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看,像小时候总爱把好吃的留到最后。
前面几集快要看不下去,所有人连Martha都变的那么不professional,只剩下老Billy还是熟悉的。
看评论都在说第六集怎样怎样好,所以还是期待着看到最后,看到Martha 职业信仰的崩溃,很感人,很深思,但是还是怀念第一季那个坚信innocent util proven guilty ,一抹鲜艳口红,深夜就着啤酒看卷,戴墨镜开保时捷的Martha。
有信仰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了信仰而工作是一种幸运。
第6集之前的Martha,身上一直散发着这样一种光彩,她不是没有过迷茫,可是每次她都能说服自己,继续为client 而 fight, 她的信仰是如此的坚定,以至于即便是到了第6集,即便是她独自一人站在桥上,我仍然相信她会理一理头发,补上些口红,重新走回chamber。
真的就是这么结束了吗?
可是留下来做什么呢,shoe lane已经没有她的位置,Billy也无法再保护她,Clive也终于和Harriat正式合作了。
其实Martha是一个挺理想化的形象吧,除了有时选择性忽略client可能有罪的事实(这些本来就应该是辩护律师的职责),以及违反规则为自己的前男友辩护之外,她几乎是没有污点的。
不像那个不靠谱的Clive又是要偷偷换所,又是向法庭隐瞒证据什么的,而且不管是pupil、solicitor还是clerk只要是长得不错的女滴都要来一下。
也正是因为Martha是一个理想化的形象,才会发生信仰的崩溃吧,如果因为永远没有真正的truth就受不了,大概是个律师都得崩溃了吧。
真正的事实永远不能被发现,只有法律事实,这就是程序法存在的价值所在,这是和无罪推定原则一样基本的法理。
所以说到底,Martha姑娘就是变了,一点都不professional!所以现在开始吐槽:这个Harriat是哪里冒出来的呀,怎么那么讨人厌,一天到晚嫌人家歧视女性,跟BIlly大吼那一出完全看不懂,她自己先让人家Billy滚回家的,BIlly就为自己辩解了一下,怎么就变成欺负她了,为了Amy义愤填膺嘛,那么跟Clive又是哪一出呀,Billy只是说她跟Clive调情她就蹦了,怎么直接在chamber里就上了?
这是示威的意思嘛。
貌似她的律所的全部工作就是孤立Billy以及拉拢clive,除了一个Nicola,再没看她弄来别的案源了。
shoelane怎么弄了这样一个人来呀。
然后说这个Amy,简直就是无力吐槽呀,她的职场里除了调情没有其他东西了?
动不动就投诉的无知少女都能进chamber,Niamh和NIck情何以堪……话说第一季里每个配角都好有戏,到第三季就只剩Martha和Billy了。
Clive更加是boring,整个一集都在犹犹豫豫,一点么有silk的样子,被说是傻dolphine真没错。
silk与the good wife 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律政剧,这两部剧最新一集都让人意外的虐死,而这两部剧的风格又完完全全不同……两剧的女主角都是律师大牛,强悍的女性角色,但性格完全不搭嘎,Alicia是那种对生活各个阶段目标非常明确的人,非常追求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虽然她自己多次否认,但她的家人都看出来了)同时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不避讳去争取,从她争取客户挤走Cary,为公司互评向David lee 求情,争取合伙人身份,到离开Will自立门户,虽然看起来温柔,但她很能狠下心来放弃一些东西,不过她脱离了白莲花的形象,被人称为“selfish bitch‘反而更真实,更好看。
而Martha,某些方面好像和Diane类似,但更虚幻更与众不同,某种程度上仿佛凌驾于办公室斗争之上,而the good Wife 里每个人对权势地位的认可都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最后一集,为了旧时情人,Martha可以激情澎湃去为他辩解到最后,但我觉得Alicia一开始也许就不会接这种案子。
至于Clive与Will,我能说其实这两人很类似么,哪怕Clive渣了些,’Will的去世又使Will的形象上升了一层,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是一个风格的律师。
不好意思在Silk页面下,唠叨这一段,但是好想好想看:Martha对阵Cary,Alica对阵Clive,Will对阵另一个好牛的女Silk,biily对阵Klinda……乱锅炖什么的我最喜欢了……
强烈推荐全部3季!
