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白熊Gambo这个故事都遗漏了一个细节,就是一开始追杀白熊的野武士是戴着十字架项链(片尾也对十字架来了一个特写),并称白熊为传说中的怪物,意味着宗教对异教徒或无信仰人群的排斥追杀。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隐喻,就是宗教对解释不了或接受不了的事物都是会持否定的原则,视为魔物,群起而攻之,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从来不会研究对方究竟是什么,缺乏科学精神,所以最后在武士惊觉白熊能听懂小女孩的人类语言,以及片中一开始他问白熊是否能听懂自己的话所以对自己手下留情串联了起来,终于明白了白熊是能通晓人性,它何尝不是有一颗帮小女孩屠魔的武士之心,它本能是保护人类,同时只不过想过自由的生活而已。
最后结局其实没明示白熊的生死,虽然白熊看上去奄奄一息闭上眼,多数解释为含笑而终,但结局是开放性的,毕竟别忘了野武士曾称白熊是传说中的怪(生)物。
Btw,看到代表大自然的白熊决战外星赤鬼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美剧《双峰镇》,人类通过核试把地底邪恶jody引入了世间,然后秘密守护人类的旧神巨人则协助主角库珀探员对抗邪恶jody。
唐伞、瓷器、丝绢代表了传统文明,善待、感恩传统文明,才能得到文明的和谐发展——《九十九》不合理的封建制度、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本质代表了人类不合理的社会文明,而这样的腐朽文明通过两个青梅竹马的玩伴的生离死别说明了不合理的存在只能是短暂的美好——《火要镇》武士赞熊为神使,熊代表了自然,而天外魔物则代表了失控的宇宙文明,只有信赖自然,尊重自然,文明才能可控发展——《GAMBO》武力只能换来一时的和平,人类只有放下芥蒂,坦诚相待,和平才能长久,文明也才有希望——《别了,武器》四个故事构成了《短暂和平》这个整体,尊重过去才有未来,尊重人心才有和谐社会,尊重自然,人类才能长久,尊重彼此,放下刀剑,文明才不会荒芜。
3333另外两篇各看一半津津有味看完这部一部电影,四个故事平复老物件怨气的工具人阿公火场里飞扬的新娘嫁衣神使与鬼怪的血肉厮打战争,短暂的和平第二讲了一个很烂的故事,即使和服画卷的形式很美;第三是俗套的故事,但依然让我们提心吊胆,“重要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死时在做什么,而她那时候只是刚准备好去爱”关于《刺猬的优雅》的短评宽慰了我对于神灵牺牲时的痛苦。
第一是第二棒,因为古老和新生的呈递妙得像是我五岁做过的梦;第四最棒,狼狈的士兵在被摧毁的土地上追击着破烂的高达,前者悲痛而疯狂,后者冷漠地宽容,富士山顶的雪在远处依然纯洁如初。
短评位置不够,只好放在这。。
开头的序曲部分简直就是森本晃司的宣传片,个人风格真是浓1、九十九:日本的古风古韵,怪力乱神,人物设定轻松有趣。
萌大叔误入“兰若寺”,满怀一颗敬畏心,人与古物相协调,张飞绣花解迷局。
2、火要镇:卷轴古画浮世绘,音乐和画面都有惊心动魄的美,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的老套故事,儿女之情终酿大祸,想起了《仁医》里久远的江户大火。
3、GAMBO:狰狞的赤鬼有着典型的日本鬼物形象,小女孩和动物的搭配也是常客,给宫崎骏估计就做成一个温情的长篇故事了,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略有些阴暗的风格。
4、别了武器:高度智能的生活,科技泛滥的未来,对战争极大讽刺,这些大友克洋作品中的母题都在短短二十多分钟出现了。
细节完备,永远静静伫立的富士山审视着这个沧桑巨变的世界,结尾悠扬婉转的女声吟唱,仿佛在说:“忘记这些冰冷的现实,沉沉的进入梦乡吧。
”《最臭兵器》即视感。
大友还是那个大友。
毛主席说过,人总是在变态的路上越走越远……《九十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人和自然间纵有小小的波折(片中以妖怪的刁难出现),以人原有的自然和淳朴,轻易的就化解了。
于是表面有点阴森的怪谈变得越来越轻松幽默。
怪谈妖怪表现人对自然的敬畏;手工艺人表现人对自然的尊重。
《火要镇》:城镇化,阶级出现。
男女爱情的悲剧表面看来是无数的偶然造成的,其内在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男主角成为了社会下层的救火员,也就失去了与身为贵族的女主角相爱的权利。
