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补充一下,这个应是用圣经里末世四骑士的典故,一般视这四个骑士所代表为: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1887 by Viktor Vasnetsov. ''When the Lamb opened the fourth seal, I heard the voice of the fourth living creature say, “Come!” I looked, and there before me was a pale horse! Its rider was named Death, and Hades was following close behind him. They were given power over a fourth of the earth to kill by sword, famine and plague, and by the wild beasts of the earth.'' (Revelation 6:7-8)翻译大概是:"羔羊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的声音说,你来。
我就观看,看哪,有一匹灰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间也随着他。
有权柄赐给他们管辖地的四分之一,用刀剑、饥荒、瘟疫、地上的野兽去杀害人。
"同一个典故,看过 The West Wing的可能也有印象,第一季里印巴冲突英国奇葩外交官Lord John Marbury的那段:
同步看完了这部根据阿婆小说改编的BBC迷你悬疑惊悚英剧:《白马酒店》,一般,3.5星,剧情太拖沓,推理色彩太弱了,最后结局的反转也有点装神弄鬼,这部剧有点《七宗罪》和《恐怖游轮》合体的感觉,但是剧情上太勉强了,不如同样是阿婆小说改编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等经典!
该剧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讲述一个死去女人的鞋子里发现了一串奇怪的死亡名单,名单上的马克决定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为此他来到了一座“白马酒店”,传说那里有会巫术的女巫!
我把两集新剧《灰马酒店》和《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五季的《白马酒店》一集(最准确的翻译是灰马)连在一起看完,仰天大笑出门去,前者简直就是一坨不可描述之物。
这部迷你剧笑死我了,你猜它讲了什么?
(1) 古董商男主第一任妻子在洗澡时身亡,之后他便娶了第二任妻子,同时和一个继承巨大遗产的酒吧女郎保持不正当关系。
一番云雨之后,次日早晨醒来发现该酒吧女郎猝死,有掉发症状,且洗手池里死了一只老鼠。
同时,戴维斯小姐被人发现横尸街头,也有掉发症状。
(2) 警局在戴维斯小姐鞋内发现一张写满人名的纸条。
五金店的奥斯本先生和男主同时被传唤并就此相识。
男主前往戴维斯小姐原住处发现了掉落的头发和一张关于马奇迪平村的传单(前任妻子也有,还记录了维纳布斯先生的名字)。
男主去了马奇迪平村,看见了一块写着“The Pale Horse”的牌子。
(3) 男主次日在车头发现了稻草人(corn dolly),并去探访教子大卫的姨妈。
之后,奥斯本先生到访告知那是死亡名单,并透露马奇迪平村有女巫,还引用了圣经中关于“A pale horse”的一段,引起男主恐慌。
奥斯本先生说了一句(后来很重要的)话,“名单上的人除了你、我、大卫的姨妈,其他人都死了。
”(4) 男主与妻子心生芥蒂。
警局发现了身亡多日的酒吧女郎。
次日,男主与妻子去马奇迪平村观看女巫仪式,遇见了维纳布斯先生,看见了角落里的三个女巫。
之后路过女巫家,女巫提到了男主前任妻子的长相,这令男主以为是现任妻子与女巫打过交道。
(5) 酒吧女郎之死见了报,同时大卫的姨妈猝死。
当天,男主又发现了车头有稻草人。
奥斯本先生也收到了,男主更慌了。
