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十分大师-小号篇,十分钟前:小号响起,十分钟,年华老去(上)

主演:冯远征,耿乐,张晋,李易祥,马库·佩尔托拉,卡蒂·奥廷宁,Marko Haavisto,Ana Sofia Liaño,Pelayo Suarez,Celia Poo,José Antonio Amieva,Fernando García Toriello,科洛·塞维尼,查尔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英国,德国,芬兰,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加拿大语言:英语,德语,汉语普通话,西班牙语,芬兰语年份:2002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照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2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3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4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5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6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3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4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5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6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7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8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19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剧照 NO.20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情介绍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分钟年华老去 大提琴篇》的姊妹篇,由七位知名导演各自执导摄制而成,共同讲述发生在短暂十分钟里的人情冷暖。 《狗没有地狱》里刑满出狱的男人带着女友一起远走故乡莫斯科,是坚贞的爱情与灵魂的回归;《生命线》中由呱呱坠地的新生儿讲起,平静安详;《几千年前》讲述的是现代文明带给原始部落的冲击跟入侵;《国际组织·拖车·夜晚》借休息的女演员视角,透视着大千世界里的形形色色;《距离托那12英里》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宝贵十分钟;《我们将被掠夺》发生在戈尔竞选总统失败的最后十分钟里;《百花深处》向我们讲述一段“模拟搬家”的荒唐闹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犯罪读者俱乐部从海底出击第三季茅山打更人名侦探柯南:通向天国的倒计时泰迦奥特曼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神探茄哩啡金搏虎家有喜旺第四季90年代秀第一季零秒出手干掉圣诞老人从将军到士兵上帝加我好友第一季古忆屋X战警2屠龙者的黎明车库拍卖神秘案件超级细菌亲爱的,我爱上别人了我的大叔年兽完美独裁打鬼敢死队vs血腥玛丽金钱怪兽悠久之翼黑道警察格林第五季橙子与阳光莫妮卡·赛德隆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长篇影评

 1 ) 由陈凯歌《百花深处》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

陈凯歌的微电影《百花深处》用了1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搬家公司帮“疯先生”在一个早已夷为平地,被高楼耸立所代替的百花深处胡同搬家的故事,那看似滑稽可笑的“搬家”无一不是陈凯歌在提醒人们“北京的迷失”和“寻找遗失的家园”,这也是影片的主题。

在影片的开始,就以仰拍的形式拍摄了耸入云端,好似望不到尽头的高楼巨厦。

这是现代气息的意象。

在有冯远征饰演的“疯先生”告诉搬家公司百花深处的具体位置,而“疯先生”自己却不认识时,一句“您是北京人吗?

”道出了在他们眼中,现在他们所在的北京就是原貌的北京。

陈凯歌由此感慨:“小时候站在景山上,他能感觉到故宫和周围建筑的关系,看到的是个以红、黄为主色的和谐城市;现在再上景山,看到的故宫被淹没在灰色的建筑中。

”这也正是陈凯歌让“疯先生”在一身红色的衣服外又套上了一件灰色的外套的原因。

人类在向“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在这种变化中却潜藏着巨大的人文危机;对失去的家园,大众都存在着深深的依恋。

这种感念、怀旧,以及由此而生的“提醒人们”的意识,正是《百花深处》要表现的主题。

在人物的描写来看,“疯先生”就是中国古文化的捍卫者,是旧的代表。

而搬家公司就是现代新文化,新人类的代表。

搬家公司不断的拆掉旧北京的建筑,从而立起新的高楼。

在“新”与“旧”的对决中,“旧”似乎被现代的新人类所摒弃。

而只存在于“疯先生”眼中的“家”却是老一辈人中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

他们活在那个被认为“旧”的老北京里,却不认为那是应该摒弃的。

“疯”真的是疯了吗?

答案似乎是模棱两可的。

虚拟的鱼缸里出现了水的声响,原本作为一个背景实体而存在的光秃秃的老槐树通过定格焦点的渐渐虚化变幻成一幅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的立体构图,进而再幻化成一幅虽然有些粗糙却不失宁静和谐的中国水墨画。

而那土坡中曾经掩埋着的破碎铃铛的美妙乐声也在夕阳的废墟中变得清晰而温暖。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导演在说明我们中国古文化的丢失,那些曾经的美好,现在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心中。

我们口口声声说要捍卫中华文明不受欺辱,而却在内部渐渐迷失了。

什么是中华古文明?

什么是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现在的我们或许只能从教科书上才了解到了吧。

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被充满现代的科技所包围着,通讯便捷的3G手机,能查知任何事物的电脑等等,这些科技在带给我们生活更加美好的同时也隐藏了一个巨大的人文危机。

文化的意识被渐渐抹去,人们甚至开始质疑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究竟是不是我们国家的?

别国奋力抢注一个个文化遗产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看起来有点文化底蕴,而我们却茫然不知所以。

由此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会被外人抢走?

我想《百花深处》这部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

百花深处》描画了这样一个场景:当传统文化这个物质家园被摧毁之后,人类的精神家园也将无枝可栖。

“冯先生”以变疯这种极端的方式,象征性地昭示了这一严重的后果。

而那几个搬家工人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灾难面前表现的是可悲的冷漠和麻木。

陈凯歌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

所以在搬家公司的汽车里设置了一个中国结这样的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符号。

而后来搬家公司因为打碎了“花瓶”而不收“疯先生”的钱到眼前浮现了一幅水墨风格的四合院,都是导演想要表述:新文化中是可以包容旧文化的存在的。

况且这并不是真正的“旧”文化,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这些被称作“祖国未来的栋梁”的人如果不屑一顾的话,那么中华的精神将如何传承下去?