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人造的差别,人和自然之间也出现了隔膜。
片头长长的江户城镇的画卷,都是人造的建筑,一眼望不到任何自然的影子。
失火是大自然对人类反自然发展的一种变相的报复,当然此时这种报复还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
《Gambo》:自然与科技殊死搏斗。
白熊是自然的化身。
小女孩代表了纯真和美好。
怪物代表不断发展的科技。
注意白熊杀入怪物洞穴时候,抓下了很多类似电缆样的管子,其实是隐喻“科技如怪物”。
片中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镜头,是怪物与村里的女人繁衍后代,隐喻失控的科技发展对人类的污染般的影响。
片子最后一个全景镜头,可以看到怪物巢穴边荒芜的土地,和不断退化的森林,隐喻了不断壮大的科技和不断萎缩的自然间的不共戴天。
《别了武器》:科技的全面胜利,自然和人类的失败。
自然已经完全消亡,失去了自然的人类,在所谓的高科技中唯一的结局,就是愚蠢、孤独、可悲的死去。
片尾面目全非的富士山,和九十九中森林环抱的富士山是强烈的呼应对比。
四个故事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其实老祖宗早就总结过了,老子说(大意)人类最好的时代,就是没好没坏没羞耻的时候,大家想怎么活着怎么活,后来有了美丑之分了,就世风日下,再后来有了礼仪了,就全完了。
peace仅仅理解为“和平”是片面的,更应该理解为平静,相安无事。
人归根结底是一种动物,无毛的两足动物,来源于自然,只有和自然相安无事,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人类的悲剧,是从自封自己是万物之灵,智慧之主的那一天开始的。
自作聪明的无限制的发展科技,又自作聪明的无限制的漠视自然,这种“平和”早晚要以一种激烈的形式来打破,所以只能有“短暂的平和”。
科技日新月异,却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傻逼时代;当人们造就了冰川消融,温度上升,物种灭绝;当人们整天抱着手机,抱着电脑,被科技绑架的时候,已经离《别了武器》的时代不远了!
每一段都没头没尾,催眠有余下饭不足,有点像前几年火的那个“爱死机”,根本没耐心看下去。
动画特爱搞这种“意味深长”的短片,让人自己寻思去。
先看看影评吧,串在一起才陡然有了含义。
那么,这点就很有意思了。
小说叙事里你就很难这么搞,你不能单单放上看上去毫无联系的几段小说,让人自己琢磨其中的联系,没有这么干的,也不能这么干。
文学能而他者所不能的东西正在于“描写”,是以不能。
除非呢你搞个集子,从大处互文。
否则你就必须在其中构筑联系,串连成个故事。
当然现代科幻之类想怎么写怎么写,那不过是自反性。
(这部电影同样有着自反性,自己是自己所反思批判之物的代表,不值得琢磨。
)小说往往制心一处,对准一处时间,空间上可以跳跃但时间上很难且没必要。
而电影则不必,可以变化很快,像这样遍举对照,使大的结构上产生超出电影界限的蒙太奇,这蒙太奇远超出镜头相缀连的简单语言,而进化成为电影整个的强项。
(这也是很多电影让人“看不懂”的原因,虽然这不能怪观众。
)以此,电影之流行和希望所在,便在于可以做相当大、乃至于历史性的观瞻,并之以切近细密的即时观察。
电影在这点上易有作为,但仍旧是无力的。
因为这会产生莫大的理解困难,人们对越简单的东西越是理解困难,人们无法理解电影就像无法理解现实本身,不抽筋拔骨给他们看是不行的。
总结一下:1是抬头三尺有神灵,走哪别乱丢西瓜皮;2是成长的烦恼;3是You are my hero;4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器,没人其实就没有武器);片子其实还是形式大于内容,十几分钟的故事,谁的印象深刻谁就赢了。
个人比较喜欢大友的《别了,武器》。
一是对机械类动漫有爱,二是至少感觉故事比较饱满。
大友克洋导演的画面都很漂亮,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令人深思,音乐上更是仅仅攥住观众的心弦。
火要镇虽然短小简单,但一如既往地把长镜头拍得非常好看,节奏紧张,简直透不过气来;别了武器则充满黑色幽默,其末日后的世界更充满导演最喜欢的机械设定,战斗场面有点单薄。
但是几个片子跨度太大,有点凌乱。
精彩之处不够长!
