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东秀在出席一个电影人聚会的路上,再次遇到了崔英实。
英实正被影迷索要签名,东秀终于鼓起勇气上前问候。
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怀才不遇的导演金东秀(金相庆 饰)每天都流连在戏院前,沉醉在自己的思维里。
最近他刚好看了好友的一部电影,他会觉得电影的情节便是自己的故事。
洪尚秀的这部刚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力作一改前几部影片的叙事方式,通过“片中片”的形式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出三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
《剧场前》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电影院的故事。
男主角是《生活的发现》的金相庆,他饰演的金东秀一天在电影院里看了自己同学拍摄的一部电影,当他走出影院时,看到片中女演员崔英实(严智媛饰)也在剧院前走过,对电影剧情有深刻感受的东秀于是开始追求英实,而另一边,他的同学即他所看影片的导演得了重痛有可能离开人世......影片的情感描写延续了洪尚秀一贯的风格,冷静而不失尖锐,主人公没有大喜大悲的情感,彼此孤独的人总会走到一起,喝酒,聊天,然后发生关系,性爱场景里看不到性感,只有真实,洪似乎把他的各种人生体验都投进了电影里。
影片中的东秀是一个对生活没有什么渴求的人,所以当看到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买安眼药自杀的场景时就联想到自己,甚至觉得电影讲的就是自己的故事,是啊,生活中我们也何尝不是如此,每当我们被一部电影打动时往往就认为影片讲的就是自己的的故事,甚至当电影结束那种情绪还会围绕着左右,只不过我们没有东秀那样投入,他甚至听电影里的歌曲,迷上了电影里的女主角,令他没有料到的电影毕竟是电影,电影里的男女可以不顾一切自杀,而现实中的导演自己得了病都害怕离开这个世界,女主角在电影里不习惯男人在性爱方面粗鲁的行为而在现实中却希望男人勇猛一些......电影毕竟是电影,而不是生活,也许我们在影片最后也有和东秀一样的困惑,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最近的行为。
洪尚秀在韩国电影里算是一个另类,也很具有开拓精神,他的电影有着现代人的孤独感和游离感,却又不像金基德那样极端,他的电影里的男女彼此都渴望发生关系却又不会考虑到责任,在洪尚秀的电影里,我看到了真实,一种现代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关系。
在第一段的戏中戏里,男人与街边偶遇的曾经女同学坠入爱河。
事实是男人早就爱上了女人,可当时女人有男友,所以这份迟到的爱如今才来,但他们却在游戏般的吃药自杀同归于尽行动中闹出笑话。
男人从医院打着吊瓶打车回家的画面叫人忍俊不禁,而回到家面对母亲的严厉指责和哥哥的耳光似乎让男人再次有了自杀冲动,拔出针头,扬长而去。
此刻,戏中戏嘎然而止,真正的男主金东秀出场,原来刚才的戏中戏是金东秀在影院看的一部电影,电影导演是金过去的一个朋友,而金也是一个导演,不过是一个失意颓废的导演。
而电影里的自杀戏码正是金曾经真实干过的事情,所以他怀疑朋友窃取了他的“知识产权”。
而后金偶遇了朋友电影里的主演,也就是电影里和男人一起吞药自杀的女主崔英实,这里不由让我想到了同是金相庆主演的《生活的发现》,同样是跟踪,同样是有关同归于尽的话语,只是本片里金更加猥琐........洪尚秀作品里的男人跋山涉水、千言万语最后都会融化于那一炮中。
洪尚秀的尴尬美学在金与老同学以及同学聚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冷,金把自己的围巾送给同学的女儿戴,可是在下车离开时,又强行将送给别人的围巾要了回来,惹得老同学让他赶紧关车门离开,这样的分别场景与他们刚见面时的状态大相径庭。
而在晚上的聚餐上,曾经的同学再三强调他不要喝醉了,结果金就刻意摆出一副喝醉酒耍无赖的样子让一桌子人难堪……他就像一个与周遭格格不入甚至故意挑衅常规的局外人,唯一想做的就是和女演员崔英实来一炮。
金和崔在吃饭时,金表示她主演的电影故事的原型来自于自己,但催表示很多人看电影都会觉得影片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最在乎自己,尤其一个忧郁的人,更容易也更喜欢寻找共鸣,而电影里的角色往往就成为了另一个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催会对金说你并没有看懂那部电影。
两人的炮战如期而至,金最在意的却是为何催的身上没有别人传言的伤疤。
当然,有没有伤疤只是炮战的附加节目,最重要的还是射精的那几秒。
洪尚秀的电影里,女人经常扮演了更加理性和善于跳脱出来的角色,比如一夜情就是一夜情,过后好聚好散,不多打扰,而男人则成为了跟屁虫。
就像做爱时,金不断说着我爱你,而崔则一个劲的说慢点.......
