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现在它的海报挂在我房间里。
意外惊喜是原来导演是《僵尸肖恩》的导演。
原来原来。
不管怎样,可以说,它疗愈了我。
本质上,我喜欢rock、电玩、激动人心的fighting,以及大团圆结局。
anyway,酷哔了。
提起埃德加赖特这个享誉全球的宅男导演,大多数人第一反应要不然是《僵尸肖恩》为代表的“血与冰淇淋三部曲”,要不然是号称“宅剧鼻祖”的《屋事生非》,然而对我来说,我最爱的埃德加赖特存在于那部他2010离开英国前去好莱坞几近滑铁卢的《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
电影讲述了废材青年斯科特有一个不甚成功的乐队,有一个比自己小五岁的高中生女朋友,还有一段仍埋在心底的尴尬失恋,生活简单且平淡。
当乐队成功的机会和一见钟情的她同时降临到身上时,他不得不面临与小女友分手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而这些难题也仅仅是一个开端——因为喜欢女孩的七个前男友正气势汹汹的杀将过来。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首要原因是它特别酷。
这部片子在贯彻埃德加赖特的影像风格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快速喜剧剪辑从来就是埃德加赖特的强项,不过限于之前题材的约束,总是只能在相对死板的拍摄素材上做出有趣灵活的剪辑;而到了这部电影他把镜头对准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用大量CG将想象力彻底放飞,挖掘出每一场原本平淡无奇素材的惊喜点:把开头公事公办的环球影业标志换成像素风的,让乐队的因为震撼到变成可见的实体,甚至把乐队斗琴的声浪可视化成金刚大战飞龙……在这里甚至不应该把这种视觉效果称之为“漫画化”,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游戏化”,打败喽啰掉落金币,打败boss掉落装备,打通游戏抱得美人归,同年同名游戏发行时,当电影中的一幕幕出现在PS3屏幕上时,电影更像游戏还是游戏更像电影变成了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而这些所有极致游戏化的影响风格不仅偶尔令电影的主要千禧一代受众会心一笑,同时用这些夸张而不切实际的影响素材反而极大拉近了影片内容与这些受众的距离。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不拘一格的影像尝试同样带给他不小的麻烦,最主要的便是回收成本难度的极大增加,据统计这部电影的投入预算达到8500万美元,而全球票房只收回来了4766万美元,影院的主力观众大多是中年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很难享受一部如此青春悸动的电影,对于他们来说如此夸张的影像更多带来的是审美疲劳而把幼稚”作为这种影像风格的简单概括。
评论的二元化令爱它的更爱它,不爱它的更难爱它。
我喜欢这部电影还有一方面是抛开故事喧哗的影像内容,看到的更多埃德加赖特对千禧一代的细致观察和他对爱情的简单思考。
影片主人公斯科特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彻底的废柴:没有正经的工作,没有正经的住所,甚至没有正经的态度(有人做过统计整个电影下来斯科特说过几十次whatever),为了一见钟情可以毫无负担的踢走好女孩,为了自己的幸福完全没有在乎乐队好友,甚至影片结尾自己的反面人格也同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跟随斯科特打败一个又一个邪恶前男友的过程中将这个人物形象代入英雄的角色时,我们发现简单的对错判断在斯科特或者在千禧一代身上已经很难找到答案了,也就是埃德加赖特真正想刻画的斯科特这个形象所代表的在当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越来越难以定义,越来越难以用过去的评价标准来找到答案,这是全新的一代,在经济基础飞速发展的大前提下,上层建筑正朝着更年轻的方向偏移。
同时说到爱情,我更愿意相信电影里拧巴的爱情是埃德加赖特的有感而发,当“雏儿”执意漂染头发,学着“熟女”似的打扮,爱情让自我悄然发生了变化,而本我都没有获得爱情,变态的本我又怎么能受到爱戴?
我喜欢这个电影的最后一个方面是我认为最不重要而对大多数观众最感兴趣的卡司阵容。
关于这个电影的卡司常驻知乎 “有什么电影当时没多注意后来发现卡司异常豪华?