(6) 在马奇迪平村,维纳布斯先生告诉男主,女巫曾告诉前任妻子自己将在秋天另娶。
男主因此对女巫愈加半信半疑。
尤其是趴在树丛里偷窥,女巫们却忽然转头时,男主更慌了。
(第一集完)(7) 妻子怀疑男主有染,矛盾加剧。
男主前往酒吧女郎家,见到了她妈妈,并利用“The Pale Horse”这个名字套出了女郎妈妈曾求助女巫杀死女郎一事。
(8) 奥斯本先生告诉男主大卫曾去“The Pale Horse”寻找女巫帮忙杀死姨妈,并暗示了财产继承的动机。
(9) 男主与妻子矛盾愈演愈烈。
一起参加姨妈葬礼时又见到了角落里的三个女巫。
之后的招待会上,大卫摊牌自己的确找女巫杀死了姨妈。
男主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怀疑是现任妻子由爱生恨、让了女巫准备杀死自己。
(10) 男主噩梦连连。
第二天他在车里发现死兔子。
他向奥斯本先生表示自己很肯定是妻子干的。
奥斯本先生怂恿他去烧死女巫。
之后警长来访,对前任妻子的死亡提出质疑,表示男主有杀人嫌疑。
(11) 男主深夜前往女巫住处,转而求女巫作法杀死妻子和警长。
透过男主的记忆,观众得知男主杀死前任妻子的事实。
(12) 男主回到家,将昏迷的妻子送进医院时,发现警长七窍流血、命不久矣。
(13) 男主回家开趴(此时剩下17分钟),忽然由“前任妻子幻象+酒吧女郎家的死老鼠+奥斯本先生那句话”,恍然大悟,前往五金店对质。
男主发现了前文死者的客户记录和稻草人制作指南。
这时奥斯本先生现身,主动花了7分钟讲述了一切杀人过程。
但他因激怒男主而被打死,五金店被焚。
(14) 男主开心回了家,妻子在医院醒来,并见到了病房里的女巫。
男主看到了报纸上自己的死讯,并见到了前任妻子的幻象。
完。
可笑的点在于,营造了以神秘的稻草人、诡异的假面游行、砍稻草人头颅的祭祀仪式、女巫算命和降神会、出现死者幻象的噩梦为表征的惊悚甚至灵异气氛,给人一种编剧将要讲述一个类似于或《招魂》或《驱魔人》或《柳条人》或《碟仙》的故事,结果就放了个动静很大、虚无缥缈的屁。
我不拿原著作比较,单纯讨论这两集。
自洽吗?
第(7)点中,“The Pale Horse”在第一集只出现了一次,即男主去马奇迪平村看见了那块牌子;圣经原文中的“A pale horse”在与奥斯本先生的对话中被提到;男主在第一集中路过女巫家也没有提到“The Pale Horse”,结果第二集男主就跑去了酒店女郎家利用“The Pale Horse”套了她妈妈的话?
果真是“横竖一张嘴、故事全靠编”。
男主怎么知道“The Pale Horse”和女巫有联系?
男主怎么会想到是女郎妈妈贪财杀人?
一点前情都没有。
请记住,奥斯本先生故意引导男主而透露出继承财产这种动机在这之后的第(8)点。
第(13)点就叫反转?
前面100分钟什么都不提,闪现一下死老鼠,男主就想到了“老鼠药”?
闪现一下那句漏嘴的话,男主就锁定了凶手?
灵光一闪的男主还连撬了两个锁,顺利发现了账本?
接着奥斯本先生跳出来解密了7分钟???
试问,这种“剧里从头到尾都在杀人->主角一点探索都没有、行动了一下就找到了凶手的账本->凶手冒出来说你答对了->剧终”的故事,有什么观看意义?
这两集里头,男主连1)女巫2)戴维斯小姐3)五金店奥斯本先生4)维纳布斯先生这四类角色之间的关系,一丝一缕都不能挖掘出来,更不用说对于杀人动机和作案手法的猜测了。
他压根就没有。
全靠凶手独白。
唯一优点在于稻草人的诡异,但直接找个上述的惊悚片恐怖片女巫片岂不是更爽?
第(14)点显然是自以为是、故弄玄虚、编剧自己也解释不通的所谓“多重结局”。
恕我直言,所有的不能把案件本身逻辑讲明白、全靠观众脑洞大开才能勉强闭环的破案类故事,都是在耍流氓。
例如女巫的设定是根据茶叶和塔罗牌算命、接生接骨、治风湿气喘(剧中原话,事实上从奥斯本的讲述中可看出这是三个有正义感的女巫,她们不杀人,因为会下地狱)。
那么这三个凡人是如何想出现在哪儿就在哪儿的,一会儿在姨妈的葬礼,一会儿在妻子的病房里?
不得不说编剧在但凡和主线故事不搭边的细枝末节上都要颇费心思,连女巫的设计都想政治正确:不同人种(黑人白人和吉普赛人),不同年龄阶层(女孩阿姨和老奶奶),不同形态特征(高低胖瘦各有)。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两集的人物存在意义:男主:被骗得团团转(有损失吗?
