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押运这一段,普通士兵的火箭弹、子弹打突袭的人没有用,但你好歹作出自己被打到了的子弹是有能量的样子吧;在地下建那么大的基地竟然不在裸露的墙上装保护网,不怕塌方么;从墙上钻出来那么大动静、都摸到办公区域了竟然还没有警报,你防护是连民用机场都不如是吧;基地在沙漠的发射井竟然没有伪装,卫星一眼不都看到了;巴黎追车那一段,黑忍者手里明明有枪、枪里明明有子弹,翻到窗边就是不用,一定要用手,对着驾驶室开几枪意思意思也行啊;手臂上的导弹基本是摆设,只用了一次,于是在巴黎场景中看到了队员在窗边竟然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直升机飞走的镜头;从自己的基地发射导弹不怕刚打上去3分钟发射井位置就暴露了么,不怕还没“宣称对此负责”呢中美俄北约几轮导弹已经飞过来了么,且不说北极地面基地的洞口也没有伪装这件事了;有钱在水下造基地,没钱在基地外围装一圈声呐系统么,Joe那么大个潜艇都到视线范围了才有反应= =吐槽完毕
透明/文电影谢幕以后,心情仍然澎湃汹涌,这是相当精彩的娱乐大片啊!
从电影院里一回到家就开始查这个电影的相关资料,恍然大悟,原来导演就是斯蒂芬·萨莫斯,他的之前有代表作品有暑期票房冠军《木乃伊》系列,还有几大妖怪大混战的哥特风格电影《范海辛》。
回想当年看《木乃伊》系列的激动心情,丝毫不亚于现在的《特种部队》,那可是我百看不厌的神作啊!
《特种部队》的动画片和漫画我都没看过,但是《特种部队》的小人玩具,我倒是从小就有接触,并且特别喜欢,现在家里也还收藏了好几个。
因为在查资料时,发现《特种部队》的美国本土评论相当不好,甚至有评论说这部电影根本无法和《变形金刚2》相提并论,我相当的不认同,电影《特种部队》是部相当精彩的娱乐大片,情节紧凑,场面惊险,故事及格。
我倒认为是《变形金刚2》根本无法和《特种部队》相提并论。
《特种部队》的电影节奏非常明快,几乎没有拖拉的地方,相比起来,《变形金刚2》里男主角刚进入大学那段,还稍显拖拉。
而《特种部队》故事节奏则像一辆永不减速的跑车,既使在展现几个主角情感回忆的片段,也是干脆利落的快速处理,相当爽快。
虽然节奏快,但是电影里的各个人物性格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却已经表达清楚,在展现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时,还相当富有乐趣。
如,冷艳的男爵夫人,她和男主角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是电影里的主要情感线索。
还有在电影负责制造笑料的小黑哥,他和天才女之间逗趣的爱情,也使得电影更为有趣。
当然,最最让我喜欢的,则是超眩的黑白两大忍者,他们的每次交锋都相当精彩,“白幽灵”的饰演者李秉宪保持了一贯冷邪的演出风格,在电影里从头至尾各类不同款式的白衣打扮,也是帅气逼人。
在和“蛇眼”最后死战中,李秉宪愤然脱下白衣,露出古铜色的健美肌肉,估计当时许多女观众都将眼睛睁大了点。
相比起08年《极速赛车》里韩国明星“雨(RAIN)”演出,我觉得这回李秉宪参以好莱钨大片更为成功,这当然和电影人物设定也是有关系的。
另外一个抢眼人物,当然就是始终没有摘下过面具和说过一句话的黑忍者“蛇眼”,他和白幽灵是师兄弟关系,武艺也不相上下。
因为白幽灵妒忌师傅偏袒蛇眼将其杀死,蛇眼发誓为师报仇并且从此不再说话。
在电影里,蛇眼每次与白幽灵交锋都显示出过人身手,在法国炸塔追车那段,N多的轿车如玩具般的从头顶上翻滚着呼啸飞来,蛇眼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如矫健的体操运动员般的巧妙躲避,让人大呼过瘾。
“蛇眼”扮演者叫雷帕克,他就是10年前在《星战前传》里那个杀了阿纳金师傅的反派高手达斯摩尔,当时他也是从头到尾顶着一个大花脸,未露其真人面目。
后来据说在《X战警》里面他演过蟾蜍人(抱歉,实在想不起是哪位了)。
看来身手不凡的雷帕克是要将面具永远戴下去了。
在法国炸塔追车那段我觉得是全片最精彩的动作场面了,我当时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迈克尔.贝的《绝地战警2》,回想下那段在高速公路上的翻滚汽车警匪大联欢,太似曾相识了。
但是《特种部队》的这段追车依然非常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最后的海底基地大轰炸,场面不算小,几乎变成了山寨版的《星球大战》了。