如果我们的精神上不在有中华的色彩,我们又将如何生存下去呢?

麻木!

我们已经对传统文化麻木了,如若这般下去,我可以想象得出,我们的后代将不会知道《西游记》《宝莲灯》等文学著作,而只知道“奥特曼”“变形金刚”。

人是要依托精神活下去的,我看过一个报道:某日,一大群日本人自发组织来到东京樱花电视台门口游行,声称樱花电视台过多播放韩国电视剧,影响着他们国家的文化观念,要求电视台停止播放一切韩国电视剧,坚决反抗外国文化侵略。

看到这个报道,我沉默了许久。

我终于发现,如果是同样的情形,换成我们中国人,绝不会这么做,反而还会从茶几上抽出几大包纸,来擦眼泪,进而“哈日”“哈韩”。

我不禁在想,为什么我们看自己国家拍的文艺电视剧电影毫无感触,反而骂声滔天,而看了日本韩国甚至是美国的粗制滥造的所谓的“大片”却拍手叫好。

精神上的对传统文化的丢失,甚至是没有这样的意识。

政治高层对此事的不重视,下层民众长期受外国文化侵略而不知。

才导致了社会上有了“冯先生”那样的人,而更多的人却是搬家公司的角色……人是要依托精神活下去的,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无疑是一个不知为什么而活着的痛苦的人。

所以,还在迷失的人们,请捡起曾经丢下的枝枝蔓蔓吧,强国首在强心,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强大的民族,军事和经济的实力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2 ) 十分钟,年华老去多久?

总是会在加班的夜晚,回去把碟片拿出来,看上一两段,然后心满意足。

十分钟的影像,绵绵不绝的流水。

十五位大师十五段小品,命题者抖的是“时间”的考卷,大师们交的不是答案而是更多的提问。

《十分钟,年华老去》分两个篇章,小号篇和大提琴篇。

为影像作主题配乐的是曼陀铃高手Paul Englishby,如水的音乐,和时光一起流逝。

很难把十五个小品一一数来,有些触动难以言说,我还不能把所有影像内化为自己的文字。

只能挑些可以成逻辑的写出来。

小号篇: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陈凯歌的《百花深处》,大概是因为他讲述的是中国很多人心里的隐隐之痛。

一个老北京,请搬家公司去他家搬运。

小货车开到百花胡同——早已是被拆除的烂地。

这位恋家成痴的老北京,坚称家犹在此。

居心不良的搬运工,只想把出车费赚回来,装模作样开始了“搬家”;一不小心还打破了想像中的花瓶。

夕阳下,老屋的风铃叮当作响——水彩画般的动画效果,忽然让人泪自盈眶。

如果你有过熟悉的老房子被拆迁的回忆,你一定也需要这样的安慰。

有多少人生活的脚步,追不上城市疯狂扩张的翅膀?

导演victor erice的《生命线》,用黑白镜头展现西班牙村庄的悠闲风情画。

婴儿,母亲,圣母象,吊钟,孩子的玩耍,仆人的忙活,一切一切,在他们的轨道上,嘀哒嘀哒地睬着节奏。

忽然,母亲发现婴儿的肚子上渗血了,所有人都紧张聚集起来。

老太太很快处理好婴儿的伤口,空气恢复了宁静。

然后镜头对准了当天的报纸:1940年6月28日。

小小的意外,只衬托出这十分钟,在那个乱世,是如何的美丽。

美国导演贾木许(据称是美国独立电影的宗师)的《拖车之夜》捕捉人的细节,波澜不惊。

正在工作的女明星被告知可以休息十分钟。

她回到一辆布置豪华的拖车,放着轻快的音乐,淡淡地和朋友聊着电话。

在这期间,不断有工作人员上来检查这、检查那,屡被打扰的女明星面容始终非常平静,任由摆弄。

十分钟到了,她把烟掐熄在未吃一口的工作餐里。

回看拖车,空虚如初,仿佛根本没人来过。

大提琴篇:这一篇章的作品更为悠远深邃,怪不得用大提琴配乐。

贝托鲁奇《水的故事》很玄妙,很像东方的玄学故事。

一位偷盗青年为在树下吹笛的老者寻水,巧遇一位小姐,一起扬长而去,从此结婚生子。

直到一天青年在河边出了车祸,被笛声吸引,循声而去,只见老者仍在树下等他来送水。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导演是不是也读过这个故事呢?

当我们向自己的生活飞奔,是不是,也遗忘了什么?

沃克.施隆多夫的《启迪》很取巧,我觉得。

哲学性地提问:时间是什么?

“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

”话外音渐渐成了一只苍蝇的声音,它围绕着烧烤场,一家人正在聚会,这里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孕妇的肚子。

苦苦思索一天,最后,苍蝇被电死,生命结束了,无所谓过去、现在、将来,而它在临死前,依然苦苦追问上帝。

十分钟,一天,一生,谁说得准,哪一个更重要?