没有……奥斯本骗着玩的……)妻子:被怀疑情杀(有反作用力吗?
没有……直接中毒躺床然后苏醒……刺针头剪西装做饭买果酱,为了满足闺怨的噱头)警长:被中毒身亡(有破案进展吗?
没有……被杀是因为奥斯本猜到男主要去求女巫杀人)女巫:行走江湖,混口饭吃(对剧情没影响,没了她们,奥斯本照样可以找人扮演伪黑魔法这个角色)奥斯本:故意误导男主+下毒+现身解密(当然,编剧连奥斯本怎么给酒吧女郎、男主、妻子、警长这三个下毒的,都解释不清,更不用谈如何解释妻子和警长刚刚好在男主从女巫家中返回之后同时毒发这种巧合了)大卫及大卫妻子:挑拨离间男主夫妇人物角色比《马普尔小姐探案》的《白马酒店》一集少了很多,却没有一个角色在对破案方面有任何帮助,没有一个角色有其存在价值,人物变少,故事变长,情节变狗血。
Sarah真的更适合《回家的诱惑》《回家的欲望》这种。
我觉得这大姐改什么都能改成Eastenders。
一定要有几个人互相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一定要有狗血家庭伦理剧成分,一定要有事没事故弄玄虚一下。
这种风格去拍肥皂剧也就算了,BBC居然让她一口气改了5部阿婆的小说。
阿婆小说那种表面波澜不惊实际暗潮汹涌的内涵全都被糟蹋了。
结果就是口碑一部比一部差算了不说了,回去复习ITV的波罗系列洗洗眼睛去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推理小说女王,与英国的阿瑟·柯南·道尔、日本的松本清张三人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
她的作品惊悚悬疑,环环相扣,堪称推理的极致,不到最后一刻永远都不会让你看清事情的真相,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阿加莎·克里斯蒂从《无人生还》、《控方证人》,到《无妄之灾》、《ABC谋杀案》,每年坚持将阿婆的一部作品翻拍成迷你剧,几乎成了BBC的传统艺能。
特别是《无人生还》与《控方证人》这两部剧,无论是还原度,还是从本身的质感,质量都非常上乘。
《无人生还》英剧版,讲的是在一个孤岛上,被邀请的十个人接连被杀;却始终找不到凶手,最终无人生还的故事。
而今年BBC拿出的作品,则是2月9日与亚马逊一起合作播出的英剧《灰马酒店》。
灰马酒店THE PALE HORSE
这部剧改编自阿加莎的同名悬疑小说。
虽然《灰马酒店》这部作品,在阿婆众多有名的著作中其实并不出名,但它所具有的那独有的作案手法以及玄学诡异的氛围都是首屈一指的。
剧集一共两集,短小精悍,内容紧凑,剧本依旧还是由《无人生还》《无妄之灾》的编剧莎拉·菲尔普斯(Sarah Phelps)执笔。
故事开始于1961年,男主马克·伊斯特布鲁克(Mark Easterbrook)是一位古董商。
一年前,马克的第一任妻子黛尔芬意外死于浴缸之中,他变成孤身一人。
但他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中多久,就迎娶了自己的异性好友赫米娅。
(呵,渣男)虽然赫米娅非常爱他,将他的生活照顾得面面俱到,可「渣男」马克似乎对她并没有什么感情,甚至还在外面又找了一个情人。
马克的情人托马辛娜·塔克顿(Thomasina Tuckerton)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叛逆白富美。
由于对自己的继母非常不满,托马辛那一气之下就从家中搬出来,在夜总会做舞女,这在当时还登上了报纸头条。
头条:名流女继承人丑闻,从高贵之家到苏豪区裸女酒吧这天,马克如往常一样与自己的情人幽会,接她下班并在她的家中留宿。
可早上醒来,昨晚还生龙活虎的情人,竟然已经死在了他的身边。
连头发都根根脱落了,不知道死了多久。
猝不及防的一幕袭来,让马克顿时惊慌失措,他赶紧清理掉了所有自己来过的证据,装作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离开了现场。
回到家后,他丢掉了自己那天穿着的那套西装,并对妻子撒谎说道,他在路上不小心撞死了一只猫咪,隐瞒了自己的出轨行为。
