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前三季)的美妙之处在于,严肃地可笑。
他们如此悲剧又英雄主义地想要超越现实,想要把现实真正浪漫化与崇高化。
可是,枪战与星战是不过是彩弹的油彩,战争中的武器是枕头,丧尸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头脑发晕,蝙蝠侠只能在心中默念台词,公文包里的金光来自于灯泡......一种巨大的理想被现实击碎后的破败享受,一种被毁灭与降格后还自得其乐的悲剧快感。
这是一种强制性浪漫主义,一种对现实的最后抵抗。
最后抵抗。
所以,这部剧很难得那种褒奖“独创性”的电视剧奖项。
它的艺术性是如此学术性的,以致我们有理由认可这种艺术创作形式。
就是说,自上世纪初多媒体影像艺术初露端倪到如今,不知诞生过多少最美妙的情节和人物。
那么,单单是把这些情节和人物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再以一种总是普适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串联在一起,那就是一部杰作了(比如,罗宾·威廉姆斯出演过的很多作品都是Community爱引用的。
可是,每每如此引用时,又要让观众意识到罗宾·威廉姆斯演员本人和现实的割裂。
所以有了“之后的罗宾·威廉姆斯”这种贬义表达方式,即使在前一句时还是推崇的语气)。
但,这种剧集的诞生,也是预言了多媒体影像艺术走到了某种尽头。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疯狂热爱Community的粉丝,大多在Community后,再没办法去欣赏别的“不那么学术性”的剧集了。
这是Community的无限性.......恐怖之处。
这部剧可以作为情景喜剧的某种分水岭,一部全类型的快餐,想要脱宅的亦可以一试,只要你愿意解读其中的一切。
因为我们很清楚,拍摄真正的星战和枪战片时,其过程并不让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满足。
毋宁说,那些重复劳动和枯燥的工作才造就了短短两个小时左右的“浪漫主义享受”。
两个小时,花了近百人两年多的枯燥无味换来。
这个现实是有问题的。
因为它竟然让浪漫主义者如此没有存在的意义感,如此悲观,如此幻灭,如此无法活下去。
要有一种现实,它必须能实现全部的浪漫主义;要有一种现实,它若不能是浪漫主义的,就必须完全是——现实的。
Greendale便是这样一个具有如此美学意义的模型。
它某种意义上算是拯救了世界的(基于“美能拯救世界”的反讽)。
以前还真没看过这种一集一个样的片子,前一集科幻,后一集就串到西部枪战,而且,每集的制作水准及其高明,毕竟,电视文化发展到现在,可借鉴和引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本剧就可谓是一个“看过的dvd能堆满五辆车”的编剧们疯狂展示才艺的大舞台。
本片基本不碰任何说教和狗血情节,完全就是剧中人通过非日常的日常生活来完成人生的感悟,美国这种社区大学,毕竟不是啥光鲜的学校,本片也没有啥励志的因素,只是告诉大家,要真诚做人,善待朋友。
本剧目前最牛的几集就是彩弹大战,一个拍成经典西部片,一个融合了星球大战和其他科幻,这部剧的各个节日系列也很经典,是其他喜剧所无法带来的冲击力的,目前我对<生活大爆炸>都基本不追了,反而对本剧一直期待更新。
就拿刚看了的第三季08和09说起,一个非常精彩的演绎了《启示录》电影纪录片的“废柴版”,一个将桌上足球变成了人生的处事大战,当然,还有宅男和大胸女的智力竞赛。
p.s.,一开始喜欢金发美女britta,而现在,完全喜欢上了Anny!