女生可以得到启发how to be a woman and free. 虽然感觉这里面并没有特别理想的professional woman的榜样...我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更多非常棒的老总,同时是很好的妻子and/or母亲,英国人反映的现实更冷酷。
大家都可以得到启发how to address the conflict between everyday ethics and work ethics when it happens. 虽然我目前做过的两个行当consulting和science中,ethics issue并没有law和medicine里面那面严重,但是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想想这个问题,the world will become a better place. 对Martha Costello, work ethics overrules every other ethics, which made her a truly extraordinary QC, but also led the eventual crash of her whole belief system (as she was forced out of work due to change in chamber politics). 不过也许目前更可怕的问题可能是很多人work ethics和everyday ethics都偏弱。
还记得之前一个项目中客户接受访谈时说“如果你们有良心的话就把这个问题如实反映上去”。
相信他们之前也曾经找过其他途径,但是捅马蜂窝的事情很多人都不愿意干,慢慢搁置就大事化了了。
(幸运的是上司最终非常有技巧的如实反映了问题。
)
第三季开头,martha一如既往的全力以赴为客户辩论,不断的找寻着客户无罪的证据。
到了帮助恐怖袭击的学生的那个案子,在martha的帮助下,学生最终成功的没有被引渡到美国,相当于not guilty。
最后clive告诉martha,那个学生确实帮助了恐怖袭击,在空旷的大厅里,martha呆看着学生离开。
觉得那个时候martha的心里有东西在慢慢的倒塌。
然后最后一个案子,帮助前男友,在法庭上不断的发现前男友的谎言。
他们回忆起来都会笑的情话,原来不仅仅是属于她,被他说给很多别的女生听。
在这个案子里,martha真的不是原来的martha了,她不再冷静,完全没有找不到突破口。
即使认为前男友是无罪的,但是又在发现预订周围房间的名字都是高中同学后,慌乱的跑出去吸烟听歌,试图镇定下来。
在这个案子中,martha拥有的东西在一件一件的失去,billy癌症的扩散, clive的渣, 然后前男友被判有罪。
最后发现因为自己的失误,遗漏了关键的证据,导致无罪的前男友有罪,之前很多次帮助有罪的客户得到无罪的结果,却让真正无罪的在乎的人被判有罪。
martha说的最后一个台词是 Who am I, 之后是她离开鞋巷, 沉默的走在大街上。
最后martha听到billy喊的“miss”,回头。
之后在billy&jack看来,martha就这样消失了。
再见martha
其实第三季从选案子上就挑了一些敏感的社会议题,示威游行、同性恋、穆斯林、安乐死、职场性骚扰。
Matha一直在追求胜利,为此可以付出自己全部的热情,她和被告之间不存在第三个人。
Matha有一个技巧是去引导故事、给出模糊的证据、用热情去说服。
她会胜利,当她的客户讲出了真实,当她自己主动发现了更多的真相。
但是当她找不到支持观点的证据时,这其实就是政治。
政治不问对错,只看你是不是赞同我的观点,和我站在一边。
Billy性骚扰的事情上,Matha可以无视事实为Billy辩护,这是律师的本能,把黑的说成白的,她的技巧纯熟到她会为此攻击对方,说对方是liar、有图谋。
从警察到MI5到黑帮,Matha都认识到他们会联合做伪证,证人已不再可信。
如果一个人已经不再打从心底相信人和制度,她将不再能分清黑白,也无法发自内心的相信自己的被告是清白的。
当她失去了信心,她也不再适合做辩方了。
英剧的现实感从来都是扑面而来的,这是一个Bad ending,也让我们知道终究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
上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洋洋洒洒地总结完了第一集,竟然找不到了,气死我了。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S3E11. unanimous decision 一致裁决 (这里的上诉庭是三位法官,三人要做出一致裁决。
)同理,陪审团做出的裁决verdict也是一致裁决,所有人都要同意。
