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有段时间的英国电影喜欢拍保守人家姑娘的爱情,他们出身淑女,内心狂热,然后遇上一个不羁浪子,一点就着。
非常容易着。
比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理智与情感》什么的,对,就是那个遥远的时代。
这情况到现代日本往往就歇菜了。
保守的人出来玩一圈,依旧回到保守去,守得坚挺,守得义无反顾,守得视死如归。
比如《再见,总有一天》中的西岛秀俊HIGH完之后一心一意要回去做“好青年”。
并且理由充分,不满足他还不行,因为人家硬不起来了嘛。
你忍心要一具蜡像在身边?
女人只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毛钱——你们玩的是感情,还不能要钱。
好吧,其实这跟国家时代没有半毛钱关系。
毛社会体系,毛男权,毛……说到底不过男与女。
哭啥也别哭男人,怪谁也别怪社会。
日本也有《东京塔》里的黑木瞳,最后离婚离职背叛朋友……离经叛道和小男生在一起。
女人总是更感性一些,她们站在鸡蛋……感情的一边。
男人站在鸡……巴的一边。
你看英国也有《莫里斯》,明明是克里夫去勾引他,结果半道克里夫不玩了,回去老老实实娶贵族小姐,留下莫里斯一个人不知所措。
这样不知所措的时刻总是很伤人的。
《再见,总有一天》中机场里中山美穗努力一次次踮脚去吻西岛秀俊,真是太惨了呀。
虽然美穗一转身,秀俊就哭了,可这还是不同的,他的眼泪是忏悔,她的是绝望。
真绝望啊,她用骗都没能把他骗住,说什么“实现梦想的道路有很多……”大家千万别被这句话迷惑。
明明他跟她一起就耽于肉欲,天天旷工,一事无成。
他是已经证明过这条路走不通,于是才选了另一条路走的。
只是没忍心拆穿她罢了。
总归还是有一点情意的嘛。
所以电影到后面就太不给力了,多么无聊的结尾,还让他忏悔,让他再见……你看人家英国人,立刻又给莫里斯找了一个更好的男人,此处不要爷,自有要爷人,一棵树上吊不死,那就好好活,活得更好!
现实里美穗和秀俊一定不会再相见了。
倒不是说他找不到她,而是他根本就不会去找了。
幸福美满的生活着,一路荣升。
然后某一天老了,她死了,他还可以对着玻璃说:“我爱你!
”真是皆大欢喜。
男人的基因就是随时播种、短择;连我这个准渣男都看得尴尬了,再美的女人上过几次就会厌烦,明明是生殖冲动还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现实中,男主多半遇到的是仙人跳或者杀猪盘,苏享茂那种。
能长期在一起的,要么是形成共同利益(包括有了孩子),要么是性格内涵非常吸引男人。
中山美穗,是情书的那个吗?
美人迟暮啊。
当你临死的时候,你会想起自己曾经被爱,还是曾经爱过?
曼谷,1975,一个油画才能调出来其色彩的年代,湿热的夏季,空气中弥漫着亚热带气息,一个对视,一段深刻的爱情。
张爱玲曾经写道:征服一个女人是通过其阴道,由性到爱,也是一种产生爱情的过程;电影中的丰,就是这样遇上让他魂牵梦绕二十年的沓子,一切始于那个湿热的夏季,暧昧丛生的季节。
丰是个这样的男人,俊朗上进,充满激情;而沓子,风情万种,游戏于情场,两个人的邂逅始于一个眼神,一段对视,曼谷的夏季弥漫着暧昧的气息;短暂的相识却没有阻碍两人的性诉求,干柴烈火,两人开始用肉欲互相满足着对方的渴求,而丰的未婚妻光子,却在遥远的日本等待着丰的归来,故事在舒缓的节奏中暧昧的展开。
一直难以相信性能带来真爱,或许真的存在,就像阿莫多瓦《绑着我捆着我》里的安东尼奥与维多利亚,但是通过性爱,通过相处,于在意与不在意开始表现出的言行举止说明,爱情不可救药的缠上了一直玩世不恭,游戏情场的沓子,而有婚约在身的丰,也爱上了沓子,当爱情来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
爱情或许真的是两个人互相伤害的过程,当爱情悄然而至时,基于肉体的丰与沓子,因为受压于爱上对方而开始不可救药的互相伤害,而这种畸形的关系也给两人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和痛苦,特别对于游离爱着光子与沓子的丰,事业家庭理想与自我的伦理道德压制着丰,面对着一切,却无法取舍,一切之源只是一个叫丰的男人爱上了一个叫沓子的女人,远在日本的光子得知了这一切,她选择了以平和的方式来夺回她深爱的丰,她瞒着丰来到曼谷,找到沓子,平和的对话;来自于各方的压力,也为了丰,沓子选择了放弃,用离开的方式告别了深爱她却没有说出来的丰。
