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这样的剧集也好意思拿出手吗?
不讲隔壁已经出了《迷雾》,再隔壁已经拍出了《live》,就说隔壁的隔壁同样讲职场新人的也出了《汉谟拉比小姐》啊。
大家都在进步的时候,你给我看这个?!
其实题材多好啊,职场热血新人打破常规闯出一片天地,这样热血励志的故事一百年都有卖点啊,但是现在看到的是这是什么鬼?!
好歹也是学校第一名毕业的优等生,连高几级的学长都知道大名,可见业务水平基础不错,但是,你到犯罪现场不套鞋套也就罢了,对着还不知道做没做完检测的重要物证连手套都不戴直接就下手,这个太不专业了吧,更可怕的是警察叔叔竟然还帮她找借口——人家是新人啦,不要这样子嘛,吓坏宝宝怎么办?
——呃,这样的剧情设置,你们想干嘛?!
你们不是号称自己是专业人士?!
说到警察叔叔,也是个神人,开场不都五分钟就对着法医大喊大叫到:受害人的情况是不是要抓强奸犯!!
我们全局的警察已经撒网开始搜山了,势必要把坏人掘地三尺挖出来,喂,你们发现尸体都不做现场的初步尸检和痕迹物证勘察收集吗?
现场都没发现各种交通事故的痕迹?
还要等进了法医解剖室才被轻而易举的发现是车辆撞击的交通事故?!
——警察叔叔,你第一天上班吗?
全警察局也没个明白的就算了,大韩民国只有这一个法医室吗?
法医秦明曾经写过,在中国即使很多边远地区,至少一个县也有基层的法医会到现场进行初步尸检和痕迹物证的提取搜集。
你这剧的发生地貌似国际型大都市首尔吧,你这样的故事开篇真是让人服气,不扶着墙根本会被气死又不甘心地再活过来啊!!
还有啊,全剧集里看着最专业的法医白范,任何尸检的时候竟然都不戴口罩,他不戴口罩啊,你们明明在拍一部罪案剧啊,秦明法医可说了,尸体是有味道的,即使不是“巨人观”,开膛破肚啊,血腥味总归会有吧。
更为重要的是尸检过程中戴口罩是为了保证物证的“纯洁”。
而更不着调的是不戴口罩的首席法医竟然在尸检过程中对着手下吐沫星子满天飞的骂人,是的,你没看错,他在尸检的过程中气势磅礴地骂人,也不怕物证被污染,更不怕自己的DNA出现在物证上!!
而骂人的原因是因为助理偷懒不按照尸检要求标注伤口尺寸。
唉,大韩民国的法医和警察系统,编剧导演想黑,也不是这么黑吧?
说到底谁给的勇气让你这样天马行空地写一部具有专业内容的罪案公检法的剧集,一百个梁静茹加一起也绝对没有这样的能量。
再说这剧的职场线索,也是扯到了天际之外。
女主的人设是学霸加心存正义加积极向上的八好青年,但是,你这么能,怎么被专业人士批评了——最主要的是人家说得一点儿也没有错——你不虚心接受也已经过分了,竟然还给人家起外号,洋洋得意一副你能奈我何占了便宜不买乖的嘴脸,这样的人来做检察官,且不说怎么让人信服你的专业度,就是这人品已经有问题了吧。
你部门的手下明明一个是老油条混日子,一个是心思根本没有用在工作上,你对前辈提醒的善意一笑了之也就罢了,竟然来一句,我觉得很好,这样工作会很有趣。
喂,姑娘,工作,检察官的工作啊,你以为是春游迪士尼吗?!
你现在这个心态在庄严的法庭上,会对关乎生死的被公诉人负责吗?
然后所有的故事设定都是检察官自说自话以为伸张了正义,结果都被法医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否定,然后剧情反转,再反转,最终善恶有报。
且不说这烦人的设定,就是检察官这不负责任的表现就让人闹心好吗?
要知道作为公诉人,你的言行都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攸关,你这一腔热血用错了地方就是一个冤假错案,一个人人生的毁灭啊,请问职业操守以及职业准则先学好好吗?
另外,法庭开庭之前你们都不和警察法医做充分沟通,了解清楚案件的证据指向,让证据说话吗?
然后非要搁到法庭上互怼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互相厮杀,这样的故事设定还真是闹太套。
作为检察官,既不尊重别人的职业,更没看出对自己职业的敬畏,更可怕的是还处处有人保驾护航,为她个人的错误找托词,甚至不惜睁着眼睛说瞎话,何德何能啊何德何能!
