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一个点,警察抓人时十几辆警车,闪着警灯,响着警笛进村,请问你是犯罪分子你跑不跑?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现实中警察抓人肯定会便衣分批进场埋伏吧?
就算是特警支援,也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来吧?
顶多是远离村子集结然后包围村子出入口。
我能想到闪警灯,响警笛的场景只有追捕犯罪分子时才能出现,这么烂的梗怎么还会在现在的刑侦剧里出现。
孟川生和吴正罡官商勾结的渗透算是相当彻底,两边都有自己马仔势力在保驾护航,也就是扫除阻击利益的障碍。
孟川生是自己动手加赶尽杀绝,吴正罡是从公检法包括狱警在内都有眼线,各个层面近乎全面失守,最后不得不由省厅亲自下场指挥。
孟川生让我们看到频繁做慈善或急于立好人人设,却社会利益资源源源不断的企业家,基本上可以断定其黑白通吃,屁股百分之百不干净。
吴正罡作做市领导确实可以打着为城市发展需求而打通一切、为所欲为。
说完大道理再来说剧里的,孟川生为了自己利益警察都敢杀,自己兄弟即便不杀都能挖坑陷害,一边当好人一边举报,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即便最后被法律自裁,也不失为一代枭雄。
有点纠结于可惜,纠结于生在中国这个和平稳定的年代,可惜于枭雄无用武之地,最后只能用在歧途上。
另外有两个BUG好像没交代清楚,就是马晓庐被捕时打手机给老婆说要打扫床底下以及热水器,还以为有什么关键证据,结果后面什么也没交代,仿佛是在拉家常。
在道别时拉没有彩蛋的家长着实想不明白。
还有,卓越拍摄孟川生和吴正罡在私人别墅的对话U盘不是被抓了吗,他是怎么传出去的,那个摄像机有联网的么,去之前也没看到有交代同伙注意查收吧。
要是能传出去孟川生杀他灭口就没意义啊,仅仅只是泄愤说不过去。
而孟川生在海边还不停问他东西交出来,实在不理解。
大眼一瞅,演员阵容靠谱,老潘就不说了,舒适区内的角色,正常发挥就不会翻车。
陈数老师实力+颜值,都杠杠的;果靖林也是个能导能演的主儿……还有孙岩这种黄金男配保驾护航😊唯一的不稳定因素就是蒋导了,这次还导演编剧双持。
且一看作品履历,心凉了半截,廖凡都能折他手里……《他是谁》工伤未愈呢😂
不显山不漏水,但是每一处画面的镜头语言都非常到位,就是二刷三刷也不会觉得烦,而是每一次看都有新的发现,比如开头俯视长镜头下那个头骨状的森林和对比工人发现的头骨,谁看了这个镜头能不被这样直击人心的感觉触动呢?
小人物命运的悲凉感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脏,导演有心了。
导演安排确实巧妙,直接让你知道。
刷完前八集,这剧不太行啊。
第八集,曲江河被下放,众同事不约而同为他送行,这种尽在不言中的送别戏,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当然,观剧感受大家见仁见智,我不否认,会有人对此景热泪盈眶。
我没有被它打动,是因为我很难代入曲江河。
在此之前,他是金川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而他长期穿便衣,工作状态也像是刑警队长的角色,类似于《狂飙》中安欣或者李响的角色。
市级公安局副局长是管理层,他的主要工作应该是队伍建设,而不是扑在第一线。
我也不能自作多情地认为曲江河是新官上任,没有进入副局的工作状态。
毕竟严鸽建议过,曲江河可以转正,他担任副局极可能有一段时间了。
曲江河的业务能力没得黑,但他的级别和工作状态是割裂的。
形象不成立,这就是我很难对曲江河共情的主要原因。
除了曲江河的形象可疑,剧中反派也不够看。
剧中大反派是孟川生,曲江河一母同胞的好哥哥。
正反派之间有深厚兄弟情,这个设定与《狂飙》的设定很相似。
事实上,《消失的十一层》确实像极了《狂飙》。
《狂飙》的正邪对立,就是人情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高启强和法治社会的捍卫者安欣之间的PK。
《消失的十一层》中,曲江河会大义灭亲,与一奶同胞的哥哥孟川生智斗勇,剧中的戏剧冲突和《狂飙》一样,同样是人情和法治的碰撞。
就前八集的内容来看,我们难以get到孟川生像高启强那样,邪恶形象也会有的魅力。
高启强的魅力在于,他作恶是希望高家人过上好日子,家人是他的软肋。
而孟川生的形象更黑暗,更邪恶。
他为了掩埋罪恶,亲手杀死了小舅。
