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

主演:庄益增,陈竹升,戴立忍,张少怀,陈以文,纳豆,丁国琳,李永丰,朱约信,雷婕熙,林美秀,小亮哥,游安顺,梁赫群,脱线,郑宇彤,鲁文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大佛普拉斯》剧照

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2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3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4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5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6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3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4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5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6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7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8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19大佛普拉斯 剧照 NO.20

《大佛普拉斯》剧情介绍

大佛普拉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菜埔(庄益增 饰)是一家雕塑厂的夜间保安,家中有一位重病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肚财(陈竹昇 饰)是菜埔唯一的朋友,菜埔经常在值夜班的时候把肚财叫过来和他作伴。一天,两人突发奇想决定看一看菜埔的老板黄启文(戴立忍 饰)的行车记录仪里记录了哪些影像,希望向来风流的老板能够贡献出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解两个独身男人内心里的寂寞之苦。 行车记录仪所记录的影像果然没有让菜埔和肚财失望,但与此同时,两人也发现了黄启文的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实际上,菜埔和肚财的一举一动皆没有逃过黄启文的眼睛,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他决定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叛婚真相长大了的青梅竹马心之彼端2OVA第十一个妈妈左伟与杜叶的婚姻生活手枪歌剧糟糕的爱勾魂令星光灿烂帝国双璧假如你很富有列夫·朗道:退变奇幻精灵事件簿同窗生:人生谈三次恋爱诚实的生活美女摔角联盟第二季蛇妖斗重返地球痞子坏坏爱趣事惊魂太空舱死亡之域末日激战巴瑞第二季春蕾绽放丧尸之城艾特熊和赛娜鼠陌生人难以置信唐门之神犼双雄

《大佛普拉斯》长篇影评

 1 ) Buddha or Puta?

Buddha or Puta?

这是一部让人看到脊背发凉的电影。

小人物令人辛酸的苟且残生,用冷静的幽默表达出来,上层人声色犬马到副议员一幅古惑仔的样子。

一笑之后,是抹不去的悲凉。

Buddha在英语里是大佛的意思,Puta在西班牙语里是娼妓的意思。

老板黄启文在车里与情人云雨的时候,女方呻吟着:“叫我puta,叫我puta……”旁白很有意思,听不清是叫她Buddha,还是puta,不过这种场合,还是puta更有意境。

大有赤裸着肉体在佛光下交合之感,羞耻又神圣。

片名是大佛+,满片里却都是Puta。

就像本片的形式感一样,一边是肚财为代表的小人物的挣扎与无助;一边是铸造大佛的权贵们的灯红酒绿。

大佛之悲悯,让电影中的小人物之悲凉更有一种穿透荧幕的力量。

影片小人物的刻画,幽默之冷静让人血管发凉。

肚财以捡垃圾为生,在外处处看冷脸色,唯有在保安菜埔面前神奇。

肚财讲到“人家有钱人出来混社会,是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背后有什么?

”呆呆的菜埔慢条斯理地说出,“凤梨、香蕉、芭拉,还有莲雾”。

那是他背后挂历上的水果图片。

这种幽默,不是苦中作乐之乐观;而是一种连愤怒都没有的绝望。

肚财被捕那一段,除了讽刺政府报道之断章取义之外,把“沉默权”也黑了一遍。

把你揍了一顿,然后告诉你有权保持沉默,可以请律师保障自己的权利,这样的台湾警察也可以领便当了。

用里面的一句台词,“公平正义,在他们的生活里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气了”。

沉默权肚财的死,导演更是表现得风轻云淡。

满眼的麦田随风摇荡,相机缓缓地摇,曲儿轻轻地弹,肚财的垃圾散落一路,在沟渠里静静地躺着肚财。

旁白更让人心冷,“肚财现在死了并没有什么不好,起码在他死的时候,还能在地上画出个人形。

很多流浪儿死了很久才被发现,只能画出尸水的圆形”。

而肚财的死因,就是好奇心害死猫了。

都怪那晚下起了雨,惹得肚财想看点“刺激”的东西。

不巧,在窥淫的欲望不可收拾之时,当头一个霹雳,发现了启文老板的三大秘密:秃头、gay、杀人藏尸于佛像。

那晚的肚财和菜埔在雨夜一直到天光,无眠,无语。

秃头的启文在杀人之后,菜埔第一次来到肚财的家,发现肚财的飞碟里满是抓来的娃娃和美女的剪切照,才发现对肚财那么陌生,从而有了本片的金句:“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肚财、菜埔、释迦等社会底层边缘之人,相互依偎取暖,到头来,亦不能够了解彼此,依然是孤零零的一颗灵魂在游荡而已。

最后,肚财的葬礼和大佛的开光一同进行。

而肚财仅有的遗像还是那次被捕、被媒体报道而仅有的一张照片。

至于对应的黄启文,满脸横肉的副议员去警察局捞人的时候说的话,是对他最好的脚注。

“他在社会上出钱出力,没读书的人,他就拿钱给人去读书;出殡没棺材的人,他就买棺材给他。

买的“guancai”前面黄启文和色情服务人员交欢之时,女方说道想出国读书,需要钱,才来做这个,启文自然是助人读书啦;那一夜,启文手刃叶女士之后,无处毁尸,便将其藏入大佛肚内,自然是帮人买棺啦,真正一个大善人。

议员也逃不脱被“幽默”的命运。

风流场花天酒地,百姓前颐指气使。

导演都不愤怒,反而是在其竞选宣传画被菜埔拿来遮挡漏雨之物,导演不忘“美言”几句。

“副议长不但重情重义重粉味,为民挡风挡雨也跑第一。

最后,几幅美图结尾。

适宜一同“食用”的《血观音》: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74748/欢迎关注我的豆瓣:李露白,独立影评人,影评,为兴趣而生。

 2 ) 短評太短只好寫在這邊,卻不小心越寫越多

記得大佛普拉斯當初上映的時候有和台灣彩券合作,可以用沒中獎的彩券去換購電影票,現在想起來也是諷刺十足阿!我是今天在電視上看的。

大佛普拉斯是Catchplay除夕夜的選片,幸好當時沒看!大過年闔家看這題材電影太尷尬了。

但拍得蠻好看的,特別推薦,我覺得影片本身就是個評論,再多的評論都搔不到癢處,頂多就是錦上添花。

因此我對本片不做任何評論,只想抒發我的經驗身為當地人,總心有戚戚焉,尤其是聽到海口腔的台語,整部影片呈現的就是那種和我同個空間但卻與我完全不同的世界,也不太可能進得去的世界。

是那種開車會經過-會開很快經過,但不太可能停下來看一眼的世界.....(對就是隧道內的通道)那是一個會無意識忽略與潛意識嫌棄的世界,我一直知道有那個角落,卻視而不見。