第三季真烂啊 谁能告诉我 第三季是换编剧了吗 一点都不好笑 强扭笑点 每个人都像变态 怪胎 极品 什么烂玩意 真是悲催透了 要我放弃一部剧了吗 真失望啊 我看这剧要是还不换编剧 第三季就完结吧 别浪费大家时间了
一度以为是我打吊针打太嗨,我妈也说整个注射室就我在那笑嘴都歪了。
这两天在干嘛……重感冒专注打针吃药48小时,第一天闷的我直想拔了针头尖叫着往外奔。
因为差点被我妈加大药量放倒,又高烧抽筋,医生特意叮嘱我的点滴要慢慢慢,生生吊了6个小时,第一天比较严重,看着比我后来的都潇洒打完针走了,就我在那睡又睡不着,各种扭曲,也的确是没精神、痛苦,要我看书看电视什么的肯定也看不进去了。
(生病真不是好受的,大家要注意健康健康健康将抗……………………)第二天去打针还是要很慢,但是有精神多了也做好了准备,手提电脑和书都带了,结果书白提,还是没瞄。
打吊针全程就看了《废柴联盟》(community)第三季完结三集连播(反复慢慢看)。
笑不能自持。
隔壁躺椅上小哥面色蜡黄对着他的苹果戳戳戳。
第三季20集有《制毒师》(绝命毒师Breaking Bad)里的炸鸡叔耶(泪飚!!
)看到炸鸡叔的那一刻完完全全被治愈了!!
完全没有想到在点滴室里看废柴联盟季终会看到炸、鸡、叔耶记得制毒师里炸鸡叔被老白炸死(好拗口)那一幕真是超级沮丧的,死老白(老白:我是主角哎)还我炸鸡叔来小Jesse要跟着炸鸡叔才幸福啊杏糊炸鸡叔在废柴里客串的是老皮的同父异母兄弟,灭杀“嬉皮僵尸”(||||||)风采依旧而后在20集的红白机游戏中他们进入到村子,混战中奶牛是谁打死的这个我反复看也没看到(不是安妮的乱箭就是炸鸡叔的龟波应该)连奶牛都四脚朝天了哎,然后两只乌蝇绕着飞这样囧21集救公主(咳,是救光头异装癖校长)在恶搞那个电影一眼就看出来的,《11罗汉》(Ocean's Eleven)啊!!
姐夫cos的那个“摇滚魔术师”- -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魔术师,那头型打扮一摸样的(不过姐夫版的更露肉些)记得深圳台还是中央12来着,有译制的,这个街头魔术节目
呃,其实这是一个老套的"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废柴的导演说过,他们从第二季开始就没做过任何商业上的努力,也就是说他们做的就是自己喜欢的剧,他们不想迎合大众的口味,不想去管收视率,而是坚持做自己理想中的电视剧。
然而现实是没了收视率编剧们又哪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呢?
对我们观众来说当然希望废柴能够收视常青,永远拍下去,但是废柴单从各类电影包袱上就丧失了一大部分观众群。
当然这只是废柴收视不佳的一部分原因,客观上最主要的是nbc高层想用废柴与tbbt硬碰硬,导致废柴流失了一大部分潜在收视群,这是最致命的,因为我相信以废柴的功力,像我等看不懂电影讽刺包袱的人一样能看得乐呵乐呵的。
综上所述,废柴是一部无可辩驳的神剧,但是因为编剧主观上的理想坚持,高层的决策失误,客观上竞争对手的收视强劲,造成了它的停播。
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这些nerd对它的喜爱。
它停播不停播,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静静的完成作为一部神剧的使命。
第三季中我看的最后一集是e21,学习小组拯救DEAN。
e22在之前看过了,觉得作为收尾有点仓促。
community是唯一一部我看完之后可以把故事纲要写在标题里的美剧。
它没有狗血的感情线,只有有一搭没一搭的暧昧,好像编剧想起来就写一笔似的,无足轻重。
重点是剧情线,充满各种疯狂的想法。
18+19+21三集是典型代表。
先是学生不愿意暑假上生物课,闹学潮,变成暴动,然后神经病保安主管Mr. Chang趁乱把Dean关起来,以一个赝品取而代之。
开除了学习小组7人。
开除之后,abed怀疑现在的dean是个冒牌货,但是没人相信。
Chang派出一个心理医生强行给abed治疗,试图说服小组成员,greendale这所社区大学根本不存在,他们前三年是在一家名为greendale的疯人院度过的。
大家先是被骗,然后醒悟,抓到心理医生了解了Chang的阴谋。
而Chang正用高压手段统治学校,搞了一大堆小孩做安保和马仔(交换条件是大学学分),而董事会的两个人糊里糊涂,也不问世事。
警察称没有证据不愿介入。
小组7人只得靠周密部署拯救dean,当然最后失败了。
改依靠无所不在的空调学院。
(空调学院在其中因严密的组织和章程,颇像一个邪教)这样复杂的剧情我之前从来没有从20m的情景喜剧里看到。
回想friends,我基本上记不得每集都有什么情节了,这样拉拉扯扯以成员关系展现为主的剧集当年竟然还看了好几季!
