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得到幸福,我喜欢这句话从真山嘴里说出来的样子,软软的,一点点坚强一点点疲惫。
我们期待的幸福,总是用尽力气也得不到,无比沮丧的心情,却又忽然的振作起来。
怎么样才能死心呢,那就不要死心啊。
好象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就黑暗了。
于是我逃走了。
我在晚上看完了这部片子,然后决定离开一天。
从学校走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已经有学生起来自习,很平静的随着大家走,出了校门,搭了一辆公共汽车,车里塞满了馒头豆浆的味道,好幸福好温暖。
在自己的生活里沉溺了太久,需要陌生的地方,才感觉到生活是有血有肉的。
我想起片子里,大家在海边,竹本喊着青春时的样子,果然是真实的。
我们正是因为有着青春,才可以这般鲜活,悲伤快乐也来得更猛烈。
我去了火车站,我是喜欢火车的,与陌生人在小小的盒子里,看着大家的生活,仿佛自己的吧,于是开心起来。
当小育面对白色的画纸,我知道那时才是最恐慌的,当漆满黑色时,她已经赤裸了自己的恐惧。
当真山在山田肩膀哭泣时,是她最坚强的时候,坚强就是敢承认自己的软弱。
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反而更顽强的成长起来。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寻找,可以重新来过了。
看完《蜂蜜与四叶草》,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森田,而是单纯迟钝的竹本。
竹本是一个所有情绪的写在脸上的孩子。
他做什么事都淡淡的,不吵不嚷,可又让人不能忽视。
他喜欢上小育的那一瞬间,一切都静静的,时间很慢很慢,他一句话没有说,唯独一双明亮的眼睛泄漏了 内心的波澜;向小育表示好感的时候,他纠结再三,最后羞涩地问了一句,你愿意跟我一起吃饭吗?
后来,他发现小育和森田关系暧昧,顿时心里百味陈杂,痛苦,伤心又迷惘。
但他依然没有吵闹。
所有的情绪淡淡地埋在心里,他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复杂的情绪弄不脏他,乐呵呵地一笑,所有污渍又洗得干干净净。
再后来,小育抑郁不振,竹本骑车找到森田,说,他是小育的精神支柱,一定有办法帮助小育。
这番话无关尊严,无关计较。
他只是单纯地关心小育,才请求自己的“情敌”出面帮忙。
没想到这么稚气的一席话,打动了森田,也最终拯救了小育。
森田开导小育,其实也帮助他自己走出了自我的禁锢。
退一步看,是竹本间接帮助了两个人。
就这样,竹本淡淡地单纯着,却又淡淡地坚持着。
说他淡,因为他做事从不轰轰烈烈的,不像光环闪耀的森田。
他是那个第一眼不容易让人记住的孩子,像一杯温开水,起初很平凡,可是喝久了以后,你又离不开他。
他的温暖是一种坚持,平淡普通,一点一点地,却暖到了心窝里。
跟森田说过那一番话后,竹本独自骑着自行车,骑了整整两天。
后来他想通了,对小育表白,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
他的单纯和执着,让人心疼又喜欢。
其实,我想,整部影片的风格也很像竹本吧。
导演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对单纯的赞美。
小育的单纯,山田的单纯,竹本的单纯,还有森田和真山的单纯。
哪一个不是单纯又天真地活着呢?
小育画画只因为想画,山田和真山单恋不求回报,竹本默默地希望小育好,森田把作品付诸一炬。
这些,不都是执着可爱的单纯么?
在这个早已不再单纯的世界里,导演淡淡地坚持着一些美好的感情。
就为了那些简单干净的镜头,也值得看一看。
喜欢预告片,喜欢arashi那支小歌曲。
相对来说不闷的片。
喜欢与被喜欢的故事。
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喜欢我的人我不喜欢,似乎是永恒的青春主题。
第一次尝到一见钟情的味道,第一次喜欢一个人,第一次失恋。
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骑着自行车去她喜欢的人那里请他去看她“如果是你的话,大概可以吧”。
然后,骑车逃跑。
永远长不大的学长前辈,不想毕业,到处流浪,兴致上来就吻,吻完躲起来,最后离开。
英俊才华的男生,站在人群中永远出色,你不知道他这一次会待多久,也不知道他下一次什么时候出现。
喜欢苍井优,天才的单纯的稍微有点点不通人情世故的少女。
被苍井同学演得很有光彩。
最初只看电影封面就觉得一定比动画原作更合我胃口,主要的原因就是有苍井优,结果也是和《无厘头森林的第一次接触》一样等了很久才有看到。
看完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果然不出我所料,看来相对动漫我还是更迷电影一些,至少目前似乎如此。
看到后来还真的被感动了,想想已经很久没被一个电影感动了,当看到那个一直喜欢真山的山田明知道真山喜欢的是理花还是在他背上说出喜欢的时候。
但是感觉最高的还是森田把自己的作品烧掉的那时,和《NANA》一样,结果还是电影更吸引我,为何大家都爱的不行的原作却打动不了我,或者说没耐心再看下去呢?
