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感觉心中有点堵。
可能是因为职业的原因。
一位人民教师的一生就这样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结束了。
结尾相机拍摄想留住最后的身影,但是最终镜头落下的那一分钟,还是没能留住主人翁的身影。
就这样平凡的来又这样平凡的离去,留下的是为社会培养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人民教师在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后,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印记呢?
最后空空的镜头也就是留给我们的思考!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对这一类题材的影片情有独钟。
甚至我在怀疑70年代的人告别这个主流社会的时候,我是否还能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文化背景。
也许当90年代的孩子主导这个社会的时候他们只知道日本的cartoon,韩国的连续剧,美国的大片以及周杰伦。
他们记不起我们这片土地曾经的动荡,他们记不起专制下红旗的意志,他们只能微笑。
影片的历史背景从文革开始直到2000年,一个20多岁的知情到一个年迈的老者。
从月亮湾小学又到月亮湾小学,从一个老师到一个老师。
故事在变和不变的2条线里交融。
结局确实有些让我惊讶,至少现在我还在回味这样的一个结束想想表达导演怎么样的意思。
在中央台的电影频道看了《我的教师生涯》这部电影,因为我也是教师。
他两次照像时的情景让我难以释怀,心情沉重。
1963年夏天,他站在河滩上,背着手风琴,照片上的他风华正茂。
影片的开始。
这时他从北京来到了一所名叫月亮湾的乡村小学任教。
2000年夏天,他再次站在河滩上,两手空空,白发苍苍,照片上没有他,只是风景。
影片的结尾。
他退休后回到了月亮湾小学建立了活动中心。
中间是一个乡村教师漫长的教师生涯,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风风雨雨,却始终平淡而清贫。
他有事业,有一位老师所有优秀品质,责任感,良知,对学生无私的爱。
他的学生寄托着他理想,他为此不顾一切。
有点艰难的事业。
他有思念,一直在给一位叫小兰的姑娘写信,一直在修她送的手风琴,河水一直在带走他的思念,直到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有点残酷的思念。
他有爱情,他和周敏。
他们年少是在河边深深的亲吻,他们年老时搀扶着走在医院的过道上。
他为她拉起了悠扬的手风琴,她说她等了一辈子;他说等她病好了带她去看他家的祖坟,她说只有等来生了。
有点心酸的爱情。
只是,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悲伤,或许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很悲伤。
我想,或者我们什么也不要留下,或者让一个人记住另一个人,这样都可以永恒。
就像影片最后那处没有人物的风景,它是永恒的。
可我担心的还是,我的一生也很悲伤。
不错的片子。
时间跨度很大,个人认为是进来少有的国产的而且还让我没有快进的片子,呵呵。
情节其实很简单,不紧不慢的,讲述一个好老师的一辈子。
某些细节还是蛮感人的,不知道讲述文革的片子现在是否可以公映,这个应该可以,描述还不算很夸张的那种。
推荐各位有时间,而且喜欢温情片子的看。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传统,平淡,但时代更迭快,剧情变化不慢,跨度是可以做成一部电视剧的体量,所体现的教师精神立意很高,细腻感人,是现实里极为少见,举凡天下教师只要皆有此心,都可以负得起所有关乎园丁之赞誉虽然有几处是故作情深义重的意思,老师的演绎水准却把持的很到位,朴素也很有人情味,任凭环境覆雨翻云,他帮助学生的真心诚意依然如是最后给妻子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叠寄出后查无此人的信,回到月亮湾,摆弄数码相机留下的无人照片,山涧,石子,清泉,风云数十载,什么都没有留下,什么都没有改变,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有融进人生海海,自始至终,明明灭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孤独,无他人可以真正理解
表现的如此自然,虽然是配音,但是影片中毫无违和感。
学校里的几个演员,梁家辉感觉比土生大陆演员更显自然。
喜欢这样的电影,平凡平淡到闪闪发光,一生如此,谁都如此,不管是经过风雨还是平凡之路,都是满满的几十年时光,没有感觉虚度年华,也没有感到碌碌无为,只要认真对待,每一刻都是生命的高光时刻!
这是部很感人的电影,但在这里我只想借题发挥一下。
1、从中看出建国之后的政策基本都是刻薄知识分子,是对一个民族的根的阉割。
2、做老师,命运基本定的了,就是一辈子都是做路,让别人往前走。
如电影中坏了的手风琴,这辈子能拉出的灿烂乐章是什么?
3、从中看出为了别人默默奉献一辈子值不值得?
中国道德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人是有私心的。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大公无私的人身上。
更不能以此就希望全中国教师都这样不求回报的付出。
国家投入在教育上的GDP 有多少?
仅仅靠希望工程够吗?
《我的教师生涯》讲诉了一名乡村教师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从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头,他一生都在勤勤恳恳做一件事情: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这也曾是上一辈和上上一辈人中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只是在今天喧嚣的社会中显得很特别。
这样的一生虽然简单、平淡甚至清贫,但是我想主人公的心里应该是踏实、幸福的,甚至比那些“风云人物”更踏实、幸福。
这样过一生也不错!
直到影片的最后我才知道饰演陈玉的人是梁家辉,期间多次看着这张脸有些恍惚,却在下一瞬被情节给带走了想法。
一个香港影帝把一个如此平凡的内陆教师演的出神入化,着实令人惊叹。
我其实没有耐心看电影,途中甚至有几次中场休息,但影片的最后还是让我回味许久。
陈玉又回到了月亮湾,踏进了他刚来时留影的那条小溪,架好相机摆好姿势,却以差阳错,没有进入镜头。
这个寄托了陈玉一辈子情怀的月亮湾,陈玉连个身影都没能留下…… 陈玉该是所有老师的榜样吧,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中让农村的孩子尽量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自己出钱让有天赋的孩子学习音乐,当学校有成绩的要求时顶住压力继续上书法鉴赏课。
但扪心自问,这些我做得到吗?
应该是不行的。
他自己的孩子没有考上高中,跑到北京打工,自己没能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和另一个平凡的女人厮守终生……陈玉太无私太伟大了,他为教育为别人奉献一生却一张影像都没有留下。
不理他的演技好到怎样...我欣赏的是故事中人物的形像..我也想过这样的人生..但我没那种意志..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