大佛普拉斯真實重現,沒有加油添醋,沒有故作可憐。

就拿一開始的場景來說吧!菜埔的媽媽去打點滴的七股衛生所,七股這個地方在我印象中就是小時候去吃便宜海鮮的地方,開車半小時就會抵達,感覺就是富裕的小漁村,雖說沿途總會經過一些破敗的地區,小時後總會想,誰會住裡面阿?但也就儘限如此,車子就直接進入海鮮餐廳,吃飽後在車上睡著,下車是被家人叫醒的。

後來大一點去七股海邊寫生,替黑面琵鷺做活動,沿途有些像肚財或釋迦那種奇怪的人徘徊或是過來圍觀,我們會害怕會遠離,但久而久之就習慣了,知道他們存在但不會去細想他們的事情。

說到衛生所就又更不明白了,知道有這種地方,但從來沒去過,一直以為衛生所只是存在極度偏遠地區,或許是個該考慮淘汰的公立機構,生病不是就要去大醫院嗎?而且七股並不落後附近也有一些中型醫院(七股是台南市區的一部分,當然這很可能是某種荒唐的政治結果)。

但我錯了! 還真的有需要,就如同我不習慣進去他們的世界,同樣的她們也不一定知道該如何進去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世界。

不少議員也就那樣,是真心讓人瞧不起,但也不知道他們怎麼當選的,大概是什麼樣的選民選出成什麼樣的政治人物吧?!怪誰呢?紙風車的美國(美國,是李永豐真實世界的綽號,先有綽號才有《一一》電影,裡面那個朋友美國就是他)所扮演的副議長,真實將地方政治人物的生態表露無遺,(一般所知的回扣大概是拿一成,這個拿三成.....好像有點多,但不誇張,畢竟是副議長阿)還有那種浮誇低級的泳池音樂派對,我還真有見過,但那是小時候去暴發戶家裡會有的場景,至於他們現在品味有沒有提升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宗教部分也是滿滿的寫實諷刺,在我看來根本是雜揉了X濟和佛X山元素在裡頭,這種我佛慈悲的事情大過年就不批評了。

當然還有好多細節,可能要某些經驗才有感觸,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能看得開心有所收穫才是最重要。

 3 ) 一个人的宇宙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登上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导演黄信尧在片中,说了这么一句旁白。

有点像金句,很适合豆瓣电影短评人,或者写上电影日历。

整部电影还没有开始出画面,黄信尧的声音就跳了出来,打扰观众讲歹势。

画外音是《大佛普拉斯》在黑白影像、行车记录仪以外,电影更重要的一个技巧形式。

它看起来,并不是因为剧情无法衔接,干涩需要润滑,而是导演有话说。

黄信尧在故意阻止观众的移情投入,产生共情体验,但到了结尾部分,当林生祥的《面会菜》,月琴弹拨出轻轻的口哨声,许多人还是会被打动。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非常自由,拍得有点随心所欲的电影。

自由,包括导演的无所不在,突然跑出来一个到处游荡但只有一句话的释迦,海边小屋里默不作声的、失志的人,商业卖点类型元素极浓的杀人事件,讽刺入骨的“我们都在大佛里面”……2018年的今天,是一个什么时间点。

伊隆·马斯克已经把特斯拉送上了天,去找火星人。

但黄信尧说,我们却无法探索他人内心的宇宙。

人是很简单的一种生物。

吃喝拉撒,生老病死。

嗷嗷落地,无声死去。

太空时代,与我们同步。

但我们多数人,却感觉有些许遥远。

只有出现伊隆·马斯克的新闻,我们才会回到人类飞向太空,登陆月球的时代。

在宇宙,或者名为宇宙的名词面前,它是我们人类所了解的无限大。

在它面前,人与人才是平等的,会引发共同命运这回事。

更准确的说,渺小的人类,真的太不起眼了。

人变得根本不重要,是一个共同体,是被焊接在特斯拉跑车里的电路板,上写:*Made on Earth by humans*喏,只有一个英文单词,humans。

那么,大到无极限的宇宙啊,是如何能够变成一个人的内心呢。

这是周而复始的能量循环,还是艺术家的美好愿景。

不得而知。

毕竟,人类制造的,又不只有火箭和太空飞船。

人们也制造柏林墙。

前几天,是柏林墙倒塌的第10316天。

然后你应该知道的,柏林墙从建成到被推倒,总共存在了10316天。

想起《大佛普拉斯》主人公死后,送葬路上,突然涨漫的水,像一道河流,你看得到往生的人。

又似一道海峡,我们看着台湾电影。

以柏林墙为代表的隔阂,让人类互不认同,野蛮撕裂,直近生死。

这个墙,远到川普信誓旦旦要铸造的铜墙铁壁,近到朝阳东坝天璞小区不同业主势力的隔离墙。

上至特区未落的深圳河,下抵帝都清理低端人口。

明如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暗有伟大的防火长城。

《大佛普拉斯》最让人绝望的,就是人与人的阶层阶级划分,南部最低下的民众,过着神明庇护又呜呼哀哉的黑白生活。

他们跟不上生活的敲击节奏,他们无法想象有钱人的生活。

他们的女人是降维过的,就连拥有的一瞥粉红色,也是暧昧的。

他们被关在了门卫室,游戏厅和垃圾场。

肚财连一张相片和证件照都没能留下,只有上了电视新闻的视频截图。

死则死矣,一张睁眼的照片都指望不上,好歹,还有个粉笔画的人形,是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

