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素律唯一的错是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人而丢弃了本心。
说着爱你,说着要娶你,转头就渣了你,还选择你最好的朋友,这样的男人何必执着。
你应该知道你是如桃花一样美好的女子,你不必为了他作践自己,大可放手骄傲的活,你依旧是那朵最美的花,你也会有自己的路。
妍熙就是小三上位,还理所当然的觉得是素律造成这一切,谁给你的b脸,人家一切好的都和你分享,她tm睡人家男人还抢人家的歌。
你是一颗蒙尘的珍珠,但也不要踏着你最好的姐妹去上路。
她曾经为了爱情和梦想卑劣过,挣扎痛苦过,她不是纯洁完美的,但是她真实的活着。
她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可人,突然被最好的姐妹抢走了一切,胜负心和被抢走一切的恨,她让妍熙去唱歌怎么了?
就不能报复一下?
后面闹事了她也在保护她,但是妍熙还说她罪有应得,她这样是她自己造成的?
哦,她让你睡她男人抢她歌了?
结局怎么要让素律活在后悔和愧疚里?
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东西,作为女生我不觉得女生不能做到释然放手,不觉得女生会一直悲伤脆弱。
她是恬静优雅的,拥有美妙的歌喉,以前未经苦楚,纯真,感情不充沛,曾经迷失过自己,但是不代表她不会醒悟。
时代更替,新旧交换下的沧桑苦楚她都能坚持下来,她定能找回曾经丢失的自己,私以为她看见唱片应是像以前一样笑得恬静优雅,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素律,大大方方用自己新旧结合的唱法唱自己的歌。
你不是完美的,你犯过错,你迷失过,你背弃过,你走过沧桑苦楚,即使你已经容颜衰老,但你也能笑得恬静优雅,接受过往的自己,平淡的回忆从前,眼含热泪的作为素律唱出朝鲜的心声。
也许她是蒙尘的珍珠,但你是一块需要打磨的美玉,你不必羡慕嫉妒她,不必活出她的样子,请保持你的高洁美好,活出你自己的独特和美好。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大概知道会有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话,因为我看到的就有很大一部分影评都在骂女二妍熙。
说实话,我觉得妍熙没什么错。
女二在这场感情中从来没有主动过,她被女主叫过去结识大明星歌手,被大明星歌手叫上台表演,被男主鼓动去当流星歌手,很多时候她就是被推着走。
还记得那天晚上的庆祝宴一结束,女二带着笑容想和男主说话,但是在男主故作冷淡之下,女二很快收敛起笑容,闭上嘴巴,马上就要沉默地离去。
是男主主动抱她去冰敷脚踝,也是男主主动吻她,女二有逼迫男主吗?
没有吧。
站在女二的角度上,男主是为她创作唱片的制作人,面对他如此明显的冷淡,女二根本不可能厚着脸皮贴上去勾引,一旦不成功关系会变尴尬,以后很难再共事,如果不是男主留下她,女二本来是要离开的。
她的脚伤是真实存在的,也许她故意表现明显一些想博得一丝怜惜,也许她是真的下楼梯不便,不论哪样,男主如果只是适当地关心,比如嘱咐她回家擦药或者为她叫一辆黄包车送她回家,女二都不会留下来。
一个年轻英俊、才华横溢、专门为她写歌、助她成为歌手的制作人吻她,喜欢她,想给她未来,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抗拒的诱惑吧,女二根本拒绝不了,换成骂她的那些人,他们就真的能拒绝得了吗?
问题在于男主的变心,他违背誓言,移情别恋,他自己知道自己爱上女二,也对自己的变心感到生气,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既然决定和女二双宿双飞,就应该及时把女主约出来说清楚,和女主郑重地道歉,哪怕人家的巴掌扇在他脸上也应该受着,但他没有。
他选择单方面结束和女主的关系,女主去探监男主,他问的都是女二的消息。
其实这时候如果女主清醒,就应该果断放手。
奈何女主头昏,她太年轻太冲动,之前为了搞垮男主女二的新唱片,把自己出卖给日本人,人一旦失去了自我,所做的事情都开始变得疯狂起来。
女二在男主身边的日子里,必然培养起一定的仇日情绪,在知道女主的所作所为之后必然要与之翻脸的。
尤其女主介绍女二去唱歌的那个地方差点让女二被辱,女二在情急下杀了日本人,事情发展这个地步已经无法挽回,女二最终迎来死亡。
其实最后女二妍熙都没有向日本人低头,她不知道转身会被射杀吗?