伊斯特凡.萨波《十分钟后》,讲述一对夫妇的突变,只需要十分钟。

妻子在家里准备好庆祝的烛光晚餐,一旁的电视里放着英语教学节目,主持人在反反复复地讲着人称变化。

醉酒的丈夫回到家,和妻子发生争执,纠缠中妻子用刀刺伤了丈夫。

救护车接走了丈夫,警车带走了妻子,只有一桌被搅乱的晚餐,以及依然在喋喋不休的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犹如麻木的旁观者,不管这边厢一个家庭的毁灭是如何激烈和残酷,那边厢该继续的还是继续,没有一丁点的停留和关注。

我们既逃不过时间,也逃不过悲剧。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戈达尔的《在时间的黑夜》,这位老先锋压轴出场,一轮快拳。

在这个十分钟的集锦里,他又用十个一分钟的集锦去表达自己的思索:十个“××的最后一分钟”。

青春、回忆、爱情、勇气、恐惧……直至永恒。

每一分钟居然又是有着无限空间的主题故事。

到最后,竟然不容我喘一口气。

在时间的黑夜里,究竟用什么去照亮我们的路,去哪里觅得我们的光明。

我无端想到的竟是麦兜。

这只小猪说:“我爸爸想着回到以前不知道哪里,我妈妈只是想着以后不知道哪里,只有我一个,留在现在……”

 3 ) 十分钟,年华老去

我知道我一定会写这个短片的观影感受的,就为了这个题目我也会写,十分钟,年华老去。

在我老去之前,我又一次见到了那个拍霸王别姬的陈凯歌,我又一次郁愤满胸。

不疯魔不成活,陈凯歌果然还是适合拍一个疯子。

冯远征的遗老疯了,但观众并没有疯。

我像喝了一杯陈年的酒,思绪渐渐发散,眼睛却越来越亮。

我知道百花深处还在,但我看到很多已经不在的景象,听到很多已经不在的声音,闻到很多已经不在的气味。

属于北京的一切。

那景象可能有些破落,那声音可能有些单调,那气味可能有些腐朽。

但那一切是真真切切属于北京的。

那是我家房上慌长的草,那是我家院外吆喝的吵,那是我家门廊花落的恼。

那是已经消逝的一切,虎坊桥东,前门南。

没有国贸的高,没有平安大街的宽,没有一切繁华胜景的美丽妖娆,要守住那破落的一切的,的确都是疯子。

但凭什么剥夺疯子平静、安详、与世无争的生活。

 4 ) 百花深处

很多时候你认为,“有些地方,任你如何,也回不去了。

” 其实那些地方永远都在,只是你早已经忘记了怎么去看到它。

就好比,那些我们改变的,我们以为是别的什么变了,那些别的改变的,我们却以为是我们自己。

 5 ) 唯愿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十分钟,我能做什么?

十分钟前,我在家里,拿了一件外套披上,但还是手脚冰凉,呵了一口气,暖了下手掌,两只手交握的时候,感觉它们有微微的潮湿和温度。

十分钟前,我看完了《十分钟,年华老去》,这是很多部短片组成的,每个导演有10分钟的时间阐释时间这个主题,非常精确的十分钟。

一些片段很清浅,一些片段无法理解,一些片段很深刻。。。

但尽在十分钟。

十分钟,在人的一生中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不堪记忆。

然而也正是这些十分钟可能彻底的改变了人的一生。

我们的人生就是不间断的10分钟,10分钟过去,又10分钟,又10分钟,喜悦,忧伤,痛苦,幸福,快乐,欣慰,失落,兴奋,冷淡,平静。。。

没有任何人能替代我们度过任何的十分钟。

我的生命刚刚又度过了其中的10分钟,平静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一瞬而过。

十分钟可以这样一瞬而过的,可在镜头里它足以概括人的一生。

夜深了,我的眼睛还闪亮着,玻璃杯里盛开着玫瑰,我开始我的记录。

那些片段亦是一场梦。

it was as if the mountainswhen seen through many millenniumswould rise and falllike waves in water--the mythology of Vishnu十分钟的故事,在流动的水中展开。

时间,从来就是似水流过。

1。

水的故事(Histoire D'eaux)水,是生命的流淌。

这十分钟有关一个偷度的印度难民。

一位老者牛棚前的大树下吹笛,他请他去为他找点水喝。

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个意大利姑娘,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们相识,相爱,结婚,生子。。。

经历了许多波折的若干年后,他又听到了老者的笛声,他寻着迪声找过去,老者说:你去找水怎么这么长时间?

我等了快一天了。

他似乎觉悟到了什么,跪倒在老者身下。

十分钟的影象生命已经过了很多年,如水流不停息。

然而,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水流偶尔也会受阻,于是总有些东西是不变不动的吧。

这个时候,也许我们该回头看一看,也许能等等被自己走的太快而拉下的灵魂。

2。

关于时间2(About Time 2)四组画面平行放映,有着不断走动的人,十分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只看的了一个画面。

也许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人生是短暂的,四个画面你不可能抓到每一个一样。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当下能抓住的,选择了,然后,坚持,继续。

3。

一瞬间 (One Moment)午后的果园里,一切都是雍懒的,老人躺在树下,缅怀流逝的美好时光。

十分钟,是短暂的片刻,这片刻是美好的。

我们可以用来回顾爱情,回顾生命的细节。

回顾那些感动。

十分钟,我们的生命并不更为漫长。。。

也许,我们的一生就只在这十分钟中,我们老去,用十分钟来回忆,除了遗憾,更多的会是美好。

时间摧毁一切,回忆挽救一切。

4。

十分钟后(Ten Minutes After)一对中年夫妇的结婚纪念日。

妻子准备好了一切等待丈夫归来,可丈夫醉醺醺的回家,发起了酒疯,妻子随手拿起了餐刀,失手刺进了丈夫的腹部。

十分钟,一件好事变成了一场悲剧。

十分钟,仅仅是短暂的瞬间,却存在了太多太多的变数。。。

这是时间的意义?

5。

面对南茜(Vers Nancy)10分钟,在火车上,一男一女关于人生态度的对话。

10分钟,穿越了不少空间,10分钟,进行了高速高浓度的思考。

最后,火车到站了,时间结束了一切。

6。

启迪(The Enlightenment)时间是什么?