你的背景是宇宙之神在撑腰吗?!
就是这样一拨完全把各自的工作当做一己私利满足个人情绪需要的人,竟然要改变世界?
这个世界到底上辈子做错了什么,炸了银河系吗?
请你们放着这个世界,让其它专业人士来好吗?
当然,会有人说,编剧也是为了突出人物,难免会有些高于生活的创作,再说演员也是为了露脸以及吐字清晰才放弃口罩等等。
说是怎么说都是能说过去的,但是无论怎么高于生活的创作,请先尊重生活现实,请先把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摆正,请先对每一份职业保持最起码的敬畏,不然真的不仅仅是会教坏小孩子,误导观众这么简单。
更主要的是,不尊重基本生活和职业事实,对现实世界从业人员不有所敬畏和敬重所制作出来的剧集,又凭什么不要脸的让观众认可?!
你的邻居中国已经有很多这样不靠谱的剧集惨不忍睹了,这点上请不要学她。
————————————————————————————————看到现在,只想说,这剧不是整段整段的垮掉,而是整部垮掉。。。。
我看到结局时颇有些莫名其妙,对于韩剧来说这种情况相当少见。
当然我也就同意另外的评论,也许是为了拍摄下一季,当然有没有还是另说。
要说此剧走的是日剧的风格,确实是说得过去。
加上今年韩剧改编了好几部日剧,看样子今年韩剧的潮流就是向日剧靠拢。
当然因为时长的关系,没办法完全做到一集一个,于是添加了一些内容,使得整体相对来说冗长了些。
这里那个老人在家死亡的案例就比较典型,反转过多,虽然如剥洋葱一般,但容易审美疲劳,个人觉得一到两次反转比较紧凑合适。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里添加一些感情线是比较符合观剧习惯的,可是显然编剧没办法完全掌握,造成了颇有些四不像。
当然做为一种尝试还是相对可以的。
作品以法医为主线,检察官警方密切配合的司法剧。
当然案件不一定是悬疑侦破,还包括许多伦理内容,比较上段中的老人死亡以及马科长的儿子的事件等等。
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我想只是由于受众心理不一样,评价才有些偏低,当然缺点还是需要改正的。
否则第二季怕也是没有必要了。
看有人推荐,找来看一下建议忍住想掐死女主的心,忍过俩集,后面就好点,看到男检察官烦人的时候,一定要掐住大腿也忍过去,因为这真的是难得一部女主男二(男检察官)都招人烦的剧。
但是案件案情都挺好看的,就是看解剖的时候别吃饭。
尤其老人那集,哭的不行,每一个案件都有点反转,还是挺惊喜的。
会准备接着看第二部。
更新,看到了第6集,评价不变。
关于女主演技,连三个泼妇大妈和神经花子都不如的感觉。
人设难道只在需要展现的时候,强行突出一波么?
平常时候,各种崩?
不过,女主业务能力低能和白法医的各种怼可能是编剧为了阐述一个个法医知识的插入点,先女主莽撞错一波,白法医怼一波,然后让胖助手官方解释一下,生硬的插入。
宁愿人设崩,也要强行当技术编剧流么?
女主人设都看不清了,情商高?
智商高?
有钱大小姐?
家庭感情不好?
双商体现的各种乱崩,家庭背景体现的生硬违和,整个剧本没打磨还是导演没修片?
现在连逻辑也开始出漏洞了。
感觉不能细看,只了解案件情节就好。
--目前看到第4集。
评价:2星。
之后酌情增减。
怕是很多人前几集不弃的话,在第4集首案结束后也想放弃吧。
郑在咏大叔很适合很较真的人物塑造。
经典电影《率性而活》里就是如此。
女主演员也不熟悉,不过没感觉出彩的地方。
针对编剧来说,其高估了观众的容错心理。
首先,是针对角色的行为。
女主的行为和其人物设定完全不符,作为一个精英中的精英,智商?
跟闹着玩儿似的;专业知识?
没多少体现;除了作为噱头的图像记忆能力稍微有所体现。
其次,剧情设计。
不管是反映检查官阶级的腐败黑暗也好,又或者针对富豪层面权钱通天也罢,一个先手失败的对决无可厚非,欲扬先抑嘛,但是处心积虑调动观众心理去肯定侦破,去认可富三代该被惩罚之后,反手一个莫名其妙的逆转,企图确立国科检白法医以真相为执着追求的形象,和女检察官热血盲目的道德正义诉求,来体现执法者在道德和法律对立时的挣扎选择。
然而反响却是,整段垮掉,白法医形象确立了,但是女检察官形象只留下盲目冲动,甚至,之后,富三代没把检察官告倒?
