为会更有深度,但是却流于表面了。很多意象化的表达也很浅显。如果Sammi的角色塑造更有深度可能会更好。现在有点流水账。戏也没啥冲突。

10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还行

流水的孩子像块宝,枕边的老公是根草。

14分钟前
  • 硬搞
  • 较差

虽然电影的制作表演都不错,但很不喜欢它传递给我的感受。因为孩子意外去世就近乎偏执的将爱转移到寄养的孩子身上,实在很难认同。

19分钟前
  • 马柯
  • 较差

直接一个五星。一开始看就觉得挺有意思,不过特别担心变成某类大片拍不了小片拍不好的小片,一边看一边就放心了。这种故事容易俗,容易煽情,但这个片的编剧导演的水准和品味都很好,避免了很俗套,又有了很丰富的细节。台词也是非常有精准,一两句话能透露出来人物的各种过去。郑秀文年龄不小,但状态很好啊!表演非常好!男主也挺好!!

20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力荐

很像是枝裕和,但更加寡淡,缺乏表达,恭喜Sammi终于拿到金像奖,安慰也好,肯定也罢,这绝对是你应得的,但真的好希望可以再看你演一次《孤男寡女》式的傻大姐啊。

22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还行

sammi的表演值得金像影后

26分钟前
  • imfinethankryu
  • 推荐

40分钟

30分钟前
  • 好影
  • 较差

误入了导演线上交流场,看完电影之后能立刻继续听导演讲电影的创作故事和想法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件事,电影很温暖,导演也很温柔。

33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推荐

简单轻快,港产日剧。

35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还行

真的是用电影的方式,太难得了。这种讲特殊群体的故事并不代表一定文艺,小片尤其是需要大量情感投入的影片,节制是一种非常难得品质,如果能够捕捉到一些或有趣或微妙的细节,再用电影的叙事方式表达出来,就很可贵了。这片儿不是只有演员在线,编剧(夫妻档)也很有数,感觉得到刻意避开了一些俗气,并且完全没有卖惨更没有往主旋律发展,每个人物都真正做到弧光。结尾我们都猜“是不是孩子们都要回来看她啊”,结果是也不是,现实的大集合可太刻意太煽情了,但代入了梦境(binsi或si后夙愿)就将影片的轻盈做到了底。夫妻的感情处理也微妙,不是非黑即白,不批判任何一方,是成年人看待亲密关系的视角。镜头非常精致,小空间里做出大气象,选择了很多好看的构图和场景;一直逼仄的环境到了郑秀文的最后一场反而很宽阔,用心了。

37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不要只吹郑秀文,陆骏光早该拿奖了!

4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2.0 最后看到镜头无比潦草地扫过孩子,这不就是小学组织观看的国产教育向温情可怕片吗?

44分钟前
  • ANTHONYWONG
  • 很差

所以为什么不能过海?确实很日式,但好在平静耐心…心疼那些孩子,幸好还有女主和男主这样的人给他们关爱和家的温暖…拍的挺克制的,倒是没有流俗,四星鼓励..

48分钟前
  • 夫名
  • 推荐

拒绝流水账

49分钟前
  • 乐高本高
  • 较差

水点蒸发变作云,花瓣飘落下游生根,淡淡交会过,各不留下印。恭喜金像影后郑秀文。

53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还行

“流水落花”这样的意象,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全片那种淡淡的人文气息,让一个心酸的内核变得不是那么残酷无情。导演首部长片,叙事上肉眼可见的生涩,但好在真诚质朴。郑秀文以一种“放下”的姿态,淡淡的诠释了主角,戏里戏外都是一种互相的成全,金像奖赢得合情合理。

56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2024大影节,中影资料馆小西天。临时寄养家庭。sammi终于拿到了影后。片尾曲好好听。天美姨姨和彬叔叔真不错,能给这些特殊家庭的小朋友一段温暖的时光。

1小时前
  • 宝宝金水
  • 推荐

真的不能看普通话版本 太别扭了。孩子还得是自己的才好

1小时前
  • 犭星犭星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