早就买了洪尚秀的《猪堕井的那天》,一直没看,在我放碟的抽屉里逐渐沉没下去,象一艘失事潜艇。
这次淘到这张碟,心想趁早看了,不然不好意思了。
洪尚秀被誉为目前韩国最具实验精神的独立电影导演。
他是韩国第一代留学导演。
1996年,他凭《猪堕井的那天》一鸣惊人,其后又拍摄了《江原道之力》。
2000年的《哦!
水晶》获得2000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2002年的《生活的发现》被韩国电影界认为“提升了韩国电影的价值”,韩国权威电影周刊《Cine21》在评选90年代韩国十大电影事件时,更提出“三人三色的作家主义导演洪尚秀、李沧东、李光模”这一说法。
因为李沧东是我很推崇的,所以对洪尚秀也一直很好奇。
加上今年韩国以本片出击嘎纳电影节,获金棕榈提名,虽然最终空手而回,不过也算颇获肯定了。
本片看下来的感觉是稍平淡了些。
冬日的汉城,萧瑟的阳光,人们没来由地悲伤和沮丧。
我曾经分析过韩国电影近年全面超越日本的原因,在这部影片里也可以找到答案:韩国电影不刻意的人文气息,还没有被商业社会完全污染。
日本自小津和黑泽以降,电影其实是在走下坡路。
深刻的失去了,细腻的也快不见了。
只是靠北野和岩井寥寥数人,迟早要被中,韩灭掉。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大东亚共荣战,日本真的胜算无几了。
看完洪尚秀,更加怀念李沧东,徐秦豪。
韩国我还是最喜欢这两个导演。
谣传李沧东买了余华的卖血记,想想李沧东电影里的人物,还真是和许三观如出一辙,没准,就是这个韩国导演,比我们任何中国导演更适合拍卖血记呢,呵呵。
本片描述一位男人看了前辈的电影后走出电影院时,在剧场前,偶遇电影中的女主角而追着这位女主角的一天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韩国首都首尔,讲述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于对电影院的热爱而结识又分开的经历。
一个想自杀的学生遇到了一个年轻女子,她决定跟随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Tongsu是个平庸的电影制片人,他走出电影院见到了一位美丽的女人,并且认出那就是他刚 看的这部电影的女主角。
这个年轻人动荡哀伤的生活与先前想自杀的学生产生了奇怪的回应。
朋友对东洙提到他与形秀:“你们俩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东洙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随后朋友举了些例子:“耍酷,还有都很喜欢女人,另外,这次准备拍的电影也很相似,不是吗?
”东洙啧了一声说:“总之,在我吃过的酱排骨中,你们家的酱排骨是最好吃的。
”此时镜头拉远,友人望向妻子。
当时看到这句台词,这种情景,一瞬间想到村上的且听风吟。
失去小拇指的女孩曾跟我说过她要去旅行,去一个又幽静又凉爽的地方。
一周左右。
她回来时告知了我,并立刻约定了时间见面,“五点钟在YWCA门前”。
暴雨过后,她钻进助手席,我拿了海水浴毛巾递到她手里。
“旅行可愉快?
”我试着问。
“哪里去什么旅行,说谎骗你。
” “为什么说谎?