“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

过去的现在就是回忆、现在的现在就是沉思、未来的现在就是展望。

伴随着这些旁白,故事开始了。

湖边,故事的人物生活,玩乐。

最后故事结束了,伴随着触电的悲剧。

死亡是那样的突如其来。

“这一切发生在一天里,却像在我们一生里的事情一样,向上帝坦白,我还不知道时间为何物。

渴求上帝给我指引,给我启迪”。

10分钟,发生了一生的事,而至死,谁又能真的明白时间。

7。

沉溺于星(Addicted To The Stars)宇航员从银河系以外飞行了80亿光年的距离后返回地球。

那已是2146年,而他的身体仅仅老化了十分钟。

在陌生的2146,他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已是龙钟的老人。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他继续着他的时空之旅。

时空的穿越让你不会老去,你却无法融入和熟悉任何一个时空。。。

8。

时间的最后几分钟(Dans le noir du temps)在时间的笼罩下,一切生命都显的渺小。

十分钟,成了几个瞬间。

青春的最后几分钟,勇气的最后几分钟,思想的最后几分钟,记忆的最后几分钟,爱情的最后几分钟,沉默的最后几分钟,故事的最后几分钟。

最后的意象,消失在黑暗之中。

黑暗有最后几分钟吗?

时间的最后几分钟又会是什么样子。

看沧海桑田,看年华逝去。

time is a riverthe irresistible flow of all created thingsone thing no sooner comes into viewthan it is hurried past another takes its placeonly to be swept away in turn--Marcus AureliusMeditations9。

狗没有地域(Dogs have no hell)十分钟,一个人出狱,拿到了应该属于他的钱,然后和一直等着他的女人上了莫斯科的火车。

心愿的了结,如此简单。

10。

生命线(life line)一切都是宁静的。

一个婴儿脐带出血,生命危在旦夕。

在老太太的帮助下,小生命得救了。

生活平静美好。

那时是1940年6月28日。

外界腥风血雨、战火连绵,这个村庄却与世无争。

这个十分钟,我们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

11。

几万年前 (Ten Thousend Years Old) 10分钟,对一个原始部落进行了记录解说。

二十年的进化。

10分钟,现代侵入万年的部落。

过去被摧毁,未来无可言。

12。

拖车之夜(Int.Trailer.Night.)一个年轻女明星的十分钟“休闲”时光。

她向男朋友平静地诉说着她的日常生活。

她边听电话,边被人不断的打扰。

这十分钟是真实的十分钟,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十分钟,十分钟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改变,岁月流逝,无任何痕迹。

13。

距托纳里12英里(12 Miles to Trona)一个男子误食了药物,在西部荒漠中因晕眩而产生幻觉,后来被一个女孩送进了医院而得救了。

这个女孩,就是他的天使。

10分钟,生命得以延续。

逝去的年华中不再是悲伤绝望,生命因为这10分钟变的光明而温暖。

14。

我们将被掠夺 (We Wuz Rubbed)戈尔VS布什,10分钟的大选。

戈尔的大起大落,残酷,荒诞。

我不关心政治,除此,没有什么别的感触。

15。

百花深处(100 Flowers Hidden Deep)短短的10分钟,一个相当精致的故事,最喜欢它,也许还在一点民族精神,短片中唯一一部中国人导的片子。

“每个人怀念的东西都不同,惟一相同的是怀念本身这一情感。

这是一部温馨的电影。

"一个老北京,住了大半岁月,看过花开花落。

他的百花深处胡同早已被拆除了,他却总以为自己还住那里。

最后,那个人站在一片废墟上,极目望去的那一眼是过去的繁华,也是回忆。

被摧毁的积累千年的文明,却是无可挽回了。

未来,又会是如何?

时间是一切物体不可抵挡的洪流,事物一映入眼帘仅为了依次被冲走。

十分钟,年华老去。

我唯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写于某年冬

 6 ) 听歌后遗症,短评字数有限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原声!!!听到 Thunder and lightning,找到这部短片,只看了阿基的《狗没有地狱》,罕见地没有狗。

这首歌同样出现在《没有过去的男人》。

这个十几分钟的短片也许是长篇的练手或灵感。

同样的男女主,同样的乐队,同样的音乐,虽然不及《没有过去的男人》的冲击力,但同样的动人。

短片也有这样的生命力,冷淡的表面,汹涌的情感,嘴角疯狂上扬。

爱情是值得歌颂的,生活是值得过的,人是应该活着的。

而活着的意义都被他温情地刻在每一个镜头里。

一片湖水,风吹落的树叶,收拾干净的房间,餐桌上的花,用废弃物做的灯,设计感的小摆件,怀旧的被丢弃的收音机,复古的电影海报,每一根烟,每一滴酒,每一个音符,落在脸颊的吻,牵起的手,一起买的戒指,在电影院看向对方的眼神,一张张直视镜头毫无表情的脸,每一句冷漠简洁幽默温柔的对话。