马克原本以为事情就会这样平息下去,却没曾想到,警察居然找上了他。
只不过他们不是因为托马辛娜的死找来,而是因为另一个女人——杰西·戴维斯。
两个小孩发现,这个名叫杰西的女人死在路边。
死者身上没有被谋杀的痕迹,但奇怪的是,法医在检查尸体的时候,在她的鞋子里发现了一份名单。
这张名单上写满了名字,可其他的都是姓氏,只有男主马克·伊斯特布鲁克写的是全名,并在名字后打上了一个问号。
名单的意义不明,但背后似乎又有着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因为在这个名单上可查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已经过世了。
于是警察们决定从这个名字最准确(并且还活着)的男主马克下手。
马克却表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个杰西,也不知道名单的意义是什么。
整个名单上,他感觉自己比较熟悉的名字,也就只有自己的教子大卫·阿丁里(David Ardingly)与情人托马辛娜了。
但是他隐瞒了有关自己情人的事,只告诉警察,他认识叫做阿丁里的人。
审问结束后,马克回到店里,遇到了前来找他的奥斯本先生,后者的名字被写在名单的最后一个。
奥斯本拿着一摞报纸告诉马克,他发现了名单的秘密——原来,自从被警察叫去警察局之后,奥斯本就围绕着神秘名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是一份「受害者名单」。
根据报纸上的讣告显示,名单上所有的姓氏都有相应的人去世,虽然大家都是因病去世,自然死亡,但奥斯本却认为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巫术的力量。
他告诉马克,传说有三位女巫住在马奇迪平的「灰马酒店」,她们有着强大的能力,不仅为人算命,也为人做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灰马」一词,出自于《圣经》中的末日四骑士。
其中白马骑士代表瘟疫、红马骑士代表战争、黑马骑士代表饥荒、灰马骑士则代表死亡。
马克并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巫术,但他对这份名单也有些忌惮,毕竟他曾亲眼见证了情人托马辛娜的死。
名单上,还剩下阿丁里、自己和奥斯本的名字。
虽然还不知道问号究竟代表着什么,但马克依旧感到有些害怕,于是他将名单的事情告诉了自己教子大卫,提醒他注意一点。
大卫却不以为然,认为这可能只是某人想要敲诈他们这些有钱人而设下的骗局。
出乎马克意料的是,几天后,大卫的姑妈突然心脏病发去世。
原来名单上的阿丁里并不是指大卫,而是指大卫的姑妈克莱门茜·阿丁里(ClemencyArdingly)。
可明明前几天,马克去拜访她的时候,她还十分健康,只是脱发有点严重,为何短短几天就突然过世?
名单上又死一人;这下,马克坐不住了,他赶紧前往杰西的住处寻找线索,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名单的蛛丝马迹。
而在杰西的住处,他发现杰西与死去的托马辛娜、克莱门茜一样,都有着非常严重的脱发现象。
而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一张前往马奇迪平的车票。
这张绿色的车票,在他前妻的遗物中也有。
也就是说,一年前,他意外死亡的前妻,可能也曾去过马奇迪平这个神秘的地方。
似乎所有这些围绕着马克的死亡事件,都与马奇迪平这个地方有关,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邪恶力量?
为什么名单上的人,一个接一个的自然死亡,难道这真的是女巫们巫术的力量吗?
• • •
《灰马酒店》的第一集就将所有的谜团全盘托出,四个女人的神秘死亡,构成了本片的开端。
与《无人生还》一样,整部剧没有侦探;而是以男主马克的视角,向我们展现整个故事,并让观众跟随着他渐渐探索出整个事件的真相,代入感极强。
并且,这一部也延续了阿加莎改编系列那精致厚重的质感,BBC的服化道真是没得说!