很难忘记片子的那个精致的长镜头,用环拍的方式展现丰与沓子的机场告别,镜头在旋转,丰泪流满面的看着沓子的身影,知道临走,也没有对她说我爱你,这时光子进入镜头,丰抱住光子,说了好几声我爱你,这时的光子,只是沓子的替代,不言而喻,这话是对沓子所说的,于是二十五年过去了。
二十五年,只有岁月能告诉你什么叫苍老,沓子在曼谷等了丰25年,当丰与沓子再次相遇积压了二十五年的真情像流水一样不可阻挡,犹不忘那个镜头,两人不约而同的带上老花镜相视一笑,岁月的残酷沉淀于两人的沉默之中。
直到沓子重病死去,丰也没能对她说上一句在心底积压了25年的我爱你,当丰以成功者的身份在高高的写字楼俯视这个被他征服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时,浮现在他面前的不是成就者的骄傲,而是逝去的沓子模糊的面孔,此时此刻几句我爱你又如何能表达出那沉甸甸的感情呢?
只有深爱过才的人才能知道。
电影的前半部分节奏较为缓慢,为后来压抑的爆发做足了铺垫,然而却略显拖沓与沉闷;镜头十分的精致流畅,稳紮稳打,怀旧感十足,这部由韩国导演来执导的日本电影,有其独特的文艺气息,本片的男主角表演的较为僵硬,但是女主角却表现的十分出彩,男主角所刻意营造的那种刻板和僵硬加重了全片的压抑感,即使是25年年老后的表演,也略显刻板,缺少女主角所具有的几分灵气,本片在一些细节上的过渡较为模糊不清,故事略显拖沓,或许这种题材的电影有过多镜头化的视角可以用以表达,但是导演在刻意的以意象化的一些镜头表达整片的氛围时却忽视了本身剧情的完整性和没有很好的对节奏进行把握与处理,抒情用的太多过重,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表达上,本片可谓细腻温婉,没有太大的起伏,一直以一种特定的营造氛围贯穿全片,略显压抑,知道片尾,这种压抑感仍旧没有消失,而本片中的一些镜头怀旧感十足,特别是那段在河边驾车飞驰的镜头,处理的很有质感。
此类电影题材较为多见,但是此片的风格却较为的独特,在一些段落和整个过渡与氛围的处理上还是可圈可点的,虽然亮点不多,但是也算中庸,而整片所故意铺垫的感觉到最后压抑多年感情的爆发并没有达到意想之中的那种效果,一些段落上收之过快,在另一些地方却拖沓,匠气浓重,如果从新的剪辑与酝酿整剧的张力,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此片在情感的处理和细节部分还是有其独特的地方的,或许与导演本身所希望表达的文艺风格有关,带有较为明显的韩国情感片的风格,这也与韩国导演李载汉个人有关,这部日本电影的内核却是韩国情感片的格调,混血电影有其成功的地方,当然也有非常多的纰漏之处。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杨德昌大师的经典作品《一一》,里面的简南俊与中年的丰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而此片的格调处理的比较抒情浪漫,而《一一》却比较现实和残酷,岁月的分量,家庭事业与过往的爱情,两部电影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以电影整体的素质来说,两者不是同一层次的作品,但是就作为电影里面的爱情而言,或许不同的电影所要表达的爱情是一样的,爱情或许是这世上最大最有争议无法解释的谜题了。
或许爱情只是种奢侈品,孤独才是永远不会背叛你的朋友.或许爱情是虚幻的,不管如何被爱,永远不能够相信爱情;或许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种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于厌烦的东西;或许爱情就像冰,一旦过于炙热,就将融化消失;或许....................