也许是因为时间关系,需要更紧凑的情节导致?
电影里山田对竹本的评价是“真是过着不幸生活的天才”,真是一语中的啊。
看着老实的竹本和飘忽不定的森田,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了,还有那个看似沉默不语却搞不明白为何有人如此喜欢自己的真山,都可以在我的大学生活里找到人物原型,导演用的这几个演员真是再合适不过。
关于创作本身也有涉及描写,这点已经比《NANA》更深度一些,但并非贬低《NANA》,只是感觉在创作和感情描写上,相对来说,HC做的更平衡一些,而不象《NANA》主要侧重于感情的描写。
这样说就象当初被某人BS一样,也许这就是男性看事物和女性对待事物的不同之处吧,因为我知道许多女性观众绝对赞成偏向感情描写,创作本身哪怕被忽略也可以。
当然,感情也的确会影响创作本身,只是希望在动漫作品中能做到两者平衡还是蛮难的。
而我再次也发现自己和许多忠实的原著Fans的差异,就如同上次《NANA》一样,更多的原著Fans都不喜欢电影,觉得不符合原著里的感觉,而我却恰恰相反,喜欢《NANA》电影的不行,对《NANA》原著却感觉不大,这次看完HC又是如此,加上还有苍井优(她无论演这种性格的女生还是泼辣的类型都是极其传神啊,只一个微笑就已经无法让人抗拒了,优优果然最高)出演,所以已经让我爱的不行,但照例许多Fans却很不满意HC真人版。
这么着,看完电影也许终于可以回头去看那两季动画了。
消失的事物和那些从没有存在过的事物,会一样吗?
我看过苦涩的青春如“四百击”,呐喊的青春像“大暴走”,感受过“Touch”里燃烧的青春,“情书”里忧伤的青春。
听说过有人死于青春,有人走过青春,还有人忘却了青春。
确仍被能见到这样蜜糖般丰盈的青春,和这些努力破茧而出绽放生命的人而打动。
一群单纯而善良美大的学生。
面临没有结果的恋情,找不到出路的未来,被才能囚禁,被往事羁绊,失去自我,绝望中挣扎,仍满怀希望和热情。
没有结果的恋情 “能与你相遇让我变成了一只夏天的小蜘蛛/在地上打滚轱辘轱辘缠绕起来/如同恶作剧的风一样” 无论你如何努力生长都无法开出美丽的花朵。
山田看着真山的背影,明知道一个人的爱恋不能幸福,还是认真执着的走遍每个他可能出现的地方,想见他哪怕一面,说一句话。
穿上美丽的和服,婀娜的身姿,旁人的夸奖都无法满足,却只要真山一句赞许的话语,就能开心的哭出来, 如同烟花般短暂的快乐,点燃了黑夜。
是不是总有这样的人,让你感动、怜惜、爱护却无法爱上?
所以,真山说他一定会好好拒绝山田,山田喝醉的那晚,在真山的后背一直哭一直哭, “—喜欢你,真山,喜欢你……好喜欢…… —嗯。
” 真山认真而沉默地回应。
折断的枝叶已经不能生长就要揪掉,否则植物就无法健康成长。
可所谓喜欢一个人不就是哪怕他不喜欢,也不会放弃么?
野宫就是这样守候着山田。
恋情是为了两个人永远在一起才开始的,而不是以伤害为前提的。
他总是能看透她,在她微笑的背后拥抱住她,任她放声大哭,在她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开车9个小时赶回东京,最后终于见到她时,累得抓住她的手倒头大睡。
他就是这么让人无法抗拒,霸道得牵起她的手,带着她逃跑,逃离悲伤,逃离伤害。
他明白这些,因为一直守望着山田,只是她没有发现而已。
在她垂头丧气的时候,真诚的倾听,温柔的劝慰,不敢进一步的呵护。
“—山田,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告诉我。
—好的,但是为什么呢?
