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赶上春节档的我最近上了一趟高质量的惊喜“末班车”,《今人不见古时玥》用 13 分钟一集的快节奏,在轻喜框架下藏了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的细节。
除了灵魂互换的主线,这些巧妙的剧情设计才是真正的 "古今对话密码"。
最让人破防的是中医馆的 "驴症" 诊断。
当现代打工人晓玥在西汉装病,太医一本正经分析 "久坐伤腰与体力劳动并存,唯有驴子能同时承受",弹幕瞬间被 "建议申遗" 刷屏。
这种把古代职场病和现代社畜痛点无缝对接的操作,让每个被 996 折磨的观众都被职场 PTSD 创飞了最喜欢的两个剧情一个是打麻将,虽然麻将并不是西汉的发明,但是却是刻在国人基因里的重要娱乐节目,这个编剧脑洞真的很好,祖传修长城的手艺真的让人笑喷,这就是1:1还原啊,还是古人实在,一点都不偷工减料;然后过渡到现代,“砖家”的梗玩的也很“中”,央视能做这样的小反讽让人觉得适度又有洞察和担当。
另一个就是王妈路遇王莽,一瓶风油精,穿越来相认,王莽这个历史大梗也很有喜感,都是老王家的,不用过多着墨,但有点睛的效果。
除此以外,最戳我的还有剧里的“小人物”,我觉得是一种“打工人互助联盟”。
西汉丫鬟们组成的 "职场姐妹团" 堪称神操作:新试菜员初来乍到,小姐妹捧着香炉准备帮你 "祭扫";想偷侯爷桌上的导引图,姐妹们洒扫时的 "反向助攻" 总能让你功亏一篑。
回到现代博物馆里的 "摸鱼2人组",表面在“茶歇”,实则偷偷思考穿越小传,一句"能管我的人来了"大家鸟兽四散,让我突然想起在茶水间和同事吐槽的那些日日夜夜。
全片结尾的彩蛋更是让我有点泪目了,片场的那些“路人甲”原来都有自己的套路设计和息怒哀愁,这才是最最扣题的小人物大历史观 —— 原来人类的爱恨情仇,真的可以悲喜与共哈哈哈。
最后的最后,不是影视寒冬,而是没有好东西!
看看哪吒,不是没有人看电影,而是大家想看好电影,当下微短剧的口碑不好,真希望这样的作品多一点,如果第二部的品质还能如此,那我可以继续送上五星好评。
作为传统文化与博物馆的爱好者,听闻《今人不见古时玥》聚焦马王堆,内心满是欣喜与期待。
文博题材短剧仿若一扇窗,能让厚重历史穿透岁月尘埃,照进当下日常。
马王堆的神秘织锦、千年不腐女尸,蕴藏着汉初的繁华与智慧,过往多在肃穆展馆中示人,如今短剧将其活化,恰似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古韵不再高冷。
王冰冰涉足短剧领域,起初难免让人观望,可念及总台、央视向来的品质把控,疑虑渐消。
她亲和力满分,从新闻跨界短剧,若与文博携手,加之喜剧演员的诙谐调味,必碰撞奇妙火花。
鲁照华饰演的幺幺娇俏灵动,将角色的俏皮与执着拿捏精准;张祐维作为喜剧新人,包袱抖落恰到好处;老戏骨张晗更是演技兜底,举手投足皆戏。
新老艺人齐聚,为传统文化披上时尚新衣,使之在新媒体浪潮中活力涌动。
当下短剧市场鱼龙混杂,粗制滥造频现,《今人不见古时玥》宛如一股清流。
它扎根历史,有深度地编织故事,诙谐间传递文化温度,既慰藉打工人疲惫身心,又为合家欢的过年时光添彩。
假期与母亲同赏,在欢笑中感受亲情升温,理解彼此不易。
这剧不仅是下饭佐料,更是文化桥梁,盼它能为短剧市场拨正航向,让更多佳作循光而来,让传统文化于方寸屏幕熠熠生辉,开启短剧新纪元。
随便点进去一看,感觉大家演得蛮好,节奏也紧凑,没有那么多夸张的,内容虽少、不算无聊。
可能我烂古装看多了,觉得这个真是比40集烂仙侠/大女主剧好看多了。
当妈妈穿到比你更年轻的身体里,她从新活了一回,妈宝女看哭了,她们对戏对得真好啊。
这个好像是什么三部曲,后面两部应该是别的文物?