而几拨人马的故事线索虽然互相穿插,却调配得相当清楚,救人的救人,报仇的报仇,截弹的截弹,围攻的围攻,真可以称得上“井井有条”,相比起《变形金刚2》里一味的狂轰乱战,故事混乱,我力挺《特种部队》。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电影给人的感觉始终都很轻松却又很精彩,紧凑的故事发展和眩目的动作场面让人目不转睛,但是一切又是拿捏得那么恰当好处,视觉特效的把握和剧情的节奏控制是那么的准确。
相比起来,当时看《变形金刚2》时,到电影后半部分,大部分观众都已经开始被轰炸得疲态了,《特种部队》就像一位手艺高超的按摩师,知道观众在哪个时间里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应该看什么。
他下手准确,力道正好,而不是像个刚猛的肌肉男一味的卖弄自己的手劲,折磨得你伤筋痛骨。
总体来说,《特种部队》故事是简单的,电影是精彩的,非常符合优秀娱乐大片应该有的水平。
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只能以此文为远在大洋彼岸的电影导演和这部电影的支持者呐喊助威了!
美国观众不喜欢,我喜欢!!!
文/梦见乌鸦2009年好莱坞的暑期大战可谓热闹纷呈,从一部提前登陆全球影迷个人电脑的《金刚狼》开始,正式拉开了帷幕,而这部《特种部队》算是暑期档电影的最后一炮了,这一炮到底有没有起到拔营起寨、鸣金收兵的效果,恐怕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起码个人认为,这一炮打得很响。
看这部电影之前,还要取决于观众用什么眼光欣赏本片,因为这部有着糟烂剧情和脸谱化人物的动作片在某些影评人眼里不值一提。
但如果你仅以一部消暑大片的眼光来欣赏本片的话,俺在这里可以保证,《特种部队》可以100%满足你那种辛辣美味的快餐口味。
说起特种部队(G.I.JOE),不得不提他们的始作俑者——世界著名的玩具公司“孩之宝”(Hasbro)。
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哪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愿意抱着芭比娃娃满地乱跑,于是孩之宝公司给了这些男孩子玩公仔的机会,特种部队系列玩偶就是在这样的千呼万唤的情况下下孕育而生。
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特种部队系列玩偶已经在美国小男孩手中风靡一时,不过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小孩真正了解到特种部队还得托那部同名动画片的福。
作为孩之宝公司的招牌菜,《特种部队》的地位不亚于他的同门师兄《变形金刚》,二者渊源颇深。
可在中国《特种部队》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基本上等同于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想与《变形金刚》争夺国内80后心中动画宝座,前者差距明显。
这一点也表明了不管《特种部队》真人版电影在美国那边炒的鸡犬升天,而这厢本片顶多算是一个怀旧致敬电影,一部普通的美国大片。
要说本片是一部好电影恐怕会遭致一堆白眼,因为电影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无法达到一个好电影的标准。
《特种部队》剧情单纯的有些可笑,人物基本等同于卡通片,而且在1.7亿“有限”资金的支撑下,连场的动作场面和CG镜头还不如《光晕》的游戏开场动画。
但为什么他可以算得上一部标准的娱乐大片呢,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电影具备一部了动作片所拥有的一切娱乐元素,集打斗、爆炸、阴谋、搞笑、香车、美女于一身,标准的快餐口味。
本片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个字——猛,从开场眼镜蛇部队开飞机劫持美国大兵,一直到结尾处海底城大战,电影可以说在120分钟内的时间里是打出一片天下的。
由于本片改编自动画片,所以我们在片中看到了以往只能在卡通片里才能看到的场面,飞机追的导弹满天跑、人追着汽车满街窜,多如牛毛的潜艇海底互殴,与其说它是一部动作片,倒不如认为其是一部反传统的科幻电影。
电影抛弃了以往动作片中传统的平面作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火爆的海陆空联合大作战。
动作场面的立体化带给了我们火爆的视觉冲击,明快的节奏,也避免了单一动作场面所带来的审美疲劳。