当《Soul》还要用一个重回人间这样假模假式的故事来感慨活着的意义,但阿基只需要最日常的情节就能让人感受生活之美。

他真的拍出了平凡生活的高贵,普通人的神性。

当我看过更好的作品,真的觉得以前感动过我的东西都是那么廉价和垃圾。

最近几天一直单曲循环的歌,看电影之前,只看了这两个演唱片段,都莫名其妙地流眼泪。

阿基·考里斯马基《没有过去的男人》— 电影里的两次乐队演出_哔哩哔哩_bilibili年度最佳电影音乐--《枯叶》我爱你,但我受不了你。

_哔哩哔哩_bilibili

 7 ) 喜欢小号篇中的《Twelve Miles to Trona》

今晚终于看到了已经下了快两天的《十分钟年华老去》的小号篇(另一部大提琴篇仍在下载中),电骡服务器R2挂了,我的生活也随着开始变得缓慢起来。

小号篇里共七部短片,说起来仍是对德国导演Wim Wenders的 《Twelve Miles to Trona》(《距离托那十二英里》)感触更深一些。

男主人公在下午行车途中胃病忽发但无医可投,只好冒险继续驾车前往距离此地12公里的一个小镇(Ridgercrest),他在此后的途中为了消减病痛的折磨把音响的声音开得极大,听着有些民谣和摇滚味道的EELS的Souljacker(part 1),歌词如下:Souljacker (part I)22 miles of hard road33 years of tough luck44 skulls buried in the groundCrawling down through the muckOh yeahJohnny don't like the teacherJohnny don't like the schoolOne day Johnny is gonna to do somethin'Show 'em he's nobody's foolOh yeahSisters Brothers make better loversFamily affair down under the coversTrailer parks the broken heartsWon't let you leave until you're bleedingSally don't like her daddySally don't like her friendsSally and Johnny watchin' TVWaitin' for it to endOh yeahSisters Brothers make better loversFamily affair down under the coversTrailer parks the broken heartsWon't let you leave until you're bleeding22 miles of hard road33 years of tough luck44 skulls buried in the groundCrawling down through the muckOh yeah而这首歌也正是他焦躁心情的真实写照,歌词的头一句就是个绝好的暗示;导演也善于用音乐来印证人物的心情,在后来当男主人公感到自己的车开到了一片风力发电站的时候,导演用EELS的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再一次很好的诠释了男主角此刻的心情——无助、迷茫、幻觉,这两处歌曲的运用可谓天衣无缝,乐、画、情三者紧紧的糅合在一起。

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的歌词如下: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Wear the suitcase on the rackWhite lines shooting byOn the pavement like the skyLooking straight ahead, into the black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There's no radio to playSitting with the mapLaying crumbled on her lapLooking for the toll money to payMan sleeping is man dreamingIn a large apartment houseWalking and knocking on doors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Passing all the other carsSearching in the blackBut never turning to look backA little metal box under the starsMan sleeping is man dreamingIn a large apartment houseWalking and knocking on doors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Woman driving, man sleeping我喜欢这位德国导演的短片,不仅仅因为其中的音乐,更重要的是因为在片中展示了人世间的坚持与爱,即使是虚幻的浮云、模糊的道路、以及那连绵的远山与些许的迷幻中的宽慰也是那样的美丽。

2006.2.27夜更多内容以及精彩影片截图请参看我的blog原文:http://leoster.yculblog.com/post.1121639.html

 8 ) 时光,在交叉组合叙事中流淌

时间是一条河流。

一切创造物不可抵挡的浪潮。

事物一旦映入眼帘便瞬时消逝然后被取代。

它们的出现仅仅是为了被冲刷殆尽。

   ——马可•奥利里乌斯《冥想》 《十分钟,年华老去》由是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于2002年斥资上亿元人民币拍摄的。

它邀请了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旨在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

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导演共同以“时间”为题,每人都最多只有10分钟的长度来展现主题,每个导演,都在各自的短片里显示出自己的代表风格,所以影片展示出了当代电影最有代表性的方面。

《生命线》是这个集锦片的其中一段,由西班牙老导演维克多•艾里斯(Victor Erice)执导。

影片交代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宁静的十分种,新生儿熟睡于婴儿床上,母亲定是由于刚刚的生产而疲惫的睡去,男人们也开始东倒西歪的于沙发、板凳上休憩打盹着。

男孩在自己手上画上一只表,打发着这安静的时刻……所有的一切都常规的发生,就在这个太阳高照的午后。

熟睡的婴儿的脐带开始出血,没有人发现,而宁静还在继续。

直到一只黑猫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也唤起了所有的人,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婴儿得到了拯救,一切又归于平静。

一、视听特点:1. 色彩:全片为黑白色调,即符合20世纪四十年代黯淡的时代背景,也交代了安静宁谧的乡村生活。

色调的单一使画面上的变化显得不够清晰,比如刚开头婴儿身上血渍的出现,如果不认真和持续地观影,就可能把这些血印误当成其他。

这样同时也设置了悬念,观众为了弄懂电影,就必须集中注意力于微小的变化上。

2. 景别:除影片中间和结尾的两个全景镜头交代村庄的环境以外,本片的景别多为近景和特写。

这样的景别让观众关注的重点停留在局部动作和细节上.由于画面上人物大小与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是可观察到的大小相似,所以拉近了观众和被摄人物的距离,容易产生交流感.把画面中分散观众注意力的元素裁去,让影片中人物的情感更直接地传达给观众。

3.声音:对白少,简单精练,音乐舒缓 本片的对白很少,出字幕的时候同时出现了婴儿的哭声,接下来影片正式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对白,只有少许音响效果,如鸡鸣,狗吠,滴水声,钟摆走动的声音等。

这样可以让观众集中精力观看画面,注意画面上宁静的环境中细微的变化。

开头婴儿的哭声宣告了新生命的诞生,也交代了故事发展的环境;中间的滴水声,钟摆声,安详的午后,各自做事的人们……,衬托出村庄的宁静,起到一种“鸟鸣山更幽”的烘托效果。