唯一有点缺憾的部分就是,本片与原著差别太大,改动太多。
可能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编剧删去了原著中很多的人物和细节,男主马克的性格与设定也有很大的变化。
不过这并不影响本片的观感,因为剧中的核心诡计与原著基本没差,这一点让那些没有看过原著的小伙伴也能愉快食用。
阿婆作品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以及那严谨自洽的逻辑推理。
巫术杀人什么的,当然不可能。
本作《灰马酒店》与原著一样,都是非常经典的古典推理(逻辑至上,以推理解谜为主的推理作品)。
剧集的第一集其实就已经将最重要的逻辑漏洞与伏笔展现在大家眼前了,机智的小伙伴想必认真思考一下就能推理出真相。
你,找到凶手了吗?
酒瓶新酒,因诉说对象的情境在每个时代里的变化、观点不断地变化,由此经典作品会不断地适应、变形、投射、再生、传递,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由此麦克白原是武将、也是黑帮一代目、米其林厨师,但“僭越”的主题不变。
本片的改编也是,婆婆“爱与罪”的主题未变,淡化了冷战背景(但是保留了工具——铊),回望了故事年代里女性的”社会身份”——性工作者(悲惨)、主妇们(绝望)、未婚老妇人(被妖魔化)——的有限“选择”。
寓言里的富有阶层同步于帝国缩影兴衰,整个的“帝国”发家史被装饰品暗示原始财富累积自“日不落”时期。
改编也取消了婆婆的软暴力“特权”——属于女性的——投毒。
整个影片都是在清算自家历史的“罪”、时代里的个人的“罪”——自私、不节制的欲望,期许“叫醒”当下那些沉湎于过去“帝国(男权)神话”里的人,通过赫米娅的“死”而复生、通过“超自然力”的惩罚,而不是“僭越”情感的理性——法律。
#有剧透,想读阿婆《无尽长夜》的不要看这篇#前几天看了最新版的《灰马酒店》,直到看完都没确定我究竟有没有读过原著……当然,阿婆的作品被各种改编并不稀奇,连通篇都是一个杀人犯的喃喃自语的《无尽长夜》都能被编入马普尔小姐系列麾下,那么,the pale horse多掺点故弄玄虚就……不行,还是挺费解的😏说起来,前阵子看的《利刃出鞘》也很阿婆风:“甜甜圈”的意象好似波洛常念叨的拼图碎片,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片尾布兰科侦探那句“voilà~”,简直就是波洛附体了。
「昔日的罪恶留下长长的阴影」是阿婆善用的动机推导笔法,十分曲折动人,因此被《灰》剧改编借用进来,倒也不算出人意料。
然而,阿婆作品中最为经典动人的「人性的暖光」,在由原著改编的该剧中却几乎隐没了,反是在致敬片《利》中成为毋庸置疑的破局利刃——这个对比,还真是令人百感交集呀。
“莎士比亚本人若是看到他的剧本如今是这么个演法,也许会有点儿吃惊的。
”“我怀疑伯比奇的公司已经快让莎士比亚原著的灵魂消失得所剩无几了。
”“话剧制作人对作品的诠释永远都会出乎作者意料的。
”——阿婆在原著中对莎翁表达的同情,此次被BBC移接到了她自己身上,这,大概是所有畅销书作家无可回避的一种“不幸”吧😐
BBC改编了一系列阿婆的作品,年年必看。
除了觉得abc谋杀案有点刻意引导之外,其他的都比较喜欢。
白马酒店没出资源之前就期待了很久,两集连看,果然没有失望。
随着名单上的人一个个死亡,大家肯定都在猜谁是凶手。
一般有点经验的都知道这种悬疑剧凶手一定是最不可能的那个。
但最不可能的男主一直在调查,似乎又说不过去。
于是重新挨个理一遍谁有嫌疑。
女巫:女巫戏份仅次于男主,贯穿了整个剧集。
开篇便是她们。
一个个诡异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
之后的每次出现仿佛也和案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尤其是商店老板的诉说再加上前妻的确去过,所以女巫有很有可能。
小镇老者:我们回顾一下和他有关的剧情。
前妻手提包里的地址和电话,小镇上砍杀稻草的人,不让男主跟着,男主询问前妻他说的确和他接触过。
这一系列的事情不仅会让男主怀疑他是不是女巫背后的指使者,也会让观众陷入怀疑。
现妻:对现妻的怀疑始于她对男主怀疑后的疯狂举动(用刀把枕头扎的羽毛满天飞),以及与看似风平浪静的外表下强烈情绪化的巨大反差(想象用食物砸烟灰女)。
大家会想会不会是由于知道男主出轨而暗起杀心(毕竟致命女人我们都看过,情杀的作品我自己就看过许多)或者单纯是为了钱呢?