” “一会儿再告诉你。
”简单吃完饭,要了血腥玛丽和波旁威士忌。
“想听真实的?
”她问。
“去年啊,解剖了一头牛。
”……都是在一个能推动剧情的关键语句后,有人巧妙的避而不谈,转移了话题。
东洙隐藏了他的电影创意被形秀偷窃的事实,为后续在与英实酒后聊天时提出此事作了线索。
这让他讨人厌的形象维持了下来,但后来得知真相的我们,大概会被他维护形秀形象的行为感动吧。
这是否也算是一种耍酷?
我在被女孩欺骗之后,明明能听她阐述缘由,或许拉近两人之间距离,但我却选择避而不谈,而更加无厘头的说起解剖一头牛的事情。
村上用一种更难解的方式,让主人公自身的疏离色彩变得更加浓厚,这种无厘头,也强调了一种刻意,犹如电影中镜头拉远一般的让人的视线注意到此处。
我选择与她保持距离,这是一种村上式的高级,也是他写作中呈现孤独母题的方式。
二者的避而不谈有相似的意味,而拉远镜头与解剖一头牛的荒诞都构成了强调的作用,尽管是电影与文学的差别,洪和村上的手法都足够精妙,以至于达到了相似的程度。
《剧场前》仍然延续了洪常秀爱情小品的一贯风格,是他诸多作品中最打动我的一部。
男主角东秀,曾经酗酒,不被同学接纳,如今有点木讷,固执,虚妄。
看似一个社恐症患者,却执着地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爱情——女主角英实。
他爱英实,因为她是短片中的女人,他将自己代入短片中,认为那是他自己的故事;也因为现实中的英实完美地演绎了他理想中的女人。
从东秀的角度来看,他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业和爱情的希望彻底破灭后,爱上了一个幻象,他希望与英实重温短片中的情节,用殉情来重新演绎这段他自导自演的故事,为自己理想中的艺术人生和纯洁爱情弥补一段遗憾。
从英实的角度来看,她理解的爱情,是在尊重个人价值的前提之上独立选择的结果。
对于东秀的倾诉和表白,她认为那是亦真亦幻的巧合,是东秀的小题大做,甚至是对一个将死之人的道德控诉,但或许是彻底的、真诚的。
她给予东秀的爱,是行使一个独立的女人爱情选择权。
对东秀来说,是英实激情后的一次施舍,是在现实中给予他的最后一个爱情幻象。
英实最在乎的是那个即将远去的生命,是曾经的爱人和朋友。
她为过去的龃龉感到难过,所以当她再次唱出那首短片中的情歌时,忍不住泪眼朦胧。
之前是戏剧,如今是人生。
她对东秀说,你没有看懂那部短片,再次表明了她对于爱情态度,笃定但不过度依赖。
影片最后,东秀在遭到英实的拒绝后,决定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实拯救了东秀,正如她在短片中拯救男友,只不过方式不同。
同样是戏中戏的结构,《剧场前》的自反性与昆汀的《无耻混蛋》类似,它们都将戏中戏的部分作为意志或爱情的臆想,看戏的德国人或东秀都被一种造梦机器所控制,他们梦想中的乌托邦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
只不过昆汀多给了一层,他创造出一种双重自反,用希特勒的死将荧幕外的我们也戏弄一番。
昆汀通过电影艺术的自反来探讨历史,洪常秀用它来探讨爱情,这是个将“自我”祛魅的过程。
同样,在《开罗紫玫瑰》中,同样的离别,悲剧的结局让主人公完成了觉醒,但伍迪•艾伦处理起来轻松浪漫得多。
《剧场前》有趣的地方在于,电影带领我们进入的这个世界,我们始终无法辨别真伪,或许东秀真的正在重复他的曾经,英实的决绝有些冷漠。
它只是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不停止思考,艺术探索就永远不会枯竭,我们的生活就可能会有新的转机。
对于前辈把自己自杀失败的经历拍成短片,东秀(金相庆饰)很不高兴:
在同学眼中,呆萌的东秀是一个讨人嫌的爱发酒疯的家伙:
洪尚秀将尴尬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动不动就想自杀:
你有病啊!!!