—问为什么,是因为喜欢你啊。
” 如果你爱的人也爱着你,这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
真山爱着伤痕累累的理花,那个在车祸中失去丈夫的女人。
就那么傻乎乎的爱着,爱一个人没有技巧,没有捷径,就那么守护着,哪怕她身上布满了荆棘,也要紧紧地抱住,刺进心口。
他喜欢安静地凝视着她,竖起耳朵聆听她,她会哼一首不知何时看的老电影中播放的曲子,仿佛身体只要动一下,声音就会消失一般,他屏住呼吸,侧耳细听。
如果最近梦见有人呼唤你,就是她在思念你了。
起初是为了苍井优,所以在豆瓣日式青春的标签里搜寻苍井优主演的电影,然后,就被这部电影的剧情吸引了。
怀揣梦想的美术少年,绿蓝色质感的青春,完全的温暖。
其实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故事。
平凡的竹本对天赋的单纯少女阿育一见钟情,阿育对同为天才的森田默默关注,森田在见阿育的第一面就已被打动,以为两情相悦的他在海边亲吻了她却换来了她的逃避和巨大的情绪低潮。
山田单恋着真山,真山却单恋着事务所里和他教授同为一届里美,并且每天定时的跟踪她。
阿育是花本教授亲戚的女儿,住在花本家,而竹本,山田,真山则同为一所美术大学,经常去花本家聚会。
森田喜爱旅行,长时间失踪所以时常别人会以为他已经死掉了。
五个人的青春,看似复杂的纠葛,却被导演以一种温暖而简单的基调呈现出来。
"要造就一片草原。
只需要一株苜蓿和一只蜜蜂。
"开场一句诗,就已经清楚明白了。
其实世界上很多事,都是那么简单且温暖的。
就如造一片草原,其实只需要一株一株苜蓿和一只蜜蜂,我们常常被眼前的纷繁世界所迷惑,把很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随之便是负面情绪,于是绝望,空虚,焦躁都出来了。
我们其实是蒙蔽了自己那双能够洞察本质的眼睛。
我们的心灵沾上了灰尘。
这么复杂的一个故事,如果没有澄澈的心灵,他们五个人是不会从中解脱出来并看到温暖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单恋是个痛苦而没有结果的过程。
但是片中却以如此美好的姿态呈现出来,褪去一切青春的残酷,让我们以为,义无反顾的坚持与追求并不代表年少无知,其实正因为我们现在还有义无反顾,我们并没有让自己的心灵就这样老去,而且,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
就如当时他们抛开一切去海边,森田对着大海大喊,我是最棒的。
竹本接着大喊,青春是无敌的。
森田说,我觉得你说青春这两个字的时候是那么真诚。
其实,世界是美好的,只要我们试着用心真诚的体会,澄澈的思考,并且,时刻记着去感恩。
当真山背着山田,或许应该是某种两情相悦的标志,真山却说,我没有办法放弃她。
然后山田哭了,她说,我喜欢你。
真山说,嗯。
她说,我真的喜欢你。
真山说,嗯。
她说,我爱你。
真山说,谢谢你。
其实就是这么一句谢谢你,就足够了,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况且,很多时候我们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一颗真挚的心。
这并不像以往的情节,或许真山就感动了,或许山田就放弃了。
真山或许被山田感动,却没有放弃心中真正想追求的那个人,即使前路艰难。
其实他们都可以妥协,或许就有一份唾手可得的幸福,但是他们却没有。
他们那么坚持,又那么勇敢。
值得一提的是樱井演的竹本,一个平凡的青春先生,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虽然不起眼,却有力量。
他为小育做了很多,却明白真正能帮助小育脱离低潮的人只有森田。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对小育的爱,他对她说,我从第一次看见你,就喜欢上你。
然后小育笑了,那是多么温暖的笑啊,她说,谢谢你。
苍井优的微笑总是那么温暖,那么美好,如阳光普照。
其实我们的青春不也是如此么,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温暖,多一些简单,多一些谅解,让青春的力量恒久的绽放下去,不要那么早就陨落了,不要那么早就去迎合,不要那么早就觉得,我应该像大人们那样,这样不实际。
我们应该多一些坚持。
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去顺应这个社会,而是,我们不要放弃内心真正追求的梦想。
人生只有一次。
青春只有一次。
很庆幸我没有看同名漫画,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挑剔,从一开始,我就抱着一种温暖而简单的心情。
我很高兴。
原以为中秋过后,桂花的花期也就过了。
不曾想,这些天院子里的甜味儿反而愈发腻了起来。
也就是闻着这样的味儿,想起相似味道的电影。
那轻缓的声音好像又在耳边重新响起,情节有些模糊了,偶尔一两个场景却出奇深深的浮现在脑海里。
也觉得,电影这样就够了。
在某时,突然发现似曾相识。
电影里的人物,会在某个时刻突然与某个影子重合起来,好像在暗处影影绰绰的闪现,又不敢正大光明来见。
你想承认吗?