也许焦点落在中山美穗身上吧,她退出艺能界多年,藉电影《再见,总有一天》久休复出,她的丈夫、作家辻仁成正是《再见,总有一天》的原著小说作者,台湾的麦田出版社也立刻乘势再版原著。
好了,还是说回电影。
《再见,总有一天》瑕瑜互见,无论赞赏或狠批,都可以举出一打理由。
我并不急于投入任何一方,却想起一本书的名字:《冷静与热情之间》,就是辻仁成和江国香织同题对写的小说,由此当可明了本片之重心,就是二元性的冲突。
电影的主角东垣内丰(西岛秀俊饰)快要结婚了,却要到泰国曼谷公干,未婚妻寻末光子(石田百合子饰)在日本守候。
内丰在泰国遇上沓子(中山美穗饰),二人火速爱上对方,令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光子立时到泰国维系一段婚姻,终于赶跑了沓子,让一切重回正轨。
试以东垣内丰为中心,则光子与沓子代表了两个面向——冷静与热情、情爱与欲爱(具体地呈现为两种物象:茶与酒)——同时,我们理解到二元性的人物形象和感情关系,在剧情的发展中,可以放大为文明与爱欲两种人为力量,一个(男)人要么就做一个好青年,要么就做一个纵欲者;一边是压抑自己野性不驯的欲望,投入社会秩序与结构里:结婚,组织核心家庭,还有工作,向上爬直至成为总裁。
而另一边就是放纵自己,随欲望而行——哎,对不起,这是死路一条——至于女性呢,影片也明正言顺地表达出,女人追求的是一生一世的名份,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绝不能破坏他人的幸福。
及此,《别了诱情人》的保守性,也许会教一些人恼火,教一些人感到稳妥。
我们再看看东垣内丰这个角色。
在秩序与欲望之间,是深不见底的堑渊,没有妥协,只有压抑或是放纵。
东垣内丰的上司知道他的情事,立刻提醒他男人要清醒、要理智,结果东垣内丰听从了上司,抛开感情,投入事业,将个人的梦想推向现实,但过程中有几许得失?
他和光子没有多少感情,跟大儿子不咬弦,埋葬了与沓子的关系,压抑到了尽头,欲望一乾二净,才回过头来,到泰国再见沓子。
只不过,桃花依旧,人面全非,作为一部挺煽情的爱情电影,《再见,总有一天》少不免眼泪啕哭、伤感唏嘘及绝症死亡这些理所当然的法宝了,也只有藉此死亡,才推向回忆与反问,正如电影中的角色三番四次道出,「行将就木之人分为两类:有人忆起自己曾被爱过,有人忆起自己曾经爱过。
而我,一定会想起自己曾经爱过。
」《再见,总有一天》上半段情节在七十年代的泰国发生,片中一再取景的东方酒店英国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套房,正是东垣内丰与沓子幽会之地,影片带出了怀旧兼颓荡的意绪,尽情地用推轨镜头展现豪华装潢,但当中的消费性质则好比是引人观赏的广告拍摄,有点过火。
本片导演李宰汉沉溺比较风格化的影像。
例如先用正方向360度环回镜头拍摄东垣内丰与沓子在机场大堂分离,再反方向360度环回拍摄未婚妻光子与他在机场相逢(应该有人会说这是浮夸)。
又例如逆光拍摄人物,有时候都颇有岩井俊二feel。
啊,最终当然要说一说中山美穗,她上一次演出的电影作品是1997年的《东京日和》,相隔多年,本片有比较破格的演出,展现出一种性感艳丽的成熟美。
片中沓子有百变的形象、多款的服饰、挑逗的表达,切合她的欲望身份,要不断刺激男性的目光和性欲,不能一刻暂停。
而影片下半段就回过头来,不住消减她的进取性,将她一改而为等待情人的痴心女人,至死方休。
沓子代表了男人追求的两种形象,这种理想化的塑造令她成为不真实的理想象征,浅白一点说,创作者都应该几有控制欲。
而我,更怀念的是1995年的《情书》,中山美穗自然而深挚的演出,两生花的女子,不对立,不理想化,而是在冥冥之中遇上,一个叫渡边博子,而另一个叫藤井树。
同样的题材,如果王家卫来拍,就是《花样年华》般的闷骚文艺片,路易·马勒来拍,就是《烈火情人》般的生猛情色片,而韩国导演李载汉,拍出来的是《再见,总有一天》这样的感伤言情片。
虽然小说原作、演员班底是日本的,但制作和导演都是韩国的,所以本质上延续的是韩剧一以贯之的苦情戏码。
画面唯美、考究,叙事抒情、感伤,早就发现韩国人 就是喜欢这种貌似纯情的调调,完全有别于哀而不伤的日式爱情片,终极目的就是两个字──煽情。
韩国人就这点本事罢了,我就当是为了西岛秀俊和中山美穗吧。
无非是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又如何?