因为毕竟好多点正面或侧面描写男主有钱(家的装修,对阿拉丁的资助)以及两个继承人(阿拉丁或者继母)那个如果是为了钱的话这个也很有可能不是吗。
但女主有理由杀男主,但死亡名单上的其他人呢?
难道凶手不止一个还是女主是终极大boss,没有给太多剧情我们不得而知。
侦探:在我们不知道真相之前,侦探也是我们的怀疑对象。
他到底是扮演着破案的类似于马普尔或者波罗的形象还是故意贼喊捉贼想以次来避开嫌疑呢?
但结果证明都不是。
虽然侦探足够认真也比较敏锐,但最终还是挂了。
看剧不像看原著,后者会有足够的信息点供我们推理和参考(否则就不会是一部逻辑缜密的好作品)商店老板:商店老板也是贯穿整剧的关键人物,所以也不能轻易“放过”他。
虽然他看似最不可能,一直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反倒是男主虽然自己内心对整件事无比怀疑,表面上依然故意与商店老板划清界限。
虽然眼镜男也一直收到恐吓物,但正面表现他私下生活的镜头并不多,他的出场几乎都伴随着找男主商量对策。
单从外貌上看,眼镜男似乎总给人一种年轻研究者的形象,与他一直给男主灌输迷信的行为是不符的。
况且他看起来怕的要死却总是一个人出场,去警局,去找人等等,起码正常怕的不行也该有个亲信跟着。
这些都是让人怀疑的点。
男主:最后再来说说男主。
从剧集给的信息,我们知道男主的妻子死了,他又续娶了现任,然后瞒着现任出轨了,出轨女也是名单上的并且和男主睡完被男主早晨起来发现已死。
从尸体来看,似乎死了好“久”了,并且脸上局部发黑结合掉头发应该判断是中毒死亡。
至于是谁害的她?
除了男主和现任,都有可能。
随着剧情深入当我们看到继承人的字眼,我们会怀疑是被继母雇人所害。
至此我们可能也更加坚信,害人的是一波人雇人害的背后每个都另有其人。
直到侦探上门质疑男主可能与前妻的死有关时,我怀疑了,大家可能也一样怀疑是不是不止一个人的死与男主有关,甚至侦探说的不对,男主可能在害人的过程中与他人亲人或朋友结怨?
前边说了,剧集推理不像原著后者只能根据画面呈现出来的点来推理,所以我们只能跟着剧情走。
这也是好多人diss名著翻拍尤其是推理作品不够严谨被绕来绕去的原因。
在我看来,如果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之前有理由怀疑的,演员演技在线,呈现场景有设计感,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这部作品就是合格甚至如果喜欢就可以给高分的。
毕竟事件我爱之物有限,遇到喜欢的怎能吝惜赞美。
后边我们都知道商店老板是始作俑者。
用女巫做幌子来敛财。
但我也觉得他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变态杀人狂一样,内心变态,觉得杀人过瘾。
最后关于男主的死,我觉得很可能他就是中毒死的。
因为慢性中毒嘛,头发一点点掉,其实身体的各部分早已被侵蚀损害不可逆转。
现妻虽然梦到了一些事,但是以现妻不得证据不罢休的做法,前边把西服翻找出来才和男主对峙,她虽然恨男主,但距离直接杀了他应该还能往下写一个故事,包括先妻与男主之间的博弈等等。
男主从商店里出来回去后虽然知道了真相,但应该也绝不会再信任女主,因为原本就不爱,后来都翻脸了,而且男主经历了这一系列之后应该很难相信任何人了(被关系很好的阿拉丁欺骗,加上自身遭遇等等),所以用不了多久被ko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为啥说用不了多久呢?