说好的诬告反坐呢?
逆转来得快,走得匆匆潦草。
单纯拿一个注定失败的案子做教训前车之鉴可以,但是对冲过大的案子并不适合,因为容易产生两极化的口碑。
编剧想当然的结果就是,首案差评,显得潦草。
即便后续完美一步步表现了女检察官的成长也好,国科检的认真负责也罢,失去的那部分观众看不到了。
跟写小说一样,开头看得不爽,后续基本就不关注了。
编剧貌似第一次制作推理悬疑剧,水土不服啊。
要不是男主,这部剧简直就是我有史以来看过最惨的一部侦探?
悬疑?
推理?
电视剧,怀疑编剧是为了打脸韩国的政检机构才设计的这部剧,女主的检察官是靠关系得来的吧,连犯罪现场的保护都不知道么,检察官全是2B铅笔么?
除了冲动就是盲目地只相信自己的直觉,真如男主说的,一个个都是小说家,只会编故事。
一句话白瞎演员和特效了,本来因为郑大叔很期待这部剧的说,呜呜呜……
这部剧就是一会想看一会又没有看的欲望了,女主人设真的很无语😓,男检察官的吼叫声真的让人感觉到很气愤,就并不会有太多的产生共鸣的感觉,感觉导演在人设把控这里没太到位?
最喜欢的就是白法医,虽然总是一副很高冷的面孔哈哈哈。
好在剧情总体是很不错的,每个人的性格和人物特征都很鲜明,演员都很棒棒的!
第10集有感动到流泪😭总体来讲的话还是很推荐去看的!
恕我直言,一群愣是装自己很懂片给这部剧评低分的都是什么心态。
什么女主人设、男二咆哮、逻辑不符等乱起八糟的什么人都有,别拿您的非专业的知识来瞎J8乱吐槽您认为怎样怎样的。
首先,女主人设问题,我不懂为什么你们意见这么大呢?
是女主不漂亮,还是女主不出名?
反观国内那些偶像女明星演技浮夸,那个不是下面一群NC粉疯狂乱吹出来的。
这部剧女主换做其他人,我猜质疑女主人设的要少一大半。
是人都不是完美的,学习好不一定其他方面都好。
谁毕业出社会不是愣头青,搞得出来一定要狠牛逼的样子。
拜托女主是学法律的,不是法医和警察,第一次出现场难免忘记现场规则。
别告诉我书这是基本常识,高考年年有迟到没带准考证的一大堆。
国产法医剧,那个不是愣头青案发现场吐一吐。
这部剧认真看过的肯定明白,案件破案的关键在于法医这边,不是检察官和警察。
女主的人设本来就没有问题,结合女主背景,完全是大家小姐入世未深的样子。
这部剧不用设置成女主多牛逼哄哄的样子,因为她的法律在这部剧没有一点作用,她的存在是用她呆傻白的角色来调剂男主高冷内心的关键因素。
换做正常人设,哪个能接受男主这样的人设。
别和我逼逼,认真看整部剧的人发现男主周边正常人没有一个能真正走进男主内心深处的。
所以女主的人设存在是 有她的价值的。
其次,男2咆哮也有人逼逼,真是厉害了?
咆哮的根本是什么?
剧都不认真看就差评,也就只能看看爱情偶像剧这些了。
男2每次咆哮的关键是在于他认为男主是他杀大哥的凶手,换做您对面碰到您的仇人您能不激动吗?
一个从骨子里一直认为男主是凶手的男2,做起事您指望他经过大脑理性分析?
只有稍微能证明男主是凶手的证据,他都巴不得将男主置之死地。
男2的存在是为了衬托这部剧真正的情节,男主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有吐槽法医不带口罩的,您是法医届的大神还是普通常人呢?
大神麻烦您给出专业依据出来(如果真是大神,我猜您估计忙的哪有时间看韩剧),小白别J8装自己很懂的样子。
麻烦吐槽前问问度娘,网上资料没有硬性说明要带口罩尸检,任何事物都有双面行,带有带的好不带有不带的好。
说不带有毒尸体臭的,就凭那口罩您真想隔断什么呢?