一般情况下,书记员clerk会问陪审团团长foreman:" have you reached a verdict upon which you all agreed?"Foreman:yesClerk: do you find the defendant guilty or not gulity?Foreman: guilty/ not guilty. (这里可以看出来陪审团只做有罪/无罪的裁决,如果有罪,量刑sentencing 还是由专业的法官来)2. the appeal is refused. 驳回上诉一般情况下,上诉的结果有四种:the appeal court may:① affirm the decision 维持原判(这里的decision指的是初审的决定,也就是原判)②vary the decision 更改原判③set aside the decision and substitute a new decision 撤销原判并由上诉庭做出新的裁决④remit the decision 驳回原判到初审庭,并由初审庭做出新裁决3. fit sb. up 诬陷某人4. horse-racing corrupt 赌马贪污受贿/赌马作弊,5. pre-trial hearing 审前听证会 (案件类型不用,程序也不同,以后对于程序就不做过多解释啦)6. serve a life sentence 终身监禁serve 在法律英语中的两种典型用法:①服……刑/履行义务:此处就是服 终身监禁 刑。
②递送文书: serve the application on the defendant 将申请书送给被告,注意介词是on sb.7. te’stosterone 雄性激素8. kettle into 围困 squeeze tighter缩小包围9. riot gear 防暴乱装备,10. self defence 自我防卫11. go berserk 失控了12. EG evidence gatherer 证据搜集官13. undercover officers 便衣警察14. sequestration of witness 隔离证人此处,基于隔离证人原则,法官要求该警察证人不要与他人讨论案件,尤其是不能和本案的其他证人讨论,以免串通证词,影响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15. pervert the course of justice 妨碍司法公正16. put yout case to the witness 质询证人17. conspiracy 合谋18. snatch team 突击队/缉拿队 19.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20. psychiatirc unit 精神病院 pediatric 儿科--碎碎念-这集Clive 终于展现了他除了沾花惹草之外的本事,好几次在martha情感战胜理智的时候敲响警钟。
确实如他所说,Martha在David 案件中更多扮演的是母亲的角色,而非律师。
她并不是为David辩护,而是要拯救他。
在与指挥官警察对峙的过程中,Marhta说自己working on instruction, it's professional,not personal. 但在本案中,她并没有做到。
面对David,Martha忘了自己的本职,Lawyer are officers of the court.(not officers of their clients)
S2E2-足球明星冲突案1. mortgage fraud 贷款诈骗2. molest 骚扰3. shoplifting 入店行窃4. rape allegation 强奸指控5. vicious insult 恶意侮辱6. rubbing shoudlers 有意思的表达,几乎是摩肩接踵的英文直译7. null and void 无效8. grievous bodily harm 严重人身伤害9.
证人为被告作证
证人为被告作证上图中的小哥来为被告Jordan作证,证明Trent一直横向霸道,Jordan是害怕Trent才出手打人,出于害怕就可以构成正当防卫,进而脱罪。
小哥刚刚被Trent弄伤了膝盖,与俱乐部签署了保密协议。
他保证不说出此事,维护trent的公共形象,俱乐部则对他做出赔偿。
我们知道英国法是私法,private law。
也就是说私人达成的协议不管合理与否,道德与否,都要屡行。
这个保密协议也是一样。
那为什么他现在把这事说出来了呢?
这难道不就违反了保密协议吗?
原因在于: 如果你站在witness box 里面作证,保密协议在法官面前是不算数的。
作证时,证人所说的就要说是truth,the whole truth, nothing but the truth。
小哥必须说实话。
感谢央视八套,让我在这个冬天遇见这样一部好剧,我查过的评分里除了Sherlock以外的上9分的英剧。
另外不同的莫法特,一样的才华横溢。
不同的是,Sherlock以其超乎寻常的智商远离生活地给了我伦敦梦,这部的结局却现实的让人想哭。
本来想以没有全看懂为由给四分的,但想想现实有什么错呢。
第二部看了在线的,电视台应该是删减了,第三部也没有资源,不过有可能也没勇气再看了。
记得之前跟老爸讨论过这两部剧不同评分走向成的问题,我以为是一集一案的标准走向符合大家胃口,现在看来是错误归因了。
而Martha不是Sherlock,这部silk让我开始思考我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走向,我希望成为top,但我是否有勇气面对深入之后的阴暗面呢;当我有朝一日面对时,我选择做Martha,还是Clive或者CW呢?