在异乡的泰国,丰在一次聚会中邂逅丰姿绰约的贵妇人真中沓子,仿佛被施以魔咒一般,丰迅速陷入与沓子亦情亦欲的缠绵中,情纵声色,忘却归路……丰和沓子, 你不觉得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吗?
无须语言,无须表白,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姿态,便已洞悉对方心意。
他们就仿佛是一直在茫茫人海之中寻觅彼此的前世恋人,不是吗?
真正的棋逢对手,相见恨晚,瞬间爆发的天雷地火,只有双方的一见钟情才可以令这一切来得那样水到渠成,你知道的,我也知道的。
你看,导演 将所有的美好都堆积在25年前的那场火辣辣的情事之中了,湿热发烫的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异国风情,闪烁着梦幻般的亚热带气息,奔驰跑车,椰林树影,碧海蓝 天,触目可及皆是温暖明亮的光影,处处赏心悦目。
可惜,如此用心,无非是在铺垫一场爱情的幻灭而已。
初时也为这段不得善终的感情唏嘘叹惋不已,但仔细想想,这原来多么司空见惯,男人为了梦想而放弃爱情,大概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吧。
要不然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不会那么出名吧。
准确地说,丰从来没有笃信过与沓子的这段爱情,即使不辨方向地被它拽着跑的时候,仍然努力地想要摆脱。
虽然他实在控制不了自己向沓子的靠近,但他也不止说过一次,“好青年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好青年不该为了三个月的萍水相逢而放弃多年的感情,好青年不可以被情欲诱惑,好青年不应该脱离常轨…… 所谓错的时间,其实丰和沓子之间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有个未婚妻光子,毕竟也未婚,当然,几十年前的日本可能保守一点。
结果是,“好青年”丰在大好前途的诱招之下, 选择了明哲保身,以平稳的生活换来了事业上的升迁和光明的未来。
所谓梦想,不过是一个借口。
沓子说“实现梦想并非只有这样一条路”,但丰单单选了那一条, 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铁一般的决定,舍弃了她。
时光倏忽,片子里这段处理得不错,没有丰和光子盛大光明的婚礼场面,没有对丰此后经年生活的展现,只是从25年前最高潮的一幕骤然淡出,恍若穿越。
那一刻,在机场大厅,丰甩开沓子的手,沓子又拉起,甩开又牵上,又甩开,赌气一般,也没有依依不舍的拥抱与缠绵,只是镜头不停地旋转,扫过丰四周的景物和人,一圈又一 圈,沓子远去的背影,终于不见。
然后他抱着迎上来的未婚妻光子,却对着沓子离开的方向不停地说“我爱你,我爱你……”哦,原来真的有啊,原来你也懂的吗。
天下 男人未必不懂得“我爱你”三个字对女人的重要性,却总是不肯说出口。
直到25年后,丰对着窗外假想的沓子,一遍遍重复说着“我爱你”,徒然如此,何必当初?
这分明又是一个典型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丰就是好男人振保,得不到的便永远是窗前明月光和心口的朱砂痣。
而爱情,终究是会淡漠的东西。
张爱玲最后怎么 说的,“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
就像丰,你以为他真的会放弃所有的一切,回到泰国去追寻旧爱吗?
功成名就,事业、家庭、儿女,得到的 一切怎么可能轻易地被放弃?