私心希望第一部能展开再讲讲,不够看,可延伸的没拍完的太多了!
和中央一台撒贝宁那个节目同一种风格,穿到古代,古今对话,以史明智,不过那个更正,这个是微短剧小说性质,偏生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句诗,在最近爆火的微短剧里变成了当代社畜的大型精神胜利法。
其实我之前是完全不看微短剧的,什么夸张小白文、齁甜小糖水…质量导致我觉得智商堪忧,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古代版《我在故宫修文物》,甚至以为辛追夫人是主角(毕竟马王堆嘛),但没想到,居然是王冰冰她妈率先穿越,还先灵魂交换,再穿到西汉,牛啊牛啊。
为什么看个短剧我竟然发现古代职场可以比现代KPI更让人头秃——《今人不见古时玥》,用魔性的古今反差梗,让我在加班间隙笑到捶床。
别的剧穿越后开金手指,这剧女主妈先穿走,当丫鬟就是真干活,试毒直接就上“红伞伞白杆杆”,一边觉得大雁汤杀疯了太搞笑了,一边又觉得古代这才是真的不拿人当人啊…辛追夫人的猫都比丫鬟尊贵,云南的蘑菇也比丫鬟值钱,到王冰冰给小女俑文物做解说,将人比作牛羊,我瞬间觉得:哇!
这妙啊,搞笑和立意都串起来了,短剧也是有好品质的!
And说回来,我以为女主穿越会是触摸什么文物有什么契机,万万没想到这剧是加班“撞大运”(所以说该下班就应该下班啊…对牛马的讽刺到了极致);一集又一集千辛万苦去救母,要是看介绍一共15集,王冰冰第九集才穿越我会骂人,但是真的看下去觉得编排的真好啊,并没有刻意按番位加戏,让主持人出身的王冰冰做博物馆工作人员,青春灵动也刚刚好。
剧中最让人破防的是古今职场的对照名场面:1、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是和父母代际沟通困难的时候,子不知母,木不知子,无论是送到办公单位的加餐、蹲门等孩子下班,冰冰在电梯里那个妈妈魔音绕耳真的让我梦回春节假期在家的第456天现状…2、小员工和领导的几场对手戏都很好,古代是幺幺和张总管,五文钱买菜,买出一场供应商采购大会,好藕!
现代是冰冰和部门领导,领导手里时刻拿捏的解压球、一天16场“常态化”面试(冰冰上厕所都要请假那里太搞了hhh);3、侯爷扮大夫时候,给冰冰诊断出“驴病”真是当代社畜的DNA狠狠动了——原来不管哪个朝代,打工人都要和爸妈、领导还有斗智斗勇!
驴病这种荒诞又真实的设定,让每个被996折磨的社畜都找到了精神代餐。
当看到晓玥和妈妈最后在博物馆玻璃前与西汉人俑们同框,突然鼻子一酸。
那些我们以为枯燥的文物,或许都曾见证过某个打工人的鲜活人生。
这部剧就像一面魔镜,让我们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也照见了自己在时光长河中的渺小与勇敢。
现在每天蹲更新的我,已经开始期待第二季——毕竟谁不想看看,晓玥她妈拍的讨债Vlog能不能改变历史呢哈哈哈?
听闻王冰冰出演短剧《今人不见古时玥》,我的内心满是好奇。
作为央视知名主持人,她这次跨界挑战演艺领域,无疑是一次大胆突破。
基于对总台内容品质的信赖,我对她的表现满怀期待。
在剧中,王冰冰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表演天赋,将角色的喜怒哀乐诠释得自然流畅,与喜剧演员的对手戏也毫不逊色,成功地让观众记住了她在剧中的角色,让人看到了她在演艺道路上的无限潜力。
而这部剧之所以能迅速抓住观众的心,还在于它引发的强烈情感共鸣。
过年期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今人不见古时玥》就像一份特殊的年货,为家庭聚会增添了许多欢乐。
剧中 “打工人” 为生活奔波的无奈,以及母女之间从摩擦不断到相互体谅的过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剧中那些温暖的瞬间,让我们在欢笑与感动中,重新审视与家人的关系,体会到亲情的珍贵。
它不只是一部简单的短剧,更像是一位贴心的朋友,诉说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抚慰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
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种兼具演员亮点与情感共鸣的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通过古今互换的视角,以喜剧风格展开小人物的悲喜,笑点密集同时还有点感人,这短剧确定挺不一样,有后劲儿无代餐!