几乎从头打到尾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让我们轻松的把大脑留在家中,用自己的脆弱的感官来享受影院里劲爆的音响效果,视听震撼享受超值。
对于这样一部众多帅哥美女领衔主“打”的电影,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爽”,尤其是影片中巴黎街头大追逐,场面华丽,节奏超快,一气呵成,绝对算得上一出加长版的电子游戏,如果你正处于一个玩电子游戏的年龄,本片不容错过。
本片可以极度满足你饥饿的视听享受,但你想要在其他方面寻找一些心灵的口粮,恐怕你要挨饿了。
这部电影由于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动作场面,使得电影在剧情和人物方面的功课明显不及格。
《特种部队》的剧情简单到可怕,用四枚纳米虫弹头串起来的故事就是一篇小学生作文。
当动作场面间断的时候,单薄的情节给了大家一个去洗手间的好机会,同样也为消化那连场的动作戏份提供了一个回味的空间。
而本片的人物也尽可能的做到平面化。
由于来源于卡通人物,片中人物刻画和对白也极力做到卡通化,双方几位主要人物留给我们的印象有限,相反却给了我们回忆老版动画片的欲望。
插科打诨的台词可以为紧张动作场面添油加醋,但这样的佐料在片中少之又少。
因此本片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三明治,美味可口,但回味有限。
《特种部队》的导演是史提芬·索莫斯,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这位视觉系的大导,从最开始的《极度深寒》到后来的《木乃伊》系列,每一部作品都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包括那部有点审美疲劳的《范海辛》。
而本片史提芬·索莫斯为我们贡献了其从影生涯中最火爆的动作大戏,那种从头干到尾的爽快。
尽管连场的动作场面和CG效果令本片在不算宽裕的资金支持下部分场面显得有写“狗血”,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作为一部卡通玩具副产品的电影,这种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卡通”大片要的就是这种连串的火爆,管他什么剧情人物,统统抛在脑后。
总体来说,本片无异于一部真人版卡通电影,凭其能力距离与《变形金刚》分庭抗礼的形势还十万八千里之遥。
但如果你把他当做一份消暑快餐,电影还是令你在120分钟的时间里得到超值的视听享受。
有时候看电影不能要求太高,要求过高了,电影也就没的看了。
之所以这会半夜三更了还来补写影评实在是因为我想到了那场耽误事的大雨啊……!
本来计划在榕城落地就是要顺便办些事的,由于一个众所周知。。
而众又不想让我知的原因,我被一群人放了鸽子。
于是去看了电影逛了超市,又被那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了一下,最后只能仅此而已。
结论:我被亚裔演员李秉宪深深地迷住了。。
变形金刚,钢铁侠,蜘蛛侠,星际争霸⊙﹏⊙b汗各种先进东西都能在Joe里找到影子看她的时候还能时不时的回忆以往看过的片子,甚至是游戏不错动作场面一流,看得很爽,这也是这种片子应该达到的效果看他就是去看场面去了,相对于变形金刚,他更贴近“大众”起码是在人的基础上来回来去 变形 帅哥美女酷男都很养眼而且再次证明了爱情能战胜一切,甚至是纳米看预告的时候就很鸡冻,因为从小就看特种部队的漫画(还是漫画,忘了,反正看过)像这种把八九十年代的漫画改编成电影,现在是越来越多了,主要是省事儿,省着去在请人去编剧,直接改下就能拿来用。
反正原先看成是不可能的各种先进武器,现在电脑技术弄得只能是更先进不过,下次我长记性了,大片儿上映前,特别是这种靠各种特技为噱头的片子,预告和花絮不能看的太多,看的多了再去看正片就没意思了...就那么多特技镜头,都看完了还能看啥
1 这是特效片,请不要在意什么剧情。
你只要知道这是“美国的正义,战胜了有魅力的邪恶组织”就可以了。
这基本也是原作动画版每个单元(或者集)的一贯剧情套路,毕竟原作是用来推销玩具的标准商业儿童向动画。
2 我找到了很多看动画片的感觉。
剧情正统,人物鲜明,场景和机械设定充分体现了G.I.JOE特色的优雅而夸张的近未来科幻风格。
至少我认出了不少照搬玩具原设计的载具和角色设定,比如说,片子里的敌人杂兵虽然因为戴了个骷髅脸头盔,而被人诟病为造型太像星球大战……但那其实是忠实地还原了系列玩具里的眼镜蛇杂兵中的精锐,“VIPER”的造型。
3 本片最耀眼的主要角色,非男爵夫人莫属。
黑色长发的、戴眼镜的、穿紧身皮装的漂亮御姐从片子的开头一直打到结尾……谁还能要求更多?