她当然知道,“抵抗就射杀”的命令她听得懂,但是她不愿意被日方逮捕,不愿意妥协,就像与她最相似的那种花——荆棘花,她始终是带刺的。
其实电影中对女二妍熙的性格像带刺的荆棘花这点并没有太多着墨,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她最亲近的两个人,女主和男主,都不约而同用这样的花去形容女二。
我认为如果只是接吻,都不能证明男主真心爱上女二,反而是男主那首名为“荆棘花”的曲谱,才是他移情别恋最好的证据。
过往的日子里只有女主用“荆棘花”去形容女二,她俩是最亲密的朋友,这个形容是女主藏在心中的专属,是别人想不到的隐秘。
在后期仅有的几个场面中,女二对男主的态度已经显得可亲许多,但是男主竟然用“荆棘花”这个名字去谱曲,说明在电影镜头之外的日常里,同身为艺术家的男主敏锐地察觉到了女二的魅力特性,这个隐秘的代号被男主感知到是因为他爱着她。
这才是最让女主崩溃的地方。
他想着女二,可以自然地做出专属于她的曲子,但对女主不行。
直到生命的最后,男主才能把心中的愧疚汇成一曲“爱情谎言”,以求让女主忘了他,找回自我。
男主最后掐着女主的脖子质问对方,既有对妍熙死亡的悲痛怨愤,也是在问女主“你怎么可以和日本人合作害死自己的同胞好友?
”他对这样的现实感到绝望,一个善良纯真像桃花一样的女孩,在乱世之下就这样失去民族信仰,变得面目全非,而她的改变也有他的责任,他所坚持的一切都变成了泡沫,一切美好全部逝去了。
他们各自都并非完美,但我觉得不能用简单的标签去形容他们。
男主在感情中移情别恋但心怀一腔爱国情怀,甚至因此入狱;女二没有拒绝男主的示爱,背叛了友谊,但她确实和男主志同道合,同时比女主更加清醒,更加具有反抗精神;女主原本美丽温柔,善解人意,但在感情遭到背叛之后为了复仇出卖自我给日本,但她内心深处的善良依然存在。
女二喊出的那句“是你把你自己变成这样的”,对也不对。
女主所做的选择,每一次都走向绝路,她可以走其他的路,她选错了。
但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那样的成长环境,她很难跳出困局,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总觉得女二这个角色,其实是所有角色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
她不像男主和歌手大明星那样有海外的经历,她明明和女主一样在艺妓园里长大,但她能够跳出传统曲艺的禁锢,彻底地抛弃旧梦,把自己喜欢并擅长的流行歌曲唱出风格。
在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上,她的态度也偏向宁折不弯,面对危险时敢于出手,面对死亡威胁时也不愿苟且偷生,这应该就是男主会爱上她的底层原因,歌声只是表层罢了。
男主从出场开始就是一个反抗精神的代表人物,他反抗家庭,反抗侵略者统治下的社会规则,不愿意同流合污,不愿意践踏本国老百姓,而女二的底色其实也是这样,女二甚至没有接受过那些国外的先进教育,就能完全消化男主写的曲目当中的强烈感情,男主对女二是平视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仰视的,他想带女二去留学,因为他知道女二的才华不止如此,但他对女主是俯视的,他走在时代的前面,一直想做也在做时代先锋,但女主已经落后了,他们只是短暂地相交便各自通往不同的道路。
没什么对错,不过是命运罢了。
影片的开头,就交代了素律和允宇是恋人的关系.允宇在酒馆还诚意满满地向素律承诺两年就会娶她过门,尽管自己的母亲拒绝妓生作为自己媳妇[允宇母亲也是妓生].那时候,单纯的素律就这样深深地相信允宇的承诺.到了友情这部分,素律和妍熙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的闺蜜.当她们有了第一笔花酒钱,妍熙全部给了父亲,素律为了朋友买了一张她喜欢的偶像的唱片.当允宇带素律去见李兰影老师时,自己激动之余还第一时间打电话妍熙介绍她去见面.从此可以看出素律对于友情的珍重.也埋下她以后悲剧的种子.当妍熙成为了流行歌手,抛弃了传统的正歌,也抛弃了和素律坚守的传统的承诺.允宇被妍熙美妙的歌声吸引住,也抛弃了两年迎娶素律的承诺.爱情和友情同时抛弃了自己.也导致素律后来的黑化.但令我觉得素律最悲惨的时,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允宇和妍熙也从来没有理解过素律的心.ps:虽然韩孝珠这个角色有点黑化,但是真的太漂亮对她恨不起来
意外看到的电影。
一开始是被女主酷似年轻时的宫泽理惠的外貌吸引了,然后发现歌那么好听,最后发现电影要告诉我们的只是一段三角恋的故事吗?
