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剧情来说还算吸引人,不过角色设置很有问题。
把横山裕的角色设置成那样,看下来的感觉就是横山裕在认真演一部低幼向偶像剧,然后其他演员集体走错片场再就是波瑠,波瑠演阿浅时真的可爱,演世界上最难的恋爱时表现也能接受,演出了一个知性有主见的女主角形象,但是这部戏却怎么看都感觉不出女主角的亮点
这部剧的元素还是挺多的。
心理、推理、猎奇杀戮、乱伦,但是每一条线又都不够深入。
推理部分几乎没什么一环套一环的谜题,现场搜查部分更是像过家家一样小儿科。
还有那个人类大脑错觉会造成烫伤的梗,更是跟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一样是个老套的伪科学了,也就只有日本三流推理小说家才会拿来这么写。
第一集里面铺垫了一大堆,但是节奏很乱,恐怖气氛全靠背景音乐在死撑。
第二集父女乱伦在那段死人的假想对话里就能猜到了,那段对话非常像一对夫妻对孩子,而不是一个父亲对女儿和儿子或女儿跟外孙。
整体更像一部轻小说而不是一部推理剧,每个角色的人设都非常二元化和扁平。
女主:爱吃七味粉,总会梦见自己看到过的凶案,在梦里总想杀人,每次要杀人的时候耳边就会想起妈妈的声音,然后回头看见七味粉就把凶器扔下然后醒来。
话说第一集看到这的时候让我想起了盗梦空间,七味粉之于女主就等于陀螺之于小李子,不好意思窜戏了。
初步可以推测女主从小就与众不同,回忆里面有她母亲抱着她而她无动于衷的画面,所以去怀疑女主可能从小就有杀人的冲动,或者对生命特别不珍惜。
女主妈妈利用七味粉给女主暗示,off了女主杀人的开关,所以女主天天七味粉不离身。
每天出门前的那句on,就是切换自己假装一个正常人的开关,off状态下估计就像一个人偶。
这个设定本来应该挺带感的,可惜剧情太弱完全没带感起来。
男主:有线人、爱探案,妹妹被害(极有可能就是第一集片头那个剖腹的),不羁有性格,本来应该是陈冠希那种感觉的混混警察,怎么两集看下来总觉得差点什么……法医女教授:好好的老戏骨接了一个烂角色,因为戏份还比较多,所以才说烂,原因就在不够专业,也不够难度。
不要跟嗜血法医、识骨追踪或csi比了,就跟法医秦明的尸语者比起来都感觉是在做游戏,还要一大把岁数演出萌态。
各种违和。
也就是老戏骨演技好才没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小心理医生:每集打两次酱油,小林无辜的眼神配上惊慌失措的各种动作还是很搭的,只是这伏笔埋得也太明显了。
整部剧一共也没几个角色,其他人要么主役感满满,要么酱油感满满,要么一看就是万年男配(没错我说的就是要润!
可惜那么帅一张脸!
),只有你跟你们院长大 boss感强到爆啊。
而且心理侧写不是这么画的,你这不叫心理侧写啊!
你这是在猜测凶手的动机,这是刑警该做的,心理侧写应该描述凶手一贯的内心状态。
凶手把大家冻起来吧啦吧啦等其他行为为了获得家庭温暖,这叫推测动机。
凶手渴望家庭温暖,吧啦吧啦等其他心理需求是因为凶手儿时可能缺乏母爱,这才叫心理侧写啊。
总之就是今年七月番的剧情都有点弱,人设都有点崩,但是颜值都非常高!