不过原著动画中,男爵夫人的看家本领可不是拿着一把犯规的高斯手枪扫射……她的专长本是诡计和易容……在动画里,她本是迪斯特罗的青梅竹马兼眼镜蛇的首席情报官。
她的男爵夫人外号也不是和什么“丹尼尔男爵”之类人结婚弄到的——她是继承自父亲的爵位……没记错的话,她的父亲是个苏格兰男爵,因为暗地支持越共所以被美军在越南干掉了,而当时恰好迪斯特罗的父亲带着儿子去越南做军火生意而与趴在父亲尸身上痛哭的小女孩相遇。
上一代迪斯特罗一看,这是咱苏格兰人,我得管管啊,于是就收养了男爵夫人。
结果男爵夫人和迪斯特罗一起长大,结果俩人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野心家,一起成长为一对合格的恐怖分子……而且在原作中,男爵夫人跟杜克(公爵)半点关系都没有……跟男爵夫人有关系的男人,除了迪斯特罗和眼镜蛇指挥官之外,还有一个是特种部队高管之一的火石……特别是漫画版,火石因为失去心上人杰伊小姐而变得自暴自弃黑暗颓废的时候,火石居然和敌对的眼镜蛇组织的男爵夫人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了……动画版里,火石只是在训练杜克的时候露了几面,而且很壮汉……呜呜呜呜,那个杰伊活着的时候冷静潇洒的英国绅士哪去了?
那个杰伊死了以后自我折磨颓废暴虐的黑暗英雄哪去了……我的火石啊,怨念……4 影片以迪斯特罗家族那著名的 铁面具 历史作为开篇,真是太给迪斯特罗面子了。
但电影里这个无良商人实在是比原作中的迪斯特罗差远了。
原作中的迪斯特罗,那是个多么聪明高贵而又狡诈腹黑的魅力角色啊,堪称眼镜蛇组织里的司马仲达。
而本片把他写成这么个小人,实在是太丑化他了……而且原作中,迪斯特罗之所以戴上家传的铁面具(有时候是金面具,比如他穿卫队装或豹皮装),是因为他遵循那个军火商家族的传统,这个原本的刑具约束着代代迪斯特罗族长,提醒他们所身负的耻辱和荣耀,责任和坚持。
另外,迪斯特罗的卫队为什么是VIPER!!!
而不是钢铁卫队!!!
严重抗议。
5 这里的扎坦实在太糟糕了。
原作中扎坦的是个皮肤会变色的伪装大师,雇佣兵精英和敢死队领导者。
是个血腥而阴森的,说话怪声怪气的充满邪恶魅力的能打人。
但这里的扎坦纯粹就是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壮汉……他要是不变那两下装,我还真认不出这是扎坦来!
而且居然把封面女郎一刀捅死了……我谢谢你啊扎坦,这片一共才几个女性角色有几句戏份啊,你居然还不怜香惜玉,这么利落就送她领便当去了……但扎坦也有亮点。
那就是他在电影中几次出场吹的口哨……这首曲子名字叫For He's A Jolly Good Fellow……据说是有史以来流传最广的英文歌曲中,居然能排名第二(排名第一是生日快乐歌,第三是友谊地久天长)…………为什么我就是没听过这个第二,为什么?
是我孤陋寡闻还是大家都不知道?