挺好看的啊么么哒😗 女主怎么穿越了还要继续打工啊,笑死,感觉王冰冰这部剧里命好苦,我在工位边摸鱼边追剧,感觉自己比女主好一点吧哈哈;真的很爱一些轻喜剧,全员都是一本正经搞笑,就是是微短剧,没看过瘾,据说还有第二第三部,啥时候上啊😂
【起猛了,央视也出短剧了】央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就算要整横屏短剧,央视也得让人知道,天花板的模样。
同时还玩了王莽穿越的梗太好笑了。
秉持着同一个地方只能存在一样东西的严谨性,拥有同一条手链的幺幺和王萧在交换了灵魂后,彼此穿越了。
18岁的少女幺幺是辛追夫人府上的丫鬟,为奴这半生,勤勤恳恳。
年过半百的王萧则在退休后报名了老年研学团,然后借此跑到女儿工作的博物馆,就想看到女儿,和女儿在一起。
身份和时代的交换,不仅是冲击,更给她们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受。
幺幺想着要回去,王萧还好,利用现代人的意识,在那个尊卑森严的时代混得很不错,╮( ̄▽ ̄"")╭还发明了麻将。
很喜欢穿越了的王萧借着幺幺身体大跑那一段。
配合着王冰冰所饰演的女儿的台词,王萧这一生,唯一的亲人就是女儿。
于是女儿希望她见世面,多出去走走。
王萧出走了,她去了西汉见世面,她用幺幺的身体,奔跑在了月夜中。
幺幺借着王萧的身体场《江南》也很好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这不只是课本上的一句话而已,确确实实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骄傲。
“这是妳娘写的?
”“是啊,是我小时候我娘写哄我睡觉的。
”“这首歌叫《江南》,是汉乐府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不详。
”是啊,也许那么多不详作者的诗歌,在一开始被创作时的初心就是这么简单,哄幺儿睡觉,哄着孩子开心。
晓玥回到古代的反应也很好玩。
回不去就考功名,王萧提醒她古代女子不能为官,而且当时她们是阶下囚,不能考公了;她说那去找个王孙贵族,王萧再提醒她年纪不行,因为晓玥的年纪在《甄嬛传》里,就是华妃去了冷宫。
于是晓玥鼓励她妈妈接着幺幺身体去找刘恒谈恋爱、然后让她考功名。
真好。
融合了历史的穿越剧搞笑和动人都有(最后的结局是放出了王萧用手机记录的西汉普通人民的日常,笑着笑着就能哭出来那种),还看到了女性的独立意识。
PS:王冰冰演技不差,挺自然的。
然后主持人出身台词说得很好很清楚。
反正不出戏。
鉴别幺幺灵魂的妈妈是不是老年痴呆症的时候拿出了尼格买提照片那一幕真的笑抽了。
幺幺的演员鲁照华也演得好棒好可爱!
作为一部以“灵魂互换”为引的轻喜奇幻剧,《今人不见古时玥》的剧情设计巧妙跳脱了传统穿越剧的套路,转而通过生活化的细节与历史考据,构建了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古今对话。
剧中,现代与西汉的碰撞不仅限于时空错位的笑料,更通过具体情节映射出文化的延续性与人性共通的情感逻辑。
晓玥与幺幺的跨时空互动,为西汉軑侯府注入了诸多令人捧腹的画面,剧集对辛追夫人形象的还原堪称“行走的西汉服饰教科书”。
从曲裾深衣的层叠垂坠,到素纱单衣的蝉翼质感,细节均参照马王堆出土文物设计。
尤为巧妙的是,剧情将辛追夫人对衣饰的严苛要求与她对家族名誉的执念交织,服饰不仅是身份象征,更成为人物性格的外化。
剧中軑侯府的陈设暗藏玄机:青铜雁鱼灯与现代台灯的并置、竹简文书与智能手机的对比,皆以器物为媒介完成时空隐喻。
而利豨研的医术,暗示科技与传统的辩证关系。
这些细节让历史不再是背景板,而是参与叙事的活性元素。
以“小情节”见“大历史”,通过麻将、药膳、服饰等日常切入点,完成对古今文化基因的解码。
当晓玥用手机闪光灯“施法”唬住汉代仆从,当幺幺面对现代急救包陷入沉思,剧集既制造了荒诞喜感,也抛出了更深层的诘问:若剥离科技与时代的外壳,人性的困惑与渴望是否始终如一?
