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意还好,就是拍摄有点差,后期制作太烂了,恐龙做的好假、背景什么的都做的好假。
出现问题竟然没有人专职看护客户,最后还要找客户在哪里,这是这样的公司会出现的问题吗?
其他人都是有经验的,那么可能出现问题的人,更有可能是客户,那么更应该首先看着客户才对,这点意识都没有吗?
改变从基础的开始,不应该啊,假如说原始的一些东西改变了,那么高等的物种由于都是在原始的基础上后期进化来的,改变应该最先体现出来,并且改变会非常大,而基本的东西,由于和原始时期差不多,所以改变应该表现的不明显才对啊。
最后人变成大头鱼了,猩猩变猩猩蜥蜴了,蝙蝠变吸血鬼了……
有时候,对于一部电影的口碑和感觉是很奇怪的事情,明明是一部中庸的电影,但是观影的感觉就是非常恶劣,似乎一直要到很多年以后回头重看,才会发现其实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A Sound of Thunder是两年前看过的,当时觉得就是非常差,评分也一只只有一星,但是最近在电视上断断续续重温了一下,然后又看了很多的恶评之后,突然慢慢对这个电影不那么憎恨了。
有时候,恶评的来源不过是期望过高,我承认很多时候把一些并不真正罪大恶极的电影乱棍打死仅仅源自一种叫作受骗上当的感觉。
纲子说:“你偷我不要紧,这是你的能力;但是你不能侮辱我的智商。
”当一部电影的预告中仿佛有《蝴蝶效应》+《世界末日》的综合剧情,再加上本·金斯利,不难让人浮想联翩,但是看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我对于金斯利美好的回忆还停留在《甘地》的时代,已经忘记了爵士本人已经到了可以为片酬牺牲一切的年纪了。
不知道究竟是编剧的才能匮乏还是影迷的水准越来越低,现在更多标榜着有关未来的思考的电影,最后都变成生化危机或者恐龙危机,本来如果你好好说,承认自己不过制作的是一部有诚意的B级片,那么我起码也会出于对创作人员的尊重,打上“还行”的评分,但是你越是NB哄哄,结果还不是把自己的招牌都砸了嘛。
比较搞笑的是,这又一次演绎了蝴蝶效应。
和小小蝴蝶扇扇翅膀引起的气候危机不同的是,未来的人们,在发明了时空穿梭机后破坏了自然规律。
美国人确实是想得开,会开旅行社让人们去白垩纪猎杀恐龙。
本来会灭绝的死了也就算了,当一个傻兮兮的旅客踩到了远古的一只蝴蝶(极有可能是第一只><)现代的物种都发生了倒退。
从气候、植被、微生物……一步步到有机体到人类,因为一只蝴蝶,6500万年后的现在都在一波波发生了改变。
数目盘结在楼宇间,长着猩猩脸和獠牙套着巨型蜥蜴身体的古生物出现,长着猪脸的大蝙蝠,还有大黄鳝,真的是凶猛的怪物=0=然后最最搞笑的是,在男主角穿越回去保护蝴蝶时最后一波到来,女主人公变成了蓝色的人型鲶鱼……恩,没错还眨巴眨巴眼睛的。
这真TMD的搞笑,差太多了吧?!
蝴蝶没了,猴子总归有吧?
怎么变成鲶鱼了?
今天看了个电影,《雷霆万钧》。
“我不看科幻片好多年”,……,嗯……这么说是有点傻呼呼的。
其实是别人看的时候我凑了个热闹而已。
看了一阵子,觉得这样的情节怪眼熟的,好象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过这样的小说。
尤其是那只蝴蝶出现的时候,关于描述蝴蝶效应的科幻故事好象经常拿蝴蝶来说事……我不太能明白是为什么,太没创意了也。
看完了以后在网上查了查,果然是改编自一篇我看过的科幻小说,《时间狩猎》,以前在《科幻世界》上登载过的。
哼啊,我的记忆力似乎没有衰退到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的地步吧。
个人印象比较深的两个情节,一是那个黑人快被一群怪物(?