6 巴黎追车,确实是这个电影里特效最好,感官冲击最强烈的段落。
看得人心潮澎湃,血脉喷张,一个字:爽。
因为这一段的存在,所以强烈建议你们能去电影院看的就去电影院看……这一段不在大屏幕看,实在太浪费了。
7 关于霍克将军。
霍克将军的玩具我还买过国二版的……就是背喷气背包,拿两把无弹壳连装冲锋枪轮的造型(这枪在电影里出现过,就是配给那单兵装甲的枪)。
所以当初我看到漫画版全家福,霍克是坐轮椅的,就感觉很奇怪……我没看到漫画里霍克致残的情节,所以今天这电影算是回答了我的疑问。
不过这个霍克将军,实在是有点脸谱……你看看所有美军出现参演过的片子里,都有一个类似于巴顿将军,或者是“公牛”哈尔西之类叼着雪茄,走路像螃蟹的英雄人物,扮演着“慧眼识人——知人善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登高一呼,一呼百应——给屏幕里的主角添麻烦——为屏幕里的主角加油——主角成功时在作战指挥部带头喊乌拉”的角色。
8 关于那个单兵铠甲……我依稀记得G.I.JOE SIGMA 6里有这方面的尝试。
但我S6看的不多,所以不好确认。
最近的科幻打片儿里,外骨骼动力铠甲之类玩意的出现率明显增多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现实的影响…………不过正因为有这玩意的帮助,那场追车戏才真是让人看得很过瘾,跑步追汽车,像纵版射击一样躲子弹和障碍物,多好玩啊。
暂时只想到这些…………反正你们谁要是想看个爽快的科幻打片,就点这个吧。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美國動畫片就得數《變形金剛》,《太空堡壘》,《特種部隊》了。
那個時候,家長管的緊,為了看這些動畫片可沒少吃“竹蓀烤肉”如今除了《太空堡壘》還未真人化外,2009年另外兩部都推出了自己的真人版。
而我對《特種部隊》的期待要比《變形金剛》更嚴重,畢竟《變》已經放過一部了。
《特種部隊》應該算是當時看過的所有男孩子的一個夢想吧。
HAWK將軍,機槍手,白幽靈,蛇眼,科學傢,男爵夫人,杜克上尉等等,那些飛虎戰車,特製的直升飛機,雪地車,簡直就是大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啊。
不過真人化后,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人物卻有了那麽點陌生。
雖然造型等各方面都做到了基本復原動畫片。
不過故事的主綫倒是有點答疑解惑的感覺。
爲什麽杜克和小黑會進GIJOE,爲什麽白幽靈和蛇眼相互閒的仇恨會那麽深?
爲什麽男爵夫人和杜克會有一腿都詳細地說了一遍。
畢竟這次的副標題是《眼鏡蛇的崛起》,到故事的結尾終于知道COMMANER和鉄面人的出生了。
看完這些的確是開始期待下一部什麽時候上映了?
如果撇去對童年記憶的一次喚醒。
從未看過動畫片的人看這部片子也不會覺得晦澀難懂。
120分鐘不到的時間,一點都不會讓你感覺到冗長。
劇本寫得情節緊湊曲折,人物的刻畫也算到位,更何況那些眼花繚亂的電腦特效,加上豐富澎湃的音樂音效,任何一部合格大片的要素都具備了。
加上那些打上了經典美國烙印的鏡頭:去墓地下葬必定是在雨天,男主角必定是淋着雨騎着摩托遠遠地憂鬱地看着女主角之後離去;個人英雄主義的極致表現;一些經典的美國式幽默的出現等等都能為這部影片增加一些笑點和煽情的感覺。
不過像我這種執著于同年的人還是會對影片中的一些橋段略有微詞。
比如:我清楚記得白幽靈後來可是成爲了特種部隊的一員,而且是在他師弟蛇眼死後。
而片子裏卻成了蛇眼殺了他,報了仇。
而且GIJOE本身也沒有那麽牛X的單兵套裝。
不管如何,個人認爲《眼鏡蛇的崛起》是成功的。
它為以後的系列劇打下了很好的伏筆,不過今後更多高科技武器的出現就需要導演豐富的想象力和其他顧問們的智慧了。
說回來HASBRO又賺了一票!