看到第八话的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对我来说已经不在话下,OP一出我就低下头去吃面,抬头的时候OP还没放完,看到OP的画面突然脑子里就蹦出了这个标题。
之前有看过东野圭吾的<侦探俱乐部>,标题就是其中一个短篇的标题。
当然,我的评论和东野的短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标题跟我的评论也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另外长评里貌似还没人给五星吧,看来我是第一个啊。
前八集我给五星,最后一集我给两星,这么平均下来还是五星←_←没错我数学不好看了一些报道吧,基本上对于ON的定位应该是【猎奇的案件+人性的拆解】这么一个模式。
这剧的人设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以下是跑火车:藤堂比奈子新人刑警,对杀人犯抱有强烈的兴趣,情感缺失。
作为情感缺失患者,应该可以说比奈子是极度理性的人,几乎对身边事物不抱有任何感情,情感都是通过【判断】得出。
这样的她被父亲称为“怪物”。
但是,仍然有一个一直理解并支持她的人,就是她的母亲。
感性的人会寻求羁绊来作为继续生存的理由,理性的人会寻找目标来作为依存体。
比奈子的依存体是母亲的话语,一直都是。
所以她不像真壁永久那样一直杀人来寻求羁绊,而是被母亲的话语所束缚。
可以说ON的亮点之一就是看比奈子如何找到自我的过程,但最后因为嘴炮而强行领悟我也是有点接受无能...东海林泰久前辈刑警,无法原谅轻视生命的人,会暴打罪犯。
非常讨人厌的人设,自己买情报、打罪犯,却对别人指手画脚。
不过我是个几乎不会讨厌任何角色的人【大概是因为看剧的时候不带脑子...】,所以也没太注意这些。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和原岛刑警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不饶恕任何轻视生命的人。
无论这个【生命】指的是自己的生命亦或是他人的生命。
他会对比奈子发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能接受把杀人案当做有趣的事、不顾自己安危一个人跑去找罪犯还想杀了罪犯的比奈子。
另外如果认真讨论一下他想要把杀了妹妹的凶手杀死这种【法外正义】也是很深刻的,但我懒的说了中岛保心理医生,感性,杀人犯。
相对于东海林来说格外讨喜的人设:温和的心理医生,不时送个助攻,还十分关切比奈子。
但因为我不萌这对cp所以我不聊这些←_←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医生官方的人设,好像是【感情丰富,爱哭】之类的吧,记得不大清楚。
感觉小林子表现的还是不错的,很多次他说话的时候我确实能感觉到他很激动的情绪,很好的表现出了医生的感性。
他在杀人过程之中的变化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从持有愤怒到感受到快感,杀人也是个会上瘾的东西呐。
其实我觉得ON所表达的关于【世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杀人或被人杀害】的观点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也有合理之处。
所谓的杀人开关到底是什么?
无从知晓愿即使Switch On,你我拿起的也是蔷薇而并非匕首以上
1 波瑠演得非常到位,她的设定是一个缺失情感的人,剧中的藤堂笑会让你感到尴尬,唐突,觉得藤堂非常奇特。
2 中岛医生和藤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说话时会让人觉得不自然,他们都有开关。
3 中岛在14集反复出现明眼人肯定知道他和案件有联系,这加强了观众的好奇。
4 第5集的肿瘤产生的方法非常扯。
暑假搁家里无事,逛了逛blibli,看见了一部新日剧。
其实,我是一直拒绝看日本查案类的电视剧的,但是波瑠太卡哇伊了,所以决定看看。
比奈子是个蛮特别的女警官吧,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但却与其他警官不同,她冷血,看着杀人案件会微笑,好似不会因为那些犯人而愤怒一样。
她对那些犯下各种罪恶的犯人很感兴趣,她会觉得那些犯罪很有趣。
第一集由一件疑似性侵的犯人死亡开始,他的死亡与他之前疑似犯下的一宗女生被杀案的症状完全一样,感觉像是被XX。
比奈子跟东海林一起去调查了宫原的受害者时,发现一个女生在3个月以前死亡。
当时,她快要走出阴霾,与他人结婚,却被宫原骚扰。
同时,比奈子还遇到了中岛医生。
尸检结果很奇怪,宫原身上的伤痕是自己造成的,只有胸上的痕迹与三年前女生被害案不同,不知是什么原因。
所以,警局大多人觉得是自杀。
当晚,比奈子的朋友仁美在聚餐时,发现有人上传了宫原的死亡视频,并告知了比奈子。
通话快结束了,有一个人口吃地催着仁美离开那个走廊。
第二天,仁美遇害,而比奈子好像一点也不伤心,她在现场看见了香水和灯泡。
仁美的视频也被上传到了网上,经查证,是三个月前自杀的被宫原性侵的女生的未婚夫,而他并不是凶手,只是开发了一款软件而已。
事情好像走向了一个死胡同,但比奈子回到仁美被杀现场时,遇见了中岛医生,他跟比奈子讲了一个荧光灯孩子的故事,那个男孩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而且说到重点时,开始口吃。
此时,比奈子意识到那个男孩就是杀害仁美的凶手。
她给中岛打电话告知自己已经发现了凶手,并单独前往去找凶手。
不久,有人打电话举报,告知凶手身份。
同时,东海林从线人得知凶手。
比奈子打翻了香水,打开了灯,很特别地告诉凶手:自己很想看看凶手犯罪时的神情。
在凶手快伤害比奈子时,东海林赶到现场,痛揍凶手。
不久后,凶手自尽于牢房。
可是,宫原还是不知是自杀还是他杀?