而后来的鸡鸣狗叫声暗示了故事高潮的到来,也是全片节奏紧张的部分,起到很好的转折作用。

二、叙事特点:1.空间化的时间 作为时空合一的视听艺术,电影在时空关系的处理上独具特色。

时间是电影叙事的基本手段,在电影中,时间的流逝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且这种变化容易被感知。

而蒙太奇的运用,实现了时间空间化的叙事效果,形成了严谨的叙事结构,呈现出理性化的诗意风格,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电影中的蒙太奇的特性在于,它把固定在各个拍好的片断中的时间联结起来。

” 影片中,作者通过剪辑把同一场景的不同画面放在不同的位置来扩展空间,延长时间。

整个影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生命的危险与拯救。

第一部分,在婴儿的生命危险逐渐逼近的过程中,婴儿、母亲、男孩画手表、厨娘、割稻人、儿童等画面交替出现,每一组画面都把剧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交代一遍。

这几组几乎相同的画面连续剪辑,既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人物的活动,又无形中强化了环境的寂静和时间的漫长,预示了危险的来临。

相似空间的出现使观众的心理逐渐紧张,屏住呼吸等待未知的变故,期待生命的救赎。

第二部分,在厨娘为婴儿缝好脐带,婴儿转危为安后,人们继续自己刚才做的事情,村庄恢复平静。

画面上是第一部分反复出现的镜头。

在这里,时间通过相似空间的多次转换实现其本身的推移,也体现出短短的十分钟在关乎生死的时刻,是多么关键和艰难。

2.相似镜头的交替出现符号学的理论大师克里斯丁•麦茨在他的《散论电影表意》一书中提到,交替组合段是以两个或多个叙事“主题”的轮流交替为依据的,因此,画面分属于两个或数个系列,其中每个系列假若是连续表现出来的,则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段落,而交替组合段恰恰在与拒绝这种连续系列的组合,(为的是表现一定的内涵:追求某种结构,效果),而这种组合的连续性是潜在的。

镜头1是新生的婴儿躺在摇篮里,一个上半身的近景;镜头3的景别、机位、拍摄角度都和镜头一如出一辙。

镜头2是母亲生产后疲倦地熟睡的近景,后来这个镜头在婴儿脐带逐渐出血的过程中多次出现;镜头13出现了婴儿、母亲、桌上的圣母圣子塑像,这个画面在镜头3638中再次出现;镜头2834,厨娘在和面,手边是盛着水的杯子和杯子下面铺的报纸,报纸上的纳粹军官;镜头88,婴儿出事厨娘跑去救婴儿,有着纳粹军官的报纸第二次出现;影片的最后,再次出现了被水浸湿了的报纸和报纸上的纳粹军官;还有稻草人、男孩画手表的画面等。

这些分镜头内容没有多大的差异性,但是经过交叉叙事,却呈现出一种时间的概括性,呈现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过程,从而使电影的叙述节奏简单明快。

对婴儿的危险和拯救这一事件自然顺序的断切,使连续的过程变成了连续的片段,从而为叙述的创造性重构提供了契机。

这样最经济,最富有暗示性和表现力的画面重新组合出了电影叙事的时间,刻画出了影片文本自身的整体时间流程。

3.画面的高度暗示性镜头语言和叙事技巧的运用都在为导演要表达的深层意蕴作铺垫。

而这种深层意蕴和导演对时间与生命的独特理解渗透在全片高度暗示性的意象里。

(1)圣母圣子塑像:这个意象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两次,而且是特写镜头。

它暗示了前两个镜头中人物的母子关系:一个母亲刚刚生产,安详睡去。

在西方文化中,圣母玛利亚和圣子耶稣的母抱子像具有很强的暗示意味。

这个因达芬奇的《圣母与圣子》而载入史册,从文艺复兴时期就享誉欧洲的独特意象,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文化观念与精神皈依。

圣母与圣子之间那种和普通人相同的血脉相承的天然亲情溢于言表,在这里象征生命的诞生和母子连心的温暖,也代表了神对新生生命的护佑。

(2)婴儿的血印:从直观意义上说,血印的出现象征着生命危险的降临。

随着血印的不断扩大,婴儿的生命力逐渐丧失。

其次,影片的结尾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1940年6月28日。

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使生命的珍贵倍受威胁和亵渎,而战争和流血不断上演。

婴儿脐带出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影射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暗示了战争中的流血和伤亡。

(3)男孩画手表:影片是以时间为主题的半命题作文。

影片开头男孩在手腕上画手表,并拿在耳边试图倾听钟摆走动的滴答声,这时候,时间出场,作为导演表达时间概念的代名词,和墙上钟表的走动互相印证;影片结尾的时候男孩擦掉了手腕上画的表,婴儿得到救赎。

在这性命攸关的紧要的十分钟里,导演通过男孩画的手表,记录了暗含危机和转危为安的关键时刻。

同时,相对于生命来说,时间是客观的,非人力所能控制。

它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冷静地旁观世间发生的一切。

而这样一个客观冰冷的意象和纯真可爱的男孩一起出场,让观众体会到时间温情脉脉的面孔,让人充满希望,为后面的救赎埋下伏笔。

(4)稻草人:这个在影片中以不同的景别多次出现。

稻草人原本是农人立在田里用来保护庄稼的,它代表对危险的警戒和对生命的护佑。

片中的第50和第51个镜头之间采取了叠化的手法,直到镜头51中婴儿的面孔完全清晰镜头50的稻草人才逐渐褪去。

银幕上明显出现了稻草人伸开双臂保护婴儿的画面,象征着对生命的守护。

(5)水和报纸上的纳粹军官:这里指的是厨娘和面时杯中的水。

镜头34是水和报纸的特写。

盛水的杯子放在铺有报纸的桌子上,水杯的旁边是笑着的纳粹军官。

影片的末尾,杯中水浸湿了铺在桌上的报纸,模糊了纳粹军官的笑容。

这两个镜头意味深长,水象征着生命,而纳粹象征着战争与杀戮。

这种生命与战争的对立和最后生命对战争的胜利也是导演的着力点所在。

除了上述的典型意象,影片中处处充满了暗示。

比如前面婴儿帽上正在绣的名字和婴儿脱险后母亲叫的名字“路易丝”等,这些高度暗示性的意象和镜头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映衬作用,使整个片子清新隽永,回味无穷。