可怜的人啊,希望那是他认为舒服的躺卧姿势。

人们还制造佛像。

片名《大佛普拉斯》的普拉斯,来自Plus的音译。

最表层的意思,只是黄信尧把作为电影短片的《大佛》,升级成了一部剧情长片。

全片充斥大量的谐音直译和俚语操作,这是台客天性使然,也是电影营造的黑色幽默风格。

更重要的,这是一部需要大量翻译的电影。

譬如主人公菜脯,就是闽南语的萝卜干。

他母亲,老打点滴那位,索性叫咸菜婶。

咸菜萝卜干,绰号取代了名字,就仿佛是在实践伟大革命导师的教诲:阶级成分早已经划好,定了性。

需要翻译的词汇,还包括拥有英文Kevin的董事长,名为Gucci的辣妞,Puta和Budda,Global直译的葛洛伯。

又或者是洗门与7-11,问候别人母亲与阿弥陀佛。

菜脯肚财释迦,不配拥有一个英文名。

他们属于方言的世界,扶乩无解,就连蒋公庙的神明,都不想挑他们。

另一层看不见的翻译,是导演黄信尧从头讲到尾的评论音轨。

有人会说,他是在评论,是在讲解故事,但我更认为,他是在翻译,把画面影像,翻出来观众看不到的一面,或者是他希望观众知道的,每一个片段隐藏的信息可能。

很难搞的制片人叶如芬,变成了被搞定的叶女士。

同样难搞的摄影师钟孟宏,变成了拿下金马奖最佳摄影的中岛长雄。

作为电影配乐的林生祥,给有钱人弹奏,也给穷苦人唱歌。

老地方见的Kevin和叶女士,画面索性是一片河滨的黑夜。

男女的吵架,看客的评论,低吟的音乐。

导演无情地预告电影人物的命运,又有感情地抛出一些金句。

不管是否好奇,猫一定会死。

生活在台湾南部的黄信尧,早年从事纪录片创作,熟稔底层民众的讲话口吻。

电影以戏谑幽默,道出人生的荒谬与悲凉,笑中泛泪,感动却带着酸。

据说,黄信尧还主持过民间电台,推销保健品大力丸之类的广告,与民消夜,好似广播时代的街头艺人。

如此丰富多彩的个人经历,完好解释了《大佛普拉斯》的台味和黄腔从何而来。

无论是温泉泡汤高唱《台东人》,酒池肉林的权色交易,还是黑夜中身材辣爆的叶女士,淫声浪语不断。

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的行车记录仪,却提供了夸张过火的花边性事想象,恰是台湾社会的真实写照。

看不见的,才是最丑恶的。

但看不见的,何尝不只是想象。

《大佛普拉斯》出现的《台东人》,这首歌称得上奇歌。

因为它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劝大家不要沉迷欢场,另一种是完整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故事。

前一种是网上目前可见的多种唱法,比如陈雷,伍佰,还有电影里的猪头皮。

后一种,比较接近巴奈那版。

用在《大佛普拉斯》里面,与片中对欲望的重复表现和长篇点评,完美扣题。

可以翻译下第一节歌词:「竹筍離土目目柯」出了土的竹笋一节一节越来越老,好比岁月一年一年老去,女人青春稍纵即逝。

「移山倒海樊梨花」就连一身绝技的樊梨花也无计可施。

《移山倒海樊梨花》是2002年民视的一套古装电视剧,由孙翠凤和马景涛主演,你们去搜吧。

「有情阿娘仔就甲取」若有情比海更深的姑娘,就赶紧娶回家当老婆吧。

「毋通放乎伊落煙花」不要让这样的好姑娘沦落到烟花场所啊。

《大佛普拉斯》兼有道听途说的打趣和人生空空如也的抒情,巧妙渗漏掉了老司机开车上路的金钱性事狗血,完成黑色幽默到虚无文艺的主旨提升。

当有钱人通过把玩不同女人,洋洋得意地宣泄性欲;当底层民众通过行车记录仪,对空无一物的画面评头论足,满足了偷窥欲;当导演通过画外音,打断并调侃观众,“你们千万不要把这个故事当真了”。

影像的欺诈与狡猾,真实与假象,不仅通过反复的推演重放,角度切换,还需要黄信尧这样一个导演兼翻译的角色。

你才会明白,这个大世界,本来就有许多无可奈何和不可理解。

我不认为,《大佛普拉斯》是在破口大骂佛教,正如讽刺颐指气使不作为的政坛人物,也是台湾电影常见的议题(用力过猛的《血观音》)。

好比是个韩国电影,都喜欢黑下国家体制。

《大佛普拉斯》当然做了那些事情,但它最成功,也是最恐怖的地方,不在于权贵打压号令底层,而是底层人人自知,却没有任何翻身可能。

两个人的一宿无话,海边失志人的无话可说,释迦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为什么呢,因为没人关心他们说什么。

没人在乎,也没用。

到头来,菜脯肚财话最多的,就是对着行车记录仪的时候。

他们是战战兢兢的偷窥者,也是拥有了选择话语的操作者。

到头来,台词最多的那几个人,居然包括导演黄信尧本人。

他是在为何人而说?

如此说来,同样话很多的黄信尧,不见得只是纪录片的手法延续,而是水到渠成的一定要说。

电影最难得的,是台湾电影一如既往地关照小人物,同情失败者。

在不忘人文情怀的道路上,依然需要黄信尧这样的人挺身而出,一再说道。

 4 ) 佛光之下,魑魅魍魉

高反差与对比度的黑白影像、导演时不时为电影添加旁白、诙谐幽默的语调与人物悲惨命运共存……《大佛普拉斯》就是这样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以轻松的态度表达无奈,借佛表现人的丑陋暴虐,关注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又极尽讽刺之能。

但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部会在内地诞生以及上映的电影。

肚财和菜埔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穷困潦倒,在平常的生活中无比怯弱,处处遭人白眼,只有聚到一起的时候,才会稍稍放松下来。

菜埔在老板黄启文的工厂里值夜班守门,肚财便在晚上来找他聊天,坏掉的电视机让肚财觉得非常无聊,于是撺掇菜埔去拿老板旧车里的行车记录仪来看,然而这也成为了他们悲剧的开始。

黄启文是一个文化商人,妻儿在美国,自己独留台湾,闲暇之余的爱好是猎艳,和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发生关系。

车,则成了一个隐蔽的便利的场所,而行车记录仪也成了一个窗口,尽管从窗口只能看到马路、车辆、行人、路灯,但肚财和菜埔还是能够通过声音窥探到老板黄启文的秘密,同时也目睹了一场情人之间的谋杀案——黄启文在行车记录仪前,杀害了情人叶如芬,并将尸体藏在了尚未完工的佛像里,并亲自将佛头与佛身焊死。

假发落下,面目狰狞的黄启文两人本该选择报警,可理智告诉他们,这不是他们可以管的事情,他们恐惧金钱与权力。

随之而来的是,肚财的意外死亡,菜埔则受到威胁……不管导演的旁边如何诙谐,某些段落如何有趣,这个故事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悲剧的源头来自于人物所处的阶级以及难以改变的社会现实。

小人物,凄凄惨惨戚戚,也只能抱团取暖,互相打打闹闹取乐;政客和商人则不同,他们高高在上,声色犬马,表面上衣冠楚楚,私底下尽是狗屁倒灶的事情。

所以导演黄信尧的表现手法也非常有趣,90%都是黑白色调,除了通过行车记录仪看到的影像,或许他是在表达某种寓意,类似于“穷苦人终于私密渠道窥视到了富人丰富多彩的生活”。

但讽刺与对比不仅仅只是在此。

在电影里,警察对待肚财可以变得威猛无比,而面对政客却点头哈腰卑躬屈膝;政客对待同僚和上级可以称兄道弟,对待下属却趾高气扬破口大骂“甘霖凉!