这部剧10分的话,我觉得至少可以拿8分。
我看剧不看人,韩剧从《幽灵》这部剧之起,之后刑侦悬疑的电视剧我追到现在。
排除演员登场很浮夸,剧情前几集真的很枯燥的让我没有看到精彩的,我基本都看过。
韩剧之所以好看的关键在于演员们是真正的用心在拍片,而不是像国内这么商业化NC粉无脑买单。
国内电视剧真正内上榜的有几部,多数是没有几个出名的演员所主演的网络剧能上榜(其中我力荐《毛骗》,这真是我初中看到大学的一部良心剧)。
收回之前说过的话,编剧不行。
补完六集(目前补到12大集),明白编剧要表达什么了,白范法医那句口头禅“不要写小说了”仅仅是对女主说的吗?
不然吧,我更觉得像是对不明真相也不愿去调查真相的网友和旁观者说的,不经过分析调查取证,仅凭自己的想象就对一件事情得出自己的结论的人并不少见,比如网络上的键盘侠。
编剧的故事和套路很简单,给个案子,女主检察官仅凭自己的直觉和自己的想象决定办案思路和调查方向,男主法医时刻提醒女主立足现有的证据和科学的调查,不要写小说,剧情方向和案情的关键决定于男主法医的科学证据,而非女主的“小说”。
如果这剧是以女主为主的查案剧的话就是很普通的剧了,天才女主靠直觉和第六感查案。
明白了吧,与其说这剧是主打男主法医剧,不如说这剧看中查案过程中的科学的证据和客观事实,不侧重查案的第六感或主观臆断,女主和男二当然都是反例。
这剧的剧情可能对于看惯破案的剧的人来说永远是反套路的,因为女主的第六感都是不对的,要靠法医的结果才能决定案情的走向,恰恰说明这剧的中心就是立足于客观证据啊。
虽然女主男二人设“仅凭直觉和主观臆断”调查案子被喷的很惨(这种人也随处可见),可是这剧的视角和破案本来就是不走寻常路,以法医为主,立足科学依据,不“随便写小说”,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比起一堆打着刑侦剧的旗号其实是言情剧的剧来说,这剧的角度和中心简单明确却又让人无力反驳 。
这剧的反转不是为了反转而反转,而是基于现场证物的分析,永远提醒所有人不要写小说。
等看明白后,我觉得编剧没毛病啊,就是前两集写的不好,导致评分太低了,不过也无所谓,就喜欢安安静静追剧。
追下去的动力,一部分来自于剧名logo的底版是指纹印,很好的表达了编剧要说的“不要写小说”。
最后一个案子是以华城连环杀人案为原型 ,希望好好写吧
近期关于法医的剧愈来愈多,而这部剧又结合了检察官和法医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同一个案件。
身为男主角的法医白范医师,常说着要大家不要再写小说了,身为法医的他,看着的是眼前他解剖的这具尸体传达了哪些讯息,在他眼里只看得见事实,哪里有受伤,致命伤是哪个,身上检验出哪些药物、化学物质,尸体上有哪些毒物反应,这才是他更注重的,猜测与先入为主的想法是他不喜欢的。
女主角是一名新任检察官,有着很好的直觉,所以当案件发生时就会自己先编织好办案的方向。
对于检察官和刑警而言,必须要有个方向才好查案,不然就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
只是往对的方向就会变成幸运,往错误的方向就会变成事倍功半,变成耗费人力及浪费时间的办案。
白范和殷烁本质上就是有那么点不一样,所以刚开始的他们也算是冲突不断,经过不断的调和后,殷烁在最后也变得不那么草率的下判断了,更能考虑多一点的可能性。
这部戏也可以描绘出我们的现实生活,那就是大家普遍的只相信自己所想相信的,相信专业这句话说得容易,却不太容易做到,因为当自己已有既定想法,就很难再采纳其他意见,尤其是和自己相佐的意见。
这部戏并没有所谓的大魔王,因为我想我们人活着就要经历很多苦难了,还要有一个活生生又具体的人出来当着大魔王,那么人生也太可怜了。
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具威胁性的呢?
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容易阻挡我们的人生呢?