community当然也有这样的episode,开始的时候为了介绍人员特点和彼此关系,搞了不少现在看来食之无味的鸡肋,但从第二季开始,几乎每一集都有疯狂的故事,和煞有介事的宏大。
这个剧集的特点就是足够疯狂,天马行空。
编导真的把greendale当做了一个疯疯癫癫独一无二的社区大学,进行各种实验。
穿着各种戏装的dean, 总想一统江湖的Chang。
所有人物的性格特质都被放大到极致,然后出现各种戏仿影视作品的片段。
低俗小说、和安德烈晚餐,死亡诗社;把丢了一支笔,变成互扒衣服的大搜查;把枕头城堡和毯子城堡的争夺,拍成战争纪录片。
这里没有常规。
一个正常的学校里没有人会研习假死的科学,然后死给你看!
任何常规的故事都可以被放大演绎,在geek和nerd的头中脑补出动画版本、游戏版本、角色扮演版本。
所以说community是真正的神剧,一部足够神经病的剧集。
但Greendale不是疯人院,因为有人愿意陪你一起疯。
我只想说只要废柴在我就永远追随。
最喜欢的一部剧。
没有之一。
导致现在看到吴彦祖只会想起Abed。
我会反复一集一集看,实在很佩服天才的编导。
而且本剧包袱不断,随时都能抖出来一个好包袱。
实在大爱。
编剧也太爱昆汀了吧
是因为2015年了看这部剧没笑点吗。
反正我最讨厌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为了笑点剧中人物像小丑一样故意制造笑点。
然后abet在其中就是扮演一个类似geek的角色吧,但是并不是每个中东面孔加上面瘫的表情加故意提高的语速就能刻画出这样的角色的。
Troy简直就是在丑化美国黑人,20岁的人了像他妈个小学生一样。
brit第一季还有点新时代女权主义的缩影,后来就变成没事卖卖萌赚取笑点了。
Jeff从第一到第四季笑点就没变过。
永远都是耍帅-装酷-被反转这样的套路。
Annie看在胸大的份上不吐槽了。
黑人大妈就是个家庭主妇,没什么特点。
看得出编剧也江郎才尽(其实感觉压根就没有过才,第一季开始就是一些20年前的笑点反复用)。
反正这么高分我是一点也不服的。
作者 神棍糊 20241013人类发明的所有概念都会变成至高无上的标签,主义,理念,宗教。
存在本身一直在被各种高于个体的定义强奸。
追寻抽象大于具体的人们其实很狂热无理性,但往往又正是同一批人想不通人类为何如此狂热无理性。
看透这一切的不然就不予配合不予理会,不然就利用这一点来牵着他人鼻子走。
当人变成了单纯理念的集合,人就变成了大机器的工具。
比如如果你恋爱是为了成家合伙打怪养老,为了被爱,为了不一个人,哪怕只是为了变成更好的人,并且在追寻此目标的过程中从没有意外发生,你也不允许意外发生,那你的爱人就是实现你理念的工具。
两个一拍即合的人,往往只是对方的工具。
而工具并不存在唯一性,只存在好用性。
好用性没有一世,只有一时,所以人们会分分合合。
我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并没有在嘲讽人类找工具。
我只是在指出人作为工具的普遍性,以及,人们可以不用为工具的更迭太想不开。
如果你把爱情友情这些理念捧上神坛,想找一个人来符合心中定义的完美爱情,定义的高山流水,其他所有不符合你画出的框框的人都无法成为意外,那你也只是在玩自己的游戏。
你在为爱而爱。
如果体验本身更重要(二十年前有个说法叫做爱上爱情?
