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岳岳演的不錯啊,為什麼網上那麼多噴子?
看著一點也不討厭,鏡頭也美,很多地方能笑出來。
德雲社的幾個演戲都不討厭,而且他們對喜劇有自己的理解,有不同的感覺。
他們挺努力的。
雖然能猜到快死的人怎麼找死都死不了,但還是想看他每次是怎麼死不了的。
想知道老上海的百樂門真的跟馬戲團似的嗎( ̄∇ ̄),水中好美。
个人感觉作为喜剧片还是比较合格的,全局笑点分布比较均匀,也用了较多摄影方式以及摄影风格,岳云鹏和佟丽娅的搭配也是的影片的搞笑不那么乏味。
其实总的来讲也是标准的德云社式影片,尤其是上来的郭德纲为监制,以及于谦和孙越等人参演,“于大爷”满头烫头卷的登场造型令人忍俊不禁。
由此也能看出德云社对岳云鹏的培养与照顾,真的是让其他弟子羡慕。
影片中阎大海的人物形象也十分明显是以岳云鹏为原型捏出来的,而剧中所有人物都在衬托岳云鹏和阎大海的人物融合,使他们的本身人物色彩有了或多或少的缺失,但并不影响影片喜剧效果,反而确实使一个胆小如鼠却一心求死的上海滩小人物,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百姓们心中英雄的故事展现的很好。
其实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对当时上海警察的削弱有点太过严重,子弹发发不中,警官说死就死,长官说背叛就背叛,确实有点匪夷所思。
故事情节的进展也算匀称,从影片的倒序开头,绘图似的人物介绍,以及接下来的故事情节顺序展开,单纯却也清晰。
线索一条条埋下又一条条揭开,十分的心安理得,虽然没有那种特别大的恍然大悟,但氛围的营造却也很棒。
当然,除了故事情节的设置,还要归功于布景与服装的设计。
影片对故事背景的设定和还原让人惊叹,尤其是对上海滩的还原,真的是十分的抓眼,色调繁华,灯光绚丽,衣装华美都让人感到了那个时代的奢华。
更值得一提的是美术指导与导演所说的影片引入的动漫元素,使美仑美央的上海滩更加梦幻。
网上曾经流行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没钱,上海只是上海,只有黄浦江和弄堂;只要你有钱,上海才是纸醉金迷的魔都,是夜夜笙歌的十里洋场。
”而在导演和美术的精心投入与制作下,让我们都感到了那个时代上海的纸醉金迷。
小岳岳也不再是以前卖惨卖贱的形象,而是以情节为主,尽力去塑造好阎大海这个人物,有条不紊的讲好这个黑色幽默故事。
丫丫在喜剧片女演员中也真是美出天际了,她的美是种清纯浪漫的美,是种摄人心魄的美。
其他人的形象展示也不错:坑蒙拐骗的小华头(小滑头?
导演应有此意),得了帕金森却号称百发百中的枪神,以及幕后大boss局长等等。
总的来讲是个不错的合家欢电影,全片笑点不断也很无厘头,当然也无需用特别高的眼光去要求它,本身只是个商业爆米花电影,看过,笑过,就挺好的。
美腻的丫丫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有一个叫闫大海的人在青龙帮混日子。
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就去了警察局工作,让自己被坏人打死,把死后的钱给他喜欢的人还钱。
但他自杀的时候总是没有成功,还莫名其妙的立了大功。
到了最后闫大海为了查出烟火,供货商放弃了自杀,消灭了供货人,却被公安局局长暗算,结果闫大海和局长同归于尽,他喜欢的人也合伙开了家大海生煎包,用来纪念闫大海,全片结束。
一部片看下来,首先直观体感就是全程一点都不会犯困,笑点分布得比较均匀。
影院里时不时会小型爆笑一发。
我个人其实超喜欢套路梗,像是相声界的爸爸梗这种大家都懂了。
还有大海把领导办公室的匾额“心中無尘”念成“生煎中心”,和绑架市长女儿的劫匪拼酒拼到最后如胶似漆恨不得立马拜天地这类的“定番笑料”,看国产喜剧时多少会有点期待,如约出现的话会边笑边觉得有点安心感