这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智慧,正是其超越普通穿越爽剧的独特魅力。
大家的的最终分别,不仅是灵魂的回归原位,更是一场对生命痕迹的深刻缅怀。
当晓玥在现代博物馆中凝视着西汉軑侯府的文物时,那些曾与她和母亲共同经历欢笑与困境的人们——辛追夫人、利豨、总管、厨子、捕头等等,仿佛穿越时空再次浮现于她的眼前。
这种“睹物思人”的情感设计,既呼应了剧集开篇的历史厚重感,也让观众与晓玥一同感受到:历史并非冰冷的文字与器物,而是由无数鲜活生命编织而成的温情记忆。
那些曾在西汉軑侯府留下深刻印记的人们,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的智慧、情感与生活方式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至今。
这种“痕迹”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情感的共鸣,正如:“有些人虽然离开了,但他们教会我的东西,却永远留在了我的生命里。
”结局以其细腻的情感刻画与深刻的文化思考,为这场古今交织的奇幻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它让我们明白,历史不仅是教科书上的记载,更是无数普通人的生命故事;而那些在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会以某种方式被铭记、被怀念。
这种温情的力量,正是剧集最打动人心的内核,也是它超越普通穿越剧的独特魅力所在。
当得知王冰冰要出演短剧时,心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作为央视的知名面孔,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备受关注。
这次涉足短剧领域,还联手喜剧演员,与总台共同打造《今人不见古时玥》,我对央视把控内容品质的能力深信不疑,也期待她能在这个新领域再次绽放光彩。
事实证明,她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自然的演技将角色的情感变化诠释得十分到位,成功地完成了这次跨界挑战。
这部剧除了演员的亮点,更难得的是能引发强烈的网友共鸣。
过年假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想找一部轻松欢乐的剧,《今人不见古时玥》正是 “打工人” 与家庭欢聚时的最佳选择。
剧中母女之间的灵魂互换设定趣味十足,从最初的互相不理解,到在古代经历中逐渐体谅彼此,这些情节十分贴近生活,让我和家人在欢笑与感动中,也对亲情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一部既能带来欢乐,又能触动内心的短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假期生活,还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里找到了情感的慰藉。
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像这样有温度、有创意的作品,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春节期间上线了一部央视出品的微短剧《今人不见古时玥》,由央视知名主持人王冰冰主演,说实话个人感觉央视没有把王冰冰用好,随便什么节目活动都让王冰冰去,可着流量薅,完全没有个人 IP 化打造,王冰冰长相甜美,让她来演短剧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我看到相关报道说这个系列是“王冰冰三部曲”,这部戏里有意让王冰冰演了戏份没那么出彩,但却更加接地气的角色晓玥,这个设计看得出创作团队是想出好内容的,没有因为王冰冰是最大的流量就把什么好都给了她,而是选择了更“适合”的角色,王冰冰的发挥也可以说很不错,立住了,至少没有挤眉弄眼大喊大叫,谈不上多惊艳但不出戏,这就很好,因为毕竟不是专业学过表演的,能有这个清醒的认知,其实比演得好更重要。
说说我对这部戏整体的感觉吧:这是一部很央视,又很不央视的微短剧,从短剧兴起以来,已经轮番为各种快节奏爽文轰击过了,说实话一开始看觉得很爽,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儿,像有个女主往池子里扔东西,古代士兵战场上就开始下物资雨的我就看了七八个版本,快餐虽好,吃多了就是容易腻,人民还是需要高质量的微短剧,央妈你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一定要坚持下去啊,救救我们的眼睛!
先说不央视的地方吧,我相信这是很多人更在意的。
首先就是作为一个有历史文化元素穿越剧,我很怕故事又变成了一场教育,歌颂我们的老祖宗有多牛,吹嘘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多厉害,观众们还不快快跪拜?