”;情人之间可以风流快活,但也可以一言不合就痛下杀手;佛家的信徒脸上仪态谦恭,却在争论时用力地抓住别人的把柄占据上风……讽刺之外,亦有温暖。

肚财、菜埔、土豆、释迦,看似狐朋狗友,失败者联盟,但在肚财去世后,另外三个人还是组到一起从他出殡;肚财无亲无故,无依无靠,“面会菜”的老板娘却很照顾他;菜埔害怕自己像肚财一样发生意外,于是想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小叔(虽然无果);肚财这个人看起来一无是处,但谁都想不到,住的地方却有自己飞船,里面摆满了娃娃……

我想,大概导演黄信尧是无比浪漫且愿意关注底层生活,有着人文关怀的人,更厉害的是,【这部电影是轻飘飘的】。

导演黄信尧没有人是在声嘶力竭去表演什么的,你不会在演员那里得到过多的情绪反馈,导演的旁白也不是生硬地力求去刻画社会现实,甚至电影还会给你一些感官方面的刺激。

这也是电影高明的地方,骡子驮海绵跳水,后知后觉方知沉重,于无声处听惊雷,头皮发麻摄人心魄。

【旁白】对于电影来说是非常冒险的事情,可能会影响故事的流畅度,割裂剧情,可能会无限影响观众的体验,但《大佛普拉斯》的旁白实在令人无法讨厌,也许是因为这种旁白并不掺杂个人情绪,同时融合了口语化与文学性。

「Gucci是一位混血美女,混了一半南美洲的血统,所以我很难听出来Buddha还是puta,因为的Buddha是大佛,西班牙的puta是贱人,但以现场状况来判断我想应该是贱人的意思。

」「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但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那一年的台南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护国法会,另一件是肚财出殡,在肚财出殡的路途上,明明是大太阳,但路面却无缘的积了很深的水,菜埔他们站在水边犹豫,肚财却已经在水的另外一边,他希望菜埔他们送到这里就好,接下来他想要自己一个人慢慢的走。

」影像圈有句话,“没有技术,别谈艺术”。

有旁白,用黑白色调,有行车记录仪影像,《大佛普拉斯》的拍摄以及表现手法其实是偏向实验性的,繁复且充满巧思,并且不脱离观众以及剧情,这一切都是建议在成熟技术和思路之上的。

电影的最后,是护国法会现场,大佛位于中心,僧众信众们虔诚围绕,念经祷告,但谁都不知道佛像里藏着一具女尸,荒诞又夸张。

我也悲观地认为,无论是艺术、佛法还是其他,所有看似美好的东西都能成为某些人的遮羞布和道具,人与社会的残酷本质也并没有因为这些东西改变太多。

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归作者Paul所有,图片来自电影《大佛普拉斯》。

 5 ) 酒肉穿肠过,权欲肚中留

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2018年春节档内地票房报收56.5亿,对比去年增幅67%,一片繁荣景象。

更重要的是,这个春节档虽然仍有烂片,但是口碑和票房越来越呈正相关了,让人看到了内地电影的一线希望。

但是要说差距,也不是没有。

就在春节档电影席卷内地票房的时候,一部台湾本土电影悄无声息的在网上流出资源。

这部影片不可能在内地大规模上映,56亿票房也轮不到它分一杯羹,但它却在金马奖拿到十项提名,五项获奖,在豆瓣获得了8.4的高分。

这部影片就是《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其实是《大佛plus》,因为导演黄信尧之前拍过一部短片叫《大佛》,后来短片被业内大佬看中,才有了这部长片,这也是黄信尧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

(之前他一直拍广告和纪录片)不仅名字起的很随意,这部影片的风格也充满了戏谑的黑色幽默。

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导演的旁白就打破了第四堵墙,让观众感觉自己并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听一个说书人讲故事。

为什么说《大佛普拉斯》比春节档电影强一个档次?

因为这部影片的信息量太大了。

只看前半段,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底层生活的社会片,到了中间部分,又变成一个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直到最后,才发现影片的内涵一言难尽,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去消化。

(以下内容有剧透)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台湾南部,主人公是两个底层小人物,一个叫肚财(陈竹昇 饰),是个捡破烂的;一个叫菜埔(庄益增 饰),是个工厂的夜班门卫。

肚财(闽南语音同“肚脐”)其实很消瘦,他没有将军肚,也没有財,捡破烂赚不了多少钱,他只好捡便利店扔掉的过期便当填肚子。

肚财孤身一人,生活看不到什么希望,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玩夹娃娃机。

导演的旁白说,实在不理解一个中年男子为什么有这种兴趣。

肚财回复:夹娃娃很治愈啊。

菜埔是肚财的好友,闽南语中“菜埔”就是萝卜干的意思,所以菜埔这个人就像萝卜干一样,廉价、不起眼。

菜埔上班的地方是一家佛像制作工厂,为了迎接当地的一场护国法会,工厂正在制作一尊大佛。

工厂的老板黄启文(戴立忍 饰)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政界也广结人脉,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肚财每天夜里都会偷偷溜进菜埔的值班室,给他带来一些色情杂志,再去捡一些便利店扔掉的过期食品,两人一边吃一边看,打发漫长的夜间时光。

某一天,百无聊赖的肚财和菜埔想找点乐子,于是调出了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发现里面清晰地记录下黄启文的很多秘密,从此二人的夜间生活又多了一项娱乐。

行车记录仪拍下的画面都是汽车行驶正前方的,没什么意思,但是录下的声音就劲爆多了,不仅有黄启文招妓的对话全过程,还有女人车震时的娇喘。

伴随着肚财和菜埔对行车记录仪的翻看,观众的窥私欲也得到了满足。

《大佛普拉斯》的大部分画面都是黑白的,行车记录仪拍下的画面却故意加上了颜色。

看到黄启文情人无数,学生妹换着玩,肚财不禁感叹:有钱人的人生果然是彩色的。

小视频看多了,肚财和菜埔已经能分清黄启文车震时玩的是谁。

黄启文目前的固定情人是一个叫Gucci的混血美女,另外还有一位叫叶女士的老情人和他纠缠不清。

叶女士曾经为黄启文堕胎,一直以为自己能够扶正,没想到黄启文只是玩弄她的感情。

现在叶女士年华已老,就想要黄启文赔偿她一笔青春费。

叶女士把黄启文约到外面,想要用她掌握的秘密勒索黄启文,没想到黄启文恼羞成怒,对她动了杀心,而杀人的场面就被行车记录仪拍了下来,肚财和菜埔看到了整个过程。

这段视频除了拍下了杀人画面,还纪录了黄启文的很多秘密,比如他一直带着假发,是个同性恋,以及叶女士的尸体被他藏在了佛像的肚子里。

肚财和菜埔被吓得一夜没敢睡觉,他们知道黄启文的势力太大,因此也不敢报警。

第二天,两个人到各种庙里去求签,得到的却全都是假大空的套话。

导演在这里显然要黑一下唬骗百姓的各路神棍,一个叫土豆的朋友甚至把他们带到了“蒋公庙”。

菜埔问:有人拜蒋公吗?

土豆回答:靠北啊,猪八戒都有人拜了!