三、叙事背景和文化意蕴《生命线》是导演Victor Erice蛰伏10年后的又一力作。

以这样的方式抒写时间并非偶然,而是他多年沉淀的结晶。

Victor Erice是西班牙备受推崇的传奇导演,因坚守布烈松的疏离效果与救赎主题而自成一家。

早在1973年的处女作《蜂巢的幽灵》中,导演就运用大量的隐喻影射政治和内战,表达自己对极端与恐怖的政治的批判。

《生命线》中,导演沿袭了自己在《蜂巢的幽灵》(TEl Espiritu de la Colmena)中表现出来的一贯风格,通过风景画一样的镜头和极少的声画合一细说生与死的国家记忆,使电影观众纵然惊鸿一瞥,也无法忘怀。

同时,对政治和战争的批判,也出现在这个关乎时间与生命的短片里。

1940年前后的西班牙处在比较特殊的境地,1939年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建立了独裁政权,但是西班牙并没有参加二战,而是利用中立的地位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政治上偏向纳粹。

Victor Erice痛感西班牙内战带给人民的苦难,对政府在二战中的暧昧态度表示不满。

《生命线》正反映了导演的这种态度,通过对短暂的十分钟内生命的危险与拯救,表明了导演的拍摄意图:时间的珍贵,在于生死攸关的时刻所体现出的非凡意义。

而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生命得到救赎,人性战胜了战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线》继承了导演对内战和整个战争的反思和批判,以反战的姿态来维护和平,拯救生命。

煊赫的声名和鲜见的作品使Victor Erice在《十分钟,年华老去》中的出场备受关注。

然而,当影片杀青作品问世,期待和关注都幻化为或圆或缺的静止的趋势。

可口与否姑且不论,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关于生命继续和蓬勃生长的温婉而明媚的希望。

我想,对于最广泛的慕名而来观影的大众来说,这希望已足矣。

 9 ) 百花深处是尘埃

  “人说百花的深处,有位老情人还在痴痴等……”陈升的歌描写的,不就是就是这位冯先生吗?  其实他没疯,也不是不明白搬家工人为了结账收钱而假装搬着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包括那个被摔烂的古董瓶……他只是沉湎在过去中无法自拔,他想让别人哪怕陌生人知道自己曾有的富贵,自己还是人们眼中体面的“冯先生”。

他只是迷失在旧时光中,对眼前高楼林立日新月异的城市中无所适从,正如片中工人说的“老北京才迷路呢!”。

陈导敏感地捕捉到了很多老北京这种共鸣,如一位速写高手,在10分钟内设置了起伏有致的情节,将那繁华落尽成一梦的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擅长演精神异常者的主演冯远征表现出非凡的功力,而工头的选角则充分体现了耿乐的可塑性。

三人均擅长京味儿作品,一部胡同情结的佳作由此而生。

  百花深处俱成过往,都是历史的尘埃。

 10 ) 又老了一百五十分钟

十五位导演,每人十分钟,在我也就是一百五十分钟了。

如果再加上每个故事之间的停顿,以及喝水、吃东西等等琐事大概就是一百八十分钟。

三个钟头左右的观影经历对于我并不常见,印象特别深刻的是MAGNOLIA和乱。

这一次,很可惜,尽管不至于说是平淡无奇,但也并没有太值得回味的地方。

在我眼中,“时间”这个主题本来就没什么可说的。

对于人类,时间是强大、不可战胜的。

只要生而为人,时间会是束缚我们永远的咒。

在它的面前我们卑微而渺小,一切的好与坏、快乐与悲伤都会消逝。

晴明说,时间一过,犹如梦幻一场。

梦幻么?

我说,连梦幻都是会过去的吧。

有时候我又会想,时间是多么虚无啊,不知道从何而来,去路也不明。

但是这样才好,如果那是一种生物,如果有些微的感情,那不是太寂寞了?

这15个故事被分为CELLO(大提琴)篇和TRUMPET(小号)篇。

由这两种乐器的特色不难判断,前篇的导演相对深沉内敛,后篇的则是略为昂扬激进了。

观影当中头昏眼花一次,忍不住而快进一次,若干次有些微的喜欢。

大部分时间只当完成任务似的等着故事的结束。

很庆幸的是CELLO被放在了第一部分,如果我先看TRUMPET,很可能会看不下去吧。

CELLO里面的这些导演们,他们的电影注重的是内涵,是观众在看完了片子之后心里会有无穷回想。

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主题,能够想出什么新的东西呢?

恕我愚钝,实在无话可说。

喜欢的只是中文译名,“十分钟年华老去”,多么凄凉又美丽的字句。

时时刻刻,我们都在老去。

头昏眼花的那一次,相信看过的人都知道,就是Mike Figgis的About Time 2。

整个画面被切成四个部分,相互之间有着非直接的联系。

我不断变换着重点,一次只关注一个画面,当然同时也看看其他三个,却还是看得云山雾罩。

据说这位导演是向来前卫的,勇于尝试绝对是好事,但是看了眼睛不舒服就没有必要了吧。

忍不住快进那一次,看过的人应该也知道,那是Claire Denis'的Vers Nancy。

火车上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与一名非法国裔姑娘的对话,再加上一个间或出现的年老的黑人。

虽然据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我是完全不懂的,而且那个女孩子又说得坑坑洼洼,连音韵上的美感都失去了;又是不甚感兴趣的话题,我耐着性子看了一大半,终于还是拿起遥控器跳过去了。

那么些微的喜欢呢?