我不想。
走在路上,那香味儿似乎无处不在,等我深吸一口气,味道却又若隐若现起来。
而我终归也是懒得戴眼镜出门,更加看不清,那些小小的花到底躲在了哪里。
夜里做了个不可思议的梦,圆满不愿醒来。
然而梦里自己是清楚的,如斯美好,人生却不会在此梦与彼梦中穿梭。
就这样,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流进来时,我沉浸在熟悉的香甜味道里,久久不愿睁开眼睛。
也许感官才是在欺骗着我们。
过的久了,记忆仿佛不再是自己的,以为它已经变成了深深的灰色,想不到竟是烙的血一般红,不小心贴上去,便黏在皮肤上,撕扯不下来。
想要治愈,总是一番伤筋动骨,而且可能免不了丑陋的疤。
很多事,只可远观。
仿如这花儿,不需寻芳踪。
闻过那香味儿,也只是依稀记得。
到底怎么样,只我记得,没人记得。
20岁想起17岁刚刚大一,也觉得好像很青涩很遥远了。
那时候多爱阳光下的这一切。
蜿蜒曲折的灌木和黝黑的树,微风吹来时那种湿润而清新的气息,斑驳的青草和浆果,荷叶多美,傍晚还有路灯和摇曳的影。
整个世界都像在发光。
但是不小心蒙上尘埃了。
画画就和活着一样,是因为想画,没有为什么。
结果也不重要,只是乐在其中啊。
掺杂太多其他的东西会丢了自己。
看完是只能感慨青春的美好,还是能来得及悬崖勒马不要做第二个陈孝正?
这几年忽视了好多幸福,也忘记了自己,在广外的那个晚上记忆才像潮水一样汹涌。
现实中遭遇低潮也只能自己走出来了,幸好人生才过了四分之一,不至于暮色西沉才喟叹岁月蹉跎。
会记得珍惜每一步
看这部电影的时间是在零六年的夏天。
当时从一个陌生女孩的博客里看到几张截图。
当下就为苍井优纯美的笑容和影片的色彩所惊艳。
干净鲜艳的画面一直是我所喜爱的。
迫不及待把影片找来,凌晨四点的时候坐在床上把音量开得很小。
看完的时候发现天色发白了,然后才睡去。
在电影之前我没有看过原著的漫画,动画也没有看过。
所以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题材,不受任何因素影响。
之后我也没有去了解过原本那些漫画迷们对于改编的看法。
但我认为这个电影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成功的,那就是看过电影之后,会很想要去看看原著。
尽管后来我看了原著之后发现剧情差异还是比较大。
不过先入为主的原因,对电影依然喜爱非常。
看电影是一种享受。
如果这部影片人物有你喜欢的,音乐有你喜欢的,画面有你喜欢的,剧情有你喜欢的,那就已经足够了。
苍井优扮演的阿久出场的那个画面,拿着画笔,戴着大的头戴式耳机,粉红色连衣裙,脸上有一点面对陌生人的惊恐神情以及小鹿一般清澈的眼神。
也许不只是竹本,许多人看到那个女孩,都会瞬间心动。
然后或许脑海中就会一直盘旋着那张脸。
阿久在这里,是纯真的代名词,也应该是坚定的代名词。
森田在海边问她人为什么要画画,她微笑着说因为想画。
这和人为什么活着是一个道理。
言语中流露出难以撼动的直率。
她的世界里,绘画是一直存在的信念,从来没有放弃过,也从来没有不喜欢过。
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单纯。
单纯到不知道自己的感情。
所以森田低头吻了她的那个瞬间她转身像逃难一样的跑开。
电影里,她和森田之间的感情描绘得很朦胧。
更浓烈的,或许是两个在艺术方面的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
竹本,那个总是被森田和真山欺负的对象。
他是那种平凡得没有太大存在感的人物,但是有他在你身边,你也许会觉得很安心。
他也单纯,丝毫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
在第一次见到阿久时流露出的欢喜与心动旁人一眼就能看出。
他陪阿久吃饭,听到旁人议论她的时候会带她离开是非地,努力想一些话题来打破沉默,旁人看来笨拙又可爱。
他不愿意看她受到伤害,从来没有发过脾气的他去对森田说教。
骑着单车去找寻自我的那一段短短的旅程,是属于他自己的成长。