),那也就没必要太强求体验由谁带来,除非纠结“是谁”这个问题又带给自己另一层内心深处渴望的体验。
不过如果你把意外这个理念钉在脑子里,活着就是为了刺激,为了偶然,为了挑战,为了重塑,那意外就成为了你的新宗教,你还是没有走出信徒的怪圈。
哪怕是把爱当成信念的人们,你们得知道,允许自己不去爱,随着心流动,才没有违背爱的本质,才尊重了存在本身。
爱是可以不爱,亲密是可以不亲密,接纳自己是接纳那个不接纳自己的自己,这些我的神棍语言,都是一个意思。
它们都是在说,如果你把某个信念当做目标,并只为了这个目标服务,不允许自己出轨,那你就一定会出轨,并且出的很懵逼。
只找健康人恋爱,和只找神经病恋爱,是同一种行为。
前者以为后者是在被创伤吸引吗?
其实前者也并没有不在为创伤吸引。
很多强调自律正常的健康人只是得了健康病。
我为神经病写文章,不是因为神经病是什么正确,而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太多不公的对待。
话说回来,谁又不是神经病?
哪个个体从小就有被看见被尊重的待遇?
谁不在广泛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中?
这就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局限性。
心理健康如果不建立在尊重存在本身上,那它本就是布满创伤的人类发明出的进一步工具化自己为了让自己适应大众定义出的正确的东西。
工具肯定都有用,但要看是对于什么有用,如果本末倒置了,它会不会从有用变为破坏?
与其去严格分类,不如把人人都看成是有病的健康人,或者健康的神经病。
我们都是平凡渺小却又伟大特别的存在。
人们都在心里问,如果你看穿了我黑暗不堪的一面,你还会不会继续爱我?
人类羞耻于自己和外界秩序不符合的那一面,并渴望这一面被这个世界接纳。
而我一直在请人们进一步问自己的问题是,如果我看穿了你黑暗不堪的那一面,我还会不会继续爱你?
自己对他人的爱是不是无条件?
只有看透了自己才能看透他人。
此刻我想再进一步发问,如果我们看穿了对方光明温暖的那一面,我们还会继续爱对方吗?
人类是对痛苦上瘾的,这点人人都知道。
人类最恐惧的是爱,不是恶,也不是隔绝。
人类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基于痛苦。
哪怕这个创作者本身并没有那么痛苦,解读者也会加上自己的痛苦滤镜。
人人都痛苦,这并没有什么,我也一直在写痛苦让人觉醒。
痛到极致,人就醒了。
但就像觉醒这件事无法被当作至高无上的目标一样,痛苦也不能。
任何事物在成为理念的那一刻就被消解掉了它本身的纯粹。
痛苦只是一种精神食粮,人可以靠调节辣椒的辣度来调节痛度。
如果痛苦成为了正确,如果痛苦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觉醒与否大师与否的标准,那我就要引出《废柴联盟/Community》里的一句话:The pain of not having enough pain is still pain,不够痛仍是一种痛。
我们可以借此消解掉痛苦的神圣性,消解掉所有强迫出的单一严肃。
大多数人的痛苦本身来自于无法顺应主流,来自于为了适应他人要装出很多不属于自己本来的样子,来自于在连接中不得已去承担他人的经历,来自于心有时候需要向脑子妥协,来自于没有准备好的失去。
而任何事都可以被喜欢跟风的人类变成主流,体会不到人类某种集体之痛的人又会有种被隔绝在外的痛。
我们表演,我们焦虑,我们逃避,我们言不由衷,我们由此滋生出很多痛苦,这是生而为人的代价。
作为人,我们不用去抵抗这个代价,但也不用再制造多一点痛苦出来就为了让这个物种看起来更像不知道谁定义的人。
我这里要推荐天马行空莫名其妙的《废柴联盟/Community》。
在这个黑暗的,无力的,无趣的,死板的年代,人们更需要光明的,漫天飞舞的,无厘头的浪漫。
我们都是神经病,我们都不完美,我们要在一起。
这种浪漫里有我最喜欢的看见存在本身,接纳存在本身。
它在传达,我们可以在不改变的糟糕中相爱,仅仅因为你是你,我是我。
什么是有毒关系,这里面的小团体就是有毒团体。
所有的正确和应该都在有毒关系中烟消云散。
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一起互相嫉妒,互相咒骂,互相伤害,纠缠成了大麻球。
可是人与人之间本就是这样,讨厌你仍然要选择你。
释放不出攻击性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动态全面的关系,只有摧毁中才有重建的可能不是吗?