所以已经有个不可抗力的天然威胁,就不需要个处处阻饶大家的大坏蛋了。
除了因为男主角个性本身太讨人厌,而树敌无数以外,其他基本上没啥困扰。
对我而言,中间除了姜贤大爆走让我有点受不了以外,其余的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人就像花一样,要温柔地对待他们。
」每次看到法医戏都可以用这句话来体现,每具尸体的生前也都是个璀璨的人生,并不会因为死去后就抹煞掉生前的一切。
「死亡之后留下的故事,法医就是倾听这个故事的最后一个人。
」再次想和法医们致敬,因为真的是在做着很了不起也让人敬畏的工作,当然剧中的每位角色都是这样的存在。
最后要来聊聊演员的部分,觉得郑在咏气势真的好强,在剧里可以跟他比拟的好像只有吴万石了,因为完全没有预期到吴万石的出现,所以看到他出现莫名的很想尖叫,突然好羡慕殷烁,有了姜贤这样的前辈,之后又有都检察官这样的首席检察官,真的是身边一堆贵人啊。
饰演车秀浩刑警的李伊庚在里面真的超会打,而且看他的打戏真的是帅出了一个新高度。
而饰演Stella黄的史蒂芬妮·李也是一整个很可爱,这一整部戏的角色感觉都蛮讨喜的。
美中不足的部分大概就是白范和未婚妻的这段吧,后期根本洒狗血到一个不行,不过还好篇幅不多,还算可以忍过去的剧情,除了这段和姜贤大暴走,其余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部分了。
看了检1的前四集,女主消磨了我的耐心,编剧是不是给了她超强的记忆力,就没有给她‘聪慧’的智商。
资料说检察官除了两年见习,还要从事一段时间相关的工作,难道在这段时间,女主就没有学到点什么。
法庭上她就一直在说丈夫虐杀妻子,旁听观众还真配合,女主说一句,就会引起一阵骚动,然后发出唏嘘声,你倒是拿出证据呢?
我怀疑,我认为,用嘴说就能判刑吗?
还质疑法医不帮她,法医看到行凶者了吗,他只是参与了尸检,第四集才看到指纹证据,可笑的是还不是丈夫的。
PS:韩国犯罪悬疑剧铁打的配角,流水的主角,这个施暴的丈夫还出演了最近宋仲基主演的《财阀家的小儿子》、任时完的《追踪者》等。
厌蠢症看着会火大的类型…好小儿科 好玩笑 好窒息 离开国科搜就看不到脑子的水平…
第一季执法人员还没出现大恶之人整体看下来情绪还算平稳,特别是毒检医生和警察这些小插曲能适当调节气氛,第二季整个连轴转,感觉那些人都没休息一样,看剧都想到他们会不会猝死。
对第一集不穿鞋套不戴手套摸尸体超级在意
让我想起了尸骨寻踪
为破案而破案,太牵强
案件倒是挺不错的
前3集,真的…很一般。熬过那哇啦哇啦的三姐姐后,剧情开始越来越上头。
浪费我时间,悬疑剧处处bug。
一般 但还是看了好多天看完了 打发了不少暑假无聊的日子
蛮好看的,很多反转很过瘾。恶人也不一定会受到惩罚,即使你多么地希望他被制裁,但是证据就是证据。很喜欢这种不太俗套的故事,女主一点点成长起来,前期很傻但是忍一忍就好了。首席真的太讨厌了只会大吼大叫,小胖、史黛拉超可爱,烤肉和调酒那里简直绝了,秀浩武力值超强,从来不掉链子!
看过
只看一两集就给一两星的都是智障,这种智障观众不要也罢,这碗白饭我喜欢,两季都觉得不够看。
看到第3集,受不了🤦♀️弃剧了……真的是,美剧才看了,啥呀这是……
女主笨,警察蠢,法医倔。胜在案情不错,改成四颗星。
郑柔美演反派比较合适,不适合演这种傻白甜女主,第一集刚开始太敷衍了,女主各种不专业,后续即便是会变身反转剧情也老套了,本来因为郑在咏才看的,这种类似的剧集不是几年前就有了嘛,MBC是因为拿奖了所以懈怠了吧,看了编剧的代表作之后,哎,连偶像剧都写不好的编剧还是别碰刑事剧了吧!!
E1. 不喜欢女主,故作天真,不喜欢男主,故作深沉,不喜欢剧情,故弄玄虚。 想要坚持一下的,但是实在太难看了。
女主真的又天真又傻还嘴硬,真的是难得一见的让人讨厌。男主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专业知识虽然好可是真的也很让人讨厌。有几个故事倒是写得挺好的。
演的跟闹着玩是滴 女主和男二各种闹 各种喊 各种弱智操作 检察官都没有门槛吗 简直就是闹剧 好像除了男主和他的团队比较正常 剩下没一个智力正常的 还好剧情比较轻松 案件本身也有点吸引力 否则真看不下去
每个案件还是不错的,就是女主人设有点傻!
前三集真的劝退,男女主的人设都一言难尽,但是到第四集之后渐入佳境,男女主的性格缺陷都有了解释,也有了改观,配角也很有看头,性感美丽的stella和总是被欺负的胖胖都好可爱,案子选得也很有社会意义。“人是花,请温柔对待。”这句诗写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