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哭到尾,尤其是米莫看到窗外的绞刑架,知道自己被判了死刑,在狱长办公室里与女儿告别,第二段就是行刑前米莫与大家告别时,这两段看的泪如雨下,还好结尾处有反转,happy ending的结束让人心里没有那么难过。
面对7号牢房里各色各样的罪犯,米莫告诉女儿欧娃他们都是病人,在监狱里呆上一段时间,病治好了就会出去的,这是一位智障者对监狱的理解,然而现实里的监狱有何尝不是呢?
犯罪之人说来都是社会的病人啊!
宗教部分运用的恰到好处,我想对于土耳其来说宗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有主来主宰,尽管是作恶多端的罪犯也是会上天堂的。
对于7号牢房里的罪犯来说,送给他们的礼物就是米莫和欧娃,更是他们带来的一束光,一束人性之光,每个人都想快些治好自己的病,早日回归社会。
演员们演的都很好,尤其是米莫和欧娃,让我一度以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另外,看完影片,在写评论之前才知道是翻拍的韩国同名电影,所以韩版的也必须要看。
算是一部不错的翻拍,没有直接依葫芦画瓢。
很多地方的情节改动得更贴合实际,让土耳其版没有了韩国版略做作的表演痕迹。
奶奶和逃兵两个角色的加入也很有意义,综合来看,我甚至觉得这个版本是可以和原版媲美的。
一个是更贴合现实的描述感,但结尾的替死情节又让整部电影的节奏脱落和断层。
相比之下原版可能在这里还是更胜一筹。
上个周六去看的《七号房的礼物》,满满的收获和感动。
讲的是一位“不正常”的父亲和女儿,以及七号监狱所有人之间的故事。
这个电影真的很长很长,一开始我是不太乐意看的,因为真的太长了。
后来我朋友拉着我去看的。
我就有些庆幸,还好我看了。
七号房是一个监狱,房间里面的人,对小女孩和她的爸爸是救助,而小女孩对监狱里面所有人是救赎。
以温情的基调,讲诉悲伤的内核。
监狱题材的电影,总是很能引起思考,并且往往是在催泪与感动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不止一方面的立意。
《七号房的礼物》也一样。
不同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以孩童友情传达关于战争的反思、对孩童世界的关怀。
《七号房的礼物》是以父女亲情体现对于制度、法律甚至是阶级的质疑。
从中,很难以寥寥几语说尽其中丰富的内涵,只是觉得,七号房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深度思考的地方。
而在老师的推荐下看完这部电影的,作为法律人的我,不可避免的会往法律层面去深思。
在阶级权力面前,司法的公正性究竟该如何得到保障?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面对那些难以清楚表达自己、同影片中的父亲一样的人们应当如何有效的去关怀?
又如何在这样的关怀中保障其他人的正当权益?
这不禁又能使我联想到许多社会上的现实问题……真是一环又接一环,一层又另一层……这就是观影的意义所在吧……还有好多想说的,只叹文字太浅薄、只叹记忆易那曲调唱出的——这尘世有大人物,也有蝼蚁,仆人——你可曾心生不解与困惑——你可曾对此发问过?
……
极具戏剧性的故事。
将军女儿与疯子玩耍意外落水死亡。
将军一味地要疯子强行认罪处死刑公诸于众。
相处中,狱友典狱长守护官皆感染与疯子的至真至纯的友谊,父爱,相信他的冤情,更是与将军倒着干,移花接木满天过海,送出监狱送去国外逃离迫害。
好哭,至真至诚的感情!
剧名七号房的礼物,包含着多种含义。
疯子与女儿的出现,改变狱友的精神状况,思想。
因爱的自杀也能悔悟为爱活下去。
杀人魔老大想回归家庭,不再过早送人做天使了。
父女二人的故事,感染改变着周围的人,对狱友们来说是一个礼物:同时,被感动的人们也回赠父女一个礼物,送出疯子免死!
爱是相互的。
奶奶说,他儿子虽然智力不及同人,但他给女儿的爱一定比别人多。
他至真至诚,不会撒谎,永远是一颗真心!