幸好,沓子凑趣地死了,韩国导演只会这么处理么。。。
既然作出一个符合道德的决定,却又用了近半生的光阴纠结于这个决定,跟身边的妻相伴25年,却又对天边的情人念念不忘,这个摇摆不定的男人啊,也许我们替他想得深刻一些,他终于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是要付出一生的遗憾作为代价的,永远无法弥补,这当然是他应得的报应,只是,可怜了沓子,一生为了这样一个抛弃了自己的男人而蹉跎。
赞她忠于情感,爱得无悔的人,要么是男人要么是小女孩。
这本来就是一部男人写、男人导的作品。
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生不相见, 倒是一种悲凉的清醒,更契合现实一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写出这两句深情款款的诗句的元稹其实是个薄幸之人,以他自己为原型的《莺莺传》就是一出始乱终弃的悲剧,但元稹却认为自己的“终弃”,是“善改过者也”,浪子回头,迷途知返,似乎通过抛弃一个女子,道德层次就上升了。
跟这个片子骨子里的逻辑其实是一致的。
悲情的句子太多,“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说通俗点,要想让爱情永恒,只能在灿烂中死去。
这是韩国人理解的消亡之美和绝望之爱,看的时候也许被打动了,过后想想有点扯。
片子里有句话说得还算精辟,“不管如何被爱,决不能相信幸福。
不管如何爱人,决不能爱得过头”,过犹不及,真是伟大的哲理。
如果爱过头了,那么,再见不如怀念。
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
最好能了解,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
对爱情胆怯前,最好先买把伞。
不管如何被爱,决不能相信幸福。
不管如何爱人,决不能爱得过头。
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厌烦的东西。
把爱说出口的瞬间,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
再见,总有一天。
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
也没有永远的不幸。
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
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
人死前,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
有人则会想起曾经爱过。
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
一个人的时候,喜欢看日本电影。
高兴时,能看出明艳的色彩和浓烈的感情;落寞时,能看出仓皇的闪躲和无力的表白;爱着时,能看出男主眼中的柔情和女主的羞涩;不爱时,能看出男主的决绝和女主的坚强;就算是毫无任何情绪可言时,我也能感觉出电影画面背后的声响和气味。
像这个《再见,总有一天》,那种难言的惆怅和淡淡的惋惜一直在身边萦绕。
画面是昏黄色,正像我对泰国的想象。
潮湿的街道,嘈杂的市场,带着绵长鼻音的泰语,在这样的背景下,丰白衣黑裤,飒飒而行。
酒吧一面产生了电石火光的一瞬,两人一生的纠缠与眷恋从此注定。
之后,便是不可抑制的相见、做爱、游嬉:长有青苔的小巷里,有他们温暖的相拥;缓缓驶于清波之上的小船上,有他们细腻的亲吻;人影幢幢的餐厅里,有他们微醺时的爱语;混乱却豪华的套房里,有他们放纵的欢娱。
在这里,好青年没有了分寸,优雅女人变的轻薄。
是爱么,让他们丧失了立志。
看似无懈可击的感情,总让人觉得缺了些什么。
是的,直到光子出现,我才意识到,丰从来没有对沓子说过“我爱你”,哪怕一次。
没有承诺过,放佛就没有责任去思量明天;没有说“我爱你”,放佛一切行为就可以解释为为了“我要你”;没有对光子坦白,仿佛就可以掩盖一切、然后幸福的结婚。
于是,接下来的是残忍的疏离、决裂、分飞,美满的归家、婚姻、晋升。
儿子一天天成长,从未消失的爱与思念也一直在膨胀,直至撑破表面的伪装。
丰再次到达曼谷,站在沓子面前,长久以来强烈按捺的情感,化作对重温昨日旧梦的向往。
等到的却是沓子说的“明天”。
仅仅一个长夜,丰也许从未像此时一样感觉时间流逝的如此安静而缓慢。
“明天”到了,丰看到的却是香消玉殒之后空荡荡的床。
该哭还是该笑,为终身的遗憾而哭,还是为心中羁绊终于消失而笑?
命运在跟丰绕了那么大的圈子之后,狠狠的嘲弄了他。
再次坐在办公室的转椅上,再次凝望玻璃那侧的旧时光,丰嘴唇动了动,终于呢喃出那句对沓子未曾说出口的“我爱你”,沓子的笑脸出现,与他回应“我爱你”。
沓子原谅了丰,因为,她有过这个男人的一切,区区一句“我爱你”,在那样一份浓烈、丰满、令自己迷失、混乱的爱情面前,又算得什么?