团体中唯一发育严重错乱的属于孤独症谱系的分辨不了人类情感的听不懂人类话中话的机器人Abed是最正常的人类。
这里的正常是指,他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欲去伤害他人,他也很难被他人伤害到。
他只能靠观察和模仿习得人类习性,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堆不合时宜的机械表达,以及热爱各种流行文化到不掩饰的疯狂。
他情商为零,所以他是一群有爱疯子的团宠;因为人对人会有戒心,而对非人不会有。
一群疯子在不断适应他人的冲突中长大。
在我眼中,他们每个人都在说,我不是因为你有病爱上你,但是因为爱上你,所以爱上了你的病。
这是一座考不起正经大学的人才去的破学校。
院长拍学校那一集把铁石心肠的我看哭了。
他说他以为他比这座学校好。
毕竟自己是正经大学出来的人,做这个工作绰绰有余。
可是慢慢他发现,学校很好,是自己不够好,是自己不够格当院长。
这座神经病学校接纳了自己,可是自己却没有接纳这座学校。
院长羞耻与自己的高高在上,羞耻与不够好的自己还想让学校变好,看得我眼泪吧唧吧唧。
我们每个人都在羞耻自己的存在,羞耻自己的不完美。
不管表面上再嚣张再不可一世的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一部分。
人们需要一个地方接纳自己这样不完美的存在。
我写过,每当我说你有潜力的时候我都有犹豫,因为这就好像是在说,你还不够好。
人们只会对不够好的人和事说,你还有潜力。
你还不够好。
你需要改变。
你还不够好。
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类是很容易受伤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受伤了。
我就很想和人们说,你已经够好了,你已经尽力去做了那个小小的你能做到的一切。
也许你没有释放出你的所有潜能,我们所有人都没有,那又怎么样呢?
自私邪恶的,自卑懦弱的,目空一切的,低入尘埃的,混乱矛盾的你难道就因为此认定自己无法被爱吗?
你知道你在琢磨自己够不够好的时候,世界并不关心。
你在老师,家长,老板,社会给你布置的任务中走火入魔,但其实只有你自己在看自己,没有别人。
既然你可以为了别人的一句话赴汤蹈火,为什么不可以为了自己的一句话浴火重生?
如果你非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那可不可以摆一架可以被自己随意摆弄的时而亲切时而陌生的摄像机在身边?
就像我一直认为纪录片里的那个镜头一直在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左右故事走向,放在人类日常生活里,那我们的眼光就是可以决定故事的走向。
因为镜头,或者说眼光的存在,让人们更强的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的存在。
如果人摆脱不了自我意识,那可不可以给自己造一双温柔一些的眼睛?
察觉人类的口是心非(包括自己),按照温柔的心去提取他人的温柔,那世界就是温柔的。
不让世俗的眼光追随自己,而是让自己想成为的人的眼光追随自己。
用看陌生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这个渺小平凡会犯错会一蹶不振的人类,是不是世界就会温柔一点?
妈妈常说我们一家人都是神经病。
在她眼中,别人都没有这么多痛苦。
我一直告诉她,其实家家都是神经病组成的,人类的悲欢在暗地里相通,哪怕无法感同身受对方。
而我们这么一家在她看来格外神经病格外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人,只是更疯狂没那么压抑而已(我朋友们说的更有血性)。
我就很喜欢自己的神经病家庭,批判归批判,让我再投一万遍胎我还是要投到这里。
我甚至想,是不是我在天上主动选择了我的家,是不是我在宇宙里主动选择了疯癫人类所处的地球,所以我有这么多心疼和不舍的眼泪。
我那么喜欢消解定义,肢解主义,那么喜欢批判,纯属一个个人爱好,只是也许这个行为无意间帮助人类裸露出了火红小心心,让人们看见了内心中被束缚的太阳。
这才是,你其实只要做你自己,就够了。
是你觉得做自己严重不够,特别错误,才让自己疯了。
可是虽然你疯了,如果我已经在亲近中爱上了你,那你的病也是你的一部分,我会在嫌弃咒骂中照单全收。
甚至到最后,你的病,病的你,变成了一个独立于你之外的可爱小人也说不一定。