”话题,提及频率仅次于《真爱至上》。
我更愿意相信埃德加赖特骨子里的宅为这个片子精准找到了克里斯埃文斯、布兰登罗斯这些漫改电影电视剧里的常客,甚至还有布丽拉尔森这个未来的惊奇队长。
饰演主人公斯科特的娃娃脸麦克塞拉总会被人诟病选角太软,按照原著斯科特应该更潇洒一些;而对我来说《发展受阻》里那个总说着whatever的小男孩恐怕是最符合埃德加赖特心目中代表这个角色的演员了吧。
《歪小子斯特对抗全世界》看完《电锯6》实在有点不爽,所以继续挑了部评分还不错的喜剧片。
很单纯的喜剧片吧,主线居然是要打败7个前男(女)友,加入了大量游戏场景,虽然我不怎么玩游戏,但是还是感觉拍摄手法很萌,尤其是那熟悉的黑框字幕,小刀的眼睛变成圈圈的样子,好可爱啊其实我没看出男主有多宅……然后,为毛这么纯真可爱的中国女孩子要被抛弃啊啊啊另外,男主的同性恋室友好可爱告状的速度也好可爱捧面最喜欢的画面一:第三个前男友陶德翻着咸蛋眼冒烟的样子最喜欢的画面二:第二天男主醒来,发现同性恋室友华莱士坐起来,然后再旁边两个男人也坐起来= = (其中一个是他妹妹的前BF,另一个似乎是小花的前BF?
)最喜欢的画面三:BOSS被男主打吐血的时候,吐出来的是硬币= =最喜欢的画面四:LEVEL UP!
的字幕最喜欢的画面五:小刀在雪中看着男主的样子,真的觉得好可爱。
嗯嗯,就这样吧——难道真的要我一个晚上写三部影片的正经评论吗!
整部电影里最让我觉得漂亮的固然是那发色不断变化的短发姑娘,但她很可惜在这部电影中只是一个花瓶般的人物,或者是因为她太耀眼了,反而让我有了逆反情绪般的把她往空洞里去描绘。
小姑娘的大眼睛、短发和并不算不丰满的身材的确会吸引众多男性的目光,但我反而更在意那个一直在“性爱波弹”乐队中打鼓的满脸雀斑的可怜女孩儿。
她和男主角斯科特有过一段悲惨的往事,她每次大声嚷“我们是性爱波弹”时,我都会感觉她的心正在燃烧。
整部电影的电子游戏化让人看得焦躁,为何我所生活的世界就不是个电子游戏呢?
为何我就没有奖命和打赢了掉金币而且不会被警察追杀的主角命呢?
电影中冷幽默的大量贯穿会让一些看热闹的影迷感到沉闷,整部电影的节奏看起来很快实则却让人觉得凝滞,这不得不说是导演在剧本和拍摄技法上的不够用心,光有个电子游戏的壳儿可不行哦。
至少你要学习一下格斗游戏的爽快感是如何做到的——这可不是拟音词、血槽和看起来很炫的招式就能摆平的,它需要的是更细化的细节。
實在太喜歡這部電影了!
剛好很適合最近非常爆炸的生活,很無厘頭卻又很有趣很有內容,實在看的非常過癮!
從片頭改編經典的Universal音樂,觀者馬上就能知道接下來將會是一段與“電玩遊戲”分不開的故事;全片描述Scott Pilgrim為了交一個女朋友,而必須打敗七個邪惡的前男友組成的「前男友軍團」。
整體的風格如前述所言,使用了大量的電玩特效,貼切的表達了街頭少年的文化,劇情部分我認為無需贅述,整體架構清楚但故事發展全靠主角發揮,就像我們玩遊戲一樣,你只需要對導演Edgar Wright抱持著相當的期待,然後就可以開始享受這個亂中有序的故事了。
其實我真的很不喜歡太突出、動畫感太重的特效,但本片在片頭處就巧妙地說明了全片的風格,明示暗示著,如果你沒辦法接受電玩世界,那這個故事可能也不會是你能理解的世界。
當然,這種非主流的電影所產生的評論也是非常兩極的,而我剛好是屬於極度喜歡的人,所以也就藉此介紹給可能和我同世界的人們。
不過我個人還是很推薦給不太了解電玩遊戲的人,“電玩”雖然是全片的主軸,但還是包含了音樂、愛情、友情…等值得一看的部分,所以不如嘗試看看這部讓我想再看好多次的電影,先別排斥宅男Scott Pilgrim的世界,任何人都有值得被發掘的部分。
最近這半年,陸陸續續看了Edgar Wright的《血腥冰淇淋三部曲》以及前幾年熱映的《Baby Driver》,其實還滿喜歡他的風格,有些惡搞但都算是相當有水準的怪誕電影,尤其Baby Driver的配樂更是讓我眼睛一亮,所以回頭看這部舊作時當然也是抱有期待的。
僵尸肖恩 (2004)7.62004 / 英国 法国 美国 / 喜剧 恐怖 / 埃德加·赖特 / 西蒙·佩吉 尼克·弗罗斯特
