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后,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
男主苦恼的“正义”与“邪恶”的border(边境),其实在信奉“我本位主义”+“混沌永恒”的人看来,都是正义的一体两面(他坚守的是法律正义,他干的事是事实正义)。
男主苦恼的根源就是眼界太窄,心眼儿太死,不会用更广泛的逻辑论来给自己开拓思路到逻辑自洽😂。
好了,不开玩笑了。
其实,男主在想惩罚肇事逃逸+安全脱罪的官二代时,就已经有奔向“邪恶”(事实正义)的苗头了,最后一集杀人魔杀死小孩子却逃脱法律制裁更加重了他的心病。
虽然说,普通人最好不要逾越人与神的界限(border),去干只有神才能干的事情,比如审判罪人+施刑。
但是,男主已经脑子里有子弹,并且能见鬼了,已经不是普通人了,所以暂代神职,也不是不行。
所以,看来看去,还是编剧思维太狭隘,把法律正义当成了绝对的正义,把事实正义丑化成了邪恶。
😂编剧们可能不知道,自从超英横空出世后,已经不流行绝对法律正义了。
超英都是因为有超能力,所以暂代神职,在干神的事情,审判罪恶,拯救人类。
目前看来,这一套,还挺受人类的欢迎。
男主获得通生死的能力后,其实就是一个超英,在西方世界观里,他是完全不会有剧里这些苦恼的。
最后,小栗旬的大长腿真长。
我一开始没认出来,最后越看腿越眼熟,才发现是小栗旬。
我觉得这部剧的价值观,是有点过时了。
还有,隔壁《相棒》里,三代享也和男主一样,在执行事实正义,用私刑惩罚法律无法治罪的罪人。
对于三代享执行私刑,我是深恶痛绝的,对于男主执行私刑,我是持中立态度的。
为什么?
因为设定啊,三代享是普通人。
男主有超能力,能通生死。
普通人不能代神职,因为他不具备判断和执行的能力,容易出错。
超能力者可以,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普通的存在,他的超能力是可以让他承担一般人不能承担的工作的。
编剧想探讨法律正义和事实正义,却设定出一个获得超能力的男主,命题就是有问题的。
😂
在生与死、正义与法、有情与无义的边界之间徘徊着向前…生与死的界限。
石川本身就是在死亡线上徘徊终究是捡回来的生命,从生到死到生,那条生命的线看着是那么的脆弱,宛若柔丝。
编剧在情节设定上给主人公开外挂,但是又不是那种好莱坞式英雄的超能力,不过是在簡単さ的看见死去的灵魂,能够与他们对话而已,想要找出破绽,还是要冷静睿智和机敏。
还是要自己亲自去抓犯人,找线索。
不是哪种每一个亡灵都是好说话的主。
自恋型,纠缠型,善良型都是生而为人的思想集合。
正义与法的界限。
后面的情节渐入佳境,除了警察的种种迹象表明想要知道情报来之何处,不断的掩饰,总有一天是要曝光的吧。
那个卖情报的老大貌似也不是省油的灯呢,调动的特别情报网去干吗不得而知呀,喜欢侦探片大概就是因为谜一样的设定吧,看不出来。
清冷的服装设计和幽暗的环境,在这样的时候能够萌发更多的人性的黑暗吧。
警察想要获得线索是要走正常渠道的吧,但是石川警察却是踩着灰色地带去找黑客,然后就是非业界的情报人员,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合规矩和流程的。
和他搭档的警察组长是不是的会提醒“还是要走流程”。
对于能够通过灵魂找到线索的石川又该用何种法与正义来界定。
其他部分:配乐很厉害呢,激昂有力的紧张,舒缓的柔情,淡淡的伤感。
演员的表演很厉害呢。
就那么一个人和你在一起,你却没有感受到他的气息,所谓忽视就是这么赤裸裸呀,很专业的演员们呢。
好像很多人因为第一集略显平淡而毅然弃剧。
估计第五集出来又有很多人因为风格突变而嚷嚷不给力。
其实在我看来,整部剧的节奏倒是恰到好处呢。
再试着琢磨了一下各集案件本身,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
真不知是编剧和制作人的无心插柳,还是精心策划的结果,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得不大大点一个赞。
貌似有“灵力侦探”这么个略接地气的译名,也是,谁叫这剧的设定如此“出类拔萃”呢。
(笑)作为一个刑侦剧,主角开个和死人对话的外挂,那要还需要破什么案推什么理?!