叶女士失踪多日,家人报了案,警方很快就把嫌疑锁定在黄启文身上。

一位老警察把黄启文叫到警局里问话,没多久当地的副议长就过来大闹警局,把警长和办案老警察都骂了一顿,黄启文被当场无罪释放。

“干你娘勒,要搞清楚社会规则”

有钱人的人生不仅是彩色的,而且真的可以为所以为。

肚财和菜埔知道了黄启文的秘密,黄启文是个聪明人,很快怀疑他们偷看了行车记录仪,于是这两个卑微的小人物就成了有钱人掩盖罪行的炮灰。

肚财以前进过监狱,最爱吃的菜是监狱旁边一家路边摊的“面会菜”。

肚财在被灭口前,无意中吃了最后一顿“面会菜”,里面还加了一根鸡腿,这是很奢侈的,因为平时他白天只舍得吃一顿饭。

在一段很轻松的口哨音乐中,导演的旁白缓缓说道:“这是肚财今天的最后一餐,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餐。

肚财的一生是很可怜的,而他死前最后的尊严仅仅是吃上一顿饱饭。

隔天的早晨,人们发现肚财死在了路边,警方说死因是酒驾。

虽然肚财是不会喝酒的,他也没钱买酒,但是没人在乎一个拾荒者的真正死因。

菜埔知道肚财的死并不简单,菜埔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所以他希望在自己出意外之前,把母亲托付给小叔照顾,没想到小叔见了他就像见了瘟神一样。

后来,菜埔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黄启文不仅没有把菜埔怎么样,反而把他的老母亲接到医院里治疗。

因为黄启文知道菜埔胆小如鼠,也知道他还挂念母亲的安危,所以根本不会造成威胁。

影片的结尾,焊接完成的大佛被送到了护国法会上,当僧人和信徒们对大佛顶礼膜拜时,佛肚中突然传来了撞击声。

是藏在佛肚中的叶女士还没死?

结局没有明说,但是导演的讽刺意图十分明显:外表是一尊法相庄严的大佛,里面却藏了一具女尸,一个权力与欲望的牺牲品。

大佛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一个线索,善男信女们为了这尊佛像花了很多心思,甚至一个工艺上的瑕疵也要争执半天,但他们却忘了有句话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佛修的再好,也比不上多做几件善事。

除了肚财和菜埔,《大佛普拉斯》中还描写了其他底层人士的众生相,比如在便利店打工的土豆,住在海边哨所的流浪汉释迦,以及肚财在废弃仓库里遇到的自杀者,他们都是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但是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帮助。

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社会底层的生活有多艰难,导演直接用旁白给出了答案: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这部影片是黄信尧导演根据自己在台湾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改编的,他自己在影片里的旁白很多,甚至超过了主角的台词。

而一些不重要的配角,比如释迦只有一句台词,自杀者甚至一句台词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也是社会底层的一种失语现象,没有说话的权力,说的话没人在乎,渐渐的也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6 ) 朋友讲感情,社会讲行情

1听过一句台词:“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维度,光是生活里的问题就解决不完了。

”意思是,连生活都搞不定的人是没闲工夫去想宇宙啊生命啊之类的大问题。

但转念一想,有钱人不见得吃饱没事就会立马跑去研究引力波这样的高级命题,更多时候,用钱砸出来的女人、豪车才是头等大事。

这样看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俗套的:无非是为了欲望在拼死拼活,只不过那欲望有大小之分。

就算是再高级的人生,最后也是落土八分命,一天吃三餐。

2台片《大佛普拉斯》就是在说这样的人生,没人爱讲爱管的事,它照单全收,上面提到的那句台词,恰好也来自此片。

原本只是打算用来打发时间,没想到,它竟成了我心中的年度最佳(即使2017还没过完)。

在这部片里,有一条波涛汹涌的食物链:有钱人是可以开着好车在圣诞灯下玩弄感情,穷人是看偷情录像让自己爽一把,一个是彩色,一个是黑白,但不知为何,总让人想发出“好悲哀啊”“好惨啊”这样的感慨。

不是因为不够梦幻,《大佛普拉斯》里,边缘人都能把日子过得很可爱,而正是这样的落差,才让人看了不甘心,不忍心,以至于十分难受。

捡回收的肚财,送葬队鼓手兼警卫的菜埔,无业游民释迦,构成三足鼎立的loser光谱。

这三个人各有各的意思。

肚财这个人缺点一堆,最明显的就是欺软怕硬。

在老板面前,讨生活嘛,因此老是一副低声下气的姿态,但一到菜埔面前,底气就大了,看哪不爽总要“干”几句,刷一下存在感。

想要偷看老板的隐私,就指使菜埔去偷行车记录仪。

爆粗口,控制弱者(逆来顺受的菜埔)是他获得主权的方式,但你根本讨厌不起来啊。

捡回收,飙脏话,窥探别人,都不是肚财生活的全部啊。

他还特别热衷夹娃娃,这个快奔四的男人这样解释自己的嗜好:因为夹娃娃很疗愈啊。

可爱即正义,单单这一点,就被他打败了。

菜埔呢,从一而终的脾气温吞,家里还有个年岁已高的老母。

菜埔穷是穷,但永远惦记自己的老母,开着摩托载打吊瓶的老母上公路的镜头一出来,害我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

人生是很苦,但怎么可以苦成这样?

下雨天,菜埔家里的脸盆都不够去堵漏洞,只好趁太阳出来,拿了张议员选举的海报当挡雨棚。

还有释迦,这个流浪汉浪漫到不行。

首先进入方式就与众不同:某天闯入这个小村庄,没有来由,也没铺垫,据说是杀了人才逃亡此地,总之身份成谜。

每天唯一做的事就是四处游荡,但怎么逛,认识到也只有肚财这个朋友。

然后心情不好,遇事不顺就跑到自己的海边别墅,所谓的别墅,就是一间面向大海的小屋加一张渔网作成的吊床。

你见过这么酷的流浪汉吗?