弹幕里一片倒地纠结于亏欠女主的一句道歉,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问真的一句对不起就能释怀吗?
更多时候道歉释放的反而是造孽的一方,一句对不起仿佛就可以卸下罪孽轻装上阵。
对本剧的女主来说,真正让她走出来的是迟到了半个世纪的肯定,“只是,那么好,当时为什么没人发现呢?
”所以,谁是谁的解语花呢?
能听懂她的歌声的人在五十年后的今天。
作为一个不懂音乐更不懂历史的观众,我猜半世纪前的通俗唱法对大众来说多么新鲜,所以来自生活底层的车夫的女儿以更接地气的感悟和更松弛的唱法而受欢迎,女主自小接受的是严格的传统唱法的训练,在追溯传统与复古的今天更显稀有,这是一个时也命也的错位,并无孰是孰非。
女二之于当年刚刚兴起的流行音乐家男主,好比是他的缪斯。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很可惜的是他们的音乐,因为女主的嫉妒而被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可惜了男主的才华,他与女二的合作终成绝唱。
在我看来,已经决定赴死的他最后写给女主的歌就是他的道歉与反省。
所以,真的爱情那么重要吗?
可以盖过友情忠义、可以抹杀艺术和自我?
谁说得清楚,如果不是这一段痛,又怎么会有女主对《爱情 谎言》的成就:“每一个音调,每一个节拍,都完美得恰到好处,又极其凄凉。
”
意外地发现有个颜值身高甚至气质都那么酷似年轻时候的宫泽理惠的韩孝周,更加意外地是演绎女主复杂情感的演技,不单有被爱情与友情背叛的伤害,还有生为妓生的尊严与成为歌者的渴望,更有剧终的悔悟与释然。
最后想说:《朝鲜的心》真的好听!
(好听到导致我三观扭曲,同情渣男主,哈哈。
)
电影让我想到《赎罪》。
皆因女主一时恶念,葬送了至亲至爱和自己人生的故事。
但是私以为,《解语花》的剧情流畅度没有《赎罪》来得好。
虽然呈献了精美的画面、考究的布景、韩孝珠精彩的演技和美貌,电影主题却并没有相称的深刻,相反处理得很草率模糊,让人不知所云。
女主是恶人。
大义上,她背叛国家,与日本侵略者同流合污,私节上她因妒生恨,害死朋友爱人。
然而和电影《赎罪》不同,影片并没有花很多篇幅去表达她的负罪感,相反用了大量篇幅讲述了女主是如何被渣男和闺蜜联手背叛,变成了常见的“防火防盗防闺蜜”的故事。
也许,影片的英文片名更能说明主旨:“love,lies”,爱情,谎言。
但影片的野心难道只是为了表达一段夭折的男女情爱吗?
导演让男主几次义正言辞地对女主说:“正歌是为了纨绔子弟所唱,而我写得歌是要给劳动人民听”,可见他并不希望,只是塑造一个渣男怨女的三流爱情故事。
他笔下的男主是有着情怀与抱负的。
女二可以实现他的理想。
于是我想影片怎么样也要留一些这样的镜头:劳动人民如痴如醉地听着女二的歌,获得了心灵慰藉。
然而,并没有。
我们只看到衣着时髦的女二,在类似大上海舞厅的地方风情万种地歌唱,底下站着身份模糊的听众。
如果没有历史知识,我们并不知道底下站着的是什么人。
难道一定不是纨绔子弟吗?