……大概不少人都是这么想吧。
我估计主人公石川安吾同学也是这么想的……我们都想得太简单了。
试想现实中若真有和死者对话的超能力,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更不是每个拥有这个能力的人都可以驾驭它的。
参见美国诸多人类变种大片的反角儿们……但石川没有美国人民的强悍适应能力,他从学会走路到开战斗机是需要适应过程的,所以开头才会这么平淡。
第一集,从无辜的被害者(死者)口中得知犯人(活人)真面目,然后一举抓获宣扬正义。
一切按部就班,简单得可以用粗暴二字形容。
第二集,和变态犯人(死者)斗智斗勇,争分夺秒地拯救受害者(活人)。
虽说死者的角色立场发生了变化,仍然是正统的绝对正义vs绝对邪恶。
第三集,一句“没有人是死有余辜”,模糊了正义和邪恶的BORDER(界限)。
群哄而起对凶手喧嚷着“死有余辜”,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对于这句话的正误,我不给予评论,毕竟世上没有绝对,但个人理解,石川说这句话,是基于他的经历和立场而有感而言的。
若是中弹前的石川一定会说:“他是罪有应得的”!
或许是能看见逝者这一变化,才让石川意识到他每天接触的不仅仅是一具具死去的尸体,而是一个个曾经也鲜活过的生命。
所以他的破案手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点以后有空再写。
人的一辈子可能做尽错事,但我们依旧不能否定“生命”本身。
第四集,“真正的英雄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
前一话中凶手为了宣扬自己(有待争议)的“正义”而杀了一个(姑且算)“有余辜”的人,那么第四话里,凶手则是为了一己私愤而伤害了多个100%无辜的人,简而言之就是报复社会。
当然,若从凶手的角度来看,他一定也认为自己是在声张正义的……于是,提问,和第三话的凶手相比,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么?
这也算是一个BORDER。
第五话,“这不是案件,是你自己作死”。
说好的凶手,说好的正义与邪恶呢?!
朋友吐槽这集是“脱了裤子你让我看这个?
”(爆笑)其实,谁说一定要是惊心动魄的杀人案呢,这个世上也并不是所有的死亡都充满了阴谋,也不意味着那些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啼笑皆非的死亡就不值得书写。
还是那句话,死亡的背后,是一条曾经鲜活过的生命。
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历,就连死亡的方式或许也有不值一提,可是依然能够让人有笑有泪。
如此平凡的一生,最后带着一点点的留恋和满满的幸福离开这个世界,其实这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写照。
在我看来,第五话不够劲儿,但是很有味儿……不知道后半程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期待 -V-
这日剧是很多年以前看的了, 当时小栗旬还是一个小哥哥......(现在感觉就很大叔), 也在这一剧里面认识了波瑠小姐姐, 其实在某刹那我错认成杏了(dbq>.<). 整个剧的基调比较沉重, 而发展的沉重程度体现在小栗身上的西装颜色, 从开始的浅灰慢慢变成黑色, 感觉连人都黑化了. 小栗的角色是能看到死者的灵魂并与之沟通的, 他所承受的就是死者那无法诉说的怨恨和悲痛,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这体现在西装的颜色上了. 虽然看到死者冤屈可以昭雪的时候是很开心的, 但总的来说,整个剧还是比较压抑. 毕竟现实世界了, 并没有人完完全全的能让死者"开口"说出真相, 能平死者冤屈的真的要靠各方面的努力.
一集弃的快蹲墙角哭去!!!
虽说我看了第一集也觉得开外挂没意思但是越看越好看简直欲罢不能!!!
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好的日剧了真是良心剧认认真真讲故事节奏不紧不慢镜头感也超赞每星期就等这部啊啊啊栗子演技屌炸天啊啊啊!!!
就是主题太沉重色调太灰暗看得压抑又心疼啊~~生与死的border在男主身上变得模糊不清 其实子弹不子弹过不过安检都是次要的都是为了塑造出这种在边界挣扎的人物形象啊~~面对死者不惜越界耍手段也要为了死去的人抓到凶手 明知凶手却无能为力 承受着每一个死者的痛苦却在生的世界中独自战斗简直不能更无助 栗子你在嫂子怀孕的敏感时期拍这种那么压抑的片子真的好吗怪不得要和基友在片场各种搞怪了啊~~第八集解决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按照一般日剧的尿性本就该就此打住但是编剧说我偏不应是要让栗子在最后一集演技爆发让我们在最后一集刷新三观硬生生在观众心里扎一根针!!!