实际上没有,这部以马王堆为题材的剧,马王堆的辛追夫人一家甚至不是主角,这对吗?
这很对!
马王堆因为出土过千年不腐女尸闻名世界,相关的影视、纪录片其实不在少数了,辛追夫人如何喜欢美食、死于突发的心绞痛,死前还刚吃过甜瓜……这些我们都很清楚了,如果这部剧还讲这个,那挺没劲的。
马王堆汉墓出土过各种精美的器具、服饰、书籍等等,展现了古人超绝的技能、完善的礼仪文化、是研究西汉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料,这我也很熟了……光央视自己就有太多太多这样的纪录片讲过了,真怕出个微短剧还要说这个。
好在这部剧的制作团队很清醒,他们讲的是西汉的普通人,贩夫走卒、捕快、酒馆老板、字画摊主的故事,在辛追夫人家,也就是軑侯府,主要的戏份也来自于总管,算是下人们的领导,故事主要就讲这些打工人们的喜怒哀乐,这部剧一开头王冰冰幻想自己穿越的场景时,开头第一句就是“历史总是铭记大人物,至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来解决”(大意是这样),我觉得这部剧也完成了讲述西汉普通人群像的任务,最后一集结尾的彩蛋还挺感人,这里不剧透了。
不够央视的还比如这部剧里的笑点和槽点,我真觉得王冰冰演这部戏的时候多少带点真情实感了,尤其是职场的部分发挥得很好,把打工人的疲惫无奈演的很到位,这部剧的编剧大概是真的上过班,写的职场戏一点也不空洞(不像某些打着职场剧旗号谈恋爱的戏)——说到这里还得夸一下这部剧,居然没有恋爱戏!!
国产剧基本不谈恋爱就活不起了,你们编剧挺勇啊。
举个例子,王冰冰的妈妈刚穿越过去,因为买菜预算不够,就组织了一场名为招标实为白拿的招标戏,菜贩子们为了能够入选,是猪肘子里藏胭脂、藕孔里面放铜钱,你就说有没有讽刺谁吧!
今年春晚小品大家不是都说讽刺力度不够大吗,我看你们春晚还不如播这个片段给大家提提神呢,这段的表演可太好玩了。
另外还有对打工人职场生活的吐槽可谓是无处不在,大概只有把上班恨到骨子里才能想出这么多梗吧,比如说王冰冰刚穿越过去,发现丫鬟的休息室大得惊人,现代打工牛马住不起,还有现代人加班这股劲儿,估计去了古代,这些丫鬟杂役都得失业什么的,看完笑完之后,又陷入了沉默……说完了不够央视的地方,那比较央视的是什么呢?
品质。
看得出拍这部微短剧是花了大钱的,而且有的钱是花在无形当中。
不信?
听我给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大部分竖屏微短剧只需要怼脸直拍,对场景的需求不大,但是你如果拍横屏,正经八百是要搞好置景的,大家看看冰冰家里那些和妈妈的合影、幺幺穿越后打开门震撼的街景、麻将事件和盲盒事件的那些道具、軑侯府人客厅燃烧的蜡烛、甚至扮成老者的辛追夫人儿子利息(xi 字我打不出来)那身行头,都能看得出燃烧了不少经费的,有的是一眼可以感知到的,有的可能你看得时候不容易觉察,甚至被镜头虚化了,但是看不见的部分也会以气场的形式存在,我粗略统计这部戏涉及到的场景比如冰冰的家、冰冰单位、博物馆展馆、丫鬟房间、軑侯府人书房、西汉街道、医馆、酒馆、糕点铺、捕快家、牢房……这些可全都是实景拍摄,这质感,是三流微短剧能比的吗?
说完硬件配置说说软件部分,第一个就是刚刚说过的价值观的问题,这部剧没有选择一个教育观众的视角,而是通过这段故事和经历让大家代入式地感受历史;并且也没有停留在一个流于俗套的现代人穿越后拯救世界的奇闻上面,而是把母女关系、职场、甚至亲戚关系这些议题放在里面,很生活化,创作团队你是真有生活的啊!