2013年,动画电影《 短暂和平 | SHORT PEACE》四个故事串起来的电影,并不长,也并不那么受欢迎和关注。
但是看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其实也并不是想说的那么好,就是一种含蓄含糊的美,大量的剧情缺失给人留有太多的想象空间。。
以至于很多人过分的靠脑洞去解读作品。
其实也许作品本身只是想讲这样一个故事,来呼应一下主题罢了。
画风不太喜欢,从开头到 最后 ,但是反而《九十九》的画风我最不喜欢,故事却有种呆萌的感觉而印象最好的说。。
也许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后面的脑洞过多,因为《九十九》并不需要太多剧情支持。
后面则不同,基本都有比较大的世界观。
并不想过多的评论,也不想过多的解读,只是比较喜欢《九十九》,人需要这样的敬畏的心。
颇感同意而已。
我是短暂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也许毕竟比较冷门,至少我看着并提不起那么大的兴趣。。
这部只有68分钟的电影由四个贯穿古今的四个短篇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短小精悍,志怪、奇谭、江户风、现实主义风,都与执念有关,无一不精彩。
《九十九》森田修平作品。
第8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诡异的东瀛怪谈其实在说人类应该珍惜身边的物品,华丽丽的视觉体验,诡异邪魅中带着些许温暖。
如果进这屋躲雨的不是这位心灵手巧的彪悍大叔,估计又是一场悲剧了,人不仅要对自然敬畏,也要对万事万物敬畏和珍惜。
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每年要造出多少“垃圾”,有很多还是可以使用的,却被遗忘、丢弃,大家都想追求更好的,更新的东西,那旧物呢?
他们的命运会不会在百年之后也发生变化?
这部短片最吸引人的就是华丽丽的画风了,结合复古浮世绘的现代CG技术让色彩饱满,画面绚烂到极致。
P.s. 付丧神,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精华、积聚怨念或感受佛性、灵力而得到灵魂化成妖怪。
概念类似中国的物久成精,这就是付丧神的传说;因此又称为九十九神、九十九髪。
现今日本传承妖怪中有相当一部份均为付丧神。
基于江户时代日本画师鸟山石燕等的妖怪画,付丧神的形象大致确立。
《火要镇》开场的画卷长镜头很惊艳。
大友克洋的画风很古朴,就像是跃然纸上的浮世绘,在江户时代发生的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万念俱灰的爱情。
儿时的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只因门不当户不对而要劳燕分飞,女孩嫁人的前夜,油灯不慎起火,这女孩却没想要逃走,因为她心爱的人现在做了鸢工(古代日本的消防员),如果失火了,就可以见到他了…最后,随风如火蝶般燃烧着飞起的墨色和服飘在画面里,真真是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是为可惜,为了见所爱之人烧尽全城也是绝望至极的痴念。
《GAMBO》安藤裕章作品。