前辈才华横溢、玉树临风、阳光灿烂:
可惜天不假年……
死神面前,是非恩怨都是浮云,东秀泣不成声:
生离死别,前辈对生命的眷念,本来是很悲痛的,我却很不厚道地哈哈大笑,甚至笑得站了起来:
洪尚秀!
洪尚秀!!
……洪尚秀啊洪尚秀,你咋就这么秀呢?!
把如此前卫、高端的对于生命、死亡的审视,搞得这么自然、沉重而又轻灵(好笑),你究竟要闹哪样?
真正面对死神,你才知道死亡有多么丑陋、可怕,生命有多么美好……
一直以为死亡可以解脱、可以永恒的东秀开始思考人生,再也不能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了……
金相庆浑身是戏,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
每一个!!
伟大的演员!
伟大的导演!!
这部电影用了一半的时间讲了另一个电影,又用了剩下的一半时间讲了现实和那部电影的联系。
喜欢金相庆饰演的小导演,演的真是太瘪了。
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是痛苦的,同时也是悲哀的。
痛苦在于无人能理解这种源自内心的虚拟世界,悲哀在于这样的人往往在现实中是无助的,没有人能给予他在现实中一点点的温暖,于是,他只能将自己的额期待倾注于虚拟世界。
幻想着别人有朝一日能走进自己的世界,且对于自己的世界很是认同和理解,最终在梦碎的时候,这种痛苦就会更加残酷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讲述的就是这种痛苦。
《剧场前》营造了一个戏中戏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新奇,新奇的是这个概念之下,片中的主人公的世界。
这里的世界分为现实和虚拟,两种不一样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并没有人能很好地区分,当我们逐渐的沉浸在剧情当中的时候,也会跟主人公一样分不清,辩不明。
怀才不遇的导演金东秀做梦都想着自己能在电影领域获得非凡的成就,然而现实却如同一个随时随地都会醒来的梦一样困扰着他,金东秀只能每天徘徊在剧场前看着别人的作品一部一部的上演而自己苦苦追求而不可得。
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某一部电影中的主角崔英实。
崔英实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个想要陪同自己心爱的人去自杀的女人,金东秀对于这样的女人很是向往,他认为崔英实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女人。
于是,他跟随着崔英实,想要结识。
在一个导演的聚会中,金东秀终于结识了崔英实,且两个人发生了肉体上的纠缠,就在金东秀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电影中梦寐以求的生活的时候,崔英实适时的终止了这种关系,金东秀再一次的跌落到了生活的谷底,他渐渐的分不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拟了。
这是一场期待与现实之间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力量太过于悬殊,以至于期待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失败,自己就已经失败了。
金东秀的情绪低落来源于自己对于未来的某种期待是不切实际的。
幻想着能在电影领域有所成就的他却在现实中目睹着或者说是目送着一个又一个的身边人功成名就。
这种严酷的对照之下,金东秀看似有着一种孤傲的气节,实际上已经在内心中表达了对于别人的成功的嫉妒千百遍。
金东秀能在崔英实面前坦言自己嫉妒自己的学长,他在内心深处一个人的时候就已经将这种嫉妒进行了上百遍,上千遍。
然而心态不过是心态,期待的心态在变为现实之前总是要经历挣扎的,但是这种挣扎并不意味着期待的生活会在现实中呈现,或者说实现。
然而金东秀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还是在现实中生存。
理想的生活并没有到来,因此,他只能将自己的期待转化为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当这种梦想不断地冲击着金东秀的生活的时候,金东秀对于生活的厌恶就愈演愈烈了。
崔英实不过是一个虚拟的形象,金东秀喜欢的也是崔英实所饰演的角色的那个虚拟的形象,这一点崔英实本身是有所认识的,但是金东秀却并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崔英实,还是崔英实所饰演的角色。
当这两种不一样的角色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崔英实最后只能抛给金东秀这句话,你还是没看懂电影。
崔英实没看懂吗?
