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营
Батальонъ,女团,Batalon,Battalion,The Battalion,The Battalion of Death
导演:德米特里·梅谢耶夫
主演:Lesya Andreeva,玛丽亚·安东诺娃,玛丽亚·阿龙诺娃,Nikolay Auzin,马拉特·巴沙罗夫,Margarita Bychkova,Sergei Byzgu,Valeriy Degtyar,Aleksey Dmitriev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5
简介:1917年春。二月革命改变了俄国的生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俄国皇帝退位。与德国的战争持续了不止一年。布尔什维克在战壕中进行宣传,并呼吁与敌军讲和。没有“士兵委员会”的批准,俄国军官们无权作出任何决定。军队处在最终解散的边缘。 为了提高士气,按临时政府的命令,组建了玛丽娅•博奇卡廖娃指挥下的女子“敢死营”。“敢..详细 >
仅仅只是拿她们当成激励男人们重振斗志的工具,也可看出,所谓的战斗民族,只是群野蛮粗暴又懦弱只会欺负自己人甚至是女人的软蛋和动物。让那些柔弱的女人在战场上冲锋,看着就是一件悲惨的事。
战争的残酷,士兵的荣耀,在片中被放到极致。一个民族到最后需要妇女去拯救,的确可悲,沙皇被推翻也是必然。只是民族英雄的结局都奇迹般地相似,死于政治、毁于政治……
还可以
一战苏维埃助力德国
女人感动男人,真实的女主人翁居然被内战害死。
男人不如女人的战争,真是奇葩!关键是最后居然被自己人判处死刑?!真有点无法接受,既如此又何必呢?内斗不断,可以说死的毫无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给当权派升职添砖加瓦!如果一个国家最后需要女人去拯救,那这个国家或当权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此粉刺!仔细一箱,我们。。是布尔什维克,,,,学生啊。。。不能再说了!
想当兵就得剃光头?还是算了吧。
观察哨 一刀叉
剧情较平淡,看到中间有点看不下去,越发觉得无聊
克伦斯基时代的那些事! 抛开那些男男女女,一群人民而言!克伦斯基,和列宁为同乡同校,一个最终成为伟大革命第一导师,一个,成为俄国十月革命,那个倒霉的临时政府主席! 时事造人,人造世事!
给一星,俄罗斯版的抗战片,就差手撕鬼子了。
十月革命前平民和贵族的冲突已经很大了,作为平民谁也不愿为了贵族的利益上前线。但贵族真的那么英勇无畏,一身正气吗?俄国卷入一战又是为了什么?被英法利用当枪使?
俄国战争电影过瘾又真实 俄式feminism完爆punk feminies
比较耐看,所要表达的残酷表现不够
沙俄一战时期雅什卡妇女敢死营的故事,当时俄国对德国作战,由于缺粮少衣,上层不作为,加上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基层士兵的宣传,士兵有反战心里。沙俄政府为了鼓舞士气,补充兵力,命令传奇女兵雅什卡组建妇女敢死营,当时大批妇女响应号召,入伍卫国,可惜最后几乎都丧命战场,沦为政治斗争牺牲品。后来十月革命爆发,雅什卡敢死营讽刺的成了反革命阵营,苏联内战结束队伍解散,本人被枪决,终结了传奇的一生。这部电影比较真实的演绎了一战期间敢死营上战场对战德国的故事,悲壮,感人。
影片拍的有点夸张了,二月革命后还去参战只是无谓的牺牲,因为国家政府都只是临时的,保家卫国还情有可原,主动进攻完全是无谓的牺牲。十月革命一到立马被解散。
真正的的妇女,应该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勇敢坚强刚毅的品格和不屈的战斗意志、不输男子的行为!而非依靠性特征去表达自己。
但就电影来说,战争就是战争,场面不一定宏大,英雄不一定就能打。相对那些把战争电影拍成武侠剧甚至言情剧的,对得起先烈流的血么?
做个记号
一群视死如归的女人,一群贪生怕死的男人,一个国家沦落至此也是悲催。对俄国历史不是很了解,想不到这是一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向英雄的妇女营致敬,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