我不太确定那是什么,也许是狒狒或者猩猩的变种?
)包围起来,他知道自己会死的时候说的那一段独白,关于家乡的:“……满天的星星在闪烁,……,我有七个妹妹,每个都很乖……”我比较喜欢在紧张的剧情中穿插的一段一段充满温情的对白。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里汤姆·汉克斯在一个塔楼里和士兵说过的自己的家,再比如《角斗士》里马克西穆斯和Emperor(我不太肯定这个词该什么翻译,是翻成“皇帝”么?
)聊到的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曾经有个人告诉过我,那叫桥段。
他当时站在雪地里微笑着对我说:呵呵,你总是这样,不时就冒出来一些桥段,让我乱感动的。
我已经忘记了他说这段话之前我跟他说什么来的了,当时我傻傻地问他:什么叫桥段?
他又笑,跟我说这个词不太好解释什么的。
其实后来我也没有去认真地查过什么叫桥段,只是现在想起来大概这样的情节就是所谓的桥段吧。
这是一些题外话,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会忘掉这段站在雪地里的对话,可是这是我所不愿意的,我想保留一些关于和我说这些话的那个人的一些具体而微小的回忆片段。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为什么这些科幻片里那个因为受伤而独自留下来以性命断后的人都是黑人?
以前看《最终幻想》里也有类似的剧情,为什么做牺牲的一定是黑人呢?
是因为想让黑人去死还是觉得黑人具有一些崇高的品质?
我不是太明白编剧和导演的心理。
另外一个情节是最后一个时间波袭来之后,城市里一片死寂,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似乎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过,那些楼房和盘踞在上面的像原始森林一样的植物。
然后镜头慢慢推进,那个10秒之前还在操作电脑把同伴送回古代去修正错误的女博士已经变异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生物,对着镜头眨着一双迷惘的眼睛。
不太明白,类似关于时间机器改变过去或者由于其他一些科学手段从而影响了进化的故事中,变异的物种总是比人类先进,或者至少是占优势吧。
发明了时间机器或者其他高科技设备的人类在这些变异物种的面前显得多么的弱小和无奈。
我不太能理解,即使是物种进化改变,至少生物在整个食物链里地位的高低也应该是不变的吧……Sorry,也许我有点语无伦次和词不达意,我的中文似乎还是太匮乏了。
我的意思是说,经过整个世界的物种变异以后,处在最高级地位的人类,进化之后不也应该还是最高级的么?
为什么所有的科幻故事都不是这么写的?
即使最后一个时间波过去了,人类终于得到变异,得出的结果却是那么丑陋和愚笨——丑陋是和那些变异的猩猩比较而言,至于愚笨,是因为这种生物迟缓的行动要用来说明这是一种智慧生物实在是太没有说服力了。
还有一点,变异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怎么会是时间波那样一阵一阵地突变呢,应该是常年积累的吧,换句话说,应该是那些使用时间机器的人回到现实之后应该马上就发现周围的环境已经大变了。
硬伤啊硬伤……为了表现电影的震撼力,搬上银屏的科幻小说总是被改编得硬伤不断。
最后三点,一、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科幻片都是灾难片?
就不能多一点像《E.T.》这样美好温情的电影吗?