大概不必现在就想透,做我眼前能做的,然后始终怀揣勇气,不害怕失望
追求感情和联系等抽象的都难得善终,到头来不如能衡量的客观实体实在。
追逐捍卫弱势的女主失魂落魄,渣男Clive终场成本剧最大赢家,Billy难逃病亡,这季我最讨厌的角色Harriet同学活得可滋润。
Mickey这个人物简直就是画外音的存在,无论从他口说出的比赛只有输赢不需要真相,还是从他身体现出的逐名利时只手遮天求真相被默然处决。
第三季风格保持一贯英式特色,优雅,冷嘲,阴郁保守;对整个司法体制的入骨刻画,毫不保留的批判反思;人性立体丰富;剧情现实冷感,逻辑性尚可经推敲。
心头好啊心头好,结局也是一副冷眼旁观样。
Martha应该是上了巴士。
果然最后最爱她的还是老伙计Billy,而大海豚不仅有时间差还失去耐心留言了事…说实话将近结尾大海豚和Harriet的办公室play兼Martha戴帽现场真的太扎心了…总之这剧真的是超级适合法学狗子的。
第三季一开始就给了我们温暖和悲情兼并的暗示,clive得到了silk,终于可以和martha说我爱你,而且前半部分一直很老实,基本没有再像前两季一样只用下半身思考......但billy的身体每况愈下,办公室又来了一个处处与他作对的哈瑞特(我看到很多人给她的评价都是绿茶婊——看起来兢兢业业,倡导女权,实则处心积虑,偏心极强,欲擒故纵)其实看第三季上半部分我没觉得她怎么样,但最后她和精虫上脑的clive滚在办公室桌上的时候,内心不仅蹦出一个大大的艹!!
服从于新鲜和刺激感的软弱,让人绝望又悲伤。
看到第四集的时候,我对皇家律师的结局设想还大体没变,看得出来billy在安排后事,比如送走jake...这些都还算是夹杂着小悲哀的温情,但到了五六集,基调和情节走向突变,米奇再次出现,像掌控一切的神明一样,他像君王一样召唤billy和clive,告诉他们要拯救martha,谈着自己的童年和人生,那段对话(他对billy说,自己五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内心已经成年,五岁的自己看着身边的那帮小孩儿,看着他们浪费时间和生命,看着他们把时间浪费在“做小孩”上)和剧情毫无关系,我个人认为那只是编剧或导演自己想和我们说的话,他让无所不知又卑鄙不堪的米奇,让求便有得却失去自由的米奇,对着荧幕,对着我们,静静地说着那番话。
到底是做小孩好,还是做大人好,孩子的天真也是愚蠢和无知,长大之后内心就能成熟吗,不一定,但小孩子就不能有历经沧桑千疮百孔的内心吗,有可能。
台词的作者,想跟我们表达什么?
第三季的案子大多有一个特点,直觉判断或者深入分析过后的结果,都与真相大不相同。
无辜羞涩的少年才是暴动的幕后使者,狂躁暴力的男子却是黑帮势力的替罪羔羊,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不仅我们在问,剧作人应该也在问。
(剧作人有过做律师的经验,否则皇家律师也不会拍的如此专业)第五集第六集开始一切都在崩裂,官司,爱情,亲情。
无辜的前男友被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不利证据,米奇作为证人出庭说出实话也没能挽救局势,虽然保护了martha,但自己的性命毁于一旦,billy的癌症注定了他的离开,还剩下一个clive,最后还是和哈瑞特滚在了一起。
那么martha能依赖谁呢,她仍旧是身处危险的。
有人说结尾处martha迷失了自我,她消失在billy的眼皮底下,像个不曾存在的梦境。
观众呢,作为观众的我也迷失了。
看完就去查新闻,我才发现第三季真的是剧中,而且不是收视率低的原因,那就是剧作人的意思了。
为什么呢,留给我们一个糟糕的结局,路还没有完,观众却知道前方一定是黑暗。
可笑的是,clive一直强调martha太善良,她的正义和温暖总会让她成为被利用的对象,最后的最后他告诫martha的前男友,不许利用她的善良...可难道他就从来没利用过martha的这个软肋吗,他的懦弱、花心和时不时的奸诈,当他无助时用小狗一样的眼神看着martha说她才是他世界上最信任的人的时候,martha难道没被利用吗。
有些英剧有个特点,就是虽然很棒但我不想再看第二遍,比如黑镜,比如皇家律师。
时不时向你展示出来的人性黑暗和生命的悲剧走向,总让人难以回味第二遍。
看来时不时还得看看低情商低趣味的美剧,修补修补心灵的内伤...