正义与邪恶之争绝对是永恒的话题孰对孰错也不是那么轻易能判断的 两者本身是不是对立的都没有定论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存在绝对的恶但是问我们什么是绝对的正义我们却只能沉默 我认为是因为邪恶并不是为了压制对抗正义才存在的 正如栗子问安藤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有罪恶才有正义 可以理解成正义是因为有罪恶才出现的罪恶却从不考虑正义怎样大部分杀人的都不是因为杀人是不对的所以才要杀人吧?
可是正义呢?
正义完全就是为了要消灭罪恶是因为杀人是不对的所以要制裁 所以正义一直很被动 被动到在极致的情况下还会转变成罪恶 所以说结局简直太神了啊尤其是大森叔那厚重的大手往栗子身上一压时 栗子也就正如叔所说到了“那边”的世界那个都是死人的世界那个恶的世界~~哎真是的剧都看完了我还是不知道男主名字所以写影评全程用栗子哎哎哎~~说真的好想要有第二季但是这么厉害结局又觉得第二季的话再怎么拍应该也不如第一季吧还是不要冒毁原部的险了啊啊啊可是就这样结束真的看不够!!!!
这是一部完全没想做成推理剧的刑侦剧!
编剧金城先生一直说想要制作一部不一样的刑侦剧,我觉得他做到了,这部剧的厚重来自于对人性的拷问,而不是推理的严谨。
就像这个剧名一样,BORDER,边界,这一部的每一集都在不断的探讨着这个问题:边界,生与死的边界在哪儿?
警察在法律范围内的边界在哪儿?
真正正义与司法正义的边界在哪儿?
人心善恶的边界在哪儿?
理由正义与手段邪恶的边界又在哪儿?
凡此种种,才是编剧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吧,也是这部剧真正吸引人思考的地方。
不知道石川何时会跨越心中的边界,从一个漠视生命,期待案件发生的警察,变成一个珍爱生命,拼命为受害人查找真凶的警察,到跨越了司法边界,为了正义的目的采取非法的手段的黑警呢??
剧中的每一集都是不断的给出伏笔,第二集他偷取了证物,但找到证据后可以无声无息的还回去,第三集他非法跟踪、窃听,但面对是否查询更多户籍资料和是否每家都安装窃听器时他收了手,可是下一次呢,当明知凶手是谁却无法找到证据将其绳之以法时,他,还会收手吗?
面对第三集的“连锁”,我是深深佩服编剧金城先生的。
宽恕不是对加害者的救赎,而是被伤害者的自我解脱。
陷入仇恨中的人住在了心灵的牢笼,比服刑的监狱而加悲惨。
剧中被害人的丈夫选择了远离向前走,就是在切断复仇的循环伤害链条。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不管依附于这条生命上的人性多么恶劣,做为同一生命体的其他人,没有权力剥夺其他人的生存权。
人类应该敬畏自然,敬畏孕育出生命的这个自然。
当能够抚慰受害者的是宽恕、忘却,而不是对加害者的回击、复仇,人类才能从自身的劣根性里真正的解脱出来。
我们的本性可以不够善良,但却不能蔑视善良的意义。
与其在善恶之间挣扎,还是相信会比较幸福!
看到最后一集,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好像一个被硬生生折断的结局,伤口断面没有任何多余的牵扯。
也因为如此,小栗旬最后在天台上那个疼不欲生的表情才会让这个伤口流的血更多,更久吧。
正因为这样一个结局,这让这部本来播得顺风顺水,本也可以顺风顺水地结束,让喜欢它的人纯粹地从某些角度来对它进行评说,或者是让不喜欢它的人对它进行彻底地藐视,然后再顺风顺水地盖棺定论的一部剧,忽然就变得有话题了起来。
就像李安的那部奇妙之旅,人们因为那最后一个问题,开始对影片进行全新地,全部地思考。
那如果没有那最后的问题呢?
所以,如果说没有那小栗旬最后在天台那场痛苦挣扎呢?