感觉像是有人能催眠普通人,让他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犯罪的欲望。
然后也可以催眠一些人,让他自杀,像宫原那样,死于疑似自杀。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人的催眠等。
之前一直觉得犯罪的switch on应该是由外界的一些人的刺激,才产生的。
所以看见中岛医生的时候,就觉得他就是那个刺激普通人产生犯罪欲望的人。
但是,看到中间的时候,开始犹豫不决,到底是中岛医生还是他的社长呢?
看见下集预告的时候还是觉得是中岛吧。
感慨:女生以后会不会也被催眠捏?
因为总觉得她很有犯罪头脑switch on其实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些外界刺激:香水,灯泡等等。
再加上一点点催眠??
不知道编剧会怎样讲这个故事,很特别的角度吧!
整体而言,推理薄弱,部分剧情老套且推动生硬,伦理部分浅显却有趣。
剧情上凶手都围着女主打转,身份呼之欲出,而警察却还要慢慢查找,对观众观感不友好。
剧情为进度服务,有时为了衔接或者铺垫出现得生硬。
故事细节还蛮有意思的,能引人发笑。
比奈子没恋爱线绝对要好评。
医生进去后非常担心东海林上位男主,结果没有,比想象中清爽很多。
东海林人设立得不行,冲动易怒,会用非法手段但不会以正义之名杀人,应该给他点镜头描述背后心理,丰富人物形象。
最讨厌的是东海林双标,就结果而言,他的过激行事与比奈子的自毁倾向半斤八两,然而他却只会对比奈子大叫变态罪犯,没有细致的心理支撑搞得他像工具人一样。
而且剧中英雄救美的总是他,各种意义上的老套,最后关头的嘴炮也空洞,跟走流程一样。
非常庆幸比奈子没谈恋爱。
藤堂比奈子自我救赎的主线做得还可以,虽然有时情节推动生硬,但基本上该有的变化都表现出来,最后还有一个阳光结局。
最喜欢的观点是剧中人(主角团)都将杀人视为越线,哪怕杀死罪恶之人也不能得到宽恕。
私刑不是好事,就算以大义为旗号也不能改变其行走于悬崖边界的本质,迟早有一天会掉下去的。
本剧噱头就是猎奇杀人事件,看过后全剧根本就是主演演技大比拼,猎奇事件反而极其平淡。
本来冲着波瑠看剧,波瑠堪称新一代女演员中演技担当,几场和林遣都的对手戏下来,完全被吊打,林遣都在热血街区中演技就爆棚了,主要是一众主演演技都堪忧,反倒是这部剧完全是影帝级的表演,林遣都的演技贵在控制,对于人物情绪的把握演绎的张弛有度有深度,很多演员现在就是发力过猛导致表演单一,初看很震撼再看很一般代表人物韩国池城和日本的长谷川博己,经常大喊大叫把人物演绎的十分歇斯底里神经质。
横山裕的演技不提也罢。
林遣都作为90后男演员未来肯定是影帝了。
《ON 异常犯罪捜査官 藤堂比奈子》 剧评这个片,斑马给三星。
本来嘛,断断续续看了我两个月的片子我是不会给高分的,但是过了两个月我居然能把它看完这比一开始就弃剧更不容易,虽然算不上多精彩,但至少可以说制作精良,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都很努力。
看题目就知道是一个“异常犯罪”,几个案子都是是心理问题导致的杀人,涉及很多犯罪心理学范畴,还包括一些后置性催眠的知识,但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剧里面的所有人,除开几个龙套,几乎每一个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正常人”,这设定就有点过了。
再看看案件,破案片的推理性来看,很弱,可以说相当弱。
很多案子能破,靠的是偶然以及运气。
有的凶手也太过明显,剧情缺少大的起伏,叙事比较平淡。
但整个故事的结构性不错,九集的片子,松弛有度,也没有加入太复杂的感情纠葛(女主无感情的设定本身限制),甚至中间让人以为要结束了,但背后还有最终boss,虽然这boss也比较弱就是了。
演员上,几个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是配角几个警察。
女主跟女二虽然颜跟表现都可以,但是我不大喜欢这类型,明明一90后妹子,看上去跟我差不多大,而且在一些细节上有点不自然。
剧中有个心理医生贯穿始终,破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该医生的心理画像,但多少有些过头了。