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人的唯一,生命的有限带来了爱的无限。
是人的唯一性,让人可以心甘情愿的去做螺丝钉,让人可以妥协掉自己为了某个更大的理念服务,比如群星聚在一起骂骂咧咧录制《we are the world》的那个1984年的夜晚。
只有承认个体性,才能带来革新优化的不再压迫人的大机器,可是愚蠢人类在拼命追求功利和效率的过程中越走越远,反而彻底丢掉了功利和效率。
同样,人类的分裂也许正是因为太不想分裂,以至于完全忽略掉了个体性,才造成了如今四分五裂的局面。
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安妮,后来发现她越变越好,虽然始终有点神经质。
我想了很久,我不喜欢她是不是因为她轻而易举就赢得了所有人的爱。
所有的人都喜欢她,大家都配合她一切行动,或许因为是她最小,但是她那股认真的样子真的特别美不是么。
连最挑剔最爱损人的老头子P爷也最喜欢安妮,他在医院那场戏里捉弄了所有人,唯独除了安妮,安妮把皇冠还给他后他一个人讪讪地说,我就是最喜欢你的啊,没有别的意思,不是捉弄你,就是真的疼爱你啊。
一开始因为被剧透说Jeff最后爱的人是安妮,特别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Jeff应该是和Britta在一起才对。
Jeff是因为B才成立西班牙语学习小组,B一开始真的是女神范儿十足。
第一季两个人火花还比较多,毕竟最后也睡了。
到了第二季整个故事的情感线就和B没多大关系了,到了第三季,我们的B已经完全从女神发展为愤青,再发展为女屌丝,她从文艺女神进化到二逼愤青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这样的B更讨观众喜欢,只是那么好看的颜浪费在一个二逼角色上了。
第一季末尾Jeff对安妮解释说,和B在一起会让他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和女老师在一起他会变成更好的自己,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然后他就吻了安妮,然后第一季就狗血地结束了。
另外,说句实在的安妮的表演有时候总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这样直接衬托得B女神好像只是草草了事。
到最后安妮直接变成第一女主,而B完全沦为酱油党了。
萌妹子安妮后面越发出落得美丽动人,她努力积极又乐观,偶尔神经质偶尔癫狂,也是带着小女孩子的表情,这样的姑娘是没人会拒绝的,尤其是对中年男人来说。
第三季安妮越发勇往直前地往更好的方向走去,而B却越发有变成配角的倾向。
我一直想着B能越来越女神啊,不过,作为一部情景剧怎么能太女神化呢,看她顶着女神的脸演一个愤青屌丝,只能感叹这不是GG啊,否则她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Queen B的。
第三季里有一集讲平行空间,六个平行空间里Jeff都吻了安妮,或者即将吻安妮。
Jeff和Britta完全没有任何情感交流。
她不管在哪个平行空间里都要唱那首众人鄙视的脑残歌曲,Jeff永远都会在站起来的一瞬间被电风扇敲到头,然后安妮会去帮他看看伤口。
许多小细节都可以看出来编剧是想让Jeff和安妮在一起的,他们衣服开始类似,表情开始一致,吃饭他们会坐在一起,组队玩游戏他们是一对,单独给镜头往往是他们在两两相望。
安妮在某一个平行空间里和Jeff接吻后说,这感觉像是和父亲在一起一样。
她或许对他是有一些恋父情节在的。
毕竟Jeff的形象在她眼里一直是不错的,她很依赖Jeff,不管有什么事情她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去问Jeff,Jeff回到以前的律师同行那里参加聚会她也一直担心要集合所有人去帮助他。
还有一集安妮被那个亚洲版安妮欺负后Jeff怒气冲冲地拉着安妮闯进教室里对那个亚洲版安妮大发脾气,他保护安妮的决心简直让大家惊讶,那个姑娘问,你到底是她父亲还是她BF?到这里就笑了。
这句话真是问出了所有人想问的。
他们竞选学生会主席后安妮大发脾气离开现场,Jeff转身跑去安慰她,他们坐在沙发上时Jeff说,我们不能永远这样亲近啊傻丫头,不得不说把kiddo翻译为傻丫头这三个字真是戳心啊。
安妮睁大了水汪汪的眼睛说,can’t we?他们之间的情感线更明显,简直成了整部剧唯一的情感线。