反正我是没见过。

而黄启文则是跳脱出该光谱的成功人士。

他控制惯了人,自然连情感也不放过。

私生活混乱的黄老板,整部片一直在把妹,什么学生妹,气质型熟女,都被他吃的死死的,感情于他,更像是一种工具,供他征服,供他操控,这些似乎比钱更有趣。

毕竟钱再多,充其量也只是货币,不会说话,也给不了互动。

看吧,人的差距就在于有没有能力玩弄自己的欲望。

菜鸟级别者如肚财一挂人,只玩得起色情录像,感官的快感终究停留在虚拟层面,入门者如黄启文,已经晋升到交互体验了,即使有家有室,依旧张牙舞爪,完全不鸟伦理道德和法律。

人家前一晚伤了别人的心,隔天早上还能站在大佛面前,面不改色说出“阿弥陀佛”;为了掩人耳目,不惜干掉自己的旧相好叶女士,上演了一出惊魂夜藏尸记…有钱人的人生是很自由啊,但看到黄启文在菜埔面前摸着假发说:“假发一天不戴心里就会不大安心。

”你顿时觉得,这样的人生也没什么好骄傲的,钱再多,照样抵挡不了败絮的脚步,拥有再多的自由,还不是一样玩火烧身,被女人害惨。

3肚财后来遭遇车祸,而黄老板则凭着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逃过一劫。

紧接着,一边是落寞的葬礼,肚财被警察压制在地的糗照变成了遗照,另一边则是盛大的护国法会。

仪式感都很足啊,小人物也需要仪式去为自己的人生收摊,更何况是佛像庆典。

但怎么看都像是一出闹剧:连身旁那些善良的民众我们都保护不了,又谈什么普渡众生呢?

这时又想起政客们、商人们在谈到菩萨时虔诚的神情,不禁感到凄凉。

倒不是因为看到这些超级玩家们擦枪走火却安然无事的人生,也并非因为肚财们稀稀疏疏的悲惨人生路,而是突然领悟到,大佛眼中“万事皆空”的意味。

人再怎么实现自己的欲望也永远消灭不掉欲望,是人,就伴有七情六欲,成天无非就是和欲望较量,肚财和菜埔哪个不想过有钱的人生?

可斗来斗去,还不是得应付一辈子。

一辈子,这样的量词已经让多少人望而却步了,从这个角度看,菜埔和黄老板同样都是赢家。

但我们很少有人有这种意识,我们不喜欢站在山上俯瞰自己的生活,因为那样太没劲了,体会不到浴火械斗的快感。

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肚财不会死,黄老板也不会杀人。

可谁让我们是人呢?

注定只执着于眼前的意义。

无空思梦想,无代志,一路平安。

ps:无疑,《大佛普拉斯》能够进入我的年度top3,真的超喜欢这部,那种酸酸,贱贱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佩服导演的功力,也为这次的金马之行开了一个很棒的开头

 7 ) 装逼你赢了

2分给片尾,片尾算是黑幽吧,很现实,很讽刺。

前一个小时导演在向侯孝贤致敬,娓娓道来讲故事。

我想问一下导演,这个电影您到底想讲什么?

还有豆瓣上的假文艺们,你们真看懂了吗?

富人是彩色的,穷人是黑白的?

这是什么狗屁理论。

导演就是一lusir(不是鹿警官)假惺惺的抱怨社会,就像社会很多人看到小狗装出一副很有爱心的样子,好假!

这个电影没必要被捧成神吧!

豆瓣这是一个装文艺的聚集地……

 8 ) 《大佛普拉斯》观察小人物的视角是平视而充满爱意的

大多影视工作者说到底还是中产,如果没有真正在底层生活过,对小人物的刻画往往流于表面,或者总是带着自上而下的怜悯姿态,因此刻画出来的底层世界往往阴暗悲惨。

面对这些悲惨也总是一副严肃的面目。

《大佛普拉斯》之所以特别打动我,是因为导演看小人物是平视的,而且充满爱意,所以他才能那么放松地戏谑。

他刻画的底层世界自有一套法则,里面的人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按照这套法则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

所谓“苦难、贪污、社会阴暗”那些大问题,虽然每分每秒都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左右着他们的命运,但他们其实没有能力去关注。

有一处细节让我特别明显地感受到这种视角。

肚财被警察抓捕之后,误会解开了,警员放了他,临了还不忘给他一个便当,让他带回去吃。

在小地方生活过的人是知道的,熟人社会,邻里街坊,即使立场不同(你是警我是匪),也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可能只记得你是一起上幼儿园的伙伴。

导演本来就反对媒体叙事中“警察大斗嫌疑犯”这种过分戏剧化的呈现,他想展现的是这个小世界自然的秩序,甚至是其中零星的温柔。

便当拿回去吃导演的平视也可以从他的旁白看出。

从一开始他就选择了和主人公一样通俗的、插科打诨式的语言。

他的语言和主人公的语言浑然一体,不是一种知识分子同情劳苦大众的感怀,而是一种工友聊八卦式的描述。

比如:

这个工厂大家都很关怀对方的老母再比如导演嘲笑警察的镜头,“我们的影像不像警方那样晃来晃去,毕竟拍片是我们的专业,晃来晃去的摄影师,早就发一个便当让他回去了。

” 这种表述很贴合主人公的逻辑,就像主人公觉得拍黄色杂志的摄影师应该得诺贝尔摄影大奖。

要知道有好多大片还故意花钱做出那种晃来晃去的特效,因为看起来“自然”。

但在门外汉看来,这些造作的“艺术风格”不过是技术不过关而已。

导演的旁白借用了小人物这种天真朴素的视角,来尽情地嘲弄知识分子,让人忍俊不禁,又因为带着一种间离和陌生化的效果,反而让大家觉得旁白(和小人物的观点)大智若愚。

最后就是一些对白和情节的巧妙设计,让每一个小人物的形象变得极其鲜活。

我想,如果导演没有因为拍纪录片或者其他原因和这些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是捕捉不到这种细节的。

比如片子最后肚财的葬礼,大家居然找不到一张肚财的照片,最后用了警察抓人的画面。

看到这里,本来泪水涟涟的我差一点没有笑喷。

仔细一想,又觉得不能更真实。

农村里老一辈的人,本来就是要到年纪大了临死才会想到要拍遗照,像肚财这样意外横死街头的穷苦人,怎么会备好照片呢?

再比如肚财和菜埔发现老板天天风花雪月,感叹老板真是好身体,最后评价一句“身体有在练”,差点没把我笑死。

听起来大智若愚的小人物导演刻画的这一批小人物,虽然生活艰险,却从来没有声泪控诉,反而有一种安于天命的平静。

比如肚财感叹启文老板好命,有留学,又有钱有势,还有漂亮的老婆,菜埔却只说了一句有钱又怎么样,一天还不是只吃三顿?