然后是演员的表演,冰冰刚才说过了,很适合她的角色上表现得很不错,其次当然是幺幺了,她的戏份本身就很有意思,但是演员的表演也是下了功夫的,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王萧的灵魂,所以表现的大大咧咧很活泼,等到最后身份互换之后,一秒变成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妹妹,连声线都变了,马上是另一种气质,就这一点能看出幺幺对角色对诠释是下了功夫的。
同样的当然还有妈妈的角色,我觉得演员真的很需要信念感,妈妈大部分时间是演的一个少女的状态,同样来到軑侯府,穿上华贵的衣服之后,马上起范儿了,张总管在她面前气场都矮了一截,你就可以看出之前的表演都是“装的”,你老娘还是你老娘!
但我觉得更值得表扬的是一些更细小的角色,比如王冰冰在现代社会的领导,平时手里总是捏着一个解压球儿,我不知道这是导演的意思还是演员自己给角色的小戏份,一下就脱离脸谱化的领导,有了属于他自己的特色,加得好!
还有张总管后面的小斯,两个字的台词“去也”,也让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 NPC,有了一抹活泼的亮色,这些小设计真的不像是一个微短剧的格局!
微短剧讲好故事的基础上,有好看的服化道已经加大分了,谁会在意这些一闪而过的镜头呢?
还有一些不专门分析你肯定不会注意到的点!
比如这部剧的镜头使用,至少大家会发现它的机位和角度在三个以上,因为一个对话场景有多个不同的镜头,这说明是多机位进行拍摄的,还有运镜和切换的一些技巧,总之也是花了心思的。
什么是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就是既在你看得见的地方花功夫,也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花功夫。
总而言之,这部剧既保持了央视作为国家队在制作层面的绝对统治地位,又罕见地打破了观众对央视的刻板印象,用了非常年轻化的语言和观众沟通,其实已经很多年没看到过由央视自己拍摄制作的短剧了,微短剧作为一个新的物种,真的希望央妈能够回来,多出一些精品的内容,给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带来一点国家级的震撼。
还有,第二部啥时候开啊,看到导演大人也在豆瓣上,看到的话能给剧透下不?
央视出品的剧主质量好呀,连音效都很大气,推荐身边人来看。
题材新颖,冰冰漂亮
轻松下饭剧
挺好笑的,能看,片尾曲很有意思。而且那个幺幺演妈妈演的居然很好,很有信念感,不出戏,但是妈妈演幺幺就演的很一般,演不出一个年轻的灵魂
短剧制作很精良的,服化道都不错,镜头、剪辑很有长剧的质感。
有点子幽默在剧里的,最后一集整得人还挺感动。ps.幺幺那个演员可真灵啊。
开篇很有意思,后面就落于俗套了。幺幺演的挺不错。
看完了再加一星!妈妈的视频里拍下的一个个西汉普通人的模样让我破防了……情怀升级
好看好看,一口气看完了,期待第二季。
可惜我相貌平平一事无成,惊艳不了谁的岁月,也孤孤单单晃晃荡荡了小半生
很有趣
无脑神剧里面透露着一种央视的官方正式感,混合而成一种独特的尬,冰冰真好看,但冰冰确实不适合当演员。
挺搞笑的,质量高于一般短剧。寓教于乐。只是这个女主人设也太呆了吧,还不如她妈和一个古代人。做什么都淡淡的无所谓样,东西给你就吃,有钱吗?好歹是个现代人,没一点对穿越之后的严谨和敬畏。被抓就被抓,她妈不救她也不想着自救,一股无所谓的样子,我真厌蠢症犯了。
还挺有意思
看出来了,ccav就是那种心态,我为什么要推动社会发展,我只需要拍拍亲情,问问大爷你幸福不幸福。但是领导给的项目又不能立意太低,那就正好看过小日子的仁医,那就学那么一点点擦边一下吧。看看那些路人的精致妆容,辛辛苦苦画个古代妆容,就为了演这个,真是浪费资源!如果真给他们一次穿越的机会,估计也是去学如何敬酒吧。
演员颜值在线,演技在线结合,历史题材演绎,央视背书,可看性更高!
没看完,标准短剧,顶多制作精良一点。但是没演技,没剧情,设定随意,看不下去。
两千年前的瓷片都能挖出来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却留不下一点痕迹
还算能看的下去的精品小短剧~有点意思的剧情和不错的流畅度~冰冰的小荧幕之旅还可以的呀~
王冰冰和幺幺真好看,短剧内容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