她深刻的记得,她被爱过。
这种确定,是让她坚持到与丰重逢的动力;也是她对这个世间的唯一眷恋。
她走的心满意足。
被爱过,就是女人毕生的追求。
这是一段发生在1975年泰国曼谷的故事。
一段刻骨铭心,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恋。
一个在曼谷河畔,关于机遇、命运、真爱、永恒、和生死的故事。
“我最初就是被你的梦想所吸引”航空公司的精英社员东垣内丰被派到曼谷分公司,已订婚的他邂逅的年轻美貌的真中沓子。
但东垣内丰最终选择了放弃炽烈的爱而作了人们心目中的“好青年”。
在曼谷机场,他送走了去往纽约的沓子,转身迎来了东京的未婚妻。
“总有一天我们会见面,如果见不到我也可以死在这里” 内丰过着与幸福无关的“完美生活”,内心对沓子的爱却因时间而变得深刻。
沓子因为当年的深爱,一直守候在他们初识的地方,多少年的等待,只为重逢的一刻。
但他们已经遗失了大好的青春去相爱,只能凝望着需要眼镜来看字的彼此,相视一笑。
原来,等一个人,需要25年的时间。
“等我想向你表达的时候,你已先行离去”生命尽头的沓子,终于披上了幻美的白纱,等到了她等待了一生的爱人。
沓子的葬礼安静而仓促,像她的一生绚烂而充满遗憾。
内丰也只能对着窗外假想的沓子,一遍一遍说“我爱你”。
他对她最真实的表白,可惜她一生也没有机会听到。
内丰驾着车疾驰在曼谷昭披耶河畔,最后停在了岔路口,再一次迷失了自己。
一个男人两个女人的现实砒霜每天都会上演,要么全身而退,要么两败俱伤。
也许执着和忠贞已经变为近乎于迂腐的词汇,但迂腐仍无法侵蚀这世上爱的光芒。
人们一生都在寻找。
我们寻找的真实的自己是什么?
而我们一直守望的幸福又是什么?
Margaret Young 说,人们常常倒退着过日子:他们想要拥有更多的东西,或是更多的钱,以便能做更多想做的事,好让自己快乐。
其实反方向才是对的:你必须先成为真实的自我,然后做你必须做的事,于是你更拥有你想拥有的。
真爱代表了漫长生命里最上等的发言资格,用钱买不到,需要你去认认真真的表达,踏踏实实的付出。
真爱很昂贵,并非人人都买得起。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时候,请用力表达;当我们遇见幸福的时候,请紧紧抓住。
影片最后的一首诗:再见,总有一天(サヨナラ,イツカ)いつも人はサヨナラを用意して生き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孤独は最も裏切ることのない友人のひとりだと思う方が良い。
爱に怯える前に伞を买っておく必要がある。
どんなに爱されでも、幸福を信じてはならない。
どんなに爱しても、决して爱しすぎてはならない。
爱なんか季节のようなもの、ただめぐって人生を彩り、饱きさせないだけのもの。
爱なんて口にした瞬间、消えてしまう氷の欠片。
サヨナライツカ。
永远の幸福なんてないように、永远の不幸もない。
いつかサヨナラがやってきて、いつかコンニチワがやってくる。
人间は死ぬとき、爱されたことを思い出す人と、爱したことを思い出す人にわかれる。
私はきっと、爱したことを思い出す。
翻译:竹叶生命的每分每秒里都要准备说再见,孤独却是唯一不会背叛你的朋友。
如果用胆怯面对爱情,请记得先买把伞。
无论如何被爱,绝不要相信幸福,无论如何给予爱,都请量力而为。
爱如四季,仅仅让生命染上绚丽的色彩,却永远没有饱和的一刻。
如冰片般消逝的,是表达爱的瞬间。
再见,总有一天。
幸福没有永恒,不幸也没有永远。
总有一天要说再见,也总有一天还会遇见。
在生命的尽头,你会想起曾经被爱,还是曾经爱过?