这是一部可以在电影院嚼着爆米花喝着可乐、不至于心脏紧张过度、也不会对着屏幕大骂的电影。
算是个典范。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蝙蝠侠黑暗骑士是个发展过速的片子,其复杂程度和黑暗程度有些不适合;而变形金刚的发展过速体现在视觉特效完全超过人的生理极限,并且显出视觉大片很难避免的弱智感。
特种部队好就好在,观看时只要保持适度紧张感就好,不考验观众的智商,也不鄙视观众的智商,还能奉献很他妈牛逼的特效镜头。
这年头少有。
当然,特效镜头其实不贵在大规模,贵在想象力。
特种部队很有想象力,至少比变形金刚强的多,游戏感更强。
主要是团队作战的配合感强。
这种配合下,特种部队的装备玩起来就更好看了。
炸了埃菲尔铁塔也没什么,至少让人入戏。
不像变形金刚,搞的人抽离。
看到金字塔被灭就傻了。
灭的很荒谬嘛,像是做给观众看。
厄。。
怎么说呢,某种程度上,电影是做给人看的,又不能做给人看。
这很难说。。。
也许应该说,做自然了,然后正巧被观众看到。。。
我理解的这种是好电影。
好难解释。。。。
做自然了呢,就好像一切都没什么,顺理成章,而一切又顺理成章的那么行云流水,让人觉得哇很好。
才会移情。
就好像高超的化妆可以让人自然得当,低劣的技术和劣质化妆品就只能起到相反效果,让人一眼看出做了假,就觉得恶心。
特种部队对装备的炫耀自片头到结束都没有停止过。
但没有堆砌感。
美女打架也算化妆术的一种,只是美女刚一出来显突兀,后面就很入戏了。
帅锅长的可真越狱,不知道是谁,不认得啊,还有这样的帅锅。
比越狱帅多了。
李秉宪也很好的发挥了作为一个特型配角的功能,从小就带着杀气的、阴暗的亚洲功夫男,但片尾,两个功夫男在海底基地里头,在周遭轰隆乱炸的情况下,还你一下我一下的耍着刀,有点做作嘿。
理解,是为了了解童年的一段记忆哈。
美女转变太突兀,算批评。
前期是帅锅的未婚妻,后来变成毁灭世界的帮凶,再后面突然又变回好人?
好快。
其实美女和帅锅的感情戏前面铺的够足,还以为中间多复杂,结果比想象的简单。
简单太多。
理解,视觉效果轰炸戏、末日危机、拯救世界太多,没时间。
仓促就仓促把。
最喜欢那拦截导弹头的黑帅锅的戏,人够有味道,感情戏也刚刚好。
这是一个设计非常成功的配角,该配就配,不抢眼,但又绝对够调味。
片尾留念想留得够狠的,摆明了是马上就出下一部特种部队了。
恩,有信心。
看人家特种部队拍的,片子干净利索,该show就show,但也绝不贪战,片子运作的也很漂亮。
和变形金刚比,低调着华丽哦。
这部电影很酷,很俗,很漂亮。
对这部电影并不了解,甚至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宣传也没有多少,最多就是杂志上的新片上映介绍介绍,然后悄无声息的上映,而且还是匪夷所思的全球同步。
一点都没宣传,票房怎么保证啊?
不过看来现在看电影的人还是蛮多的,这次我还是去平常一样的电影院,因为这个电影院和站前的影院相比,效果一样,不过来的人却很少,可以清净的看场电影,不过今天来的人到还是蛮多的。
因为并没有太多期待值,所以电影出乎意料的好看,不过也看得出剧情的老套,毕竟这部原著漫画可是很早很早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挑剔了,不过虽然老套,但是情节的处理到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男女主角最后的结局,还是小小的感动了一把。
但是一些大场面的拍摄上,还是或多或少的看出了借鉴的地方,而且格局并不是很大,或许也是影片投资并不是好莱坞顶级的投资有关,拍摄成这样已经很棒了。
看得出导演很聪明,为了节省演员的片酬,而请的演员都是有人气,有演技,却没身价的二线演员。
比如已经过气了的丹尼斯-奎德,刚和章子怡玩完《骑士》就跑来当老大了。
男主角钱宁-塔图姆和女主角西耶那-米勒都是年轻人群的红星,不过一直都和一线无缘,这次看来有的看了!