很久很久 没有看过电影 没有写过影评了 原来三天就要看一部电影的我 现在搁浅了好久 这部电影 也是在我的缓存裂变里 放了半个月 再昨天晚上的时候看完的 闫大海 一个上海滩 一个青龙帮的小人物 因为爱上一个人 爱上的人杜卿这个人很缺钱 恰巧又知道自己患了绝症 在一步一步 想死了 给杜卿 留一笔钱 没有想到 阴差阳错 自己最后成了警长 很讽刺 最开始 只是为了钱 而到最后 却成了一个满身正义的人 结局 不太好 因为 闫大海 死了 成了门神 其实 我想说的是 每个人 或许和闫大海一样 在一个小的地方 或者处于底层地位的时候 思考的东西 就是 怎么吃得饱 穿的暖 想的是 怎么让心爱的姑娘 过的更好 怎么才能 让自己 变得更好 但是 处于更高的社会地位的时候 想法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改变 后来就会想 怎样 对社会好 怎样对人民好 怎么做 才能不危害社会 这是人 越发的成长 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就越强 这大概是一种英雄情节吧 很多人 都会这样子的 我印象挺深的一句话 就是 闫大海对杜卿说 你不是漂亮 你是好看 漂亮的人 有一天会不漂亮 但是好看的人 一直都好看 这是我第一次 对这两个形容词 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我以为 长得好看的人 都漂亮 但是 没有想到 漂亮 和好看还不一样 人 真的是 每个人 对自己心目中 爱的那个人的 用的形容词 都不一样的 好看 漂亮 心疼 可爱 有气质 …… 等等 但是 也总归是 那个心上人啊 最后 闫大海 死了 做了门神 我想笑来着 但是 我却泪眼迷离 一个当初自己知道得了绝症以后 那么绝望的要死的人 虽然想死 但是 那么多心不甘情不愿 最后还是要死了 确实那么心甘情愿 这怎么让人 不思考 小人物的伟大 杜卿 那么缺钱 那么爱钱的人 为了救闫大海 在天上撒钱 虽然后面说 箱子坏了 很有喜剧感 但是 在那种情况下 又有那些人 可以拿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去救另外一个人 如果说 这个人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情啊 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件东西 小人物 却有一个大英雄的梦想 或许 你现在是个小人物 但是 以后 说不定 你就会是一个大人物呢 毕竟 人定胜天 不是嘛
一部完全超出了预期的喜剧电影,能看到小岳岳的演技在不断进步和成熟。
虽然相声和演技是有区别的,但在小岳岳的身上,依然能看到和发现更多的笑点。
他的每一个微表情,他的每一次甩包袱,都充满了喜剧人特有的魅力,也散发出他独有的光环。
虽然是民国旧上海的故事,但依然有现代流行元素的喜感。
特别是小岳岳用河南话跟佟丽雅告白的时候,能让观众眼泪都笑喷出来。
哪怕电影最后的结局不圆满,但也无伤大雅,因为观影的过程更快乐更开心,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能在炎炎夏日,在冷气十足的影院,给观众带去欢乐,忘却生活的不开心,这就是喜剧人最朴素的初衷吧!
看到闫大海,让我想起了《驴得水》里的教书匠——你我皆戏子,只不过有的人演绎着擅长的角色,有的人却在别人的故事里迷失自我。
生活,无法捉摸。
闫大海一心想死,却步步高升;当他期待已久的幸福就在咫尺,他却无法碰触。
“报上说我是罪犯,人们却说我是英雄。
他们给了我住的地方,在祠堂;又给了我新的工作,当门神。
” 结尾让我百感交集,这可能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势单力薄,抗争收获甚微,却还在苦苦坚持。
如果为了所谓的人间正道,而要搭上家人和自己的一生,是否值得?
但这又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该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呢?