因为报纸上有日期,结合商店老板给男主看的那一系列死亡名单上死者的日期。
最后,如果还有的话,依然期待下一步阿婆的改编作品~
说下自己的看法 这部片还不是很多分析1. 男主马克肯定不是死在五金店 最后的报纸写了死在公寓2.女主第二任妻子应该是真实见到三个女巫 从之前三个女巫怀疑杰茜 每次来的客户或客户身边的人死亡 这次马克才来自己的妻子也昏迷 让三个女巫想查清真相 后来妻子清醒 女巫告诉真相 如果只是靠托梦不是侧面证明女巫有巫术 最后告知护士我醒了 有双重含义 但是女巫来看望女主的时候 女主没醒 女巫走后 护士查房 女主醒了 所以护士有可能知道女巫来看望 只是当时女主没醒而已 所以应该不是做梦 3.我偏向男主是被女主弄死的 因为男主用药不多 五金店老板也说了 他自己也用药了 但是他说他会让男主死 通过以后得食物水 但是男主已经把五金店老板弄死 不存在有人在给他下药 再加上 女主从女巫那明白男主想害死她 她也清醒了说明她看透男主有可能展开复仇 不然给第二任妻子戏份太多 又是weak up 各种含义, 又是想揍烟灰女 又是切枕头, 加上男女主中间来来回回 ,再加上女主有杀人的欲望但是都忍住了 有可能这次知道真相不能再忍4.以上是我个人想法
全剧总共两小时,前一个半小时几乎都在故弄玄虚,最后半小时解密。
悬疑是很悬疑,但并没有推理的成分,解密全靠凶手自爆。
(凶手最后的操作也是很不合逻辑,在男主手里有武器的情况下还一直激怒他)解释勉强能说通但是很牵强,凶手应该是自己联系客户,然后让他们去找女巫,误让客户以为女巫有巫术,其实是人为。
然后具体杀人部分就很迷了,谋杀那么多人可真容易,他为什么能到处下毒???
而且重金属毒杀也不是什么高明的杀人手法吧,不就是普通的雇凶杀人,结果死者死因都判定为自然死亡??
(就是因为他们是莫名其妙的死亡,所以才会显得惊悚悬疑,有意往巫术杀人引导,结果最后给的解释说是重金属毒杀我真的不能接受)
太爱BBC的迷你剧了,拍的简直是满满的电影感
7分
虽然都是迷之改编,十年前强行马小姐的版本可比这个好看太多了【并不是因为JJF
这部剧让我同时感受到了中年男人的三大噩梦:焦虑,婚姻还有脱发……
啥玩意…这是
色彩氛围不错
借刀杀人
没看过阿婆原著,但是凶手并不难猜(阿婆读者逆向推理思维?)男主演技好评,看完发现很多细节都没看懂啊!男主怎么就挂掉了,三个女巫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
男主不帅吧。所以一切都是前妻自作死惹出来的?最烦人解释的时候说“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那你倒是说啊。她是好日子过多了吧,问女巫“我能不能给丈夫带来快乐?”可真是人傻钱多啊。所以娶妻嫁人不要碰到傻逼很重要啊,不然这个小富商日子多好...男主做梦时表明梦是日有所思也有所想,但最后三个女巫给现任妻子托梦又表明梦是神迹?感觉推理很弱 神乎玄乎的巫术占强
神神叨叨,建议不要看,浪费时间——BBC连推理小说和悬疑小说都搞不清?无妄之灾已经有点这个劲,现在看这部主创更加走偏
看完结局一脸问号?没有一点传统推理剧的样子,就是一部巫术+家庭伦理剧,最后还开放结局!
把好好的侦探片改成灵异事件 编剧是有病么 侦探小说讲的是人性和科学 不是鬼魂和宗教 白瞎了几个好演员 Bertie Carvel倒下去那个镜头看着好痛 不知道是什么舞台技巧做到的 他怎么总是接深井冰角色 明明气质还挺老好人的
三个半 小说会更饱满
阿加莎的小说就被改编成这样子,说好的侦探悬疑呢,偏题成了恐怖片?
除了画面一无是处……充满片段化的故作悬疑,连好好讲故事都做不到,真是浪费。
看困了
现在英国悬疑剧这故弄玄虚的劲儿可真累
The adaptation was acceptable. The performance was wonderful.
第一集拍得还可以 感觉比之前的BBC阿婆系列有进步 然后 第二集是什么鬼????
化学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