警察就是一个摆设,搜查会议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似的,又太过突出主角变态思维模式,总觉得不太合常理,也许换几个我喜欢的演员,分数能打得再高一些。
首先我得说,《ON 异常犯罪搜查官 藤堂比奈子》这个剧的美术道具组辛苦了,每个人的便当都需要再加一个照烧鸡腿。
他们真的很用心在做每一集的尸体,至少在我看的日剧里,绝对算是惊悚前列的,以至于这个剧被日本观众投诉太血腥,这难道不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么?
我本来想要给每集尸体来个截图的,因为实在死法都超出想象,比如用糖果塞满被害少女的嘴,又或者一家人死后被液氮冷冻。。
不过真放截图,可能会被投诉。
不知道原著是不是就是如此,要是如此的话,能够真实再现文字,画面的冲击力和文字不可同日而语。
看过的同学估计可以理解,没看过的同学鉴于B站已经看不到,可以微博搜索或者在A站看。
不过重口味的同学友情提醒,必须要在晚上看才有效果,我前五集都是晚上看的,效果满分,第六集白天看的,大打折扣。
会看这个剧,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第一是好友的鼎力安利,夏季档刚刚播出,她就推荐我看,当时第一集90分钟,我看了一半没再往下看,留下的印象就是可怖的尸体。
上周她又安利,理由无他,迷上了林遣都,她都会定期来跟我讲林有多帅。
这时第二个因素出现了,我捡起来这个剧继续看,并且一个周末追到进度,这个因素就是我最近正痴迷在天涯看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的帖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这个案子?
最近公安部重启白银案的侦破工作,也放出了嫌疑人的画像,天涯的高楼又可以继续盖,以前虽然听过,但是没有仔细看过来龙去脉,越看越觉得现实的案子更加离奇。
这个案子跨越30年,什么证据都有,就是破不了案,我想每一个关心这个案子的人都是想知道凶手到底是什么人?
《藤堂比奈子》其实远谈不上好看,表面看着悬疑,其实案子的侦破都十分简单,观众看5分钟就知道凶手是谁系列,警察还要花钱跟线人买线索,但是它提出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观点就是“ON”,或许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开关,特定情境下开启,离变态并不遥远。
正好有一个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谈到,他在精神接近失控的时候,就好像控制电灯的开关失灵了,你并不能很好掌握这个控制机制,或许真的去做精神检查的时候,这个开关恰巧是正常的,所以人的心理是异常复杂的,变态杀人犯过于异于常人的行为,我们当然觉得他是反常的,但我们不能确定他平时是不是正常的,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
这个剧为了探讨这个观点,塑造的人物是十分有特色的,当然就是女主藤堂比奈子和林遣都饰演的中岛保。
这两个人物可以看成是一体两面,一个是天生感情缺失因为这一点而觉得自己肯定会越过线杀人,还有一个则是感情太过丰富,始终觉得无法原谅杀人犯而最终杀人。
女主始终坚持自己是变态的,而了解她真面目的人也都觉得她可怕,唯独只有中岛是坚定安慰女主没有越线的。
这一组的关系非常有趣,既非恋人,又非敌人,彼此可以理解,应该算是战友,在侦破案件的时候,进一步增进了解。
这两个人让观众了解“ON”的状态。
林遣都小时候长得非常帅,是扎在人堆一眼能被发现的类型,所以他进入娱乐圈也是被星探发掘,不过之后他的星路算不得十分顺畅,长大之后渐渐五官长得有点怪,戏虽然接得多,但他不是天才型演员。
看电影《DIVE》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林遣都看的,一眼就被池松壮亮吸引了,这就是一般型演员和天才型演员的区别。
不过池松和林因为这部电影成为好朋友,恋人以上の存在で永遠のライバルと語っている,超越恋人的存在是什么鬼。。。
可是,他一直默默在努力,量变终于迎来质变,今年的《火花》和《藤堂比奈子》已经让大家看到他身上的魅力。
我虽然很喜欢波瑠,但她演技的变化和层次感远不如林遣都。
另外林遣都非常有运动天赋,拍《强风吹拂》的时候,甚至被田径队教练看上,我好想知道他马拉松成绩会是多少?