先平小家,后定天下,至此再无牵挂。
生活,请你善待那些正在苦苦挣扎的小人物。
先总结一下电影的故事核,可以归结于“康迪德”的人物原型:一个天真无邪的乐天派英雄踏上陌生的土地,出乎意料的大获全胜。
影片中的岳云鹏是个上海滩青龙帮的小跟班,呆萌憨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天,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命不久矣,而且偶然得知自己的女神,歌厅舞女佟丽娅欠下五万的高利贷,于是开启了帮女神还债之路。
为了得到2万元悬赏,岳云鹏被老大派去刺杀警察局局长,但阴差阳错获得了警察局的信任,当上了警察,这个时候,小岳发现,警察死后的抚恤费很高,足以帮女神还债。
当时上海正值斧头帮和青龙帮两大帮对峙。
斧头帮与烟草商勾结,是警察局和青龙帮的眼中钉,在铲除斧头帮的过程中,小岳阴差阳错地又成为了英雄,被升为副局长。
在最后的烟草抓捕行动中,小岳正准备以身殉职,以拿到抚恤费,却发现与烟草商勾结的终极大boss居然是警察局局长。
在准备逼其认罪的时候,小岳又被反栽赃陷害。
在准备被枪击的路上,女神撒钱造成民众混乱,小岳趁机逃走,而后发现自己原来根本没得绝症。
最后回到歌厅,小岳与警察局局长同归于尽。
先说一下我觉得影片的不足点:一、人物塑造1.影片中青龙帮的枪神居然是帕金森患者,打枪的时候手抖?
电影截图2. 岳云鹏这个人物:在影片的前半段,岳云鹏的所有行为动机都是为了钱。
当青龙帮的枪神以高价相邀约的时候,小岳刚开始答应了,只是在回去的路上了解了一个被青龙帮打压的家庭的惨状之后,就跑回去退回了枪神的2万大洋,理由是:“可以拿命去换钱,却不能拿良心换钱”,这里人物的转变太容易迅速了。
岳云鹏本身就是斧头帮的一个收取保护费的小混混,只是因为一件事情就良心突然发现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一般情况下,人物是这样转变的:坏人-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在利益和良心之间犹豫-继续犹豫-又来一件激励事件-有点动摇了-最后发现自己老板十恶不赦-终于动摇,改邪归正。
所以,此处,人物动机不足。
人物明显是为了情节推进而改变。
第二点,借着同乡之谊,岳云鹏跟女神表白成功,却在猛然记起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之后不告而别,甚至和市长女儿一起去了联谊会。
摆脱,得了绝症这个事情是说忘就忘,说想起就想起的吗?
再说了,真的没必要吧。
此处,人物也明显动机不足。
3.佟丽娅:岳云鹏在约会过程中不告而别,佟丽娅第二天还是帮助了他去拖住烟草商,约会对象在约会过程中上了另外一个女人的车,佟丽娅居然不生气?
关于佟女神与小岳岳的感情线:就是因为两人是河南老乡,小岳岳又给女神用河南话念了一篇表白信,所以女神就从之前的讨厌转变成了爱慕?
二、镜头语言:
这镜头构图,怎么整个世界都斜了?
是摄影自己的表意风格吗?
搞不懂。
影片最大的优点:
1.在斧头帮抓捕活动中,影片有一段是致敬卓别林,无声动作+字幕:100种怎么都死不了的死法(视觉上的黑白,极具冲击力)如上图,这样的效果,影片用了正好三次,后两次是彩色。
导演还是挺别出心裁的。
2.大量使用定格镜头,增加人物的张力。
丫丫全片的高光片段
《鼠胆英雄》虽然不是让人记住的电影,却是让人开心的作品。
没数过自己笑了多少次,但我想频率挺高,从头笑到尾那种。
而且整部电影制作还算精良,不必将它与现实比照,把它当一部纯粹喜剧片来看就完了。
因为看之前没抱任何期待,最后发现自己还挺享受,设计的笑点大多有效,能取得一定的喜剧效果。
这篇评论不是来谈《鼠胆英雄》如何的,而是回来后看到评论说它抄袭《猛警恶匪》,觉得很怪。
对于“抄袭”这个词,观众总是很敏感,尤其现在大家的维权意识都显著变强了。
那么,《鼠胆英雄》到底是不是抄袭呢?恰好,我看过《猛警恶匪》这部电影,可以谈谈。
源出于同一母题 《鼠胆英雄》和《猛警恶匪》都有一个相同设定:一个人想死却怎么也死不了。
这种喜剧逻辑的设定应该不是《猛警恶匪》首创,之前肯定也有过相的,我们可以称它是文学研究中的某一个母题。
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