热血警探 (2007)8.22007 / 英国 法国 美国 / 喜剧 悬疑 犯罪 / 埃德加·赖特 / 西蒙·佩吉 尼克·弗罗斯特
世界尽头 (2013)7.52013 / 英国 / 喜剧 动作 科幻 / 埃德加·赖特 / 西蒙·佩吉 尼克·弗罗斯特
极盗车神 (2017)7.02017 / 英国 美国 / 动作 音乐 犯罪 / 埃德加·赖特 / 安塞尔·艾尔高特 凯文·史派西
本片的人物塑造相當有水準,主要角色的個性其實和一般國高中生一樣,都是被愛情蒙蔽雙眼的孩子,而其餘的前男友軍團成員則是各有特色,並藉由每個角色的超能力製造出屬於該段落的記憶點,使得觀者看完電影後仍有許多能輕鬆憶起的部分,實在是相當難得。
本片並不是有深度的劇情電影,但若只是當作爽片看過似乎又有失其價值,總之是一部難以歸類的電影。
其中讓我最訝異的是,雖然結局依然是我最感冒的傳統快樂大結局,但本片營造出的氛圍卻非常自然,雖然全片的風格大搞破壞又極度不真實,但在最後情感鋪陳的部分卻又回歸最單純的小情小愛,彷彿能讓人憶起國高中時曾經談過的那場戀愛,真的很不容易。
非常推薦大家在不想看深度劇情片、卻也不想隨便看個爽片的日子裡,選這部來看,應該是一部不會讓你失望的作品;另外本片的結局有兩個,一個是電影中Ramona版的結局,而我卻更喜歡獨立出來放在網路上的小刀版結局,推薦給大家。
(其實這部片的演員一字排開也是滿震撼的,而我真的在本片中看到這些演員不同的面貌。
)
全片用我们熟悉的电子游戏的方式来呈现,那些掉血,掉金币,打怪升级的场景,无一不让人觉得眼熟(暴露年龄系列),但一直是这样的呈现方式,会腻。
所以可能你并没有发现导演或者编辑想要表达的意思--所有我们曾经的过往,都会在我们开始一段新感情时纠缠着我们,那些前任们,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的记忆和我们成长的痕迹。
当有一天,我们终于遇到对的那个人时,这些过往会拖着我们彼此,羁绊着我们,不让我们往前走。
同样,如果那时,你不是单身呢?
那又该怎么办?
---下方有剧透电影一开始男主向朋友们宣布自己交了个17岁的女朋友,还是个中国人。
可能有人不理解这个设定,但实际上,这个女孩儿形象对于大部分欧洲男性来说,都是理想的另一半。
曾经有一个调查,亚洲女性是唯一一个符合所有不同种族的男性择偶标准的族群,而且打分都很高。
所以这个亚洲的年轻,可爱,对男主满是崇拜,并懂得欣赏男主所爱的女性形象,对于大部分男性来说,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
但,后来男主的梦中情人出现了。
他无法对完美的女友说分手,但又控制不住追求梦中情人。
第一次见到梦中情人,一头粉色的头发和男主梦中的样子一模一样,这就像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梦中情人,有一天这个人真的出现了,在我们的身边,她并不是别人眼中的完美,但是是我们心里的完美,那么,在世俗的完美和自己心里的完美里我们会怎么选择?
男主选择了follow his heart,但这就意味着要与别人心里的完美女友分手,于是,男主犹豫了,劈腿了。
对于劈腿,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承认和直面错误,一个是逃避,哪个对哪个错,这个问题到了最后对战大Boss时,导演用对比的方式回答了。
之后男主开启了对梦中情人疯狂的追求模式,梦中情人说她有7位前任,每一位都会对男主发起挑战和你死我活的追杀。
这就回到了题目,我们每一个人的过去,那些爱过的人,看过的风景会不会成为今天,现在,陪在你身边这个人最大的障碍呢?
那个午夜梦回里,你无意识中喊出的名字,那个被你拿来无数次与身边人比较的人,那个困扰着你心里无法尽情去爱的人。
这样的人,这些前任,会成为另一个想进入你内心的人最大的障碍,你会往前走吗·?
片中的女孩一开始决定放弃男主回到前任身边,后来呢?