二、为什么所有的科幻片的取材都这么雷同……没有新意。
即使有介绍说“这一次影片所描述的并不是什么机器人暴动、怪兽进攻、异形伤人等的故事”,可还是逃不过我熟悉的范畴。
三、电影的海报做得……背景不错,可惜那只蝴蝶太丑了。
即使要说明蝴蝶效应,拜托,找只好看的蝴蝶好不好。
小说里对那只关键的蝴蝶可是这么形容的:“一只蝴蝶嵌在泥里,闪着绿、金、黑三色的光,极其美丽”。
在此提出一点小小的,没有人能听到的抗议……
我就没有看过原著,所以看电影时,故事情节很引人入胜,世界的改变,居然会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小差错,简直难以想象。
举个例子:早上你起床时,打了一个小喷嚏,刚好喷到一个蚊子上,它扇了两下翅膀后掉到蜘蛛网上被吃掉了,几十万年以后,有天人类发现他们的生活突然发生了很奇怪的变化,科学家查来查去,原来是你的喷嚏打死了这个蚊子,而它,刚好是生物链上影响变异和进化的那一个特殊角色,所以才会引起那一系列恐怖的连锁反应,一个蚊子决定一个世界,可以想象吗?
至于影片本身,演员、演技、特效……就一个字可以形容,烂。
当然,这些和小说作者无关,假如你还没看过电影,推荐看小说原著,看这么烂的片子都觉得小说是无与伦比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说服力呢。
开始的时候杀了蝴蝶,所以时间波一次一次地改变了世界,那为啥后来再回去,一下子一切就都变回去了?
既然是时间穿梭,那必定是有平行时空的,平行时空又怎么能一波一波地改变?
时间错乱,所以一切是皆有可能的原因吗?
当然,时光穿梭的故事以现在的逻辑来推理怎样都是有疏漏的……而且重点不在看那个穿梭本身。
同时,他咋就一下子最后穿梭去了远古还一下子消失?
他在顺着时间往回走去找那次的事件发生处吧?
那也不能说消失就消失吧?
我还是想要逻辑……困惑……
这部片子就是玩特效的,其实最初的规则就站不住脚,说什么杀掉一只怪物可能导致系列的问题,那每次他们猎杀的那头恐龙为什么就不能导致灾难呢?
虽然可能有种种原因,但是影片没有说清楚,是不是先杀掉那头恐龙,然后再监视时间波观察呢?
真奇怪!
换一种讲法,就算什么都没有做,利用虫洞回到过去参观就不会对未来造成影响吗?
还有一个问题,时间被改变以后他们不是遇到火山了吗,据说是几分钟之后这里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计算一下,以蝴蝶的习性,它会不会一直飞出火山爆发的范围?
无聊的特技游戏,看了没有印象的东东。
时间旅行的科幻题材只是表象,影片的卖点在于时间旅行的差错所引发的生物变异,产生形形色色怪兽带给主人公屡次有惊无险的磨难,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刺激。
史前的些微改变就会改变整个地球生物的进化历程,这个概念不难理解,蝴蝶效应嘛。
可是偏偏这种影响不是沿着进化的链条传导,主人公们回到了仍然正常的现代社会,只是情况在一点点地变糟,影响竟然是攒到主人公生活的年代一波一波地来袭,片中美其名曰“时间波(time wave)”。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主人公们历尽苦难,想方设法回到了事情发生的现场,纠正了那个差错,结果当然是主人公挽狂澜于既倒,擎大厦于将倾,世界重归和平安宁。
我只能说,编剧们的想象力实在贫乏得可笑,借用一个科幻题材的外壳,编着编着就跑到怪兽题材上去了,因为它们的张牙舞爪不需要科学上的严谨和逻辑上的合理,只要够刺激,能让观众吓一跳就够了。
可即便是影片最大的卖点——那些怪兽的特效做得也水平不高,与其他美国大片比起来简直可以称得上拙劣。
这种要深度没深度,要特效没特效的影片,在imdb上被打了3.8分一点都不令人奇怪。
我为逝去的90分钟一哭。
买的时候只看到了简介,后来上网一查看到被网友推荐为十大烂片之一,心想不会吧,拿出碟一看,果然大烂片。
特效做的很差,不知道导演看过侏罗纪公园没有,人家的恐龙比你的逼真多了,关于未来的场景很明显有电脑拼接的痕迹,一点都不逼真。
故事情节异常的简单,而且非常不严密,关于那些大怪兽一点介绍都没有,莫名其妙的各种怪兽就都出来了,也不知道那只蝴蝶怎么搞得就变成了这样。
除了玩心跳以外真没别的优点了,唉!