而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
眼光掠过的是你的唇线, 藏着太多没有说出的言语, 沉默的第一次的相见, 是墙角的一朵白莲, 在酒的香气中独自开放, 不必,不必问你, 因为我知道, 再见, 总有一天; 细碎的阳光透过我的裙摆, 似乎沉醉的不知归处, 爱是四季的轮回, 把我的人生染上你的色彩, 湿热的风吹散发梢, 同行的路总显得短暂, 不问,不问哪里, 因为我知道, 再见, 总有一天; 爱是不能说出口的玻璃, 刺伤你也弄痛我自己, 不会有永远的幸福, 就象不能永远这样近的看着你, 但仍然选择, 用最美丽的时光 象只陀螺转在原地等你, 因为我知道, 再见, 总有一天; 就这样放开紧握的手, 再也回不去,回不去, 你在天空我在水底, 只能一次次拥抱记忆, 在最后的迷光里, 对我微笑的一定是爱过的你, 没有听到“我爱你”也没关系, 因为我知道, 再见, 总有一天, 会相见。
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最好能了解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对爱情胆怯前最好先买把伞不管如何被爱绝不能相信幸福不管如何爱人绝不能爱过头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厌烦的东西把爱说出口的瞬间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再见,总有一天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不幸总有一天我们会说再见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人死前有人会想起曾经爱过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
这是个开篇就带着猎艳味道的电影。
他们初相遇,在一间酒吧,模糊的阳光下,啤酒的味道。
她是他好友口中的绝艳女子,带着致命的毒性,无人可以抵挡,包括众人口中啧啧称赞的他。
身为一个好青年,他该有传统意义上正派的生活。
身为一个即将结婚的男士,他该满足于他那温柔贤惠又美丽动人的未婚妻。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和她不该开始。
但就是开始了,义无反顾地开始了。
或许是因为在好青年的框架里生活了太久,忍耐了太久,她的出现触发了心底最为原始的渴望。
那是种对美艳事物的渴望,强烈地占有欲和排除万难的胜利感。
起初,他自信自己能够在这场开始时太过轻浮的戏码中把握局面,却不想到最后竟然是越陷越深。
从肉体上的渴望到心灵上的占有,他和她都希望得到更多。
不再单纯地蔓延着情欲地味道,所谓爱情的种子在悄无声息地滋长着。
他们浑然未觉,惊醒时已不可自拔。
原本以为可以不落俗套地给彼此的生活添上一抹艳遇地色彩,却还是走入了相爱的模式。
即便从未开口说过爱。
他和她都曾挣扎过,因为彼此都不确定对方的感情。
因为心底里的那一丝丝安全感匮乏症。
因为她,他最好的朋友说他们的12年友谊毁掉了。
因为她,他是上司暗示他事业上的危险。
因为她,他开始动摇要不要真的和未婚妻走到最后。
而她呢?
何尝不是变得不再潇洒与坦诚,她开始患得患失的时候便是爱上他的时候。
终于,还是要做出选择,是回到之前好青年的生活,还是和她放纵于感官世界?
二选一的时候其实是最艰难的时候,无论选择的结果是什么,自己都一定会觉得有失落的地方。
一次很偶然的见面之下,他误会自己成了她报复前夫的工具,那个时候他因为这种感觉而难过,他想到的是还击,而没想到自己其实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他故意在她面前和未婚妻讲电话,他看着她眼底里的难过时心中闪过的不是快感而是同样的痛。
他们爱着对方,却并不坦诚。
觉察到一丝异样的未婚妻悄悄地来到了曼谷,他所在的工作地点,但并没有告诉他,因为此行的目的是拯救自己的爱情。
其实,在她看向他的未婚妻光子的第一眼时就知道自己输了,输在了言不正名不顺。
她故作的镇定自若在光子的坦然之下顷刻瓦解。
何必需要说得那么直白呢?
她并不是个糊涂的女子,所以她决定离开,趁着自己还有力气离开的时候。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她住的酒店附近的佛堂。
站在桥上他对她说了很多话,最后那句是“谢谢”。
但是,她并没有握着他伸过来的手。
好聚好散,她和他即将成为路人。
他送她到飞机场,她在车上说,她是从他讲述梦想的时候开始爱上他的。
“好青年”,她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眼底有泪花闪过。
在机场的时候她试图让他吻她,这是最后的吻,她渴望着,而他却对她置之不理,甚至带着厌恶的表情一次次抽离。
她带着不舍拖着行李离开,转身的时候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簌簌地落下。
而她没有回头,如果,她回头的话会发觉他像个孩子似的哭了。
“你怎么哭了?
”彼此从另一个出口走出的未婚妻问他,对,他们约好了要在曼谷见面,光子曾经告诉她要她在下周一的时候消失,因为那个时候她要到来,来到自己的未婚夫的身边,所以她必须消失。
他抱着光子不停地说着“我爱你”,他不停地说,只是为了告诉自己应该爱的人是光子。
之后便是一大段的空白,并没有细致地描述他们的生活,镜头一晃之下他从青年的队伍中迈入了鬓角微白的年纪。
他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可是,他却并不感到幸福,从她离开他的生活之后,他变得渐渐越来越难感到幸福。
就算是他有一个外人看来很幸福的家庭。
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他要去曼谷一次。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人为地,他住在了东方酒店,那个当年她住的地方,更加巧合地是她成了那家酒店的VIP经理,他被安置在了102套房,他们当年幽会的地方。
从彼此看到对方的第一眼开始,他们就知道他们并没有忘却对方,甚至因为岁月的沉淀而愈发地思念着彼此,他抱着她带着强烈的渴望,她终于在他面前流下了想念的泪。
时间和距离并没有拉开他们的心,或许正是因为从亲密中抽离才使得他们看清彼此的重要性,才能够得以肯定他们之间的爱情。
是的,他们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危险关系到最后眼中只剩下彼此的爱情。
他们相约吃晚餐的时候,他和她都在看菜谱的时候拿出了老花镜,他们都老了。
彼此相视一笑的时候那种氛围就是惊叹岁月。
曾几何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过会有那么一天能够再相遇,在彼此渐入暮霭的年纪,还能够相遇并且对坐在一起。
工作结束之后,他又要回到他之前的生活中去,在机场的时候他手握着电话,却没有按下她的号码,她守在电话旁,也并没有拨通他的号码。
还能够回到之前吗?