并不,他太懂了,因为太懂,所以他展现出来了一种迷惑,这种迷惑正好能迎合他当下的生活,生活的不如意使得崔英实即使短暂的叫醒了金东秀,他却依旧是无法从自己的想象中挣脱出来,这种美好自然是不复存在,当金东秀开始对着崔英实苦苦哀求的时候,崔英实看到的不过是一个被生活击穿了的肉体。
金东秀的内心一直困在电影中不能出来,以至于他所看到的生活中除了自己的欲望再也没有别人。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是悲惨的,同时也是无奈的,因为现实中的怀才不遇渐渐的时间久了之后就会演化为一种另类的虚妄。
金东秀正是陷入到了这种虚妄当中不能自拔。
他不愿意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的变化,因为任何形式的清醒都会让金东秀陷入到更深的自我怀疑当中去。
因为现实中的他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他所渴求的欲望,也只存在于虚拟当中。
金东秀只能通过虚拟的世界来将自己彻底的伪装起来,然而现实中的他并不能很好的处理眼前的生活与自己的期待之间的差距,他疯狂的追求着虚拟角色,然而对于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金东秀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固然可以了却太多的烦恼,但这对于金东秀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梦醒来的时候,悲伤的一定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你好,再见
令人驚嘆的一部洪尚秀!探索了電影和現實,戲裡戲外的人與地點的對照很有趣。習慣性打開地圖搜尋片中出現的餐館醫院藥店,雖已是十多年前的電影了,居然找到一家藥店它的店名電話13年來都沒有變,令人唏噓。忍不住這樣做的原因也許就是想尋找城市裡變化和不變的證據吧。醫院居然就在不遠回基洞。0526천장관
实在看不下去
想法可以的
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戏中戏看得有点莫名其妙啊,不是结构和故事的问题,是那些对白和行为。为什么要去死?为什么还要一起死?没有爱的铺垫,没有为什么要去死的原因,一切都让人莫名其妙。现实中的桥段一样令人觉得可笑,特别是男主的行为举止很让人生厌,但凡是个女人都不会喜欢的。而女主已经很有涵养和礼貌了。没懂导演的意图。还是我笨?
你好象没有看明白那部电影
看得莫名其妙的一部电影,是导演的呓语吗,不好懂,后面出场的男主很让人讨厌,可笑中带着幼稚傻气的感觉。也许是导演对自己初入导演行业时的无聊生活的回忆。
配着片尾曲思考思考,还挺莫名其妙也挺奇幻的,内容是没戳到我的点
跟着生活节奏走
背靠背进戛纳或者手册十佳一点问题都没有!洪常秀玩结构的极致之作,确实堪称惊世骇俗!与之前的影片有着明确的延续性(比如聚餐之于[猪堕井]和早期必备的床戏),之后的各种片子(尤其[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都能在这里找到源头。电影跟生活场景的互相模仿和重复带来的各种微妙精致的意义变化简直绝了
2008.6.27 看不出什么意思。镜头总是推。。。推。。。。推。。。吃安眠药后女主角哭,表演让我感动。后面那个怪男有点意思。
喜欢前半部分
……洪尚秀总能精准拍出我最讨厌的男性形象也是很厉害 加一星给文本
8.6;怎麼閃,同學始終會遇見
戏中戏,中线分隔,真名女主角实现连接,前后的重演,银幕似乎不存在,东洙的故事被李导演拍成短片,而自己又在看电影后做了一回自己故事的演员,英实把电影中的喝喝酒做做爱照搬到现实场景,两人都在虚与实里无缝衔接,各取所需,男主角委实让人讨厌。
莫名其妙就上床了,莫名其妙就双双自杀,莫名其妙又都活过来了。
女演员一边烦那个纠缠者,还一边跟人上床的操作看不懂了。
金相庆原来和洪常秀合作过好几次,这次的结构有点意思,但镜头太磨叽。
无聊的导演
。这是啥
随意微妙不确定,纷繁杂芜无方向,要论浑然纯熟的境界,还是后期比前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