难道一定是男主说得黄包车夫、矿工吗?
所以作为观众,我也没看出来女二就比女主进步在哪里,只能自行脑补。
那么男主变节女二的理由,就经不起推敲了。
影片的另一个败笔,是一开始就把男主和女主设定成爱人。
男主山盟海誓,非女主不娶。
然而遇上女二,男主又轻易变节。
之前的诺言沦为一纸空话,没有一个镜头表现男主是否愧疚。
作为女性观众,这个观感太糟糕了。
女孩子生命里,总会遇上或听说过一个把承诺当成口头禅和泡妞手段的男人,无论他以何种理由死去,是反击日本侵略者还是因为吃口香糖噎到,都不可能改变男主渣男的印象。
我想女性观众也实在不能把“连自己爱谁都搞不清楚,轻易变心”的男人,和需要持久的毅力和唯一目标的“抗日英雄”联系起来。
虽然,我认可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纵然被背叛,也不能放弃自我。
然而借着男主的口,却分外讽刺。
结局处,男主在给女主的信中说:“虽然失去了我,但我希望你不要失去自我”,然而,这番话只是冷掉的人生鸡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温度。
你让女主怎么可能不失去自我呢?
她全心全意满心欢喜等待的爱人背叛了,她真心与付同甘共苦的姐妹在明知道她心意的情况下抢走了她的爱人,她作为歌者的自信被爱人轻视和痛击,她从小长大的券番在日本占领的局势下摇摇欲坠。
构成她自我的要件被一个个抽离羞辱粉碎,而始作俑者还是她最信任的两个人。
而男主居然让她保有自我?
这不是已所不欲非施于人吗?
典型的捅了人刀子还不准别人喊痛的耍流氓行为。
影片最吊诡的一点,唯一可能真正有那么点欣赏女主歌艺的,是那个日本警察局长。
所以导演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最后大家一个劲地同情起女主了嘛。
然而,女主虽然是恶人,但她毕竟良心未泯。
结尾处,伴随着缠绵悱恻的主题曲,女主苍老容颜里,能看到深深的悔恨。
她害死了他们,同时也成全了他们。
她本以为男主是人品低劣的花花公子,轻易许诺又轻易变心。
女二也没什么特别,会跟她一样,一旦男主厌倦了就会被抛弃。
没想到因为她的嫉妒,造成两人阴阳永隔,男主用殉情而死反击了她。
相反他们成为了不朽,而她只能成为他们的替代品,卑微苟且地活着,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不敢承认。
多讽刺多吊诡。
明明爱情里她先到,可是好像她才是那个不堪的小偷,是那个多余的人。
昭瑮,表面上拥有一切的人,就不应该得到照顾么?