这份安于天命的平静和“豁达”,在外人看来也许是自我安慰,让人心疼,但这却是菜埔等人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

这些人身处苦难却不自知,也不怨天尤人,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自己的苦命而感怀,世上还有什么比这种“本分”更让人心酸呢?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嘉年华》,也是我很喜欢的片子,也刻画了很多小人物。

但单就小人物刻画这一点,我似乎更喜欢《大佛普拉斯》一些,原因就是导演对小人物的平视和爱意。

《嘉年华》里也有很多小人物,比如成天跳舞不关心女儿的妈妈,比如害怕生意被毁的酒店老板,比如小混混小健,他们都被生活摧残地变了形,被迫成为了“恶”的一部分,成为了“恶”的帮手。

但这些人除了悲惨以外,缺乏可爱之处。

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他们的同情,但这种同情停留在“抱不平”的阶段,停留在对“恶”的愤怒上。

《大佛普拉斯》比“抱不平”更进一层,是真正的理解和尊重,这份理解依然有对不公的愤怒,但更平和,也更有悲悯意味。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总是不自主地想到爷爷奶奶的村庄,村民有善良淳朴的一面,但家长里短吵起来但时候,也有丑陋的一面。

他们生活艰难却依旧平静地活着,经历每一天的喜怒哀乐,插科打诨。

我想,导演对这样的世界有一份和他们站在一起的理解和关怀,所以才能在这个外人看来悲苦的世界里,注入了那么多爱,那么多温柔。

比如肚财放满娃娃的床铺,比如那户给肚财夹菜、给犯人做饭的人家,甚至释迦身上穿的这件衣服,都赋予小人物以尊严,写满了导演对这个小世界的爱。

带着花环要去夏威夷的小乌龟

 9 ) 电影中的那些旁白

觉得电影的旁白真的很幽默,笑过之后又真的让人心酸,就又看了一遍做了些整理。

1.这个工厂大家都很关心对方的老母,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菜埔白天的工作都是兼差的,正式的工作是在这里当夜班警卫,他会顺便在大家下班前把工厂打扫一下。

2.在外面大小声的,是工厂的老板启文,在后面摸屁股的是高委员和他的助理瓦乐莉,虽然高委员的戏份不多,但是他奋斗的过程值得我们来介绍,他十几年前从一个街头运动者一路爬上国会议员,在他五连霸时,副议长送他一个高级的红木桌,但是自从瓦乐莉来了之后,高委员的红木桌突然多了一块木板,主要是方便瓦乐莉办公,当别人在桌上用滑鼠办公时瓦乐莉都是躲在桌下,操作着高委员的欢乐棍。

猥琐的高委员和瓦乐莉3.肚财很爱夹娃娃,实在很难理解一个中年男子怎么有这种兴趣,每次都想问肚财你怎么那么爱夹娃娃。

夹娃娃真的很治愈啊!

4.启文早早就带着Gucci离开水池,来这个神秘地方,请Gucci帮他做一些肾脏保养和摄护线排毒的工作。

5.平时畏畏缩缩的肚财只有来到菜埔的警卫室讲话才能嚣张,他这辈子可能只有在这尔坪半的货柜屋里才能找到一点点自信。

6.这位叫张少怀,他在片中名叫释迦,在这支片里他只有这句台词:逛一逛,他整天都很忙,忙的事情就是到处逛一逛,逛的地方比警察还大,逛得比村长还努力,但人和人之间很奥妙,村子里很多人,但释迦再怎么逛,认识的也只有肚财这个朋友。

7.各位观众朋友,现场没有新闻记者,所以电视新闻的画面应该是警方所提供,我们提供另一个客观的影像,用最少的剪接给观众了解事情的经过,我们的影像不想警方那样晃来晃去,毕竟拍片是我们的专业,晃来晃去的摄像师早就发一个便当叫他回去了。

8.释迦不是那种头发长长身体臭臭的流浪汉,他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整齐,村子的人也都认识他,但没人知道他的过往,三年前的某一天他就突然出现,在这没人用的海防卫哨住下来,有人说他以前是船员,也有人说他被抛弃因而发疯,更有人说他杀过人,也有人说曾经看过黑头车来探望他,释迦真的是个很神秘的人,连他唯一的朋友肚财也只知道它是一个晚上需要听着海浪才睡得着的人。

9.说来真奇怪,就在阿弥陀佛之后,整个工厂气氛和士气都不一样,大家都突然动起来本来坐着的都站起来,本来站着的也都爬上去,大家拼命的程度就和启明一样把明天的气力今天就把它花光光。

10.像肚财这种不被社会认同,很难翻身的人,常常都会遇到和他一样在生活上出状况的人,他们都会想要帮助对方,当俗话说当乞丐还养猫,自身的难保如何保别人。

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但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那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有。

11.现在听到的,带点美国西部牛仔气味的音乐,就是配乐林生祥专门为我们启文董仔所做的主题歌,歌名就叫和董仔去冲海浪,他说车一直开,在隧道里面一闪一闪,那种感觉就像启文董仔要带观众朋友去海边冲浪,但启文董仔没打算要去海边,因为他要冲的是Gucci青春的肉体,海浪就麻烦观众朋友找时间和朋友去冲,但是要注意安全。

12.启文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赌别人不敢赌的,他的人生就是这样赌出来的。

13.Gucci是一位混血美女,混了一半南美洲的血统,所以我很难听出来Buddha还是puta,因为的Buddha是大佛,西班牙的puta是贱人,但以现场状况来判断我想应该是贱人的意思。

14.那一晚启文走了之后,肚财就来找菜埔,但是肚财一直站在门外不敢进去,菜埔也只好在外面陪他,在阴暗的黑夜淋着毛毛雨,二人静静的站在那,菜埔看着肚财留恋着眼前的景色,眼中透露着淡淡的不舍,他想要安慰肚财,却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15.释迦洗澡的地方都不一定,有时是在游泳池,有时会去附近的厕所,今晚天上打雷闪电,但释迦好像也没在怕,他今天有一点点不一样,心里感觉到肚财应该是出事情了。

16.我想他应该是慢慢理解肚财现在死了并没什么不好。

起码在他死的时候,在地上还能画出一个人形。

向他这种孤独的流浪儿,应该是死了很久之后才会被人发现。

那个时候尸体都烂光了,只能勉强在地上画出尸水的圆形。

17.隔天早上肚财在圳沟里被发现,警方在他身上验出很高的酒精值,表示他应该是喝酒醉出车祸的,但我们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喝酒醉撞死人,肚财应该是中华民国在台湾少数喝醉酒被撞死的,而且村子的人都知道肚财是不喝酒的,就算说他要喝也没钱喝到不省人事。

18.释迦离开后整个早上都在骑脚踏车,但却不知道要骑去那里,只好一直逛一直逛,脑海不断出现的是肚财的身影,最后他逛回到他的海滨别墅,我想他是慢慢的理解肚财现在死了并没有什么不好,起码在他死的时候在地上还能画出一个人形,像他这种孤独的流浪儿,应该是死了很久之后才会被人发现,那个时候尸体都烂光了,只能勉强在地上画出尸水的圆形。

19.菜埔从头到尾都没机会说话,反而付了300元买了这副眼睛,问题那副就是他原来的眼镜,菜埔对小叔的行为也没怎么抱怨,只是连唯一可以摆脱的小叔都这样对他他的内心感觉很希微。

20.那几天出了大太阳,心神不宁的菜埔决定要好好处理屋顶漏水的问题,他去副议长的服务处,领了意见选举过后没用的广告帆布,帆布上面是副议长刘三城,一张票一世情,为民服务的表情,我想副议长不但重情重义重粉味,为民挡风挡雨也跑第一。