Jean-Luc Godard的Dans le noir du temps并不算特别,但是简单直接,教会我一点点的法文,应该DE和DU是“的”的意思吧,然后前者是阴性的后者是阳性。

Volker Schlondorff的The Enlightenment里面那只苍蝇实在傻气,只是类似的桥段我似乎在什么别的地方见过了。

不过那绕口令似的台词写得还真是不容易。

Michael Radford的Addicted to the stars是让我有感触的故事。

那个怀着心事的宇航员,回到地球梳洗完毕匆匆出门,想的是被自己留下的孩子。

睡在躺椅里的马丁,对着如自己儿子一番的宇航员说“PaPa, I love you”。

他看上去已经很老了,大概不会再活太久了吧?

一旦马丁逝去,他的父亲便再也没有了牵挂,从此以后,不管再经历多少次时间的转换,去到多么遥远的未来大概都无所谓了。

Víctor Erice的Lifeline是许多人推崇的作品。

1940年6月,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小山谷里,和平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

一个下午依旧是在平常与琐碎中度过的,只有新生儿的脐血带来一些骚动。

但看着那个孩子可爱的脸庞,听着他母亲温暖的歌声,依旧是平和喜悦的。

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Wim Wenders 的Twelve Miles to Trona。

虽然还一直没有认真看过他的电影,音乐却一直在听的。

公路与摇滚,奇幻迷离的景色,这似乎是他惯常的风格。

陈凯歌的“百花深处”被放在了最后一个,这样的安排对我来说是好的。

当他们找到屋檐上的玲铛,有风轻轻吹过,似梦似幻地,耿乐他们也看到了冯先生的家,一瞬间满天飞花,那时的音乐悠长深远,我感觉到我的心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

唯一不能忍受的是英文翻译-100 flowers hidden deep,深藏的并不是百花,是人,是事,是物呀。

看这一段,心里想着One night in Beijing,“人说百花地的深处......面容含笑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门的贵人......”。

我和很多人一样,对它有着无尽的热爱,这是那种百听不厌的歌曲。

只是地安门早已不见,那对恋人的故事惟有在歌声中细细品味。

这三个钟头中,还有音乐是好的。

无论是深沉的大提琴,还是暗涌的小号,始终伴随着每一分每一秒在我身边轻轻流过。

http://www.blogcn.com/User8/zhubabe/blog/2641460.html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短评

我为冯远征沦陷了

7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这类片子经常让我一头雾水,这部分也不例外。有时候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算是看懂了没。好些了解些导演的用意但又怀疑自己的了解。倒是陈凯歌那部分,看的比较明白。到底是陈的用意太过浅显还是文化所致,我想我仍然搞不懂。这类片子就是即便你完全看不懂也会打上4星

12分钟前
  • Jin
  • 推荐

陈凯歌全场最烂

13分钟前
  • 左儿
  • 还行

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14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其中十分喜欢的一个,被冯远征打动,干净利落的短片,没有废话。百花深处,年华已逝,满是哀伤。★★★☆

17分钟前
  • Q。
  • 还行

喜欢文德斯,另外,中国爹导每遇到这种题材啊就好像非得教会你些什么似的。

22分钟前
  • 三价拿铁
  • 还行

既然是为了这样的主题,电影中透出的浓浓学生习作风我也就忍了。冯远征京腔纯的一比……总有些事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一。

26分钟前
  • 永久退休王静阁
  • 力荐

百花深处 生命线 喜欢

29分钟前
  • 北北
  • 推荐

《十分钟年华老去》由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斥资上亿元人民币拍摄,邀请了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旨在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 准,15位导演各拍10分钟,串成一部150分钟的电影。每位导演在10分钟内所选择的主题和题材不拘一格。这十五部短片分为大提琴篇和小号篇。

32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就陈凯歌这段还有点意思,意味深长!其他导演拍的都是个啥?纪录片么?访谈录么?

33分钟前
  • 活豪
  • 较差

陈凯歌总是做不好命题作文难怪排在所有导演的最后面

34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还行

动画简直是败笔——吾韩

36分钟前
  • 刘黎耀辉
  • 还行

如今就这老北京,还在北京迷路呢!

39分钟前
  • 纹样苏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这时的凯歌是伟大的凯歌。

40分钟前
  • 杏小主
  • 较差

Time is a river, the irresistible flow of all created things.One thing no sooner comes into view than it is hurried past and another takes its place, only to be swept away in turn.(片名很喜欢。)

45分钟前
  • 江州司马
  • 推荐

【B-】除了陈凯歌基本没有故事,就当看看视听语言吧。个人观感:文德斯>陈凯歌>艾里斯>阿基>赫尔佐格>贾木许>斯派克李

47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十分钟年华老去,光靠名字就能吸引一大部分观众,里面个个导演都很强悍

51分钟前
  • 肋骨酱
  • 推荐

大闷片

52分钟前
  • ConTinuE
  • 较差

《霸王别姬》和《梅兰芳》另说,其实自打《无极》之后我就特看不起陈凯歌。

56分钟前
  • 俞飞鸿女士爱人
  • 力荐

陈凯歌那段刹风景

59分钟前
  • BW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