如果没有这最后一集,没有这像是反思般的最后一场的失败,我们还会死命追着去问,什么是真正的正义,追求正义的途径又是否合法之类的问题吗?
最后一集,最后一镜,是绝对出彩的。
它有意识地将正义与否的问题扔到了人们面前,并且力道非常重。
它的存在更让人们因为它而对整部剧来进行重新评判、重新思考。
而不得不提的它的主演小栗旬,他在天台上的挣扎,是选择堕落还是救赎,坚持还是放弃?
他痛恨到浑身发抖但却无能为力的挫败,极度愤怒却又不得不压抑情绪的忍耐,不能狂啸却只能听着犯人嘲讽的无力,从身体到眼神,小栗旬的那一场表演,是绝对精彩的。
只是什么是真正的正义,我并不好奇。
所以不管这部剧的最后一集本该怎样上演,它都在第三集之后,成为了这一春季档中最令我惊喜的一部剧。
首先是它对类型剧标签式剧情的突破。
用一集来讲述一个故事,解决一件杀人案,这是日本推理剧的常规。
至于利用超能力,特殊技艺或者超高智商之类的元素来丰富剧情,增加人物魅力,这是制作者们觉得能出奇制胜的一种利器。
但是,这种推理剧往往会被贴上一个重复式的标签。
这一集,我利用我的能力解决了这一案件,方法类似,途径相仿,不管中间过程怎样,最后的要揭开谜底时,观众都早已被前几集备案,接下来他会怎样怎样,就和前几集演过的一样。
如果观众不厌烦,那么便可以一直看下去。
但如果观众一旦厌烦这一种周而复始的方式、途径,那么这部剧在开始便已经宣告失败。
在这部《BORDER》的情节进展到小栗旬拥有了和死人对话的能力之后,这部剧便有了一个固定的框架。
因为这个框架,这部剧险些被放弃。
幸而幸运地看到了第二集、第三集,看到了它在固定框架之外所做出的突破,然后在这之后,这部剧便成为了春季档最让人期待的剧。
这些突破,不是类似地稍作转移,而是彻头彻底地转变。
杀人的动机,杀人的手法,杀人的目的,每一集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开展这一切。
并且因为每一集所关注的重点不同,被害者,害人者都有可能成为主角,也都有可能是炮灰。
这种每一集所带来的新鲜感是让人一直期待的重要砝码。
它会关注杀人犯,让杀人者成为与小栗旬可以直接对话的死人。
这是这部剧才可以完成的设定。
因为只有小栗旬才可以和死人对话。
所以编剧可以大胆地在一开始便让杀人犯死掉,然后让他堂而皇之地和小栗旬一较高下。
它会很残忍。
利用爆炸的连续杀人犯杀掉了几个流浪汉,那几个流浪汉连名字都没有,也没有任何背景故事。
他们的出现,不过是让杀人犯,或者说是犯罪出现的诱饵。
它也会很温情,一个连自己怎么死去都不知道的人可以有温暖的家庭,可爱的女儿,美丽的妻子。
原来推理剧也可以不去研究怎样杀人和被杀,而是打着杀人的幌子来讲温情。
它可以有深度。
探讨社会伦理问题,试图想让人们去思考宽容与报复,究竟什么才能让人可以活得更容易一些。
它也可以很挫败,它让小栗旬走投无路,让人们看到,英雄 也会走投无路,对这个强硬的世界直不起腰来。
如果这不是一部推理剧,它不会有一集讲述一个完全不同重点的机会。
也因为它是一部类型剧,它又有了每一集做出一个突破的机会,且以此来打破传统类型剧。
因为最后一集的强烈刺激而写了很多预料之外的东西。
单纯就这个剧本身而言,它还有其他让人欲罢不能的特点。
比如说气氛的营造。
随着剧集的展开,作为主人公的小栗旬身上的正义感也越来越突出。
而作为一般强调正义的的剧集来说,主人公向来会有满身的正能量,整部剧也会有积极上上进。
但是这部剧的气氛却截然不同。
小栗旬的正义内敛而含蓄,他的正义几乎就是被掩盖在整部剧低沉的调子底下的热流,肃然滚烫,但却是极其不想为人所知的一种掩盖。
但正是这样一种气氛,没有了目标明确的宣传,只通过角色本身的行动力来表达诠释,这种不动声色地正义却更为人所接受。
最后再提一点,是小栗旬。
时常湿润的眼角,是最让人信服的英雄。
将意志锁在躯体内,是最理智的英雄。
2014春季最佳。
打从SP开始对编剧金城一纪念念不忘,等待这么多年,金城一纪一集都没有叫人失望。
******************************************************自由主义的困境,正因为它自由,它不能否认其他任何主张,包括极端主义的存在。
当要面对和包容一堆否定它的主义,自由主义如何自证自存?