留个悬念给大家自己看吧。
《歪小子斯科特》,等了很久才看到,太让我惊喜了,它拥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拍摄手法和剪辑完全是漫画的,没有衔接,却极其流畅,甚至用了很多漫画语言,跳跃而新鲜,或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它构建的世界是游戏的,没有家庭职业以及一切社会属性,每人都简单的像一张扑克牌,都有一个鲜明的目标,或懦弱,或激进,它是西方的周星驰,不仅是无厘头这么简单,更有一种随意思维的快感,所以在它面前,也许一切电影理论都是苍白的,有时创意和鬼才可以引领一切。
1.一直很欣赏本片多元的视觉文化,可看到来自MV、电子游戏等等视觉元素的存在,简直是宅男在电影界的革命啊。
2.在这之外更为欣赏的是叙事模式的革新,我认识这是电子游戏进入电影叙事的一个极为明显的例子。
本片有同传统的故事的发展模式完全的情节,7个前男友如同7个Boss一样矗立在故事之中,引领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但是本质上这些情节模式却是自我重复的,除了最后一个人,他们的出现与被击溃并没有使冲突得到解决,使愿望得到满足,甚至都没有延迟愿望的满足。
3.前半段的跳切极为有趣,在他认识Flower之前及之后的日子里,一段对话经常直接剪辑到另一段对话,却保持着连续性,剪辑带领着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
4.误读的可能:如前所述,我一直认为本片是游戏进入电影叙事的绝佳例证,不过今天英国人告诉我我应该看看本片漫画去,文本又变得复杂了,一个Boss基本对应漫画中的一本。
In all due respect, I experienced THE most bizarre feeling watching this film. It is adapted almost perfectly( considering the normal quality of comic-adapted films), the cinematography is first-class, the cast is awesome expecially for my Alison`s first-rate acting as the poker-faced Kim. But I can`t say it is epic on my mind. So what is it? I don`t know either. Comical plot, comical unfold, comical ending. The good thing about a film based on a comic or comic-like novel is that it never would lack punchlines or comedian scenes. Same in 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role is so distinctive that you can totally predict anyone`s response to scenarios that differ in types. From this aspect, you can find a lot of hilarious elements. Like Julie is the curser, Wallace is the gentlemankiller, Knives is the stalker, Kim is the cold drumer, Stacey is the cell-phone gabber...I had a good laugh out of this kind of figure typification and their punchlines. But those are all veneer. Deep in heart, I am not moved, and great movies should be moving. So it`s just like that described in another review, 'the fun is not so much in who wins or loses the girl - it's the playing that matters and S.P. vs the World definitely has game.' Or in my case, JUST the game. To sum up, this motion picture is deserving of love, although may not earning ifself enough profit. It owns certain bizzareness, and even I would not give it a high rate, but nothing can stop it being a brilliant lovely movie.
爱情的力量勇气 +3 善良+2智力 +4 意志+4自强的力量升级!
勇气+5善良+6智力+7
All guys around me laugh so happily and maybe i'm the only person feel so boring>...
挺好玩的,一个暴力小子为了爱勇往直前不停打架最终得到真爱的故事= =
好囧啊男猪好像仓鼠,中国女孩乍看有时候像苍井优,最后pk他衬衫上是SB两个字母吗
还是挺用心的,本来想和他一起看的,还好没有……结果竟然看哭了,不过剧情的确比较空洞,没有什么实质内容……
劈腿打怪升级…没办法,还是喜欢kick ass
打斗画面比海扁王还要劲爆,配合摇滚,看得时候真的很刺激的说。情节就不多说了,我是为了音效和特技才加五星的。
华丽的特效,各种穿越..这是什么 Edgar Wright看来我对你认识不够
这电影又中二又尴尬,还有种族歧视,好无聊啊,忍着白眼看完了。不过小刀挺可爱的。
欣赏不了还以为是拍给13岁以下观看呢。
这次玩儿的太过了吧!除了技巧我什么也看不到
An honor to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Saw this at Fantasia Festival, the crowd was madly in love with it, it's as epic as it claims! <3 <3 <3
里面的女孩有点像秋张的女演员,但觉得比秋张的女演员演得更好。如果真想看这个电影,我觉得更好的渠道是直接去看漫画。这个电影的武术指导是中国人呢。
剧情完全白痴,创意和特效两颗星.
想获得妹纸芳心,需要先和EX练就超级打怪技能,然后再接连KO妹纸的EX×7。风格和特效各加两星,美队和大超反派加一星,故事实在太烂减一星。
KIM吐槽帝....我已经笑死了 Nega Scott太给力
解构主义的外壳之下依旧是一个偏传统套路的文本,了无生趣且节奏失衡,不喜欢
什么都好,就是过了看的年纪,陆续看了一星期,只看到大半。
原來這就是美國黑哥們對我的第一印象…………這片子實在太弍。
前面很high,中间腻了,后面又热血了起来。塞拉,Schwartzman,肯德里克,怪咖大集合。
每次我见到朱诺的男朋友都要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