一部过于血腥的短片,背景为战国时代,生灵涂炭,又有恶鬼作祟,村子里的女孩们都被供奉给恶鬼,只剩下最后一个女孩了,女孩偶遇白熊,对白熊说了心事,最后白熊为保护女孩与恶鬼对峙。
白熊与恶鬼的缠斗,撕裂、血浆…我觉得看多了会产生不适感,感觉这部是四部短片里故事性最弱的,白熊与村民们可以说是素昧平生,但却为了女孩去拼,可谓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别了,武器》结尾实在是神来之笔,总体来说,这个小故事最有大友克洋风格。
死一般沉寂的都市,人和机器的战争逐渐升级。
可叹的是,人类制造出如此精良的武器,却用它来毁灭了文明,毁灭了自己…对战争的讽刺,人类与机器,创造与毁灭,科技进步的带来高度智能的生活体验,人类制造武器,最终又被武器所攻击,放下武器回头是岸才是正解。
科技与人类的主题,在大友手里永远是这么的意味深长,结尾的反战主旨非常明显,即使人类被剥夺了所有,但骨子里那种野蛮好斗的本性永远不会改变,真的是“赤裸裸”的讽刺啊。
第一个故事有神,第二个故事有人,第三故事没看懂,第三个故事有战斗
(四星半)《别了武器》的粗线条的热血SF气息真是燃爆了,果然还是大友克洋!四个故事日本人对【物】的迷恋和敬畏的复杂心情贯穿始终,角度,时空和顺序的安排都有其意。《火要镇》开篇的浮世绘长镜真剽悍。
九十九有点千与千寻的味道。GAMBO的镜头感很好。
(7/10)片名不为何要叫《短暂和平》?感觉和主题不符,也许该叫作《短暂平和》?四个故事按个人喜好程度是:4-告别武器(其实从片名我就猜到了机器人只攻击武器装备的事实,MARU作死)、1-九十九(不是3D更好)、2-火要镇(大友克洋又丑化女性了)、3-GAMBO(不喜这种血腥物)
看不懂啊
白熊好可怜!打一星不是不好看!是该死的不应该是白熊!
喜欢234
1和4.
大友克洋又拉了几个朋友搞短篇集,绚丽倒是绚丽了,只是没有95年的《回忆三部曲 》耐看,04年的《蒸汽男孩 》后都10年没出长片了,只能再重温《 Akira 》的漫画和动画。#三星半#
不懂技术不评价。单纯觉得大友克洋是亮点。作为监督的火要镇故事传统但和风浓郁开头的画卷设计很喜欢。作为原作的永别武器依然是讽刺味十足,画面也不错,各种设定精细算是四章中唯一的好作品(但也只是在这里而言Orz)。其他两篇就完全无感了。
四颗星都给最后那个《武器よさらば》!!!
大友克洋在动画里面呈现了卷轴式长镜头
民间传奇版的奇妙物语,前几个故事太短,寥寥几笔,空有骨架,羽肉不丰;最后一个故事恰好是不喜欢的日式机械哲学,偏又那么长。
《九十九》对旧物要——不舍扔弃修修补补、要懂得赞美还要心怀感恩,最爱这部;《火要镇》火灾的画面很美;《GAMBO》不喜欢;《别了武器》结尾妙。
人与物的关系还是安提戈涅讲的好
九十九很有意思
非常好 推荐这篇评价
人与自然、人与人、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短片1和短片4最后回望富士山的角度是一样的,四个短片仿佛构成了一段人类线性发展史。短片喜好排名四二一三
只为了最后一个《再见了武器》也要给五星啊!对于武器宅来说这真是一场视觉盛宴啊!!我去,,怎么可以做到这么精致!!以外骨骼机器人为典型的近未来单兵作战系统,各种无人装备的配合,还有那严密的作战策略,我都感动得哭了。。剩下的,好吧《九十九》挺喜欢,《火要镇》和《GAMBO》真心无感。。
因为喜欢东方文化,还是觉得九十九为最佳。大友克洋估计是直男们的心头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