21.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的内心世界。

22.那一年的台南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护国法会,另一件事肚财出殡,在肚财出殡的路途上,明明是大太阳,但路面却无缘的积了很深的水,菜埔他们站在水边犹豫,肚财却已经在水的另外一边,他希望菜埔他们送到这里就好,接下来他想要自己一个人慢慢的走。

 10 ) 表面是情欲,内里是政治

如果不是去年3月份自驾环台湾岛,我不会相信《大佛普拉斯》里底层人的生活条件会是那么简陋。

事实上,不仅仅是东部的花莲和台东这种区位导致的经济不发达地区荒芜了大量公路两边的住宅和商铺,即使是台中这样文化地位较重的城市,也缺乏经济活力,更不用谈基础建设了。

在台北,普通上班族家庭的生活也无法维持往日的光鲜——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自家的房子空出一间出来做民宿赚外快。

太平洋上的“宝岛”,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叠加,在国际上无法为自己发声。

台湾,就是影片中所有女性形象的合集。

没有完整的姓名,只有——叶女士、Cindy、Puta或者Gucci这样的指代;性(政治)上没有主动权,甚至没有正式的交合地点,只能在野外或者隧道临停角落的Benz里;向往着美国,但没有能力抱紧美国的大腿。

能离开的人都离开了台湾,不能离开的人在这里行尸走肉,逐渐麻木,对外面发生了什么(政治)逐渐麻木,本土小士多Savon和Seven傻傻分不清。

台湾,也是影片中的流浪汉释迦,名字模糊,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流浪。

即使是流浪者,也尽其所能将自己的住所整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

情欲,仅仅是“精英”的游戏,对底层人们来说只是劳作之余后的八卦话题,底层人永远只能通过行车记录仪听到和脑补,只能通过丢弃的杂志看看,在他们的生活里,性是不存在的。

影片表面上谈的是性,实际谈的还是政治。

至于大佛和法会上唱诵的《金刚经》,应该是导演的私货——表面上的法相庄严,实际承载了多少不堪,《金刚经》里对有无的论证和五浊恶世贪嗔痴盛行也是一组讽刺吧。

说来说去,也还是政治。

《大佛普拉斯》短评

挺好,只是之前期望值太高了,一直省着藏着当宝贝,最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心情才小心翼翼拿出来看,于是失望就出现了。

7分钟前
  • cs182
  • 还行

用色彩对比想法很好,富人段落是彩色的,小人物段落是黑白的,庄益增和陈竹升的表演过目不忘,导演时不时用旁白补充剧情并带着幽默评论让人忍俊不禁,悲中带喜,喜中有悲,最后悲渐渐占了上风,从佛像里传出的阵阵闷响更是绝妙的黑色幽默。为啥叫《大佛普拉斯》?因为是短片《大佛》的plus版...

9分钟前
  • 瓦力
  • 推荐

开篇即立的解说旁白,作为强烈的形式之物,竟能有助于本身已经很丰富的剧情去上升到某种哲学思考高度,当然这也得益于导演的刻意引导,让观众既脱离故事重获上帝视角,又跟随小人物命运沉浸剧情。行车记录仪的妙用,更是把这番沉浸把玩出了窥视传递的乐趣,员工看偷情,我们看悬疑,而最终一起置身大佛

10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高高在上涂着金漆的有钱人坐在庙堂之上,受万人敬拜,肚子里装满了男盗女娼。肮脏的流浪汉住在装满娃娃的宇宙飞船里,无人知晓,却承载着希望和梦想。有钱人的世界声色犬马,穷人的世界黑白无声。赤裸裸的黑色幽默。但是最后的大家也只能和菜谱一样在一片破烂中收点有用的继续过自己草芥一般都人生。

11分钟前
  • 饺子Tianlete
  • 力荐

◎法国文化中心·野草莓放映计划

13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这个Plus真的用的好,人心宇宙,肚财,空空佛腔,都填了些什么进去?

16分钟前
  • Kaito
  • 推荐

大喜大悲,如鲠在喉。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这片子非常犀利,但剧情并没有特别过分,而是手法里透出来的激进。它用各种办法间离你,导演站在后面,评论这部片子和人物,不让你有半点沉浸,每当你要看进去了,他就告诉你,这是电影,快出去。它让你远观,让你思考,让你不会停下来,虽然节奏是很慢的,叙述是克制的。#黑白也有双重意义#

26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力荐

特别好,整部电影都有种低到尘埃里又生出来高贵的劲....

30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真能无病呻吟啊,所谓的底层=底层男人而已,女人在这里面连个人也不是,只是情色边角料。

35分钟前
  • momo
  • 很差

mp3很过瘾

38分钟前
  • doubanhub
  • 较差

这是有什么猫腻吗?这片子到底是这么被捧上豆瓣top250的?高赞满屏的五星夸赞,我很疑惑我们看的到底是不是同一部电影?故事简单到拖沓无聊,本以为是像疯狂的石头那样的剧本,但其实是艺术范拉满的文艺片,最后众人拜大佛的结尾蛮有意思。

40分钟前
  • 蓝色大门
  • 较差

一晚上看了三部烂片,气死我了。

44分钟前
  • drunkstories
  • 很差

开头看到黑白片心生畏惧,实际观影过程相当有趣。当希区柯克的后窗放到一个当代、新媒体、低阶层的背景下,主人公是连道德困境的选择都没有资格做的。只觉人物欠了点

45分钟前
  • 小や
  • 还行

6/10。用行车记录仪形成的偷窥视角比较仰仗听觉刺激,但过多的dirty talk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想要表达的阶级矛盾下穷人的挣扎,使整部电影流于庸俗化而非平民化。导演的解说旁白+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交流的形式颇为新颖,但也难以抵消剧情的贫瘠。

46分钟前
  • staff
  • 还行

前半段以为是描述废青的社会片,中间部分以为是悬疑片,到了最后才发现这部片子的容量太大了,一言难尽,满分电影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50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大佛普拉斯的好大多在于林生祥,很难想象几段我喜欢的片段换一套配乐会是怎样,以及,电影前半段大量露骨的台词真是吓到我了……

53分钟前
  • 文白
  • 还行

架构一场戏内戏外的双重偷窥癖,闽南语局限了笑点

58分钟前
  • Lime
  • 还行

台湾式文艺片,影片通过类似纪实的拍摄手法,表达夫人的世界五彩斑斓,穷人的世界都是灰暗,且可能是对前半段的平淡还是对佛法的不太理解,让我感觉此片没啥亮点

1小时前
  • 潘老师
  • 还行

近几年华人电影玩“荒诞、隐喻、影像文字和开放式结局”有点成灾,观影感受中的新奇和趣味性已经大打折扣。

1小时前
  • 生人回避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