借助母题,可以发展出无数种故事。
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家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根据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中100个俄罗斯故事进行形态比较分析,从中发现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
民间故事有无数个,但它的结构要素(或者说功能项)只有31种,每一个民间故事可以通过多个功能项的组合完成。
故事原型是人类自诞生起就不断在创造并完善的,不存在谁拥有所有权。
就像“杀父娶母”这个母题,最早也许在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出现了,后来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又出现了这个主题,但你总不能说《哈姆雷特》是抄袭《俄狄浦斯王》的。
我觉得《鼠胆英雄》与《猛警恶匪》的关系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故事线和角色身份不同 《鼠胆英雄》和《猛警恶匪》的主线挺像,都讲一个人得绝症后希望通过因公殉职来获得抚恤金,帮助爱的人。
《猛警恶匪》的故事很简单,基本就是上面这句剧情简介了。
《鼠胆英雄》要复杂得多,不只背景放在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警匪争斗,更重要的是角色设计上更丰富了。
《猛警恶匪》主角是快退休的警察,有家庭和孩子,属于中产阶级,因为血液检查被调包被误诊罹患绝症,想在剩下的几天时间里,因公殉职为儿子留一份教育金。
《鼠胆英雄》的主角是个底层人物,岳云鹏扮演的闫大海原先是青龙帮里的小弟,性格窝囊、胆小如鼠,检查出癌症,只有三个月可活。
为了给梦中女神杜卿还高利贷和赎身,闫大海打算在所剩不多的时间牺牲,拿到赔偿金。
后来阴差阳错混入警局当了卧底,发现因公殉职也能活得抚恤金后,开始一次次深入犯罪现场,但怎么也死不掉,还连连升职。
《鼠胆英雄》在喜剧之外还加了悬疑的外壳。
警长周继道本来想借闫大海除掉烟土供应商,自己取而代之,最后情节反转,闫大海选择与周继道同归于尽。
闫大海原来胆小如鼠,现在却成了一名视死如归的英雄。
小人物成长为英雄,这是很多喜剧电影的套路,比如周星驰的作品。
可以看出,《鼠胆英雄》中的主角比《猛警恶匪》的主角更富戏剧性,有更多变的身份,还有对善恶的描摹。
《鼠胆英雄》重要的在于解开故事背后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描摹小人物的命运。
还加了一段凄美的爱情(这和《猛警恶匪》是很不一样的),说实话这个爱情故事说实话还有点感人。
所以,除了主角都得了绝症这一设定相同外,其他基本上都不一样。
风格完全不一样 另外在风格上,《猛警恶匪》是一种现实主义风格,喜剧性很少,基本都是现实生活的描摹。
甚至因为命运的捉弄,有一种荒诞性在里面。
而《鼠胆英雄》则是一部十足的喜剧片,架空现实,只取旧上海滩的风情。
类型元素完成得很足,很多笑点都是德云社本土的笑料,有落地性。
比如闫大海被押赴刑场时来了一段台词“翻车”现场——“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实在逗趣。
还有杜卿叫闫大海上床,闫大海一上床就把裤子脱了,说不脱裤子不尊重杜卿,也让人印象印象深刻。
还有蔡明饰演的老板娘拿出硕大的解酒丸,直接把警长给噎死了。
这些在《猛警恶匪》中都是没有的。
因此之故,我觉得《鼠胆英雄》不构成抄袭,它和《猛警恶匪》是很不一样。
本文授权今日头条号“风影电影”原创首发
主演面部表情不够丰富,稍微欠缺一点表现力,光看表情有点面瘫,猜不出阎大海此处到底在想啥。
徒弟的立场也老是变来变去的,杜卿的人设太纯,似乎哪里不太对劲。
青龙帮大哥……他这样的智障儿童是怎么当上大哥的???
阎大海的成长太快,有些不自然,并且作为一名贪生怕死的小人物不知为何突然一下子有了超高觉悟——烟草害人,我死也要吓死你们让你们知道搞烟草没有好下场!