不过仔细想一想,Jeff只有和安妮在一起的时候才更像个真男人,和女老师在一起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魅力,和Britta在一起总是斗嘴吐槽偶尔一丝浪漫都是以吵架终结,他们喜欢同一家酒吧他们魅力非凡对异性都太有吸引力,他们对每个人都很好他们疯癫起来比谁都疯狂正经起来比谁都认真。
他们两个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就是一类人,估计这也是Jeff一开始就被Britta所吸引的缘故吧。
不过随着两人越发了解,爱情这种事情反而没了。
好在安妮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她那么努力那么优秀,她会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她被大众情人Jeff爱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安妮真的很好,她是所有人里唯一个被所有人喜欢的,她甚至能和昌王相处得那么好,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昌啊,他第一季无比霸气,后面开始就沦为纯屌丝开始被欺负了,不过第一季和他跳舞的女人真美,貌似那女人是扮演他妻子。
和安妮在一起的Jeff更夺目,他不再是那个混日子的中年男人,也不再是满嘴跑火车的假学历律师。
他像所有认真清醒的男人一样,会努力奋斗,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会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人,会从浪子蜕变为好男人。
而这一切都是安妮带来的。
她像是有神奇的魔力,这个十九岁的少女无比热爱生活。
我还是喜欢安妮和Abed在彩蛋大赛里接吻的那个镜头,虽然是向星球大战致敬,又有恶搞的成分在,但是整个画面感还是很强烈的。
Jeff和B站在一起就呈现了所有美剧里都会有的帅哥美女情侣档,所以他们没有在一起。
B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对Jeff的喜爱,即便是那场Party上的表白,也只有那句我爱你说得情真意切,后面又越发沦为吵闹和吐槽。
我最喜欢的男主角还是Abed,他看似是所有人里最奇怪的人,但是他其实是最正常最聪明的人。
从B给他们做的那张匿名心理测试单上就可以看出来。
顽固老头子P爷整个人完全就是疯子啊,雪梨大妈也好不到哪里去。
单单从对演员的喜爱上来说,万人迷Jeff当然是人见人爱咯,不过还是觉得Abed更有趣一些,他和T真是一对好基友啊,好在没有把他俩变成基情。
至于结局,看完以后再说咯。
其实事实上这一切完全没有我形容得美妙。
说白了,无非是一群癫仔嘻嘻闹闹地过日子罢了。
而我敲敲打打这么多字,无非是说服自己接受Jeff和安妮这对CP罢了。
虽然我不喜欢这对CP,不过也只能这样咯。
故事没有按照每个人的要求来发展,但它仍旧是一个好故事。
正是因为它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来发展,你才知道它对你而言只是一个故事罢了。
被砍了..???!!!
感觉笑点越来越多了 但是和最初哪里不同? 而且笑点也有点烂俗 落入glee之流之类的
感觉坚持不下去了
唉唉唉 角色設定與第一季已經離得很遙遠了
比不上第二季
8bit萌爆~babyabed萌爆~
我智商太低,坚持不下来了。
喜欢这部剧的同时也非常清楚为什么废柴的收视一直不高,而对比起第一季甚至第二季,人物性格的扭曲关系的混乱也让我有点小失望。不期待6季一电影了,staff们玩的开心就好。
虽然对于追番多年的死宅来说,什么剧中剧单元广播剧反转剧都不再新鲜,但真正能做出好吃杂烩煮的除了这部剧以外,就只有银妈、凉宫、日常和布姐那个次元了。
forever no1
Abed&amp;Troy永远戳中我的笑点。搬新居平行空间/好基友大战……纪录片风格/犯罪剧风格/游戏集太有爱了……永远都在不断尝试新东西的剧集都是有生命力的。
chang的戏份越来越多了!subway的广告太多了!!不过依然是神剧!!我最爱的美剧!!这一季有太多集都绝赞!!!最后几集的战斗力超猛!!!结尾的信息量也太大了!!!虽然换了编剧但还是很期待第四季!!!
弃了好了。
应该的最差的一季。尤其是15,16,17集。
编剧太注重形式了
千万别被砍!千万别被砍!
格林七侠加萌受院长,酷酷酷~
cool cool cool~
看不进去了╮(﹀_﹀)╭
我他妈的想每个人都推荐这部剧,因为太他妈的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