正义一遍最出彩的当然是男主角,还有蛇眼,无声无息,一身黑衣,动作干净利落,太酷了!
反派最出彩的当然是女主角了,坏坏的样子,最后却成了好人,这样的安排虽然有点老套,不过基本上只要铺垫的好,一直都完试万灵的戏码,再加上西耶那-米勒的美艳,当然谁都彻底记住她了。
听说电影要拍成三部曲,看电影最后的结局也看得出,只要票房还过得去,续集马上二、三部连拍的。
不过,我想我还是回去影院支持的。
当泛着冷金属光泽的飞行器迎面飞来的时候,不禁的赞叹美国人对金属和机械的热爱无处不在。
整部电影充斥着砍杀、射击、爆炸的冲击,当伯爵夫人走出时,荷尔蒙刺激着血脉的扩张,而影片最后军火头子转身时那钢铁般的面具更是将讽刺推向了极致。
情节简单、动画精美、场面火爆,典型的好莱坞模式。
散场时同事说到这才是值得在影院看的电影,突然意识到,商业片在迎合观众口味的同时,唯一的努力就是让影片变的简单。
其实,并不是好莱坞堕落了,而是观众群体变了。
看看周围涌出的人,突然对影院有一种说不出的抵触。
和这个剧情一致的片子至少可以找出十部,它赢在武器很给力很萌,输在主角演员太没FU太平凡,女主丑到让人无法忍受,男主更是怂的一笔毫无存在感,纳米眼镜蛇技术的创意赛高,囧子是最大惊喜,PS:我爱苏格兰口音。
Snake eyes好帥!防護盔甲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咧!悍馬在這個片子砸了多少廣告費啊。。?原來眼熟男主角就是Dear John的男主角啊~
TF们跟埃及大战那会没惊动G·I·joe啊?
only saw half of it > finally saw it. actually quite interesting. but the beginning was too slow. i miss rachel nichols!
垃圾,毫无情节,看之前我问男人,有什么电影是看一半睡着的,他想了半天,看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李秉宪那英语说得还像模像样的。伪装一回日本人他爽了吗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211059/ 动画版是小时候的心头好啊。
2013-4-22,0118.不是不明白,世界变化快。恶搞米帝要人好怀森啊,啥时候咱们有这份儿自嘲的心态,就大发了。
快餐式电影,眼花缭乱的特技,高潮迭起,看着蛮爽。
片中滥用的特效在2009年应该算很渣的..不要把这当军事片..完完全全就是充满外星科技的科幻片..相比之下还是第二部更接地气一点..不明白为啥多数人跟我相反,觉得第二部不如第一部
这么爽快的东西只给5.9分,imdb打的不是分,是寂寞啊!
裏面各種大規模的動作場面和炫目的高科技裝備讓這部片看來還滿爽的,雖然故事非常卡通化,畫面很電玩,角色缺乏存在感,劇情也很蠢很亂,還非常的軍教片,但導演還是掌握住本片該有的歡樂氣氛,尤其一些毫不忸捏的白爛台詞和情節還滿好玩的。
囧瑟夫的背叛和叛变理由交代的太牵强了吧。。。除此,棒子蛮矫情烦人,其他都还行
[2009.10.02]比《变2》好看,虽然剧情很弱,逻辑上也有问题,有些地方实在太扯(里面无论哪一方都是主场很熊,客场很牛,都是只会进攻不会防守的主?),但是战得痛快,从头战到尾,没有冷场,不像《变2》那样有突兀而又冗长的过渡,本来这种片就不是冲着剧情去看的,看得爽才是正理。
小时候还买过Duke,Storm Shadow和Destro的玩具。场面倒是很大气,不过为啥就一点都感觉不到刺激呢?预告片更好一点
对于这样一部爆米花动作电影,我们还能对它要求些什么呢?只要特效够炫就足够了..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做到了..
打打打 打个大西瓜
动画改编很好的一部,很给力,期待续集多出几部,把经典桥段都演一遍。
又一部系列大片诞生了
恩,电影细节处理很到位很丰满的动作科幻片,更重要的是剧情还蛮耐看的。唯一不足是两个主角的KISS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