因为努力而拥有一切的她就连背叛都不能喊痛,要强忍着伤心和难过,看着自己最在乎的妍熙当着面说"允宇说过会找到在一起的方法,他一定还在找",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么,然后还让昭瑮帮忙找唱歌的地方。
昭瑮有一个坚持做一个纯粹的艺人的梦想,可是在日本军官送她浴袍的时候,转身就被妈妈的话打破了。
曾经允宇答应她只给她一个人写歌,让她唱出"朝鲜之心"的男友,转身就看着她的闺蜜两眼发光。
说好做一辈子唯一的朋友的妍熙转身就和她的允许哥哥接吻。
昭瑮不是没有拒绝过诱惑,没有坚持过自我,只是当一切自己所信仰的东西都消失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虽然是她一手将妍熙推到被迫杀人的境地,但她在日本军人抓捕妍熙时,依然选择挺身出来保护自己的朋友。
她这样一面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一面又不顾后果的去帮助他们,到最后却换来妍熙的一句"我什么都没有偷"和允许的"你变成什么不关我事,都是你自作自受"。
那为什么她什么都没有了呢,妍熙,允宇哥哥和她爱的唱歌就消失不见了。
本来是受害者,反被他人当作自作自受。
直到半个世纪后,有个年轻人说起《爱情 谎言》这首歌与众不同,将传统唱法用到歌谣上,歌声的每一个音调,每一个节拍,完美的恰到好处,又极其凄凉,是至尊中的至尊。
扮演着妍熙的昭瑮流着泪说道"那么好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原来她一直都那么好,只是她在意的人没有发现,那个时代没有发现。
画面很精致,无论是布景,服装还是妆容,都给人一种很细腻很鲜活的感觉,动态的韩孝周好美,本来看剧照还不觉得。
看视频已经完全被她的美丽折服了。
而且韩孝周自带端庄气质,真的很适合唱正歌的素律这个角色,可惜素律认识不到自己的天分所在,偏要去唱流行。
或许她只是想得到哥哥的爱罢了,渣男毁一生啊。
素律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一直是第一名,从小被人称赞着长大,遇到妍熙,遇到允宇,进入流行歌曲的世界,突然就败得体无完肤,那种失落和不甘幻化成仇恨,折磨别人,也折磨自己。
看到结尾券番落败,老年素律自问的“那么好,为什么当时没有发现呢?
”,还是非常心痛的,片尾的那首《爱情,谎言》也是唱的人愁肠百转。
妍熙姑娘一开始并不显得那么动人,在李兰影的演唱会上,导演想表现妍熙一开口就让大家神魂颠倒,且俘虏了允宇的心,然而无论是嗓音,面貌,还是台风,我并没有感受到那么强烈的魅力。
不过,换上时装以后,再加上熟悉了舞台,妍熙一下子就变得光彩照人,她确实更适合流行风格。
另外,真正让我觉得妍熙美的动人的地方,是结尾处站在铁轨旁的微笑。
剧情和拍摄手法都非常老套,已经演过无数遍的防火防盗防闺蜜的故事,而且导演的表现手法还停留在表现伤心一定要在暴雨天,日本人一定是流氓恶棍这种程度。
人物单薄的站不住脚,除了素律之外人物的心路历程都没有刻画,背叛了女主之后,允宇和妍熙都没有丝毫想要反省的意思。
说好的婚约呢?
说好的友谊呢?
你们好歹给我愧疚一下啊……另外还有一个槽点,素律第一次从日本人处回来后,竟然义正严辞的指责妈妈,质疑妓生的意义。
所以你从小在券番长大,竟然对妓生本来就是要陪客挣花酒钱表现的全然无知,素律的表现非常不合理。
如果想要表现妓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的气节,请参考韩剧《黄真伊》,教科书般的存在。
总的来说,可以感觉到导演的诚意,除却剧本上的先天不足,《解语花》算是一部精心制作的影片。
《解语花》主要呈现了从善良到阴暗、再到迷失的过程,其间以爱情悲剧、友情悲剧、天赋悲剧和自我悲剧推动情节发展。
四种悲剧相互干渉,看似野心勃勃,却使得影片在任何层面上都无法和“前贤”媲美,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霸王别姬》、《黑天鹅》等影片中,爱情元素均出现在天赋悲剧形成之后,用以辅助天赋悲剧的发展。
而在《解语花》中,爱情元素的提前和突出直接束缚了其它元素更深入的表达,而其它元素发人深省的力量又喧宾夺主地让人同时忽视着爱情,使得其成果可以预见的平平。
影片的形式表达与内容表达倒是得到了统一:什么都不想放弃的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主人公的手指是黑化的开始,内心的拉扯必然造成肉体上的自我戕害,这一点在很多心理剧情片中都有体现。
从报复他人到摧毁自我,再到因自我堕落而厌弃自我,最后在抢夺另一个生命体生活体验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自我悲剧成为了主人公自身最大的悲剧。
在其它三种悲剧中的过分认真、独自认真,导致了这个暗线悲剧的发生。
主人公前半生经历的收束明显单薄,没有办法撑起之前焦灼纠结的叙事,结尾卑微而贪婪、满腹执念的顶替,可以称为本片的一大亮点。
剧中所体现的友情 悲剧不单单指反复强调的唯一的、最好的朋友,爱上了自己的爱人,更多的是这段友谊中的双方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所引发的溃烂,一先一后的不断发酵,扭曲着两个人的心。
“久负大恩必成仇”,与其说三人之后所发生的一切是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是源自于女二带有小心翼翼的快感与刺激的刻意为之。
“妓生调教人”三月的性格不够丰满,这个人物可以成为极有冲击性的点睛之笔。
之前在铺垫上的忽略使得三月在抚摸照片时缺少了本应存在的悲伤的力量,郁结的情绪没有达到高潮。
“解语花意思就是要理解别人说的话”,而全片却充斥着“不理解”:执拗的妄图改变,自私的指责与自我指责,知音人的难觅……一朵本应“散发着高贵香气,让人不敢折断的解语花”,被自己折断在了没人在意的过去。
韩孝珠这部电影真正值一个影后!