孟川生不具备高启强那种反派角色的邪恶魅力,就是因为他缺少为亲人牺牲的奉献精神。
孟川生对曲江河的好,更像是一种居心叵测的人情投资,而不是一种兄弟间的深情厚谊。
比如说,第五集,六一儿童节,孟川生主动陪伴曲江河的女儿七月。
乍一看,孟川生陪伴侄女是一种善,但这也会让曲江河的父亲形象更加尴尬。
七月就吐槽曲江河,“你还没有大伯了解我。
”
对七月来说,再好的大伯依旧是大伯,再差的父亲依旧是父亲。
她更需要父亲的陪伴。
有个明显的事实是,但凡孟川生真的对七月好,最优解是提醒曲江河,让他回家陪伴七月。
然而,第五集的剧情是,在七月爷爷的提醒下,孟川生才主动给曲江河发信息了,而不是他标榜的打电话。
再比如,七月爷爷需要换心脏支架。
孟川生又是让老爷子住高档病房,又是主动提出用进口支架。
他口口声声标榜这是兄弟情分。
然而,背负着惊天命案的孟川生知道,田江河对他逃脱法律制裁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他对曲江河的投资越多,曲江河被他收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他逃脱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就越高。
就前八集的内容看,曲江河代表的正派形象,孟川生为首的反派形象,两者都难以让人产生共情,《消失的十一层》恐难大爆。
能否让观众产生共情,是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漫长的季节》的导演辛爽改编《坏小孩》,发现原著中张东升的杀人动机是钱。
他改成了张东升为了个人尊严而杀人。
我们觉得为钱杀人会让观众不喜欢这个人物,对他不能产生强烈的共情,人物就会变得很平面。
“影视剧和小说不一样,我们看小说其实是更沉浸的一种方式,但电视剧必须在一开始就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共情才行。
”除了让人难以产生共情之外,《消失的十一层》的叙事效率也不太行。
第一集,卓越和梅雪在野人山发现野人,也在这里发现失踪多年的邱社会偷袭野人。
他们非常关注邱社会的行踪,野人这条线似乎被抛弃了。
卓越智商在线,他应该能意识到,邱社会偷袭野人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野人线被抛弃,完全让人无法理解。
这部剧的时间线,做得非常草包。
主要的时间线有两条,一个是2007年,一个是2013年,然而两条时间线混成一团麻。
第二集开头,鑫发矿业发生械斗,明显是2007年的事,警方的车却是2013年的标志。
械斗发生后,警方通缉邱社会,通缉令上是2007年。
两条时间线搞乱了。
2013年这条时间线,做得也是乱七八糟。
第四集,赵明亮给曲江河发信息,手机时间有特写是2月25日。
这个时间线肯定是错的。
第五集明确提到六一儿童节。
第七集中,曲江河取头骨那天是6月5日。
头骨发现到修复时间是十天,也就是说,赵明亮逃跑被杀的时间应该在5月27日到6月5日之间,不可能是2月25日。
我要认真对待这些时间细节,因为《消失的十一层》本来就强调了时间的紧迫。
曲江河争取10天修复好头骨,孟川生答应停工十天,就是人财两空的大冒险。
一旦头骨事件被揪出来,在2007年9月19日消失的十一层就会重见天日。
我说了这么多,也是对国产悬疑剧爱之深,因此责之切。
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不用太多才华。
时间线的紊乱,足以看出主创们多么不用心。
这些时间细节都是有特写镜头,有些刷剧经验的观众,都能觉察到这些漏洞。
我应该依旧会追更《消失的十一层》,曲江河被流放,明显是扮猪吃老虎,孟川生开始用各种糖衣炮弹,他的拉拢是真的拉拢,我希望是在考验。
否则的话,孟川生的智商也太让人意外了。
最后,求求《消失的十一层》少用一些自作聪明的双关语了。
第八集中,曲江河与孟川生在波涛汹涌的海边钓鱼,孟川生吐槽曲江河,“你拴个铁片子,能钓上鱼来吗?
你以为那鱼傻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曲江河回答他,“现在就流行这种钓法,能不能钓的上来,那就看手艺了。
”这种用弦外之音的双关语,就像“不要抱怨,抱我”这样的土味情话一样,真是让人尴尬死了。
深井之下的草菅人命和新闻里那个衣冠楚楚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看的时候真的惊呆了,不仅是对剧情,也是对导演的巧思。
这样的善恶对比难道不比那些直接的叙述有用的多吗?