因为自己手贱在看正片之前看了好多影评,发现最后是个沉重的结局,所以拖了好久也没有看完这一季…从一年半前开始Martha就成为了我的女神,坚强勇敢,一往无前,即便孤立无援也从不低头。
这一季镜头开始zoom in,她法庭之下的脆弱越来越多的暴露在我们面前,有时我也忍不住想要责怪她,为什么就是这么一条道走到黑呢?
为什么不愿意看看事情的另一面?
为什么为了client,自己的生活都要不管不顾了?
能不能听听为你着想的人是怎么说的?
甚至到最后一集,Martha的法庭辩护我都是快进着看完的,要知道第二季那个打手案的陈词我可是翻来覆去又记下来地看了好多遍啊。
可是,直到编剧透过Micky之口告诉我,我也是一厢情愿地在将Sean错认为凶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谁又不是在感情用事地面对他人呢,而感性本就是人心的常态啊。
Martha为了做prosecution付出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她的生命被分割在了一个一个的client上,法庭上交叉盘问时极度细致的逻辑性和陈词时慷慨激昂的热忱,就这样矛盾又光芒万丈地集中在她的身上。
我突然觉得这个结局也不那么遗憾了,或许就像她和Sean说的,她就是突然想家了,回家去休息了呢。
Martha在silk这条路上已经走到了极致,那么就这样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寻找新的自我,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我的女神作为silk是永远的一个传奇,是特蕾莎修女,是马丁路德金,但即便不再是silk了,她也依然是那个善良、慈爱、诚恳的Martha呀。
Martha Costello是我至今最喜欢的戏剧女主角
算是看过吧!感觉不如前两季了。
这剧和我三观不合,我喜欢的角色大家骂,我讨厌的角色大家夸。还好也没后续了
怎么可以就这么完结掉QAQ
看第三季还以为编剧换人了,查了居然没换。前几集只是变得平庸,最后一集更是糟糕,编剧好像以为自己要飞升了,神神道道,故弄玄虚。喜欢前两季的千万别看
billy不就是个卑鄙小人吗?就因为他对女主还行所以剧粉就觉得他是大好人小甜心了?!剧粉是都带入女主在意淫了对吧?真幼稚。也就豆瓣这群傻逼才会把这个破剧捧上天。什么女贱人和她的忠犬阉狗,真他妈恶心。
A very sad ending.
居然完结了 QAQ
最后半集太好哭了!我的天啊,太惨了太惨了!我的精神世界都崩塌了!/全员降智季。这个女实习比第一季的两位水平差好多,男主水三季(每一季和不同人上床),这季女主的案子都挺失水准的。心疼billy,约翰绝对三季墙头草(垃圾
为服务狗血剧情全员降智
情节,节奏,人物性格彻底跑偏了
这一星是给第一集打的,太糟蹋Martha了。弃剧不是因为这一季没其它剧好看而是它实在配不上前两季铺下的格局
第三季什么情况……
clive果然回归渣男路线,就说怎么可能变甜蜜!billy和martha才是真爱,最后jake能回来就真好~~martha最后的信仰崩塌才是本季重点,“习惯了从一面看事情的时候,你早就背离了真相”
7分。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女主角应该是被毒枭黑帮带走了,然后就没有续订了。。那个亚裔女孩有点烦!
这季就结束了是对的,跟前两季比起来的确有点不尽人意。而且,可能不是理想主义者吧,所以有些桥段觉得有些过于强行。
神剧
不在乎的人才能在成功路上越走越远,在乎的人只会在一次一次who am I的自我诘问中一点一点地从世界上消失
潦草的最后一季。倚靠豆友精妙的解读和编剧在推特上无力地阐述不会继续写下去的女主的结局来调和观众的失望。拖曳做作毫不缜密的剧情并不精彩,甚至蠢,越来越悲情的人物走向和戛然而止的结局令人心酸。辩护本身其实与正义无关,与真相无关,胜利才是关键。还是没有一部律政剧可以超越Legal High。
编剧和导演是不是只能顾全一个主角?上季的Clive、这季的Martha。Martha从追求真相到依靠辩护技巧的转变毫无铺垫,突如就给观众糊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