这是他们心中共同存在的疑问。
远离了太久,还能重新开始吗?
这一次,他选择了她,因为他儿子唱的那首歌。
临行前,光子等着机场,送了他一本书,那是光子写的诗集。
她说原本打算银婚纪念日的时候给他。
飞机之上,他看到了夹在书中的照片,照片里是光子和她,两个同样深爱着他的女人。
再见面时,他们又是约在佛堂前见面,带着种宿命的味道,而此时的她已经虚弱到连走路都颤颤巍巍的程度,这是他从没想到过的。
他说想要重新开始,她拒绝了,她恳求他回到他的太太和孩子身边,因为她那个时候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依靠药物维持着最后的生命的她只希望给他留下些美好的印象。
是梦,还是现实,总之,有了一场他们的婚礼,她是美艳的新娘,他是帅气的新郎。
如果,可以,在一起。
他以为他们的时间还很多,他想带着她温习那些过去的时光,他买下了那辆当年是她送给他的车。
他带着喜悦和期待去找她。
而她已经不再了。
连最后的告别都没有,她就这样离开了他。
他开着那辆车飞奔在他们曾经来过的路上,回忆伴着风翻飞,眼泪肆意地汹涌在脸上。
低声的怒吼与撕裂,他不相信她就这样残忍地离开他,离开这个她深爱着的有梦想的男人。
她说她爱这个有梦想的男人,其实我说,她的梦想就是他。
他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这一次他更老了。
镜头之下的他有种濒临死亡的味道,于是他在玻璃上看到她。
“我爱你。
”他终于说出了这句话,一遍又一遍。
玻璃上的她含笑对他回应。
结局的结局是,漫长岁月里留他独自怀念。
【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最好能了解 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对爱情胆怯前 最好先买把伞不管如何被爱 绝不能相信幸福不管如何爱人 绝不能爱得过头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厌烦的东西把爱说出口的瞬间 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再见,总有一天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不幸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人死前 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有人则会想起曾经爱过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再见,总有一天》。
中山美穗的复出之作。
西岛秀俊鼎力相助。
美丽的东南亚风情和浑然天成的配音烘托出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因为炙热而纯粹。
我喜欢那句,年轻人有梦想,老年人有回忆。
摄影狂赞!!!配乐一听就是韩式的
怎么说呢,那首诗还不错。还有,想去泰国。
冲着西岛秀俊的造型,还有中山美穗的美 还有那个豪华的饭店
风光美,故事老土,但还是哭得稀里哗啦……囧
1 我想说的是,这片子的编导真是太水了。然后看到介绍说是韩国导演拍的,瞬间释然。2 男女主角演得太有味道了。女人笑起来美不胜收。
其实我想说,奸夫淫妇才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不管如何爱人,决不能爱得过头
厄厄厄,完全就是快进的,虽然公子前半段帅死了
很好的把握了日本电影的两大精髓:矫情和唯美的XXOO。过了那个年龄,或者说是还没到那个年龄,所以我现在看不进去那种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爱爱爱爱爱爱的电影。
画面和男主角的身材赞。其余都一般。孤独是永远不会背叛你的朋友。
中山美穗果然是美啊。某些镜头还挺有意思的
红玫瑰,白玫瑰。
東垣内剛 − 西島隆弘(AAA)
去年看的。女神依然很美。
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最好能了解,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对爱情胆怯之前,最好先买把伞。不管如何被爱,决不能相信幸福;不管如何爱人,绝不能爱的过头。再见,总有一天,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不幸,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见。
好吧 我内牛满面了
偷吃总是刺激的。。
第一段拍的真是美。
对爱情胆怯之前,最好先买把伞。
我觉得这故事怎么看都是没讲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