导演并不把这些直观的展现给你,而是让你自己去感受那种区别和那种冲击力,我觉得太难得了,要的就是这种言有尽意无穷的感觉。
真的是有些让我意外
【就剧而言,最多值两星(打一星也不过分),但,看在老潘的面子上,给个及格分吧】因为潘粤明的名号看的剧。
之前他的《白夜追凶》真不错,虽然已经想不起来剧情了(主要也没好好看),但犹记得剧情紧凑、设置巧妙,当时观感相当不错。
也因此,对潘粤明极有好感,觉得早些年被婚姻不幸耽误了,如今人到中年开始熬出头了。
后来冲着他也去看过一些剧。
还记得有一部是讲装修的,他饰演一个包工头。
不能说剧不好,但确实乏善可陈,属于有人物的亮点,但全剧不值一看。
当下饭伴侣勉强可以(毕竟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别的剧更烂,还不如看他的)。
总体而言,这部剧比之前的更差一些。
明明只有12集,却两度看不下去——主要是剧情太离谱了。
这种离谱还不同于纯虚构或架空背景的剧集,毕竟这看上去是个现代剧,剧中设定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贴近,可要说写实,我实在是难以想象这年头了,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怎么能以“正义”为名,如此践踏组织纪律。
怕是编剧没有工作或者体制内工作经历,审核人员也没有,才会拍出这么离谱的剧集。
更别提光天化日谋杀了,简直不把天网放心上啊。
也没太好好看,且没看完,未得剧情全貌。
简单记录下剧情吧。
【剧透开始】金川市著名企业合众集团董事长孟川生与当地GA副局长曲江河是年少时有深厚交情的异姓兄弟。
因一封6年前矿难举报信(这个情节我没看到),曲江河带队去合众集团投资开发的人工湖项目边挖掘,找到人类头骨一枚。
工地停工。
曲江河被刻意针对全网黑,仕途受阻但仍潜心破案,每每找到关键人物都被对方先手解决,所有矛头指向孟川生。
(后面还没看到,但我猜差不多是这样)为此曲江河假意投诚,顶住了各方压力取得信任,最终查明六年前真相,也为自己正名。
【剧透结束】参考了豆瓣上的简介,我才发现这居然是一部扫黑除恶主题的电视剧?
如果真是如此,或许到时剧方会以“因为GA内部都是黑警所以主角不得不走非常之道”来抗辩。
问题是,方式方法可以出其不意,组织纪律是不容践踏的,无论什么理由。
而剧中曲江河的作为,已经严重违反了组织纪律(哪怕作为观众我高度怀疑他是为了破案才兵行险着),不合理。
除了明显BUG之外,另一个很影响观影体验的,就是剧情主线的设置——可能是受12集的篇幅限制,剧中人物有限,基本出来一个就是要“承担”功能的,以至于毫无悬念可言。
同时,剧中主要人物就那么几个,从开头就知道某后主谋是谁,且编剧也为观众开启了上帝视角,中途时不时闪回一些六年前的画面。
问题是——这可是部悬疑剧啊,我全程没有悬疑体验啊!
连个嫌疑人都没给我啊。
连GA内鬼都没嫌疑替补啊,找的演员就是一脸反派相啊(第一集我就同猫猫说,看这个人,一定有问题)。
为了潘粤明,忍着看了六七集(中途实在受不了边刷手机边看剧)。
终于在第七集结尾时决定,不看了。
还有那么多想看的书等着看呢,就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质量不佳的影视作品上了。
想想,毕竟潘也只是名演员,虽说有过不错的作品,但毕竟不是流量,话语权不见得有多少,为了养家糊口,工作挣钱嘛,不磕碜。
而且也感觉到,演员在拍摄的时候,其实是看不到全貌的,想了想拍这部剧和拍《白夜追凶》,可能对于主演来说差距未必很大。
毕竟除了剧本,很多其它事项都不是演员可以掌控的了。
但剧本是演员接演之前可以看到的(也不一定,据说有的是边演边写,开拍的时候都没完整剧本呢),如果可以,还是希望以后接一些质量好些的剧本。
以上。
观看时间:202307(中下旬)
淘金原来也是这厮拍的,哎,直接拉胯。
观众当猴耍。
淘金也是云里雾里,到底是谁给他投资,个个也算是好演员,这么就扑腾一下,沉水了。
慎用此列导演,投资有风险,演义要专心。
警察就没有不服从命令的,完全是导演意淫,弄个毛头小子破坏团队氛围,你想当然哈,读书几年,下基层派出所几年,就是块石头,也变成又老又硬,动不动质疑冲动。