出演杀人犯的三浦贵大和间宫都有很精彩地表现,尤其间宫,他的声音表现和《尼采老师》里完全不一样,交织着脆弱和癫狂感,不仅仅用神态,而且能用声音来表现角色,间宫我对你更看好了。
这剧其实很可惜,概念和角色塑造得不错,但是案件方面又特别的简单,我看了一些天白银案的帖子后在想,也许这个案子破获之后,案情也是出乎意料地简单?
或许每一个悬案背后并不是凶手多么精明,而只是天时地利人和?
一直很喜欢看日式的推理剧,这部是继神探伽俐略后很期待的一部剧。
剧集设定了开关这一关键词,在整部剧中每集都有所体现,所有的犯罪者都有自己的犯罪脑与开关。
剧集不强调现在流行的犯罪心理理论,更强调“人本恶”的思想。
本剧的画面做的是一贯的日本风格,清淡中透露着诡异,很符合整体的剧情感觉。
恭喜小林子加入杀爹行列。
啥玩意儿卧槽。
想到隔壁同样僵硬脸的景子
尸体太出色惹叭……波牛实乃劳模
人物设计都是有心理障碍的,这点比较吸引我,但是案件设计毫无悬念,没有起伏,尸体的死壮还是比较有看头,可惜血太假,而且,男主(那个警察是男主的话)太装逼了,就不能好好查个案吗?
3.5 其实个人还是挺喜欢这种全员变态的人设的,但基本上除了冻人的案件外,每次凶手都一眼就能认出,不够“有意思”啊。另外波瑠五官好但气质有点冷感觉戏路有限。每次大白出现我都在看他嘴唇了_(:з」∠)_
为了波瑠和小林看的。。
剧情什么鬼…男主什么鬼…女主死鱼眼什么鬼!
劳模
一集弃
比起案子,对波瑠本身更感兴趣,结尾真是政治正确哈,像BORDER那结尾就好了
最后一集如教科书般的正能量推翻了我对之前所有变态细节的好感………小林熏的杀人手法虽然扯淡了点但有沉默的羔羊里变态教授汉尼拔的身影,不过一席白衣谦谦君子的造型说到底还是弹丸国出品。许久不见横山但为何演技还是叫人捉急白白浪费了一副好颜。
带感啊!女主变态性格多带感!
努力尝试汉尼拔化的刑侦日剧,突破精神可嘉,可惜布景道具用光镜头全都捉急,几个主演演得也太木了,渡部笃郎和林遣都还算交行活,其他全员渣演技教科书
案件猎奇又不够猎奇,他们吃饭的那个餐馆我是真的接受不能。。。
波瑠面瘫差评 大白好不容易上个新剧居然一点loveline都没有硬掰的话 大概跟线人cp感还强些小林子演技有突破几个案子都蛮新颖的 不算常规死法
到底是刑侦还是玄幻!
这剧神经病密度也太高了……还有没有一点点防备的尸体们整个吓坏刚看完西部刑侦大案的我Orz
僕は興味深いね、この物語に
虽说这种追求猎奇和犯罪美学的日剧很难得,然而实在救不起来,推理略等于无,整体松散粗糙,视效美学幼稚,和男女主角的木头演技,两根木头不是一个小林子能救的回来的,确实唯一的亮点也只有小林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