刚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挺想写点什么的,不过总是被其他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这次集中火力,和《百慕大》一起搞定。
《雷霆万钧》的故事源于科幻名家雷·布拉德伯里的一部科幻短篇小说《时间狩猎》。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2054年,科技足够发达,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已经可以成为商业行为。
在一次“回到过去进行狩猎”的行动中,一只被踩死的巴西蝴蝶改变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程,一次次的时间震荡把现代社会终于改的面目全非。
总的来说,电影做的中规中矩,特效达标,剧情达标,演员的表演也达标。
不过也只是达标而已。
看到不少网站对这部电影的介绍里都有这么一段:“之所以推迟首映时间,主要的原因而是影片后期的特效制作一直不能让导演和投资方满意”,挺想笑。
看过电影的人,想必都对电影前半部分的特效印象深刻吧?
连我几个不怎么看过科幻大片的朋友都觉得效果忒假,我不知道已经被这几年的视觉效果轰炸的麻木的影迷们会有什么感觉。
不过电影的后半段,效果还不错。
对得起8千万的投资。
如果具备了回到从前的能力,如果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可以不改变既存的现在?
如果在过去做了什么,又会对既存的现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命题够常见,但也够生命力。
就好象“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向哪里去?
”一样,似乎永远不会有答案。
这部电影比《蝴蝶效应》更接近“蝴蝶效应”的原本概念,有意思的是,更用一只被踩死的“巴西蝴蝶”来引出故事。
对于如何表现因蝴蝶而起的变化,电影用了海啸一样的时间巨浪。
看过了《雷霆万钧》和《百慕大》,很自然的把2部影片中的时间波联系了起来。
真的是很象啊。
同样是如墙一般的高大,如海啸一样的势不可挡,如水一样的透明;同样是席卷之后,场景都有了匪夷所思的变化。
电影中扮演队长的爱德华-伯恩斯,我刚看见他的时候,还以为是本.艾弗莱克。
这 2哥们脸可真象。
当看到第一波时间震荡过后,女科学家说“时间波”会一波一波逐渐改变现实世界,并由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过渡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金刚》里金刚和恐龙搏斗的场景。
如果把金刚和恐龙拼合到一起会是啥样呢?
没想到后来居然真的出现了猩猩和恐龙的结合体,灵异啊-___-||
当时被“蝴蝶效应”的译名骗去看了,感觉还行,物种的进化方向很有想法
内容不错
真•蝴蝶效应,这么好看的片没想到评分这么低,至少故事很新颖。
小时候很喜欢
这五毛的特效。。。可惜了这剧情了
补标,小时候在点播台看完还做了噩梦
这个...我觉得主要还是理解蝴蝶效应,对特技神马的就不要高要求了o_O
本来很有创意的科幻。情节铺的烂
一只蝴蝶造成这么大影响,问题是杀那么多次恐龙你敢说恐龙死的时候没有压死下面什么鱼啦啥的?
构思很好
小成本的大制作,剧本不错。
地球发展史的蝴蝶效应,场景逼真但剧情过于单调
动画太渣,技术粗糙,故事混乱,像是七八十年代的片子,浪费了一个可能成为经典的题材,精雕细琢加以改编翻拍的话应该会有惊喜。
看的睡着了,不过时间波的概念很喜欢,一波一波的变化
浪费时间 以后看电影前一定要看豆瓣评价
被粗糙的CG毁了
跟原著的距离太远太远
剧情好简单~
放在20年前或许还行。做得太假,部分走路镜头明显就是背景植入。本.金斯利接的烂片。
21世纪居然还出品这种依靠后期拙劣PS制造视效的劣质品,尽管有本金斯利却无时不刻山寨感,甚至令人产生某种利用电影洗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