我和你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可以为了绝对的恶而杀人,而你不能。
安藤如是说。
他说得对。
恶的优势,就是可以用恶的手段达到恶的结果,手段与目的具有天然的统一性。
而善没有这样的天生优势。
很多时候,善的手段不能消灭恶,或者说不能在恶蔓延出更多的恶果前及时遏制它。
所以情报屋才告诫石川要忍住,要耐心等,但石川终究没有忍得住,一心只想消灭恶,一念之差,便跨过了边境。
对我来说,石川最后的结局并非善恶之间转换的问题,而是善如何证明自身的正当性的问题。
绝对的善不能容忍恶的存在,但绝对的善如何才能消灭绝对的恶?
为追求善的结果能否用恶的手段达到?
用恶的手段达到的善果是否还能称之为善?
反之,假如硬要保持善的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那很可能就无法消灭恶了。
无法对抗恶的善还有多少正当性可言?
因此石川面对的是个两难困局,如果他不等待,那么就要动用恶的手段;如果他等待,那么对善的信念可能在恶的不断侵扰中枯死。
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善是非常困难的存在。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善恶边境每天都可以出现,只不过往往是小善小恶,或遗忘或无知、掩盖过去便是。
石川本来也可以如此,但是他有了异能。
异能像是打开了第三只眼(或封闭了他原有的无知和遗忘本能),迫使他直面恶的受害人所承受的痛苦,渐渐被这种痛苦绑架。
所以比嘉才多次提醒石川,不要被痛感支配,这种痛感会使人视线模糊,看不清边境线而不慎越界。
Ep9的结局当然是神结尾,Ep7的败北也让人印象深刻,但我个人评分最高的是Ep3,那个当年杀了一家母女日后被社区居民集体“制裁”的少年犯。
社区里的成年人决定杀掉他,白日暴尸以警戒社区中任何心存恶念的人,但剧情中隐隐已透露,这个少年旧日也曾是暴力的受害者。
当年他承受着暴力的折磨时,那些社区里的大人们又做了什么?
迟来的报复,既没有能阻止昔日的暴力种子结果,也没有能防患将来暴力种子的播种。
Ep7的石川,在他企图在网上散播政治家儿子负面信息的时候,其实差点就成为Ep3社区里的那群大人,只不过他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力量,就是现在你打开网页看着的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大坏人,人人不过鼠标一点,微博一转,何来大恶?
只是,一人一点,聚集起来,就有了积毁销骨的力量。
源于善念也好,源于恶念也罢,边界不可越。
金城让石川迈了过去并且永不回头,可能是想给不时越境的人一个提醒。
但是,暴力的连锁链条那么长,当初迈开那一步时,谁会想到远处的结局呢?
我想没看过的人都会以为只是个看脸的开挂剧,第一集也确实如此并没有很好的吸引到观众,但之后的节奏就不一样了。
与同期的mozu相比虽然并没有设定很深的坑略显单薄,但每一集所选择的案例却是很典型的。
从死者的角度去观察凶犯,会发现那些凶犯就是我们自己。
冲动,内心的欲望等等都与自身想法如此相似,我们离犯罪只有一线之隔。
第三集这个极具代表性的现实案例,少年犯惨绝人寰的罪行令人发指,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比牲畜多了道德观念与思想,可以为了愤怒等稍显正常的原因而错手,而那少年的行为实在称不上是人类。
但是我能说他该死吗?