还有山田,那个异常勇敢的女人。
对真山的感情果断坚决。
真山跟踪理花,她也偷偷跟踪真山。
那个画面有些搞笑,但是看到她脸上的表情还是觉得悲伤。
只是想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这个却仿佛永远也实现不了。
真山对理花不能死心,她对真山更不能死心。
趴在真山背上流下的眼泪是一种释放。
一遍一遍说着好き、大好き。
感情也并非只能到此为止。
真山的那一句ありがとう对她来说,也许已经算是很好的回答。
不得不说的是电影的配乐。
菅野洋子的名字许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
之前我有印象的是《下妻物语》。
这里面的钢琴曲非常耐听。
一直听了有一年多。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一开头竹本抬头望着樱花树的那一小段配乐,只有48秒钟。
但是把整个电影纯美的基调烘托得非常好。
然后就是山田跟踪真山和后来真山追着山田在学校里跑的时候那首钢琴配乐。
节奏很情况很跳跃,有一种诙谐的感觉。
这部电影是属于青春的。
竹本在樱花树下坐着包饺子,阿久拿着画笔在大的画布上涂抹,森田打造雕塑时候认真严肃的神情,山田偷拍真山睡觉的模样,真山看着理花的恍惚和专一。
阿久和森田用手在画布上肆意地涂抹颜料,竹本骑着单车穿越的那一条隧道,真山的臆想,山田手下未完成的陶器。
竹本气喘吁吁的那句紧张的表白,和阿久轻声细语的那声ありがとう。
都让人心心念念地想着。
这些细碎的镜头拼凑起来的画面,这些朦胧的情愫串联起来的情节,这些跳跃音符连接而成的歌谣,这些色彩,这些声音,都是属于青春。
所有关于青春的片子,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看得到汗水,看得到呐喊,看得到沉默,然后满都是友情和朦胧爱情。
五个人的青春,绕成一个大圈,彼此的追逐,彼此的惦念。
那个时候的时光,全部都是关于我喜欢你这件事。
我的眼里,看不到别人,只有你纯洁无瑕的眼眸,只有你创作的时候如火的热情,只有你酣睡时候微闭的双眼。
只有我们心中都存在的梦想,然后勇敢的前进,毫不在乎未来的样子,毫不关心别人的存在。
青春只为两件事而活,一件是喜欢的事,还有一件就是喜欢的你。
故事并没有俗套的大团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每句我喜欢你,都不是能够换来完全的回报。
而仅仅一句谢谢,就足以为我们的青春画上句号。
青春是五彩的油墨,我们用属于自己的情愫用力的画上专属的一笔,这样的画面永远不是由一个人完成。
我们的青春就被甜蜜的气息牵连在一起,暗恋着的时光,飘着樱花的天空,都为我们的青春慢慢展开。
而这一切都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没人发觉,当你一眼看见她时那就是青春的开始。
我们挥霍,我们犯错。
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充满坎坷和误会。
但是因为有你们陪我在一起,我就能一一跨过。
白纸的人生就从青春这一时段画起,却在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再没有那一笔,比青春那幅画画的绝美,画的浪漫。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结束我们的青春。
不是每一句我喜欢你都能够等来结果,我会在你肩头哭泣,我会带你走出困境,或者用一段旅行告别那美好却无法再来的日子。
我们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曾经的“我喜欢你”都已经烟消云散。
也许只有再次看到蔚蓝色的海时,我才能想起来,当年你呐喊的那句青春,原来这么真实的存在着。
原来当时,青春的所有意义,都在那一句“我喜欢你”里。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