如果是国产片,我丝毫不怀疑结局一定是好的。
已经做好悲剧收场的准备了,最后一个死刑犯是女孩的爸爸。
明知无辜,亲手送上绞刑架,对所有人和整个世界都是不可弥补的伤害。
我深知这个世界早已千疮百孔,也并非不能接受再多一个悲剧,只是心怀惋惜等待结局。
这一条在乎,这一条也在乎,烙在我脑中的四年级学的课文不停翻涌。
若一个人因为对悲剧感到麻木,而丧失珍惜爱的动力,那世界的悲剧又多了一个。
看过太多悲剧,仍然希望明知是悲剧的结尾变成喜剧。
结局好?
不好?
只是稍感欣慰,并不觉得摆脱了氛围,老头就该死吗?
即使老头该死也不该以这种方式死。
老头曾经做过罪大恶极的事,但现在是好人,他要为自己赎罪,用自己的身份,堂堂正正赎罪。
司令从刚开始就只是单纯的坏,想让一个自己讨厌的人陪葬而已,所以即使知道真相,也不会有丝毫的怜悯。
7 号房的囚犯从刚开始做错事的时候就只是误入迷途,所以得知默罕默德杀了小女孩正义凛然去揍杀人犯,他们仍残存悲悯之心。
好坏的标准甚至无法用监狱区分。
《七号房的礼物》“孩子,你的爸爸不是和别人不一样,而是和你的年纪一样”买书包时候的那一巴掌,就分清了阶级和权利,和智商无关,也和贫富无关。
妈妈的话再次触动了灵魂“你不是傻,是善良,也懂得公平”。
有时候觉得傻是一种善良,其实真正的善良就是傻,被“安排”的傻,被“培养”的傻,被“必须”的傻。
当权者有多傲慢,好像真的就会有多大的偏见。
主观意识一担不可被客观改变,那么,我们的灵魂就被“独裁”了!
认知不同,理解不同,关于“恶”我宁愿相信是权利,而不是人本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权之初,性本恶,性相远,习相近。
恶不遏,便是人间地狱!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社会频频发生,是进步还是倒退?
是集体沉默还是愈演愈烈?
难道我们这群羊都认为,只要自己能产羊毛就是安全的吗?
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度,监狱里的重刑犯可以和家人拥抱亲吻,而且可以共进午餐,细想,人类的进步到底是为了什么?
也许只是为了把所有的人都可以当人,而不是工具或者是牲畜,甚至是高级的畜牧业的食物链底层的牺牲品!
这就足够了!
何为文明?
不吃同类的人类要杀人、杀戮和权利泯灭善良和良知、法律和制度沦落成为禽兽的工具,那么这样的文明,要它何用!
PS:故事虽然有些瑕疵,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本真要表达的“真善美”
当时看到那个背书包女孩儿躺地上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到素媛(˃ ⌑ ˂ഃ )后面认罪的时候真的很感动,他是无罪啊....那个女孩儿真的好可爱,在监狱里的生活也很有爱啊,很多片段都很感人,当时在学校和大家一起看的,该说不说看电影就应该人多一起看才有感觉!!!!
印象很深刻的这种好片子可不可以多来一点啊!
真的看不够,狠狠地爱住
先来谈谈我是怎么样子的一个状态看完这部电影的,总时长两个小时,我几乎哭了2小时。
从他的爸爸进监狱开始,一直在哭。
以下几点让我感受比较深刻。
1.我们的家庭很幸福里面小女孩的爸爸是智力障碍者,只有8岁的智力。
妈妈已经变成了天使,他们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
因为他爸爸智力低下的原因,他们一家经常遭受别人的嘲笑,白眼。
会联想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幸福,或者很满足自己的家庭;有时候真的要去感受别人的困难时,才会发现自己真的太幸福了,爸爸妈妈身体健康,自己能养活自己,家庭和睦。
这些看着好像不起眼,但却比里面的小女孩幸福很多倍。
2.穷人永远斗不过权势被诬陷入狱,他们家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爸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如何解释,即使解释也没有人会相信。
所有的判刑,执刑都是厅长(死去小女孩的爸爸)说了算,没有人愿意跟权势作斗争。
3.人性总是善良的7号房监狱里面的人,虽然因为不同的原因被捕入狱。
但是他们任然保持着善良的一面。
为了让小女孩见监狱里面的爸爸一面,策划了一次方案。
甚至是后面的偷梁换柱执行死刑都无一不展示着他们的善良。
土耳其这版《七号房的礼物》父女情的表现借助于人物本身的悲剧性来呈现,多是感伤,现实色彩重。
监狱里面的戏份也少了笑声和搞笑的场面,令人压抑。
父亲只是个被人嘲笑的傻子,无意被人诬陷杀了一个小女孩。
父亲入狱后,她一直在等待目击证人出现;老师和奶奶试图带她去探监,但被拦下。
在狱中老大的安排下,欧娃顺利进入七号房,没有经历什么趣味或惊险的过程,而且很快就被监狱长官发现,带出牢房。
知道隐情后,同情麦莫斯的监狱长官,又安排了几次他和女儿的团聚。
是父女情感动了狱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爱能融化一切。
善良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选择
冗长乏味,只剩煽情,“礼物”不再是重心
精彩的剧本永远都不过时,韩国电影《7号房的礼物》翻拍之作。
比原版好!