孟川生和吴正罡官商勾结的渗透算是相当彻底,两边都有自己马仔势力在保驾护航,也就是扫除阻击利益的障碍。
孟川生是自己动手加赶尽杀绝,吴正罡是从公检法包括狱警在内都有眼线,各个层面近乎全面失守,最后不得不由省厅亲自下场指挥。
孟川生让我们看到频繁做慈善或急于立好人人设,却社会利益资源源源不断的企业家,基本上可以断定其黑白通吃,屁股百分之百不干净。
吴正罡作做市领导确实可以打着为城市发展需求而打通一切、为所欲为。
说完大道理再来说剧里的,孟川生为了自己利益警察都敢杀,自己兄弟即便不杀都能挖坑陷害,一边当好人一边举报,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即便最后被法律自裁,也不失为一代枭雄。
有点纠结于可惜,纠结于生在中国这个和平稳定的年代,可惜于枭雄无用武之地,最后只能用在歧途上。
另外有两个BUG好像没交代清楚,就是马晓庐被捕时打手机给老婆说要打扫床底下以及热水器,还以为有什么关键证据,结果后面什么也没交代,仿佛是在拉家常。
在道别时拉没有彩蛋的家长着实想不明白。
还有,卓越拍摄孟川生和吴正罡在私人别墅的对话U盘不是被抓了吗,他是怎么传出去的,那个摄像机有联网的么,去之前也没看到有交代同伙注意查收吧。
要是能传出去孟川生杀他灭口就没意义啊,仅仅只是泄愤说不过去。
而孟川生在海边还不停问他东西交出来,实在不理解。
有一种强烈的对立感和掌控感,他不用直接像说明书一样的告诉你这个场景发生了什么,而是用那种特别有浸润感的方式去把整个氛围感和情绪给你勾勒出来,让作为观众的我们自己去感受。
我觉得电视剧能做到这种程度是挺难得的,有那种看大片是一帧一帧分析的感觉,能看的出来,导演是拿着十足的精力和用心去拍的这部剧。
还差两集看完,都不知道看不看完了,槽!就跟一开始不知道是屎,一不小心吃了,意识到是屎的时候已经卡嗓子眼了,不知道是吐了还是咽了…想骂人,白瞎演员这么好的演技,导演你良心痛吗?叙事稀碎…服了
看了一集感觉节奏有点慢!追不动啦!
过分相信潘粤明之后的反噬, 白夜追凶2到底还有没有?? 我都怀疑盗墓和烂剧要带着潘粤明一起江河日下了... 这剧一开始搞的有模有样,惊悚吓人与狼共舞, 这最后一集直接彻底摆烂?? 一个搞笑劫匪配上死个徒弟, 查询导演的精神状态.
剧本表演按快消论也不及格。
信息密度确实太低了
盛丽娅下线后可以不用追了
唉,演技在线,但是挡不住整个剧情都存在bug。正方太多视而不见,把所有的破案光环都加在主角身上。还有那个没他正好,存在即不合理的徒弟和他女朋友,唉。。。感觉整体是一部形式重于一切的剧。白瞎了演技了。。。
“说话没个把门的”……这个瞬间变脸绝了
陈数脸塌了 剧情有嗲莫名其妙
导演审美太差,编剧套路太老,演员表演太流水线,还有那个屄记者的角色,怎么做到几乎每个剧都是能一眼看出来是带资进组的角色啊?
看《隐秘的角落》不敢爬山,看《狂飙》害怕吃鱼,《看消失的十一层》再也无法直视烟花了,你们狠人一人一个爱好是吧?
挺好的剧。就是不喜欢用非正常手段来破案。曲可以回避的,大哥的事让别人来解决。拆迁撞人别墅炸人那么多证据警察都找不到啊。马队杀人动机不足。马队就算收钱也可以不犯法,查出来也顶多受贿。卓越死的很可惜,加一星。小说改编没改好,小说里孟和严是姐弟。
卓越的这个角色是最大的败笔,毫无逻辑,现在的编剧和导演不愿意深入思考,一些惯性的设定很让人无语,比如警队新人就一定是无知与莽撞与热血的,为了表现这些设定,导致很多无脑情节没法看
潘粤明+探案扫黑题材,很多老戏骨,演技都不错
回忆来得过于突然
现在破案剧就是必有内鬼跟反派都是好兄弟主角孤胆英雄这不又一个狂飙
剧情很简单 主要还是过程 如何打老虎的过程 亮点在几个配角 丘建设演的真心太好了 变装线人柯也太搞笑了
没看完 感觉很拖沓 说不好哪里不好 节奏或者剧情设置有点随意?但就是很一般
每个师父为了徒弟的安危不惜被误会,每个徒弟却都想一腔热血探寻真相往前冲,果然呀师徒俩还是像的,谁也劝不住谁
第一集开上帝视角,我还想着后面该怎么演呢,是我多虑了,这一案接着一案的一直在深入,倒是我的脑子有点跟不上了,再看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