演技本来就跟小花不在一个水平,现在又提升了好多,爱与恨的情感感染力太强,见到爱人的时候、心碎哭的时候、黑化狠的时候,眼神传达真的都很赞!
角色诠释完美!
说实话,男主女二简直了,两人完全不觉得背叛了女主,最恶心的是他们都对女主说了同一个词“自作自受”,心疼女主~全篇最虐的地方:渣男要掐死女主的时候,她哭着说“哥哥,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会变成娼妓,你应该问的……” 是的,你应该问的,你们理直气壮、旁若无人地在一起的时候,难道对你们“唯一的朋友”“唯一心动过的人”没有一丝丝的愧疚吗?
看的时候一直在等女主黑化,但是看到黑化后的她又觉得不值! 姑娘, 你已经失去了爱情,别再这么痛苦地失去自我。
因为孝周看这部电影,开始瞄了几眼影评,评论不妨是防火防盗防闺蜜、遇上渣男等等。
因此内心对此并不是很期待。
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却逐渐被吸引。
一是被孝周的演技所震撼,尤其是当她得知女二要离开的时候,男主说好的朝鲜之心变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那种委屈与愤怒,一次次的表现在她唱的流行歌曲中,“你并没有听过我唱流程歌曲,听过之后就觉得应该是我”眼神真的全是戏,非常真实。
二是这部电影不是像有人所说的为娼妓漂白,我认为从大的方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流行和传统的碰撞。
自由平等的民主社会逐渐卷入社会,有人穿着便服洋装,有人穿着朝鲜传统服饰。
男主认为音乐是要唱给所有人的,不能像过去的正歌只是给达官贵人,歌曲是平等和自由的,因此要流行。
女主则是遵循着母亲的教导,即使喜欢老师的流行歌,但是接受的训练和义务是坚守传统。
传统音乐是否应该被抛弃,流行音乐是否是全都对的。
就像在很多年后遇到知音,传统与流行的结合才是至尊。
传统不应该固执封闭,流行也不应完全抛弃传统,只有二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得到更久远的发展。
女主:一朵桃花,象征传统和古典。
生来有一切。
女二:一朵荆棘花,是流行的解语花。
离开传统,才有了自己的一切。
关于男主和女主的爱情,是青梅竹马的约定,但是大家长大后的经历让双方都已经变了,双方家长的要求和两人音乐观念上的不同,得不到祝福的爱情很容易消散。
更重要的是,和女二的观念一拍即合又日久生情,注定这一对青梅竹马不能有结果。
而女主后来到底爱的还是男主呢,还是只是对曾经美好的执念。
有时候放手才能更好地成全自己。
当然这个锅的确得女二男主背了,背叛和出轨,还一副都是你自己的错的嘴脸,对曾经给你付出真心的人,好歹要怀抱抱歉之心道歉吧,当个小三还把你骄傲的不行。
虽然你们的爱情也并没错,只是伤害了很在乎你的人,你能不能来句对不起。
男主最后还是有点良心,有才华的确,也不是没爱过,只是不爱了,有更爱的人了。
所以,不能轻易对人掏心掏肺,友情和爱情都是建立在彼此志同道合且势均力敌的基础之上。
即使没有人爱自己,即使被所有人都背叛,也要自己爱自己。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