没看过韩版,印象深刻的是爸爸每次和小女孩见面时的激动。暗号暗号,瓶子。muamua 爸爸亲女儿的声音特别好听。
看完之后开始酸别人的监狱,这条件比好多中国大学宿舍都好。(ps小姑娘长得有点像科洛莫瑞兹哎
翻拍得很凑合, 虽然结局做了修改,但整体跟韩版没得比,不懂为啥这么多尬吹的,给韩版改五星星去了,,,
太好哭了,还没进入剧情光是人物设定就够我哭了。在电影院默默流泪
这种的结局要是反思讽刺不是更好吗。加上监狱群像拍的真是有点弱。
监狱戏大大弱化了,没有了反差比,对情感冲击观感减少了很多,本土化改编尚可
这是一部喜剧电影,却有众多催泪点,能让观众从头哭到尾。《7号房的礼物》以父女亲情为主线,以教导所中室友及科长对父女二人的关心为副线,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伟大父亲”洗清冤屈的情感大戏。影片采用温馨中带有忧伤的镜头风格展开剧情,用“爱”贯穿全片。影片以淳朴的镜头语言来表达爱,展现爱,以朴素的镜头语言和细微的生活小事来凸显主题。
监狱里的氛围感和韩版相比,韩版更童话一些,土耳其版更现实一些,结尾的改编是我没想到的。哪怕在最恶贯满盈的地方,能够唤醒善良的,依旧是爱,也只能是爱。
人们帮助男主的情节很感人,让人看到了人性的温暖。但是,影片对狱友美化太多了。他们当然也有善良的一面,但不能只突出他们的善而淡化他们的恶,否则容易误导观众。比如,看到老大说“我让很多人变成了天使”时,弹幕都在说他好可爱。他把人变成天使时和司令又有什么区别呢?
剧情太拖沓,完全可以压缩到90分钟。配音过度使用,过于煽情。结尾交代不清楚,导演是活在自己的意淫里?
增加了很多军政独裁的黑幕,融入了伊斯兰教教义,冲淡了主题。表演风格也过于舞台剧风,不如韩国版煽情。
好看!
20.10.11 英皇 琪喵观影只知道原版的大致情节和结局,相比起原版,土耳其版本进行了很不错的在地化改编,比如像自然环境的镜头描写、土耳其特色的监狱环境和军人掌权的极端强硬等等。导演虽然把笔墨还是放在了父女间纯粹的感情以及父亲身边的“坏人们”一一受到感动而发生变化,但对于群像描写的缺乏,感情铺垫的断裂,以及很cliche的煽情段落慢动作化,都还是将本片紧紧局限在“一部不是很高明的煽情亲情片”,当然这也和土耳其当下的政治审查环境有关。实际上,本片以及韩版原片,给我的最大震撼都是“在其文化环境里,伤害幼童都会被人瞧不起甚至是判以重罪的行为”。相比之下,百香果女孩的凶手因为自首才判以死缓,以及还有很多没被判决的,看起来是何等的讽刺。
不好看,看过韩版的,内心不由的进行比较,比韩版差太多了吧……
似乎是第一次看土耳其电影,景色蛮美的。剧情略微狗血,即使没看过原版也能猜到剧情的程度,小女孩的演技有时有点捉急,但是本土化改编做得不错。
在影院哭到不行,观影效果显著,改编的的角度和力度还是颇有想法,把原片韩国里不切实际的监狱藏小孩并生活的癫狂喜剧做了合理处理,更多凸显军统控制下,体制内也有好人,小女孩选对成功了一半,监狱内的牢友依旧可爱,主角演智障和太奶奶都挺催泪,整体这是个乌托邦,还是太美好了,视听语言略陈旧,但整体都挺成熟,推荐观影,以及原来土耳其有那么多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