然后他就眼一闭心一横拖着警长投水了。
当时的情况阎大海完全可以选择不死,但如果他不死,影片精神就没法升华,铺垫的情感会显得单薄,所以他死了最好——但依然死的毫无道理。
阎大海从来不是什么真正的英雄,他的悍不畏死建立在自己一心求死的基础上,死了还有钱拿,换我也争着去送。
他在青龙帮待这么多年,弱小、被人嘲笑欺凌,保护费都收不上来,活的像过街老鼠。
过街老鼠披着猫皮混在猫堆里,总有被识破的那一天,可是当它被人从猫堆里揪出来的时候,周围和他一样的耗子群众都替他鼓掌欢呼,依然称赞他是英雄,它们认为他杀了好多坏人或者说坏猫。
然后这只披着猫皮的老鼠理所当然被氛围感染了,它开始真的认为自己是个英雄,真的去做英雄该做的事情,却忘记了自己本来和别的耗子一样享有做耗子的权利——他本可以选择活下去的,不做那个做了也白做的英雄。
他可以和杜卿回老家过日子,变得幸福。
爽片需要看就完了
轻松诙谐。
低于预期
比预期高很多,还是中国喜剧片传统框架,细节处理的很到位,据说是导演为岳云鹏定制的故事,换个人还真不行,值得去电影院
搞笑就行了呗
毫无诚意的电影,剧情都是什么?黑帮、绝症、舞女、间谍、撒币、炸弹……还玩默片风格,这些不都是别人玩剩下的。同样历史背景的电影,跟《一步之遥》之间差了一百部《黄金大劫案》。
各方面还行,各方面不优秀
小岳岳终于有一部能看的电影了,虽然好还谈不上。丫丫是漂亮啊,被人收藏了,很是不爽啊。
又是一部全面过时的作品,还挺好看。整体都蛮平庸的,好的地方让人想起一些经典港台片,看的过程中不断想起《黄金大劫案》。表演上真的还好,岳云鹏的表现蛮适合这角色的,佟丽娅太美了。德云社的喜剧套路不过火和癫狂还挺有意思,和徐峥宁浩、开心麻花完全不同路数嘛。
1.01亿
公映
我刚刚在虎扑上看到一个帖子,标题叫“鼠胆英雄的票房还有机会超过上海堡垒吗”,这个梗比电影99%的梗都要好笑
小岳岳目前为止最棒的电影啦,佟丽娅角色依然是女神。小岳岳演技确实真的很赞,仔细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他眼神和嘴角都是戏的,包括眼袋都是戏啊,之前的电影确实是他没遇到好剧本~这里岳云鹏演一个逆袭小人物,刻画得还是很出神入化的,和他本人气质也比较接近,棒棒哒~映后见到了小岳岳和丫丫,小岳岳变瘦啦~
岳云鹏如果真想改变大家对他出演的影视作品的看法,出演恶搞喜剧显然是不行的。尤其是,这种又臭又长的东西,太无聊了。佟丽娅的花瓶角色,也确实有些作践自己。唉!
这部片还真是可以推荐一下!笑点比较多!佟丽娅超好看!不是漂亮是好看、哈哈!
二星半到三星之间吧,故事讲完整了,有些细节有一些笑点,但整体太平庸了
没想到这种电影我也能给三星,画面不错,佟丽娅真美
笑点也挽救不了这场灾难,很想因为佟丽娅加一星,但还是算了吧,她的美并不意味着可以容忍该片的烂。
平常在电影院看爱情片到吻戏的时候,大家喊的都是“快快快!”到了这部,所有人都在喊“别别别!”
不是所有的喜剧类演员都能演好喜剧电影,不过这压根不算什么喜剧电影,更多是一部闹剧。讲真的这是19年的大陆电影吗?给人一种仿照没落时期港片的感觉,其中的一些默片设定也没有处理好导演是编剧转型,可是这部电影的剧本就很老套,我真的会觉得《泰囧》的成功拜王宝强的倾力演出,加分太多讲真的我对岳云鹏真的不咋样,有点子丑角的感觉,主业讲相声可以,去演电影就没用了,电影不是靠一些什么小技巧就能搞定的佟丽娅明明一部《超时空同居》又有票房又有口碑,隔一年还要演这种纯属花瓶的电影,女演员电影之路真的很唏嘘