其实我不知道。
那些义正言辞的围观群众也没有这个资格,他们正义的表面下多数也是藏掖着扭曲的心灵。
剧中的少年虽被释放,却在生活中过着被人唾弃的日子。
被人肉、被辞退、被恶言相向...其实种种艰辛都不能弥补他曾经犯下的过错,活着即是最大的惩罚。
社区管理员老伯和数名帮凶在执行那次谋杀时导演拍得如同某种神秘的仪式,此时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绝对正义的、是为民除害,但在我看来,那只是邪教狂妄的中二。
只是为了小区,为了私利,自以为能成为正义的化身,实则走上犯罪道路。
宫九那集我已猜到最后一定是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结局。
虽然没有扑朔迷离的案情,全集却充斥着最真实的温情。
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发生在身边,因意外死亡而远去的亲人,我们没有栗子帮忙递交书信,很多事情还来不及说还没机会说,所以趁着亲人还在,要珍惜对方。
千万不要造成永远的隔阂。
药家鑫案的那集,是栗子的败北。
就算知道凶手是谁,强权下的人总是无力的。
很现实意义,我们的社会就是如此不公平。
在我的观点,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与其抱怨不公平,不如去奋斗做到别人口中的那个不公平。
没有什么值得愤愤不平的。
那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只是拉拢民心的表现而已。
权力、财富、地位,它就是有着重新制定规矩的力量,无可否认。
栗子的变化是一集比一集明显,他身边的小伙伴们支持他帮助他,但毕竟不是他,不能体会那种直面灵魂的痛苦。
从诱引到制造证据到杀人,我觉得这一系列确实在情理之中。
最后一集情报者也说过等待,犯人自会露出马脚,没有绝对的完美犯罪。
但是栗子等不了,他明明知道那个人就是犯人,他该如何面对下一个被害者?
虽然栗子最后杀人在意料之中,但仍觉得大概由于时间缘故,导演拍得有些仓促了。
欢迎来到这边的世界,绝对的善即是绝对的恶。
不必有第二季,这样的结局就很好了。
怎么说,还算是部好片吧。
值得看一下感触下自己。
这部剧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石川放弃了取出子弹的契机。
成为了一个为死者而活的人。
死者无法开口,死者无法申冤,死者无法惩罚加害自己的人。
绝对的弱者!
前面所有的铺垫就是为了第九集的高潮,当死者告诉了你,绝对的恶,你会怎么做?
施暴者被法律保护着,弱者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恶人有恶人的道理,吃人本无善恶,人定善恶。
制裁至恶必须比恶人还要恶。
当法律成为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时,只有利用暴力推翻统治阶级的法权才能让底层的受压迫者翻身做主。
这部剧说深度有多深,其实没并没有多深,它只是指出了程序正义并不是真正的正义,破除了一些人对法制的迷信。
建国帅的不行,虽说是剧透式破案但是每集都有新感觉,没有落了俗套
这个设定能玩出这么多花样也挺不容易的。波瑠的戏不多,但都到位。最后一集的反派跟美国超级英雄片流行的反派类似,都以高大上的名义反社会。老实说,有点老套且概念先行。为了最后凹一下造型,就这么放弃了第二季。
阿B推荐的,以为捡到宝。兴冲冲的追完,感觉上当了。
明明到第八集都很好看,可以说是我看过日式推理最好的剧之一,只可惜最后一集又翻毛腔…旁友,侬最后也踏上了卫宫切嗣一样绝对正义的道路吗?咱们不要玩“为了正义而杀人”这种命题了好伐……
见鬼老梗还要自我调频啊建国。。。
好厉害的剧……最后太可怕了!一想到戏外剧组多逗比就觉得萌萌哒
栗子演的好,其他没什么
结局真是不明觉厉啊。。。好了。。我要去准备考试了
找不到看点,建国兄88了
码,两集
哈哈 栗子演技大有提升啊 好看
剧情烂透
节奏好慢 观望中 \\ 看完最后一集回来自己打脸 春番最惊喜 没有之一
两集弃,真的没什么吸引我看下去,而且小栗旬也老了。以前看过不少建国的戏,特别喜欢的也有。只是这部前两集过多的心理活动,两句话概括的剧情,过于超现实的情节和自相矛盾的设定都是问题,加上确实不怎么吸引我看下去。
日剧真是越来越难看了。。。最近唯一一部看的下去的。。。
本季烂尾王?
我真的感受不到小栗旬任何魅力,而且断案过程实在太中二了
一星给结局
硬是看了两集,好看的点在哪里?额,人夫对不起QAQ
不理解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分数,有几个案子的动机不禁让我觉得日本人果然都是变态……尤其是最后一个,又离谱又无聊……最让我觉得不错的,居然是配乐,还挺带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